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讲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考纲展示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考情分析核心素养思维导图多以小区域森林群落为信息载体,结合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考查森林的作用、影响及保护措施。1.综合思维:通过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把导致环境问题的各种因素联系起来,进而找出问题的成因和治理对策。2.地理实践力:网络搜集或实地调查了解本地的主要生态问题。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32页基础自查知识清单特别提醒森林的作用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森林的作用(1)森林的生态效益。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2、吸烟除尘、防风固沙。(2)森林破坏之后带来的环境问题:导致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等。2.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热带雨林的三大分布区。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2)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影响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有“地球之肺”之称。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世界生物基因宝库。【点拨】森林生态效益的记忆技巧可归纳为七个字:“水气净美无(物)尘沙”。【辨析】热带雨林并不只分布于赤道南北两侧热带雨林主要分布于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的东岸,受暖流和信风的影响,热带雨林可分布在南北纬1525区域内,如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等
3、地区。雨林生态的脆弱性1.雨林的生态优势2.雨林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表现(1)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作用,土壤很贫瘠。(2)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地上植被最容易遭到破坏。(3)雨林被毁,养分遭受强烈淋洗而丧失,雨林生态系统很难恢复。【点拨】雨林破坏后的影响雨林的破坏及保护1.雨林被毁的原因2.雨林的保护措施【点拨】1.热带雨林得以保存的原因热带雨林地区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生存,人口密度小;雨林地区开发较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植被茂密、丛林阻隔,交通不便,不易开发。2.迁移农业对雨林的影响迁移农业是热带雨林中土著居民传统的耕作方式。当地的土著居民通过
4、毁林开荒的方式开垦耕地,种植作物,经过连续几年的耕作,土壤肥力下降,成为废弃土地;于是再寻找新的地方毁林开荒,使原来的废弃土地上森林得以再生。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加,雨林可供迁移的空间减少,迁移农业频率和规模越来越大,休耕期越来越短,导致热带雨林破坏越来越严重。深化探究1有人说森林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根据下面一些形象比喻,请说出它们各蕴含了森林的哪一种环境功能:A.天然“净化器”;B.天然“吸尘器”;C.天然“蓄水池”;D.天然“绿色卫士”;E.天然“消声器”;F.天然“美容师”。提示A净化空气;B.吸烟滞尘;C.涵养水源;D.保护农田;E.减弱噪声;F.美化环境。2有人说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
5、的绿色沙漠”,为什么?提示在茂密的森林覆盖下,与沙漠地区有着相同贫瘠的土壤;热带雨林与沙漠都有一样脆弱的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 ,恢复相当困难。3如果你是当地农民或伐木工人、当地政府官员、跨国公司木材供应商、欧洲发达国家首脑、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官员、巴西环保部门官员,你认为应怎样开发和保护巴西热带雨林?提示发散思维,言之有理即可。4森林的环境效益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是一回事吗?提示不是。森林的环境效益一般是指森林对局部地区的影响,如防风固沙、保护农田、保持水土等;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是指雨林对全球的影响,如维持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调节全球水平衡,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等。热点快递热点扫描推进生态文
6、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而植树造林种草、退耕还林还草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多选择小区域森林群落为命题素材,从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角度考查森林资源的生态价值、开发和保护,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落实到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上。热点题型1森林巨大的水文生态作用,早已为国外的大量观测与研究所证实。森林郁闭度是指林地内树冠的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森林对降雪的截留作用主要受郁闭度和林分因子(树高、胸径、林龄、密度等)的影响。积雪融化速度主要与气温、降水和风速有关,不同林型内有较大差异。下图示意小兴安岭林区条件相近的某区域不同森林类型积雪融雪过程。据此完成(1)(3)题。
7、(1)与林外空地相比较,3月15日前林内积雪薄的原因最可能是()A林外风速较小B林外降雪较多C林内气温较高 D林内郁闭度大(2)与云冷杉常绿原始林相比,落叶松人工林内的融雪速度及原因()A慢,风速较小B先快后慢,气温先高后低C快,太阳辐射较强D先慢后快,降水量增多(3)云冷杉常绿原始林的水文生态效益更高,主要是由于()A春季融雪量增加 B融雪速度降低C融雪时长缩短 D河流汛期提前解析:第(1)题,与林外空地相比,林区森林郁闭度大,对降雪的截留作用明显,因此积雪薄,故D正确。材料“小兴安岭林区条件相近的某区域不同森林类型积雪融雪过程”说明林内与林外空地气温、降水和风速相差不大,故排除A、B、C项
8、。第(2)题,读图可知,落叶松人工林内的融雪速度比云冷杉常绿原始林快。“积雪融化速度主要与气温、降水和风速有关”,太阳辐射较强,气温较高,融雪速度快;风速大,融雪速度快。故选C。第(3)题,图中显示春季融雪量增加,但云冷杉常绿原始林比落叶松人工林融雪速度慢,因此融雪时间长,河流汛期滞后,利于水的下渗,所以生态效益高。故B正确,C、D错误。云冷杉常绿原始林郁闭度高,对降雪的截留作用明显,因此积雪薄,春季融雪量减少。故A错误。答案:(1)D(2)C(3)B2塞罕坝海拔1 0101 940米。上世纪60年代林业部在这里建了林场,50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
9、万亩,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造林过程中发现荒山南坡难以绿化,需要攻克许多难关。下图示意塞罕坝林场的位置。据此完成(1)(3)题。(1)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A落叶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C针叶林 D常绿阔叶林(2)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A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B降水较少,土层较薄,砾石较多C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D风力较大,受低温冻害影响大(3)塞罕坝林场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有()A增加生物多样性B减轻风沙危害C涵养水源,美化环境D减缓变暖趋势解析:第(1)题,华北平原的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塞罕坝海拔1 0002 000米之间,属于高
10、原地形,气温较低,因此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针叶林。选C。第(2)题,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是阳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A对。第(3)题,塞罕坝林场有防风固沙作用,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有减轻风沙危害,B对。答案:(1)C(2)A(3)B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34页考点一森林的生态效益典题导入植被对降雨具有截留作用。植被的枝叶及地表枯落物可以拦截雨水。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小流域灌丛生物量和截留量随高度变化。读图,完成(1)(2)题。(1)图示范围内降雨量大致()A随着地势升高而增加B随生物量增加而增加C随生物量增加而减少D随着地势升高而减少(2
11、)影响灌丛带截留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辐射和地势B流域面积和降雨量 C地势和生物量D生物量和降雨量解析:第(1)题,生物量越大,对降水截留能力越强。图示范围内,随着海拔升高,生物量减少,截留量反而增加,说明降水量大致随着地势升高而增加,A对。第(2)题,在低海拔区,生物量与截留量基本一致,说明影响灌丛带截留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有生物量。在高海拔区,生物量减少,截留量增大,说明是降雨量增大。截留量受降雨量影响大,D对。图示显示,地势高低、太阳辐射、流域面积对灌丛带的截留量影响不大,A、B、C错。答案:(1)A(2)D核心突破强化核心素养1森林的作用及破坏后带来的环境问题2不同区域森林生态功能的
12、差异地区主要生态功能丘陵、山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干旱、半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沿海地区阻挡海风、保护农田城市美化环境、减弱噪声、调节气候交通线两侧美化环境、减弱噪声、吸烟除尘、净化空气考法体验提升解题能力某中学地理探究学习小组对该中学与高速公路之间的一片林地与裸地气温进行连续监测,测得林地与裸地月均温差值变化如下表。读表,完成12题。月份123456月均温差值0.130.100.180.160.130.25月份789101112月均温差值0.430.400.200.100.110.221.探究结果表明()A学校所在地位于南半球B林地的年均温差大,裸地的年均温差小C该地7、8月份的月均温较低
13、D林地比裸地的年均气温低2该片林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弱噪声吸烟滞尘防风固沙ABC D解析:第1题,月均温差值为林地气温与裸地气温的差值,由表可知,该地冬季林地气温大于裸地气温,应为北半球;7、8月份的月均温较高;将各月份的月均温差值相加,所得结果为负值,这说明林地比裸地的年均气温低。第2题,由于该片林地位于学校与高速公路之间,因而可起到减弱噪声和吸烟滞尘的作用。答案:1.D2.C考点二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效应真题体验把握命题来源(高考经典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如下图)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
14、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线,景色令人震撼。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1)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2)你是否赞同在该地区拓展旅游观光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内格罗河位于赤道附近,流域内高温多雨,生物量大,死亡生物分解形成大量腐殖质;流域内等高线稀疏且流经沼泽,反映出该地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泥沙易沉积。 第(2)题,本题是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探究地理事物的能力。若赞同,其理由
15、可从热带雨林旅游资源独特、旅游开发能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回答。若反对,其理由可从旅游开发会对当地生态环境、居民生活、文化带来冲击,并会导致环境污染等方面来回答。答案:(1)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生物量大,易在沼泽形成大量腐殖质。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多沼泽,泥沙沉积。(2)赞同理由:热带雨林旅游资源独特,具有全球吸引力;旅游开发与运营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增加当地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 不赞同理由:对热带雨林环境造成破坏,产生污染;对当地居民生活、文化等带来冲击;来自自然的威胁(疾病、野生动物袭击等)较大。核心突破强化核心素养1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效应(1)“地球之肺”(2)“
16、绿色水库”(3)“基因宝库”2热带雨林被破坏带来的生态危害世界上的热带雨林一旦遭到大面积破坏,其后果不堪设想。(1)影响全球水循环和水平衡,引起地表水减少,水汽蒸发、蒸腾作用减弱,空气干燥,从而引起降水减少,气候异常,全球旱涝失衡的频率和强度将加大,全球自然灾害频发。(2)使二氧化碳增多,导致气温升高,造成全球气候变暖。(3)导致雨林物种的大量灭绝,使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遗传基因锐减。方法技巧森林破坏的原因、危害及保护措施的答题思路(1)根据区域分布图或者文字材料,确定森林资源所处的位置。(2)分析区域的自然特征,进而分析森林的环境效应。(3)从自然原因及人类活动两个方面分析区域开发中对森林资源的
17、破坏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危害。(4)针对区域森林资源开发中出现的环境问题的原因,提出保护森林资源的措施。考法体验提升解题能力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巴花又名巴西花梨,具光泽、无特殊气味、结构细而均匀,质地硬,强度高,是一种名贵硬木,可以用于制作豪华家具、地板、生活器具等。非洲刚果河沿岸(如下图所示)是巴花的主要分布区之一,其出产的巴花价格低廉。我国某公司在刚果河沿岸建立多处伐木场,所产木料削裁多余枝杈后原木带根从港口黑角出口到我国,之后在我国加工成高档家具。(1)简述我国公司在刚果河沿岸建立多处伐木场的主要原因。(2)指出巴花原木在布拉柴维尔以上河段采用的主要运输方式,并分析原因。(3)说明
18、巴花砍伐后原木带根出口我国的主要原因。(4)有人建议刚果河沿岸国家扩大巴花原木的砍伐,以换取较多的外汇。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可从我国供需矛盾大、该地资源丰富但伐木技术水平低,以及河流沿岸具有水运优势角度分析。第(2)题,图示该地以上河段流经众多沼泽地而地势平坦、河流多但无铁路,则可利用水运运输;原因可从陆路交通缺乏、水运优势角度分析。第(3)题,可从树木根部可利用角度分析,注意“削裁多余枝杈”但留根,说明根部具有价值。第(4)题,开放性题目,赞同可从巴花资源丰富,出口带来的好处角度分析;不赞同可从大量砍伐巴花原木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角度分析。答案:(1)我国市场需求量大,但
19、国内森林覆盖率低,木材供应严重不足;刚果河流域为热带雨林气候,林木资源丰富,且材质好,有许多名贵硬木;当地经济水平低,采伐技术、管理水平落后;沿河建场便于运输等。(2)水运(或河运); 理由:沼泽、丛林广布,陆路运输设施不完善;木材水运的基础建设投资小,耗能少,运输成本低,短期内运出的木材量最大;水运能够减少原木装卸的工作量,且能减少木料的磕碰等。(3)巴花是名贵硬木,其根部也有很多利用价值,如可加工成艺术品等,因此带根出口增加了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提高了经济效益等。(4)同意:刚果河周边地区巴花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巴花生长速度快,可再生;经济落后,扩大巴花原木的砍伐可以促进周边居民就业,带动基
20、础设施建设等。或不同意:过度砍伐巴花原木,会破坏森林的生物多样性;加剧水土流失,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降低森林的生态调节功能;生物失去原有的栖息地,出现濒危现象等。学霸加餐培优提能*再下一城植物在地表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内,经光合作用生产的有机物质的速率,减去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质的速率,叫做净初级生产率。净初级生产率高低综合反映地表无机环境的优劣,同时也决定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一般来说,生物净初级生产率高的地方,往往也是生物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比较好的地方。下表为不同生态系统的平均净初级生产率。据此完成12题。生态系统平均净初级生产率(g/m2a)赤道雨林(陆地)2 00
21、0淡水沼泽(陆地)2 500河口(海洋)1 800中纬度森林(陆地)1 300农用地(陆地)650中纬度草原(陆地)500湖泊与河流(陆地)500荒漠(陆地)31.与湖泊相比,中纬度森林()A生物多样性差B地表无机环境恶劣 C生物资源稀缺D生态系统结构复杂2破坏植被对地表无机环境影响最大的区域是()A内蒙古大草原B三江平原C刚果盆地D恒河入海口解析:第1题,分析材料可知,一般来说,生物净初级生产率高的地方,往往也是生物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比较好的地方。读表中数据可知,中纬度森林的平均净初级生产率比湖泊的高,说明中纬度森林的生物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结构复杂,D正确。第2题,表中赤道
22、雨林的净初级生产率较高,对无机环境影响较大。刚果盆地热带雨林分布广泛,故选C。答案:1.D2.C10年被认为是刺槐林生长的速生点。下图为我国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不同林龄刺槐林以及对照荒草地土壤水分垂直剖面变化图(图中数据为各样地不同监测点同一土层深度的土壤含水量的平均值)。据此完成34题。3图示不同林龄的刺槐林土壤水分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趋势是()A逐渐增加B逐渐减少C先增加,后减少 D先减少,后增加450220 cm土层,10年刺槐林土壤水分含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A蒸发旺盛,耗水量大B生长旺盛,需水量多C气候干旱,降水量稀少D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大,不同林龄的刺槐林的土壤水分含量在垂直方向上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C正确。第4题,由材料可知,10年是刺槐林生长的速生点,因此相对15年和20年刺槐林来说,10年刺槐林生长旺盛,消耗土壤水分多,所以50220 cm土层10年刺槐林土壤水分含量较小。B正确。答案:3.C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