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考试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88965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12.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考试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考试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考试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考试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考试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考试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考试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考试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考试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延边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 第一次阶段检测高一历史试卷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70分)和第卷(非选择题30分)两部分,试卷共6页,共二大题,37小题。第卷(选择题 共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内)1.周王朝实行了“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分封制度。通过分封,周王同姓、母弟和异姓功臣于各要冲地区建立了封国。西周的分封制A.授土授民强化了王室集权 B.加强了对广大地区的有效管理C.使贵族政治影响边远民族 D.消除了地方勢力对中央的威胁2商人之所以祭祀祖先,是因为他们相信成为

2、鬼神的祖先是他们与至上神上帝之间的纽带,仍然有赏罚的能力。而周人祭祀祖先的对象主要是那些在宗族文明发展史上做出了重大贡献、“有功列于民”者。由此可见,与商代相比,周代政治文化A.彰显人文理性因素 B.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C.突出宗法等级秩序 D.神权与王权结合更为紧密3.从某种程度上说,周天子即天下之大宗,诸侯即一国之大宗。同姓诸侯相当于天子之小宗,异姓诸侯则通过婚姻与天子维持关系,全国近似于一个大家庭。自天下大宗天子以下,逐次分出小家。这说明在周代A.诸侯拥有了与周天子同等的权利与义务 B.以分封制作为政治统治的核心C.中央集权的体制已经初具规模 D.以宗法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国家政治结构4.

3、晋文公刚即位就启用贵族分任内外诸官,“昭旧族胥、籍、狐、箕、栾、郐、柏、先、羊舌、董、韩,实掌近官。诸(同姓)姬之良,掌其中官。异姓之能,掌其远官”。这一做法A.反映出分封制度趋于崩溃 B.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稳定C.表明当时选官唯看家族声望 D.说明血缘亲疏决定贵族等级5殷墟考古发掘中,曾经在一个坑内集中出土一千多把石刀,另有坑内出土440把石镰和78件蚌器,由此可推测商朝A.尚未进入青铜时代 B.家庭手工业很发达C.农业采取集体劳作 D.开始出现贫富分化6.浙江省浦江县的“郑氏义门”,自南宋开始同居共食,鼎盛时三千多人同吃一锅饭。其孝义家风多次受到朝廷旌表,明太祖朱元璋亲赐“江南第一家”。出

4、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A.郡县制 B.分封制 C.君主专制 D.宗法制7.清代学者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A.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的结合来强化王权B.通过主要分封同姓诸侯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C.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来巩固奴隶主专政D.通过制定服饰规范等礼乐制度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8.西周嫡长子继承制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个原则体现出立继承人的首要标准是A.才能 B.年龄 C.身份 D.品德

5、9.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个政府高官应是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10.汉武帝时诸列侯、郡守、二千石长吏每年必须向朝廷举荐一次人才,称为察举;另外还有征辟,所征之人不拘一格,凡有专长或被皇帝看中者,皆可随时征召。这表明西汉武帝时的选官制度具有一定的 A.民主性 B.公平性 C.家族性 D.强制性11礼记中记载:“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此材料主要体现A敬畏神灵B尊宗敬祖C以农立国D经济落后12西周时期,“凡属违犯国法的行为必定为家

6、法所不容,同样违犯家法的行为也为国法所难容”。犯有重罪的贵族成员,多在宗庙中接受国法和家法的制裁。这说明,当时A统治者极力推行严刑峻法B政治统治与宗法管理相结合C法律内容开始趋向宗法化D宗法秩序有待国家法律维护13下表为在甲骨文中所见的商代武器和刑罚统计情况(部分)。这反映出商朝A强制性权力已出现B对外征战十分频繁C实行严刑峻法统治D社会始终动荡不安14西周封建过程中,诸侯还受封有一定的人民。周公的儿子鲁侯伯禽受封的六个殷人氏族,就是随伯禽迁过去的,这六个殷人氏族和伯禽所带的周人氏族,构成鲁人的主体。这样做的目的是A强化血缘认同B维护社会稳定C实现氏族平等D加强中央集权15据国语鲁语上记述,有

7、虞氏和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自认是黄帝族的后裔。其中商族本属东夷族的一支,不是黄帝族的后裔。这反映了华夏先民A鲜明的血缘亲疏色彩B朴素的宗族宗法观念C久远的文化生活交流D共同的民族归属意识16家谱的雏形在殷商卜辞世系关系中有所反映,隋唐以前,家谱修撰相当发达,大量家谱书籍问世,但大多未留传后世,人们一般认为家谱起于宋代。 这反映出A分封制对中国的社会影响深远B宗法观念日常生活中长期存在C君主专制带来封建家长制盛行D家谱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17战国后期,秦国并不比列国富庶,但陕西凤翔发现的秦君陵寝却规模巨大,仅1号陵园就达

8、20万平方米,是已发现的先秦墓葬中最大的。据此可知当时秦国A资源控制能力强大B建筑水平极其高超C官僚制度已经形成D宗庙祭祀受到重视18下表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的思想主张,这说明当时儒家提倡“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道家提倡“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于天下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墨家倡导“兼相爱”,“交相利”兵家强调“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A各学派均关注人与自然B民众对社会安定的渴望C各学派的主张渐趋一致D思想服务于统治的需要19春秋中期以前,工商食官。春秋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者和商人大量出现,他们或“百工居肆,以成其事”或“

9、负任担荷,服牛辂马,以周四方,料多少,计贵贱,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这种变化A巩固官营工商业的统治地位B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促进了小农经济形态的形成D改变了士农工商的次序20战国诸子多言天下将归于-统。孟子谓天下将“定于一”,墨子主张“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道家从哲理层面提出“道通为一”,法家则从制度层面提出-统天下的具体措施。这一取向A反映出诸子百家思想渐趋统一B表明法家已居于社会主流地位C为中央集权制度奠定思想基础D表达了士人阶层参与政治愿望21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的十余年内,前后进行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共迁徙居民约106万户,达500多万人。当时的移民主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迁豪富、强

10、族于关中;一种是徙平民、罪吏于边境。此举 A强化了关中的经济优势B均衡了全国人口的分布C旨在抑制土地兼并D促进了封建国家的统一22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这里的“两翼”指A儒家道家B墨家法家C儒家法家D墨家道家23春秋战国时期,“官职可以重求,爵禄可以贷得”。吕不韦这样的大商人,不惜重金作政治交易,成为秦国卿相。不少贵族、官僚也直接参与经商活动,孜孜求利。上述现象反映出A“重农抑商”政策实施收效甚微B经商谋利的价值观念成社会主流C商业发展加速贵族等级制度松解D商业贸易成为政治统治重要支柱24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者对儒

11、家的态度不同,但本质都是 ( )A压制知识分子B区别对待古文化C完善法律机制D文化专制25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B开创皇帝制度C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26史记载陈胜、吴广等人因雨无法按时抵达渔阳服役,按律当斩,因此在大泽乡起义。而出土的秦简记载:朝廷征发徭役,不去的罚两副盔甲;耽搁迟到的,超十天罚一甲、六至十天罚一副盾牌、三至五天的要遭到斥责。由此可知A史记虚构了起义原因B秦朝厉行“法治”维护统治C秦朝的徭役负担非常沉重D一手资料价值均高于二手资料27秦朝建立后,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

12、衡。其主要目的是A巩固国家统一B促进经济交流C加强思想控制D增加政府收入28“一池三山”园林模式首创于汉朝。在建造建章宫时,开挖太液池,池中堆筑呈三角状布局的三座岛屿,具有向心感。此后,该模式被历代皇家园林沿用。这说明“一池三山“园林模式A体现出中央集权的思想观念B反映了小农经济分散性特征C凸显出古代科技重实用功能D形成的文化根源是佛教思想29秦代以前,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都可以称“玺”。秦代时,只有皇帝的印章才可以称“玺”。这说明当时A诸侯权力上升B文字得到统一C疆域范围扩大D皇帝地位独尊30公元前112中,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这一措施A改变

13、了抑商政策B加强了中央集权C抑制了农业生产D实现了国家统一31战国至秦汉时期,思想界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所反映的根本问题是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B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C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形成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加强32孔子时代,儒家比较侧重强调“仁”和“礼”,汉代儒家比较侧重强调“孝”,并有“汉以孝治天下”之说。据此推知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儒学深受黄老之学的影响B察举制取代了军功授爵制C汉武帝采取诸多尊儒措施D汉代巩固统治的现实需要33汉朝前期,“民不得耕种,米石至万”,而至汉文帝时谷价“每石数十钱”。这一变化反映出汉初A粮食价格普遍较低B农耕经济快速恢复C商品经济空前发展D农民依附

14、关系削弱34汉武帝建元元年下诏废文、景两帝时的“四铢半两”,改行“三铢钱”,并收回封国的铸币权,严禁民间私铸。这一做法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矛盾B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C利于稳定社会经济秩序D实践“无为而治”理念35“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是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的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帝王。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A创立中央集权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C杯酒释兵权D稳固大一统局面第卷(共30分)二.非选择题(把答案写在后面的答题卡相应边框内,超出边框或答在别的位置为无效)36.(16分)历代王朝不断调控中枢权力以维护其统治。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秦)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

15、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官员调任官职,不得携带旧部属吏。每年正月“大课”,中央考课郡守,郡守考课县令长。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材料二 诸侯王,高帝初置,金玺盩绶,掌治其国。有太傅辅王,内史治国民,中尉掌武职,丞相统众官,群卿大夫都官如汉朝武帝改汉内史为京兆尹,中尉为执金吾,郎中令为光禄勋,故王国如故。损其郎中令,秩千石。改太仆曰仆,秩亦千石。成帝绥和元年省内史,更令相治民,如郡太守,中尉如郡都尉。汉书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郡县制度的主要内容。(8分)根据材料二,指出汉代诸侯王政治地位发生了怎样的演变。(8分)37

16、.(14分)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延伸,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利互惠的动人故事;如今,一个新的战略构想在世界政经版图从容铺展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材料二 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承接古今、连接中外,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因为,它既传承以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古丝绸

17、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21世纪时代潮流,将“中国梦”与“世界梦”进行有机的衔接,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全球性影响力。陈凤英习近平“一带一路”构想战略意义深远(1)“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哪个朝代?(2分)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丝绸之路”的主要历史作用。(4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进程中,我们应如何弘扬丝绸之路精神?(8分)高一历史第一次阶段检测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4分)15 BADBC 610 DACBB 1115 CBABD 1620 BABBC2125 BCCDD 2630 BAADB 3135 DDBCD二、非选择题(共26分)36.

18、(1)内容: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命;郡县官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郡县官吏须服从中央统一调动;定期实行分级考核。(8分)(2)演变:汉初诸侯王实际统治其封国;分官设职大致模仿朝廷;后来诸侯王完全失去军政权力(诸侯国成为相当于郡一级的行政单位)。(6分)37(1)朝代:西汉。历史作用:(历史上)“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今天)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2)与沿线各国平等互利、包容互信,加强团结合作,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各国经济繁荣和贸易发展,共筑“中国梦”与“世界梦”。【解析】【详解】(1)朝代:根据所学可知,丝绸之路是西汉开通的。历史作用:根据材料“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可知,(历史上)“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2)弘扬精神:根据材料“传承以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和“将中国梦与世界梦进行有机的衔接”可知,我们应当与沿线各国平等互利、包容互信,加强团结合作,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各国经济繁荣和贸易发展,共筑“中国梦”与“世界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