收藏 分享(赏)

2018年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时跟踪检测(六) 运用“整体性与差异性思维”统筹分析人类活动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91424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2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时跟踪检测(六) 运用“整体性与差异性思维”统筹分析人类活动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年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时跟踪检测(六) 运用“整体性与差异性思维”统筹分析人类活动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年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时跟踪检测(六) 运用“整体性与差异性思维”统筹分析人类活动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年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时跟踪检测(六) 运用“整体性与差异性思维”统筹分析人类活动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年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时跟踪检测(六) 运用“整体性与差异性思维”统筹分析人类活动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跟踪检测(六) 运用“整体性与差异性思维”统筹分析人类活动一、选择题植被的形态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如图是亚洲内陆某典型植被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1与该植被生长地区气候特征最相近的是()2有关该植被所在地土壤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土层深厚,土壤肥沃B土质疏松,土壤有机质含量低C地形因素是该地土壤形成的最活跃因素D土壤冻结时间长,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3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当地年降水量出现了增多的趋势,该类植被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A地上部分植株变高大B地上部分叶片变小C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 D地下部分分支减少解析:1.C2.B3.D第1题,由图示信息“亚洲内陆”及该植被根系发达、地面植株矮

2、小可判断,该类植被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判读选项中的气候统计图可知,A为热带雨林气候,B为亚热带季风(或季风性湿润)气候,C为温带大陆性气候,D为热带季风气候。第2题,据图可知,该植被地上部分退化而根系发达,说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中水分条件缺乏,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形成了荒漠景观,故土质疏松,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第3题,当地降水增多时,该类植被获取水分变得相对容易,地下部分根系可能出现退化,分支减少;地上部分因为水分条件的改善,叶片将变大,但因该类植被为灌木,植株不会变高大。(2017肇庆教学评估)湖水含盐量变化可以反映湖泊水位和气候变化,青海湖是以降水补给为主的封闭湖泊,如图为青海湖距今

3、1.2万年来含盐量变化过程。据此完成45题。4青海湖近1.2万年来,最低水位出现的时间距今约()A3 700年B3 900年C6 900年 D8 300年5距今2 000年以来,青海湖的气候变化趋势是()A变暖变干为主 B变冷变干为主C变暖变湿为主 D变冷变湿为主解析:4.D5.A第4题,水位最低时湖水的含盐量最高,读图后即可确定最低水位出现的时间。第5题,距今2 000年以来,青海湖含盐量上升,说明湖泊水位下降,雨水补给逐渐减少,气候有变暖变干趋势。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红碱淖,近20年间湖面面积已“缩水”了25.5 km2,自2000年以来,红碱淖水体面积下降趋势明显。2011年后,每年减少水

4、体面积在1 km2左右。专家分析,如果红碱淖水位继续下降,将使该区域生物链内的动植物受到威胁,同时,红碱淖也很有可能成为“第二个消失的罗布泊”。据此回答68题。6红碱淖“缩水”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荒漠化 B全球气候变暖C降水量减少 D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7红碱淖“缩水”会产生的影响是()A沿岸地区气候变暖速度加快B沿岸地区气温日较差将增大C沿岸地区生物多样性将增加D退化的湖床能开发更多的耕地8当地政府在对红碱淖进行发展规划时,找到一条适合该地区的发展道路,可能是()A全面恢复湖泊周边的生态,发展草原、湖泊旅游B利用接近干涸红碱淖的咸水,发展化工业等C周边草原开垦出耕地,发展先进的滴灌农业D大力

5、建设水利工程,发展水电、养殖、航运等解析:6.D7.B8.A第6题,读图可知,红碱淖上游在2004年和2009年先后建设了两座水库,拦河蓄水,导致注入红碱淖的水量减少,从而使红碱淖面积减小。选D。第7题,气候变暖是人类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的,红碱淖面积缩小,不会导致气候变暖速度加快,A错。湿地萎缩,对气候的调节作用下降,会导致沿岸地区气温日较差增大,B对。湿地面积变小,会导致沿岸地区生物多样性减少,C错。湖床退化,会导致土地荒漠化加剧,同时由于水源缺乏,不会增加耕地面积,D错。第8题,面对红碱淖日益缩小的现象,当地应当全面恢复湖泊生态,发展特色旅游,既保护环境又发展经济,A对。发展化工业

6、,会导致水源进一步减少,环境更加恶化,湖泊萎缩速度加快,B错。为了保护环境,遏制土地荒漠化,不能在干旱地区盲目发展种植业,C错。大力修建水利工程,会导致湿地萎缩速度加快,D错。2015年秋季东北的一次严重雾霾引起社会关注。专家指出,部分地区农民焚烧秸秆是导致雾霾加重的原因之一。据调查,秸秆还田需要收储、粉碎、运输、填埋等环节,提高了农民的种田成本。如图为某农业区秸秆利用示意图。据此回答911题。9图中分别表示()A饲料、肥料、燃料、废弃物B饲料、燃料、肥料、废弃物C肥料、饲料、废弃物、燃料D肥料、燃料、废弃物、饲料10东北地区发展沼气的不利条件是()A原料不足 B冬季寒冷漫长C日照不足 D科技

7、水平较低11以下解决秸秆问题的措施最利于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是()A政府定期进行收购,将其作为造纸工业原料B将秸秆作为燃料,为农民提供生活用能C将沼气池建在日光温室内,促进秸秆综合利用D强制农民将秸秆直接还田,恢复土壤肥力解析:9.B10.B11.C第9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是秸秆转化的产品,为饲料,为燃料,为肥料,为废弃物。选B。第10题,东北地区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热量不足,不利于发展沼气。选B。第11题,将秸秆作为造纸工业原料或燃料,容易造成污染;将沼气池建在日光温室内,促进秸秆综合利用,有利于促进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选C。二、非选择题12(2016全国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

8、下列要求。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如图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1)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2)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3)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解析:第(1)题,描述大熊猫栖息地的变化应从其分布面积的变化、是否集中连片及缩小或扩展的方向等方面分析。第(2)题,森林是大熊猫的主要栖息地,导致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主要从区内森林的采伐与保护及

9、道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应从道路选址、在建设中注意预留野生动物过路通道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等方面分析。答案:(1)20世纪70年代(1976年),栖息地连成一片;到80年代后期(1987年),栖息地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90年代至21世纪初(2000年),栖息地面积有所增加,碎片化趋势减弱,分布范围有向北、向西扩展的趋势。(2)大规模采伐森林(对植被破坏大),导致栖息地缩小;修建道路(国道、省道以及林区采伐道路),导致栖息地碎片化;人类干扰活动大幅减少(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108国道秦岭隧道通车等),植被得到了较快恢复,

10、促进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与扩展。(3)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地;在经过野生动物栖息地时,建设野生动物穿越道路的生态廊道;修建道路时尽量减少对周边植被的破坏,修复因道路施工遭破坏的植被。13(2017安徽江淮十校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艾比湖位于天山北坡,曾经是一个淡水湖,现在是新疆第一大咸水湖。20世纪50年代流入艾比湖的大小河流有23条;但随着大规模农垦及修建水库,70年代后期至今,入湖的河流只有博尔塔拉河和精河,导致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大片湖区干涸。如图为艾比湖地理位置示意图。(1)分析艾比湖湖水由淡变咸的原因。(2)推测艾比湖湖面最大的季节,并说明理由。(3)分析艾

11、比湖大片湖区干涸带来的影响。(4)请你就艾比湖的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建议。解析:第(1)题,可从盐分增加、水分减少角度分析,注意结合材料信息回答。第(2)题,湖泊面积大小取决于水量多少,可从湖泊补给水源角度分析。注意材料中提及位于天山北坡,有多条河流注入,则水源来自冰川融水和大气降水;冰川融水量取决于气温,故夏季水量最大、湖泊面积最大。第(3)题,可从对气候、水质、生物、土壤,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等角度回答。第(4)题,该地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在于水资源的短缺,故可从节水角度采取措施。答案:(1)艾比湖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少雨,蒸发旺盛,导致湖水盐分不断累积;气候变化,使该地区气候趋向暖干化,蒸发量加大;大规模农垦及修建水库等人类活动使入湖水量大大减少,导致对湖水的稀释作用减弱等。(2)夏季。艾比湖主要补给方式是大气降水和冰川融水,其汛期出现在夏季。(3)湖水自净能力减弱,水质变坏;蒸发量减少,调节气候的能力下降;渔业资源减少,鸟类栖息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湖底裸露面积不断增加,盐渍化和沙化加重,影响北疆地区的生态环境。(4)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发展循环经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