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0 ,大小:79.50KB ,
资源ID:28913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8913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东苑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东苑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1、高三历史月考试卷一、单选题(共25题;共50分)1.据礼记王制记载:周天子为七庙,诸侯为五庙,大夫为三庙,士为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宗庙的位置,天子、诸侯设于门中左侧,大夫则庙左而寝右,庶民则是寝室中灶堂旁设祖宗神位。材料表明A. 分封制有助于社会秩序的建立与和谐发展B. 宗法制与礼乐制度有机结合C. 宗法制有助于将宗族心理演化为阶级意识D. 分封制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宗庙制度,天子立七庙,诸侯立五庙,大夫立三庙,士立一庙,庶人无庙,以此区分贵族内部亲疏贵贱,把宗族关系同政治等级联系起来,有助于将宗族心理演化为阶级意识,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宗庙制度,不是分封制,排

2、除A;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夏商周时期,中央政治权利尚未形成高度集中,D错误。2.东汉规定,各地“孝廉”推举名额必须与人口成比例,这种地区名额限制的规定为宋代之后科举制所沿袭。明清时期实行分省录取之制,即使文化、经济最落后的省份,也依然有最低的名额保证。从这种名额限制、分省录取的做法可以看出A. “国家取士,唯才是择”的公正性完全是骗人的B. 科举制的最大意义在于网罗最优秀的人才参加政府管理C. 科举制中各地名额限制完全取决与皇帝的个人好恶,缺乏任何客观依据D. 科举制中各地名额限制有利于保证中央政府和全国各地区之间的交流【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地区名额限制”“即使文化、经济最落

3、后的省份,也依然有最低的名额保证。”信息得出“国家取士”是具有公正性的,有利于保证中央政府和全国各地区之间的交流,故D项正确,项错误;从“名额限制、分省录取做法”视角评价科举制,B项的角度与材料偏离;从材料“推举名额必须与人口成比例”而非“皇帝的个人好恶”,可知C项错误。所以答案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3.东晋时期,社会动荡,权力结构发生了变化,门阀士族的势力得以发展甚至超越皇权,皇权政治从此演化为门阀政治。皇权与士族势力的均衡与共治确保了统治秩序的平稳。材料主要说明A. 门阀政治取代皇权政治B. 门阀政治是特殊条件下的一种变异C. 门阀政治确保政权稳固D. 门

4、阀政治是对皇权政治的有益补充【答案】B【解析】由“门阀士族的势力得以发展甚至超越皇权,皇权政治从此演化为门阀政治”可以得出门阀政治与皇权政治之间的关系,是皇权政治在特殊条件下出现的变异,故选B,而排除AD;由“皇权与士族势力的均衡与共治确保了统治秩序的平稳”说明表象是士族与皇权的共治,即所谓的“共天下”,C不符合题意,故排除C。4.一名官员在乾隆二十四年给皇帝的奏折中说:“近年以来,南北丝货腾贵,价值较往岁增至数倍民间商贩希图重利出卖,洋艘转运,多至盈千累万,以至丝价日昂。”乾降皇帝谕旨宣布:“前因出洋丝斤过多,内地市价腾涌是以申明限制,俾裕官民织”。该谕旨反映的实质是A. 政府限制出口数量平

5、抑丝织品的价格B. 政府希望扩大出口提高丝织品的价格C. 政府推行闭关政策来稳定丝织业发展D. 政府缩小丝织品出口满足民间的需要【答案】D【解析】根据“前因出洋丝斤过多,内地市价腾涌是以申明限制,俾裕官民织”可知政府限制出口以满足民间的需要,故D正确,A错误;B与材料相悖;限制出口并非绝对禁止出口,不能说明推行闭关政策,C错误。5.管子海王记载,“官山海”让财富迅速积累到齐国君主手中。管仲的食盐专卖思想传承至今,影响深远,成为春秋以后长达两千余年的中国食盐专卖制度的滥觞,之后备受各朝重视。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 B. 国家财政收入的需要C. 称雄争霸战争的需要 D.

6、盐铁专卖制的合理性【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中“让财富迅速积累到齐国君主手中”、“管仲的食盐专卖思想传承至今”可知,“官山海”可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B正确;结合所学知识,重农抑商政策开始于战国时期,这与题干“管仲(春秋)”时间不符,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食盐专卖思想备受各朝重视,主要是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并且“称雄争霸战争的需要”也包含在“国家财政收入的需要”之中,排除C;材料强调的是“管仲的食盐专卖思想传承至今”的原因,而非盐铁专卖制的合理性,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需要把握材料中“让财富迅速积累到齐国君主手中”“管仲的食盐专卖思想传承至今”的主旨及正确掌握重农抑商政策确立的时间。6.18

7、82年,李鸿章以“泰西通例”为由,奏请清政府对上海机器织布局“自应酌定十年以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光绪皇帝批准赐予其“十年专利”。这一“专利”A. 极大推动中国经济近代化B. 推动了学习西方深入到制度领域C. 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D. 反映了洋务军事工业的典型特点【答案】C【解析】【详解】“自应酌定十年以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表明李鸿章创办的洋务民用工业压制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C正确;洋务运动推动中国经济近代化,材料无法体现并且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技术,不学习西方政治制度,B错误;上海机器织布局是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工业

8、,不属于军事工业,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自应酌定十年以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联系所学洋务运动的评价分析解答。7. 为了避免各家竞相降价揽载的“自杀性竞争”,18781884年,刚刚成立不久的轮船招商局与英国的太古、怡和公司三次达成协议齐价合同,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确定水脚(水路运输费用)收入和货源分配方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招商局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外商的认可B. 其争“利”思想一开始就是不现实的C. 其主要目的是从根本上驱逐外国侵略势力D. 与外商相互勾结,损害了国家的利益【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9、材料中“轮船招商局与英国的太古、怡和公司三次达成协议”能够说明刚成立不久的轮船招商局拥有绝对的实力和两家外国公司竞争,否则在近代外国侵略势力在中国占据优势的情形下不可能与轮船招商局达成谈判定价,而是会将轮船招商局排挤倒闭或是将其收购。因此也由此得出轮船招商局在一定程度上从外国侵略资本手中争取到了一定的权益,所以A项表述正确;而B、C、D三项说法错误且不符合上述史实。8. 19351936年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8.86%。1936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约230亿美元,为日本的1.8倍,占世界经济的近4%,是近代中国经济的最高点。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国民政府的推动B.

10、 国内政局的稳定C. 国际社会的支持D. 科技发展的影响【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和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材料中“19351936年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8.86%。1936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约230亿美元,为日本的1.8倍,占世界经济的近4%,是近代中国经济的最高点”主要是国民政府实行经济发展政策导致,故A正确;B不符合史实;C与材料中信息无关;D没有相关因素。考点:近代中国经济变动民族工业发展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9.“会议期间周恩来与之打交道的几乎包括了当时世界上各种类型国家的代表人物。他坚决反对美国的干涉政策,也不赞成苏联的僵硬态度,并说服越南放弃不切实际的要

11、求。力争在周边保持和平环境,绝不再被盟国拖入与美国的战争。”新中国在此次会议上A. 倡导不结盟的外交政策B. 以“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亚非友好C. 实行全方位的多边外交D. 应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际争端【答案】A【解析】从材料“周恩来”“与之打交道的几乎包括了当时世界上各种类型国家的代表人物”“说服越南放弃不切实际的要求”“力争在周边保持和平环境”中可以分析出这次会议是1954年日内瓦会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内瓦会议应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际争端,故D项正确;AC项是新时期的外交方针,排除;B项是1955年万隆会议提出的,排除。点睛:关键信息是“周恩来”“与之打交道的几乎包括了当时世界

12、上各种类型国家的代表人物”“说服越南放弃不切实际的要求”“力争在周边保持和平环境”。10. 1979年某地一位农民做裤子卖,一天挣的钱比在地里刨一年还多。远近农民纷纷仿效,这引起了轩然大波。民兵围追堵截,工商税务补税罚款,然而撵了集中的却撵不了分散的,裤子交易仍在进行。到1984年,该地市场终于名正言顺。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 改革开放初期,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仍然缺乏本质的认识B. 改革需要经历一个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漫长过程C. 人民群众的自发行动是推动改革的重要动力之一D. 中央发展市场经济的政策在一些地方遭到抵制,难以实施【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说的是在经济改革初期,

13、由于人们对社会主义的本质没有准确的认识造成了对商品经济的抵制的现象,但是在人民群众的推动作用下,改革开放终于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在探索中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因此ABC项均正确。D项错误,材料并不是说的地方抵制中央决策的问题,属于理解错误。考点:经济体制改革点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没有任何经验的情况下进行的,摸着石头过河,人民群众在改革的过程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在80年代中期确立了有计划的市场经济目标,这明显是向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阶段。1992年十四大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改革进入了快车道。与此相关的知识有改革的背景、成就等需要掌握。11. 有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6

14、0年代上半期的经济调整为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借鉴”。这里的“借鉴”主要指的是A. 坚持发挥市场经济的主体地位B. 通过物质利益激发生产积极性C. 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相互促进D. 重视吸取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中国20世纪60年代上半期的经济调整为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借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的八字方针使国民经济逐渐恢复,通过物质利益激发生产积极性,为为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借鉴”,故B正确。60年代没有坚持发挥市场经济的主体地位,是公有制经济,故A排除。改革开放只符合80年代,故C排除。60年代没有吸取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

15、,故D排除。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国民经济调整12.1958年8月,蒋介石听到解放军炮打金门的消息后,接连叫了三个“好”,并随即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发表谈话,公开拒绝了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提出的“国民党从金门、马岛撤军以实现台湾海峡中立化”的要求。这表明A. 美国企图促成国共和谈来解决台湾问题B. 蒋介石为台湾独立找到了理由C. 海峡两岸有强烈的战争意识D. 蒋介石的反应体现了国共在当时台湾问题上的某种默契【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解放军炮打金门,表明解放军要解放台湾,统一中国;而蒋介石拒绝从金门、马岛撤军和台湾海峡中立化表明蒋介石还想光复

16、大陆。因此双方都希望实现统一,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体现了国共双方在当时台湾问题上的某种默契,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材料无从体现,错误;依据题意和相关所学知识可知,蒋介石借助于解放军发动炮战有了拒绝美国搞台湾独立的理由,B选项错误;C选项并非材料主旨,错误。故正确选项为D选项。【点睛】本题解题关键一是理解解放军炮击金门是为以武力解放金门进而解放台湾,二是理解蒋介石拒绝杜勒斯的要求也是希望实现统一的体现,综合两者的要求可知这体现出国共双方在当时台湾问题上的某种默契,依据材料主旨联系所学内容分析选项内容可排除错误选项得出正确答案。13.1990年我国出口总额达到了621亿美元,对外贸易实现了顺差,

17、改善了自1984年以来连续逆差的状况。到1991年6月底,国家外汇储备已上升到330亿美元。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国A. 经济结构渐趋于合理B. 已形成典型的外向型经济C. 现代化建设成效显著D. 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答案】C【解析】【详解】“对外贸易实现了顺差”“国家外汇储备已上升到330亿美元”表明90年代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反映出我国现代化建设成效显著,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经济结构”是否合理,排除A;材料只是表明对外贸易实现了顺差,并没有到“外向型经济”的程度,C错误;21世纪初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D时间不符合题意,错误。【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对外贸易实现了

18、顺差”“国家外汇储备已上升到330亿美元”,结合所学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分析解答。14.民主与城邦的衰弱一书中指出:“在(雅典)城邦的范围内,尽管社会生活具体而言对公民都很不利,但从政治层面上说,公民还是被视为体制内部可进行互换的单一体,法律在这个体制内起到了平衡的作用,它是平等的准则。”下列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 城邦社会生活损害了公民利益B. 公民在法律面前实现了真正的平等C. 法律保障了公民政治的运行D. 城邦公民的政治权利不受保护【答案】C【解析】由材料可知,城邦社会生活一定程度上对公民不利,但从政治上能保障公民的政治地位,故A项错误。雅典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不

19、存在真正的平等,故B项错误。材料中“但公民还是被视为体制内部可进行互换的单一体,法律在这个体制内起到了平衡的作用,”,强调法律是公民政治运行的重要保障,故C项正确。由材料可知,城邦公民的政治权利受法律保护,故D项错误。1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作者评论的是A.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 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C. 工业革命开展的社会基础 D. 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答案】A【解析】“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说明了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条件。

20、宗教动力是传播天主教,思想动力是“寻金热”,经济活力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技术进步是航海、天文技术的提高,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指的是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封建君主为了获取财富,支持海外探险,故答案选A。其他三项均与题干无关。16.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议会的权力和作用开始缩小,首相和内阁对议会下院的控制大为加强,议会的许多权力转向了内阁,出现“内阁专横”的政治局面,许多英国人称内阁为议会中的“第三院”。这一变化有利于A. 权力机构的制约和平衡B. 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C. 政党政治的发展和完善D. 责任内阁制走向成熟【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英国首相和内阁权力的增多,而权力的增多必

21、然会提高内阁政府的办事效率,所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权力机构的制约和平衡适合美国而不适合英国,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并不涉及政党政治,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并没有强调责任内阁制走向成熟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17.下图是1870-1900年的美、欧、亚三大洲铁路长度变化示意图。从中可得出的结论是A. 欧洲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B.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铁路事业的发展C. 铁路的发展是形成世界市场的先决条件D. 商品输出成为欧美对外扩张的主要手段【答案】B【解析】从图表可以得出,自1870-1900年,欧美亚三洲铁路里程大幅增加,尤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集

22、中的欧美两洲;其次,根据所学史实,此时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的应用以及钢铁工业技术的革新加快了铁路事业的发展,这些都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铁路事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是在新航路开辟后,而材料所对应的时间已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铁路发展与世界市场的关系,排除C;首先,该项内容未体现在材料中;其次,此时资本输出规模不断扩大,并逐步成为主要的对外扩张手段,故D项错误。18.1893-1895年,法国与瑞士陷入关税纠纷,相互提高关税,致使由法国输出到瑞士的商品减少了43%,瑞士输出到法国的商品减少了27%。该现象出现的根源是A. 资本主义世界市

23、场基本形成 B.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已经抬头C. 欧洲国家间的经济联系密切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竞争激烈【答案】D【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A时间不符合材料,排除;材料只是反映了法国与瑞士的关税纠纷,无法体现“欧洲国家间的经济联系密切”“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已经抬头”,排除B、C;法国与瑞士的关税纠纷本质上反映了两国对市场的争夺,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竞争激烈,D正确。19.19201921年,瞿秋白出访苏俄,他记录到:俄国与国外通商是政府的专利。现在国外的关系已经很好,英国已经正式签约,德国就在这几天内,其余边境各小国及意大利,捷克斯拉夫,都已结通商关系。现在俄国还正努力

24、协理各种租借地,借外国资本来发展俄国工业。材料表明当时A. 社会主义成为历史发展主导B. 苏俄和英德等西方国家建交C. 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国家影响极大D. 苏俄经济政策受制于政治现实需要【答案】D【解析】“俄国与国外通商是政府的专利”说明俄国当时与众多资本主义国家签约通商,显然要改变国内的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随之应运而生,故D正确;此时只有苏俄是社会主义国家,不是主导,故A错误;签约并不是建交,故B错误;此时还没有经济危机爆发,故C错误。20.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认为,横扫全球的经济风暴(1929年经济危机),将世界资本主义的巨宅大厦,推回到早年“国民经济”及帝国时代的陋屋规模西方国家为解

25、决这一问题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 运用国家干预经济模式 B. 重建世界货币体系C. 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D. 建立极权政体【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929年经济危机的发生,说明了自由主义的失灵,为此美国等民主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德国等开始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建立极权政体。重建世界货币体系是为了世界金融体系和贸易秩序的稳定,B项符合题意。故选B项。考点:当今世界的全球化趋势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21.中国当时仍是一个农业国,农民和农业人口占80%,生产力主要还靠人力,农民渴望在自己的土地上耕作,邓小平给了他们这样的权利,农

26、村形势马上改观。苏联的农村人口只占1/4左右,戈尔巴乔夫提出把土地出租给他们50年,却没人愿意承包,因为他们无钱投资购买机器,靠人力有宅旁园地就够了。材料表明A. “包干到户”不适合苏联B. 苏联改革走“中国模式”C. 经济改革导致苏联解体D. 苏联改变单一的公有制【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戈尔巴乔夫提出把土地出租给他们50年,却没人愿意承包”可知,中国的“包干到户”不适合苏联,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尔巴乔夫提出把土地出租给他们50年,却没人愿意承包”可知,苏联只是想农业改革走中国模式,故B项错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根深蒂固,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说苏联把土地承包给农民,但农民不愿

27、意,没有提到改变公有制,故D项错误。点睛:材料“戈尔巴乔夫提出把土地出租给他们50年,却没人愿意承包”是解题的关键;从中分析中国的政策不适合苏联。22.有学者对罗斯福的经济理论进行了这样的概括:“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营运,并不总是有利于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对上述材料中关键词的理解正确的是“应当保留”指保持资本主义“经济的营运”指市场经济“改进和补充”指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改进和补充”开创了经济营运的新模式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历史现象,并概括

28、历史事物本质的能力。根析材料,罗斯福实际上强调了自由运行的经济,即市场经济模式有时候会出现问题,政府主导私营经济进行改进是促进其发展的有效方法,但应该保留这种私营性质,即资本主义制度。所以都对。而罗斯福强调对国家对经济的调控并不等于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不对。答案为B。考点:罗斯福新政与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新变化罗斯福新政措施及评价23.阅读下表,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苏联经济的年增长率(1951年1985年)(单位:%)时间195119601961196519661970197119751976198019811985苏联官方统计10.16.57.85.74.43.5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估计5.64.

29、95.13.02.30.6麦迪森的估计5.24.84.82.91.81.7苏联学者的估计7.24.44.13.21.00.6A. 苏联的官方统计数据无参考价值B. 六十年代苏联经济增长速度最快C. 七八十年代苏联经济进入衰退期D. 勃列日涅夫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无从判断苏联的官方统计数据无参考价值,表述过于绝对化,排除A。根据表中各方数据,“19511960”年苏联经济的年增长率最高,显然在1951年1985年期间,50年代苏联经济增长速度最快,排除B。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是1964-1982年,但是根据表中各方数据,这一时期苏联经济的年增长率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因

30、此无法得出勃列日涅夫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排除D。七八十年代苏联经济的年增长率日益下降,显然经济进入衰退期,故选C。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名师点睛】勃列日涅夫改革前期取得一些成效,苏联的军事实力明显增强,达到与美国相抗衡的水平。但是与美国的军备竞赛增加苏联的经济负担,加上原有体制的弊端,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日益严重,苏联的轻工业和新兴产业明显落后于西方国家,这些都严重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70年代后期,苏联经济增长开始下降,国家面临新的困境。24.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和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俄罗斯有学

31、者也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A. 对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有着较清醒的认识B. “冷战”思维仍然主导者当前国际关系C. 国际局势既趋向缓和又表现出紧张对抗D. 没有厘清上合组织“结伴而不结盟”特点【答案】D【解析】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中国新时期外交的特点不结盟政策,而上海合作组织就是不结盟政策最典型的体现,所以把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明显是没有认清上合组织“结伴而不结盟”的新特点,故D正确;ABC不是对上海合作组织的准确认识。【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上海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奉行不结

32、盟、不对抗、不针对任何其他国家和组织的原则,一直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25.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关系,正在向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演变。这种变化A. 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B. 表明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形成C. 中国的“和平崛起”理念得到了西方支持D. 反映出主权国家或集团围绕自身利益适时调整对外政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项说法错误,多极化趋势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故排除;B项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故排除;C项材料并未提及,

33、与此无关,故排除;D项说法正确,揭示了新型国际关系的实质内容,两极格局瓦解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各国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竞争与合作,取代了过去的对峙与斗争。考点:当今世界的多极化趋势两极格局瓦解影响【名师点睛】:两极格局瓦解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两方面的影响:其一,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其原因:美苏两大集团对峙结束,军事对抗和军备竞赛减弱使一些地区冲突得到了缓解;其二,在缓和的同时,也存在动荡,原因是,两极格局瓦解,打破了原有的力量对比平衡,冷战掩盖的民族、领土、宗教矛盾暴露出来,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恐怖主义活动频繁。26.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中国青铜

34、时代的法律,注重法以“刑”为核心的同时,“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大夫、士、庶民成一道德团体”,制度和礼皆是道德之器械。这种纳法律于道德的传统,流衍于后世。梁治平中华文明读本法律体系篇十二铜表法将作为家庭首领的家父享有独特的巨大权力具体化并且细分化。其对家父唯一的明确限制是有一条“若家父出卖家子三次,家子即脱离家父”的规则。家父对隶属于他的后裔的财产和生命拥有绝对支配权。当家父欲行使对其后裔处以死刑的权力时,必须召集理事会进行听审,家父的行为要受到这个理事会裁决的约束。处在绝对家父权之下的家子,能够和家父一样自由地投票和担任执法官,公法与私法并不相矛盾。【英】HF乔洛维茨巴里尼古拉斯罗马

35、法研究历史导论材料二 政治意义上的“宪法”一词在英美两国含义迥然不同。于美国意味着某个特定时刻颁布的作为国家最高法律的成文法律文件,而对于英国人而言意味着其实际的社会政治秩序经由数个世纪渐积而成的从前代继承下来的且规范当下政府操作行为的法律、习惯和先例。【英】沃尔特白芝浩英国宪法(1)概括“中国青铜时代的法律”与古罗马十二铜表法的不同。(2)说出“宪法在英美两国迥然不同”的表现形式,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英国宪法特点的理解。【答案】(1)夏商周时代的中国法律重刑法,与血缘政治相结合,强调法律是道德的补充;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以私法为核心,注重维护家父的支配权,注重法律程序、公法与私法并立。(2)

36、英国没有统一的成文宪法,是由一系列的法律、习惯和先例构成;美国宪法是由1787年制定的成文宪法及宪法修正案构成;英国宪法是历经几个世纪的渐积而成,美国1787年宪法由制宪会议制定。从13世纪的大宪章到17世纪的权利法案及其后一系列的法律文件,最终确立了议会主权(王在法下)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具有尊重传统、渐进创新的特点。【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中国青铜时代的法律,注重法以“刑”为核心的同时,“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大夫、士、庶民成一道德团体”,制度和礼皆是道德之器械”、“十二表法将作为家庭首领的家父享有独特的巨大权力具体化并且细分化”、“家父对隶属于他的后裔的财产和生命拥有

37、绝对支配权。当家父欲行使对其后裔处以死刑的权力时,必须召集理事会进行听审,家父的行为要受到这个理事会裁决的约束”等信息从中国法律重刑法、重血缘、德礼互补;古罗马以私法为核心、强调程序、公法与私法并立等方面概括两者的不同。(2)表现形式:依据材料二信息“政治意义上的“宪法”一词于美国意味着某个特定时刻颁布的作为国家最高法律的成文法律文件,而对于英国人而言意味着其实际的社会政治秩序经由数个世纪渐积而成的从前代继承下来的且规范当下政府操作行为的法律、习惯和先例”联系英国宪政形成的过程、美国1787年宪法等相关所学知识从英美两国法律发展的特点和差异方面分析概括作答。认识:依据材料中“政治意义上的“宪法

38、”一词对于英国人而言意味着其实际的社会政治秩序经由数个世纪渐积而成的从前代继承下来的且规范当下政府操作行为的法律、习惯和先例”的信息结合英国宪政发展的史实及其君主立宪政治演进的特点相关所学知识进行思考作答。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朱元璋以复“华夏衣冠”为方针,在洪武二年(1369年)下诏“其辫发椎髻、胡服、胡名、胡姓,一切禁止”,“悉命复衣冠如唐制,士民皆束发于顶”,禁止蒙古、色目人(元代对来自中西亚的各民族的统称)在本族内通婚,而听其与汉人为婚姻赵毅、赵秩峰中国古代史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

39、。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材料三 美国劳工部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10月,白人失业率为70%,非洲裔失业率为143%,拉丁裔的失业率则为100%。美国人口统计局2012年9月12日的数据显示,2011年非洲裔美国人家庭收入中位数为32229美元,不到非西班牙裔白人收入的60%;非洲裔美国人贫困率为276%,约为非西班牙裔白人贫困率的3倍。跟其他族裔相比,警察更袒护白人。纽约市在2011年685万次警察街头拦截检查中,超过85%针对

40、黑人和拉丁裔人群。美国穆斯林人口不到美国总人口的1%,但是联邦政府调查的宗教歧视案件中,14%涉及穆斯林;在职场宗教歧视案件中,25%涉及穆斯林。雷振扬裴圣愚如何看待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关系(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体现出怎样的民族政策?如何评价两种不同的民族政策?(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存在哪些种族歧视现象?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怎样的教训?【答案】(1)材料一体现的是一种强制的民族同化政策。评价:一方面在当时有助于巩固国家统一、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朱元璋的大汉族主义和民族歧视政策,本质上体现了专制主义精神。不利于多民族国家和谐发展。材料二体现了新中国民族平等

41、的民族政策。评价:它最大限度地满足各少数民族平等自治、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促进了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改善了民族关系,巩固了国防;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2)歧视:一是对有色人种的就业歧视,是导致收入差距和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是执法和司法领域种族歧视严重;三是宗教歧视明显上升,侮辱和攻击穆斯林的事件增多。(任意两条教训:美国的种族歧视导致近年来美国白人和有色族群之间矛盾冲突频发,只有实现各民族之间真正的平等才能促进一个国家持续稳定和繁荣发展。【解析】(1)本题据材料一“其辫发椎髻、胡服、胡名、胡姓,一切禁止悉命复衣冠如唐制,士民皆束发于顶”、材料二“各民族一

42、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强制的民族同化政策、民族平等的民族政策等方面回答材料分别体现出怎样的民族政策。再从巩固国家统一、稳定社会秩序、大汉族主义和民族歧视政策;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巩固国防、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分别评价两种不同的民族政策。(2)本题根据材料三“非洲裔失业率为14.3%,拉丁裔的失业率则为10.0%。跟其他族裔相比,警察更袒护白人警察街头拦截检查中,超过85%针对黑人和拉丁裔人群联邦政府调查的宗教歧视案件中,14%涉及穆斯林”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对有色人种的就业歧视

43、、执法和司法领域种族歧视严重、宗教歧视明显上升等方面指出美国存在哪些种族歧视现象。再从种族歧导致族群之间矛盾冲突频发、实现各民族之间真正的平等的重要性等方面回答从中吸取怎样的教训。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时间世界中国20世纪70年代美国陷入越南战争泥潭美国确认从越南撤军苏联展开全球战略性攻势苏联入侵阿富汗尼克松访华“文化大革命”结束改革开放中美正式建交20世纪80年代美国开展“星球大战计划”苏联发展停滞,战略收缩中共十二大“特色理论”中共十三大“初级阶段理论”20世纪90年代东、西两德统一苏联解体欧盟成立世界贸易组织开始运作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

44、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香港、澳门回归21世纪初“911事件”爆发欧元正式启用加入世贸组织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答案】示例一论题:国际局势的演变推动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阐述:20世纪70年代,美国受经济危机打击,并陷入越南战争泥潭,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尼克松政府实行战略收缩,谋求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威胁中国安全,也需要缓和与美国的关系,中国要提高国际地位需要改善中美关系,台湾问题的处理需要中美两国谈判。基于两国的共同需求,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小结:中美关系走向

45、正常化与国际局势的演变紧密相关示例二论题:世界格局的变化推动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阐述: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趋于瓦解,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增强。在此背景下,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同时,我国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小结:世界格局的演变为中国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了机遇。【解析】【详解】理解20世纪70年代世界与中国的信息分析可得出国际局势的演变推动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论题,然后根据论题从材料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

46、息,如“美国陷入越南战争泥潭,美国确认从越南撤军;苏联展开全球战略性攻势,苏联入侵阿富汗”、“尼克松访华;文化大革命结束;改革开放;中美正式建交”可知20世纪70年代国际格局演变使中美两国出于各自国家利益的需要而缓解关系。理解20世纪90年代的中外信息分析可得出世界格局的变化推动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论题,然后根据论题从材料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如“东、西两德统一;苏联解体;欧盟成立;世界贸易组织开始运作”、“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香港、澳门回归”等信息可知20世纪90年代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影响了中国改革开放进程。最后

47、根据提取的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结合上述分析予以阐述,表述成文,有理有据即可。三、选做题(从29题、30题中,任选一题)29.【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各自为政自行铸币,货币的地域性十分明显,各诸侯国货币的形状、大小、轻重及制造工艺水平悬殊,计算单位也差异甚大,币制极为混乱。秦朝在统一币制的过程中,对货币的形、质、量有明确规定,货币分为二等,以黄金为上币,以镒为单位;圆形方孔铜钱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秦朝严禁私人铸钱。从出土的实物看,秦半两钱分布的地区,西至河西走廊,东到山东、江苏,北达内蒙古,南抵广州市,东北见于辽东半岛,西南伸进大渡河上

48、游。文物中保存很好的秦半两,有直径三、五厘米的,更有三厘米以下的,重量有八克、五克的和五克以下的。在字面上常用的文字是十二铢和八铢。史记汉书都有关于秦半两“各随时而轻重无常”这样的记载摘编自张诚秦汉币制改革略论等(1)根据材料,概括秦朝币制改革的特点。(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秦朝币制改革的影响。【答案】(1)特点:统一币制;严禁私人铸钱;实行大小钱制;货币具有称量属性;半两钱在全国流通。 (2)影响: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权巩固;为后世币制奠定了基础;但货币在流通中逐渐减重变质。 【解析】(1)特点:根据“对货币的形、质、量有明确规定,货币分为二等,以黄金为上币

49、,以镒为单位;圆形方孔铜钱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得出统一币制;根据“秦朝严禁私人铸钱”得出严禁私人铸钱;根据“在字面上常用的文字是十二铢和八铢”得出实行大小钱制,货币具有称量属性;根据“秦半两钱分布的地区西南伸进大渡河上游”得出半两钱在全国流通。(2)影响:结合所学,可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国家统一、为后世币制奠定基础等角度归纳其积极影响;根据“各随时而轻重无常”得出消极影响:货币在流通中逐渐减重变质。30.(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1941年12月8日,美国正式对日本宣战。面对举国征兵的形势,政府组织的大规模招兵宣传随之而来。年轻人纷纷响应号召穿上军装,政府先后动员2000

50、万人应征入伍,其中不乏明星大腕。9日,罗斯福发表“炉边谈话”,要求迅速提高生产能力。美国进行了深入广泛的劳工动员,工人们被海报描绘成后方的士兵。太平洋战争开始后,美国战时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高。自美国参战后,战略物资成为限制购买的物品,“不浪费任何东西”成了战争海报的主题之一,战争情报办公室还发起了一系列以海报为主的宣传运动。美国政府战时增加战争费用的重要方法是发行国家公债,“二战”的巨大军费中,50%是靠民间公债解决。此外,美国国家战争基金还向15个国家的30多个机构提供捐款。因男子被征入伍,1000多万美国妇女走出家庭参加工业生产,因而有不少海报突出妇女参加生产的作用摘编自徐焰主编画说二战中

51、的宣传战(1)根据材料,概括二战中美国战时宣传的主题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战时宣传的意义。【答案】(1)内容:动员民众参军;增产节约;募集资金;鼓励妇女参加生产。(2)意义:增强民族凝聚力;保证兵源;推动战时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充实战略物资;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贡献。【解析】【详解】(1)内容:根据“政府组织的大规模招兵宣传随之而来”得出动员民众参军;根据“要求迅速提高生产能力”“不浪费任何东西”得出增产节约;根据“美国政府战时增加战争费用的重要方法是发行国家公债”得出募集资金;根据“不少海报突出妇女参加生产的作用”得出鼓励妇女参加生产。(2)意义:可从增强民族凝聚力、保证兵源、推动战时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和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贡献等方面分析解答。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