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活页作业(十六)骆驼祥子高妈一、语言文字应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街道边,两只宠物小狗见面后互相咬起来,其中一名中年妇女斥责对方的宠物狗,而对方则认为她是指鹿为马,于是,一言不合,大打出手。红豆家纺虽然是有着市场经济经验的老品牌,仍然受到了经济整体大环境的巨大影响,而转型加盟联营模式之路,正是它雕琢自己,实现凤凰涅槃的过程。李克强在会上要求,对今年主要目标任务进展和完成的情况要加强督查,最终结果年底要盘点交账,对尸位素餐、违法乱纪的人必须严肃问责。大多数厂商只是把大理石瓷砖销售作为一个“利润点”,虽然现在市场上推广大理石品牌瓷砖的厂商众多,但真正具备生产能力的厂家空谷足
2、音。人往往会以自己为中心,觉得别人都要理解自己,其实,把自己看得过重的人才会患得患失,因此,人要少一些自我,多一些换位,才能心生快乐。一些企业从海绵城市建设中看到了商机,于是在自身专业技术水平并不具备的情况下,争先恐后去做海绵城市建设的项目,形成一哄而起和鱼龙混杂的局面。ABC D解析: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经受了巨大的痛苦和磨练后得以重生。使用正确。尸位素餐: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使用正确。空谷足音: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来访。望文生义。患得患失: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使用正确。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此处
3、对象不当。答案:B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火爆的中国诗词大会不仅是智力游戏,还构建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人们稍一吟咏便会激起文化共鸣。B春节期间,我国公民出境游人数约615万,同比增幅近7%,其中团队游客人数约374万,同比上涨25%。C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创新发展新领域、公共服务新平台和信息分享新渠道,催生了许多新兴产业得以发展。D作为“一带一路”欧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导国家,中国设计构想了新的以中国为导向的管网、铁路和运输网。解析:A项,“中国诗词大会”构建“心理结构”搭配不当。C项,句式杂糅,“催生”与“得以发展”任选其一。D项,不合逻辑,“运输网”包含“铁路”。“设计构想”语序不
4、当,应为“构想设计”。答案:B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A余素鄙陋,一事无成,反受此殊荣,非陨首结草,不可报也!B日前,因家庭之故,辱贤弟垂示,兄非草木,宁不知感激乎?C贵稿因排版问题而搁置,延误甚久,十分抱歉,现已出版,万乞见谅。D礼物微薄,聊表私衷,万望笑纳,事情进展如何?仍望随时告知。解析:B项中的“垂示”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而语境中是弟弟对兄长,使用不得体。答案:B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奥运会金牌无疑是某一个单项竞技的最高褒奖,这个荣誉标志了一个特殊领域的至高成就。但是,当奥运会金牌与民
5、族国家的强大联系起来之后,_。其实没有一个国际战略专家真的根据奥运会金牌榜评价每一个国家的实力。另一方面,_。一个体育项目的失守与国家领土的失守不可同日而语。一些人乐于用“国运”的盛衰比附体育竞技,_。如果乒乓球和羽毛球的盛大凯旋源于兴旺的“国运”,那么,足球与篮球的铩羽而归又算什么?解析:句由前文“但是,当奥运会金牌与民族国家的强大联系起来之后”的指向,可知这样的情况下就要注意言论的公正,即“我们的论述最好保持必要的谨慎”;句由后文“一个体育项目的失守与国家领土的失守不可同日而语”可知体育竞技中的金牌得失并没有太大的政治意义,因此可以补写“没有必要过高地估计丢失金牌带来的损失”;句总结前文有
6、些人拿国运和体育运动中的得失进行类比,这很显然是不负责任的言论。答案:我们的论述最好保持必要的谨慎没有必要过高地估计丢失金牌带来的损失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理论冒险(意思相近即可得分)5我国每一个传统佳节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请参照下面语段中画线部分,另选两个我国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等),思考其有代表性的习俗,仿写句子,保证前后语意连贯。黄土黄,那是江北世世代代淳朴的厚实;清水清,那是江南祖祖辈辈悠然的淡雅,荡漾着千年的风物与风华。唯在中秋,江南江北,共赏一轮明月;或在元宵,将一锅锅汤圆,煮成千年不变的甜甜蜜蜜与团团圆圆。答案:(示例)唯在端午,大江南北,同观千帆竞发;
7、或在春节,将一只只饺子,包成绵亘千古的合合美美与快快乐乐。唯在重阳,长城内外,共插一枝茱萸;或在除夕,将一串串鞭炮,爆出千年不变的美美满满与平平安安。唯在除夕,天南地北,共鸣一串爆竹;或在端午,将一只只粽子,煮成千年不变的香香甜甜与平平安安。唯在重阳,塞北江南,同寄一片秋思;或在清明,将一缕缕情思,洒作千里一地的缕缕幽幽与心心念念。二、课内阅读阅读课文“高妈知道他是红着心想买车心里怪高兴的”部分,完成69题。6“这真让祥子的心跳得快了些!”此句说明了什么?答案:用祥子心跳加快,表明高妈见多识广,能言善辩。7“这是个面子事”“好汉不求人”表现了祥子怎样的性格特点?答案:“这是个面子事”表现了祥子
8、爱面子,自尊心强;“好汉不求人”表明祥子力求独立,不喜欢麻烦别人。8“小胡同赶猪直来直去”是什么意思?表现了祥子怎样的性格?答案:意为认死理儿,呆板,不灵活。表明祥子倔强的性格。9概括以上文字的主要内容。答案:高妈劝说祥子起会。三、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花瓷细腰鼓杨轻抒眉间坊是一条街。为什么叫坊不叫街,好像没人说得清楚。街不宽,也不长,四月的风卷着落花从东头过来,百米之后就消失在了西头的车流里。街还不直,微有弧线之前电视台曾经做过城市航拍,其中就有眉间坊的镜头,看到的人说,咱这眉间坊从空中看就像人字的那一撇。鲁老师一个人住在眉间坊一座三间平房围成的小四合院里。地是红砖铺的,年
9、岁久了,一地青红,青红的小院里堆积着春日的阳光,几朵槐花在阳光里飞扬。围墙是灰砖砌的,高过人头,爬满七里香。 院门半掩,街坊四邻常常看见鲁老师在院子里写写字,喝个茶什么的。有时候鲁老师也念些旧文,只是鲁老师念旧文的时候要打节奏,打节奏用的是一个瓷的细腰鼓,两头蒙皮,是什么皮大家不知道,但那瓷鼓晶莹而深透,秋水一般。鲁老师腰悬瓷鼓,右击左拍,嘴里念:“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孝加于百姓,刑于四海”鼓声穿云裂石,鲁老师满面沧桑。 街上的人偶尔也来串串门,送点时下的青瓜小葱什么的,但都不进去,就站在门口。站在院门口能看到鲁老师客厅里挂着的字,字是: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10、关于鲁老师,一直就有很多的猜测。有人说鲁老师出生于书香门第,早年是留过洋的,会几国外语;也有人说鲁老师祖上是有名的富商,传下宝贝无数;当然,也有人说,鲁老师就一个离群索居的退休老头,儿孙都在国外,多年不曾回来过。 不管怎么着,大家都知道鲁老师是个文化人,对他很敬重。 常进鲁老师院里的是老宋。老宋是厂里的水暖工,也懂点电,所以谁家管道破了,电不通了,都请老宋去看看。老宋经常到鲁老师家去,因为鲁老师那房子也老了,经常有个下水道堵了,灯泡坏了之类的事情。开始的时候,鲁老师家有事,悄悄喊声老宋,老宋就去了;后来老宋也不让鲁老师喊了,差不多了就去鲁老师家检查检查。有事处理个事,没事就坐在院里看鲁老师打腰
11、鼓念旧词儿。 人总是要老的,鲁老师眼看着就一年一年老了。老了的鲁老师也写写字,也打打鼓,但是看见过的人都说,鲁老师写字手已经开始发抖了,打鼓的时候已经没有什么节奏感了。大家就想,要是鲁老师哪天忽然走了,谁来给他送终啊? 这个问题渐渐成了眉间坊所有人的心结。 当然,想归想,却没人说破,只是大家走过鲁老师家门前的时候,会忍不住停一下脚步,或者不自觉地回头望上一眼鲁老师那青灰的院门,看见墙上的七里香花瓣又掉了不少,对联上的字又淡了一些那一天终究还是来了。听见老宋的叫声,大家都跑过去。鲁老师半躺在院子里的一把藤椅上,脸色青灰,冲大家笑了笑,笑得很艰难。大家说快把鲁老师送医院吧,鲁老师摇头,意思是不必了
12、。鲁老师看看桌上那只腰鼓,又慢慢抬眼看着老宋。 那腰鼓黑底、乳蓝白斑,漂亮得不染一丝烟火气大家第一次这么近地看到那只鼓,也第一次发现鲁老师家里空空荡荡让人心酸。 老宋为难地看看鲁老师。鲁老师叹了口气,显得特别失望。大家说老宋你什么意思?你真要让鲁老师放不下?老宋说哪敢让鲁老师放不下?跟鲁老师这么些年,这腰鼓我不是不会打,我是怕我念得不好,不像鲁老师那样。大家说你念得不好我们帮你念,你打鼓可以吧? 听到这话,鲁老师眼里忽然闪过一丝绚丽的光彩。 老宋深吸了一口气,拿起腰鼓,开始拍打,那声音清越而悠远,仿佛带着几千年辽远的气息。大家一起念:“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 没有人问大家是啥时候学会那
13、些旧词的,所有人都觉得那腰鼓的声音清丽而深重,像暗夜里的昙花开放,像七里香的香气四处飘荡,整个城市,不,整个天地之间,都浸透了青花瓷的声音 后来,不知过了多少时日,有操着外地口音的人来眉间坊打听鲁老师的那花瓷细腰鼓,说那可不是一般的东西,是鲁山段店窑烧制的,是唐钧瓷的鼻祖,黑唐钧,是唐宫的贡品,连皇帝都用过,是祖上传下来的宝贝呢!眉间坊的人说,就你懂?你懂为啥不明白“地之性,惟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也是祖上传下来的? 那人赧然,掩面而去。10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听到这话,鲁老师眼里忽然闪过一丝绚丽的光彩”,是因为老宋和众人领受到传统文化而使
14、鲁老师感到欣慰。B作者以“眉间坊”为故事发生的背景,小说开头部分又特别交代航拍镜头下“人字的那一撇”,暗示了与“做人”相关的小说主题。C作者描写鲁老师击鼓时“鼓声穿云裂石”“满面沧桑”这一场景,意在表现鲁老师技艺的高超,以及众人对鲁老师文化人身份的敬畏。 D鲁老师离开人世时众人一起念旧词的细节,渲染出一种诗意的氛围,表明了鲁老师对眉间坊人的深厚影响,也彰显出传统文化的魅力。解析:C更多表现鲁老师的伤痛和感慨。答案:C11小说中“七里香”三次出现各有作用,请分别加以分析。答案:第一处:描写鲁老师家的四合院“爬满七里香”,表现鲁老师生活的环境清幽雅致。第二处:以“七里香花瓣”的掉落渲染冷清的氛围,暗示鲁老师年老的孤独、生命的衰颓。第三处:以“七里香的香气”四处飘荡,形象地表现了鲁老师所坚守的传统文化对眉间坊人的深远熏染。12请分析“眉间坊人”这一人物群像在作品中的作用。答案:“眉间坊人”这一群体作为观察者,见证了鲁老师后半生的沧桑人生。作为群像,体现了社会中人性的美好与善良:“眉间坊人”敬重、关心鲁老师,不打搅他的生活,并最终为他送终。推动情节发展,最终揭示主题:“眉间坊人”集体念旧词把情节推向高潮,谴责鲁老师后人,交代故事结局,揭示出坚守传统文化中孝道与亲善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