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4 ,大小:1.42MB ,
资源ID:286783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8678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2学案:第7单元-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2学案:第7单元-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WORD版含解析.doc

1、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学习目标: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1.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斯大林模式”的表现及利弊。2.难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教材整理1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外患:英、法、美、日等国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内忧:被推翻的俄国贵族、地主和资产阶级与帝国主义国家相勾结,向苏维埃政权发动进攻。现实:国内物资十分匮乏。(2)目的:确

2、保战争的胜利。(3)措施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工业:加速实行工业国有化,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商业:取消一切商品贸易,所有生活必需品均由国家集中分配。分配:实行普遍的义务劳动制,“不劳动者不得食”。(4)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战争的特殊环境下采取的非常措施,得到了人民的理解和支持,保证了前线的胜利,对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实行,引起农民的严重不满,影响到工人的生产和生活。经济危机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轻巧识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新经济政策(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实行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时间:1921年3月在俄共(

3、布)十大上。(3)内容农业: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还采取措施,帮助农民恢复生产。工业:重要工矿企业仍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租让给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允许开办私人小企业。商业:实行自由贸易,发展商品经济。分配:废除平均主义的配给制,实行工资级别制。(4)作用:到1925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国内政局渐趋稳定,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得到了巩固。误区警示新经济政策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是在一定限度内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的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政策。它坚持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和苏维埃的领导,不会恢复到资本主义

4、时代。教材整理2“斯大林模式”的经验教训1背景(1)1922年,苏联成立。(2)1924年列宁逝世,斯大林的领导地位确立。(3)新经济政策逐渐被取消。2确立时间:20世纪30年代中期。3主要特征(1)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2)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以行政命令手段管理经济。(3)实行计划经济,否定市场经济。4建立途径(1)工业化方针: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通过以优先、高速发展重工业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实施:从1928年起,苏联先后实施两个五年计划。结果: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到1940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2)农业

5、集体化背景:工业化对粮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方针: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确定了农业集体化方针。实施:从1929年起,苏联开始全盘集体化运动。到1937年,农业集体化已基本完成。5评价(1)特殊性: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是在苏联内部经济文化落后、外部遭受帝国主义包围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2)积极性:使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强大的工业国,为后来战胜德国法西斯提供了物质保障。(3)消极性“斯大林模式”存在着明显的弊端。a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b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长期实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6、。c从农民身上取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损害,农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斯大林逝世后,此体制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严重危害,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特别提醒“斯大林模式”的表现(1)所有制形式:单一的公有制。(2)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3)调节手段:排斥市场,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4)管理手段: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知识网络史论要旨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国内战争形势下被迫采取的措施,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色。2.苏俄国内战争结束后,新经济政策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经济的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3.“斯大林模式”迅速促进了苏联的工业化,但也

7、存在不少弊端,影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探究点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不同史 料解 读史料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19181920年国内战争时期采取的经济政策,又称军事共产主义。内战爆发后,苏俄的粮食、煤炭、石油和钢铁的主要产地陷入敌手,苏维埃国家处境十分困难。为了把仅有的人力物力集中起来用于战胜敌人,苏维埃政府实行一些临时性政策,这些政策统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百度百科以句号为界分三层,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含义、实施的原因和目的三方面分析。史料二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

8、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大国崛起解说词由“被打得半死”到“拄着拐杖走动了”说明了新经济政策实施的结果。注意史料中第二个省略号后面的内容,分析该政策的实质。【史料应用】(1)根据史料一回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什么情况下实施的?其目的是什么?【提示】背景:是在面临战争的严峻形势下采取的。目的:为了战胜敌人。(2)根据史料二,分析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提示】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 【史论拓展】“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不同项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背景处

9、于战争环境之中,物资极度匮乏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结束,经济形势严峻,出现政治危机目的集中力量应付战争,后来借此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恢复发展生产,在此基础上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内容农业余粮收集制,对粮食实行垄断政策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部分恢复私营经济,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商业禁止商品贸易允许自由贸易,恢复商品流通和商品交换分配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制经济手段排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用单纯的行政手段来管理经济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作用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促进经济的恢复,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

10、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认识对战争胜利起重要作用,但违背生产力要求,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是符合俄国国情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探究点二“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及认识史 料解 读史料一(苏联)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以极快的速度,走完了欧美国家通常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工业化路程。大国崛起解说词“它以极快的速度,走完了工业化路程”是史料主题。史料二“斯大林模式”是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计划管理体制,它限制了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否定了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粗暴的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生活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并

11、片面发展重工业,过多剥夺农民和限制居民生活,实行高积累,多投资。百度百科抓关键信息“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计划管理体制”“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史料应用】(1)史料一说明苏联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什么?【提示】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成为工业强国。(2)史料二反映出斯大林模式的显著特点是什么?【提示】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实行计划经济。 【史论拓展】“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及认识(1)特点经济上,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政治上,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党政不分,忽视民主法制,缺少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2)认识“

12、斯大林模式”是同苏联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基本适应的,在20世纪30年代苏联大规模集体化和工业化时期以及二战后经济恢复时期,都有效地发挥了积极作用,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斯大林模式”是在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内部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形成的。它没有解决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运行中的一系列根本问题,阻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为日后苏联和东欧各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埋下了隐患,成为后来苏东剧变的历史根源。对“斯大林模式”的认识,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结合,而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我们要看到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并分清主次。“斯

13、大林模式”迅速促进了苏联的工业化,但也存在不少弊端,其主要表现在()A给苏联经济带来了经济高速增长B使苏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C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轻、重比例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解题模板】抓关键抓住“弊端”这一主要信息排易误“斯大林模式”在前期给苏联经济带来了经济高速增长,这不是弊端,故A项错误;“斯大林模式”下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造成农业和轻工业落后,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故B项错误;“斯大林模式”在后期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故C项错误验结论“斯大林模式”下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轻、重比例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答案】D1瞿秋白(中国共产党早

14、期领导人之一)于1920年到苏俄考察,著有俄乡纪程,文中写道:“俄罗斯现在是共产主义实验室,在苏维埃的玻璃管里颠之倒之,实验两下,就立刻可以显示出社会主义的化合物。”这一言论() 【导学号:78720106】A与当时的历史基本相符B是对“斯大林模式”的批评C反映出作者渴望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D设想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的实验【解析】20世纪20年代列宁和斯大林领导了苏(俄)联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在利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失败后,列宁开始了新经济政策的实验。瞿秋白在文中描述了当时苏(俄)联的现实,但没有表达自己的观点,B、C、D三项说法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故答案为A项。【答案】A2右图

15、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苏俄某一特定时期实施的经济政策。下列有关对该政策的理解,正确的是()A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B恢复了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C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D找到了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途径【解析】从材料“某一特定时期实施的经济政策”和图片“列宁参加义务劳动”等可以判断出当时实行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A项符合题意。【答案】A31921年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根本上说是由于()A苏俄的社会性质B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C苏俄生产力水平D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解析】苏俄的社会性质为社会主义政权,如果单纯地从社会性质的角度考虑,可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更符合苏俄的社会性质,故

16、A项错误;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对于苏俄经济政策的改变影响不大,故B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故在这种情况下调整生产关系, C项正确;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是直接原因而不是根本原因,故D项错误。【答案】C4斯大林时期,为了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苏联采取的措施有() 【导学号:78720107】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余粮收集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实行国家资本主义ABCD【解析】斯大林时期,苏联处在资本主义列强的包围下,为了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苏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符合新经济政策。【答案】C5早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17、就对未来社会提出构想:“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在此基础上社会主义革命者们进行了一次又次的伟大实践。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十月革命后为了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苏俄先后进行了哪些尝试?(2)20世纪30年代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苏联形成了“斯大林模式”,请简述“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的主要表现。【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的知识回答即可。 第(2)问,注意应该集中于“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的表现: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

18、业化模式。【答案】(1)尝试:“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2)表现: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模式。学业分层测评(二十)(建议用时:40分钟)学业达标1苏俄在实施某一政策时出现如下状况: “自制造火车头至开公众浴室、自供应面包至蘑菇,企图全部由国家主持。积习既久,则索性由武装部队进入村庄,挨户搜索,除了农家本身食用之外,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政策的目的在于巩固苏维埃政权B该状况出现于斯大林执政时期C该政策促进了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D苏俄形成了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解析】材料反映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收集

19、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使苏维埃政府能够在残酷的战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军事胜利,巩固苏维埃政权。B、D两项是“斯大林模式”,C项是新经济政策的影响,故答案应为A项。【答案】A2苏俄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从经济规律的角度讲,主要“新”在()A加强国家政权对经济的管理B实行余粮收集制C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D目的是为了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解析】A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特点,排除;B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排除;C项是苏俄新经济政策特点,正确;苏俄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目的都是为了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故D项错误。【答案】

20、C3“在一个经济遭到空前破坏的国家里,在一个破产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里,如果没有资本的帮助,要保持无产阶级政权是不可能的。”该认识导致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重工业的优先发展D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扩大【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企业实行国家所有,故A项错误;材料中“资本的帮助”说明该时期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来建设社会主义,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故B项正确;重工业的优先发展是斯大林时期,该时期实行计划经济,故C项错误;D项是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排除。【答案】B4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在日记中写道:“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让他产生“幸福感”

21、的原因可能是()A政府实行实物配给制B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C加入集体农庄,走上合作化道路D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解析】苏俄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农民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这使农民有了“幸福感”。【答案】B5列宁说:“内战时一切陷入停顿,现在我们必须从头做起。我们希望建立一种给外国人工商业承租权的制度,来加速我们的经济发展。”材料中制度实施的主要目的是() 【导学号:78720108】A满足战争的需要B恢复发展经济C巩固工农联盟D实现工业化【解析】由“内战时一切陷入停顿,现在我们必须从头做起”可知苏俄内战已经结束,故A项错误;由“我们希望建立一种给外国人工商业承

22、租权的制度,来加速我们的经济发展”可知新经济政策推行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内战对经济的巨大创伤,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新经济政策的推行主要是为解决经济困难而非政治矛盾,故C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是苏俄政权采取的过渡性经济政策,不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故D项错误。【答案】B能力提升61925年12月,联共(布)十四大通过如下决议:“最主要的任务是在社会主义国营工业的领导下依靠合作社将日益众多的农户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轨道。”这表明苏联将() 【导学号:78720109】A与美国展开经济战B进行农业集体化C增加国营企业自主权D实行实物分配制【解析】材料中提到将“农户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轨道”的形式是合作社,说明了

23、苏联正进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相关的内容是农业集体化。【答案】B7右图漫画喻指20世纪30年代某国国民经济发展状况。该画讽刺的是()A中国内战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B美国国民经济遭受经济大危机的严重冲击C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D大危机之下的世界经济状况【解析】材料中体现的巨人两腿不齐,反映的是发展不平衡,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经济发展整体落后,没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故A项错误;美国经济危机使国民经济各领域遭到严重破坏,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实行“斯大林模式”,国民经济比例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故C项正确;1929年经济大危机对世界经济都造成很大损失,没有不平衡的表现

24、,故D项错误。【答案】C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导学号:78720110】材料一1920年许多农民给各级苏维埃机关提交请愿书,奥格涅茨省的一个农民在信中写道:与穷凶极恶的资产阶级强盗的斗争已经三年了,这需要国家做出巨大的牺牲和忍受极度的困苦,而这一切都给我们带来新的沉重的负担我们毫无怨言地承受着这些重担。陈新明苏联演变与社会主义改革材料二新经济政策成功地解决了战时遗留的危机。到1926年时苏联的农业产量已经达到1914年以前的水平(注:当时历史最高水平)1925年,列宁在逝世前不久已经决定要继续实行新经济政策,他认为这是通向社会主义的最佳道路。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为了保证农民在比

25、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其生产率,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所应担负的国家义务,应当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种国家收购粮食、原料和饲料的方法。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经济问题决议汇编材料四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的义务交售制等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材料一中,苏俄农民所述的“新的沉重的负担”主要是由当时什么政策中的什么措施直接导致的?(2)材料二中列宁倡导的新经济政策主要采取了哪项措施成功地解决了农业问题?(3)根据材料一、三回答,苏维

26、埃政权要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原因和直接目的。(4)材料四中毛泽东主要评价的是“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哪种做法?(5)假如上述材料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素材,请你为该组材料拟定一个最恰当的主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苏联(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经济政策,尤其是农业政策。结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的相关内容回答即可。【答案】(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收集制。(2)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3)原因:实行余粮收集制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国内战争结束后已不能适应和平形势的发展。目的:为了使农民安心生产,提高生产率,确切规定了农民的义务,实施实物税。(4)以牺牲农民的利益和农业的发展为代价优先发展重工业。(5)苏联(俄)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农民问题(或农业问题)。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