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157.50KB ,
资源ID:29064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9064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1、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史记殷本纪载:“自中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但到了殷商后期,“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这从本质上反映出()A. 王位继承方式未改变B. 禅让制度的深远影响C. 血缘纽带关系的强化D. 废长立幼陋习的开始2.如图为古代传说的神兽獬豸(xizh),拥有很高的智慧,当人们发生冲突或纠纷的时候,獬豸甚至会将罪该万死的人用角抵死,令犯法者不寒而栗。帝尧的刑官皋陶曾饲有獬豸,凡遇疑难不决之事,悉着獬豸裁决。据此说明()A. 法权神圣不可侵犯B. 王权利用神权为其服务C

2、. 神权高于王权D. 中国古代司法由神主宰3. 有学者认为“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国际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材料表明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变化的主要趋势()A. 从天下共主到统一六国B. 中央集权制度的逐渐形成C. 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D. 中原文化已经统一4. 严耕望先生研究发现,两汉地方官吏的选拔和任用有三条规律:凡朝廷任命的长官都非所统辖地区的本地人;县令长不但不用本县人,本郡人也不用;州郡县长官自由任用的属吏都是本地人。从中可见,两汉地方官吏的选用首要考虑的因素

3、是()A. 防止任人唯亲和裙带关系B. 促进社会流动提高办事效能C. 打破地域观念按照才能选官D. 防止地方势力威胁中央集权 5.据史料记载,隋唐以后科举由朝廷直接掌握,授予举子功名官职。由于在功名仕宦方面荟萃于京师庙堂而与家族门第相对分离,官僚政治由门第至上向科第至上演进。读书人及其家族能否保持显贵人家身份地位,一概以科举为转移。这可以佐证,隋唐以后()A. 贵族政治淡出历史舞台B. 士人的政治沉浮比较普遍C. 血缘贵族特权已被取缔D. 官僚政治平等性日益突出6. 宋初到南宋,宰相事权强化的趋势明显。宰相的事权包括兵权、财权、司法权,出现了由分割到集中的过程,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4、 相权分散影响了行政效率B. 南宋皇帝大多能力低下C.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得以调和D. 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7.明代仁宗皇帝曾赐给吏部尚书赛义,礼部左侍郎杨士奇、杨荣各金银章一枚,印章上刻有“绳愆纠缪”四字,要求他们积极进言官员的过失,并加印密封来报告。这可以直接说明当时()A. 监察制度为皇帝服务B. 对官员的监察渠道多元化C. 中央行政效率得以提高D. 封建专制皇权得到强化8.雅典陪审法庭可以根据法律来否定公民大会通过的决议,因为决议虽然也是公民意志的体现,但由于它是为适应特定具体的情势而制定的,因此可能并不符合城邦生活的真正准则,是可以取消的。这说明()A. 雅典公民的利益高于一切B. 权力

5、运行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C. 雅典城邦权力制约的原则D. 陪审法庭的地位高于公民大会9. 据历史记载,罗马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逐渐确认了某些奴隶解放制度,家父的主宰权力逐渐受到削弱,家庭因经济因素开始了缓慢但不可逆转的解体,子女、妇女的主体身份也日益在法律上受到广泛承认。由此可见,古代罗马()A. 私有财产受到保护B. 自然法思想对罗马法的影响加深C. 法律至上观念普及D. 司法实践追求公平公正10钱乘旦在英国王权的发展及文化与社会内涵一文中说:“革命(光荣革命)是以维护议会的权力为出发点的,由此才引申出“议会主权”与“人民主权”的思想;但是当革命最终以“人民”的名义把权力放回到一个

6、人手中时,那么革命又如何解释它的合理性呢?于是,王权在英国重建,而且恢复王权的人正是那些多多少少都曾投身革命的人。”由此可知作者认为“光荣革命”( )A深受英国历史传统的影响B王权恢复,实际上革命失败C是看似合理实际并不合理的D使人民成为国家的主权所在11在美国费城制宪会议上,小州声称:“不愿屈从大州支配的命运,威胁要与外国结盟。”而大州则扬言要用火与剑来解决问题。针对双方矛盾,1787年宪法的协调结果是()A规定了参众两院议员的产生办法B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C提出了黑人按五分之三计算原则D通过了实行联邦制议案12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制定后,有西方历史学家评价全体选民选举出来的德国下院(德

7、意志帝国议会)时说:“下院是汽车的第五个车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联邦议会的权利大于帝国议会B德意志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C德国民主制度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D德意志帝国议会推举帝国首相13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并未在国内予以公布颁行,当时连清朝办理“夷务”的官员都“未见其文”,社会各界对条约具体内容更是缺乏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咸丰帝颁发上谕,准允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印刷成册,颁发各省。这说明()A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影响有限B.清政府对条约体制从不接受到逐渐认同C.闭关锁国体制对不平等条约有抵制作用D列强的侵略促进了清政府政治公正透明14“所以虽在美、法革命之后,洪(秀全)杨(

8、秀清)诸人依然不脱以前帝王思想的旧习,他们只知援用西方基督教的粗迹牢笼愚民,却没有根据西方民主精神来创建新基。”材料着重揭示太平天国()A利用拜上帝教支撑政权B利用“中体西用”思想建立政权C未认识到革新政体的重要性D仍未摆脱“华夷之辨”的观念151876年,中日就中朝关系展开论争,森有礼与李鸿章对答记录节选如下:对答1森:至国家举事,只看谁强,不必尽依条约。李:此是谬论,恃强违约,万国公法所不许。对答2森:中国不收其(朝鲜)钱粮,不管他政事,所以不算属国。李:高丽诸国,此是外藩钱粮政事,向归本国(朝鲜)经理。综合两则对答可知()A宗藩关系之争是甲午战争的诱因B日本运用万国公法挑战朝贡体系C清廷

9、运用条约体系维护宗藩关系D中日利益冲突的实质是观念对立16.下面是台湾和内地学者针对辛亥革命的性质提出的不同观点。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学者观点台湾学者辛亥革命是全民革命或者国民革命内地学者辛亥革命是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革命,辛亥革命没能将农民群众发动起来,不能称之为国民革命。A. 两岸学者对辛亥革命的“革命性”还未达成共识B. 研究者的不同立场决定了其对历史事件的认知C. 文化差异是导致两地学者认识不同的主要原因D. 内地的学者对辛亥革命的研究成果更具权威性17.原本可说完全是意外的星星之火,因希腊悲剧式的命运而燃烧为燎原之火。由于大公的夫人非贵族出身,欧洲各王国没有一位国君参加丧礼。

10、假使各国国王曾聚集一堂,有机会交换意见,或许就不至于在数天后轻言宣战,毕竟引起战端的仅是一桩恐怖分子的阴谋。文中“丧礼”是指()A.德国皇帝威廉二世B.美国总统威尔逊C.英国首相帕麦斯顿D.奥匈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18.“在战火尚炽热之际,条约缔造者仓促地拟定了一系列条款。这些条款要么过于严厉,要么过于宽大。时间的检验表明,起草者归根结底并不打算强制德国执行。”下列选项,不能为此观点提供佐证的有()A.对德和约在一战后期签订B.重新划定德国疆界C.战后民族主义和复仇主义情绪在德国蔓延D.“慕尼黑阴谋”19.英法这两个昔日战场上的盟友却在巴黎和会上怒目相向,甚至以退出和会相要挟,两国的矛盾焦点是(

11、)A.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利益的争夺B.国联的组织方式与控制权之争C.海军军备及其比例之争D.欧洲大陆军事与霸权之争20.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写道:“虽然侥幸没有小产了去,却成了先天很虚弱的一个孩子,连他的产婆(威尔逊)也弄得焦头烂额,把许多人对于他前途的热望,倒灰冷了一半。就此看来这件东西,还未到真正瓜熟蒂落的时候。”材料中所提“未到真正瓜熟蒂落”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B.威尔逊的外交才能不够C.英、法的反对D.美国的实力不够强大21.1935年英德海军协定规定,德国可以拥有等于英联邦成员国海军总吨位35%的军舰和45%的潜水艇。该协定()A.违反了凡尔赛和约B.突破五国海军条约

12、海军军备的限额C.拉开了绥靖政策的序幕D.推动了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的形成22.1925年10月,英、法、德等欧洲七国签订了洛迦诺公约,下列不符合这个公约的是()A. 暂时解决了欧洲的安全问题B.违背了凡尔赛和约的规定C.改善了法德两国之间的关系D.有利于恢复德国的大国地位23.“传统国际法历来把诉诸战争权看作是主权国家不容置疑的绝对权利,巴黎公约则第一次从法律上明确否定了战争权的合法性,从而成为战争是否合法的分水岭。”与材料中的这一条约无关的是()A.规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B.第一个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C.大大削弱了法国在欧洲的地位D.列强借助各自的“保留条款”,为

13、以后发动战争埋下了伏笔24.1919年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致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备忘录中曾说:“我想象不到将来有比这更能引起战争的原因了:已明确证实自己素以世界上最充沛、最强大的民族之一的德意志民族,居然被一群小国所包围,这些国家中的多数从来就没能为自己建立过稳定的政府,而每个国家中又都存在着大批吵着要与他们的祖国统一的德意志人。”劳合乔治讲这段话的意图是()A.警告美国不要插手欧洲事务B.否定美国有关民族自决的提议C.联合美国提防德国的再度崛起D.不要过分削弱德国25.某学生要完成一篇有关二战人物的作业,在搜集史料。下列属于第一手材料的是()A.斯大林传B.大独裁者(电影)C.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14、丘吉尔)D.第二次世界大战三巨头26.下图是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二战后期举行的一次国际会议的照片。关于该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是( )A.签署开罗宣言B.决定开辟第二战场C.对战后世界和平与安全作出重要安排D.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27.这是一次历史性的聚会,会后第二战场的开辟加速了德国法西斯主义的灭亡。同时,也是人类打破画地为牢的陋习、消除意识形态差距、共同承担起道义和责任的先例。这一“历史性的聚会”是( )A.开罗会议B.德黑兰会议C.雅尔塔会议D.波茨坦会议28.围绕一战责任问题,德国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20世纪20年代,德国史学家普遍认为战争的责任并不全在德国,协约国也应负其责。到60年代

15、,德国史学家费舍尔等则认为德国的战争计划早就做出,一战就是一场阴谋,德意志帝国要承担完全的历史责任。上述争议( )A.均未准确揭示一战的根源B.使德国战争责任愈加明确C.说明史学研究结论取决于时代需求D.说明综合多种观点可还原历史事实29.图3是1941年8月15日英国每日邮报上发表的( )一幅漫画缔造者的会议。该漫画表明A.英美开始商讨建立联合国国际组织B.美国彻底放弃了孤立主义外交政策C.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政治基础的奠定D.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30.美国人布热津斯基在谈到美苏对抗时说:“苏联的军事力量,以及它在西方人中间引起的恐惧,长期地模糊了这两个争夺者之间根本的不对称性。”这种

16、“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A.意识形态的不同B.国家利益的冲突C.军事力量的失衡D.经济水平的差距 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11分)人类防治疫病的历史为当今各国的健康卫生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古罗马伴随着对外征战和城市的扩大,曾发生过多次瘟疫。但当时罗马人把瘟疫的发生与神罚联系起来,于是大量修建神庙,定期向神献祭,而医疗和医生都得不到重视。医疔条件的限制使罗马人相信对疫病的预防胜于治疗,他们认为最佳的预防方式是卫生清洁,于是在罗马城修建大量的公共浴场和公共厕所,修建了许多输水和排污管道,成立了水务委员会作为维护城市用水的机构,并催生出与之配套的公共卫生法。-摘

17、编自刘琳琳古罗马城输水道、排水道的建设及其对公共卫生的意义材料二 1831和1848年英国曾爆发了两次霍乱,当时正值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拥挤的住房、恶劣的卫生环境加剧了霍乱的流行,导致大量人的死亡。以查德威克为代表的医疗卫生改革者们认为,预防疾病要比遭受这些疾病带来的后果更划算,他们推动议会在184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法案,组建了由中央到地方的公共卫生机构,建立起了城市的供水和排污系统,推动了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英国的公共卫生运动就此展开。-摘编自毛利霞19世纪中叶英国霍乱与公共卫生运动的兴起(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古罗马和英国在疫病防治方式上的共同特点。(4分)(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

18、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中叶英国公共卫生运动兴起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7分)32.(1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儒家论述的“天下”,其实往往关键在“以天下之大,四海之内,所共尊者一人耳”。随着核心区域逐渐扩大,一些原本的四夷渐渐融入中国,而渐渐膨胀的中国拥有了更遥远的四夷,人们口中的“天下”,有时候指的是“中国”,有时候则包括了“中国”和“四夷”。汉代之后特别是到了隋唐,“天下”越来越兼带“中国”与“四夷”。此后,在“天下”观念里始终有“内外”的区别,有“华”“夷”的不同,也有“尊”“卑”的差异。 -据黄兴涛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对殖民侵略的反

19、抗过程,也是从“华夷之辩”到中华民族的建构过程,正是同仇敌忾的反抗侵略斗争,成就了中华民族;对满族王权的反抗过程,同时也是“新民”的建构过程,将大清皇帝的子民改造为中华民国的国民。因此正如“民族国家”这个合成词所表达的那样,“民”标示着这个新国家的政治属性,她不再是一家一姓之国家,而是人民之国家;“族”标示着这个新国家的文化属性,她是中华民族之国家。 -据翟志勇中华民族与中国认同-论宪法爱国主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天下观”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7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前期推动中华民族观念形成的历史背景。(4分)33.(10分)阅读材料,完

20、成下列要求。材料在近代西方宪政发展史上,“妥协”与“悖论”是两个绕不开的话题。首先,在西方民主政治中,妥协是一种司空见惯的政治现象。它是暴力之外唯一有效解决冲突的手段,以妥协方式解决冲突是西方民主政治的基本价值取向,英国人便承袭了典型的妥协传统。民主依赖于妥协,正如美国宪法本身就被认为是“一捆妥协案”。在制宪者们看来,真正的共和政体不是追求社会意见与意志的同一性。而是允许多种意见、意志和利益在一种有秩序的体制下妥协共存。妥协精神对保证西方民主政治的健康运行有着重要意义。其次,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往往存在与启蒙思想家们所倡导的民主思想和原则相背离的地方。对其认识,不可只看它怎么说,更要看它怎么做,运

21、作比字句更重要,只有了解实际的运作过程,才能有真正深刻的理解。摘编自龙太江政治妥协与西方民主政治;钱乘旦“说”与“做”的悖论结合材料和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其中一个话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至少须有两个国家的史实依据,史论结合)34.(8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931年9月18日,日本置华盛顿体系和“巴黎公约”于不顾,悍然对华发动了侵略战争,在蒋介石“不抵抗”政策下,短短三个月占领了东北全境。事变发生后,美国虽然不愿意放弃在华传统利益和“门户开放”政策,但是当时其严重经济危机影响了其外交,束缚了胡

22、佛政府的手脚;二是美国政界中还有一种错误观念,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日本在东北有“特殊利益”,不便干预过多;三是美国在中国东北直接利益不大,美国与日本贸易额却不小,犯不着太和日本为难。因此,九一八事变后初期,美国“劝中国政府采取妥协步调”,不给日本民族主义煽动者以可乘之机,认为日本外相有可能实行“和解”外交。为此,美国姑息日本,迟迟不愿意采取行动。当国联就九一八事变探询美国态度时,美国国务卿史汀生一方面表示愿与国联合作的诚意,另一方面对事件调查并未做出正面回答。摘编自刘绪贻美国通史(第五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九一八事变后初期美国姑息日本的原因。(4分)(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

23、识,概括九一八事变后初期美国姑息日本的影响。(4分)高二期中考试历史参考答案1-5 CBBDB 6-10 AACBA 11-15 ACBCC 16-20 BDADD 21-25ABCDC 26-30 CBACD31.(11分)(1)政府主导:立法保障:注重疾病预防:注重修建大量公共卫生设施。(每答出一点得1分,共4分)(2)原因: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的发展:改普城市公共卫生状况和预防疫病的需要。(每答出一点得2分,共4分)意义:有利于解决城市公共卫生问题,改善城市环境:有利于提高城市的公共管理水平推动了人们的观念进步,有利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每答出一点得1分,共3分)32.(11分)(1)特点

24、:以中华文明为核心;强调等级秩序;范围不断扩大;未形成明确的民族观念。(任答三点即可,共三分) 原因:高度发达的中华文明;传统儒学思想;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民族融合的不断发展;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形态。(任答四点即可,共四分) (2)背景:列强侵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封建统治腐朽。各阶级、阶层积极进行反侵略斗争;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掀起反封建反侵略的民族民主运动。近代西方民族民主观念传人。 (任答四点即可,共四分)【解析】(1)本题考查考生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历史知识进行历史解释的能力。古代中国“天下观”的特点,考生要根据材料一中的相关信息来概括;其形成的原因,则要根据所学知识来

25、分析。 (2)本题考查考生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近代前期推动中华民族观念形成的历史背景,考生要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来分析。 33.(共10分)示例一: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中存在着“妥协”的政治现象。英国:“光荣革命”是资产阶级同新旧贵族之间妥协的结果,但避免了流血冲突,巩固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权利法案的颁布,责任制内阁的形成及1832年议会改革,都体现了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妥协,但推动了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的形成和发展。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制,实行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国会议员选举体现了大州和小州之间的利益平衡;联邦政府内部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之间的

26、分权与制衡。美国宪法调和了各方意志和利益,保障了美国宪政民主政治正常运行。(或保留黑奴制度,协调南北方利益。)示例二: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实践中存在着与民主思想、原则相“背离”的现象。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确立之初,议会选举条件苛刻:美国1787年宪法保留了奴隶制度和种族歧视。它们违背了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民主思想和原则,体现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狭隘和欺骗性。德意志帝国宪法仍然规定皇帝掌握大权,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举“立宪”之名而行“专制”之实,体现了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性。(任意列国家的史实即可)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答案不唯一,但论题必须与材料有关,围绕“政治妥协

27、与西方民主政治”、“民主思想和原则相背离”等材料中的主题进行归纳。如: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发展中存在着“妥协”现象。答题内容必须要点化、序号化,注意“阐述至少须有两个国家的史实依据”,并史论结合。要联系教材所学知识,对“论据”进行补充、说明。如从美国1787年宪法中中央与各州的妥协、民主制与奴隶制的妥协、中央各机构的妥协等方面论述;也可以从英国“光荣革命”是议会和王权的妥协、1832年议会改革是工业资产阶级和金融资产阶级、贵族的妥协等角度进行分析,指出这种妥协保障了民主的运行,促进了国家的经济发展。最后注意总结,回归主题。34.(共8分)(1)原因:受到了严重经济危机的影响;受到当时错误观念的影响

28、;美国在中国东北直接利益不大;美国孤立主义政策的束缚。(4分)(2)影响:助长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嚣张气焰;损害了中国国家利益,中国成为美国绥靖政策的牺牲品;削弱了国联权威,冲击了战后体系;美国绥靖政策的推行最终导致自食其果。(4分)【解析】本题考查九一八事变后初期美国姑息日本的原因和影响,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1)九一八事变后初期美国姑息日本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但是当时其严重经济危机影响了其外交”“二是美国政界中还有一种错误观念”“三是美国在中国东北直接利益不大”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2)九一八事变后初期美国姑息日本的影响,应当联系所学从助长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嚣张气焰、损害了中国国家利益、削弱了国联权威、美国最终导致自食其果等方面来回答。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