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5 ,大小:275KB ,
资源ID:287987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8798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各地2011届高三月考、联考、模拟试题分类汇编:文言阅读(历史散文).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各地2011届高三月考、联考、模拟试题分类汇编:文言阅读(历史散文).doc

1、北京密云二中2011届高三9月月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2题。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乃见说赵王于华屋下

2、。扺掌而谈,赵王大说,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 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于苏秦之策。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夫贤人任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 当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转毂连骑,炫煌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匐,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

3、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取材于战国策秦策一) 【注】 橐:tu,囊。 纴:rn,纺织机。 式:“试”,用。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 敝:破损 B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引:取,拿 C四拜自跪而谢 谢:感谢D何前倨而后卑也 倨:傲慢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扺掌而谈,赵王大说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B诸侯相亲,贤于兄弟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当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 句读之不知 D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10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

4、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 文章写不好的人不可以奖惩刑罚B简练以为揣摩 他选择了其中重要的加以熟读,而且一边读一边揣摩演练C贫穷则父母不子 一个人如果穷困落魄,连父母都不把他当儿子D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权势和富贵怎么能忽视不顾呢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本文叙述了苏秦最初以连横之策说秦,而其说不行,于是发愤读书、终于相赵的故事。 B秦惠王以条件尚未成熟委婉拒绝苏秦后,落魄的苏秦狼狈归家,父母妻嫂冷淡以对。 C苏秦连夜给他人写信,陈述几十条理由,终于得到太公的阴符兵书,从而发愤研读。 D作者对苏秦父母妻嫂前倨后卑态度的描写,反映出

5、当时社会的世态人情,颇具讽刺意味。 12第二大题文言文选段,重点叙述了苏秦游说从失败到成功的经过,同时也写了秦惠王拒绝连横、赵王接受合纵授苏秦相印的简单经过及苏秦家人对苏秦态度的前后对比,阅读后,你有什么感悟或受到什么启发?请从以上提到的四个方面任选一个,联系现实谈一谈。(不少于200字)(10分)参考答案:8C 9C 10A 11C 12.略参考译文:苏秦当初要用连横战略游说秦惠王。秦惠王却说:“寡人常听人说:羽毛不够丰满的鸟儿不可以高飞,法令不完备的国家不可以奖惩刑罚,道德不崇高的君主不可统治万民,政治教化不顺应天意的君主不可以号令大臣。如今先生郑重其事地不远千里来到我秦国登庭指教,最好还

6、是等将来再说吧!”苏秦游说秦王的奏章,一连上了十多次,但他的建议始终没被秦王采纳。他的黑貂皮袄也破了,一百两金币也用完了,最后甚至连房旅费都没有了,不得已只好离开秦国回到洛阳。他背着一些破书,挑着自己的行囊,相貌苍老、神情憔悴,面孔又黄又黑,带着失意的神色。回到家里,正在织布的妻子不理他继续织布,嫂子也不肯给他做饭,甚至父母也不跟他说话。当晚,苏秦就打开书本,摆出几十个书箱,从里面找出一部姜太公著的阴符来,趴在桌子上就读了起来。他选择了其中重要的加以熟读,而且一边读一边揣摩演练。当他读书读到疲倦而要打瞌睡时,就拿来锥子刺自己的大腿,鲜血一直流到自己的脚上。他自语道:“怎么能游说人主而不能让他们

7、掏出金玉锦绣,得到卿相尊位的呢?”过了一年,他的研究和演练终于成功,说:“现在我真的可以去游说各国君王了。”于是苏秦就在华屋之下游说赵王。他对赵王比比划划地说出合纵的战略和策略,赵王听了大喜过望,立刻封他为武安君,并授以相印,兵车百辆、锦绣千束,白璧百双,金币万镒,车队尾随他后,到各国去约定合纵,拆散连横,以此压制强秦。因此,当苏秦在赵国做宰相时,秦国不敢出兵函谷关。在当时,广大天下、众多百姓、威武的诸侯、掌权的谋臣,都要听苏秦一人来决定一切政策。苏秦没消费一斗军粮,没征用一个兵卒,没派遣一员大将,没有用坏一把弓,没损失一支箭,就使天下诸侯和睦相处,甚至比亲兄弟还要亲近。看来只要有贤明人士当权

8、主政,天下就会顺服稳定;只要有这样的一个人得到合适的使用,天下就会服从归顺。所以说:“应该运用政治手段解决问题,而不必用武力征服来处理一切;要在朝廷上慎谋策划、运筹帷幄,而不必到边疆上去厮杀作战。”当苏秦权势显赫、红极一时的时候,黄金万镒供他使用,他所指挥的战车和骑兵连接不断,所到之处都显得威风八面,崤山以东的各诸侯国,都望风听从他的号令。赵国的地位也越来越受到尊重。 苏秦要去游说楚威王,路过洛阳。父母得知,就赶紧整理房间、清扫道路,雇用乐队,准备酒席,到距城30里远的地方去迎接;妻子对他敬畏得不敢正视、斜着眼睛来看他的威仪,侧着耳朵听他说话;而嫂子跪在地上不敢站起,像蛇一样在地上爬,对苏秦一

9、再叩头请罪。苏秦问:“嫂子你对待我为什么以前那样的傲慢不逊,而现在又这样的卑贱下作呢?”他嫂子答:“因为现在你地位尊显、钱财富裕的缘故。”苏秦说道:“唉!一个人如果穷困落魄,连父母都不把他当儿子,然而一旦富贵显赫之后,亲戚朋友都感到畏惧。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权势和富贵怎么能忽视不顾呢!”北京清华附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鄢之役,晋伐郑,荆救之。栾武子将上军,范文子将下军。栾武子欲战,范文子不欲,曰:“吾闻之,唯厚德者能受多福,无德而服者众,必自伤也。称晋之德,诸侯皆叛,国可以少安。唯有诸侯,故扰扰焉,凡诸侯,难之本也。且唯圣人能无外患又无内忧,讵非圣人,不有外患,必有内忧,盍姑释荆与郑以为外患

10、乎!诸臣之内相与,必将辑睦。今我战又胜荆与郑,吾君将伐智而多力,怠教而重敛,大其私昵而益妇人田,不夺诸大夫田,则焉取以益此诸臣之委室而徒退者,将与几人战若不胜,则晋国之福也;战若胜,乱地之秩者也,其产将害大,盍姑无战乎!” 栾武子曰:“昔韩之役,惠公不复舍;邲之役,三军不振旅;箕之役,先轸不复命:晋国固有大耻三。今我任晋国之政,不毁晋耻,又以违蛮、夷重之,虽有后患,非吾所知也。” 范文子曰:“择福莫若重,择祸莫若轻,福无所用轻,祸无所用重,晋国故有大耻,与其君臣不相听以为诸侯笑也,盍姑以违蛮、夷为耻乎。” 栾武子不听,遂与荆人战于鄢陵,大胜之。于是乎君伐智而多力,怠教而重敛,大其私昵,杀三郄而

11、尸诸朝,纳其室以分妇人,于是乎国人不蠲,遂弒诸翼,葬于翼东门之外,以车一乘。厉公之所以死者,唯无德而功烈多,服者众也。 (选自国语晋语)鄢,鄢陵,郑地。不相听,谓惠公不与庆郑相听以陨于韩,先縠不与林父相听以败于邲,先轸不与襄公相听以亡于箕。 三郄,晋大夫,郄锜、郄犨、郄至合称“三郄”。不蠲(jun),不满意厉公所为。 6.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称晋之德 称:适合 B大其私昵而益妇人田 私:私自C乱地之秩者也 秩:秩序D纳其室以分妇人 纳:夺取参考答案:选B。(私,动作名,近臣,与昵构成联合词组,充当宾语)7.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无德而服者

12、众,必自伤也吾君将伐智而多力,怠教而重敛B称晋之德,诸侯皆叛诸臣之委室而徒退者C盍姑释荆与郑以为外患乎则焉取以益此D杀三郄而尸诸朝遂弒诸翼参考答案:选D。(均为兼词,相当于“之于”;A项第一个“而”是连词,表转折关系,第二个“而”是连词,表并列关系;B项第一个“之”是助词,第二个“之”是取独;C项第一个“以”是介词,意为“把”,“以为”是“以之为”的省略;第二个“以”是连词,相当于“而”。) 8.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诸臣之内相与,必将辑睦 诸大臣之间相处,肯定会和睦B. 虽有后患,非吾所知也 虽然有后患,也不是我的智慧所能达到的C. 择福莫若重,择祸莫若轻 选择福

13、没有不拣重的,选择祸没有不拣轻的D. 厉公之所以死者,唯无德而功烈多,服者众也 晋厉公之所以死,是因为他没有德行而战功多,归服的诸侯多呀参考答案:选B。(本句是假设关系,而非转折关系;“知”的意思是“想”,引申为顾及,而非“知道”之意)9. 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栾武子率领上军,为晋国“洗雪前耻”是栾武子“欲战”的主要原因。B. 范文子率领下军,担心“战胜害大”是范文子“不欲战”的主要原因。C. 栾武子只知主政者不能增加国家的耻辱,却不能看得更深远,因胜致乱。D. 范文子认为厉公的死根本原因在于“鄢陵大胜”,深谋远虑,令人叹服。参考答案:选D。(D项错误有二:一是此句为作者

14、所评,而非范文子所言;二是归因不对,从文意看,应是“无德”。(“无德而服者众”,“不有外患,必有内忧”)。参考译文:在鄢陵战役中,晋国讨伐郑国,楚国发兵来救。栾武子统帅上军,范文子统帅下军。栾武子想出战,范文子不同意,说:“我听说,只有德行纯厚的人能够享受大福,没有德行而归服的人众多,肯定会对自己造成伤害。衡量晋国的德行,如果诸侯都背叛了,国内才可以稍微获得安宁。正因为有些诸侯归附我们,所以搞得纷纷扰扰,这些诸侯,是祸乱的根源。况且只有圣人才能做到既无外患,又无内忧,如果不是圣人,没有外患,必有内忧,我们何不姑且撇开楚国和郑国,把它们作为外患呢!大臣之间相处,肯定会和睦。如今我们攻打并且战胜了

15、楚国和郑国,那么我们的国君就将会夸耀自己的智慧和武功,疏忽教化而加重赋税,增加宠臣俸禄,多赐爱妾田地,那么不夺取诸大夫的田地,又能从哪里获取而赏赐给宠臣、爱妾们呢?大臣们肯交出田地而白白引退的人,能有几个呢?如果仗没打胜,那是晋国的福气;如果打胜了,那么分配土地的常规就要被打乱了,这将产生变乱危害大臣,何不姑且别打呢。” 栾武子回答道:“以前在韩原之战时,惠公被俘不能回国;在邲之战中,三军溃不成军;在箕之战时,先轸不能生还复命。这是晋国原先的三大耻辱。现在我主持晋国的大政,不能为晋国洗雪耻辱,反倒再避开蛮夷楚国来加重耻辱,即使有后患,我也顾不了那么远了。” 范文子说:“选择福没有不拣重的,选择

16、祸没有不拣轻的,福不能要轻的,祸不能要重的,晋国本来有奇耻大辱,与其君臣不相一致而失败被诸侯们耻笑,何不姑且选择躲避蛮夷楚国这个耻辱呢。” 栾武子不听范文子的意见,就与楚国在鄢陵交战,大获全胜。于是这样一来,国君夸耀自己的智慧和武功,疏忽教化而加重赋税,增加宠臣的俸禄,杀了三郄并陈尸于朝,收取了他们的妻妾,将财宝分给爱妻。这样国人都不满他的所作所为,于是在翼城杀了他,埋葬在翼城的东门外,只用一车四马陪葬。晋厉公之所以死,就是因为他没有德行而战功多,归服的诸侯众多的缘故。湖北黄冈中学2011届高三8月月考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

17、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

18、之。”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是

19、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来源:学_科_网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以:通“已”,已经B.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 比:齐等,同样C.愿大王少假借之 假借:借助D.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被:蒙受1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 老臣今者殊

20、不欲食,乃自强步B.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斧斤以时入山林C.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之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D.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12.从后两段文字内容看,对荆轲形象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 )A.耿直刚烈,太子丹催促荆轲前去刺秦,荆轲虽屈于权势,但仍然毅然悲壮辞别。B.虑事周密,用重金贿赂蒙嘉,为蒙蔽秦王顺利实施刺杀计划起到了重要作用。C.镇定从容,秦武阳在秦廷露出恐惧神色,引起秦国君臣疑心,所幸荆轲机智化解。D.忠义赤诚,荆轲希望生擒秦王,以便谋求秦燕长久和平,来酬谢太子丹。四、(24分)13.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

21、命之。(3分)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3分)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4分) 参考答案:10C(宽容,原谅)11B(B均为介词,按照;A连词,于是,就副词,仅,只C介词,趁着介词,凭借D连词,表修饰,不译连词,表假设,相当于“如果”)12A(荆轲并未屈于权势)13用盒子装好,燕王很慎重的在朝廷将它送出,派人来把这些告诉大王。一切听大王您吩咐。(落实“函”“庭”“唯”)荆轲取出地图之后捧着,打开地图,地图全部展开后露出了匕首。(落实“奉”“发”“见”)荆轲在后面紧追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群臣非常吃惊,事情突然发生,根本没想到,大家都失去了常态。(落

22、实“还”“走”“卒”“度”)参考译文:过了一些时候,还没有出发,太子嫌荆轲动身太晚,怀疑他可能反悔,于是又去请他动身,说:“时间已经不早了,您难道不想去吗?就让我先打发秦武阳动身!”荆轲非常生气,怒斥太子道:“如果现在去了却不能够回来向太子复命,那是小人!如今拿着一把匕首到生死难测的秦国,我之所以留下来,是想等我的朋友一道。如今太子嫌我动身太晚,那就让我现在和你们告别。”(他们一行)就出发了。太子和那些知情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来给他送别。到了易水上,祭过路神,就要上路了。高渐离击筑,荆轲和着音乐发出悲凉的声音,大家都流着泪哭泣。荆轲又走上前唱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又发

23、出激越慷慨的声音,大家都圆睁着眼睛,头发向上顶起了帽子。于是荆轲就上车而去,始终没有回头。到了秦国之后,带着价值千金的礼物,丰厚地送了很多的礼物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蒙嘉事先为他对秦王说:“燕王确实非常害怕大王您的威风,不敢派兵来抵抗大王您,愿意拿全国的百姓来做您的臣子,排在诸侯的行列,像秦国的郡县那样向秦国进贡,只求能够守住祖先的宗庙。他们非常害怕,不敢自己来陈述,现在谨砍下樊於期的首级和献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用盒子装好,燕王很慎重的在朝廷将它送出,派人来把这些告诉大王。一切听大王您吩咐。”秦王听了之后,非常高兴。于是穿上朝服,设九宾之礼,在咸阳宫接见燕国的使者。荆轲捧着装着樊於期的头的

24、盒子,秦武阳捧着装有地图的匣子,依次进来。到了台阶下,秦武阳害怕得变了脸色,群臣对此感到奇怪,荆轲回头对他笑了笑,走上前对秦王致歉说:“北方边远地区的人,没有见过天子,所以有些害怕,望大王能够稍稍原谅他,让他能够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秦王对荆轲说:“起来吧,把秦武阳的地图给我拿来。”荆轲取出地图之后捧着,打开地图,地图全部展开后露出了匕首。荆轲趁机左手抓住了秦王的袖子,右手拿着匕首去刺秦王。没有刺到,秦王非常吃惊,耸身站了起来,挣断衣袖。拔剑,但剑太长,于是拿起剑鞘。当时非常危急,剑插得太紧,没办法抽出来。荆轲在后面紧追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群臣非常吃惊,事情突然发生,根本没想到,大家都失去了

25、常态。而按照秦国的法律,在殿上侍俸的群臣,不能带一点点兵器;那些带了兵器的侍卫,都在殿下侍候,没有命令不得上殿。正在慌急之中,而且也来不急召来侍卫,因此荆轲不断地追逐着秦王,而大家在惶急之中,也没有什么东西来对付荆轲,仅仅只是用手来和荆轲搏斗。这时,秦王的御医夏无且用他手里的药袋扔向荆轲。秦王正绕着柱子跑,惊惶之中,不知所措。左右大臣都提醒说:“大王快把剑背在背上!大王快把剑背在背上!”于是秦王拔剑刺向荆轲,砍断了荆轲的左大腿。荆轲伤残倒地了,就举起匕首投向秦王,没投中,击中了柱子。秦王又砍杀荆轲,荆轲蒙受八处剑伤。荆轲自知事情不能成功,靠在柱子上大笑,两腿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痛骂道:“事情

26、之所以没有成功,是想活捉你呀,然后要你同我们订下誓约来回报太子呀!”秦王的左右大臣上前,斩了荆轲。秦王吓得很长时间头晕目眩。广东番禺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段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孝公既用卫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家给人足,乡邑大治。秦民初

27、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居三年,为筑城阙宫庭于咸阳,秦自雍徙都之。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行之四年,公子虔复犯约,劓之。居五年,秦人富强,天子致胙于孝公,诸侯毕贺。秦封之商、於十五邑,号为“商君”。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赵良见商君,曰:“君之危若朝露,则何不归十五都,灌园于鄙,劝秦王显岩穴之士,养老存孤,序有功,尊有德,可以少安。君尚将贪商、於之富,宠秦国之教,畜百姓之怨,秦王一旦捐宾客而不立朝,秦国之所以收君者,岂其微哉?亡可翘足而待!”商君弗从。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

28、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去之魏,弗受,遂内秦。商君既复入秦,走商邑。注卫鞅:即商鞅,因受封商、於(w)两地十五个都邑而故名。胙(zu):天子祭祀所余之肉;“致胙”,天子尊显诸侯的仪式。赵良:秦国隐士。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而循礼者不足多 多:称赞,赞扬。B.秦王一旦捐宾客而不立朝 捐:捐献,献出。C.何不归十五都 归:回归,回到。 D.弗受,遂内秦 内:通“纳”,接纳,收容。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将法太子 法:依法处治 B、乡邑大治 治:安定、太平C、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望:埋怨、怨望 D、夏、殷不

29、易礼而亡 易:交换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以卫鞅为左庶长 天子以生人付公理 B为筑冀阙宫庭于咸阳 郑伯克段于鄢C岂其微哉?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 D秦封之商、於十五邑,号为“商君”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卒定变法之令 君尚将贪商、於之富 B、则何不归十五都 何竟日默默在此?C、亡可翘足而待! 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D、秦国之所以收君者,岂其微哉? 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不便者以千数。(3分)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

30、(3分)参考答案:5.A(B.句中的“捐”应为“舍弃、抛弃”之意,“捐宾客”,意谓“去世”;C.句中的“归”应为“归还”之意;D.句中的“内”应为“送回”之意)6、D(易:改变)7.B(“于”:在 A“以为”:让担任;把C 还;如果 D称作;替、给)8、C(顺承连词,转折连词;A都是结构助词“的”B都是疑问代词(一说副词),为什么D都是代词,“的人”)9、翻译,6分。新法令在国民中推行了一周年,秦国百姓中到京师诉说新法令不方便的人可以用千来统计。(得分点:“之”1分“言”1分,句意1分)商鞅出逃到关下,准备住进一家客店。(得分点:“亡”1分,第一个“舍”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秦孝公起用卫

31、鞅后,想采用他的建议变更法度,但又顾忌国人非议自己。卫鞅说:“治理国家不必只用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一定非要效法古制。所以商汤、周武不遵循陈规而称王统一了天下,夏桀、殷纣不革新旧礼却亡了国。背离古制的人不应该受到非议,而遵循旧礼行事的人也不值得称赞。”孝公说:“讲得好。”便任用卫鞅担任左庶长,终于制订出变法的条令。新法令在国民中推行了一周年,秦国百姓中来到京师诉说新法令不方便的人可以用千来统计。正在这时,太子触犯了法令,卫鞅说:“新法令之所以得不到很好的推行,就是因为有来自上层的人在违犯它。”于是准备依法处治太子。因顾忌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对他施刑,于是就处罚了太子的老师公子虔,还将

32、太子的师傅公孙贾处以黥刑。第二天,秦国百姓都迅速地奉行新法令了。施行了新法令十年以后,秦国的百姓走在路上不会去拾取别人遗失的东西,家家户户丰衣足食,乡镇和都市秩序井然。秦国百姓中一些当初说新法令不好的人又有前来称赞新法令好的。过了三年,秦国在咸阳建造修筑了城阙宫廷,就把国都从雍地迁到了咸阳。卫鞅把若干小的村落、市镇合并起来组建为县,设置县令、县丞来管理,一共设置了三十一个县。而后又挖开原有的田路疆界,建立新的田亩制度,来使赋税公平。新法实行了四年,公子虔又触犯了法令,被卫鞅处以割鼻之刑。五年后,秦国强盛起来,周天子赏赐祭祀过的肉给秦孝公,诸侯们也纷纷前来祝贺。秦王把商、於两地十五座城邑也封赏给

33、卫鞅,称他为“商君”。商君担任秦相十年,秦国宗室的皇亲贵戚中有很多怨恨他的人。有位叫赵良的人来会见商君,提醒他说:“你现在的危险处境就像早晨的露水一样,那么你为何不归还秦王赏赐给你的十五座城邑,隐居到边远的地方去浇灌田园呢,你可以不时地劝告一下秦王要重用隐居山林的贤士,收养无依靠的老人,抚养无父兄的孤儿,推介有功劳的人,尊重有德行的人,这样你就可能得到一些平安,而你如果还要贪恋商、於封地的富庶,醉心秦国的教令,积聚百姓的怨恨,那么秦王一旦舍弃他的客卿而去世不再当政了,秦国想要收捕你的人,难道还会少吗?你的败亡之期抬抬脚就会到来!”商君没有听从赵良的劝诫。五个月后秦孝公死了,太子即位。公子虔的党

34、徒便告发商君想要谋反,朝廷于是派遣刑吏捕捉商君。商君出逃到关下,准备住进一家客店。客店主人不知道他就是商君,说:“商君颁布的法令规定,凡留宿没有凭证的客人就是违法犯罪。”于是商君只好离开秦境去投奔魏国,可是魏国不愿接受他,就将商君又送回到秦国。商君重回秦国之后,就逃到了自己的封地商邑去了。湖南湘西花垣边城高级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一10题。贞观十年,魏征上疏曰:臣闻为国之基,必资于德礼,君之所保,惟在于诚信。夫君能尽礼,臣得竭忠,必在于内外无私,上下相信。上不信,则无以使下,下不信,则无以事上,信之为道大矣。昔齐桓公问于管仲曰:“吾欲使酒腐于爵,肉腐于俎,得无害霸

35、乎?”管仲曰:“此极非其善者,然亦无害于霸也。”桓公曰:“如何而害霸乎?”管仲曰:“不能知人,害霸也;知而不能任,害霸也;任而不能信,害霸也;既信而又使小人参之,害霸也。”晋中行穆伯攻鼓,经年而弗能下,馈间伦曰:“鼓之啬夫,间伦知之。请无疲士大夫,而鼓可得。”穆伯不应,左右曰:“不折一戟,不伤一卒,而鼓可得,君奚为不取?”穆伯曰:“间伦之为人也,佞而不仁,若使间伦下之,吾可以不赏之乎?若赏之,是赏佞人也。佞人得志,是使晋国之士舍仁而为佞。虽得鼓,将何用之?”夫穆伯,列国之大夫,管仲,霸者之良佐,犹能慎于信任、远避佞人也如此,况乎为四海之大君,应千龄之上圣,而可使巍巍至德之盛,将有所间乎?若欲令

36、君子小人是非不杂,必怀之以德,待之以信,厉之以义,节之以礼,然后善善而恶恶,审罚而明赏。则小人绝其私佞,君子自强不息,无为之治,何远之有?善善而不能进恶恶而不能去罚不及于有罪赏不加于有功则危亡之期或未可保永锡祚胤将何望哉!太宗览疏叹曰:“若不遇公,何由得闻此语!”(节选自贞观政要诚信,有删节) 【注】鼓:城邑名。啬夫:秦汉时的乡官,这里指掌管鼓城的官员。永锡祚胤:锡,赐福;祚,读zu,赐福、保佑;胤,读yn,子孙后代。祚胤:福运及于后代子孙。6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请无疲士大夫 疲:疲惫B此极非其善者 极:极端,过分C厉之以义 厉:通“励”,勉励D审罚而明赏 审:清楚地7下列各句

37、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昔齐桓公问于管仲日 B而可使巍巍至德之盛 而君幸于赵王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然后善善而恶恶 D必怀之以德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作师说以贻之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善善而不能进恶恶而不能去罚不及于有罪赏不加于有功则危亡之期或未可保 永锡祚胤将何望哉!B善善而不能进恶恶而不能去罚不及于有罪赏不加于有功则危亡之期或未可保永锡祚胤将何望哉!C善善而不能进恶恶而不能去罚不及于有罪赏不加于有功则危亡之期或未可保永锡祚胤将何望哉!D善善而不能进恶恶而不能去罚不及于有罪赏不加于有功则危亡之期或未可保永锡祚胤将何望哉!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叙述

38、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是魏征给唐太宗的谏言,他认为君臣之间惟有诚信,才能君尽其礼,臣尽其忠。B小人有功也应赏,但赏小人则会助长奸佞之风,这是穆伯不采纳馈间伦的建议的原因。C管仲认为,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远避小人是称霸的前提,其中远避小人尤其重要。D穆伯认为,一个大国之君对待臣下只有讲求德信义礼,才能让“君子小人是非不杂”,君子更能尽忠。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晋中行穆伯攻鼓,经年而弗能下。(3分)译文: (2)佞人得志,是使晋国之士舍仁而为佞。虽得鼓,将何用之?(3分)译文: (3)则小人绝其私佞,君子自强不息,无为之治,何远之有?(4分)译文

39、: 来参考答案:6.A7、B。【解析】B项,都为定语后置的标志。(盛:美好。可以让至高无上的美好的德行)A项,介词,“向”;介词,“被”。C项,表并列,“并且”;表转折,“却”。D项,介词,“用”;连词,表目的,“来”。8、C。【解析】根据文意可作出判断。9、D。【解析】这是魏征说的话,他以管仲、穆伯的言行为例证,然后归纳阐述这一观点。10、(1)晋时的中行穆伯攻打鼓城,攻了一年也没有攻下来。(2)奸诈的人得志,这就会使晋国的人放弃仁义而去做一些奸诈的事。那即使我得到了鼓城,又有什么用呢? (3)那么,小人放弃了他们的奸诈,君子自强不息,那种不必费力也能治理好天下的局面,还会等多久呢?吉林汪清

40、县六中2011届高三9月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2分,每小题3分)钜鹿之战章邯已破项梁军,则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击赵,大破之。当此时,赵歇为王,陈余为将,张耳为相,皆走入钜鹿城。楚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悦之,因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救赵。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钜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宋义曰:“不然。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

41、。”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曰:“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且扫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

42、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注释 钜鹿城,古县名,治所在现在河北平乡西南。卿子冠军,卿子是当时对人的尊称。宋义是上将军,在诸将之上,所以称为卿子冠军。承其敝,承,趁;敝,疲惫。枝梧,抵抗。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战胜则兵罢 罢,通“疲”B.故不如先斗秦、赵 斗,使相斗C.立羽为假上将军 假,假扮D.救钜鹿下者十余壁 壁,营垒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 B.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蟹六跪而二螯 以乱易整,不武C.项羽乃悉引兵渡河 D.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与尔三矢

43、,尔其无忘乃父之志9、下几句话,编成为四组,都能表明项羽有勇有谋的一组是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项羽为鲁公,为次将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A. B. C. D.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A“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充分地表现项羽及其军队的勇猛和超强的战斗力,为后文埋下了伏笔。B项羽认为,虽然若论坐于军帐,运筹决策,他比不上宋义;但是披坚甲执锐兵,勇战前线,宋义比不上他。于是作为次将的项羽心里不服宋义为上将军。C由于宋义不戮力救赵攻秦,拒谏饰非,饮酒高会

44、,“久留不行”,所以项羽杀了他。D项羽军破釜沉舟,抱着必死决心,于是士气大增,无不一以当十,势如破竹地战胜了秦军和诸候的军队,最后诸侯军“无不膝行而前”的臣服。第卷 三、11(8分)(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3分) 当是时,楚兵冠诸侯。(2分)(3)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短句。(3分)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 (宋濂杜环小传)参考答案:7.C8.B9.B10.C(A.项是宋义骂项羽鲁莽的话,B.是宋义话,“项羽心里不服宋义为上将军”也是无中生有。D.“

45、诸候的军队”是楚军的盟军,“臣服”也不对。)11.(1)现在(宋义)不体恤士兵却循私情,这不是国家的大臣。在这个时候,楚兵在诸侯中是最强大的。(2)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江苏省南京2011届第一次学情调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令其裨将传飧,曰:“今日破赵会食!”诸将皆莫信,佯应曰:“诺。”谓军吏曰:“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未肯击前行,恐吾至

46、阻险而还。”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于是信、张耳佯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诸将效首虏,毕贺,因问信曰:“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

47、背水陈,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然竟以胜,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诸将皆服曰:“善。非臣所及也。”(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信平日学问)寄食受辱时,揣摩已久,其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皆本于平日学问,非以危事尝试者。信书虽不传,就本传所载战事考之,可见其纯用权谋,所谓出奇设伏变诈之兵也。(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信建大将之旗鼓 建:建造B诸将效首虏 效:呈献C此在兵法

48、,顾诸君不察耳 顾:只是D其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 连:统率6.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韩信用兵“用权谋”的一组是(3分)( )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令其裨将传飧,曰:“今日破赵会食!”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于是信、张耳佯弃鼓旗,走水上军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A B C D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信先选轻骑持汉红旗隐蔽山上,乘机更换旗帜扰乱赵军军心;又背水布阵,迫使汉军殊死作战,置之死地而后生,取得胜利。B诸将对韩信反常规背水布阵,并说今日破赵会餐不信服,所以对他的命令阳奉阴违,胜利后经韩信解释,佩服

49、不已。C赵军事先占据便利形势,看见汉军阵形后大笑轻敌,在韩信等佯弃鼓旗逃走后又空壁逐利,中计丢失军营,大乱而败。D井陉口之战,韩信能根据敌我双方的形势,活用兵法,取得胜利,所以,他虽没有兵书传世,仍可考察出他善用“变诈之兵”。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3分)译文: (2)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4分)译文: (3)皆本于平日学问,非以危事尝试者。(3分)译文: 参考答案:5A(3分。树起)6C(3分。鼓舞士气,也表现了韩信的自信;表现韩信对广武君的尊重;解释背水一战的原因)7B(3分。“阳奉阴违”错)8(1)韩

50、信就下令军中不要杀广武君,有能够活捉(他)的人悬赏千金。(3分,“毋”、“购”各1分,语言通顺1分)(2)如果给他们留有生路,就都跑了,怎么还能用他们取胜呢?(4分,“今”、“走”、“宁乎”各1分,语言通顺1分)(3)都本原于平常的学问,并不是用危险的事来尝试。(3分,“本”、“以危事尝试者”各1分,语言通顺1分)(1)“购”字译为“奖赏”、“奖励”、“赏”均可;(3)“本”字译为“源于”、“来自”、“依据”、“依靠”、“出自”、“本自”、“以为本”均可。山东兖州2011届高三开学检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去宥东方之墨者谢子,将西见秦惠王。惠王问秦之墨者唐姑果。唐姑果恐王之亲谢子贤於

51、己也,对曰:“谢子,东方之辩士也。其为人甚险,将奋於说,以取少主也。”王因藏怒以待之。谢子至,说王,王弗听。谢子不说,遂辞而行。凡听言以求善也,所言苟善,虽奋於取少主,何损?所言不善,虽不奋於取少主,何益?不以善为之悫,而徒以取少主为之悖,惠王失所以为听矣。用志若是,见客虽劳,耳目虽弊,犹不得所谓也。人之老也,形益衰而智益盛。今惠王之老也,形与智皆衰邪?荆威王向沈尹华学习典籍文献,昭釐恶之。威王好制,有中谢。佐制者,为昭釐谓威王曰:“国人皆日:王乃沈尹华之弟子也。”王不说,因疏沈尹华。中谢,细人也,一言而令威王不闻先王之术,文学之士不得进,令昭釐得行其私。故细人之言,不可不察也。且数怒人主,以

52、为奸人除路,奸路以除而恶壅却,岂不难哉?夫激矢则远,激水则旱,激主则悖,悖则无君子矣。夫不可激者,其唯先有度。邻父有与人邻者,有梧桐树,其邻之父言梧树之不善也,邻人遽伐之。邻父因请而以为薪。其人不说曰:“邻者若此其险也,岂可为之邻哉?”此有所宥也。夫请以为薪与弗请,此不可以疑枯梧树之善与不善也。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而夺之。吏搏而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对吏曰:“殊不见人,徒见金耳。”此真大有所宥也。夫人有所宥者,固以昼为昏,以白为黑,以尧为桀。宥之为败亦大矣。亡国之主,其皆甚有所宥邪?故凡人必别宥然后知,别宥则能全其天矣。(节选自吕氏春

53、秋(卷十六)先识览第四)【注释】宥:通“囿”,局限。“去宥”:去掉人的局限,去掉人认识事物的障碍,去掉人的主观偏见。荆威王,即楚威王。古时楚地亦称“荆”。中谢:官名,亦作“中射”,古时王侯的侍御近臣。文学之士:精通古代文献典籍的人。旱:通“悍”,勇猛。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谢,细人也 细:仔细B将奋於说 奋:用力,尽力C以为奸人除路 除:清除,打通D殊不见人 殊:极,根本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王因藏怒以待之 以其无礼于晋B文学之士不得进 吾得兄事之C人皆在焉 善莫大焉D其皆甚有所宥邪 其皆出于此乎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

54、所宥”表现的一组是王因藏怒以待之人之老也,形益衰而智益盛王不说,因疏沈尹华一言而令威王不闻先王之术邻者若此其险也,岂可为之邻哉殊不见人,徒见金耳A. B C. D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姑果担心秦惠王亲近谢子,认为他比自己贤能,于是就在惠王面前诋毁谢子,说谢子只是东方善于辩论的人,是来取悦秦惠王的。B.那个中谢一句话就让楚威王疏远了沈尹华,让楚威王学不到先王治理国家的方法,使有学问的人不能得到晋升,让昭嫠能够实行自己的阴谋。C.齐人走到卖金子的人那里,见别人手里拿着金子,上前就去抢夺。真可谓“利令智昏”,这也从反面揭示了“去宥”的必要性。D文中秦惠王、楚威王、邻

55、人、齐人都是认识有局限的人,因他们内心产生了主观偏见,认知蔽塞,所以容易做出“不智”的行为。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用志若是,见客虽劳,耳目虽弊,犹不得所谓也。(4分)(2)邻者若此其险也,岂可为之邻哉?(3分)(3)夫人有所宥者,固以昼为昏,以白为黑,以尧为桀。(3分)参考答案:9、【答案】A【解析】细:渺小,卑微10、【答案】D【解析】A,连词,“而”;连词,“因为”。B,助词,“的”;代词,“他”。C代词,“那里”;语气助词,无实义。D,语气副词,大概。11、【答案】B【解析】是评论,是说细人。12、【答案】A【解析】A,“其为人甚险,将奋於说,

56、以取少主也”应该是“他的用心非常险恶,他将尽力向您游说,来取悦迷惑您的继承人。”“今惠王之老也”可知秦惠王已年老。“少主”当指秦惠王后代。13、【答案】(1)像这样花费心事,会见说客即使再多(勤劳,辛劳),耳朵眼睛(因会客频繁)即使再疲困,也不能明晓别人说的什么。(关键词“虽”、“劳”、“弊”各1分,句意通顺1分。)(2)邻居像这样阴险,怎么能和他做邻居呢?(关键词“若”“岂”各1分,句意通顺1分。)(3)有(认知)局限情况的人,当然就把白天当成晚上,把白的当成黑的,把尧帝当成夏桀。(“夫人有所宥者”句式l分,关键词“固”l分,句意通顺l分。)【附】文言文译文东部地区的墨家(墨子学说)学者谢先

57、生,将要西行去见秦惠王。秦惠王问秦国的墨家学者唐姑果。唐姑果担心秦惠王亲近谢先生,认为他比自己贤能,于是回答说:“谢先生,是东方善于辩论的人。他的用心非常险恶,他将尽力向您游说,来取悦迷惑您的继承人。”秦惠王因此怀着怒气等待着谢先生。谢先生到了以后,游说秦惠王,秦惠王不听。谢先生很不高兴,于是告辞离去。凡是听别人的见解是为了寻求正确的(治理)方法的,所说的如果正确,就算他为了取悦继任的王子尽力游说,又有什么损失?所说得如果不正确,就算他不是为了取悦继任的王子,又有什么好处?不把采纳对方的良言作为自己的忠厚,却只因对方取悦少主而形成自己的蔽塞。秦惠王在听取见解方面有过失啊。拥有这样的想法,会见说

58、客即使再多,耳朵眼睛即使(因会客频繁)再疲困,也不能明晓别人说的什么。人老了以后,身体衰老但是智慧更高。如今秦惠王年老了,身体和智力都衰弱了吗?楚威王向沈尹华学习书法,昭釐(对)(楚国大夫)很嫉恨这件事。楚威王喜欢创制一些式样(也有解释为法制的),有个协助他创制式样担任中谢(官职名)的人,替昭釐对楚威王说:“国人都说:大王是沈尹华的弟子。”楚威王很不高兴,因此疏远了沈尹华。担任中谢的那个人是个小人(地位卑微的人),一句话就让楚威王学不到先王治理国家的方法,有学问的人不能得到晋升,让昭釐能够实行自己的阴谋。所以小人的话,不可以不详加考察。况且多次激怒国君,通过这为奸佞的人扫清了道路,奸佞小人仕途

59、前进之路打通了却又厌恶贤人的仕途堵塞,这难道不是太难了吗?疾飞的箭,可以射得很远,湍急的流水汹涌澎湃,激怒的君主就会受到蒙蔽,受到蒙蔽就不可能成为君子。那些不可能被激怒的人,他们大概事先心里早有准则。有一个和剐人做邻居的人,家里有一棵枯死的梧桐树,他的邻居(一个老汉)说这颗梧桐树不吉利,这个人就马上把树砍掉了。与他为邻的老者请他把砍下来的梧桐树给自己当柴烧。这个人不高兴地说:“邻居像这样阴险,怎么能和他做邻居呢?”这就是认知上有所局限。请求或不请求把梧桐树当柴烧,这不能用来怀疑枯死的梧桐树的好与不好啊。有个想得到金子的齐国人,早晨起来,穿上衣服,走到卖金子的人那里,见别人手里拿着金子,上前就去

60、抢夺。官吏把他抓住并绑了起来,问他;“人都在那里,你就抢人家的金子,为什么?”他回答说:“根本就没看见人,只看见了金子。”这真是极端的认知局限啊。存在(认知)局限情况的人,当然就把白天当成晚上,把白的当成黑的,把尧帝当成夏桀。局限带来的祸害实在太大了。亡国之君,大概他们都特别有认知局限的情况吧?所以只要是人必须去除局限后才能明白事理,去除局限就可以保全自己的命运了。四川省泸州高中2011届高三开学考试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员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 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土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

61、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m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

62、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达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注释】亦:这里是“只”的意思。 土庶人:土和庶人。庶人即老百姓。 交征:互相争夺。征,取。 万乘、千乘、百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叫一乘,诸侯国的大小以兵车的多少来衡量。安:乐意。比:替,为;一:全,都;洒:洗刷。全句说,希望为全体死

63、难者报仇雪恨。 地方百里:方圆百里的土地。 易耨:及时除草。易,疾,速,快;耨,除草。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A不夺不餍 餍:满足B且人恶之 恶:凶恶C天下莫强焉 强:强大D彼夺其民时 夺:剥夺B(恶:厌恶)9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杀人以梃与刃 / 申之以孝悌之义B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 非我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C南辱于楚 /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D王往而征之 / 尽心力而为之A(用。B代,他/代,自己的。C介,被/介,对。D连,顺承/连,修饰)10下列各项是对所选文段的分析,有错的是( )A梁惠王问利,而孟子认为,应重义轻利,否则天人人争

64、利,必以下犯上,国家就危险了。B孟子认为,人君应该行政,应该重视仁义,不能够率兽而食人,使自己的臣民饥饿而死。C梁惠王问怎样才能为死去的儿子报仇,孟子认为应施仁政,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D孟子认为,一国之君只有施行仁政,百姓才能坚守孝悌忠信,这样的国家才能天下无敌。C(不仅是为儿子报仇,是为全体死难者报仇雪恨。注释中有这个内容)11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5分)译文: 。从来没有讲“仁”的人却抛弃父母的,从来也没有讲义的人却不顾君王的。所以,大王只说仁义就行了,何必说利呢?(得分点

65、:“仁、义、后、曰”各1分,句意1分)(2) 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达秦楚之坚甲利兵矣(5分)译文: 。让身强力壮的在闲暇时间培养孝顺、尊敬、忠诚、守信的品德,在家侍奉父母兄长,出门尊奉长辈上级。这样就是让他们制作木棒也可以打击那些拥有坚实盔甲锐利刀枪的秦楚军队了。(得分点:“以、入、出、达”各1分,句意1分)【译文】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麽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 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大王说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家庭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说,怎样使我自己有利?结果

66、是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这些大夫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千辆,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百辆,他们的拥有不算不多。可是,如果把义放在后而把利摆在前,他们不夺得国君的地位是永远不会满足的。反过来说,从来没有讲“仁”的人却抛弃父母的,从来也没有讲义的人却不顾君王的。所以,大王只说仁义就行了,何必说利呢?” 梁惠王说:“我很乐意听您的指教。” 孟子回答说:“用木棒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 孟

67、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于是说:“厨房里有肥嫩的肉,马房里有健壮的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躺者饿死的人。这等于是在上位的人率领着野兽吃人啊!野兽自相残杀,人尚且厌恶它;作为老百姓的父母官,施行政治,却不免于率领野兽来吃人,那又怎么能够做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说:最初采用土偶木偶陪葬的人,该是会断子绝孙吧!这不过是因为土偶木偶太像活人而用来陪葬罢了。又怎么可以使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惠王说:“晋国曾是最强大的,这是老先生您知道的。可是到了我这时候,东边被齐国打败,连我的大儿子都死掉了;西边丧失了七百里土地给秦国;南边又受楚国的

68、侮辱。我为这些事感到非常羞耻,希望替所有的死难者报仇雪恨,我要怎样做才行呢?” 孟子回答说:“只要有方圆一百里的土地就可以使天下归服。大王如果对老百姓施行仁政,减免刑罚,少收赋税,深耕细作,及时除草;让身强力壮的人抽出时间修养孝顺、尊敬、忠诚、守信的品德,在家侍奉父母兄长,出门尊敬长辈上级。这样就是让他们制作木棒也可以打击那些拥有坚实盔甲锐利刀枪的秦楚军队了。 “因为那些秦国、楚国的执政者剥夺了他们老百姓的生产时间,使他们不能够深耕细作来赡养父母。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子东离西散。他们使老百姓陷入深渊之中,大王去征伐他们,有谁来和您抵抗呢?所以说:施行仁政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大王请不要疑虑!”浙

69、江杭州学军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18分)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有人而校,罪莫大焉。吾其奔也。”遂奔狄。从者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 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俦、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盾。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处狄十二年而行。 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 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从者以为不可,将行,谋于桑下。蚕妾在

70、其上,以告姜氏。姜氏杀之,而谓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公子曰:“无之。”姜曰:“行也!怀与安,实败名。”公子不可。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 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僖负羁之妻曰:“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反其国,必得志于诸侯。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子盍蚤自贰焉?”乃馈盘飨,置璧焉。公子受飨反璧。 及楚,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

71、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藁鞬,以与君周旋。”子玉请杀之。楚子曰:“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其从者肃而宽,忠而能力。晋侯无亲,外内恶之。吾闻姬姓唐叔之后,其后衰者也,其将晋公子乎?天将兴之,谁能废之?违天,必有大咎。”乃送诸秦。 秦伯纳女五人,怀嬴与焉。奉匾沃盥,既而挥之。怒,曰:“秦晋,匹也,何以卑我?”公子惧,降服而囚。他日,公享之,子犯曰:“吾不如衰之文也,请使衰从。”公子赋河水,公赋六月。赵衰曰:“重耳拜赐!”公子降拜稽首公降一级而辞焉衰曰君称所以佐天子者命重耳重耳敢不拜(节选自左传)【注】校:较量、对抗。廧咎如:狄族的一个部落。唐叔:晋国始祖,周成王之弟,封于唐,其

72、子改国号为晋。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 保:保护B以叔隗妻赵衰 妻:嫁给C薄而观之 薄:靠近D晋公子广而俭 广:指志向远大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其奔也 其可怪也欤B处狄十二年而行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C出于五鹿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D姜与子犯谋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耳在国内大乱中逃亡到狄,一住十二年。到齐国后又贪图安逸,一住五年,从者谏,姜氏劝,他都无动于衷。这些既显出他贵公子的劣根性,也说明他胸无大志。B重耳面对楚王送他回国所开出的条件,先是拒绝,后被逼

73、问,便恼羞成怒说若两军相遇只肯退避三舍,再不行就开打,这反映出他缺乏大局观,在政治上不够成熟。C在长期的流亡磨难中,重耳在逐渐成长。在秦国娶公主,他一不小心得罪了妻子,见她发怒,赶紧脱去上衣自我拘囚请罪,以免因夫妻口角而影响秦国对他的支持。D这篇文章记录的时间漫长、事件众多,但精于剪裁、善于组织,清晰叙述了一个落难贵公子经历磨难成长为一个成熟政治家的过程,为他后来成为霸主作了铺垫。20用“/”给文末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公 子 降 拜 稽 首 公 降 一 级 而 辞 焉 衰 曰 君 称 所 以 佐 天 子 者 命 重 耳 重 耳 敢 不 拜2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子盍蚤

74、自贰焉?(2分)译文: 怒,曰:“秦晋,匹也,何以卑我?”(4分)译文: 参考答案:17A保:依靠。18C介词,至,到达。 A副词,表委婉语气,还是/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B连词,表顺承,相当于“才”/连词,表假设,相当于“如果”。D介词,跟/连词,和。19B“恼羞成怒”等赏析有误。事实是重耳被逼问后,便直言两军相遇以退避三舍为礼,决不牺牲本国利益,态度不卑不亢,这说明重耳开始走向成熟,在小事上能克制忍让,大事上决不含糊,表现出从大局着眼的政治家风范。20 公子降/拜/稽首/公降一级而辞焉/衰曰/君称所以佐天子者命重耳/重耳敢不拜21子盍蚤自贰焉?您何不早些表示自己与曹公不同呢?怒,曰:“秦

75、晋,匹也,何以卑我?”怀嬴恼怒了,说,“秦晋是同等的国家,你凭什么看不起我?”【附】译文:晋国的公子重耳遭受危难的时候,晋国军队到蒲城去讨伐他。蒲城人打算抵抗,重耳不同意,说:“我依靠君父的命令享有养生的俸禄,得到所属百性的拥护。有了百姓拥护就同君父较量起来,没有比这更大的罪过了。我还是逃走吧!”于是重耳逃到了狄国。同他一块儿出逃的人有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和司空季子。 狄国人攻打一个叫唐咎如的部落,俘获了君长的两个女儿叔隗和季隗,把她们送给了公子重耳。重耳娶了季魄,生下伯俦和叔刘。他把叔隗给了赵衰做妻子,生下赵盾。重耳想到齐国去,对季魄说:“等我二十五年,我不回来,你再改嫁。”重耳在狄国住

76、了十二年才离开。 重耳经过卫国,卫文公子不依礼待他。重耳走到五鹿,向乡下人讨饭吃,乡下人给了他一块泥土。重耳大怒,想用鞭子抽他。狐偃说:“这是上天的恩赐。重耳叩头表示感谢,把泥块接过来放到了车上。重耳到了齐国,齐桓公给他娶了个妻子,还给了他八十匹马。重耳对这种生活很满足,但随行的人认为不应这样呆下去,想去别的地方,便在桑树下商量这件事。有个养蚕的女奴正在桑树上,回去把听到的话报告了重耳的妻子姜氏。姜氏把女奴杀了,对重耳说:“你有远行四方的打算吧,偷听到这件事的人,我已经把她杀了。”重耳说:“没有这回事。”姜氏说:“你走吧,怀恋妻子和安于现状,会毁坏你的功名。”重耳不肯走。姜氏与狐偃商量,用酒把

77、重耳灌醉,然后把他送出了齐国,重耳酒醒之后,拿起戈就去追击狐偃。到了曹国,曹共公听说重耳的肋骨长得连在一起,想看看他的裸体。重耳洗澡时,曹共公走近了去看他的肋骨。曹国大夫僖负羁的妻子对她丈夫说:“我看晋国公子的随从人员,都足以担当治国的大任。如果让他们辅佐公子,公子一定能回到晋国当国君。回到晋国当国君后,一定能在诸侯中称霸。在诸侯中称霸而讨伐对他无礼的国家,曹国恐怕就是头一个。你为什么不趁早向他表示自己对他与曹君不同呢?”于是僖负羁就给重耳送去了一盘饭,在饭中藏了一块宝玉。重耳接受了饭食,将宝玉退还了。到了楚国,楚成王设宴款待重耳,并问道:“如果公子返回晋国,拿什么来报答我呢?”重耳回答说:“

78、美女、宝玉和丝绸您都有了;鸟羽、兽毛、象牙和皮革,都是贵国的特产。那些流散到晋国的,都是您剩下的。我拿什么来报答您呢?”楚成王说:“尽管如此,总得拿什么来报答我吧?”重耳回答说:“如果托您的福,我能返回晋国,一旦晋国和楚国交战,双方军队在中原碰上了,我就让晋军退避九十里地。如果得不到您退兵的命令,我就只好左手拿着马鞭和弓梢,右边挂着箭袋和弓套奉陪您较量一番。”楚国大夫子玉请求成王杀掉公子重耳。楚成王说:“晋公子志向远大而生活俭朴,言辞文雅而合乎礼仪。他的随从态度恭敬而待人宽厚,忠诚而尽力。现在晋惠公没有亲近的人,国内外的人都憎恨他。我听说姓姬的一族中,唐叔的一支是衰落得最迟的,恐怕要靠晋公子来

79、振兴吧?上天要让他兴盛,谁又能废除他呢?违背天意,必定会遭大祸。”于是楚成王就派人把重耳送去了秦国。秦穆公把五个女子送给重耳作姬妾,秦穆公的女儿怀嬴也在其中,有一次,怀嬴捧着盛水的器具让重耳洗手,重耳洗完便挥手让怀嬴走开。怀赢生气地说:“秦国和晋国是同等的,你为什么瞧不起我?”公子重耳害怕了,脱去衣服把自己关起来表示谢罪。 又有一天,秦穆公宴请重耳。狐偃说:“我比不上赵衰那样擅长辞令,让赵衰陪你去吧。”在宴会上,公子重耳作了一首河水诗,秦穆公作了六月这首诗。赵衰说:“重耳拜谢君王恩赐!”公子重耳走下台阶,拜谢,叩头。秦穆公也走下一级台阶表示不敢接受叩谢的大礼。赵衰说:“君王提出要重耳担当辅佐周天子使命,重耳怎么敢不拜谢?”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