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树德协进中学高20102011学年度(上)期半期考试高2012级语文试题命题人:张颖(本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选择题 共30分)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注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渲染(xun)宣泄(xun)羽扇纶巾(gun) 徇私枉法(xn)B挑剔(t) 粗犷(kung) 灯影幢幢(zhung)拐弯抹角(m)C下载(zi) 连累(li) 未雨绸谬(mu) 戛然而止 ( ji)D佣金(yng)模样(m) 锲而不舍(q) 察颜观色(yn)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是( )A他获了进步奖,可是学校奖给他的笔记本不名一文,以后谁知道这个本子就
2、是他的奖品呢。B地震算什么!只要我们大家能够齐心协力,三人成虎,就一定能够克服眼前的困难。C鲁迅对阿Q的描写可谓穷形尽相,这不仅得力于他写作的高超技艺,更因为他对国民劣根性体味深刻。D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不绝如缕,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年进行“孝”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金乌炭雕工艺精湛,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还能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B该县认真实施“村村通”这一全省规划的八件实事之一,到10月底,在全地区率先解决了农村百姓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C中俄两国元首在致辞中一致表示,要以举办“国家年”为契
3、机,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深化两国各领域的交流合作。D听说博士村官潘汪聪要给大家讲农技课,大家兴致很高,还没到时间,村委会会议室就挤满了很多村民来听课,场面好不热闹。4给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文章要打动人心,是应该带有感情的 好的理论文章未尝不可以具有抒情的因素但是,人们有一种成见,以为既是理论文章,就难免枯燥 梁启超的“新文体”在五四前有很大的影响,原因之一是“笔锋常带感情”其实不然A、 B、 C、 D、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共9分,每小题3分)王维的境界 钱穆最近偶然看红楼梦,有一段话,现在拿来作为开始。林黛玉讲到陆放翁的两句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
4、。有个丫鬟很喜欢这一联,去问林黛玉。黛玉说:“这种诗千万不能学,学作这样的诗,你就不会作诗了。”下面她告诉那丫鬟学诗的方法。她说:“你应当读王摩诘、杜甫、李白跟陶渊明的诗。每一家读几十首,或是一两百首。得了了解以后,就会懂得作诗了。”这一段话讲得很有意思。 放翁这两句诗,对得很工整。其实则只是字面上的堆砌,而背后没有人。若说它完全没有人,也不尽然,到底该有个人在里面。这个人,在书房里烧了一炉香,帘子不挂起来,香就不出去了。他在那里写字,或作诗。有很好的砚台,磨了墨,还没用。则是此诗背后原是有一人,但这人却教什么人来当都可,因此人并不见有特殊的意境与特殊的情趣。无意境,无情趣,也只是一俗人。 此
5、刻先拿黛玉所举三人王维、杜甫、李白来说,他们恰巧代表了三种性格,也代表了三派学问。王摩诘是释,是禅宗。李白是道,是老庄。杜甫是儒,是孔孟。摩诘诗极富禅味。后来人论诗,主张要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但作诗怎能不著一字,又怎能不著一字而尽得风流呢? 我们可选摩诘一联句来作例: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此一联拿来和上引放翁一联相比,两联中都有一个境,境中都有一个人。“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那境中人如何,上面已说过。现在且讲摩诘这一联。在深山里有一所屋,有人在此屋中坐,晚上下了雨,听到窗外树上果给雨一打,朴朴地掉下。草里很多的虫,都在雨下叫。那人呢?就在屋里雨中灯下,听到外面山果落,草虫呜,当然
6、还夹着雨声。这样一个境,有情有景,把来和陆联相比,便知一方是活的动的,另一方却是死而滞的了。 这一联中重要字面在“落”字和“鸣”字。在这两字中透露出天地自然界的生命气息来。大概是秋天吧,所以山中果子都熟了。给雨一打,禁不起在那里朴朴地掉下。草虫在秋天正是得时,都在那里叫。这声音和景物都跑进这屋里人的视听感觉中。那坐在屋里的这个人,他这时顿然感到此生命,而同时又感到此凄凉。生命表现在山果草虫身上,凄凉则是在夜静的雨声中。我们请问当时作这诗的人,他碰到那种境界,他心上感觉到些什么呢?我们如此一想,就懂得“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八个字的涵义了。正因他所感觉的没讲出来,这是一种意境。而妙在他不讲,他只把
7、这一外境放在前边给你看,好让读者自己去领略。若使接着在下面再发挥了一段哲学理论,或是人生观,或是什么杂感之类,那么这首诗就减了价值,诗味淡了,诗格也低了。 但我们看到这两句诗,我们总要问,这在作者心上究竟感觉了些什么呢?我们也会因为读了这两句诗,在自己心上,也感觉出了在这两句诗中所涵的意义。这是一种设身处地之体悟,亦即所谓欣赏。我们读上举放翁那一联,似乎诗后面更没有东西,没有像摩诘那一联中的情趣与意境。摩诘诗之妙,妙在他对宇宙人生抱有一番看法,他虽没有写出来,但此情此景,却尽已在纸上。这是作诗的极高境界,也可说摩诘是由学禅而参悟到此境。 (节选自中国文学论丛谈诗有删改)5对“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8、”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指的是全诗有着特殊的意境和特殊的情趣,在诗的背后要有人。B指的是做诗要有禅味,要有情有景,而且必须是富有动感的景色。C指的是一个字都不写,却能让读者感受到天地自然界的生命气息。D指的是不直接讲出作者所感觉的,而是让读者通过外境去领略诗歌的意境。6根据文章的第段进行判断,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落”字体现了生命不堪秋雨侵袭的脆弱,“鸣”字表现了草虫夜半哀鸣的凄凉。B“落”字和“鸣”字用得好,是因为这两个字透露出天地自然界的生命气息。C王维“顿然”感到此生命同时又感到此凄凉,这正是诗中禅意之所在,别有意境。D这一联好就好在留有余地让读者自己去领悟,若是直接抒发
9、议论,就降低了诗格。7下列对文章相关的论述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学诗应以王维、杜甫、李白、陶渊明为宗师,向陆游学无异于问道于盲。B只有参禅悟禅,才能体味到“雨中山果落,灯下草中鸣”中蕴涵的无限深意。C陆放翁的这一联虽然对仗工整,形式整饬,但并无特殊的意境和情趣。D按照作者的评价标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比文中所举两例更为高妙。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共9分,每小题3分)田畴,字子泰,右北平无终人也。初平元年,义兵起,董卓迁帝长安。幽州牧刘虞叹曰:“贼臣作乱,朝廷播荡。身备宗室遗老,今欲奉使展效臣节,安得不辱命之士乎?”众议咸称畴。虞乃备礼请与相见,大悦之,遂署为从事,
10、具其车骑。将行,畴曰:“今道路阻绝,寇虏纵横,称官奉使,为众所指名;愿以私行,期于得达而已。”虞从之。虞自出祖而遣之。既取道,畴乃更上西关,出塞,傍北山,直趣朔方,循间径去,遂至长安致命。诏拜骑都尉,畴以天子方蒙尘未安,不可以荷佩荣宠,固辞不受。朝廷高其义。三府并辟,皆不就。得报,驰还,未至,虞已为公孙瓒所害。畴至,谒祭虞墓,陈发章表,哭泣而去。瓒闻之大怒。购求获畴,谓曰:“汝何自哭刘虞墓,而不送章报于我也?”畴答曰:“汉室衰颓,人怀异心,唯刘公不失忠节。章报所言,于将军未美,恐非所乐闻,故不进也。”瓒壮其对,释不诛,后乃纵遣之。畴得北归,率举宗族附从数百人,扫地而盟曰:“君仇不报,吾不可以立
11、于世!”遂入徐无山中,营深险平敞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百姓归之,数年间至五千余家。畴乃为约束相杀伤、犯盗、诤讼之法,又制为婚姻嫁娶之礼,兴举学校讲授之业,众皆便之,至道不拾遗。袁绍数遣使招命,又即授将军印,因安辑所统,畴皆拒不当。绍死,其子尚又辟焉,畴终不行。畴常忿乌丸昔多贼杀其郡冠盖,有欲讨之意而力未能。太祖北征乌丸,畴献掩其不备之计,遂大斩获,以功封侯赐邑,畴固让。太祖知其心,许而不夺。辽东斩送袁尚首,令“三军敢有哭之者斩”。畴以尝为尚所辟,乃往吊祭,尽将其家属及宗人三百余家居邺。(三国志魏书十一)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虞自出祖而遣之 祖:饯送 B直趣朔方,
12、循间径去 趣:通“趋”C太祖知其心,许而不夺 夺:强行改变 D购求获畴 购:购买9下面的材料分别编为四组,都表现田畴“义”(为正义,讲义气)的一组是( )既取道,畴乃更上西关,出塞 三府并辟,皆不就。谒祭虞墓,陈发章表,哭泣而去。 率举宗族附从数百人,扫地而盟。为约束相杀伤、犯盗、诤讼之法。 畴以尝为尚所辟,乃往吊祭。A B C D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畴奉命出使,轻装简从,避开大道,绕小路而行,顺利到达长安,的确不辱使命。B朝廷封官,田畴固辞不受,三府征召,田畴也予以拒绝,这表现了田畴的政治远见;他已看出这个朝廷寿命不会太长了。C田畴率众入山,一方面是为避开公孙
13、瓒,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积蓄力量,为刘虞报仇。他在徐无山中表现出很高的管理众事的才能。D袁绍父子给田畴官做,他一律加以拒绝;而曹操北征乌丸,田畴主动出谋划策,其目的是借助曹操的力量报他欲报之仇。第卷 (非选择题共120分)四、(25分)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今欲奉使展效臣节,安得不辱命之士乎?(3分) 译文:_(2)章报所言,于将军未美,恐非所乐闻,故不进也。(3分)译文:_(3) 朝廷高其义。三府并辟,皆不就。(2分)译文:_12、名言名句默写(每小题1分,共10分)(1)诗经。邶风。静女中“_,_”两句,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逗趣的生动细节。(2)自胡
14、马窥江去后,_,_.(姜夔)(3)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4) ,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5)_ ?_。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6)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7)楼船夜雪瓜洲渡, 。 ,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8) ,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9)柔情似水, ,忍顾鹊桥归路。 ,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10)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体现李白傲岸的句子“ , ”1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岁暮唐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
15、 寂寞壮心惊!注】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3分) (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4分)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22分)野 性 的 林 在海南岛,我登上了高高的尖峰岭。 瞧那辽阔、深邃、汪洋似的林海,莽莽苍苍,层层叠叠,涌着无垠的绿涛,横亘在眼前,那情调是多么粗犷。 当我们进入林中,瞧着那藤萝缠绕、蕨类丛生,横如帐幔的林墙,邃如深渊的
16、林窟,密如桩柱的林干,又使人堕入了朦胧的神秘之感里。 这亚热带的原始森林多么富于野性。 我在这里看到了力的素描和写生。野性不就是力的象征!雪莱的名句说得多好:“万物由于自然律,都必融会于一种精神。”我却从森林里瞧出了大自然神笔的气势。它的铁画银钩倔强而刚劲。没有这亘古如一的精神,便不可能有万物的滋生。每一粒种子落入土里便是力的萌芽,然后便有力的茁壮和成长。你瞧那每一棵树木都挺拔而昂扬,没有丝毫悠游的逸致,也没有一点儿踌躇犹豫的迹象。它们只是一个劲地拼命向上长,朝着晴空,朝着雨露,朝着阳光。看得出来,在这横七竖八的密林里,它们的生长并不容易,在青春时显然是十分艰苦的,彼此间曾经出现过力的较量和搏
17、斗。看那桢楠合抱着铁榈,高山榕的气根绞勒着另一株大树,它们成长起来了。有的巨大得像擎天的柱石,几乎多人才能合抱;有的高达数十米,仰着头还看不到它的尖顶;它们的根长成板块,一块一块的深深地陷入地里,仿佛是艘万吨巨轮的舵,支撑着这巨蘖固如磐石。于是,我从这些勃勃的生机中好像听到了山林的心跳,看到了最美妙地刻画力的珍品。 野性的林具有最纯真、最朴素的美。它毫不做作,既没有病态,也没有畸形。它是这样浑厚、丰满而斑斓,因为它包罗、积累并融合了从古至今林中最美好的种属、质地和品性。被称为活化石的几千年前繁茂滋生的树蕨和铁榈依然健在,仅仅二万余亩的林区便有千种以上的乔木和草木,难道这还不够浑厚和丰满!绿楠干
18、细似杖,乌柏蕨茎粗如椽,黄铜高可擎天,铺地蜈蚣低与脚齐,高山蒲葵叶大如伞,五列木青红相间,鸡藤果花纹五色,猕猴桃有方有圆,难道这还不够斑斓奇丽?然而这千姿百态都富于原始的健美,每一棵树都闪烁着生命的光华、茁壮的异彩。春天的光,夏日的雨,秋季的风,隆冬的别言都为它们淡抹浓妆,使守林人觉得春色新,促人振奋;夏色暖,教人舒坦;秋色金,令人欢欣;冬色凝,使人坚定。他们也像森林里的树一样,爱上了这块土地,蒂固根深。 我们愈往里去,只觉得绿的色彩愈重,泥土的气息愈浓,遍地的野趣也愈迷人了。我们可以从清脆的鸟声里听出画眉、白鹤、原鸡这些山野的精灵们对森林的热 爱;从错乱的蹄印里看出鹿、豹、山猿黄狼、马猴、野
19、鸡,以至蟒蛇,这些丛林的壮士们依恋故土的深情。待我们到达森林的中心,越过淙淙的流泉,树丛尖端的奇景便展现在我们的头顶。在那万木之巅,各种吊兰如盆景低垂,似繁花四散,奇花异草在树尖儿争妍斗丽,组成了一个奇异的空中花园。啊!高山盈盈,林木青青,异卉缤纷,我们竟可以从这儿追思到古森林那千姿百态的风光,使我们的美感向着智慧的高度上升。 终于,我从力和美之中看到了希望。它们并不平庸,也毫不温驯;虽貌似粗鲁、莽撞,但却充满活力。野性难道不就是一种敢于拼搏和不屈不挠的性格吗?在这儿,随处都可以找到这可贵品质的特性。瞧,所有的树木都坚信自己有立于众树之林的能力,它们从来也没有片刻放弃对光和热执著的追求.那先锋
20、树种乘风飞来,落地生根。不论岁月多么漫长,它们凭借自己的力量便可以世代更新,绵绵不绝。 野性的林让我们获得了力的启示,美的意念,希望的鼓舞和鞭策。我们虽然奔走竞日,却只感到清新的欢乐而毫无倦意。14.在作者看来,这原始森林“富于野性”,其“野性”的含义有哪些?(6分)答: 15作者说“野性的林”是“美”的,根据文意,“美”表现在哪几方面?“美”的具体内涵是什么?(8分)(1)“美”表现在:答: (2)“美”的内涵:答: 16文章的题目是“野性的林”,作者在第六段却不惜用大量笔墨来写鸟兽花草,这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4分)答: 17这篇散文以充满激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原始森林的壮丽画卷,句句有情
21、,句句含理,“情”“理”交融。请就文章所表达的感情和哲理做点分析。 (4分)答: 六、语言运用题(共13分)18、根据下面一段话的内容和句式,调整划线句子的句式,使其句通意顺。(2分)心境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心境和消极的心境对人的生活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积极的心境使人振奋快乐,朝气蓬勃,生活充满了乐趣;而生活中的枯燥烦闷、了无兴趣也往往是消极心境带来的后果。修改为:_ 19 某校即将举行校庆100周年活动,一位成为著名画家的校友王先生寄来一幅曾经获得全国大奖的处女作锦绣河山表示祝贺,校学生会的宣传委员为校长办公室写了一封短信给这位校友,其中有4处词语用法不妥,请写出修改意见。(4分)王先生:
22、你好!校长近日收到你获得过全国大奖的第一幅处女作锦绣河山,非常高兴,已安排我们将你的作品惠存于校友作品陈列室。你随寄的对这幅画的说明文字,我们已按你的吩咐请校庆办公室主任雅正,请你放心。对你在绘画艺术上取得的成功,校友们感到十分自豪。再次感谢你对敝校所尽的绵薄之力,祝你在绘功艺术领域里获得更大的成功。祝身体健康 中学校长办公室 年月日 改为 改为 改为 改为 20阅读下面一段话,试概括出“草根文化”的四个主要特性。(4分) 社会学家,民俗学家艾君在改革开放30周年解读中对草根文化这样界定:“草根文化,属于一种在一定时期内由一些特殊的群体、在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潮流,它实际是一种副文化
23、、亚文化现象。它具有平民文化的特质,属于一种没有特定规律和标准可循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种动态的、可变的文化现象。它有区别于阳春白雪的雅文化、上流文化、宫廷文化以及传统文化。”他认为。健康向上的“草根文化”会形成对主流文化的重要补充,但愚昧落后的“草根文化”无可否认也会对传统意义上的主流文化带来辐射、腐蚀和冲击。“草根文化”的特性: 21、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3分)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下联: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已被打乱)修改为:_七
24、、作文(6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有人认为:现代人处于一种“另类生存”状态,人们把思考交给了电脑,把联系交给了手机,把腿脚交给了汽车,把健康交给了药丸。现代人应该有怎样的生存状态?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可以谈自己的感受和看法,也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他人的故事。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不限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1A 2 C ( A.“不名一钱” 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文:量词。B.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 C.穷形尽相:形容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现在也用来指丑态毕露。 D.不绝如缕,形容事情危急,也
25、形容声音微弱悠长。)3 C(A项搭配不当,“具有”和“享受”不能搭配,可以将“享受”改为“特色”;B项成分残缺和语序不当,“实施”缺少宾语中心语,第一分句可以改为“该县认真开展这一全省规划的八件实事之一的村村通安装工作”;D项表意不明和语序不当,“还没到时间”改为“还没到上课时间”,“村民来听课”改为“来听课的村民”。)4B(A项接后就成为“其实不然”所指的内容;C项的顺序使语脉不通;D项5.D6A7C8D(购,不是一般的“购买”,而是“悬赏征求”)9C(表现田畴的心计。与“义”无关。表现的是田畴的政治才能,也与“义”无关。其他4项都表现了田畴的“义”。不就三府之“辟”是为了回报刘虞;谒祭刘虞
26、之墓,表现了不畏公孙瓒之权势而一心向刘之情义;与众人盟,是为了给刘虞报仇;吊祭袁尚,是违了曹操之命的,而之所以冒死吊祭,仅仅是因为袁尚曾经想征他为官,这是典型的“义”举)10B(拒绝征召,并非是出于“政治远见”,而是出于一个“义”字,上题答案已有分析) 11 (1)现在我想要派使者去朝见皇帝。显示臣子效忠的节操,从哪里可得到不辱使命的壮士呢?(2)朝廷章表所说的,对于将军来说未必是美言,恐怕不是你所乐于听到的,所以不呈进给你。13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手法、描写(表现)手法、抒情(表达)方式。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
27、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答题模式是:(1)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2)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3)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1)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中无人为国分忧(1分);岁末暮年,漂泊异乡,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1分);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1分)。思路分析本题在鉴赏过程中,不但要细读本诗,了解诗人的境遇、主观志向,明确注释中点明的时局背景,还要做到知人论世,根据平时所学习的杜甫的诗歌特点,了解杜甫的终生志向,然后进行综合思考,才能不遗漏要点。(2)借代,如“烟尘”代边境战事(1分);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1分)。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1分);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1分)。答反问、夸张也可。思路分析一般认为,“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借代和用典都是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