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4 ,大小:52.50KB ,
资源ID:290380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9038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8年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精品单元提升练: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8年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精品单元提升练: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WORD版含解析.doc

1、单元提升练(十二)(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共计50分)1.(2016河北石家庄预测)中华文化史一书写道:“这一时期民本思潮的重心有二: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天人)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人类社会关系(君民)方面,强调民的作用。”这一时期()A.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B.儒学正统地位确立C.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D.儒家思想趋向新启蒙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崛起,孟子的“民贵君轻”、荀子的“君舟民水”与题干中“突出人的地位”“强调民的作用”相符,故A项正确;汉武帝时期,儒学正统地位确立,强调君主的地位,与题干主旨不符,故B项错误;两宋时期的程朱理学侧重于对人性的思考

2、,强化了伦理纲常对人性的束缚,与题干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潮强调限制君权,但是这种思潮不是当时社会的主流,故D项错误。答案A2.(2016江西九江模拟)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说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说明()A.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规律是客观的B.尊重自然规律就能有效地改造自然C.尊重客观规律必须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基础D.改造世界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解析不违背农时,粮食就会吃不完。不用细密的渔网到池塘里捕鱼,那鱼鳖水产就会吃不完。砍伐林木按照一定的时节,

3、那木材便用之不尽。材料强调尊重自然、尊重规律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答案为D。答案D3.(2017新疆模拟)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君子义以为上”;孟子曰:“义,人之正路也”;荀子曰:“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故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由此可知,“义”旨在确立()A.礼仪规范 B.价值准绳C.处世之道 D.施政之术解析材料中是“义”不是“礼”,故A项错误;儒家的“义”是人身相互依附关系,与材料“义以为上”“人之正路”“先义而后利者荣”相符,是价值引领,故B项正确;处世之道达不到材料的高度,与材料“义以为上”“人之正路”“先义而后利者荣”“义胜利者为治世”不符,故C项错误;材

4、料未涉及施政,与材料中“君子”“人之正路”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4.(2016安徽“江淮十校”联考)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由此可见,道家()A.反对掠夺,拯民疾苦 B.追求平等,无为而治C.避世出尘,提倡包容 D.遵循规律,和谐处世解析“反对掠夺,拯民疾苦”是墨家的主张,故A项错误;道家并不主张追求平等,故B项错误;道家虽然消极处世,“无所不容”,但绝不是与世完全无争,而是要缓和斗争,在“无为”的前提下达到统治的目标,故C项错误;根据“道法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可知道家遵循规律,和谐处世,故D项

5、正确。答案D5.(2017江西南昌模拟)韩非子在扬权篇里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他主张()A.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B.人无贵贱,一律受法律约束C.结束分裂,建立统一国家D.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改革解析题干材料“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说明韩非子的主张是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故A项正确。答案A6.(2017新疆乌鲁木齐调研)“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材料对“刑德”的释读说明()A.儒家重视德治 B.法家主张刑德并用C.道家主张无为而治 D.墨家反对君主专制解析根据材料“明主之所制其臣者刑德也

6、”,刑指刑罚,而德指奖赏,并非儒家的“仁政”,故A项错误;“明主之所制其臣者,刑德也”、“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可知,材料观点主张君主专制集权,且赏罚分明,体现了法家主张,故B项正确;道家主张“无为而治”,与材料“二柄者,刑德也”观点相左,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主张君主专制集权,故D项错误。答案B7.(2017四川成都调研)某学者指出,理想主义和功利主义在他的思想中是并存的,并得到了统一;他在各学派中是最讲功利的,但他倡导的功利并非一己之私利,而是天下之公利。这里的“他”应是()A.孟子 B.庄子C.韩非子 D.墨子解析孟子主张仁政和先义后利,与材料意思不符,故

7、A项错误;庄子主张逍遥无为,与材料意思不符,故B项错误;韩非子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和法治,与材料意思不符,故C项错误;墨子思想的主旨是“兼相爱,交相利”,与材料“理想主义和功利主义在他的思想中是并存的,并得到了统一”和“他在各学派中是最讲功利的,但他倡导的功利并非一己之私利,而是天下之公利”意思相符,故D项正确。答案D8.(2016湖北华中名校押题卷)吕氏春秋指出:“听群众之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何以知其然也?老耽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孙膑贵势”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是()A.认为国君应听取民众建议治国B.全面解释了春秋各流派的主张C.看到了各学术流派的思想特点D.高度赞扬了儒家思想的先进性解析

8、由“听群众之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可知,作者反对听取民众建议治国,故A项错误;材料中只涉及了“老耽”“孔子”“孙膑”“墨翟”,故不能称全面,故B项错误;材料中介绍了不同的派别的“贵柔”“贵仁”“贵廉”“贵势”可知对不同学派的特点有涉及,故C项正确;材料只说“孔子贵仁”,仅介绍其特点,并无赞扬之意,故D项错误。答案C9.(2016河南漯河模拟)董仲舒将天命史观加以整理发展,宣扬“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其目的在于()A.探寻世界和人类的起源B.扼制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C.把历史的发展变化归结到“天理”上D.为封建统治寻找理论根据解析“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不是为了探寻世界本源和总结历史的变化,

9、而是为统治者提供理论依据,维护统治阶级统治,故A、C项错误,D项正确;董仲舒的天命观确立了儒家的统治地位,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但这是作用,不是目的,故B项错误。答案D10.(2016晋冀豫三省模拟)有学者认为,后世的经学大师片面强调董仲舒思想中阳对阴的主导作用,忽视了他所强调的“臣兼功于君,子兼功于父,妻兼功于夫”。这表明董仲舒的观点()A.重点维护君权的合法性B.继承了儒家的民本思想C.蕴含了一定的辩证意识D.导致社会道德水平滑坡解析“臣兼功于君”表明君臣关系的相互性,故A项错误;儒家的民本思想是指重视人民、顺应民心,与材料的内容不符,故B项错误;“臣兼功于君,子兼功于父,妻兼功于夫”

10、表明君臣、父子、夫妻之间关系的相互性,具有一定的辩证意识,故C项正确;董仲舒辩证地看待君臣、父子、夫妻之间关系,不会导致社会道德水平滑坡,故D项错误。答案C11.(2016辽宁沈阳质检)儒家在哲学的深度上不及道家,在法理的明确上不如法家,在人类平等相爱的理想上不如墨家,但它却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文化的主流。这主要是因为儒家()A.以仁与礼为核心推动了国家的统一B.以私人讲学的方式培养了众多信徒C.主张以德治国始终受到统治者重视D.不断发展完善适应了大一统的需要解析儒家思想糅合各家思想之所长,不断完善自身,例如董仲舒提出新儒学强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春秋大一统”、宋明理学将天理和伦理道德联系起来

11、,维护统治,故D项正确。答案D12.(2017陕西安康调研)汉代太学的建立,以公元前124年汉武帝置博士弟子员为标志,从数十人增加到汉成帝时的3千人,东汉太学生最多时达3万人。太学教育的发展()A.宣扬了黄老“无为”学说B.有利于儒学正统地位的巩固C.提高了官员执政能力D.缓和了西汉以来的阶级矛盾解析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汉武帝采取多种措施以提高儒学的社会地位,其中在教育方面设置太学、教授儒家经典是一个关键性措施,推动了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和巩固,故B项正确。答案B13.(2017广东深圳模拟)在思想文化方面,秦代重在“禁”,汉代重在“尊”。其相同点是()A.强化儒家伦理道德 B.禁绝其他思想

12、学派C.激起社会强烈反抗 D.解决意识形态问题解析秦代焚书坑儒,没有强化儒家,故A项错误;汉代罢黜百家,但其实汉武帝实行外儒内法剂之以道,而非禁绝,故B项错误;汉代罢黜百家没有激起社会反抗,故C项错误;都是为了巩固统治,与材料中“在思想文化方面”相符,故D项正确。答案D14.(2016四川宜宾三模)魏晋时期,名士喜好纵论以老子研究为核心的玄学,高谈佛道,写出了不少哲理诗。此现象()A.对程朱理学的形成有一定影响B.反映了道佛两教的哲学化趋势C.表明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已蜕变D.奠定了唐代诗歌的基本风格解析魏晋时期,佛老思想的广泛传播,冲击了儒学思想的主流地位,是导致儒学的衰落原因之一,程朱理学形成

13、的目的是为了抗衡佛老思想,故A项正确。答案A15.(2017山东济宁模拟)唐代初年的统治者在文化上颁布五经定本和新的五礼来垄断儒家经典话语的解释权,推定“三教”次序以提升政治权力在思想界的权威。该历史现象主要表明()A.三教合流趋势开始出现B.政治需求影响文化政策C.儒学主流地位空前强化D.儒学危机推动儒学复兴解析三教合流趋势出现是在魏晋时期,故A项错误;材料“推定三教次序以提升政治权力在思想界的权威”说明B项正确;此时,儒学地位受到冲击,故C项错误;儒学危机推动儒学复兴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答案B16.(2016广西桂林模拟)北宋理学家“二程”说:“天下之物,皆可以照理。有物必有则,

14、一物统有一理。”这表明“理”是()A.超时空的,完满的精神实体B.世界万物的总根源C.自然和社会的最高法则D.封建伦理道德之总称解析从材料“天下之物,皆可以照理。有物必有则,一物统有一理。”可以看出,理是一种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法则,精神实体、万物的总根源、封建伦理道德之总称与材料信息不符,选择C项符合题意。答案C17.(2016山东威海模拟)朱熹在朱子家训中提出:“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诗书不可不读,礼仪不可不知。”朱熹意在()A.适应皇权的需要 B.倡导重德修身C.宣传“存天理,灭人欲” D.维护纲常名教解析材料中朱熹强调人们德行方面的修养,与皇权

15、并无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中朱熹观点强调的是德孝礼等个人素养,故B项正确;“存天理,灭人欲”主张控制人欲,材料中强调的是倡导知礼仪,故C项错误;“纲常名教”可以理解为三纲五常,讲求等级秩序,与材料中强调个人修养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18.(2017山西模拟)陆九渊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他认为做学问假如想求得根本,就不要拘泥于对古代经书的追根究底。这说明陆九渊()A.强调自身的修习与领悟B.反对儒家思想对人的束缚C.主张自由阐释儒家经典D.否定了“六经”的权威地位答案A19.(2017广东湛江模拟)王守仁认为,“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天理”;“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王

16、守仁的话()A.强调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B.反映了因果报应源于良知C.体现了“格物致知”的实践论D.体现了天理良知自在人心解析材料未体现“行”的一面,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因果报应,故B项错误;“格物致知”属于程朱理学,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故良知即天理”“心自然会知”可知天理良知是人内心本来具有的,故D项正确。答案D20.(2017山东淄博调研)黄仁宇认为,李贽攻击虚伪的伦理道德,也拒绝以传统的历史观作为自己的历史观,但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李贽构成一位特色鲜明的中国学者,而不是一位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人物。这表明李贽()A.超越了儒家思想范畴B.具有早期启蒙思想C.局限于传

17、统文化樊篱D.思想引起社会变革解析依据材料“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不是一位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人物”,黄仁宇更强调李贽思想的局限性,故C项正确。答案C21.(2017安徽蚌埠模拟)陈天华在狮子吼中说:“明末清初有一个大圣人,是孟子以后第一个人,他的学问、他的品行比卢梭还要高几倍,他著的书虽不及民约论之完备,民约之理却已包括在内。”文中“他著的书”是()A.焚书 B.明夷待访录C.日知录 D.船山全书解析从“他著的书虽不及民约论之完备,民约之理却已包括在内”,可知其书中有主张民权、限制君主专制。明夷待访录是明末清初黄宗羲的著作,他主张限制君权,带有民主思想的色彩,故B项正确。答案B22.(2017

18、山东德州模拟)黄宗羲提出:“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顾炎武认为:“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这些言论()A.体现出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B.反映了两人对明清易代的认可C.说明了清初思想控制的松弛D.秉承了战国以来民贵君轻思想解析材料思想是政治主张,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未反映了两人对明清易代的认可,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清初思想控制的松弛,故C项错误;据材料“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和“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可知秉承了战国以来民贵君轻思想,故D项正确。答案D23.

19、(2016湖北武汉模拟)“是非来自公论”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重要观念。以下言论中,最能体现这一观念的是()A.“不期修古,不法常可”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D.“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解析“是非来自公论”的意思是,公众的意见决定了事情的正确与否。“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强调要变法,故A项错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强调的是“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故B项错误;“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是心学的观点,与题干材料意思不符,故C项错误;“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的意思是天子认为对的未必对,天子认为错的未必错,强调民众应有自

20、己的判断,故D项正确。答案D24.(2016湖南永州模拟)王夫之说:“天之使人必有君也,莫之为而为之。故其始也,各推其德之长人、功之及人者而奉之,因而尤有所推以为天子。人非不欲自贵,而必有奉以为尊,人之公也。”在此,王夫之()A.明确提出了主权在民学说B.主张君主应该由民众理性选择C.阐释了朴素唯物主义思想D.否定了董仲舒的君权神授理论解析王夫之的思想仍然属于儒家思想,没有明确提出近代西方的主权在民学说,故A项错误;“故其始也,各推其德之长人、功之及人者而奉之”,他主张君主应该由民众理性选择,注重君主的道德功绩,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王夫之的唯物主义思想,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对董仲舒君权神

21、授理论的否定,故D项错误。答案B25.(2016安徽江南十校联考)清史专家黄爱平指出:“明末清初,是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传统学术发展演变的重要转折阶段在天地翻覆的磨难中,中国传统学术(儒家思想)完成了由宋明时期的思辨哲学向清代传统经学的转变。”对出现这种“转变”理解不正确的是()A.这种转变表现为理学向经世致用思想转变B.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这种转变的根源C.明清学术思想的发展受政治环境的变化影响D.明清儒学彻底冲破了宋明理学的弊端解析宋明时期的思辨哲学向清代传统经学的转变反映了明清之际理学向经世致用思想转变,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这种转变实质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

22、本主义萌芽的时代反映,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封建制度衰落,清代传统经学的出现正是因为受到了这种政治环境的影响,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明清儒学没有彻底冲破宋明理学的弊端,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第26题20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2分,共计50分)26.(2016湖南长郡中学模拟)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这一思想体系不断发展,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理学家们为了建立儒家的形而上学,他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而上学的因素,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

23、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以哲学形而上学作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就此而言,它体现着宋明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赵志霞浅谈宋明理学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材料二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阳明认为其结果是心必将丧失其方向与动力。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船山(王夫之)视宇宙为一生生不息之历程。在这个历程里,气之阴与阳不断地融合,如是,气与理俱日新不已。这种哲学适用于政府与历史上,导致了反传统而大胆的结论。理既只是存现于具体事物与制度之中,那么宋明新儒家所制定为历史与社会之典范之“天理”,就根本不

24、存在了。摘编自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材料三大一统的封建帝国需要这样一种宗教:用统一的神权来神化君权,用祖先崇拜来巩固宗法等级制度,用“天定”的禁欲主义的清规戒律来束缚民众,用教主崇拜来管制思想帝王选中儒家,经历上千年的时间,经历两次改造,儒家变为儒教,孔子抬高为被崇拜的偶像。任继俞儒家与儒教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宋明理学相对于传统儒学的新特点。(4分)(2)材料二中两派思想家的观点有何不同;依据材料二指出王夫之反对理学的依据是什么。请以与其同时代的一位思想家的观点为材料二中“导致了反传统而大胆的结论”提供证明。(10分)(3)根据材料三,列举史实说明从儒家思想到“儒教”的两次改造。试分

25、析这种改造的历史影响。(6分)解析第(1)问,即回答宋明理学对传统儒学的新发展,结合材料信息“一方面一方面”来归纳总结。第(2)问,“不同”从“本原论”和“认识论”两个方面进行比较;“依据”据材料二中的“视宇宙为一生生不息之历程”来概括;“证明”要结合所学知识,如选择黄宗羲、顾炎武等,要突出“发展”“变化”的特征。第(3)问,第一小问,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儒学已经经过董仲舒和理学家的两次改造,结合董仲舒和宋朝理学家对儒学具体改进的措施回答即可;第二小问,从巩固国家统治、铸造民族性格等方面思考。答案(1)新特点:佛道化;增加了儒学的哲学思辨色彩。(2)不同点:程朱认为理是万物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26、;王阳明认为心是万物本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程朱主张探究外物,王阳明强调内心自省。依据:进步的历史观。(或“事物是发展的观点”)证明:列举黄宗羲、顾炎武的思想说明即可。(如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君臣平等”“限制君权,以学校作为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工商皆本”;顾炎武提出“众治”,揭露君主专制的弊端,主张“经世致用”等)(3)改造:西汉时,董仲舒以“天人感应”“神化君权”,以“三纲”“五常”来巩固等级制度;宋朝时,朱熹等理学家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并将孔子神化为被崇拜的偶像。影响:巩固了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国家,铸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使孔孟思想成为中国的正统思想。27.(2016湖

27、北武汉大联考)(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柱石)民也,不可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咙,其事乱,是故圣王之处士必于闲燕,处农必就田野,处工必就官府,处商必就市井。”“地之守在城,城之守在兵,兵之守在人,人之守在粟,故地不辟则城不固天下者,国之本也;国者,乡之本也”摘编自管子材料二在“治生”思想影响下,明清时期一度出现“弃儒从商”的现象。明朝万历年间的湖广官员冯应京提出:“士农工商,各执一业;又如九流百工,皆治生之事也。”“(商贾)阜财通商,所以税国饷而利民用,行商坐贾,治生之道最重也。”黄宗羲认为“今夫通都(四

28、通八达的都市)之市肆,十室而九,有为佛而货者,有为巫而货者,有为优倡而货者,有为奇技淫巧而货者,皆不切于民用,一概痛绝之,亦庶几乎救弊之一端也。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者,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摘编自张海英明清商品经济思想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管子的思想主张及其社会背景。(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明清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及其作用。(8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黄宗羲对传统抑末思想的认识?(4分)答案(1)主张:城市布局因地制宜,不必方正、横平竖直;城市功能分区;农本思想。背景:礼制等级思想破坏;铁器牛

29、耕推广,农业与商业发展;各国变法图强。(2)主张:重视民生:通商利于国计民生。工商皆本思想:士农工商地位平等,手工业可以丰富商品,商业便于货物流通。作用:否定了重本抑末思想;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趋势;利于提高商业和商人社会地位,改变“人欲”观念。(3)认识:黄宗羲认识到商业关之民用的实质意义;否定后人不识时务地简单肯定或否定传统思想,而应区别对待不同性质商业的作用。28.(2016河南郑州模拟)(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墨子(思想)之所以会灭绝,其实正是儒法结合的结果,儒家满口仁义道德,法家讲究阴谋、阳谋控制术。这些东西都与墨家思想格格不入。无论政治思想、制度设置、核心价值观,还是研究的

30、范围,墨家的思想都远远超出了当时的诸子百家。老子的道德经虽然玄之又玄,高深莫测,但是仅限于少数极有智慧的人之间高谈阔论之用,形成不了制度,更无法与社会现实结合,产生实效。墨子是真正哲学中的逻辑学与认识论的创始人,也是中国科学技术的始祖,他的思想是中国宗教的萌芽,也是中国最早的民主政治的开端。如果不是因为西汉汉武帝、董仲舒之间搞官学勾结,弄出一个摧毁中华文明的“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墨家不可能在自由竞争中失败。摘编自许锡良墨家的灭绝及中国千年的悲剧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12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时,先解读材

31、料信息,提炼出一个观点,如“中国的皇权政治与儒家文化勾结,扼杀了墨家思想”,再结合墨家思想的内容、战国以来社会的进步、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政策等史实进行论证、说明。答案观点:中国的皇权政治与儒家文化勾结,扼杀了墨家思想。论证:墨子代表了战国时期新兴的手工业者等阶层,他提出将兼爱、尚贤、非攻、尚同、节用作为治国方法,在战国时期影响很大。战国是我国封建制度形成时期,秦汉时期我国封建社会迅速发展,并且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原有的墨家思想已逐渐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秦汉时期统治者分别以法家思想、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通过“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一了思想。到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把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提出了“大一统”“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等思想,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得到统治者赏识并付诸实践。因此,汉代以来儒、法思想的结合以及政府对儒学的重用,最终扼杀了墨家思想的传播与发展。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