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模块三 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和中国专题一 现代世界经济模式的创新与调整(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2017安徽六校联考)据统计,美国建筑工业的产值从1919年的120多亿美元增长到1928年的近175亿美元。同时,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产量从1919年到1929年增加了64%。其部分原因是()A制定实行全国工业复兴法B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广泛应用C美国政府放弃金本位制D资本主义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实现解析:从1919到1929年美国并没有在生产力上发生大的飞跃,而建筑行业和生产资料的增长主要依靠于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来实现,
2、造成了大量的泡沫,是经济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故B项正确。答案:B2(2017河南百校联盟质检)1933年,欧洲和美洲的许多国家组织了反对所谓的苏联“倾销产品”“强迫劳动”和实行“宗教虐待”等罪名的运动,指责苏联按低价和倾销价格出售商品。这表明()A国际市场争夺日趋激烈B苏联经济建设成就突出C两种社会制度空前对立D苏联趁机主导世界市场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生产严重过剩,急需对外倾销,拓展市场,故A项正确。答案:A3(2017益阳调研)罗斯福指出:“这一切都要求我们重新评价和核定原有的价值观念现在的任务为剩余产品开辟国外市场按照消费状况调整生产,公
3、平地分配产品和财富,使现存的经济组织服务于人民。”这反映了罗斯福()A建立新的政治经济制度B改变资本主义经济制度C主张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解析:依据材料中“重新评价和核定”“调整”“分配”等可知是主张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C项正确。答案:C4(2017益阳调研)“在克林顿总统(任期:1993年1月20日至2001年1月20日)的执政下,美国经历了历史上和平时期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经济发展,迎来新经济时代。”这主要得益于()A自由竞争市场调节B国家干预全面调控C紧缩货币削减开支 D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解析:依据材料中20世纪90年代以后和“新经济时代”可知是“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
4、术为主导”,其根本原因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促进,故D项正确。答案:D5(2017河南中原名校质检)1986年,西欧各国生产低速增长、失业率高涨,欧共体12国平均失业率高达11.5%,除去产生经济滞涨的国际性、共同性诸因素之外,西欧“滞胀”尤为严重。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A受20世纪70年代中东石油危机的影响B西欧经济发展所严重依赖的对外贸易C国营经济成分比重大和社会福利制度开支大D欧共体内在贸易问题上的贸易摩擦日益加剧解析:石油危机后西方国家调整经济政策,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削减社会福利支出,但是经济增长仍然乏力,主要原因在于国营经济成分比重大和社会福利制度开支大,故C项正确。答案:C6(
5、2017大连质检)1981年,里根发表就职演说时说:“政府不能解决问题,它本身就是问题。”撒切尔夫人则主张,重新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并让市场在更大的领域与程度上主导英国经济转型。据此可知,两人都强调()A加强政府干预,促进经济转型B扩大政府开支,增加货币发行C恢复自由放任,激发市场活力D限制政府权力,发挥市场作用解析:根据材料“政府不能解决问题,它本身就是问题”“重新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并让市场在更大的领域与程度上主导英国经济转型”强调合理发挥政府和市场调节经济的作用,故D项正确。答案:D7(2017湖北孝感七校联考)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秩序美国的技
6、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社会主义。这表明()A列宁突破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传统理论B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步因素建设社会主义C列宁已经认识到计划和市场的本质D列宁意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错误解析:从列宁提出的公式可以看出,他主张利用德国的管理秩序、美国的经济发展技术和形式、美国的教育,但是苏维埃政权不变,最后是社会主义,因此,说明列宁主张的是走社会主义道路,不过借鉴了有益的东西,故B项正确。答案:B8(2017长沙调研)学者王昕伟指出:“摒弃了试图直接由落后的农业国实现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错误构想,使得俄国的经济建设稳步发展,缓和了民众和苏维埃政府的矛盾,顺利渡过了这次危机。这
7、是社会主义第一次伟大而成功的改革。”这一“成功的改革”是指()A赫鲁晓夫改革 B勃列日涅夫改革C实施新经济政策 D实行农业集体化解析:依据材料中“直接由落后的农业国实现向共产主义过渡”可知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结合所学“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了严重的政治经济问题,然后列宁摒弃该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使俄国经济稳步发展,顺利度过了危机,故C项正确。答案:C9(2017安徽淮北一模)列宁在俄共(布)十一大上说:“我们甚至有过这样的诗人,他们写道:看!在莫斯科,饥寒交迫,从前是整洁、美丽;现在是买卖、投机。这样的诗作在我们这里是很多的。”材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A人们对二月革命的强烈不满B对“战时共
8、产主义”政策的批判C“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充分暴露D新经济政策遇到阻力和困难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人对新经济政策存在一种敌意,反映了新经济政策遇到阻力和困难,故D项正确。答案:D10(2017晋冀豫高三联考)戈尔巴乔夫曾指出:“在斯大林时期,工业化是靠利用集中营的囚犯,同时也是靠农业的破产来实现的。对农业来说,集体化实际上成了新的农奴制。”在戈尔巴乔夫看来,“斯大林模式”()A未能推动苏联农业的发展B建立在对农业的掠夺之上C使苏联短期内实现工业化D造成苏联经济的严重失衡解析:材料“在斯大林时期,工业化是靠利用集中营的囚犯,同时也是靠农业的破产来实现的”表明工业的发展是靠牺牲农业,故B项
9、正确。答案:B11(2017河南天一大联考)1953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中央全会的报告中提出:提高某些农产品征购和收购价格,降低私有牲畜向国家义务交售的标准,支持集体农民发展私人畜牧业,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等。这表明当时的苏联认识到()A工业农业的发展极不协调B传统经济体制的严重弊端C农业集体化运动存在问题D优先发展重工业决策失误解析:依据材料中“降低私有牲畜向国家义务交售的标准,支持集体农民发展私人畜牧业”可以看出实行农业集体化时,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所以赫鲁晓夫在农业领域改革,要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故C项正确。答案:C12(2017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模拟)20世纪90年代,中、苏都深化了国企改
10、革。苏联制定了“500天计划”。即从1990年11月1日到1992年3月14日的500天内,分四个阶段将苏联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以下关于90年代的中、苏国企改革说法正确的是()A两次改革私有化的程度不同B都使国有企业恢复活力C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D都阻碍了经济体制改革解析:苏联通过改革导致苏联解体,苏联解体后社会制度发生了改变,私有化程度提高,而中国的改革是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前提下进行的,故A项正确。答案:A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7滨州质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到1952年,中国的工农业生产不仅达到了战前的最高点,而且超过了19
11、49年产量的77.5%。该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号召建设694个工业项目,其中的156个工厂将在苏联援助下修建。在预算总支出中,58.2%投入工业建设,19.2%投入交通、邮政和电讯业,7.6%投入农业、林业和水利业,7.2%投入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1956年的工业产量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超过了前一年25%,同时资本投入也增加了60%。虽然增长步伐在1957年慢了下来,但根据“1952年的固定物价”,第一个五年计划仍超额完成了原有目标的17%。钢产量达530万吨,生铁产量达580万吨,电力产量达190.3亿千瓦各项产量均比原有指标增长了25%。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二1928年,斯大林开始实
12、行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制定的一系列五年计划中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农业方面虽然苏联政府成功地消灭了几乎所有的私人农场,但集体化农业的产量却被证明是非常令人失望的。苏联农场用多出50%的土地耕种,用多出10倍的人力劳动,但其产量却只有美国农场产量的四分之三。这里应该强调指出的一点是,苏联经济的发展是在不顾苏联公民的愿望、使他们受损的情况下取得的;苏联公民被迫为将来而努力工作,忍受现在的贫困当时消费品不仅匮乏而且昂贵并且质量低劣。尽管苏联取得了五年计划的成就,但苏联社会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不过另一方面,大多数西方人也都要承认,没有在五年计划下的工业的增长,苏联就不可
13、能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打败希特勒做出那么大的贡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苏两国开始实施五年计划的相似历史背景,并指出两国实施计划过程中各自的特点。(15分)(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完成“一五”、苏联完成“二五”计划的不同影响。(10分)解析:第(1)问,根据当时两国国内的工农业发展状况、政权需要巩固的史实、面临的严峻的国际形势等角度分析背景;结合两国各自的国内环境以及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概括特点。第(2)问,抓住材料一中的第二段话分析中国完成“一五”计划的影响;抓住材料二第三段话分析苏联“二五”计划的影响。答案:(1)背景
14、:国民经济已经得到一定程度恢复;都是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薄弱;人民民主专政政权都得到巩固;都面临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封锁。(9分)中国特点:生产关系改造与工业化建设同步进行;得到苏联援助;优先发展重工业。(3分)苏联特点:过多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和效率低下。(3分)(2)中国: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5分)苏联: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或1937年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为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5分)14(2017商丘模拟)阅读材料,回
15、答问题。材料一美、日、欧经济增长的速度比较/%时间美国日本欧共体19661970年3.011.04.919711975年2.24.32.919761980年3.45.53.0总统经济报告(1988年)材料二世界上主要国家工业生产占世界比重/%时间美国日本英、法、德等国1948年56.41.6191970年38.79.525.6王慧媞、韩玉贵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概论根据材料,提取两项有关20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信息,并依据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分析准确)(12分)解析:观点一:在三个时间段中,美国的增长速度比日本与欧共体速度慢,然后联系20世纪6070年代美
16、国的处境说明。观点二:日本与英、德、法等国在这段时期内与美国差距的缩小,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答案:示例:信息1:美国经济增长慢于日本和欧洲发达国家,美国占世界工业的比重呈下降趋势。(1分)说明:以美国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崩溃;20世纪70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对美国的打击;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5分)信息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与英、法、德等国占世界工业的比重加大,与美国经济的差距缩小。(1分)说明:西欧国家走上联合,并摆脱了美国控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得到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战后日本民主改革和美国的大力扶植;日本和西欧国家制定符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