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单元 第1讲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19河北黄骅月考)据史料记载,商王断定大事,要综合考虑五个方面的意见,即王本身、卿士、庶民(人)、卜(龟)和筮。如王、卿士和庶民一致同意,而龟筮反对,则以不动为好,动则不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商朝()A商王垄断决策权 B政治带有迷信色彩C王权受制于族权 D已孕育早期民主制答案B解析龟筮是掌管占卜的官员,商王决策要听取龟筮的意见,说明政治带有迷信色彩,故B项正确。材料“龟筮反对,则以不动为好,动则不利”说明商王听取龟筮的意见,没有垄断决策权,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不出族权对商王断定大事的影响有多大,故C项错误;材料说明的是商朝的政治制度体
2、现出神秘色彩,没有体现早期民主制的信息,故D项错误。2(2020江西新余四中检测)礼记记载:“殷人称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则提出“天命靡(无)常,惟德是辅”。周公曾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和殷商时期相比,西周统治者的治国理念是()A突出人的作用 B强化神权色彩C注重道德治理 D依赖血缘纽带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天命靡(无)常,惟德是辅”“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惟德惟民的治国思想,突出了人的作用,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西周统治者强化神权色彩,故B项错误;注重道德治理的说法过于片面,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依赖血缘纽带的理念,故D项错误。3(2019江苏苏州
3、高二期末)“一个共同体人口渐多,就得有分支流衍开去,很可能每一个分支也会立一疆界以示区别。这样,大的部族国家内部自然也存在着一种等级顺序。这好比大家庭的分家立户,是一种自然现象”。材料评论的是()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C分封制 D宗法制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下,周王将亲族和功臣分封到新占领的地区,建立了一批新兴的诸侯国。分封到地方的诸侯也可向下分封,从而自然地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顺序,故选C项。禅让制是原始社会后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王位世袭制是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的制度,宗法制是根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确定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
4、B、D三项。4(2019河南洛阳联考)西周初年多地发生叛乱,周公东征,平定了殷地的“三监之乱”,征服了殷商在东方的势力后,分封齐、鲁、燕、卫等国。这说明西周时期()A分封制是当时的一项制度创新B实现了对东方的垂直管理C分封制是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D政治中心开始向东部转移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实行分封制,所以分封制不是周公执政时期的制度创新,故A项错误;周公平叛后,在东方分封了齐、鲁、燕、卫等国,对这些地区实行的是间接管理,不是垂直管理,故B项错误;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和肃清殷商余孽后,分封齐、鲁、燕、卫等国,主要目的是对这些地区进行监督和管理,这说明分封制是当时巩
5、固统治的重要手段,故C项正确;从材料无法看出政治中心的转移,故D项错误。5(2020河南南阳一中开学考)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指出,“封建之道,盖有三端:慑服他部,责令服从,一也。替其酋长,改树我之同姓、外戚、功臣、故旧,二也。开辟荒地,使同姓、外戚、功臣、故旧移殖焉,三也。”如图中属于第三种情况的是()A归顺周的商贵族微子启封于宋(商故地)B周武王弟康叔封于卫C周成王弟叔虞封于唐(即晋,夏故地)D周贵族召公奭封于燕答案D解析燕国离周朝都城较远,分封到此地属于“开辟荒地”,分封周的贵族属于“使同姓移殖焉”,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A项属于第一类分封;B、C两项属于第二类分封。6(2019齐鲁名校联
6、考)在分封制下诸侯带领周王所授之民向东迁徙,与当地原居民杂糅,从而初步打破了邦族界限。此现象主要说明()A分封制有助于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转变B分封制促进了民族融合C分封制加强了中央与地方联系D分封制有利于文化的传播答案A解析分封制的最大特点是按照血缘关系进行分封,形成了血缘政治,“带领周王所授之民向东迁徙”“打破了邦族界限”说明血缘关系的政治逐渐向地缘政治转变,故A项正确。民族融合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故B项错误;分封制下诸侯权力较大,中央与地方联系并不是十分紧密,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7(2019黑龙江双鸭山一中高二期末)对中国人来说,有家就有家风。从世家大族的家训、家谱,到普
7、通百姓的家教、家规,传递的都是一种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下列各项与此现象相关的是()A世袭制 B宗法制C分封制 D郡县制答案B解析材料“家训、家谱”“家教、家规”的传承反映出了浓厚的家庭观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法观念塑造了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故B项正确。8(2019湖北黄冈质检)西周以前,贵族社会流行多妻婚姻;西周时期,一夫多妻制被一夫一妻多妾制取代。这一变化的主要影响是()A强化周天子的权威 B增强权力传承的稳定性C降低了女性的地位 D削弱了贵族的特权地位答案B解析由“一夫多妻制被一夫一妻多妾制取代”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西周的宗法制,妻所生的儿子为嫡子,妾所生的儿子为庶子,而嫡长子是最高权力的继
8、承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制度有利于增强权力传承的稳定性,故B项正确。周天子的权威与婚姻制度关系不大,故排除A项;不管是一夫多妻制还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女性的地位都较低,故排除C项;从一夫多妻制到一夫一妻多妾制,贵族的特权地位并未被削弱,故排除D项。9(2019山东莒县月考)诗经中周颂共三十一篇,除臣工丰年等篇章是为了春夏祈谷、秋冬谢神而作的祭歌外,其余大多为对周室祖先的礼赞,是先人崇拜。据此可知周颂()A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 B积极宣扬礼乐文化C使王权披上神秘色彩 D深受宗法观念影响答案D解析从材料“其余大多为对周室祖先的礼赞,是先人崇拜”可以看出,周颂大多是关于祖先的礼赞,这说明周人普遍崇拜祖
9、先,这种法祖敬宗的表现体现了宗法制度的影响,故D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颂与农业生产并无太大关系,故A项错误;礼乐文化维护周朝的等级制度,对祖先的崇拜不等于宣扬礼乐文化,故B项错误;崇拜祖先是对先祖的敬仰,与君权无直接关联,故C项错误。10(2019江苏徐州高二期末)顾炎武说:“夫惟收族之法行,而岁时有合食之恩,吉凶有通财之义然后知先王宗法之立,其所以养人之欲而给人之求,为周且豫矣。”在此他指出宗法制的主要作用是()A实现贫富均衡 B促进宗族互助C稳定社会秩序 D增加社会财富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宗法制的实行能够“收族”,而“收族”的重要作用在于能够使宗族成员皆有所养,而不至于贫富不均滋
10、生矛盾,造成统治秩序不稳,可见顾炎武认为宗法制主要作用是维护社会稳定,C项正确。实现贫富均衡最终目的是维护社会稳定,A项不是主要作用,排除;宗族互助是表象和手段,而非主要作用,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通过宗族互助维系社会稳定,互助并不能增加社会财富,排除D项。11(2019甘肃兰州一中月考)论语:“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四书集注:“佾,舞列也: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这表明礼乐制度的一个重要社会功能是()A强化君主绝对权力 B明确等级行为规范C教化百姓诚信向善 D促进文化发展繁荣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不同社会等级,礼制的规格也不同,表明了礼乐制对社会各等级行为进
11、行约束与规范,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统治阶级的等级秩序,无法体现强化君主的绝对权力,排除A项;材料信息与诚信向善无关,排除C项;材料信息与促进文化发展繁荣无关,排除D项。12(2019安徽马鞍山二中高二期末)春秋初年,会盟的主持者、参与者多为各诸侯国国君。诸侯之间的会盟不再经过周王的批准;没有周王主持或参加的盟会几乎连年不断。这表明,此时()A诸侯联合助推统一趋势加强B宗法分封制体系走向崩溃C周王天下共主地位完全丧失D贵族统治新秩序亟待构建答案D解析材料主旨为春秋初年诸侯会盟不再经过周王批准或者周王不主持,这说明周天子权威丧失,逐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通过会盟构建一种新的统治秩序,D项正
12、确。诸侯会盟不等于诸侯联合,A项偷换概念,排除;春秋时期宗法分封制尚未走向崩溃,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尚未完全丧失,排除B、C两项。二、非选择题13(2019贵州思南中学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周在实力上并不如商朝,在征服商朝以后,必然面临着如何统治一个庞大国家的严峻问题。西周初建之际,中原地区出现了范围很大的权力真空,这就给周初实行大分封提供了方便条件。在夏商两代的千年统治中,名义上是版图广阔的大国,而实际上众多百姓仍被分割在一个个小国(包括诸侯国或臣服方国)里生活,经济、政治、文化、思想、习俗各方面都有不小差异。在不同的小国族之间,心理上也有一定隔阂。当时实行分封制,容易为社会所接
13、受,有利于巩固新兴的政权。摘编自胡章华浅论周初实行分封制的原因材料二关于西周的历史,罗香林认为:“他(周武王)把过去已被人灭掉的部落或诸侯之国重新建立起来。这在当时,曾得到大众的拥护,是其获得的第一步成功。第二步是完成了对亡殷的防范工作第三步是以功臣开发边区,屏藩王室而封建诸侯,这使亲亲贤贤的工作也随之成功了。”王玉哲认为:“周武王东征灭商后,曾经进行分封,在黄河流域各地区广建侯卫但这次分封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东方还没有大定下来,有些诸侯仍不能赴国且埋下了政治的隐患。”摘编自罗香林中国民族史和王玉哲中国上古史纲(1)根据材料一,指出周初实行分封制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分析两位研究者
14、对西周历史的认识。答案(1)原因:疆域广阔而力量不足;中原地区出现权力真空;各地经济文化差异大。(2)认识:二人都认为分封制是西周基本的政治制度,但二人对周武王分封效果的认识不同。罗香林认为周武王分封取得了成功,巩固了西周的统治;王玉哲认为分封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且留下了政治隐患。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面临着如何统治一个庞大国家的严峻问题”可知疆域广阔而力量不足;根据材料“中原地区出现了范围很大的权力真空”可知中原地区出现权力真空;根据材料“经济、政治、文化、思想、习俗各方面都有不小差异。在不同的小国族之间,心理上也有一定隔阂”可知各地经济文化差异大。第(2)问,根据材料二“屏藩王室
15、而封建诸侯,这使亲亲贤贤的工作也随之成功了”“这次分封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东方还没有大定下来,有些诸侯仍不能赴国且埋下了政治的隐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分封制是西周基本的政治制度、对周武王分封效果的认识不同等方面分析两位研究者对西周历史的认识。14(2019四川射洪月考)宗法制、分封制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对古代中国社会政治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别子(嫡长子之外的其他嫡子、庶子)为祖,继(继嗣)别为宗,继祢(亡父)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者(大宗),百世不迁者也。宗其继高祖者(小宗),五世则迁者也。尊祖故敬
16、宗。敬宗,尊祖之义也。礼记大传材料二古代中国不存在宗教组织或官方祭司,一个家族的父权制家长主持祭祀祖先灵魂的仪式。家长作为这个家庭活着的成员和去世亲属之间的中间人,拥有极大的权威。他不仅主持自己家里举行的祭祀祖先的仪式,而且还主持旁系家庭的纪念仪式,这种仪式可能包括上百人。唐朝尤其是宋朝时期的中国父权制社会结构日渐加强宋朝时期,家族的祖先崇拜较之从前更加全面繁复。原来仅限于记住先祖的名字并在家内举行仪式,祈求他们的保护。这一时期,后代们孜孜不倦地寻找其有迹可寻的先祖的坟墓,并在坟墓旁举行纪念他的活动和仪式。整个大家族的成员会不远万里地去参加每年一度的纪念已逝先祖的仪式。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
17、流(1)材料一主要叙述了西周怎样的继承原则和祭祀原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周的继承原则和祭祀原则是建立在什么政治制度之上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宗法制对家族、宗族和国家政权有何积极影响?答案(1)继承原则:嫡长子继承原则;祭祀原则:大宗为百世不迁之宗、小宗为五世则迁之宗的祭祀原则。政治制度:宗法制。(2)积极影响: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了家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以血缘亲情来维系王权的威严和稳定,把“国”和“家”密切结合在一起,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强化了王权。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别子(嫡长子之外的其他嫡子、庶子)为祖,继(继嗣)别为宗,继祢(亡父)者为小宗”可知是嫡长子继承原则;根据材料一“宗其继别子者(大宗),百世不迁者也。宗其继高祖者(小宗),五世则迁者也”可知是大宗为百世不迁之宗、小宗为五世则迁之宗的祭祀原则。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原则建立在宗法制的基础上。第(2)问,根据材料二“这一时期,后代们孜孜不倦地寻找其有迹可寻的先祖的坟墓,并在坟墓旁举行纪念他的活动和仪式。整个大家族的成员会不远万里地去参加每年一度的纪念已逝先祖的仪式”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凝聚宗族、强化家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国”和“家”密切结合在一起等角度分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