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阶段检测卷一(1-2单元)(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直接使人类()A.进入奴隶社会B.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C.进入城市化阶段D.从石器时代进入铁器时代【答案】B【解析】农业、畜牧业出现,人类社会生产从依靠采集和渔猎变为有目的的种植和饲养,也就是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B项正确。2.人们常说四大文明古国,但近几十年来,国际学术界倾向于更具概括力的“四大文明区”的说法,那么两河流域文明属于“四大文明区”中的()A.东亚文明区B.南亚次大陆文明区C.东地中海文明区D.中南美印第安文明区【
2、答案】C【解析】 东地中海文明区包括两河流域文明、埃及文明、希腊文明,由于地理位置相近,交通较为便利,三个文明之间交流较为频繁,相互影响较大,C项正确。3.据学者研究和推算胡夫金字塔需要至少8.4万名劳力每年工作80天,前后20年才能完成,还需要几百个专业技术人才。据此可得出()A.法老具有至高无上权威B.古代埃及数学成就突出C.古代埃及对外交流频繁D.纸草是优质的书写载体【答案】A【解析】材料说明金字塔的修建需要调集大量的人力、物力,只有中央集权的国家才能够完成这一任务,间接说明埃及法老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A项正确。4.吠陀经典里的原人歌唱道: “太初之世,原人之口,生婆罗门;彼之双臂,生刹
3、帝利;彼之双腿,产生吠舍;彼之双足,生首陀罗。”婆罗门教据此宣称,社会分为四个种姓是()A.人民意愿B.国王命令C.佛祖安排D.神灵旨意【答案】D【解析】按照材料的说教,印度的四个等级是上天注定的,是神灵旨意,D项正确。5.“希腊民主不同于现代社会的民主。它依赖于小规模的城邦和公民的广泛参与。”“广泛参与”的群体是指()A.城邦所有人B.成年男性公民C.城邦所有公民D.除奴隶之外的所有人【答案】B【解析】希腊城邦只有成年男性公民享有民主权利,B项正确。6.古埃及文明诞生于非洲,在埃及鼎盛时期,其势力曾经达到亚洲的什么地区()A.两河流域B.小亚细亚C.波斯高原D.印度河流域【答案】A【解析】埃
4、及文明扩展的方向主要是西亚地区,一度达到两河流域,A项正确。7.史书描述某一民族因人口过剩而向外殖民,指出:“这一个民族移殖所到之处,其制度、宗教和生活方式亦随之而至。他们比照自己的母邦,建立独立自主的城邦。新殖民城邦与母邦相似的经济生活,产生与母邦相似的社会、政治纷争。”这一个民族应是()A.公元前7世纪向外移民的希腊人B.公元前8世纪的亚述人C.公元前6世纪移民两河流域的波斯人D.公元1世纪移民地中海沿岸的罗马人【答案】A【解析】亚述王国、波斯帝国、罗马帝国都是统一的国家,城邦不是“独立”的,只有公元前7世纪的希腊人在地中海沿岸建立的城邦符合材料的描述,A项正确。8.从亚历山大的个人简历可
5、以看出,亚历山大()简历姓名亚历山大出生公元前356年籍贯古马其顿王国国都佩拉职业军事家、政治家导师亚里士多德其他经历幼年代父统治并镇压起义A.是马其顿王国的建立者B.深受希腊文明影响C.继承了波斯帝国的政治制度D.推动了希腊文化的传播【答案】B【解析】A项表述错误。C、D两项虽然表述正确,但是无法从简历中看出,错误。亚历山大出生于希腊北部,拜亚里士多德为师,说明其深受希腊文化的影响,B项正确。9.罗马帝国是一个奴隶制帝国,公元前1世纪,罗马城有150万人口,奴隶就占了90万。罗马的奴隶主要来源于()A.债务破产者B.战俘C.被征服地区的人D.罗马平民阶层【答案】B【解析】罗马帝国的奴隶主要来
6、源于战俘,B项正确。罗马共和国后期,通过立法禁止了债务奴隶制,防止了贫民沦落为债务奴隶,A、D两项错误。被征服地区的人不一定是战俘,他们是自由人,后来也被授予了公民权,C项错误。10.在古埃及的浮雕和各种壁画中,经常可以看到铁制克赫帕什镰形刀(如图),也称为赫梯弯刀,由此判断“赫梯”位于()A.希腊B.埃及C.西亚D.印度【答案】C【解析】冶铁技术起源于西亚,从那里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地。赫梯处于西亚,曾经垄断冶铁技术两个多世纪,是赫梯王国兴盛的重要原因。11.庄园是构成中世纪西欧社会的一个最基本单元。庄园的主要产业是农业,同时也包括手工业,有木匠、铁匠,庄园自己酿造啤酒,有自己的磨坊和面包师。
7、庄园里的村民除了耕种自己的份地之外,还要为庄园主耕种土地,每周都要有3天为庄园主干活。这段材料说明()A.庄园里人们的居住条件较好B.庄园里的劳动者主要是奴隶C.庄园里人们的生活水平较高D.庄园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材料中“庄园的主要产业是农业,同时也包括手工业,有木匠、铁匠,庄园自己酿造啤酒,有自己的磨坊和面包师”的信息可知,当时的庄园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段话说明了庄园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D项符合题意。12.1582年,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在科学家帮助下改革了儒略历。这种历法,被称为格里高利历,为现今世界上最通用的历法,俗称“公历”。与此公历相关的宗教是()A.
8、佛教B.基督教C.道教D.伊斯兰教【答案】B【解析】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教皇在科学家帮助下改革了古罗马时期的儒略历,使历法误差大大缩小。这种历法虽带有强烈的基督教烙印,却是现今世界上通用的历法,俗称“公历”。13.法王腓力二世正是在市民的支持下,获得英国在法国的大部分领地,并将佛兰德尔地区置于法国控制之下,奠定了强大王权的基础。这主要说明()A.市民阶级取得了特殊的法律地位B.市民在王权的保护下政治权利扩大C.市民阶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的政治力量D.城市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答案】C【解析】材料主要说明市民阶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的政治力量。C符合题意。14.伊凡四世继位前后
9、,俄罗斯各地封建王公仍世袭领地,割据势力依然强大;国家官僚机构不完善,难以有效控制地方;各地民众反抗风潮渐兴。材料反映了()A.俄罗斯尚未实现统一B.改革具有必要性C.俄罗斯并未建立专制体制,民主色彩浓厚D.对外扩张无法稳定国家的统治【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伊凡四世继位前后,俄罗斯已经实现了国家的统一,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伊凡四世继位前后存在的种种问题,说明改革具有必要性,故B项正确;材料表明伊凡四世继位前后加强中央集权的必要性,但此时俄罗斯并非民主制,故C项错误;材料与对外扩张无关,故D项错误。15.从公元7世纪开始,穆罕默德和他的继任者们逐渐使阿拉伯帝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疆域最
10、大的国家。下列关于阿拉伯文明的叙述,正确的是()A.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B.发明“0”到“9”的数字计数法C.把圣经作为经典D.实行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答案】A【解析】阿拉伯帝国最高统治者哈里发为政教合一的领袖,故A符合题意;印度人发明“0”到“9”的数字计数法,故B不符合题意;基督教把圣经作为经典,故C不符合题意;日本大化改新后,实行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故D不符合题意。16.14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兴起后,占领了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地区,不久又占领了克里米亚,控制了东西方间的传统商路,对往来于地中海区域的欧洲各国商人货物横征暴敛。因此,欧洲人()A.发动了对土耳其的战争B.终止与东方
11、的往来C.探索通往东方的新航路D.开通海上丝绸之路【答案】C【解析】在奥斯曼帝国阻断传统商路的同时,由于西欧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欧洲人探索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故选择C项。17.646年元旦,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废除贵族私有的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分国、郡、里;实行征兵制。从材料可以看出()A.大化改新加强了中央的权力B.经济上实行公有制C.完全照搬了唐朝的经济制度D.大化改新改革比较彻底【答案】A【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土地和人口收归国有,中央在地方上实行新的政治体制,这些都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故A项正确。18.高丽王朝在中央设
12、三省六部、御史台、翰林院;采用科举制选拔人才;经济上实行类似均田制的“田柴科制”,这说明高丽王朝()A.深受中国唐制影响B.政治体制比较成熟C.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D.国家向农民收取赋税【答案】A【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高丽王朝的中央体制、选官体制及经济制度均仿行中国唐朝,深受唐制影响,故A项正确。19.下列关于玛雅文明的说法,错误的是()A.农业发达,培育出了玉米等农作物B.农业与畜牧业相结合是玛雅经济生活的重要特点C.玛雅人有高超的建筑技术,建造了精美的金字塔D.天文学和数学发达,已经懂得了20进位制【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玛雅文明农业发达,但是畜牧业不发达,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
13、20.研究表明,原始班图人已经进入铁器时代,他们掌握了铁器的制作和使用。因此,班图人足迹所至,铁器也被引入。从材料可以看出()A.班图人迁徙促进了文明的交流B.生产力的发展是班图人迁徙的根本原因C.当时非洲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D.班图人迁徙后建立了疆域广大的帝国【答案】A【解析】从材料“班图人足迹所至,铁器也被引入”可以看出班图人的迁徙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促进了文明的交流,故A项正确。二、非选择题(21题16题,22题14分,23题18分,24题12分,共6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王政时代(约公元前8世纪中叶至公元前6世纪末叶)的罗马平民是被征服者及外来的移民,人身自由,但不属于
14、罗马氏族成员,没有氏族权利,无权分得公地,不能参加人民大会,许多平民租佃贵族的土地,有的因借债而沦为奴隶。周启迪世界上古史材料二公元前6世纪时,罗马平民的人数大增。最初,罗马人通过把一部分平民逐渐容纳到血缘亲属的氏族和部落中来的方法解决部分平民的不满。到第六王塞尔维乌斯时期,这种可能已经变得微乎其微,因为这时的平民人数即使不完全等同于罗马人民,也与它相差无几了。此外,平民在经济和军事事务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罗马的工商业多由平民经营,税收的很大一部分也来自平民。一切与罗马有关的战争,无论是自卫战,还是对外扩张,都离不开平民的参与。广大平民对氏族贵族的门阀特权强烈不满。周启迪世界上古史(1)根
15、据材料一,王政时代的古罗马平民的社会地位如何?(8分)(2)结合材料二,指出平民的社会作用日益增大的表现。(8分)【答案】(1)人身自由,但不属于罗马氏族成员,没有氏族权利,无权分得公地,不能参加人民大会;租佃贵族的土地,有的因借债而沦为奴隶。(2)平民在经济和军事事务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罗马的工商业多由平民经营,税收的很大一部分也来自平民;一切与罗马有关的战争,无论是自卫战,还是对外扩张,都离不开平民的参与。【解析】第(1)题,由材料一信息概括即可;第(2)题,由材料二中“此外”之后的内容概括即可。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丝绸之路亚历山大帝国材料二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无疑
16、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1)依据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说出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对外交往方式有何不同。(4分)(2)材料二中对古代的征服和扩张战争是怎样评价的?你对这种评价有何看法?“丝绸之路”和“亚历山大帝国扩张”的共同作用是什么?(10分)【答案】(1)中国:和平交往;西方:暴力冲突(战争)。(2)评价:古代的征服和扩张战争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看法:同意,因为虽然在征服和扩张这个过程中伴随着暴力、奴役和压迫,
17、但是在客观上也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世界各地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共同作用: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解析】第(1)问, 依据图片内容可知,丝绸之路的交往属于和平交往,亚历山大东征则反映的是暴力冲突(战争)。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二中的“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可知,材料认为古代的征服和扩张战争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第二小问,关于评价问题则是一个开放性试题,在回答时一定要结合材料中的观点并引用课本相关知识回答,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第三小问,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交往,共同作用在于都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18、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2世纪西欧具备了自治城市形成的必要条件,更多的行业集中到城市,这刺激了商业和贸易的繁荣。工商业的发展造就了一个新的市民阶级,这使得争取人身自由开始成为城市斗争的主要内容。许多已形成的城市通过举行起义、成立公社、谈判妥协,开始实行城市自治。正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说:“当西欧封建社会的乡村耕作者仍然受到贵族的种种迫害时,城市中已经建立了秩序和良好政府,确保了人民的自由与安全每个人以他的城市为骄傲,并且自觉地献身于城市的繁荣。”西欧的商人打破了封建等级依附关系的纽带,在城市中建立起全新的个人法律地位,逐步形成了与封建社会有很大反差的市民文化,它崇尚民主参与和自由
19、平等、强调私有和尊重法律、注重契约和权利、关注世俗利益,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升华而形成近代市民阶级精神,即现代法治精神。摘编自鲁蒙娜中国与西欧城市发展影响因素浅析材料二15世纪前伦敦工商业并重,17世纪贸易约占全国贸易量的80%。纽卡斯尔有一半的生活用煤运到伦敦,1580年至1640年,自东北三郡运往伦敦的谷物增长了14倍。17世纪中期,伦敦商人普利面向全国各地商人批发呢绒。16、17世纪,伦敦出口呢绒至少占全国的70%,出口谷物量也居第一位。伦敦进口的商品有高级消费品和奢侈品、日常生活用品、工业所需原材料等。1700年,伦敦约占全国总进口的80%,这些货物从伦敦再送发到各地,有不少商品是从伦
20、敦进口后经过加工再度出口。海外贸易商人以伦敦为基地,积累的财富也安置于此。伦敦还有面向全国市场的丝织业、钟表业和金银首饰业,以及造船、兵器制造和玻璃制造等大工业生产。摘编自刘景华十六、十七世纪英国城市经济职能的变化及其意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欧城市自治运动的特点及历史影响。(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伦敦在16、17世纪发生的变化。(6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城市发展的社会意义。(4分)【答案】(1)特点:以新兴市民阶层为主体;斗争形式多样;争取自由和法治。影响: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促进封建主义的瓦解;形成近代市民阶级精神即现
21、代法治精神;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转型。(2)变化:成为全国最大的消费中心;成为英国进出口贸易与国际转运贸易中心;巨商富集,手工业发达;高级消费品与奢侈品、资金和技术密集产品增多;城市规模扩大,经济地位增强。(3)意义:促进城乡经济、文化联系;推动国家治理能力提高;丰富百姓文化生活。【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工商业的发展造就了一个新的市民阶级”“许多已形成的城市通过举行起义、成立公社、谈判妥协,开始实行城市自治”“它崇尚民主参与和自由平等、强调私有和尊重法律、注重契约和权利、关注世俗利益”等信息可知其特点;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这刺激了商业和贸易的繁荣”“西欧的商人打破了封建等级依附
22、关系的纽带”“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升华而形成近代市民阶级精神,即现代法治精神”等信息,并结合所学概括其历史影响。第(2)问,从城市规模、城市类型、商贸地位和人口状况等角度分析变化。第(3)问,注意从城市发展与乡村关系、民众生活、国家治理等方面分析社会意义。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始皇和李斯是秦王朝缔造者,他们的治国思想秉承了法家传统,是以“法”治国主张的信奉者、实践者。秦王朝的立法指导思想以“争强”“治民”和“帝王之具”为指南。秦始皇之“法”:“诽谤者,族诛”,“以古非今者,族诛”,“偶语诗书者,弃市”。秦始皇二十年,“荆轲为燕太子丹刺秦王,后诛轲九族,其后恚恨不已,复夷轲之一里,一
23、里皆灭”。摘编自也谈先秦政治思想中的“法”材料二罗马帝国经由罗马共和国蜕变而来,凭借的不仅是“使罗马四邻畏服的精兵”,更有“使罗马内部安定的良法”。罗马统治者也时常表现出加强君主专制权力的倾向,但统治者的名分与统治的理论却依旧在很大程度上以自然法思想为归依,而人性平等、个人权利保障、权力的合法性及对权力的制约等则构成了这种思想的核心。在法治实践方面,如,在涉及基督徒基于信仰而反对皇帝崇拜事件时,图拉真指示其部下:只要抓获罪证确凿的基督徒即可惩办,但有悔改表现则可宽恕,同时要防止诬告株连,否则便有违于时代精神。罗马帝国法治实践的一件大事是罗马公民权在帝国范国内的实现。摘编自论法律价值取向与政治稳
24、定(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古代秦王朝和罗马帝国重视法律治国的历史背景。(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法治实践对古代秦帝国和罗马帝国统治的延续所起作用不同的原因。(6分)【答案】(1)背景:商鞅变法,形成了秦国重法传统;秦国历代统治者厉行法治,效果明显;秦帝国初建,各种反对势力依然存在。罗马自共和国时期就形成了良好的法律传统;罗马帝国统治者信奉自然法思想;法治实践在罗马历史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等。(2)秦:统治者主张严刑峻法,激化了阶级矛盾,加速了秦王朝的覆亡。罗马:罗马法律相对宽松,并作适时调整,这对缓和社会矛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效地维护了罗马帝国的统治。【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秦朝商鞅变法、统一前治国的原则、统一后社会矛盾等相关史实,说明秦朝重视法律治国的历史背景;第二小问,从材料二信息,可知罗马帝国重视法律治国的历史背景是罗马由共和国时期就形成了良好的法律传统;罗马帝国统治者信奉自然法思想;并结合所学罗马法对罗马帝国的影响,可知罗马帝国重视法律治国的历史背景是法治实践在罗马历史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秦朝的法治实践具有严刑峻法的特点,可知秦律对于秦朝灭亡的影响是激化社会矛盾,加速了秦朝灭亡;第二小问,古罗马的原因,结合罗马法的实践特点是相对宽松,并与时代相符,可知罗马法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罗马帝国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