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三 巩固训练 第四单元 科普华章 4.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88411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三 巩固训练 第四单元 科普华章 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三 巩固训练 第四单元 科普华章 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三 巩固训练 第四单元 科普华章 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三 巩固训练 第四单元 科普华章 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三 巩固训练 第四单元 科普华章 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三 巩固训练 第四单元 科普华章 4.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三 巩固训练 第四单元 科普华章 4.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语言基础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汹涌(yn) 湮没(yn)荡漾(yn) 畏葸不前(x)B.困惑(hu) 杜撰(zhun)崇敬(chn) 刨根究底(po)C.踪迹(zn) 斑斓(ln)栅栏(zh) 惊诧不已(zh)D.晕车(yn) 怪诞(dn)酬谢(chu) 撒手人寰(hun)解析:A.“湮”应读“yn”;C.“诧”应读“ch”;D.“晕”应读“yn”。答案:B2.下列各项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陶醉圣诞自鸣得意截然不同B.贪婪畅游细枝未节高深莫测C.暇想漆黑冷嘲热讽五彩斑斓D.篱笆磁场精疲力尽朝气篷勃解析:B.“未”应为“末”;C.“暇”应为“遐”;D.

2、“篷”应为“蓬”。答案:A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我曾想,如果从池水中抓出一个鲤鱼“科学家”,事情将会怎么样呢?放回池水之前,它可能随着我的而狂乱挣扎。那么别的鲤鱼又将怎样看待这件事呢?对于它们而言,这确实是一件可怖的事情。它们第一次意识到有一位鲤鱼“科学家”从它们的宇宙中了。就那么简简单单,没有留下任何。不管在它们的宇宙中怎么寻找,就是没有这条丢失的鲤鱼的。然而,就那么几秒钟,当我把它放回池水之后,这位鲤鱼“科学家”便突然冒了出来。对于别的鲤鱼而言,这真是一个奇迹。A.察看消逝踪影踪迹B.察看消失踪影踪影C.查看消逝踪迹踪迹D.查看消失踪迹踪影解析:察看:为了解情况而

3、细看。查看:检查、观察(事物的情况)。消失:(事物)逐渐减少以至没有。消逝:消失,强调结果。踪迹:行动所留的痕迹。踪影:踪迹,指寻找的对象,多用于否定式。答案:D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我想这些鲤鱼“科学家”会对那些提出在睡莲之外还存在有另外一个平行世界的鱼冷嘲热讽。B.什么缺乏经验,什么身体不行,什么创新精神不够,这都是你畏葸不前的借口罢了。 C.此时的屈原,如同一朵生长在杂草丛里的玫瑰,绚烂而不合时宜。他以奇异的美丽让周围的一切感到自惭形秽,也同样以高洁的光芒刺得自己鲜血淋漓。D.我十分敬佩巴金老人的人品,他胸无城府,朴实无华,心灵如蓝天一般透明,在今天这个功利浮躁

4、的年代里,这种说真话、做真人的品质实在是难能可贵。解析:“自惭形秽”的意思是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与前面的“感到”重复。答案:C5.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如果有黑洞撞向地球,那么。当然,你听到的不是声波,而是引力波,因为。当黑洞靠近时,引力波会“挤压”内耳骨,产生类似照相机闪光灯充电时发出的咝咝声。尽管天文学家认为,但正常情况下,。引力波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你会听到它悄然逼近的声音引力波是听不到的声波在真空中无法传播A. B.C. D.解析:此题先看选项,第一空只有两种可能,比较之下,必然选,排除C、D两项。再看第二空,只有两种可能,但如果填入,则这一句内部已经

5、前后矛盾,因此只能填,由此可得出正确答案。答案:B二、阅读鉴赏(一)课内阅读阅读下列文字,完成69题。我想,鲤鱼“科学家们”将会聪明地杜撰某种虚构的东西它被称为“力”,来掩盖自己的无知。由于不能理解在看不见的水面上存在的水波,它们将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睡莲之所以能够不被触摸而运动,是因为有一种看不见的神秘力在对它起作用。它们可能给这种错觉起一个高深莫测的名称(如超距作用,或没有任何接触睡莲即会运动的能力)。我曾想,如果从池水中抓出一个鲤鱼“科学家”,事情将会怎么样呢?放回池水之前,它可能随着我的查看而狂乱挣扎。那么别的鲤鱼又将怎样看待这件事呢?对于它们而言,这确实是一件可怖的事情。它们第一次意识

6、到有一位鲤鱼“科学家”从它们的宇宙中消失了。就那么简简单单,没有留下任何踪迹。不管在它们的宇宙中怎么寻找,就是没有这条丢失的鲤鱼的踪影。然而,就那么几秒钟,当我把它放回池水之后,这位鲤鱼“科学家”便突然冒了出来。对于别的鲤鱼而言,这真是一个奇迹。待神志镇定之后,这位鲤鱼“科学家”就会讲述一个真正令它们惊诧不已的传奇故事。它说:“突然之间,不知怎的我就被拉出了咱们的宇宙(池水),投进了一个冥冥世界,那里有令人目眩的强光和我从未见过的奇形怪状的物体。最奇怪的是那个抓住我的生物竟然一点儿也不像鱼。更使我震惊的是,无论如何也看不到它的鳍,但是没有鳍它还是能够运动。我感觉到熟悉的自然规律不再适合于这个冥

7、冥世界。随后,我发现自己突然又被扔回了咱们的世界。”(当然,这个到宇宙之外一游的故事对于鲤鱼是怪诞的,大多数鱼都认为这完全是胡说八道)6.文中“鲤鱼科学家们将会聪明地杜撰某种虚构的东西它被称为力,来掩盖自己的无知”一句说鲤鱼“科学家们”会杜撰某种东西,掩盖自己的无知,这是一个比喻句,它是用来比喻什么的?_解析:要注意“聪明”“杜撰”的内涵,并联系下文的“不能理解将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的说法。答案:作者用这句话比喻我们对自己所生存的环境中的一些未知的东西,往往采用类似的手法。说明我们对宇宙的认识是有限的,有的甚至是肤浅或错误的。7.选文中的“冥冥世界”和“熟悉的自然规律”分别指代什么?_解析:要结

8、合具体语境分析其指代意义。如拉出了池水,投进了一个冥冥世界等。答案:“冥冥世界”指鲤鱼所生活的池水以外的世界;“熟悉的自然规律”指生活在水中,靠鳍运动。8.选文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解析:首先要考虑修辞,然后分析这种修辞手法的妙处。答案:采用了拟人的手法。这样写生动形象,使深奥的科学道理变得浅显易懂。9.由鲤鱼对人类世界认识的无知,你受到了什么启示?_解析:举例是为了证明观点的,写物是为了写人的。由此可以进行阐述。答案:可以推知我们人类对宇宙认识的局限性,我们人类对平行宇宙或多维空间的学习与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二)课外探究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不为人知的氢弹

9、功臣:于敏于敏的少年时代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沦陷区度过的,童年亡国奴的屈辱生活给他留下惨痛的记忆,也激发了他为国解难的愿望。上大学后,于敏在理论物理方面的天赋很快展现出来,并以惊人的记忆力和领悟力赢得教授们的欣赏。毕业不久,他被慧眼识才的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专心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工作。 当时,国内没人懂原子核理论,他就拼命学习,很快掌握了国际原子核物理的发展情况和研究焦点,站在了国际前沿。20世纪60年代初,有关部门做出部署,要求氢弹的理论探索先行原子弹研究一步。于是,钱三强找于敏谈话,让他参加氢弹原理研究。从基础研究转向氢弹研究工作,意味着自己必须放弃光明的学术前途,隐

10、姓埋名,长年奔波。但是,于敏欣然服从了组织的安排,开始新的研究。从原子弹到氢弹,按照突破原理试验的时间比较,美国人用了七年零三个月,苏联用了四年零三个月,其中主要一个原因就在于计算的繁复。再加上我们的设备不足,国内当时仅有的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有95%的时间是分配给有关原子弹的计算的,只留下5%的时间给于敏负责的氢弹设计。于是,于敏领导下的工作组就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直至获得所需的数据。从1960年到1965年初,在艰难的科研攻关中,于敏带领同事们发现了实现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5个多月后,中国第一

11、颗氢弹试验圆满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人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创造了研制氢弹的世界纪录!爆炸成功后,于敏接着对氢弹的小型化、提高比威力等做了优化设计,并定型为我国第一代核武器装备部队。20世纪80年代,在原子弹、氢弹等技术相继突破后,一些曾经和于敏共同奋战在核武器研制一线的骨干相继离开九院注。于敏也曾在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回去做基础研究。但是,他稍加权衡就放弃了离开九院的想法。他对别人说:“虽然下面还有不少人,但掌握物理设计全面的也就是自己了。在这个时候把任务全交给下面,显然是不行的。”因为他知道,第一代热核武器虽然解决了有无的问题,但性能还需提高,必须发展第二代

12、核武器。于是,他留了下来,突破第二代核武器技术和中子弹技术。正是由于于敏等科学家们的先见之明,中国在禁止地上核试验后,及时转入地下核试验,随即又在全面核禁试前取得了应有的试验数据,使中国的核武器事业始终没有受到影响。可以说,在中国核武器发展里程中,于敏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于敏为人谦虚,待人诚恳。他给同事讲东西从来不保留,从来不怕别人超过自己。 改革开放后,一些中青年科学工作者在他的启迪下,写出一些颇有见地的论文,写上他的名字请他审阅时,他常常把自己的名字抹掉。 由于极为平易近人,于敏私下里被同事和晚辈们亲切地称为“老于”“于老爷子”。 目前,于敏仍是单位的重要“顾问”。每每遇到难题或重大决

13、策时,就会想到要请“于老爷子”出山,以他平生所学,继续为祖国的核物理事业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注九院:第九研究院,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前身。1965年1月,于敏奉命调入此。相关链接于敏记忆力惊人,平时很少记笔记,但他满脑子装的都是数据。靠大量的数据,他能很快对一个事物做出物理判断。这是一项特殊的本领,被简称为“粗估”。这种“粗估”方法被何祚庥院士称为理论研究的灵魂。(摘自我所了解的“氢弹之父”于敏)1955年,以朝永振一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为团长的日本原子核物理和场论方面的代表团访华,对于敏的才华和研究成果大为惊叹。回日本撰文,称于敏为中国的“国产土专家一号”。对此,于敏说,“土专家”

14、不足为法,科学需要开放交流和广阔视野,但留学后须“回国再给国家做点事儿”。(摘自陈海波于敏:愿将一生献宏谋)“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1988年被正式解封的于敏,这样对记者说。(摘自余晓洁绝密忠诚记中国氢弹功勋、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于敏院士)10.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童年亡国奴的生活让于敏深感屈辱,激发了他为国解难的情怀,正是这种强烈的民族情感,成为日后于敏从事核武器研究的精神动力。B.于敏认为,科学需要开放,应该交流,互相启发。所以,他主张所有的科学研究工作

15、者都应该出国,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C.于敏重视对年轻科技工作者的培养,他积极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发展的平台,为了使年轻人的论文便于发表,他常常在论文上署上自己的名字。D.于敏不但有科学的直觉,也不乏战略的眼光。他预见到世界核武器发展的趋势,加快了我国核武器研究的进程,从而保证了我国核武器事业的顺利发展。E.作为一名优秀的原子核理论研究人员,于敏的才华和研究成果深得物理学界的赞誉,在学界曾有“国产土专家一号”的美誉。解析:B项,“他主张所有的科学研究工作者都应该出国”不当,无中生有。C项,“他常常在论文上署上自己的名字”错,原文说“他常常把自己的名字抹掉”。E项,“作为一名优秀的原子核理论研究

16、人员”不当,于敏主要研究热核武器。答案:AD11.组织上为什么要将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交给于敏?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_答案:有原子核物理的前沿理论和理论物理方面的才华;有“粗估”这种预先估计数据的能力,这是理论研究的灵魂;有对祖国满腔忠诚和甘于奉献、拼搏、钻研的精神。12.文中说“在中国核武器发展里程中,于敏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于敏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_答案:他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形完整的设想,起到了关键作用;带领他的团队,用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颗氢弹,创造了研制氢弹的世界纪录: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使

17、中国的核武器事业始终没有受到影响。13.作为一名“不为人知的氢弹功臣”,于敏有哪些精神?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_答案:有探索自主创新之路的精神,在原子核理论研究、氢弹研制中进行开创性研究;有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为了核事业,不计个人得失,隐姓埋名近三十年;有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开放的胸襟,不遗余力,为核事业出谋划策和培养中青年科学工作者;有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和担当,服从安排,调整研究方向,长期留在九院,从事核武器事业研究。三、表达交流14.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几十年来,霍金的身体被禁锢在轮椅中,。他以极度残疾之身,取得极其辉煌的科学成就,成为自爱因斯

18、坦以来引领物理学领域最大的权威。他执着地寻求着“我们从何处来,我们往何处去”的答案震动了整个理论物理学界发现了一个又一个宇宙运行的重大奥秘思维却遨游于广袤的太空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连贯。根据横线前一句“身体被禁锢在轮椅中”找出紧跟在它后面的对应句式“思维却遨游于广袤的太空”,然后根据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寻求发现震动”,依次排出后面三句的顺序为。答案:15.对爱因斯坦未竟事业的“兴趣”使加来道雄走上了科学探索的道路,这正验证了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请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开头写一段话,谈谈自己的看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_答案:(示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不竭的动力。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会迸发出惊人的热情,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从而创造出奇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