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5 ,大小:998.77KB ,
资源ID:287157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8715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推荐》2021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 历史 专题10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大业 WORD版含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推荐》2021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 历史 专题10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大业 WORD版含解析.docx

1、专题10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大业第部分 2021年高考真题1.(2021浙江高考选考6月14)1949年,毛泽东在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指出:这次“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它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B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施政纲领C以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了“依法治国”的方略D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答案】B【解析】共同纲领规定国家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是新中国初期的施政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故选B项;1949年10月日开国大典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2、基本胜利,排除A项;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正式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排除C项;1982年宪法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排除D项。第部分 2021年各地模拟试题一、选择题1(2021广西高三毕业班4月高考模拟联考31)下表为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比例分配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类别共产党员非共产党员百分比44%56%民主党派工人、农民代表和无党派人士30%26%A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联合执政 B人民政协与我国的政党制度相伴而生C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地位极不稳固 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

3、针形成【答案】B【解析】由图表中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比例分配可知,伴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我国的政党制度也随之形成,故选B项;据所学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一党执政,多党参政,排除A项;据所学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背景是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地位已经稳固,排除C项;据所学“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是在1956年形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2(2021陕西汉中一模1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按界别组成,各界可以就国家大政方针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进行讨论和协商,既可发表自己的意见,也可提出所在界别的主张,甚至可以提出跨界别的共同建议。材料可用来

4、说明人民政协()A拥有部分人大权力 B主要履行监督职能C具有开放和包容性 D受人民监督和管理【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既可发表自己的意见,也可提出所在界别的主张,甚至可以提出跨界别的共同建议?”可知,政协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征,故选C项;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不具有人大职能和人大权力,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了政协的组成可以按照界别来分,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没有体现监督的职能,排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政协的参政议政情况,没有体现政协受到人民的监督和管理,排除D项。3(2021浙江温州高三11月选考适应性考试14)“这是总结了中国人民在近一百多年来特别是最近二十多年来反对

5、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的经验,而制订出来的一部人民革命建国纲领。这是目前时期全国人民的大宪章。”这里评价的文献是()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答案】B【解析】据材料“一部人民革命建国纲领目前时期全国人民的大宪章”可知该文献颁布于新中国成立之前,且为施政纲领,故选B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是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所写的关于中国社会矛盾和革命对象、任务、动力及性质的政治著作,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建国后1954年颁布,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于1

6、981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对“文化大革命”、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及功过是非作了总结和评价,排除D项。4(2021河北张家口二模9)图3所示的文献内容与中国共产党的活动相关。据此可知,该文献内容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用普选方式产生,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各级人民政府;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执行其职权;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图3A新民主主义论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论人民民主专政 D论十大关系【答案】B【解析】该文献中“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由中

7、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执行其职权”说明是1949年9月通过的共同纲领,它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职能,故选B项;新民主主义论是1940年发表的,不符合文献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排除A项;论人民民主专政是1949年6月发表的,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排除C项;论十大关系是1956年6月发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此时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能已经结束,排除D项。5(2021福建漳州三模1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中央大规模编译斯大林全集列宁全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以及与此相关的著作文章,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此举()A增强人民对新制度的认同感 B以苏联为学习目标C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D推动一五

8、计划实施【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共是无产阶级政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所以新中国成立初期大规模编译与马克思主义相关的著作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是为了增强人民对新制度和新政权的认同感,故选A项;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目的是增强人民对新制度的认同感,不是以苏联为学习目标,排除B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就已经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排除C项;材料中反映出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目的在于增强人民对新政权的认同感,不是推行一五计划,排除D项。6(2021福建泉州三模10)1949年,中共解放区成立黄河水利委员会,将黄河治理由分区治理转为全流域治理。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按照“以工代赈

9、”“按劳记工”等办法复堤防患,兴修农田水利,引黄灌溉。这表明()A土地改革胜利完成 B三大改造成果显著C国民经济快速恢复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答案】D【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成立委员会、分区治理全流域、以工代赈组织修复防患等可以看出国家组织能力强大,故选D项;土地改革于1952年完成,排除A项;三大改造的时间是19531956,排除B项;国民经济于1952年底恢复,排除C项。7(2021江西金太阳百所名校高三阶段性诊断考试10)1949年12月,中国政府决定成立“办理留学生回国事务委员会”,1950年10月,出台了对接济国外留学生返国旅费暂行办法,动员和争取留学生回国。这一举措()A体现了新中

10、国的统战政策 B旨在扩大新政权的统治基础C打破了美国对华外交封锁 D反映了“双百”方针的要求【答案】A【解析】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最广泛最充分地凝聚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组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国政府为动员和争取留学生回国,成立了专门机构,制订了实施细则,因此,这一举措体现了新中国的统战政策,故选A项;新中国是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留学生也属于人民的范畴,故新政权的统治基础没有扩大,排除B项;50年代初期,中国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打破了美国对新中国的外交孤立封锁,排除C项;“双百”方针是在1956年正式提出的,排除D项。8(2021青海海东一模30)

11、据统计,1950年1月,北京市党员总数迅速增加至15 228人(不包括中央单位和部队),其中,工厂、企业的党员为6081人,党政机关的党员为5094人,学校学员中的党员为2104人,街道、农村和其他单位的党员为1949人。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新型政权建设的需要 B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C中央干部职能的转变 D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新中国成立之初,采取了一系列巩固政权的措施,北京市党员总数迅速增加适应了政权建设的需要,故选A项;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之后,计划经济体制确立,排除B项;1950年1月,新中国已成立,中央干部职能为建设新中国,没有发生转变,排除C

12、项;1950年1月,政治体制尚未发生改革,排除D项。9(2021百校联盟高三12月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考试13)图3是建国初期不同团队设计的国徽。国徽的设计体现了()图3A艺术创作源于想象 B“双百”方针对艺术创作影响深远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D知识分子建设新中国的热情高涨【答案】D【解析】根据国徽设计内容可知知识分子认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认可新中国政权,反映出他们愿意为新中国做出自己的努力,故选D项;艺术创作源于社会生活实际,排除A项;“双百”方针提出于1956年,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国徽的设计,并未体现出中华文化,排除C项。10(2021四川泸州二模31)下图为1950年中国著名漫画家

13、华君武为朝鲜战争所作漫画年关结账,该漫画意在()A反映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冲击 B表达美国人民反对战争的情绪C鼓舞中国人民援朝必胜的信心 D宣告中国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答案】C【解析】材料漫画把朝鲜败局画成骷髅人,杜鲁门表情惆怅的看着后期可用的力量空空如也,反映出朝鲜战争美国必败的情况,鼓舞了中国人民援朝必胜的信心,故选C项;据所学朝鲜战争没有冲击到美国的霸主地位,排除A项;材料漫画是中国漫画家画的,反映的应该是中国人民的情绪而非美国人民的,排除B项;据所学中国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在1953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11(2021青海西宁一模31)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

14、会讲话中,习近平援引当年彭德怀战后报告中的原话指出,“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价值在于()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D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答案】C【解析】据材料“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可知抗美援朝使西方列强不能再以武力对中国进行殖民统治和侵略,即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故选C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价值,排除A项;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排除B项;枪杆子里出政权是1927年八

15、七会议提出的,排除D项。12(2021安徽合肥二模30)下图是1950年11月张文元创作的漫画一臂之助,义不容辞,该漫画反映的战争()A导致了朝鲜半岛分裂 B致使美国深陷经济危机C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 D重新确立中国大国地位【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中“1950年”“志愿军”等信息可知,漫画反映的抗美援朝战争,结合所学,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立即进行武装干涉,并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因此中国志愿军入朝作战属于保家卫国,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故选C项;根据所学,导致朝鲜半岛分裂的是美国和苏联的冷战,且朝鲜战争爆发时,朝鲜半岛已经分裂,排除A项;朝鲜战争中美国虽然没

16、有胜利,但是并没有使其深陷经济危机,排除B项;结合所学,使中国重新确立大国地位的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排除D项。13(2021“皖赣联考”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12)尽管1950年1月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表示美国及其他盟国承认1945年以来的四年中国对台湾岛行使主权,但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不仅派军队侵占台湾,还抛出“台湾地位未定论”,又在国际社会策动“双重承认”。美国转变对台政策,其企图是()A胁迫台湾参加朝鲜战争 B阴谋制造“两个中国”C强化其对台的殖民统治 D全面提升台湾国际地位【答案】B【解析】据材料“派军队侵占台湾,抛出台湾地位未定论,又在国际

17、社会策动双重承认”,其目的阴谋制造“两个中国”,故选B项;台湾没有参加朝鲜战争,排除A项;结合所学,美国没有对台进行殖民统治,排除C项;美国转变对台政策主要从美国利益出发,而不是全面提升台湾国际地位,排除D项。14(2021辽宁沈阳一模10)图2是抗美援朝时期的一副宣传画,该作者重在强调()图2A朝鲜维护统一的正义性 B中美双方实力对比悬殊C中国出兵朝鲜的必要性 D冷战的重心转移到亚洲【答案】C【解析】据图片信息可知,中国出兵朝鲜既是为了帮助邻国抵抗美帝国主义的侵略,也是为了自我安全,这反映的是中国出兵朝鲜的必要性,故选C项;中国出兵朝鲜是为了帮助朝鲜抵抗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并非是因为朝鲜统一的

18、正义性,排除A项;“救邻自救”反映的是中国出兵朝鲜的重要原因,无法据此得知中美之间的实力差距,排除B项;冷战的重心一直在欧洲,排除D项。15(2021吉林吉林二模12)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废除包办婚姻、三妻四妾、寡妇守节等制度,改革婚姻家庭制度,促进了新型婚姻家庭关系的建立,取缔社会丑恶现象,这些做法凸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A国家治理效能和效率的提升 B社会制度的开放性和包容性C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决心 D实现了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答案】A【解析】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而材料“1950年”“取缔社会丑恶现象”等信息说明,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年,政府就通过立法

19、向社会丑恶现象开刀,体现了国家治理效能和效率的提升,故选A项;材料中的做法属于政府的治理措施,与社会制度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无关,排除B项;表达了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决心的是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排除C项;材料中的做法只是有利于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的实现,但是否“实现了”还需通过人们恋爱和婚姻的实际情况来看,排除D项。16(2021四川宜宾二模31)1950年的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上,928人被中央人民政府表彰。此次劳模评选以“解放全部国土”“镇压反革命势力”“发展生产”“建设新中国”等为主要标准。这次评选活动旨在()A推动解放战争的胜利 B确保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巩固民主革命的成果 D总结社

20、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答案】C【解析】该会议的背景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从评选标准“解放镇压反革命势力、发展生产”等反映了巩固政权、恢复经济的主题,故选C项;1949年4月渡江战役标志解放战争胜利,排除A项;1953年提出社会主义改造目标,跟题中时间不吻合,排除B项;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题中是过渡时期,排除D项。17(2021湖南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高三10月大联考5)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人“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国定进口税暂行条例,提高商品关税税率;1950年,政务院确立改造海关的基本方针,海关税则“必需

21、保护国家生产,必需保护国内生产品与外国商品竞争”。这主要反映了()A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收回关税自主权 B中国海关关税自主化的努力与实现C关税自主极大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D人民反帝爱国斗争取得了全面胜利【答案】B【解析】据材料近代以来中国关税主权由受列强干预到自主提高关税,再到实施保护性关税,说明关税自主不断增强,故选B项;中国关税自主权的真正实现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排除A项;对外贸易受国际形势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之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上封锁中国,排除C项;材料展示的是近代以来不同时期的关税情况,排除D项。18(2021江苏盐城三模10)1952年12月,第二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毛泽东为大

22、会题词(见图3)题词表明()A抗美援朝成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B卫生健康工作与三大改造协同推进C所有制变革已深入到卫生工作领域 D卫生工作成为一五计划的重要任务【答案】A【解析】据题词“1952年”“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以及题词时间可知,这一题词是在抗美援朝的大背景下提出,说明当时抗美援朝是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故选A项;三大改造开始于1953年,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卫生领域的改革,不是所有制改革,排除C项;一五计划开始的时间是1953年,排除D项。19(2021辽宁丹东二模9)下图为1953年吉林省延吉县龙井市人民文化馆前的一幅宣传画。画中用中文与朝鲜文写着同样的宣传标语。这说明当时新中国(

23、)A开创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D贯彻落实人民民主原则【答案】D【解析】从图片中的文字“严肃地、慎重地、选举我们真正满意的人”及“1953年”可知,这反映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过程,说明中国贯彻落实人民民主原则,故选D项;材料与民族区域自治无关,排除A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1954年建立的,排除B项;材料主要涉及政治领域的“选举”,并未体现法制建设,排除C项。20(2021陕西宝鸡一模30)清朝理藩院负责少数民族事务,元朝在西南实行土司制度,新中国建立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上述材料说明()A中国具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传统 B中国社会治理模式具有传

24、承性C中国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格局 D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当家做主【答案】A【解析】由材料“清朝理藩院负责少数民族事务,元朝在西南实行土司制度,新中国建立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可知清朝设理藩院,元朝实行土司制度,新中国实行少数民族自治制度,说明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故选A项;新中国的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古代的土司制度性质不同,“传承性”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史实,无法得出民族格局,排除C项;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当家做主,排除D项。21(2021四川遂宁高三零诊考试33)有学者认为:这是要打破权力单向中心化结构,建立起一个中心与周边之间

25、的经常性互动与反馈的体系,中心带动周边,通过汇聚民智而变得更加聪慧,周边烘托中心,通过领悟中心而变得更加自觉,不断推动社会进步。这一论述可以用于说明()A雅典民主政治 B人民政治协商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要打破权力单向中心化结构,建立起一个中心与周边之间的经常性互动与反馈的体系,中心带动周边周边烘托中心”可知,只要有一个中心,同时中心和周边之间又有密切的联系和互动,二者共同作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民政协制度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前提下,广泛团结各阶层代表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与材料相符,故选B项;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是人民主

26、权和轮番而治,与材料中心和周互动不符,排除A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机关,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排除D项。22(2021海南海口三模12)我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全国人大代表,人口超过100万的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以平等地位参与国家事务和地方事务管理。以上史实主要说明()A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水平提高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C少数民族地区治理关乎国家前途命运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7、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答案】D【解析】我国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全国人大代表,与汉族享有平等的地位,参与国家管理,由此体现了民族平等的原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地位,故选D项;材料反映的是少数民族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发展水平无关,排除A项;材料阐述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不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意义,排除B项;此项说法过于夸张绝对,排除C项。23(2021湖北八市高三3月联考9)在讨论1954年宪法草案过程中,收到了来自全国各阶层8000多人的修改意见,毛泽东同志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上说,我们这个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他这样说的主要依

28、据是()A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未完全建立 B新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 D学习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答案】A【解析】1954年宪法制定时,我国尚未完成三大改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因此其“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故选A项;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职权,排除B项;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自1953年“一五”计划的实行开始起步,时间不符,且材料所述为民主政治的建设,与工业化建设无直接关系,排除C项;优先发展重工业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内容之一,与民主政治建设无关,排除D项。24(2021四川成都蓉城名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34)学者竺可桢的日记记载

29、:“午后至怀仁堂开会,通过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宪法投票分为八组,票上有汉、藏、蒙、畏吾儿四种文字主席团开会,说明廿二号的政治报告因翻译蒙、藏文需时,延期到廿三日。”该日记可以佐证()A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B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效果显著C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建立 D新中国的民族政策得以落实【答案】D【解析】据材料“票上有汉、藏、蒙、畏吾儿四种文字翻译蒙、藏文”可知新中国落实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民族政策,故选D项;据材料“通过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宪法”可知竺可桢的日记记载为1954年,尚未建立社会主义,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排除A项;据材料“怀仁堂开会主席团开会”可知不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30、,排除B项;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建立,排除C项。25(2021安徽“江淮十校”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14)“它经过民主程序最终完成了国家建构的过程。它的里程碑作用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制度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法治制度,是国家长治久安,蓬勃发展的重要保证”。“它”()A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 B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成功代行了全国人大的职能 D初步建立了政治协商制度【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中国共产党领导”、“经过民主程序最终完成了国家建构的过程”等信息可知,“它”是指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据此可知,该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

31、制度,故选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952年底,国民经济已经基本恢复,排除A项;1949年9月所召开的新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排除C项;新政协初步建立了政治协商制度,而不是第一届全国人大,排除D项。26(2021天津河东区一模10)新中国成立后历次通过的宪法都包括序言和四章。1954年宪法的目录顺序为“序言”“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旗、国徽、首都”。1982年宪法则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放在了“国家机构”前面。宪法结构顺序的这一变动:()A凸显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 B昭示着人民当家作主C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完善了国家民主法治【答案】A【解析】

32、宪法变化“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放在了“国家机构”前面”体现了对人权的尊重,故选A项;1949年新中国成立昭示着人民当家作主,排除B项;保障人权不能体现制度的优越性,排除C项;顺序上的变化不是内容上的增减,不能体现“完善”,排除D项。27(2021内蒙古赤峰高三4月模拟考试30)下图是杨之光在1954年创作的中国画一辈子第一回,该画描绘了一位老妇人有生之年第一回拿到选民证时的激动心情。该作品主要体现了()A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贯彻 B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C人民当家作主的新风貌 D基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答案】C【解析】据材料“该画描绘了一位老妇人有生之年第一回拿到选民证时的激动心情”,可知材料反映的

33、是1954年我国第一次进行了人民代表普选活动,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故选C项;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排除A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排除D项。28(2021清华大学高三3月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9)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得到了人大会议代表的高度赞扬,旅大市代表刘立富说,他从小就当小贩学徒,卖过豆腐,十四岁就在码头上背豆饼,“挨皮鞭,挨木棒是家常便饭。可是现在,我们这些被瞧不起的人当了工厂的主

34、人,国家的主人公了!”这则材料作为例证,可以用来说明()A新中国获得民众政治认同 B制定宪法是建国初期首要任务C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效显著 D新中国基层民主制度初步建立【答案】A【解析】据材料“我们这些被瞧不起的人当了工厂的主人,国家的主人公了”可知,1954年人大代表高度赞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刘立富代表以亲身经历表达了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可以用来说明新中国获得民众政治认同,故选A项;建国初期首要任务是巩固政权,不是制定宪法,排除B项;材料说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是三大改造,排除C项;基层民主制度主要是指我国的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而材料说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排除D项。29(2

35、021广东“百越名校联盟”普通高中高三12月学业质量检测9)中国末代皇帝溥仪回忆说:“解放后,承认自己是少数民族的一年比一年多。(1954年)宪法公布之后,满族全都登记了,于是才有了二百四十万这个连满族人自己也出乎意料的数目。”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解放后全国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B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建设取得成效C爱国统一战线的政策取得成功 D社会主义制度获得各族人民的拥护【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现象得益于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4年宪法正式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故选B项;土地改革运动主要解决的是农民的土地问题,不符合题

36、意,排除A项;爱国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方针,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以及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的指导方针,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仅提及满族,D选项“各族人民”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30(2021江苏南京、盐城一模8)据统计,1954年宪法在起草讨论的时候,参加初步讨论的各界人民有103万余人,共提出118万多条意见。宪法起草委员会根据人民群众提出的意见,对宪法草案作了若干改动。这一过程()A体现了人民政协的职能 B反映出人大制度的优势C彰显出人民民主的原则 D凸显了依法治国的国策【答案】C【解析】1954年宪法起草讨论过程中,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满足了人民当

37、家做主的愿望,彰显出人民民主的原则,故选C项;人民政协的职能有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此时人大制度尚未正式建立,排除B项;材料只反映了宪法的起草和讨论情况,而不能体现依法治国,排除D项。31(2021新疆乌鲁木齐三模31)“五四宪法虽然肯定了社会主义的原则,但仍然承认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经济格局,承认各民主阶级,包括资产阶级在内的结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治格局。在法律上保护资本家所有权和个体劳动者的私有权。”这反映出五四宪法()A确保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方向 B具有过渡时期的历史特点C仿效了当时苏联宪法的内容 D确立了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答案】B【解析】据材料“但仍然

38、承认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经济格局”“在法律上保护资本家所有权和个体劳动者的私有权”,可知五四宪法仍然是以新民主主义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社会为基础的,具有过渡时期的历史特点,故选B项;共同纲领确保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方向,排除A项;苏联宪法是苏联社会主义社会建立后颁发的,而当时我国正在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并没有提到国家权力机关的划分,排除D项。32(2021河南十所名校高中毕业班尖子生第二次考试13)1956年,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正确地处理少数民族问题,是我们的国家工作中一项重大的任务。我们必须用更大的努力来帮助各少数民族在经济和文化上的进步。”这

39、是当时我国()A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B民主制度重建的需要C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D国家统一巩固的需要【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1956年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要正确处理少数民族问题,要用更大的努力来帮助各少数民族在经济和文化上的进步,这反映了1956年我国三大改造即将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即将建立,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少数民族问题,故选A项;民主制度的重建是指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重新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经济体制改革在1978年开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1956年三大改造即将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即将建立,但是祖国统一大业尚未提上日程,排除D项。3

40、3(2021清华大学11月高三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31)新中国成立前,文教、科技和卫生方面的知识分子有200万人左右,到1957年,全国仅教育系统拥有教师的数量就达254万人,全国参加业余学校学习的职工共7632万人,其中扫除文盲784万人。这表明新中国()A高度重视增强文化软实力 B构建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C注重新政权意识形态教育 D集中力量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答案】A【解析】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7年,中国的知识分子数量大幅增加,并扫除了大量文盲,说明新中国重视文化教育,注意增强文化软实力,故选A项;题干重在强调文盲率的下降,与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无直接联系,排除B项;材料内容并未

41、涉及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排除C项;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不是发展文化教育,排除D项。34(2021浙江绍兴高三11月选考科目诊断性考试14)国民党败退台湾以后,蒋介石集团积极准备反攻大陆,提出了“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的目标。为了惩罚国民党军队长期对大陆东南沿海的挑衅行为,人民解放军于1958年起开始对国民党军金门防卫部和炮兵阵地等重要目标进行炮击。对这一事件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A反映了蒋介石集团分裂国家、谋求独立的意愿B对金门岛

42、军事目标的定期炮击前后持续了20年C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停止对金门岛屿的炮击D停止炮击金门意味着大陆武力统一方式的放弃【答案】B【解析】人民解放军于1958年起开始对国民党军金门防卫部和炮兵阵地等重要目标进行炮击,1979年元旦,国防部长徐向前宣布停止炮击金门,前后持续了20年,故选B项;蒋介石集团积极准备反攻大陆夺取国内统治权,不属于分裂国家、谋求独立,排除A项;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建议海峡两岸实行通航、通邮、通商和探亲旅游,排除C项;停止炮击金门意味着由武力统一变为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

43、图谋的,排除D项。35(2021广东佛山顺德区二模10)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民法典的起草工作几度中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法典的起草逐渐加快,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2020年5月28日,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据此判断,统一民法典的最终形成主要得益于国内()A民主法治观念的增强 B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C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 D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答案】D【解析】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原有法律体系已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经济的发展使社会各界对民法典的呼声愈来愈高,故选D项;民主法治观念的增强有利于加快民法典的制定,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44、有利于加快民法典的制定,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有利于加快民法典的制定,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36(2021四川广元三模31)1974年,我国铁路运输严重堵塞,当年全国货运量只完成计划的92%,比1973年少运货物4321万吨。但是到1975年4月底,堵塞情况严重的几个铁路局就已经全部疏通,全国20个铁路局中有19个超额完成计划。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A二五计划取得显著成效 B过度依赖苏联援助C政治局势影响经济建设 D浮夸风气有增无减【答案】C【解析】据材料“1975年4月底,堵塞已经全部疏通超额完成计划”并结合所学可知1975年1月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以铁路整顿为

45、突破口进行整顿,国民经济开始恢复和发展,反映出政治局势影响经济建设,故选C项;二五计划的时间是19581962年,排除A项;50年代末中苏关系已经恶化,排除B项;浮夸风出现于1958年“大跃进”时期,排除D项。37(2021四川南充二模31)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到:“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该讲话表明()A国家法律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B党内民主集中制被破坏C“依法治国”方针已写入宪法 D基层民主选举开始实行【答案】A【解析】邓小平强调国家法律并不完善,还存在很多问题,因

46、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国家法律体系,故选A项;据材料“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材料讨论的是法律的完善问题,与党的民主集中制无关,排除B项;1999年“依法治国”方针写入宪法,时间不符,排除C项;据材料“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材料谈论的是法律不够完善,与基层民主无关,排除D项。38(2021江西赣州高三3月摸底31)1977年,刚恢复法学教育时,全国只有3所大学设有法律系,每年招收200多人。2006年底,我国设立法学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已达603所,在校的法律专业本科生接近30万人。截至2020年,我国已有近700所高校开设了法学专业。这一现象从

47、本质上说明我国()A民主法制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B民主法制建设速度空前加快C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D重视高素质法制人才的培养【答案】A【解析】据材料“1977年,恢复法学教育时,在校的法律专业本科生接近30万人”,可知从1977年文革结束至今,法律教育随着中国法制化建设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结合法制建设与民主政治的关系,本质上说明这一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水平的提高,故选A项;民主法制的建设速度加快是现象而非本质,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以法学为代表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并不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排除C项;重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材料中的现象而非本质,排除D项。39(2021河南中原名校高三第四次质量考评1

48、6)改革开放前,在“要高山低头,令河水倒流”的口号下建立的东江深圳供水工程,缓解了香港同胞用水之急。改革开放初期,香港助力深圳,谱写了一曲“港同深比翼齐飞,深同港共同转型”的赞歌。这体现出()A“一国两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B社会主义制度在香港发挥了优越性C港深加强交流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D香港回归提升了中国的综合国力【答案】C【解析】由材料“缓解了香港同胞用水之急”、“港同深比翼齐飞,深同港共同转型”可知改革开放前后,深圳与香港之间互相扶持与帮助,促进共同发展,故选C项;“一国两制”国策下香港于1997年实现回归,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A项;香港回归后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排除B项;材料并未

49、提及香港回归,排除D项。40(2021安徽蚌埠四模31)1979年10月,中共中央批准的在国务院各部委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中安排党外人士担任领导职务的报告强调,要克服清一色思想,切实安排好党外人士的工作,并和他们真诚合作,共同把国家的事情办好。该报告反映了我国()A政治领域的拨乱反正工作完成 B民主政治制度发展到新阶段C民主党派成为执政党的一部分 D政协的职能发生了重大变化【答案】B【解析】由材料“要克服清一色思想,切实安排好党外人士的工作,并和他们真诚合作”可知中共中央主张同党外人士真诚合作,共同把国家的事情办好,说明我国的民主协商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民主政治制度发展到新阶段,故选B项;材料

50、强调的是民主协商制度的进一步发展,而非拨乱反正,排除A项;民主党派是我国的参政党,不是执政党的一部分,排除C项;政协的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其职能并未发生变化,排除D项。41(2021河南洛阳二模3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人大先后通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和商标法等法律;1982年宪法颁布后,又通过了涉外经济合同法公司法等法律。此后,全国人大又将“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入宪法。这反映了我国()A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B引进外资是对外开放的重点C法制建设适应改革开放的发展 D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出,为适应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我国的法律不断完善,颁布了多

51、部经济相关的法律,故选C项;材料“全国人大先后通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和商标法等法律;1982年宪法颁布后,又通过了涉外经济合同法公司法等法律”可见讨论的主题是法律体系的完善,并非民主政治建设,排除A项;材料讨论的主题是对内改革,尤其是对内改革中的法制建设,而非对外开放,排除B项;材料“全国人大又将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入宪法”,可知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后法制建设的新特点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没有体现法律的社会主义特点,排除D项。42(2021河北保定二模10)1981年,中央办公厅印发的云南民族工作汇报会纪要提出,要“大力培养一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忠实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密切联系民族群众,有现代科学

52、文化知识和各种业务工作能力的民族干部队伍”。这表明党中央()A把民族地区发展作为中心工作之一 B对少数民族干部任用注重德才兼备C重视优化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结构 D强调民族团结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答案】B【解析】“大力培养一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忠实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密切联系民族群众”强调民族干部要有良好的思想品质;“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业务工作能力”强调工作的才干和能力,故选B项;材料是注重培养德才兼备的民族干部,与发展民族地区作为中心工作之一无关,排除A项;优化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结构包括数量、年龄、专业知识等方面,排除C项;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有利于祖国统一,材料不涉及,

53、排除D项。43(2021福建新高考适应性测试11)1982年12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决定,将“人民公社”改为“乡、民族乡”,“人民公社主任、副主任和委员若干人”改为“乡长、副乡长”,“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改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这一决定旨在()A转变基层政府的职能 B实行政企分开C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发展乡镇企业【答案】A【解析】将农村的基本核算单位由人民公社改为村集体组织,目的在于转变基层政府的职能,故选A项;政企分开是20世纪90年代针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与基层政权改革无关,且时间不符,排除B项;对农村基层政权的组织形式进行的改革属于政治制度方面的改革,与推

54、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无关,排除C项;对农村基层政权的组织形式进行的改革属于政治制度方面的改革,与发展乡镇企业无关无关,排除D项。44(2021浙江浙南名校联盟高三第一次联考12)“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地按比例协调发展。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材料出自()A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答案】C【解析】“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55、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这种现象出现在改革开放后,因此材料出自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故选C项;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排除A项;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涉及到三大改造,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这种现象出现在改革开放后,排除B项;1999年中国已经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是实行计划经济,排除D项。45(2021天一大联考“皖豫名校联盟体”高三第一次考试12)下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六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构成情况示意图。这现象反映出()A民主政治的曲折发展历程 B我国遵循民族平等的原则C人大取代人民政协的职能 D人大代表包括各党

56、派人士【答案】A【解析】根据示意图可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下,在我国最高权力机构人民代表大会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数量在1954年到1983年呈现下降趋势,这表明我国的民主政治呈现曲折发展的历程,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我国的政党制度,未涉及民族政策,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人大的组成结构,未涉及人大的职能,排除C项;人大代表包括各党派人士,只是表面现象,不是材料主旨的反映,排除D项。46(2021安徽A10联盟高三上学期11月段考15)1984年,邓小平在同英国首相的谈话中指出: “如果用社会主义来统一, 就做不到三方面都接受。勉强接受了,也会造成混乱局面”,“就香港问

57、题而言,三方面都能接受的只能是一国两制”。这说明()A“一国两制”是实事求是的产物 B“一国两制”是就香港问题提出的C港人治港是“一国两制”的基础 D香港的稳定取决于资本主义制度【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1984年邓小平同英国首相谈话中指出,香港问题解决需要三方都能接受方案,如果做不到三方都接受,勉强接受了,也会造成混乱,而三方都接受的只能是“一国两制”,这说明“一国两制”是三方都能接受的现实选择,故选A项;“一国两制”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最早在香港问题上实践,排除B项;“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而非港人治港,排除C项;依据材料,香港稳定的前提是“一国两制”,而非资本主义制度,排除D项。

58、47(2021江苏南京六校联合体高三12月联考10)1987年台湾地区热门电影电视主要有跨过海峡、返乡探亲和落叶归根,海外返乡行等。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台湾当局两岸政策松动 B海峡两岸军事对峙局面结束C大陆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D“一国两制”成为两岸共识【答案】A【解析】1987年的台湾热门电影电视都是关于台湾同胞回到大陆相关的题材,这是由于1987年台湾当局允许台湾同胞回大陆探亲政策的出台,故选A项;海峡两岸军事对峙局面结束于1979年,排除B项;大陆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开始于1979年,但是台湾不是对外开放政策适用的地区,因为台湾属于中国的一部分,所以C项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一国两制

59、”到现在也没有成为两岸共识,排除D项。48(2021河南九师联盟高三4月联考31)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先后颁布了对外贸易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法律。这表明我国()A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B逐步建立起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C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调控 D为对外开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答案】B【解析】材料中颁布的法律有对国内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规范,体现了法律为建立市场经济护航,故选B项;1992年十四大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排除A项;材料体现法律为规范市场经济,没有加强行政干预,故不符合“调控”,排除C项;材料中的法律也涉及规

60、范国内经济贸易,不仅仅是为对外开放,排除D项。49(2021安徽芜湖二模31)据统计,西藏的少数民族干部由1965年的7600多名,到1986年底,发展到31万名,2014年底,少数民族干部已有11万多人,约是1965年的14倍多,占全区干部总量的70%以上。材料体现了()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以践行 B政治协商制度得以贯彻实施C基层民主建设得到巨大发展 D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斐然【答案】A【解析】据材料“西藏的少数民族干部由1965年的7600多名约是1965年的14倍多,占全区干部总量的70%以上”可知,西藏地区主要是藏族人管理,反映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践行,故选A项;材料没有体现中共领导、

61、多党合作,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西藏地区少数民族干部占绝大多数,不是基层民主,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西藏地区的政治发展,而非经济社会发展,排除D项。50(2021浙江精诚联盟高三12月适应性联考13)邓小平曾说:有些事情,比如一九九七年后香港有人骂中国共产党,骂中国,我们还是允许他骂,但是如果变成行动,要把香港变成一个在“民主”的幌子下反对大陆的基地,怎么办?那就非干预不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香港政府依据相关法律进行干预 B中央不能派驻港部队直接参与干预C英国政府可以适度采取措施干预 D港人治港,完全自治【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针对“港独”的违法行为,香港政府可以依据相关法律进行干

62、预,故选A项;中央政府在可以在适当的情况下派驻港部队直接参与干预,排除B项;香港回归中国之后,英国政府没有任何权力采取适度措施干预香港事务,排除C项;香港在“一国两制”的大前提下实行“港人治港”,而并非完全自知,排除D项。51(2021云贵川藏四省名校高三第二次大联考31)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自1999年开播以来受到了电视观众超乎寻常的期待和欢迎。下图是2010年某一个月31天节目内容主题图表。这反映出()A社会治理法制化趋势增强 B所举案例具有巨大冲击力C电视成为主要的传媒手段 D国家法律制度形成了体系【答案】A【解析】据上表,可知人们对法制节目关注较高,对与观众日常生活关联的法律内容更感兴

63、趣,说明我国法制建设不管发展,故选A项;材料并没有涉及具体案例,无法判断冲击力,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电视,并没有涉及其他传媒,无法得出电视是主要的传媒手段,排除C项;材料是法制节目,并不是法律体系,排除D项。52(2021山西吕梁一模7)针对两岸关系,2014年5月27日上午,前民进党主席施明德和前台“国安会”秘书长苏起在台北喜来登饭店提出处理两岸问题的五原则,主张“尊重现状、不改变现状”,并以“大一中”架构作为两岸现阶段的“过渡方案”。其中第四条是:“大一中架构”意在“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上共组一个不完整的国际法人,以共识解决处理双方关切的事务,作为两岸现阶段的过渡方案。由此可见“大

64、一中架构”()A维护了一个中国的原则 B偏离了“九二共识”C有助于两岸的和平统一 D发展了“一国两制”【答案】B【解析】据材料“大一中架构意在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上共组一个不完整的国际法人,以共识解决处理双方关切的事务”并结合所学可知,“大一中架构”企图同时保留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偏离了“九二共识”,故选B项;“大一中架构”主张一中一台,是对一个中国原则的破坏,排除A项;“大一中架构”主张两个中国,不利于两岸的和平统一,排除C项;“大一中架构”与“一国两制”原则背道而驰,排除D项。53(2021辽宁葫芦岛一模11)我国向社会公布法律草案征求意见,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

65、954年)的制定。200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宣布委员长会议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律草案一般都要予以公开,广泛征求意见。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增加以网络的方式征求意见。这一发展过程()A保证了参与主体的广泛性 B发挥了人大制度作用C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D坚持了社会主义原则【答案】A【解析】由“向社会公布草案征求意见”、“广泛征求意见”和“增加以网络的方式征求意见”等是保证我国法律草案征求意见时有更广泛的社会参与,体现了参与主体的广泛性,故选A项;人大制度体现的是民主决策,题干体现的是征求意见,不是做决策,排除B项;题干仅仅体现的是广泛征求意见,是民主而没有体现集中,排除C项

66、;向民众征求意见是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前提下进行的,排除D项。54(2021河北邯郸高三上学期期末10)新中国分别于1954年、1962年、1979年、2002年四次组织民法典的编纂工作。因时机不成熟,均未成功。2020年5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如图4)该法典的颁布()图4A奠定了非公有制经济起步发展的基础 B凸显了社会主义法学家的重要作用C标志着成熟完备的法律体系最终形成 D厘定了民事权利和国家权力的边界【答案】D【解析】图中的“要回归私法本位”意味着私法和公法的界定在民法典中是有体现的,而民事权利属于私法的范畴,国家权力属于公法的范畴,故选D项;非公有制经济起步时间

67、远远早于民法典的颁布,所以不能说民法典奠定了非公有制经济起步发展的基础,排除A项;题干体现的是私法和公法的区别与界定,不是突出法学家在其中的作用,排除B项;虽然C的说法符合史实,但却与题目主旨不一致,排除C项。55(2021河南中原名校高三第三次质量考评16)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民法典的颁行()A摒弃了原有的法律规范 B建构了全新的法制体系C推动了法治文明的发展 D使中国进入成文法时代【答案】C【解析】据材料“2020年5月

68、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可知民法典的推行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有利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法治文明的发展,故选C项;民法典是在原有法律基础上进行编纂的,是继承发展的关系,并非摒弃,排除A项;“全新”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就已进入成文法时代,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56(2021山东泰安高考全真模拟16)(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贵州巡抚赵廷臣升任云贵总督,开云贵督府

69、设置之端,拉开全面治理云南的帷幕。顺治十七年(1660年),清军占领昆明,平定南明政权;康熙六年(1667年),以“教化,王弄、安南三长官司地为开化府”,并下设永平、东安等八里。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定三藩之乱,重置绿营兵,形成3标、7镇、6协、7营的军事建制;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云南总督、巡抚同驻云南府城,确立了云南的督、抚同城体制。雍正四年(1726年),鄂尔泰作为云贵总督办理边界事务并建关立界;中法战争后,清政府派内阁学士周德润为勘界大臣前往云南,签订中法续议界务专条,收回部分失地。摘编自聂迅清代滇东南边疆民族地区国家治理的区域演进与历史进程研究材料二 1952年9月,云南

70、省委边疆工作委员会做出了关于党对边疆民族聚居区统一领导的决定,从1953年中期开始,组织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各民族地方人民政府。20世纪50年代初期,昆明军区314万名官兵,响应党的号召,参与“屯垦戍边”战略,1952年,中共云南省委组织3000多人的工作队深入边疆民族地区,积极与各阶层人士联系,开展“做好事,交朋友”活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批准云南畹町、瑞丽等作为首批边境开放城市,云南边境地区开启了沿边开放的新时期。1991年,瑞丽市边境贸易额达75亿元,货物吞吐量超过80万吨,瑞丽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边境贸易口岸。摘编自李邦伟建国以来我国边疆治理模式的变迁及重构研究(1)根据材料

71、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治理云南边疆地区的措施及其作用。(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云南边疆治理的特点。(6分)【答案】(1)措施:进行军事平叛,稳定边疆局势;设置督抚机构,规划行政建制;构筑军事体系。明确边界范围;签订专门条约,收回部分失地。(6分,答出三点即可)作用:稳定了云南边疆局势,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规范了边疆治理模式填补了边境管理的制度空缺;为后世边疆管理奠定了基础。(4分,任答两点即可)(2)特点:突出地方各族人民的政治地位;政治建设与经济开发相结合;坚持党的统一领导,注重群众参与;治理模式与时俱进,正确科学;充分发

72、挥地方优势。(6分,任答三点即可)【解析】(1)第一小问措施,据材料一“清顺治十六年,开云贵督府设置之端,拉开全面治理云南的帷幕,康熙二十六年,确立了云南的督、抚同城体制”,可知设置督抚机构,加强控制;据材料一“教化,王弄、安南三长官司地为开化府、下设永平、东安等八里”,可知完善地方制度,规划行政建制,加强对地方的治理;据材料一“平定三藩之乱,重置绿营兵,形成3标、7镇、6协、7营的军事建制”,可知平定军事叛乱,重置军事建制,构建军事体系;据材料一“雍正四年、鄂尔泰作为云贵总督办理边界事务并建关立界”,可知明确边界范围;据材料一“中法战争后,签订中法续议界务专条,收回部分失地”,可知晚清时期,

73、签订专门条约,收回部分失地。第二小问作用,据材料一“清顺治十六年,开云贵督府设置之端、教化,王弄、安南三长官司地为开化府”,可知通过设立督抚机构,规划行政建制,有利于完善边境管理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为后世边疆管理奠定基础;据材料一“平定三藩之乱,重置绿营兵”,可知通过平定叛乱,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稳定边疆局势,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2)据材料二“云南省委边疆工作委员会做出了关于党对边疆民族聚居区统一领导的决定”,可知坚持党的统一领导;据材料二“组织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各民族地方人民政府”,可知突出各民族人民的政治地位,落实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据材料二“314万名官兵,响应党的号召,参与

74、“屯垦戍边”战略、组织3000多人的工作队深入边疆民族地区”,可知调动民众广泛参与;据材料二“国家批准云南畹町、瑞丽等作为首批边境开放城市,云南边境地区开启了沿边开放的新时期”,可知充分利用地区优势,进行经济开发。57(2021湖南衡阳一模18)(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辽朝社会中,契丹人与汉人逐步形成了混居的局面。辽朝统治者非常重视中原文化,采取各种方式促进契丹与汉文化的融合。然而,契丹与中原的观念、风俗习惯大不相同,给辽朝的统治者带来困难。耶律德光对辽国的官僚制度进行改革,制定了南北面官制,即“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

75、、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摘编自李斯、任向阳的南北面官制对辽朝文化的影响材料二 中国的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的,这样的民族分布情况,就不可能设想采取如同苏联那样的民族共和国办法,而应该采取最适当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单一体的多民族的国家,而不是联邦国家,也无法采取联邦制度。我们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分别情况,成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或者民族乡,使所有少数民族不论聚居或者杂居都能实行真正的自治。摘编自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北面官制实行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

76、政策与南北面官制的不同。(9分)【答案】(1)原因:民族混居,各民族经济水平、风俗习惯不同;为了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稳定社会,巩固统治的需要。(6分)(2)不同:实施范围不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针对少数民族地区而设,南北面官制覆盖整个契丹地区;自治程度不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实现了当家作主,南北面官制下的各地区,人民没有自治权;性质不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属于民主政治,南北面官制体现的是专制统治。(9分)【解析】(1)据材料一“辽朝社会中,契丹人与汉人逐步形成了混居的局面”“然而,契丹与中原的观念、风俗习惯大不相同”可知民族混居,各民族经济水平、风俗习惯不同;据材料一“辽朝统治者非常重视中原

77、文化,采取各种方式促进契丹与汉文化的融合”可知为了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据材料一“给辽朝的统治者带来困难”可知稳定社会,巩固统治的需要。(2)据材料一“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材料二“分别情况,成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或者民族乡”可知,实施范围不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针对少数民族地区而设,南北面官制覆盖整个契丹地区;据材料一“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材料二“使所有少数民族不论聚居或者杂居都能实行真正的自治”可知自治程度不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实现了当家作主,南北面官制下的各地区,人民没有自治权;同时结合所学可知,从实施目的来看,两个制度的性质也不一样,民族区域自治

78、政策属于民主政治,南北面官制体现的是专制统治。58(2021天津和平区一模17)(20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政府从全球战略利益以及抑制社会主义力量出发,作出了出兵干预的决定,并宣布为阻止中国大陆政府对台湾的任何进攻,命令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美国政府的这些决定都是在中国进行抗美援朝之前作出的,完全是美国政府单方面干涉了中国内政。抗美援朝根本不是什么“惹火上身”,更不是因此而妨碍了解决台湾问题。抗美援朝使全世界重新认识了新中国:中国人已不再像过去那样任人欺凌,已不再是以往西方人眼中的“东亚病夫”;她热爱和平,但决不能容忍别人强加于自己的威胁和侵略。据金冲及二十世纪

79、史纲(下册)改编材料二 朝鲜战争的爆发和苏联援助的到来,帮助中共高层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上取得了共识。一方面,朝鲜战争改变了斯大林对中共的态度,更愿意慷慨地帮助中国实现自己的工业化计划。另一方面,朝鲜战争使中共领导人对于加强国防力量产生了紧迫感。工业化从何处起步,是一个“苦苦思索”的问题。各有关部门提出过不同的设想,经过“反复权衡和深入讨论”,最后“大家认为必须从发展原材料、能源、机械制造等重工业入手。”可见,最终确定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在党内高层是经过认真讨论的。摘自萧冬连国步艰难: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改编(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述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政府作出的“决定”以及“中

80、国进行抗美援朝”的直接原因。请结合材料二,从经济建设的角度归纳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对中国所产生的重大意义。(10 分)(2)阅读材料二,概括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呈现的特点,并简析“一五”计划完成的重要意义。(10 分)【答案】(1)“决定”:出兵干预朝鲜内战(或组成所谓的联合国军直接参与朝鲜战争);命令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或阻止中国大陆政府解放台湾),(4分)原因:美国直接参与朝鲜战争,严重威胁中国安全(或美军将战火烧到中朝边境,并轰炸中国东北地区,或“保家卫国”)。(2 分)意义:改变了苏联对中国的态度,援助中国工业化建设;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为即将展开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创

81、造了和平的国际环境。(4分)(2)特点:在反复权衡和深入讨论的基础上制定,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苏联给予极大的援助。(4 分)意义:加强了国防力量;标志着新中国国家工业化建设的开始;初步建立了工业化体系;开始改变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逐步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6 分)【解析】(1)第一小问决定,据材料一“从全球战略利益以及抑制社会主义力量出发,作出了出兵干预的决定”得出美国出兵干预朝鲜;据材料一“为阻止中国大陆政府对台湾的任何进攻,命令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得出为了阻止中国大陆解放台湾,命令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一“美国政府的

82、这些决定都是在中国进行抗美援朝之前作出的,完全是美国政府单方面干涉了中国内政”得出美国直接参与朝鲜战争,严重威胁中国安全。第三小问意义,据材料二“鲜战争改变了斯大林对中共的态度,更愿意慷慨地帮助中国实现自己的工业化计划”得出朝鲜战争改变了斯大林对中共的态度,援助中国工业化建设;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抗美援朝的胜利,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2)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二“反复权衡和深入讨论”“大家认为必须从发展原材料、能源、机械制造等重工业入手”得出在反复权衡和深入讨论的基础上制定,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据材料二“更愿意慷慨地帮助中国实现自己的工业化计划”得出苏联给予极大的援助。第二小问意义,

83、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防、工业化、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等方面分析得出,“一五计划”增强了国防力量,开始改变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工业化建设打下了基础,工业化体系初步建立,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59(2021湖南衡阳二模18)(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新的专制政权或曰官僚体系必须寻求其它的支持性因素以维持自身的运转。这个因素是以族权为主要内容的乡村自治权,政权必须与自治权相互合作,才能实现自身职能,才能“号令天下”。在中国古代,农村社会要保障乡民的基本权利利益,要维持稳定,也需要借助宗族组织。同时,由于生产力水平落后,每个农业家庭必须寻求一定的外力支持。农村宗族组织体系便

84、应运而生了。摘编自白临鹏20世纪80年代以来宗族复兴及其对村治的影响材料二 建国以来宗族被当作封建余毒,打击宗族势力成为国家反封建的重要内容。“从50年代开始的土改运动,到后来的合作化、人民公社和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运动,国家政权结构的触角一直延伸到乡村的每一个角落,国家基本实现了对村民的全方位控制,国家的正式制度在进入社会基层的过程中,不但结束了乡族自治的传统,而且逐渐地影响、改变和控制了民间的非正式制度,直到将它们取而代之。这使在广大农村延续了若干世纪的宗法组织遭受了沉重打击,宗族活动基本停止。直至改革开放后,宗族又开始逐渐登上历史舞台。我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为宗族复兴提供了经济基础,宗族复

85、兴为维护家庭利益提供保障。摘编自文瑜我国农村宗族组织与基层政权关系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农村宗族组织产生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建国以来农村宗族组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时期宗族复兴的影响。(9分)【答案】(1)宗族组织是专制政权实现自身职能的工具;保障乡民权益、维持社会稳定的需要;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需要寻求外力支持;古代宗法观念的影响。(6分,答出3点即可)(2)变化:由建国初遭受沉重打击到改革开放后逐渐走向复兴。(3分)影响:积极:有利于农村权力的有效制衡;有利于乡村自治与社会稳定;有利于乡民互助,克服小生产的局限;有利于弘扬优秀家

86、风与传统美德;有利于乡民的精神皈依与家国认同。(4分,答出2点即可)消极:宗族组织过分发展不利于基层的政权稳定与民主建设;宗族组织复兴带来封建迷信死灰复燃;宗族组织发展与农村现代化发展趋势显得格格不入。(2分,答出1点即可)【解析】(1)据材料一“新的专制政权或曰官僚体系必须寻求其它的支持性因素以维持自身的运转”可知是专制政权实现自身职能的工具;据材料“农村社会要保障乡民的基本权利利益,要维持稳定,也需要借助宗族组织”可知保障乡民权益、维持社会稳定的需要;据材料“由于生产力水平落后,每个农业家庭必须寻求一定的外力支持”可知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需要寻求外力支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到古代宗法观念

87、的影响。(2)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二“建国以来宗族被当作封建余毒,打击宗族势力成为国家反封建的重要内容”“直至改革开放后,宗族又开始逐渐登上历史舞台”可知由建国初遭受沉重打击到改革开放后逐渐走向复兴。第二小问影响,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积极方面,对乡民而言,有利于乡民互助,克服小生产的局限与有利于乡民的精神皈依与家国认同;对国家而言,有利于农村权力的有效制衡与有利于乡村自治与社会稳定;从社会而言,对于有利于弘扬优秀家风与传统美德;消极方面,对国家而言,宗族组织过分发展不利于基层的政权稳定与民主建设;据材料“建国以来宗族被当作封建余毒”可知宗族组织复兴带来封建迷信死灰复燃;从经济上看

88、,宗族组织发展与农村现代化发展趋势显得格格不入。60(2021福建南平二模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 新中国制宪权的正当性,集中表现在作为制宪权主体的人民获得国家政权的事实。新中国的民主内涵首先意味着人民当家作主,进而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等各方面事务。作为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五四宪法”的制定者们承继了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宪法文件,延续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宪法观。一些重大的制度设计还参考了1936年苏联宪法、1953年罗马尼亚宪法等国外经验,并根据本国实际作出慎重选择。摘编自韩大元“五四宪法”的历史地位与时代精神材料二 中国民法典编纂工作的进行取决于对法典观念的合理

89、定位,即需要服务于实践的考虑,不宜为了追求体系建构而破坏已经形成的法律体制的基本框架;以服务于司法实务为主要考虑因素,注重提供具体规范;应遵循汇编式、重述式的法典观念。中国的民事立法需要通过法典编纂来实现民事立法的科学化,补充制度缺漏。民法典编纂清晰界定了立法与司法之间的界限,有助于建构合理的中国民法的法源体系。摘编自薛军中国民法典编纂:观念、愿景与思路(1)根据材料一,归纳“五四宪法”颁布的历史条件,并指出其制定的原则。(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民法典的编纂理念及其历史意义。(10分)(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两部法律的内在关系。(2分)【答案】(1)条件:中国共产党的领

90、导;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制度建设的经验;人民当家作主。 (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原则:本国经验与外国合理经验相结合;从本国实际出发。(4分)(2)理念: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科学化和规范化;继承性和前瞻性相结合;自由、平等、公正。(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意义:完善法源体系;明确立法与司法职责;推进依法治国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3)关系: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是民法制定的依据。(2分)【解析】(1)第一小问条件,据材料一“新中国制宪权的正当性,集中表现在作为制宪权主体的人民获得国家政权的事实”得出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据材

91、料一“新中国的民主内涵首先意味着人民当家作主”得出人民当家做主;据材料一“五四宪法的制定者们承继了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宪法文件,延续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宪法观”得出制度建设的经验;据材料一“延续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宪法观”得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二小问原则,据材料一“延续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宪法观。一些重大的制度设计还参考了1936年苏联宪法、1953年罗马尼亚宪法等国外经验”得出本国经验和外国经验相结合;据材料“并根据本国实际作出慎重选择”得出从本国实际出发。(2)第一小问理念,据材料二“中国的民事立法需要通过法典编纂来实现民事立法的科学化,补充制度缺漏”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科学化和规范化,继承性和前瞻性相结合,自由、平等、公正等。第二小问意义,据材料二“民法典编纂清晰界定了立法与司法之间的界限,有助于建构合理的中国民法的法源体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意义是完善法源体系;明确立法与司法的职责;推进依法治国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等方面回答。(3)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民法制定的依据。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