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面国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与科幻小说有关的知识,把握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学会分析和欣赏小说。 2熟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人物的语句,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设置问题,探究本课以虚构的情节讽喻现实的写法。 3理解“两面国”的含义,结合写作背景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现实,做一个正 直诚实的人。预习导学背景解读 随着雍正“大开洋禁,西南洋诸国咸来互市”之后,人们的眼界开始扩大,日益要求打破闭塞的局面。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李汝珍根据山海经以及汉晋宋元以来笔记杂著的记载,驰骋想象,创作了镜花缘一书。镜花缘是李汝珍在海属地区采撷地方风物、乡土俚语及古迹史乘,“消磨三十多年层层心血”而写成的,是古海州
2、地区直接产生的一部古典名著。书的命名取意于“镜花水月”,百名花仙在蓬莱的居处称为“薄命岩”“红颜洞”,刻有她们各人所司花名和降生人间姓名钓石碑放在“泣红亭”内,这些都蕴涵着人生空幻和哀悼女子不幸命运的意识。镜花缘共一百回,是李汝珍根据山海经以及历代笔记杂著的记载,驰骋想象而写成的一部小说。小说的前半部写唐敖、林之洋、多九公三人游历海外三十余国的奇异经历,后半部写诸花神所托生的一百个才女参加武则天所设的女试。小说表现了一些新的思想,如主张男女平等、同情赞美妇女、反对八股文等,对各种丑恶现象也不乏批判。所以,小说中有才能的是女子,而男。人也被缠足。小说的构思比较奇特,能通过想象的国度将现实社会的各
3、种现象揭示出来,生动地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种种恶俗的憎恨。镜花缘最大的弱点在于人物形象苍白无力,性格不够鲜明,尤其是后半部多为文字游戏,有卖弄才学之嫌。作者李汝珍,自小多才多艺,曾写了一本音韵方面的书,叫李氏音鉴。可是他一直不得志,最后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才写成镜花缘。 走近作者李汝珍(约1763约1830年),字松石,号松石道人。直隶大兴(今北京大兴)人,清代小说家。李汝珍曾经做过河南县丞,终生不达。李汝珍博学多才,不仅精通文学、音韵等,鄙薄时文,还精于围棋。乾隆六十年(1795),曾于板浦举行公奕,与九位棋友对局。后又辑录当时200余局棋谱,成书受子谱。作品有镜花缘李氏音鉴等。基础积累1初读课文
4、,圈画文中生字词,利用工具书,结合课下注释,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脚胫( ) 劳碌( ) 步履( ) 儒巾( ) 绸衫( ) 陡然( ) 磕头( ) 霎时( )驸马( ) 揆( )痊愈( )2结合课下注释,联系语言环境,解释下列词语(1 )揆:( 2 )痊愈:( 3 )行藏 (4 )款待:( 5 )谦恭:( 6 )和颜悦色:( 7 )青面獠牙:文学常识3两面国选自_,作者_是_(朝代)小说家。整体感知2、课文的题目是“两面国”,其含义是什么?合作研讨脉络梳理1划分课文结构,概括大意。第一部分(开端):第二部分(发展):第三部分(发展与高潮):第四部分(结局):文本探究2文章第一自然段全部人物都在场,
5、想法有什么不同?3以上这些内容从结构看有什么作用?课堂总结本文作者李汝珍生活在封建社会即将灭亡的清朝末年,社会上的一些丑恶现象令他望而生厌,于是他借助想象创造了虚伪的两面国,赋予这个国度的人以两副截然不同的面孔:一前一后,一明一暗,一善一恶。作者大胆想象外面的人走进他们生存空间时的情形,使他们虚伪欺诈、嫌贫爱富的本性暴露无遗。作者正是通过这些幻想性的虚构情节,以酣畅、尖刻的笔触,生动地表达了自己对封建社会的残酷剥削和种种恶俗的憎恨,寄寓了自己的社会理想。本文大胆使用了夸张的手法。两面国的事情,是不符合生活真实的,但是在这种夸张的描写中,人们可以看到现实生活的影子,从而给人一种艺术的真实感,对现
6、实生活中的丑恶现象进行了无情的批判。本文还善于制造悬念。文章中衣着的变化,倒叙手法的使用,都造成了悬念,吸引读者深入阅读。第二课时复习导入1两面国选自_第_回,作者_,是_(朝代)_家合作研讨文本探究2、阅读第二部分,下面对文章内容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摘选的这一部分具有讽刺意义。B、两面国人的儒巾下都藏着一付恐怖狰狞的面目。C、课文通过对两面国人神态的对比刻画,揭示小说的主题。D、文章所写之事过于缥缈,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具有“两面”性的人。3、多九公道:“诸如此类,也是世间难免之事,何足为怪!”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4、你在现实中见过类似“两面国”中的人吗?你怎样看待这样的人?读选文,回答
7、问题:多九公回船,腿脚甚痛,只得服药歇息。不知不觉,睡了一觉,及至睡醒,疼痛已止,足疾竟自平复,心中着实畅快。正在前舱同徐承志闲谈,只见唐、林二人回来,因问道:“这两面国是何风景?为何唐兄忽穿林兄衣帽,林兄又穿唐兄衣帽?这是何意?”唐敖道:“我们别了九公,又走十余里,才有人烟。原要看看两面是何形状,谁知他们个个头戴浩然巾,都把脑后遮住,只露一张正面,却把那面藏了,因此并未看见两面。小弟上去问问风俗,彼此一经交谈,他们那种和颜悦色、满面谦恭光景,令人不觉可爱可亲,与别处迥不相同。”林之洋道:“他同妹夫说笑,俺也随口问他两句。他掉转头来,把俺上下一望,陡然变了样子:脸上冷冷的,笑容也收了,谦恭也免
8、了。停了半晌,他才答俺半句。”多九公道:“说话只有一句、两句,怎么叫做半句?”林之洋道:“他的说话虽是一句,因他无情无绪,半吞半吐,及至到俺耳中,却只半句。俺因他们个个把俺冷淡,后来走开,俺同妹夫商量,俺们彼此换了衣服,看他可还冷淡。登时俺就穿起绸衫,妹夫穿了布衫,又去找他闲话。那知他们忽又同俺谦恭,却把妹夫冷淡起来。”多九公叹道:“原来所谓两面,却是如此!”唐敖道:“岂但如此!后来舅兄又同一人说话,小弟暗暗走到此人身后,悄悄把他浩然巾揭起。不意里面藏着一张恶脸,鼠眼鹰鼻,满面横肉。他见了小弟,把扫帚眉一皱,血盆口一张,伸出一条长舌,喷出一股毒气,霎时阴风惨惨,黑雾漫漫,小弟一见,不觉大叫一声
9、:吓杀我了!再向对面一望,谁知舅兄却跪在地下。”多九公道:“唐兄吓的喊叫也罢了,林兄忽然跪下,这却为何?”林之洋道:“俺同这人正在说笑,妹夫猛然揭起浩然巾,识破他的行藏,登时他就露出本相,把好好一张脸变成青面獠牙,伸出一条长舌,犹如一把钢刀,忽隐忽现。俺怕他暗处杀人,心中一吓,不因不由腿就软了,望着他磕了几个头,这才逃回。九公!你道这事可怪?”多九公道:“诸如此类,也是世间难免之事,何足为怪!老夫痴长几岁,却经历不少。揆其所以,大约二位语不择人,失于检点,以致如此,幸而知觉尚早,未遭其害。此后择人而语,诸凡留神,可免此患了。”5、摘出两面国人不同神态的句子。6、分别概括选文两段的意思。7、两面国的人依据什么变换脸面?8两面国人对人态度反差巨大,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9本文运用的最突出的两种手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课堂总结本文作者李如珍生活在封建社会即将灭亡的清朝末年社会上的一些丑恶现象令他望而生厌,于是他借助想象创造了两面国,赋予这个国度的人以两幅截然不同的面孔:一前一后,一明一暗,一善一恶。作者大胆想象外面的人走进他们的生存空间时的情形,使他们虚伪欺诈。嫌贫爱富的本性暴露无遗。作者正是通过这种幻想性的虚构情节,以酣畅,尖刻的笔触,生动的表达了自己对封建社会的残酷剥削和种种丑恶的憎恨,寄予了自己的社会理想。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