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练习: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86816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练习: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练习: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练习: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练习: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练习: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练习: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三单元 第14课一、选择题1到1918年下半年,苏俄失去了主要的粮食产地,四分之三的领土落入敌手,“社会主义祖国在危急中!”对此,苏维埃政府实行了()导学号69030368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国家工业化政策D农业集体化政策【答案】A【解析】注意时间“1918年”及相关信息“危急”,据此判断出当时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2015临沂)俄国著名学者尤布尔金在独立报三个列宁中说:“十月革命的列宁在思想和行动上完全以阶级观点为依据。后来的列宁越来越不像马克思主义者,而是渐进的改良主义者。”导致列宁思想发生转变的社会背景是() 导学号69030369A俄国面临国内外敌人的猖狂进攻B战时

2、共产主义政策造成经济凋敝C苏联人民迫切想过渡到社会主义D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建立【答案】B【解析】马克思主义主张单一的公有制,取消商品市场,列宁允许部分发展资本主义,恢复商品市场,因此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改良主义者”。A项是推行战时共产主义的背景,故A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的严重政治经济危机,是实行新经济政策这一转变的社会背景,故B项正确;C项是国内战争结束后继续推行战时共产主义的背景,故C项错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尚未建立,故D项错误。3(2014滕州)1920年冬,列宁发现“广大农民群众不是自觉地而是本能地在情绪上反对我们”。这意味着当时列宁认识到了() 导学号69030370

3、A农民群众思想认识的落后性B国内外局势的严重性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局限性D农业集体化的片面性【答案】C【解析】1920年冬苏俄正处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期间,列宁发现“广大农民群众不是自觉地而是本能地在情绪上反对我们”,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损害了农民的利益,遭到农民的反对,故选C项。4(2014宁德)列宁说:“从物质、经济、生产意义上来讲,我们还没有走上社会主义的入口。”为达到这个“入口”走向社会主义,苏俄() 导学号69030371A发表告俄国公民书B实行国家资本主义C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D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注意关键信息“列宁为使苏俄走向社会主义而实行的政策”,据

4、此符合题意的是实行新经济政策,B项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是这一政策的特点,故选B项。A项不符合走向社会主义这一条件,C、D两项是斯大林时期实行的措施。5(2015海南17)1924年,季诺维也夫在俄共(布)十三大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强调“不会再有因新经济政策而采取的新的退却”。此后,党的许多领导人也纷纷表示,反对“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这表明当时他们认为,新经济政策() 导学号69030372A已经完成了恢复经济的任务B是特殊时期被迫做出的暂时妥协C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D应该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取代【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题目中的信

5、息“不会再有因新经济政策而采取的新的退却”表明季诺维也夫认为新经济政策是特殊时期的暂时妥协,故本题应排除C项,选择B项;题目中未涉及经济恢复工作的完成及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恢复,故排除A、D两项。6阅读下表,19201925年苏俄(苏联)农业总产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导学号6903037319131925年俄国农业总产值情况表时间项目1913年1920年1925年农业总产值(%)10067112A.十月革命的胜利B工农联盟的巩固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推动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答案】D【解析】分析表中数据,“19201925年”苏俄(苏联)农业总产值呈增长趋势,联系所学可知,这一时期苏俄(苏联)实行新

6、经济政策,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了余粮征集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从而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故选D项。71921年,美国商人哈默来到莫斯科,列宁与之交谈:“你们可以在这儿找到原料和销售机器的市场,以后还可以在这里推销工业产品。而我们需要你们的技术和方法。”紧接对话后出现的情形是() 导学号69030374A宣布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B粉碎协约国的武力干涉C允许私人创办和租赁工厂D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答案】C【解析】从材料结合所学我们知道,题干中列宁的谈话表明要实行新经济政策,当然允许私人创办和租赁中小企业。8(2015河北名校联盟)俄国史载,20世纪20年代,“社会主义商店”虽然享有政府的优惠待遇和较

7、低价格。但常被人认为“不如私人商店”,因为私人商店一般能提供更快捷、更舒适的服务和较好的质量、较多的品种。这表明() 导学号69030375A新经济政策削弱了无产阶级专政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市场竞争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弊端日益显现D经济状况的恶化催生了新经济政策【答案】B【解析】由材料中,苏俄20世纪20年代出现“社会主义商店”“私人商店”,并且“社会主义商店”不如“私人商店”,可以看出新经济政策允许市场竞争的存在。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导学号69030376材料一收割队和征粮队征集的一切粮食,应按下列原则进行分配:首先,自然分配必需数量的粮食,以满足当地居民最贫苦阶层对粮食的需求其余

8、的粮食立即无条件的送往粮食收集中心。这批粮食的分配应由省粮食委员会根据粮食人民委员部的指令执行。世界现代史资料选辑材料二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的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的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率,以及为了确切的规定农民所应负担的国家义务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自己全权处理可以用来交换工业品和农产品。苏共决议汇编材料三粮食税是从极度贫困、经济破坏和战争所迫时采取的特殊“战时共产主义”,进到正常的社会主义产品交换的一种过渡形式。而正常的社会主义产品交换,又是以带有小农在居民中占优势所造成的特点的社会主义进到共产主义的一种过渡形式。材料四既然无产阶级紧紧

9、掌握着政权,紧紧掌握着运输业和大工业,这里就没有什么使无产阶级政权可怕的地方。材料三和材料四均摘自论粮食税请回答:(1)材料一提出了什么措施?依据材料三指出其实施的背景。(2)材料二又提出了什么措施?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其实施的主要原因。(3)有人认为由材料一的措施转向材料二的措施会导致资本主义复辟。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试结合材料加以说明。【答案】(1)背景:战争所迫;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人民生活极度贫困。(2)措施:实行粮食税。原因:小农经济在经济中占绝对优势;提高当时的劳动生产率。(3)不正确。理由:无产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一、选择题10在斯大林模式下,全国

10、是一个统一的“大工厂”,而企业只是这座“大工厂”中的一个“生产车间”甚至“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这表明斯大林模式() 导学号69030377A实行指导性的计划管理B完全排斥市场调节C优先发展重工业D导致生活物资短缺【答案】B【解析】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苏联实行指令性的计划管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故B项正确。苏联实行的是“指令性”计划不是“指导性”计划,故A项错误,C、D两项材料不能体现。11“我们国家(苏联)的经济结构相当沉重,机器制造业和国防综合体占整个生产规模的75%,而日用消费品占25%。”材料主要反眏了苏联经济发展的特点是()导学号69030378A以工业化为主导B

11、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C农业经济基础薄弱D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重工业和国防工业所占比例远超轻工业,这体现了苏联在工业化过程中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12(2015广东雅礼中学)1928年,斯大林视察西伯利亚农村后说,苏维埃制度不能长久建立在两种不同的基础上,即“联合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工业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小农经济”。这种认识在实践中体现为() 导学号69030379A提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B建立城乡市场交换体系C实行农业生产关系改造D加快重工业的发展速度【答案】C【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和内容。1928年苏联的工业化已经开展起来,但斯

12、大林认为“个体小农经济”无法适应大规模工业化的需要,不能为工业化提供更多更大的工业产品消费市场,也不能为工业提供更多的原料,所以在这种指导思想之下,农业开始改造,消灭个体劳动走农业集体化道路,发展集体农庄,由个体分散的土地到集中大规模农庄,属于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调整,故选C;选项A不符合材料的本意,如果是提出第一个五年计划,其认识背景应该是当时苏联面临的严峻国际局势,即被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包围,以及本国工业和经济水平的落后;B项和D项的表述与材料意思相差甚远,材料是要说明发展工业和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之间的矛盾的,在实践中的体现是采取措施解决这一矛盾,显然B、D两项不合题意要求。13这是前苏联

13、的一段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的回到家里和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有柴!”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该笑话主要针对斯大林时期的() 导学号69030380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C农业集体化运动D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答案】C【解析】“油”“锅”“柴”都没有,这体现了农业集体化下生产、生活资料的公有性特征。14(2015洛阳)苏联在实施斯大林经济模式时,实行居民证制度。只给城镇居民发放居民证,

14、农民没有居民证。没有居民证和其他相关证明文件,苏联公民是不能异地流动的。苏联当时实施这一居民管理制度,主要是为了() 导学号69030381A限制农民自由流动B满足工业化发展的需要C保证农业生产的劳动力D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答案】B【解析】据材料“农民没有居民证不能异地流动”说明苏联希望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发展农业生产以支援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生产,故选B项。A、C两项不是最终目的,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二、非选择题15阅读以下材料:导学号69030382材料一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

15、且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苏联史材料二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列宁选集材料三1921年,列宁又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苏联兴亡史材料四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买卖业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列宁全集请回答:(1)材料一是针对什么

16、政策而言的?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列宁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除了战争需要之外,主要的目的是什么?(2)材料三说明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变化后的措施是什么。(3)材料四中的“再后退”退到什么地步?“后退”的根本目的是什么?(4)结合材料归纳从苏俄经济政策的转变中能得出什么结论。【答案】(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目的:向社会主义过渡,按共产主义原则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2)变化:以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措施答出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即可。(3)由商品交换(以物易物)退到私人买卖、自由贸易,发展商品生产。根本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4)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制定政策的基本原则。(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