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41 ,大小:1.02MB ,
资源ID:29132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913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3名师导学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1):第12讲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ppt)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3名师导学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1):第12讲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ppt

1、1课程标准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2高考考点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马关条约及其影响;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辛丑条约的签订;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3高考真题【例1】(2011全国新课标)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

2、临危机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B【解析】A“有效遏制”应为强化。C“成为代理”、D“分庭抗礼”都表达过度。东南互保运动是建立在义和团运动中慈禧对列强宣战特殊背景下,地方官员签约意味着中央集权遭地方势力冲击,即中央集权面临危机,但是条款只提及各自地方保护,地方并非反叛中央,故C、D表达过度。答案为B。【例2】(2011北京)右图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BARBAROUS);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A主张武力解决争端B抨击西方殖民侵略C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D承认殖民者的双重标准B【解析】关

3、键信息:相同的场景,不同的文字。从漫画看到是相同的杀戮场景,但题干材料却指出两个法文单词却是完全对立和不同的,漫画具有讽刺的特征,可以得出作者抨击和讽刺西方侵略者屠杀义和团的“文明”行为,因此选B项。殖民者有双重标准,但是作者并不认同,而是讽刺,所以D错误。【例3】(2011重庆)重庆海关税务司报告中记载的大足县余栋臣起义布告称:“我大清臣民皆忠孝之人,谁敢信奉夷狄之教。今洋人诈称通商传教自道光以来焚我皇宫,灭我属国,既占上海,又割台湾,强迫开埠胶州,竟欲瓜分中国。”这次起义应该发生在()A1851年B1895年C1898年D1906年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898年德国强占胶州湾掀起瓜分中国

4、狂潮。在此背景下发生了义和团运动。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C。【例4】(2011四川)1898年8月,清廷颁布上谕:“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清廷的意图不包括()A收回通商口岸B发展民族经济C维护国家主权D挽救国家危亡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需要进行巨额赔款,故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商业、通商口岸的限制,所以不会也不能收回通商口岸,故选A项。C、D清政府虽然没有做到,但是其意图还是有的。【重难突破】1对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口号的认识“扶清灭洋”这一口号,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即帝国主义

5、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最主要的矛盾,然而这一口号并不是义和团在科学分析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因此,这个口号是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又是大多数中国人对中外反动势力的认识还处在感性阶段的产物。这一口号继承了群众在反教会斗争中所逐步形成的朴素认识,反映了没有新的经济基础的广大小生产者无法冲破皇权主义的思想枷锁,而只能停留在将封建国家作为被侵略的整体来保卫的思想阶段。“灭洋”反映了严峻的民族矛盾,但它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扶清”虽然同样具有朴素的爱国的含义,却又将“中国”“清廷”等观念混同,这表明义和团在主观上不反对清政府,也没有表示反对封建制度。“扶清灭洋”的提出,最初曾起了发展队伍和壮

6、大声势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清政府的政策。但这一口号也使义和团在斗争中对清朝统治阶级放松了警惕,不能识破清政府的诡计,以致后来上当受骗。2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分水岭从列强侵华来看:(1)侵华方式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2)列强在中国的力量对比和格局发生变化。战前主要为英法对中国的侵略,战后日本加入争夺行列,19世纪末形成帝国主义共同瓜分中国的局面。(3)列强关系发生变化。战前勾结多于争夺,战后争夺加剧。从中华民族危机的程度来看:战前列强侵夺中国邻国和边疆,战后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看:战前产生了民族资本主义;战后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从民

7、主革命的进程来看:(1)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转变为民族资产阶级。(2)探索的内容发生了变化。由“器物”变革发展为“制度”变革,维新与革命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3)开始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更多的阶级、阶层投身于爱国救亡的行列。3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到辛丑条约看,列强是怎样不断扩大攫取侵华权益的?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涉及政治权利的有割占领土、侵犯司法主权、干涉中国内政和外交等;涉及经济权利的有赔款、开通商口岸、关税主权、不平等的贸易关系、资本输出等;军事方面有驻军等。具体来说,政治方面有:英国利用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日本利用马关条约割占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等。英国通过南京条约附件获

8、得领事裁判权,以后各国纷纷效法获取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独立。列强还通过辛丑条约取得了在中国首都划定专有占领区以为使馆界的特权,还直接操纵官吏的任免和处置,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组织,并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通过外交来控制中国内政等特权。经济方面有: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及附件获得赔款2100万银元,东南沿海五口通商、关税协商及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日本在甲午战后获得赔款和赎辽费总计2.3亿两白银,开长江流域四口通商及在华投资开设工厂等特权;列强还通过辛丑条约榨取中国人民本息合计9.8两白银的赔款。为了强化对清政府的控制,列强通过辛丑条约取得了拆毁大沽炮台并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驻军

9、的特权。【他山之石】1关于甲午战争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的关系,岳麓版教材增加了:法、德、日“三国干涉还辽”,拉开了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中国民族危机加剧,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开始进行军事改革,1895年天津小站练兵组建的新建陆军成为晚清政坛上一股重要力量,清政府被动地开始其近代化过程;面对民族危机加剧的局面,中国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以不同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2关于义和团反帝斗争中清政府政策的变化,岳麓版教材明确了清政府由“无力镇压抚而用之剿匪谕旨”的全部过程,更完整地体现了清政府的反动性;同时教材还指出了20世纪初期清王朝实施“新政”以求自保与辛丑条约签订再

10、一次大大损害中国主权,也危及清朝统治利益之间的关联。一、选择题 1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依附地位。”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C【解析】材料中“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体现出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转变,因此“在此以后”是指签订马关条约以后,该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反映了西方列强进入帝国

11、主义阶段资本输出的要求。21894年7月11日申报发表战必胜说一文,从中国传统的战胜之道天时、地利、人和来进行分析,认为日本东京地震是天心示警,此失天时;海口众多,处处可攻,此失地利;党派林立,人各一心,又失人和。而中国自仿行西法以来,“凡事皆一洗因循之习”,军队历练,民众同仇,所以对日本“尚何有惧哉?”这表明战前()A中国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B国人具有盲目自信的心态C日本丧失天时、地利、人和D国人对国情分析比较透彻B【解析】选B。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当时国人认为天时、地利、人和都对日本不利,而对中国有利,可以和日本一战,这体现了当时国人盲目自信的心态,故B正确。其他三项不符合历史史实。3梁启超

12、说:“中国俗儒骂李鸿章为秦桧者最多焉。法越、中日两役间,此论极盛矣。出于市井野人之口,犹可言也,士君子而为此言,吾无以名之,名之曰狂吠而已。”这表明()A中国人都认为李鸿章卖国B中国士绅阶层与平民社会严重对立C卖国条约造成中国的落后D梁启超强烈反对视李鸿章为卖国贼D【解析】梁启超反对视李鸿章为卖国贼,因为近代卖国条约是中国腐败落后造成的,读书人应该明白这一道理。4梁启超曾说:“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这里“大梦唤醒”的表现是()A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掀起革新图强运动B以义和团为代表的农民阶级反洋教运动风起云涌C民族资本主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夹缝

13、中艰难起步D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领导救亡图存斗争D【解析】选D。甲午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了“偿二百兆”,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资产阶级队伍壮大并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A项中的地主阶级洋务派与B项中农民阶级的义和团运动都只是面对列强侵略的自发运动,C项中资本主义的艰难起步是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5马关条约内容中最能体现外国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的是()A赔款白银二亿两B增开沙市、重庆等为商埠C割辽东半岛、台湾给日本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D【解析】抓住关键短语“新阶段”资本输出、瓜分中国的新阶段,跟资本输出有关的内

14、容是D项。6有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界线”,这主要是因为甲午战争后()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期,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B清政府开始引进近代科技,并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D发展商业和开设议院的要求出现,维新思想开始形成C【解析】考查甲午战争的影响。此题关键是理解“近代中国”的含义。“近代化”应理解为资本主义化,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得到初步发展,使资产阶级力量有所壮大,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开始按西方资本主义的模式改造中国,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等。选C项。7甲午中日战争时

15、,慈禧太后命人向李鸿章问策,李怒曰:“总理度支(户部),平时请款驳,临时而问兵舰,兵舰果可恃乎?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我再哓哓不已,今日尚有李鸿章乎?”在李鸿章看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A军费不足、朝廷猜忌和同僚的倾轧B军费不足、洋务派失误和朝廷猜忌C同僚的倾轧、朝廷猜忌和洋务派失误D同僚的倾轧、洋务派失误和军费不足A【解析】看材料内容,“总理度支(户部),平时请款驳诘”表明军费不足;“政府疑我跋扈”表明朝廷猜忌;“台谏参我贪婪”表明同僚的倾轧。答案为A。8下面这张历史照片摄于()A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D【解析】看照片文字:“联军”“

16、义和团”。反映出中外势力联合绞杀义和团。由此可以判断答案为D。91900年6月21日,清廷向八国联军的宣战书中提到:“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下至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对此段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清政府发动人民群众抵抗侵略B“义兵”的目的是“扶清灭洋”C八国联军和清政府的矛盾不可调和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此时爆发B【解析】B。题干中的“1900年”“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等信息表明这是关于义和团运动的,义和团的口号是“扶清灭洋”。在宣战前八国联军已经开始侵略行动。人民群众不是清朝发动的,而C选项与材料无关,而且不久中外反动势力再次勾结。10义和团运动兴起之前其口号是

17、“反清复明”,兴起后其口号是“扶清灭洋”,运动被镇压后,其余部又提出了“扫清灭洋”的口号。这表明()A农民运动也有科学理论指导B民族矛盾已成为当时社会的最主要矛盾C农民阶级对中外反动势力的认识不断深入D义和团不断变换口号,斗争目标不明确C【解析】农民阶级具有局限性,不可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理论;“扶清灭洋”口号表明民族矛盾已成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而“扫清”“反清”口号表明阶级矛盾的尖锐,故A、B项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答案为C。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明治政府大力推进现代化,兴办工业企业,8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革命。在各

18、种因素作用下,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建立了装备精良的近代军队,确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企图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1887年,参谋本部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日本一面扩军,一面派出大批间谍到中、朝活动,在甲午战争前绘成了包括朝鲜和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渤海沿岸的每一座小丘、每一条道路和河流的详图。摘编自沈予日本大陆政策史材料二:甲午前夕英国的阿摩士庄厂(将)世界最快、时速23海里的四千吨巡洋舰,奉献给这位中国“宰相”。英人知道李鸿章是内行,非买不可;鸿章也自知非买不。举朝上下只有一个行家,余子碌碌,众口铄金,他就买不成了。结果这条船被日本买去,就变成后来日本的“吉野”号。其后把我

19、北洋舰队冲得落花流水者,即此姝也。快舰买不成了,至少快炮也该多买几尊吧?朝鲜局势吃紧,李鸿章循部下之请,要海军衙门拨款60万,购快炮20尊,以替代各主要舰艇上之慢炮,而户海两处,竟一毛不拔。李氏不得已,乃自海军日常粮饷给养之中,挤出20万两,聊购次等快炮12尊,以平舰上官兵之积愤。唐德刚晚清七十年请回答:(1)梁启超说:“盖十九世纪下半世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此观点适用于对甲午战争的分析,请具体说明理由。(2)面对甲午中日战争中国败于日本的残酷现实,梁启超批判说中国是“以一人而敌一国”。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3)指出甲午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和东北亚国际格局的影响。【解析

20、】此题涉及有关甲午战争背景及影响方面的知识。战前中日两国最大差别不在于实力的强弱,而是社会制度的不同。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成为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制定了大陆政策积极对外扩张;中国则保持君主专制的封建制度,腐败落后,以自然经济为主。反映在对外战争的态度上,则是日本积极准备、中国消极应付。战争的结局,改写了中日两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参考答案】(1)当时双方实力差距不大,但中国存在着根本性的弱点。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建立君主立宪制度;中国仍为君主专制,且政治腐败。日本由国家推动工业化,国力增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缓慢,国力增长迟缓。日本已建成近代化军队,制定了详细的侵略计划,战争准备充分;中国军队近

21、代化进程缓慢,武器未能及时更新,军队素质低下,仓促应战。(2)在战前及战争期间,日本上下团结,一致对外;清政府腐败无能,内部矛盾重重;全国民众力量也未被动员抗击日本侵略。(3)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甲午战败使中国损失巨大,民族危机加深,引发维新运动(或者救亡运动新浪潮等)。对东北亚国际格局的影响:中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日本迅速成为东方的帝国主义强国;朝鲜为日本所控制;俄国抵制日本扩张,干涉还辽;日本取代中国成为东北亚格局的中心,资本主义列强在远东地区的争夺更加激烈。12(2011海南)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900年10月16日英国和德国就中国问题签订英德协定,相约遵守下列原则:“第一,将中国之

22、江河及沿海各口岸各国贸易及其他正当经济活动,自由开放,毫无差别。此为列强之共同永久利益;两国政府相约凡其势力所能及,对于一切中国领土均应遵守此原则。第二,德帝国政府及英女王陛下政府不得利用现时之纷扰在中国获得任何领土利益,其政策应以维持中国领土不使变更为指归。第三,若他国利用中国现时之纷扰,无论用何种方式,欲获得领土利益时,两缔约国关于为保护本国在华利益所采之步骤应保留初步之谅解。第四,两国政府应将本协定通知其他关系列强,如奥、法、意、日、俄、美等国,并请其接受本协定所采之原则。”意大利和奥地利表示“深愿接受”此协定,“毫不踌躇而赞同之”。日本此时正“不安达于极点”,不仅表示“赞同此协定”,而

23、且还愿意“加入此协定”。美国政府的答复则是,接受前两条,对第三条则无需表示任何意见,法国附和美国答复之内容。俄国声称对第一条“表示欢迎”,第二条尤与俄国的意旨相符,因为俄国政府在此次纷扰之初,即曾首先倡导将保全中国的完整和“旧国家制度”,作为对华政策的基本原则。摘编自德国外交文件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请回答:(1)说明1900年前后列强对华政策的转变及其实质,并指出列强提出或接受英德协定的原因。(2)简要分析英德协定对中国局势的影响。【解析】本题以英德协定为切入点考查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帝国主义侵略,主要考查考生透过历史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第(1)问根据时间提示“1900年”联系当时的国际背景和列强侵华的时代特征分析列强政策转变的大背景,另外注意“转变”一定要点出“由到”;实质从列强的侵略本质方面去思考。原因则从当时帝国主义发展不平衡,相互勾结、妥协、协调利益冲突的角度去分析。第(2)问对中国局势的影响应从利弊两个方面作答,注意强调总体弊大于利,有利的一面也是客观造成的。再结合相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现实状况回答其影响分析。【参考答案】(1)转变:由瓜分到“保全”。实质:进一步侵略和共同控制中国。原因:中国人民的反抗;列强在中国的争夺加剧,需要调整利益关系。(2)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列强在华矛盾暂时缓和;殖民地程度加深;进一步激发了反帝反封建斗争。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