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段太尉逸事状本课话题胸怀责任朗读课文中的名段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至则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孝德曰:“愿奉教。”太尉曰:“某为泾州,甚适,少事;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孝德曰:“幸甚!”如太尉请。责任,是社会赋予每个人的一种使命,也是每个人必须承担的。只不过,有的人能够真正把它放在肩头,时刻记在心上,并为之努力奋斗;有的人,则时时处处推卸责任,唯恐自己承担责任,由此才有了人格的高下之分。链接生活中的素材“公益达人”刘天明牵线资助贫困留守儿童300多名,自发探访百户孤寡老人,策划百场山区助学活动
2、。15年如一日坚持他乡行善,1万个小时工余时间做义工。敬岗爱业,带出了一支全国文明保安队伍。坚持公益志愿,打造出一个广东省五星志愿服务团队。一个农民工,15年来,牢记自己的责任,不仅把平凡的本职做好,更用业余时间积极投入公益事业,成为中山市第一个加入志愿者的农民工,志愿服务累计超过1万小时,连续10年参加义务献血,累计达3000多毫升。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2. 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梁启超3. 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列夫托尔斯泰4.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易卜生5. 高尚、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丘
3、吉尔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泾州()晞()邠州()嗛() 鬲() 槊()躄() 戢() 晡食()击柝()谌()巽()岐() 泚()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不嗛,辄奋击折人手足()(2)太尉判状,辞甚巽()(3)谌虽暴抗()(4)宗元尝出入岐、周、邠、间()【答案】(1)“嗛”同“慊”,满足(2)“巽”同“逊”,恭顺(3)“抗”同“伉”(4)“”同“邰”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辞(2)如(3)且(4)为【答案】(1)动词,推辞,不接受/动词,致辞/动词,告辞,辞别(2)按照,依照/像/到,去(3)并且/尚且/将要(4)动词,做,担任/动词,治理/介词,替第4步词类
4、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1)手注善药()_(2)日群行丐取于市()_(3)一营大噪,尽甲()_(4)裂裳衣疮()_(5)垂死,舆来庭中()_(6)请辞于军()_(7)敢以状私于执事,谨状()_(8)处贱无以拒也()_(9)汝又取不耻()_(10)以乱天子边事()_(11)乃我困汝()_(12)奈何欲以乱败郭氏()_【答案】(1)名词作状语亲手(2)名词作状语每天(3)名词作动词穿上铠甲(4)名词作动词包扎(5)名词作动词用轿子抬(6)名词作动词致辞(7)名词作动词写文状(8)形容词作名词卑微的地位(9)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10)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1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困(12)形容词的使
5、动用法使败坏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纵士卒无赖古义:_今义: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2)不忍人无寇暴死古义:_今义:突然死亡。(3)谢不能古义:_今义:不管,不行。(4)请假设草具古义:_今义:连词,表假设关系。(5)朱泚幸致货币古义:_今义:钱财。(6)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古义:_今义:社会上多数人公认的正确道理。(7)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古义:_今义:数学的一个分支。【答案】(1)强横妄为。(2)惨遭杀害。(3)无能,没有能力。(4)借用,安排。(5)货,财物;币,礼品。(6)您治理。(7)多久。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段公,仁信大人也。()译文:_(2)淮西寓军
6、帅尹少荣,刚直士也。()译文:_(3)乱天子边,欲谁归罪?()译文:_(4)汝将何以视天地。()译文:_(5)公幸教晞以道。()译文:_(6)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译文:_(7)愿奉军以从。()译文:_(8)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译文:_【答案】(1)判断句段公,是位有仁义讲信用的长者。(2)判断句驻扎在邠州的淮西军主帅尹少荣,是个刚直的人。(3)宾语前置句扰乱了皇上边境地区的安宁,要归罪于谁呢?(4)宾语前置句你将凭什么上对天,下对地。(5)状语后置句承蒙您用大道理来开导我。(6)省略句全都砍头,把头插在长矛上,竖立在市门外。(7)省略句我愿意率领部队听从您。(8)固定句式,
7、“然则”;“其与几何”既然这样,那么郭家的功名,将还能保留多少呢?常识速览本文写于唐宪宗元和九年(814)柳宗元被贬居永州时,是作者写给当时在史馆任职的韩愈修史时做参考的。唐德宗建中四年(784)十月,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的部队在京师哗变,德宗仓皇出奔,原卢龙节度使朱泚被叛军拥立为帝。段秀实当时在朝中,他坚决反对朱泚称帝。一次被召议事时,他突然用手中的笏猛击朱泚的头部,同时唾面大骂朱泚“狂贼”,后被害。柳宗元对段秀实的忠勇行为深表敬仰,可是朝中却有人散布流言,说段秀实的这一举动是“武人一时奋不虑死,以取名天下”,柳宗元对此极为愤慨。他深知段秀实为人一贯刚直,“遇不可,必达其志”。为了让人们了解段秀
8、实,说明“刚勇”完全是段的自身的性格,因此,作者写作本文,用事实说话,使流言不攻自破。逸事状“状”是旧时详记死者世系、名字、爵里、行治、寿年的一种文体。“逸事状”专录人物逸事,是“状”的一种变体。“逸事状”的特点:只录逸事,力求典型,抓住两三件事写。所写之事应详细,确实,不可道听途说。行状一般只褒不贬,与史传不同(史传求全面),这与写作目的有关。史传是对一个人一生做全面评价,而写逸事状的目的有三个:(1)使史官录用,希望修史时为死者作传;(2)向朝廷报告,为死者请求谥号;(3)为死者写墓碑之文提供素材。整体感知文章取材于真人真事,通过三件逸事,一写其刚勇,一写其慈惠,一写其清廉,三者交相辉映,
9、塑造了一个不畏强权、关心人民、临财而不苟取的封建时代正直官吏的形象,同时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丑恶现象也有所揭露,具有一定的认识意义和史料价值。文脉梳理_【答案】勇服郭晞文本层析一、阅读课文第14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开篇描写了怎样紧张的场面?对刻画段太尉的形象有何作用?_【答案】作者先详细叙述了郭营士卒的肆志之状,突出表现了郭晞对士卒的放纵。以此与段太尉的惩治邪恶、整治军纪进行对比,从而突出段太尉的刚正沉勇。2在勇服郭晞这件事上,课文是如何表现段秀实勇的?_【答案】(1)斩杀乱卒。郭晞纵容士卒为所欲为,危害百姓,白孝德心中忧伤却不敢明说。段秀实自荐担任都虞候前去平乱,显示了他的刚勇无畏。当郭晞士卒
10、十七人再次横行时,段秀实果断地逮捕了他们,并一一斩首,把头插在长矛上,竖立街市示众。“注”“植”两个动词,有力地表现了段秀实的“勇”。这是一写其勇。(2)诣营陈辞。段秀实为民除了害,大快人心,然郭晞士卒不肯罢休,立时都披上盔甲,事件进入高潮。此时白孝德震恐,而段秀实从容镇定,临危不惧,决定诣营陈辞。作者极写郭晞士卒剑拔弩张、如临大敌的紧张气氛,反衬了段秀实的大智大勇。段秀实不带卫士,不带佩刀,坦然出现在郭营,使郭晞士卒愕然。段秀实知道要制服郭晞,不可能凭借武力,只能晓之以理,因此,辞卫士,解佩刀,选年老腿跛的人持马,这是从心理上消除对方的戒备。作者这样叙写的寓意是:段秀实是不怕死的。他外柔内刚
11、、平易而又刚强的个性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至此,段秀实已渐居主动地位,他向郭晞慷慨陈词,指明利害关系后,终于折服了对方。这是二写其勇。(3)留宿军营。段秀实用大义和利害晓喻郭晞,使郭晞心悦诚服,再拜谢罪,顾叱士卒说:“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郭晞到底有无约束部下的决心,段秀实要探明白。留宿军营,既显示了段秀实的坦荡胸怀,又可考察郭晞改过的诚意和决心。这是三写其勇。二、阅读第57段,回答下面的问题。3. “仁愧焦令谌”这一事件发生在前,作者却把它放在“勇服郭晞”后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答案】(1)有利于体现写作主旨。本文的写作主旨是说明段太尉不断做好事,做善事。作者这样安排顺序,正好
12、广泛而典型地记叙了段太尉的逸事,全面而又重点地反映了段太尉的可贵品行。(2)有利于表现段太尉的性格。段太尉的性格主要是正直勇毅,同时仁慈、识见、廉洁。而“勇服敦晞”最能表现他的主要性格兼及其他性格;而“仁愧焦令谌”则分别突出他的其他性格进而衬托丰富他的主要性格。(3)加强了艺术效果。“勇服敦晞”记叙最典型也最精彩,故置之前;“仁愧焦令谌”表现的人物性格与前面所表现的人物性格形成对比,相得益彰;第五段恢复顺叙,行文自然。4“仁愧焦令谌”这一事件除了表现段秀实刚勇特点外,还表现了他什么特点?_【答案】这则逸事叙述他同情、救助、安抚一个无力交租而惨遭毒打的农民。作者通过段秀实一系列行动,展现了他对农
13、者的怜悯之情。写这则事件的结局,作者让第三者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出场,由他怒斥焦令谌的不敬、不耻、不愧,从侧面烘托了段秀实仁厚慈惠的爱民之心。 三、阅读第810段,回答下面的问题。5节显治事堂一事表现了段秀实什么特点?_【答案】段秀实对朱泚的拉拢行贿早有提防,他“戒其族:过岐,朱泚幸致货币,慎勿纳。”朱泚果真送来三百匹大绫,他的女婿实在推托不掉,不得已收下。段秀实事后才知道此事,一面指责他的女婿,一面命令将大绫放在治事堂的房梁上,坚决不许把大绫放在家中。这件事表现了段秀实很有政治远见,颂扬了他的清正廉洁。6作者记叙的几件“逸事”有什么联系?_【答案】(1)全文写了段秀实的三件事,每一件事都表现他的
14、思想性格的一个侧面。第一件逸事是“勇服郭晞”,突出了他的“勇敢”;第二件事是“仁愧焦令谌”,表现了段秀实仁义爱民的思想品德。第三件事“节显治事堂”,表现了段秀实很有政治远见,颂扬了他的清正廉洁。(2)三件事,各有不同的侧重点,把三件事联系到一起,可以完整地勾勒出段秀实的思想品德:见义勇为、仁义爱民、廉洁清正。话题互动话题: 有人说,本文结尾一段有损人物形象而有狗尾续貂之嫌,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学生甲:最后一段作者点出了自己的良苦用心,一是为了消除人们对段太尉形象以及宁死不附叛贼的误解,二是怕逸事遗失不能还人物以真实面目。我的观点:_【答案】最后补写太尉的外貌及习惯姿态等非常生动、形象,使段太尉从
15、外形气质到品德胸怀都成为一个活生生的、具有独特个性的优秀人物的典型。因此尾段对于整篇文章是很重要的补笔,并非是狗尾续貂。写法借鉴1写作特色春秋笔法段太尉逸事状这篇文章的一个特色是全文不着一句议论,寓情于事,以形传神。柳宗元写这篇文章是为了让段太尉的仁义功德能为史官所收集,流传于后世,所以使用的是史传体例,对人物的抑扬褒贬,基本上是靠在叙述的过程中,通过对人物的神情言行的描写表现出来,让读者在感受动人的故事的同时,为主人公的高风亮节所折服。这种史传笔法,始于孔子撰写春秋,故后人称为“春秋笔法”,柳宗元运用得炉火纯青。定义:春秋笔法,又称微言大义,指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
16、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例如词汇的选取)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的主观看法。2写法指导“春秋笔法”的基本原则,即“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汙,惩恶而劝善”五点。(1)“微而显”的含义归纳为两层意思:史官记述的文辞在于这个层面,而他要表达的意思却在另一个层面;叙述语句虽简洁而精练,但它所表达的另一层意思,却是人见人知。(2)“志而晦”可诠释为:用简约而幽深的语言记载史实,史家的褒贬态度隐含在对礼制的依违中。(3)“婉而成章”,就是用委婉曲折的言辞来记言载事,使表达能顺理成章。(4)“尽而不汙”是说,史官根据历史事实,客观而详尽地把它记录下来,不得偏离、隐瞒、甚至歪曲事实的本来面目
17、。(5)“惩恶而劝善”,是说史官记事,对有的事不只直书,还要用带有主观感情色彩的词语予以评价,说明目的是“惩恶劝善”。3迁移应用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鲁迅先生为了让人们看清“三一八”惨案的真相,他是这样着力描绘刘和珍与杨德群烈士被虐杀经过的: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赶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请从
18、“春秋笔法”角度鉴赏这一段文字。_【答案】“其一是手枪”,那么,“其二”又是什么呢?长枪。官配手枪,兵带长枪,有官有兵,说明是有预谋的。“从背部入”而不是从正面射击,属于偷袭,自然是场大屠杀。结论:这是一场有预谋的,属于偷袭性质的大屠杀!一个政府到了连杀人都只敢偷偷摸摸的时候,就离灭亡不远了。这种写法就是秉笔直书,不加任何掩饰的“春秋笔法”。它能唤起民众的觉悟,使人认识到反动政府的真实面目,它如匕首一样,直刺入敌人的胸膛。素材应用1课内素材廉洁爱民自荐平乱,勇闯郭营,他刚勇无畏;手注善药,卖马市谷,他仁慈善良;力诫女婿,拒绝贿赂,他胸怀坦荡。大智大勇,大忠大爱,千古名臣段秀实!段太尉不仅勇敢还
19、很有谋略,不仅关心百姓还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们,不仅自身廉洁,还教育后代要洁身自好。在柳宗元的笔下,段太尉可以说是一个完美的人了。对人,对己,对事,对待百姓,不仅善良还细心,设身处地地为他人考虑,可谓中国历史上光彩夺目的人物。【应用角度】这则材料可以用在“勇敢与谋略”“廉洁爱民”“大忠大爱”“气节”等作文中。2精彩应用清廉是什么?清廉是春秋时治邺的西门豹,是西汉时通宵达旦思考的赵广汉,是“田者让畔、道不拾遗”的西汉黄次公;清廉是中唐时力诫女婿、拒绝贿赂的段秀实,是拂逆君主、体恤百姓的“唐室砥柱”狄仁杰,是北宋时为平民百姓称颂、使王公贵人害怕的陈希亮;清廉是不避权贵、铁面无私的包龙图,是明代敢于伸张正义、为民申冤的况伯律,是“直言天下第一事疏”的海瑞,是清朝那位死后买不起棺材的汤尚书这些清正廉洁之士的高风亮节,虽历经岁月的磨洗,却依然清澈,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烁着永恒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