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业分层测评(十)学业达标1“今革命虽告成功,然亦只可指种族主义而言,而政治革命之目的尚未达到也。推翻专制政体,为政治革命着手之第一步,而尤要在建设共和政体。”根据材料判断,当时主要实现了()A驱除鞑虏B创立民国C平均地权D三民主义【解析】题干材料指出“革命指种族主义”,即实现了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故A项正确;材料明确说到“政治革命尚未达到”,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平均地权的内容,故C项错误;题干是就革命的具体阶段进行分析,而不是笼统地叙述三民主义,故D项错误。【答案】A2孙中山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其一生致力于国民革命。他领导辛亥革命的理论武器是“三民主义”。这一革命理论中,最能反映
2、孙中山奋斗的核心目标的是()【导学号:00910063】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解析】在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前提,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是核心,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是补充和发展。【答案】C3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演讲说:“核定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敢有垄断国民之生计者,天下共击之。”这种社会改革方案对应的思想是()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主主义D民生主义【解析】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所增涨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答案】D4孙中山一生追求“
3、天下为公”,救国救民,三民主义曾是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其最主要的实践成果是()【导学号:00910064】A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B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C给予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解析】辛亥革命后建立的是中华民国,确立的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故排除B项;C、D两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答案】A5“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这句话反映出新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最大的特点是()【导学号:00910065】A反对民族压迫B反对君主专制C反对满洲贵族D反对帝国主义【解析】根据材料中“反对帝国主义”并结合旧三民主义不敢明确反帝可以看出,新
4、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D6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因为它()A发展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B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节制资本的内容C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原则一致D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提出来的【解析】新三民主义蕴含了三大政策的精神,而不是发展了三大政策,A项错误;B项是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的不同之处无法体现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相同之处;D项显然不是其原因,应排除。【答案】C能力提升7孙中山说:“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由此可以得出,
5、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政治目标是()A结束满洲贵族的统治B教育国民改造国民性C实现民主政治D平均地权解决国民生计【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可以判断是孙中山的政治革命思想,即实现民主政治,故选C项。【答案】C8“其所恃为后盾者实为多数之民众;若知识阶级、若农夫、若工人、若商人是已。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这表明孙中山晚年对中国革命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是指()【导学号:00910066】A革命的领导权和目标B革命的进程和对象C革命的指导思想和道路D革命的依靠力量和对象【解析】根据材
6、料中“后盾实为多数之民众”“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等信息可以看出,孙中山对中国革命的依靠力量和对象有了新认识,故选D项。【答案】D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八九年前,少数同志在日本发起同盟会,定三大主义:一、民族主义;二、民权主义;三、民生主义。今日清帝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惟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此事。孙中山在南京同盟会员饯别会的演说(1912年)材料二1914年7月,孙中山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其纲领是“本党以实行民权、民生两主义为宗旨”“以扫除专制统治,建设完全民国为目的”。中华革命党宣言材料三1923年1月,孙中山说:“中国形式上是
7、独立国家,实际比亡了国的高丽还不如似此,民族主义能认为满足成功否?所以,国民不仅要从民权、民生上做工夫,同时并应该发展民族自决的能力,团结起来奋斗,使中国在世界上成为一独立国家。”孙中山全集(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的理由。(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华革命党将实行民权主义作为宗旨之一的原因。(3)概括材料三中孙中山对民族主义的新认识,并分析这一认识对20世纪20年代中国革命的影响。【解析】第(1)问是指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第(2)问应从袁世凯篡夺革命胜利果实,民国有名无实角度来回答。第(3)问,“新认识”结合材料归纳是指实现国家独立,这
8、一认识的“影响”从孙中山与时俱进,实现国共合作,推动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答案】(1)清帝退位,中华民国成立。(若答推翻清朝统治,成立中华民国亦可)(2)孙中山认为民权尚未实现,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实行“专制政治”,中华民国有名无实。(3)新认识:争取民族自决,实现国家独立。影响:有助于三民主义的丰富与发展;促进国民党“一大”的召开;促成国共第一次合作;推动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答出其中两点即可)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民族主义,并非遇着不同种族的人,便要排斥他,是不许那不同种族的人,来夺我民族的政权民族革命的缘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
9、复我们民族的国家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而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民族之前途材料二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群起解除专制,并非仇满,实欲合全国人民,无分汉、满、蒙、回、藏,相与共享人类之自由。民国合五族而成,凡五族之人,皆如兄弟,合心合力,以为民国之前途着想尽力。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演说词(1912年1月)材料三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使中国民族得自由独立于世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一切不平等条约,如外人租借地
10、、领事裁判权、外人管理关税权以及外人在中国境内行使一切政治的权利侵害中国主权者,皆当取消,重订双方平等互尊主权之条约。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1月)材料四这位伟大的民族解放斗争的导师,虽然在十三年前与我们诀别而去,但他的事业和思想永存在我们的心中,他的主义成为我们今日英勇抗战的一面光荣旗帜。中山先生诞辰纪念(1938年11月12日)(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核心主张,并简要指出他是如何实践的。(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主张的特点。(3)根据材料一、二、三,你如何理解材料四中称孙中山是“伟大的民族解放斗争的导师”?【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从材料中体现的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思想进行分析;第二小问则列举孙中山为实现民主共和、巩固民主共和的史实即可。第(2)问从材料二中“国家之本,在于人民”“除专制,并非仇满”可以看出孙中山反对的是专制制度,并不反满。第(3)问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主张:反对满洲贵族统治。实践: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2)特点:将民族平等团结与反对专制相结合(或强调五族共和,共同反对专制统治)。(3)理解:孙中山毕生致力于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他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其民族主义思想,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