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7 ,大小:272KB ,
资源ID:287430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8743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山东省临沂市2019届高三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山东省临沂市2019届高三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1、生物试题1.实验发现,肝细胞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在血糖浓度偏高时能将葡萄糖转运至肝细胞内,在血糖浓度偏低时则转运方向相反。下列推测合理的是A. 该种载体蛋白决定了葡萄糖的转运方向B. 葡萄糖被转运至肝细胞内的速率与血糖浓度成正比C. 血糖浓度偏低时葡萄糖被运出肝细胞才消耗ATPD.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载体蛋白将葡萄糖运出肝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以肝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为背景,综合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促进肝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详解】由题意可知载体蛋白的作用是运输葡萄糖,与葡萄糖的浓度有关而与载体蛋

2、白本身无关,A错误;由题干可知,在血糖浓度偏高时能将葡萄糖转运至肝细胞内,在血糖浓度偏低时则转运方向相反,说明葡萄糖被转运至肝细胞内的速率与血糖浓度有关但不成正比例关系,B错误;血糖浓度偏低时葡萄糖被运出肝细胞也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的不消耗ATP,C错误;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使细胞内的葡萄浓度高于细胞外,从而利于载体蛋白将葡萄糖运出肝细胞,D正确;因此选D。【点睛】“三看法”快速判定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2.将一个原始生殖细胞(DNA被15N标记)置于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得到4个子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促使核仁解体的酶在细胞分裂前期活性较高B. 该细胞培养期间完成了两次有丝分裂或一次

3、减数分裂C. 4个子细胞中含15N染色体的比例一定是100D. 该细胞培养期间发生的变异可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以放射性同位素为背景,主要考查了细胞分裂方式及在分裂过程中相关的物质变化的相关知识。【详解】核仁解体发生在细胞分裂的前期,因此促使核仁解体的酶在细胞分裂前期活性较高,A正确;原始的生殖细胞既可进行有丝分裂,也可进行减数分裂,若进行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得到4个子细胞,是通过两次有丝分裂完成的,若进行减数分裂,一个原始的生殖细胞通过一次减数分裂得到4个子细胞,B正确;若进行减数分裂,则4个细胞中含15N染色体的比例一定是100,若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则含15N染

4、色体的比例不一定是100,C错误;该细胞培养期间发生的变异可能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或染色体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D正确;因此选C。【点睛】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过程及特点比较 分裂方式比较项目 减数分裂有丝分裂不同点分裂的细胞原始生殖细胞体细胞或原始生殖细胞细胞分裂次数两次一次不同点同源染色体的行为(1)联会形成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2)同源染色体分离存在同源染色体,但不联会,不分离,无交叉互换现象非同源染色体的行为自由组合不出现自由组合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不变子细胞的名称和数目4个精子或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2个体细胞子细胞间的遗传物质不一定相同相同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

5、作用维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使生物的亲代细胞和子代细胞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3.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能释放一种携带特殊“癌症蛋白”的“微泡”结构。当“微泡”与血管上皮细胞融合时,“癌症蛋白”作为信号分子促进新生血管异常形成,并向肿瘤方向生长。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 “癌症蛋白”的形成需要核糖体、高尔基体参与B. “癌症蛋白”作为膜蛋白成分参与新生血管的生长C. “微泡”的活动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且消耗能量D. “癌症蛋白”影响了血管上皮细胞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答案】B【解析】【分析】这是一道信息题,本题以“癌症蛋白”为背景综合考查了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等相

6、关的生物学知识。【详解】分析题干可知,“癌症蛋白”合成与运输和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类似,所以形成需要由内质网以及高尔基体进行加工,A正确;“癌症蛋白”作为信号分子促进新生血管异常形成,并向肿瘤方向生长,而不是作为膜蛋白成分参与新生血管的生长,B错误,“微泡”的活动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且消耗能量,C正确;根据题意可知,“癌症蛋白”是信息分子,由肿瘤细胞合成,作用于内皮细胞,响了血管上皮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使细胞向着肿瘤方向生长,D正确;因此应选B。【点睛】遇到新题干时,首先应认真阅读题干,看看题干叙述了哪些内容,然后再结合所学知识对选项进行逐项判断,切忌产生烦躁的情绪,这样的题目往往起点高,落点

7、低,考查的都是所学的基础知识。因此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4.人体感染流感病毒后出现发热症状,是由于感染病毒引起免疫细胞等发生一系列反应的结果。体温升高至3940后往往会保持一段时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机体要消灭入侵的流感病毒,需依赖抗体的清除功能B. 人体接触流感病毒后,通常需要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C. 在体温持续高热的这段时间内,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相当D. 一定程度的体温上升可促进免疫细胞的活动,有利于人体抗病【答案】A【解析】【分析】人体维持体温恒定的原理是机体的产热量=散热量。人体的热量来源是有机物的氧化放能。产热途径是以骨骼肌和肝脏产热为主,皮肤毛细血管的散热;散热途径汗液

8、的蒸发呼气、排尿和排便等。维持体温恒定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外界温度低时,机体产热多,散热也多;外界温度高时,机体产热少,散热少。产热多于散热,则体温升高;产热少于散热,则体温降低。【详解】机体要消灭入侵的流感病毒,需要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起作用,其中抗体的作用是与病毒特异性结合,要清除病毒需要吞噬细胞吞噬消化,A错误;在特异性免疫中,吞噬细胞的作用是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B正确;在体温持续高热的这段时间内,这时的体温是恒定的,所以此时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相当,C正确;一定程度的体温上升可促进免疫细胞的活动,从而更有效的清除病毒,有利于人体抗病,D正确;因此选A。【点睛】本题考查体温调节

9、、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5.人们利用恢复生态学技术改造盐碱化草地,可使重度盐碱化草地恢复至中度盐碱化草地,并最终恢复至轻度盐碱化草地和良好草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盐碱化草地的改造使群落的空间结构发生了变化B. 生态系统功能恢复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 在不同阶段种植不同种类的牧草来改善盐碱化草地,可提高生物多样性D. 盐碱化草地中物质循环的速率决定于该生态系统恢复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以改造盐碱化草地为背景,综合考查了群落结构、

10、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生物多样性的基础知识。群落的空间结构是指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生物的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详解】盐碱化草地的改造是把重度盐碱化草地恢复至中度盐碱化草地,并最终恢复至轻度盐碱化草地和良好草地,在这个过程中草地的物种丰富度发生了变化,群落的空间结构也发生了变化,A正确;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使得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营养结构更加复杂,因而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正确;由题意可知在改造盐碱化草地过程

11、中,盐碱化的程度由重度至中度最后恢复至轻度或良好草地,在不同阶段物种的丰富度不断提高,因而生物的多样性也在提高,C正确;盐碱化草地中物质循环的速率与循环元素的性质、生物的生长速率、有机物分解的速率有关,而与该生态系统恢复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无关,D错误;因此选D。【点睛】该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6.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性是指当花粉落在自身柱头上时,花粉不能够正常萌发或不能穿过柱头,无法完成受精作用而不能结实的现象。下图为培育自交不亲和油菜的过程,其中A、C代表不同的染色体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自

12、交不亲和现象有利于防止自交退化,保持油菜的遗传多样性B. 油菜可能是由两个不同物种通过自然种间杂交后直接获得的物种C. F1是由AAC组成的三倍体,其中C组有9条染色体D. 选育的油菜自交不亲和是由于来自于白菜的不亲和基因所致【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干杂交过程可知白菜的配子中只有A(10条染色体)甘蓝型油菜的配子AC(19条染色体)由于A、C代表不同的染色体组,因此C这一染色体组中含有9条染色体。白菜和甘蓝型油菜杂交得到的F1的染色体组是AAC,含有三个染色体组,是三倍体。F1再和亲代母本杂交,得到F2,在F2中会出现自交不亲和的油菜(AACC),通过选育,从而挑选出自交不亲和的油菜。【

13、详解】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性是指当花粉落在自身柱头上时,花粉不能够正常萌发或不能穿过柱头,无法完成受精作用而不能结实的现象。因此自交不亲和现象有利于防止自交退化,保持油菜的遗传多样性,A正确;由题可知油菜可能是由两个不同物种(染色体组成为AA和CC)进行染交获得染色体组成为(AC)的二倍体,该二倍体经过染色体加倍获得的,而不是两个不同物种通过自然种间杂交后直接获得的物种,B错误;由分析可知F1是由AAC组成的三倍体,其中C组有9条染色体,C正确;由于白菜自交不亲和,而甘蓝型油菜自交亲和,说明自交不亲和油菜的不亲和基因应该来自白菜,D正确;因此选B。【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定律的和自由组合

14、定律的实质、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等知识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解答问题。7.为探究光照强度对不同植物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生长状况相同的A、B两种植物的幼苗,分别栽种在25的相同环境中,测定结果如下。已知A、B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5,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30。回答下列问题。(1)磷是细胞内多种化合物的重要组成元素,植物缺磷会导致光反应产生的_明显减少。缺镁也会影响上述化合物的生成,原因是缺镁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从而影响对光能的_。(2)当光照强度为120Lx时,两植物都有气体释放,A、B两植物释放的气体分别来自于_(填细胞器名称

15、)。适当提高温度后,A植物的光补偿点将_(选填“增大”或“减小”),此时消耗H的场所是_。(3)当光照强度为1500Lx时,B植物O2释放速率大于A,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_;当光照强度超过1500Lx时,A、B两植物光合速率不再增加,结合光合作用的过程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外界因素主要是_。若将温度由25提高到30(其他条件不变),B植物的光饱和点(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时的最小光照强度)降低。原因是_。【答案】 (1). ATP、NADPH(或 H) (2). 吸收、传递和转化 (3). 叶绿体、线粒体 (4). 增大 (5). 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 (6). 光合色素、酶的含量,酶的活

16、性 (7). CO2浓度 (8). 随温度的升高,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活性下降,暗反应减弱,需要光反应提供的ATP、NADPH减少,因此需要较低的光照强度【解析】【分析】本题以A、B两种植物为背景,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外因素,以及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场所及物质变化相关的知识。【详解】(1)光反应的产物为H和ATP,这两种化合物中均含有磷元素,所以磷是细胞内多种化合物的重要组成元素,植物缺磷会导致光反应产生的ATP、NADPH(或 H)明显减少。叶绿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作用是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因此缺镁也会影响上述化合物的生成,原因是缺镁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从而影响对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化。(

17、2)由表可知当光照强度为120Lx时,A植物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植物吸收CO2释放O2,而B植物的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植物吸收O2释放CO2,所以A植物释放的气体是O2,来自叶绿体,而B植物释放的是CO2,来自线粒体。由于两种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都是25,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30,因此适当提高温度后,A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而呼吸作用增强,所以其光补偿点将增大,此时消耗H既有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其场所是叶绿体基质,也有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其场所是线粒体内膜。(3)当光照强度为1500Lx时,B植物O2释放速率大于A,由于这时两种植物所处的环境一致,因此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是内部因

18、素,包括光合色素、酶的含量,酶的活性等因素;当光照强度超过1500Lx时,A、B两植物光合速率不再增加,结合光合作用的过程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外界因素主要是CO2浓度;若将温度由25提高到30(其他条件不变),B植物的光饱和点(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时的最小光照强度)降低。原因是随温度的升高,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活性下降,暗反应减弱,需要光反应提供的ATP、NADPH减少,因此需要较低的光照强度。【点睛】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有H的产生和利用,但需要说明的是光合作用产生的H指的是NADPH(还原型辅酶),其作用是为C3的还原提供还原剂,而呼吸作用产生的H指的是NADH(还原型辅酶),其作用是与氧气结

19、合形成水释放大量的能量。8.为研究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的共同调节作用,将生长两周的拟南芥幼苗叶片分别进行A、B两种处理(A用不同浓度的IAA溶液浸泡;B在上述相应浓度的IAA溶液中,分别加入适宜同浓度的等量乙烯利溶液浸泡),3h后测定的细胞膜透性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拟南芥幼苗中的生长素是其体内_转变来的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在韧皮部中,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_(选填“极性运输”或“非极性运输”)。(2)实验结果表明,在_时,IAA对细胞膜透性的影响不显著。B组随IAA浓度的提高,拟南芥叶片的细胞膜透性显著增加,与A组高浓度IAA处理的叶片细胞膜透性的变化趋势存在平行关

20、系,请对这一实验现象提出合理的假说。_。(3)已知乙烯能够降低植物的抗低温能力。现将拟南芥幼苗分别在22常温和4低温下培养一段时间,然后移至8的致死低温下,发现后者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前者。原因是_。请设计实验加以验证。_(简要写出实验思路)。【答案】 (1). 色氨酸 (2). 非极性运输 (3). 无乙烯利或低浓度IAA (4). 较高浓度的IAA能促进乙烯的合成,增大叶片的细胞膜透性 (5). 低温能抑制乙烯的合成,提高拟南芥幼苗在致死低温下的存活率 (6). 将拟南芥幼苗分别置于常温和非致死低温(如4)下培养,定时检测两组幼苗叶片内的乙烯合成量并比较分析【解析】【分析】本题以拟南芥幼苗叶片

21、为实验材料,综合考查了合成生长素的原料、生长素的运输方式等基础知识以及分析实验,设计实验的基本能力。【详解】(1)色氨酸是合成生长素的原料。生长素在植物体的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等部位运输时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2)由图可以看出,在无乙烯利或低浓度IAA时,IAA对细胞膜透性的影响不显著。B组随IAA浓度的提高,拟南芥叶片的细胞膜透性显著增加,说明拟南芥叶片的细胞膜透性与乙烯含量有关,与A组高浓度IAA处理的叶片细胞膜透性的变化趋势存在平行关系,较高浓度的IAA能促进乙烯的合成,因此可以提出以下假说:较高浓度的I

22、AA能促进乙烯的合成,增大叶片的细胞膜透性。(3)已知乙烯能够降低植物的抗低温能力。也就是说乙烯含量越高,植物的抗低温能力越低。现将拟南芥幼苗分别在22常温和4低温下培养一段时间,然后移至8的致死低温下,发现后者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前者。这说明低温能抑制乙烯的合成,提高拟南芥幼苗在致死低温下的存活率。要验证这一理论可以将拟南芥幼苗分别置于常温和非致死低温(如4)下培养,定时检测两组幼苗叶片内的乙烯合成量并比较分析。【点睛】设计实验时要注意:1找出实验目的的原理;2选定实验材料、药品和用具;3找出实验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4根据反应变量确定观测指标和初步推测实验可能的结果。9.黑龙江黑河至云

23、南腾冲的“胡焕庸线”(如图)是由中国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于1935年提出的,它首次揭示了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的奥秘。这条线的东南侧,36的国土面积,养育全国96的人口;线的西北侧,64的土地,养育4的人口。令人惊奇的是,中国人口从1935年的4.7亿增长到2018年的13.95亿,这条神奇的分界线勾勒的人口疏密关系仍稳固不变。“胡焕庸线”既是一条我国人口疏密程度的分界线,又是我国自然生态环境的分界线由东部的青山绿水变成了西部的草原、大漠与雪山。回答下列问题。(1)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和经济文化等因素导致“胡焕庸线”两侧人口密度相差约42.6倍。人口密度的调查方法是_;从种群特征的角度分析,造成两侧

24、人口密度明显差异的直接原因可能是_。(2)位于“胡焕庸线”西北侧的宁夏沙坡头是以沙漠生态治理与旅游胜地闻名于世的沙漠自然生态系统。沙坡头在生态恢复治理过程中通过群落的_,使生态系统的_得到恢复。恢复后的沙坡头,集大漠、黄河、高山、绿洲为一体,区分其中不同的生物群落需要首先分析_。(3)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自然沙漠景观、天然沙生植被、治沙科研成果、野生动物、明代古长城、沙坡鸣钟等人文景观及其自然综合体。野生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_(答出两点即可)。在保护过程中,能量流入该保护区的方式有_;其中流入野生动物的能量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另一部分_。(4)上世纪5

25、060年代,“胡焕庸线”西北侧的三北地区草场由于沙化、盐渍化,牧草严重退化,有数以百计的水库变成沙库。在三北防护林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的过程中发现,构建水库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远远大于草原生态系统,这是因为_。【答案】 (1). 逐个计数法 (2). 东南侧较西北侧出生率和迁入率高,死亡率和迁出率低 (3). 次生演替 (4). 结构和功能(群落的) (5). 物种组成 (6). 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调节种间关系,传播植物的种子和花粉,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7). 植物的光合作用,微生物的化能合成作用和有机物的直接输入 (8). 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9). 湿地生态系统在蓄水防

26、旱、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方面具有更高的间接价值【解析】【分析】本题以“胡焕庸线”综合考查了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详解】(1)对于自然界的野生生物来说,如果被调查的生物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可采用逐个计数法,如果被调查的生物分布范围较大,数量较多的种群时,常采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然而如果要调查人口密度则用逐个计数法。影响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等。因此从种群特征的角度分析,造成两侧人口密度明显差异的直接原因可能是东南侧较西北侧出生率和迁入率高,死亡率和迁出率低。(2)沙坡头在生态恢复治理过程中通过群落的次生演替,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群落的)得

27、到恢复。恢复后的沙坡头,集大漠、黄河、高山、绿洲为一体,区分其中不同的生物群落需要首先分析物种组成。(3)野生动物在生态系统一般都属于消费者,消费者的作用是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调节种间关系,传播植物的种子和花粉,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保护过程中,能量流入该保护区的方式有植物的光合作用,微生物的化能合成作用和有机物的直接输入;其中流入野生动物的能量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另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4)上世纪5060年代,“胡焕庸线”西北侧的三北地区草场由于沙化、盐渍化,牧草严重退化,有数以百计的水库变成沙库。在三北防护林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的过程中发

28、现,构建水库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远远大于草原生态系统,这是因为湿地生态系统在蓄水防旱、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方面具有更高的间接价值。【点睛】本题背景新颖,阅读量大,但在试题里面考查的大都是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可见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是得分的关键。10.鹦鹉羽毛的颜色有蓝色、绿色、黄色和白色四种,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B、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其遗传机理如图。现有多组绿色雄鹦鹉与白色雌鹦鹉杂交(正交),后代雌、雄鹦鹉的羽毛均为绿色;反交后代中,雄鹦鹉羽毛均为绿色,雌鹦鹉羽毛均为蓝色。回答下列问题。(1)由鹦鹉羽毛颜色的遗传机理可知,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是_。(2)控制羽毛颜色的

29、基因型共有_种,正交亲本中绿色雄鹦鹉和白色雌鹦鹉的基因型分别是_。若某鹦鹉蓝色羽毛出现白色斑点,是由于_。(3)养鸟专家在配制鹦鹉饲料时,发现含某微量元素3号饲料会抑制黄色物质的合成,使黄羽变为白羽。现有3号饲料长期饲喂的一只蓝色雄鹦鹉和正常饲料喂养的各种雌鹦鹉,请设计杂交实验,确定该蓝色雄鹦鹉为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实验思路:_预测结果及结论:_【答案】 (1).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一种性状可由两个基因控制 (2). 15 (3). AAZBZB、aaZbW (4). 体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缺失 (5). 用该蓝色雄鹦鹉与多只白色雌鹦鹉杂交,子代用正常饲料喂

30、养,观察并统计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6). 若子代雌、雄鹦鹉的羽毛都为绿色或者都为蓝色,则该个体为纯合子;否则为杂合子【解析】【分析】由题干可知鹦鹉的性别决定是ZW型,鹦鹉的羽毛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为A_ZbZb或A_ZbW的个体表现为蓝色,基因型为A_ZBZ_或A_ZBW的表现为绿色,基因型为aaZBZ_或aaZBW表现为黄色,基因型为aaZbZb或aaZbW表现为白色。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详解】(1)由鹦鹉羽毛颜色的遗传机理可知,基因与

31、生物性状的关系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一种性状可由两个基因控制。(2)鹦鹉羽毛的颜色有蓝色、绿色、黄色和白色四种,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B、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因此基因A应在常染色体上,所以控制羽毛颜色的基因型在常染色体上有AA、Aa、aa3种基因型,在Z染色体的的B的基因型有ZBZB、ZBZb、ZbZb、ZBW、ZbW等5种基因型,因此控制羽毛颜色的基因型共有3515种。由题意可知正交的雄性绿鹦鹉为基因型为A_ZBZ-与白色雌鹦鹉aaZbW杂交后代雌、雄鹦鹉的羽毛均为绿色,也即后代中的雄鹦鹉都为AaZBZb,而雌鹦鹉都为AaZBW,因此正交亲

32、本中绿色雄鹦鹉和白色雌鹦鹉的基因型分别是AAZBZB、aaZbW。蓝色鹦鹉的基因型是A_ZbZb或A_ZbW,若某鹦鹉蓝色羽毛出现白色斑点,是由于体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缺失。(3)由题意可知该蓝色的雄鹦鹉可能的基因型为A_ZBZ_或A_ZbZb,要验证其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可用该蓝色雄鹦鹉与多只白色雌(aaZbW)鹦鹉杂交,子代用正常饲料喂养,观察并统计子代表现型及比例,若子代雌、雄鹦鹉的羽毛都为绿色或者都为蓝色,则该个体为纯合子;否则为杂合子。【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在解遗传题时首先要依据题干所给信息找到亲本的基因型,在此基础上进行各方面的推理、分

33、析和判断。11.番茄中的番茄红素和胡萝卜中的-胡萝卜素都属于类胡萝卜素,两种色素都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在生活和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固定化酶技术在农副产品加工中也起到重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1)从番茄中提取番茄红素常用萃取法,提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_;提取过程应采用水浴加热,在加热瓶口还要加_装置,以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胡萝卜中的胡萝卜素也可用萃取法提取,原因是_。(2)工业生产上,常利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提取天然-胡萝卜素。已知红酵母细胞内的H可将无色的TTC还原为红色复合物,且菌体细胞内H含量越高,还原能力越强,胡萝卜素合成能力也越强。欲从红色淤泥中筛选出能合成-胡萝卜素的红酵母菌株,首

34、先将红色淤泥制成菌液,涂布到含TTC的培养基上,挑选出_菌落,然后通过_法进行分离纯化。(3)工业生产番茄汁时,常常利用果胶酶以提高出汁率,原因是果胶酶能瓦解_和胞间层。为了反复利用果胶酶,适宜采用_法进行固定化,并通过检测固定化果胶酶的_确定其应用价值。【答案】 (1). 提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 (2). 冷凝回流 (3). 胡萝卜素易溶于有机溶剂 (4). 红色 (5). 平板划线 (6). 细胞壁 (7). 化学结合和物理吸附法 (8). 酶活性(或酶活力)【解析】【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微生物的培养和纯化及酶的研究和应用等相关的知识。(1)植物有效成分提取的三种常用方法

35、比较提取方法水蒸气蒸馏法压榨法萃取法实验原理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通过机械加压,压榨出果皮中的芳香油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蒸发溶剂获得芳香油方法步骤水蒸气蒸馏分离油层除水过滤石灰水浸泡、漂洗压榨、过滤、静置再次过滤粉碎、干燥萃取、过滤浓缩适用范围适用于提取玫瑰油、薄荷油等挥发性强的芳香油适用于柑橘、柠檬等易焦糊原料的提取适用范围广,要求原料的颗粒要尽可能细小,能充分浸泡在有机溶剂中优点简单易行,便于分离生产成本低,易保持原料原有的结构和功能出油率高,易分离局限性水中蒸馏会导致原料焦糊和有效成分水解等问题分离较为困难,出油率相对较低使用的有机溶剂处理不当会影响芳香油的质量

36、(2)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等,其作用是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使榨取果汁更容易。(3)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等。一般来说,酶更适合采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固定化,而细胞多采用包埋法固定化。【详解】(1)从番茄中提取番茄红素常用萃取法,提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提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同时还受到原料颗粒的大小、紧密程度、含水量、萃取的温度和时间等条件的影响。提取过程应采用水浴加热,在加热瓶口还要加冷凝回流装置(冷凝管),以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胡萝卜中的胡萝卜素

37、也可用萃取法提取,原因是胡萝卜素易溶于有机溶剂。(2)由题干可知,红酵母细胞内的H可将无色的TTC还原为红色复合物,且菌体细胞内H含量越高,还原能力越强,胡萝卜素合成能力也越强。因此欲从红色淤泥中筛选出能合成-胡萝卜素的红酵母菌株,首先将红色淤泥制成菌液,涂布到含TTC的培养基上,挑选出红色菌落,然后通过平板划线法进行分离纯化。(3)工业生产番茄汁时,常常利用果胶酶以提高出汁率,原因是果胶酶能瓦解细胞壁和胞间层。为了反复利用果胶酶,适宜采用化学结合和物理吸附法法进行固定化,并通过检测固定化果胶酶的酶活性(或酶活力)确定其应用价值。【点睛】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2.中山大学眼科中心主任葛

38、坚领导的研究小组培育成了猴鼠嵌合体“猴鼠”,期待将成果用于人体角膜等组织或器官的移植。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器官移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供体器官短缺和_,目前临床通过应用免疫抑制剂抑制_的增殖来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2)过程中,培养基需通过_来保证无菌无毒环境,然后加入诱导因子,作用是_。再将皮肤干细胞注入到小鼠囊胚的_部位,最终培养成组织或器官。(3)实验中雌鼠和代孕母鼠需要同时注射激素在操作上称为_。过程中,所选代孕母鼠应满足的条件是_。(4)研究发现猴鼠嵌合体的器官可替代人体器官,但其表面的某些抗原决定簇仍可引起排异。为此,科学家在猴鼠嵌合体基因组中,导入某些调节因子对器官进行改造并取得

39、成功,所导入调节因子的作用是_。【答案】 (1). 免疫排斥 (2). T细胞 (3). 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并定期更换培养液 (4). 促使皮肤细胞恢复分裂增殖能力 (5). 内细胞团 (6). 同期发情处理 (7). 同种、健康、生理状态相同的其他雌鼠 (8). 抑制抗原决定簇基因的表达【解析】【分析】由题干可知,过程是动物细胞培养过程,需要的基本条件是:(1)无菌、无毒的环境,具体操作是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以防培养过程中的污染。此外,应定期更换培养液,以便清除代谢产物,防止细胞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2)营养,(3)温度和pH,(4)气体环境等。对雌鼠所用的激素为促性腺

40、激素,其目的是促进雌鼠超数排卵,过程为胚胎移植,胚胎移植能否成功,与供体和受体的生理状况有关。【详解】(1)人体器官移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供体器官短缺和免疫排斥,目前临床通过应用免疫抑制剂抑制T细胞的增殖来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2)过程中,培养基需通过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并定期更换培养液来保证无菌无毒环境,然后加入诱导因子,作用是促使皮肤细胞恢复分裂增殖能力。再将皮肤干细胞注入到小鼠囊胚的内细胞团部位,最终培养成组织或器官。(3)实验中雌鼠和代孕母鼠需要同时注射激素在操作上称为同期发情处理。过程中,所选代孕母鼠应满足的条件是同种、健康、生理状态相同的其他雌鼠。(4)研究发现猴鼠嵌合体的器官可替代人体器官,但其表面的某些抗原决定簇仍可引起排异。为此,科学家在猴鼠嵌合体基因组中,导入某些调节因子对器官进行改造并取得成功,所导入调节因子的作用是抑制抗原决定簇基因的表达。【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动物细胞培养、胚胎工程等相关的基础知识,要求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