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年语文同步优化指导(人教版必修4)课时跟踪训练12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88820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语文同步优化指导(人教版必修4)课时跟踪训练1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年语文同步优化指导(人教版必修4)课时跟踪训练1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年语文同步优化指导(人教版必修4)课时跟踪训练1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年语文同步优化指导(人教版必修4)课时跟踪训练1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年语文同步优化指导(人教版必修4)课时跟踪训练1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18年语文同步优化指导(人教版必修4)课时跟踪训练1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18年语文同步优化指导(人教版必修4)课时跟踪训练1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18年语文同步优化指导(人教版必修4)课时跟踪训练1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跟踪训练(十二)苏武传A组:基础达标(建议用时20分钟)一、基础积累1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不顾恩义,畔主背亲B单于召会武官属C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D与旃毛并咽之解析:A项,“畔”同“叛”;C项,“霑衿”同“沾襟”,“决”同“诀”;D项,“旃”同“毡”。答案:B2下列对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前后十余辈 辈:批B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行:行辈C因厚赂单于 赂:贿赂D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辞:审讯解析:C项中“赂”意思为“赠送礼物”。答案:C3下面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D项,连词,即使;A项,介词,因为/介词,把;B项,连词,于是/副词,才;C项,

2、凑足音节,助词,不译/代词,代指“他们”。答案:D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A汉亦留之以相当B武使匈奴,明年,陵降C武等实在D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解析:A项,相抵押;B项,第二年;C项,确实还活着。D项,“相知”古今意思相同,都是“互相了解”的意思。答案: D5下列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例句: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A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B子卿尚复谁为乎C见犯乃死,重负国D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解析:例句和C项均为被动句。A项,定语后置句。B项,宾语前置句。D项,状语后置句。答案:C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因泣下霑衿 B欲

3、因此时降武C屈节辱命 D反欲斗两主解析:A项,动词作名词,眼泪。B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投降;C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辱;D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争斗。答案:A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4、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阴:阴谋B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候:拜访C幸蒙其赏赐幸:希望D而收系张胜收:逮捕解析:“阴”为

5、“暗地里”的意思。答案:A8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会武等至匈奴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虽生,何面目以归汉A与相同,与不同。B与不同,与相同。C与相同,与相同。D与不同,与不同。解析:中的“会”均是“恰逢、恰巧赶上”的意思。中的“生”是“活着”的意思,作状语。中的“生”也是“活着”的意思,但它是动词,作谓语。答案:A9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苏武出使匈奴,是在汉与匈奴关系有所改善、两国矛盾有所缓和的时候,本不该有危险,然而,张胜私下里支持虞常等人的谋反行动,导致了苏武被匈奴扣留。B虞常沦落匈奴,但并没有忘记汉朝,他伏弩射杀卫

6、律的行动,正是他爱国的具体表现。C苏武的自杀举动,不仅表现了汉朝使节宁死不屈的凛然正气,而且赢得了敌国的尊敬。D卫律使尽了威吓、利诱、逼迫等手段,但是始终未能动摇苏武对国家、对民族忠贞不贰的崇高气节。解析:虞常想杀卫律,是想使在汉朝的母亲和弟弟受到汉朝的赏赐,这是牟取私利,不是什么爱国行为;再者,他的计划还没有付诸实施,还不能叫作“行动”。答案:B10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译文:_(2)见犯乃死,重负国。译文:_答案:(1)暗地里一起密谋劫持单于的母亲阏氏归附汉朝。(2)等到被(匈奴)侮辱以后才死,就更对不起国家。B组:能力提升(建议用时30分钟)一、课外阅读(一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答苏武书李陵子卿足下:陵自从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苦。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老母,临年被戮;妻子无辜,并为鲸鲵。身负国恩,为世所悲。子归受荣,我留受辱,命也何如?身出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违弃君亲之恩,长为蛮夷之域,伤已!令先君之嗣,更成戎狄之族,又自悲矣。功大罪小,不蒙明察,孤负陵心区区之意。每一念至,忽然忘生。陵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顾国家于我已矣,杀身无益,适足增羞,故每攘臂忍辱,辄复苟活。嗟乎子卿!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绝域。五将失道,陵独遇战,而裹万里之粮,帅徒步之师;出天汉之外,入强胡之域;以五千之众,对十万之军;策疲乏之兵,当新

8、羁之马。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灭迹扫尘,斩其枭帅,使三军之士,视死如归。陵也不才,希当大任,意谓此时,功难堪矣。匈奴既败,举国兴师。更简精兵,强逾十万。单于临阵,亲自合围。客主之形,既不相如;步马之势,又甚悬绝。疲兵再战,一以当千,然犹扶乘创痛,决命争首。死伤积野,余不满百,而皆扶病,不任干戈,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举刃指虏,胡马奔走。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当此时也,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单于谓陵不可复得,便欲引还,而贼臣教之,遂使复战,故陵不免耳。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于平城。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况当陵者,岂易为力哉?而执事者

9、云云,苟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沫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仇报鲁国之羞。区区之心,窃慕此耳。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有删节)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沫/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仇/报鲁国之羞B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沫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仇/报鲁国之羞C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沫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仇/报鲁国之羞D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

10、/曹沫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仇/报鲁国之羞解析:此部分断句注意人名及条件,并关注句式对称。答案:D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足下”是古代用以称上级或同辈的敬辞,周、秦时多用以称君主,后世则多用于同辈之间,现在不再使用。B“戎狄”是古时候华夏族对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的统称,文中指匈奴。C“单于”是古代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的首领的称号,意为广大之貌。D“先”古代用于尊称死去的人,如“先君”是对已故父亲的尊称,“先帝”指已故的皇帝。解析:“足下”一词现在仍在较文雅的敬辞中使用。答案:A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苏武归国享受殊荣,而自己留在匈奴蒙受

11、耻辱,李陵认为这是命中注定的;自己出生于中原礼仪之邦,此后只能终老于蛮夷之地,实是令人伤怀。B李陵认为自己功大罪小,朝廷不能明察其苦衷,所以他从未考虑过杀身明志;在异族左右劝勉言欢之后,他与汉朝实已一刀两断、恩断义绝。C李陵在五将失道独遇匈奴之时,以五千军对敌十万竟能追亡逐北斩其将帅,三军将士视死如归,后又以一当千,最终失败,也可谓迫不得已。D李陵用范蠡不为会稽之耻殉国、曹沫不因三败之辱自杀卒复仇报辱来说明自己也曾欲仿效前贤,奈何自己志向未及实现,而怨谤已起,亲人被戮。解析:由“每一念至,忽然忘生。陵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可知“从未考虑过杀身明志”错误;“顾国家于我已矣”是说国家对他情断

12、义绝,非“他与汉朝实已一刀两断、恩断义绝”。答案:B4把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杀身无益,适足增羞,故每攘臂忍辱,辄复苟活。译文:_(2)匈奴既败,举国兴师。更简精兵,强逾十万。译文:_(3)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译文:_答案:(1)(我)自杀毫无益处,只会增加羞辱,所以常常愤慨地忍受侮辱,就又苟且地活在世上。(2)匈奴兵败后,全国军事动员。又挑选出十万多精兵。(3)又哪里会有背离君亲、抛弃妻子和孩子却反以为对自己有利的呢?参考译文子卿足下:我从投降以来,直到今日,身处艰难困境,一人独坐,愁闷苦恼。同您分别以后,更加无聊,上念老母,在垂暮之年还被杀戮;妻子、儿女们是无

13、罪的,也一起惨遭杀害。我自己辜负了国家之恩,被世人所悲怜。您回国后享受荣誉,我留此地蒙受羞辱,这是命中注定,有什么办法?我出身于讲究礼义的国家,却进入对礼义茫然无知的社会;背弃了国君和双亲的恩德,终身居住在蛮夷的区域,真是伤心极了!让先父的后代,变成了戎狄的族人,自己怎能不感到悲痛。我在与匈奴作战中功大罪小,却没有受到公正的评价,汉朝辜负了我微小的诚意。每当想到这里,恍惚之中仿佛失去了对生存的留恋。我不难刺心来表明心迹,自刎来显示志向,但国家对我已经恩断义绝,自杀毫无益处,只会增加羞辱,所以常常愤慨地忍受侮辱,就又苟且地活在世上。唉,子卿!从前先帝授予我步兵五千,出征远方。五员将领迷失道路,我

14、单独与匈奴军遭遇作战,携带着供征战万里的粮草,率领着徒步行军的部队;出了国境之外,进入强胡的疆土;以五千士兵,对付十万敌军;指挥疲惫不堪的队伍,抵挡养精蓄锐的马队。但是仍然斩敌将,拔敌旗,追逐败逃之敌。在肃清残敌时,斩杀其骁勇将领,使我全军将士,都能视死如归。我没有什么能耐,很少担当重任,内心暗自以为,此时的战功,是其他情况下所难以相比的了。匈奴兵败后,全国军事动员。又挑选出十万多精兵。单于亲临阵前,指挥对我军的合围。我军与敌军的形势已不相称,步兵与马队的力量更加悬殊。疲兵再战,一人要敌千人,但仍然带伤忍痛,奋勇争先。阵亡与受伤的士兵遍地都是,身边剩下不满百人,而且都伤痕累累,无法持稳兵器。但

15、是,我只要振臂一呼,重伤和轻伤的士兵都一跃而起,拿起兵器杀向敌人,迫使敌骑逃奔。兵器耗尽,箭也射完,手无寸铁,还是光着头高呼杀敌,争着冲上前去。在这时刻,天地好像为我震怒,战士悲奋地为我饮泣。单于认为不可能再俘获我,便打算引军班师,不料叛逃的奸臣出卖军情,于是使得单于重新对我作战,而我终于未能免于失败。以前高皇帝率领三十万大军,被匈奴围困在平城。那时,军中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而还是七天断粮,只不过勉强脱身而已。何况像我这样的人,怎能轻易有所作为呢?而当权者却议论纷纷,一味怨责我未能以死殉国。不过我未以死殉国,确是罪过;但您看我难道是贪生怕死的小人吗?又哪里会有背离君亲、抛弃妻子和孩子却反以为

16、对自己有利的呢?我之所以不死,是因为想有所作为,本来是想如前一封信上所说的那样,要向皇上报恩啊。实在因为徒然死去不如树立名节,名灭不如报答恩德。前代范蠡不因会稽山投降之耻而殉国,曹沫不因三战三败之辱而自杀,终于,范蠡为越王勾践报了仇,曹沫为鲁国雪了耻。我一点赤诚心意,就是暗自景仰他们的作为。哪里料到志向没有实现,怨责之声已四起;计划尚未实行,亲人已做刀下之鬼,这就是我面对苍天椎心泣血的原因啊!二、语言表达5下面是歌曲苏武牧羊的第一部分序歌一个古老的故事中的一段歌词,请你根据歌词的意境,为苏武设计一段心灵独白,字数在6090字之间。歌词: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时

17、,闻笳声入耳心恸酸。心灵独白:_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运用的能力。解答时,要注意“心灵独白”需运用的第一人称,还应注意人物语言应符合人物的身份与当时的处境。答案:(示例)唉!茫茫草原,不见其边,梦中汉家何时还?不畏风刀霜剑,甘愿饮雪吞毡,我苏武宁死不屈,挺立于天地间!闻家母归天,妻离子散,谁知我在此尝尽辛酸!塞上寒风起,笳声令我心酸。忠心如可鉴,我命不足怜,敢筑孤冢向中原!6下列为人类能源消耗统计表,阅读后请按要求答题。时间名称1850年1900年1950年2000年2050年木材75%30%10%7%5%煤炭25%60%45%20%10%石油010%35%40%20%天然气0010%15%30%核能00010%20%太阳能0008%15%(1)请概括出人类能源消耗比例的变化趋势。(2)请总结这一变化趋势说明什么问题。答案:(1)木材消耗量逐渐减少,煤炭、石油的消耗量在经历了一个增长期后均呈下降趋势,天然气、核能、太阳能的消耗量呈上升趋势。(谈出两条规律即可)(2)高消耗、高污染能源正逐步被清洁能源、环保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所取代。(意思表达正确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