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672KB ,
资源ID:286700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8670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2021学年人民版历史必修2跟踪检测:3-2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2021学年人民版历史必修2跟踪检测:3-2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WORD版含解析.DOC

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从根本上看这是(C)A由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性质决定的B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C由社会主要矛盾所决定的D邓小平理论指导的结果解析:社会主要矛盾决定党的经济工作重心。2“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以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A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B肯定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C确立了符合中国国情与时代要求的指导方针D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开发开放上海浦东上来31953年,我国开始通过合作化的道路对农业进

2、行社会主义改造。1978年以后,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这两次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D)A是性质完全相反的两项经济政策B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C后者是对前者的全盘否定D都是为了发展农村生产力解析:这两次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都坚持了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自主经营权,这是其与合作化的不同,但这两次生产关系的调整都是为了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4小说平凡的世界中写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B)A农村所有制的变革 B农村

3、经营方式变化C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D大家伙对他的背叛解析:本题考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材料中“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是指1978年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田福堂不理解的主要是实行包产到户和分户经营的农村经营方式。5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趋势是(A)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合作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封建剥削制度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社土地承包给个人,自负盈亏D互助组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生产人民公社化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经过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转

4、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经过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6下图反映的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农产品商品化发展情况,对图中数据变化的因素解读正确的是(B)A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展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C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D农村土地所有制性质改变解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导致粮食商品率和农副产品商品率的提高,故B项正确。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农村改革给城市改革提供了成功的经验,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此处“成功的经验”主要是指(D)A逐步废除全国范围内的人民公社体制B实行政企分开,建立多

5、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C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D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激发经营主体的积极性解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实行了相同的措施。8到1987年,在生产领域中,国家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由改革前的120种减少到60种,流通领域中国家计划管理的商品从改革前的188种减少到23种。这种情况说明(D)A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C私营工商业逐渐恢复和发展 D企业自主权不断得到扩大解析:题干中的指令性计划逐渐减少,计划供应的商品也在逐渐减

6、少,这说明我国逐渐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扩大企业的自主权。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不包括(D)A改变单一的经营管理模式 B有利于解放社会生产力C克服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D从根本上改变所有制性质解析: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所有制的性质。10在全国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居于“龙头”地位的是(C)A沿海开放城市 B沿海经济开放区C经济特区 D内地开放城市解析:经济特区是中国最早开放的地区,他们在对外开放的格局中起到了龙头的作用,带动开放的区域由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逐渐深入到内

7、地。1119842003年,按可比价格计算,天津、上海等沿海港口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32倍,年均增长12.38%;而同期全国增长6.22倍,年均增长为9.57%,首批沿海开放港口城市年均发展水平比全国高出2.81个百分点。其主要原因在于(B)A这些城市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B这些城市对外经济活动权限扩大C它们实行经济特区的经济政策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解析:国家开放天津等沿海城市时,扩大了这些城市对外开展经济活动的权限,促进了其经济发展,B项符合题意。12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此体系的形成标

8、志着(D)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C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达到一个新阶段D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对外开放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部分,涉及的主要是对外开放,与改革关系不大,排除A、B、C三项。题干形成的开放体系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58年春,上海农村根据中共中央的号召,开始了农业生产“大跃进”。同年9月21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上海农村建立了第一个人民公社,即上海

9、县七一人民公社。到9月30日,郊区10个县全面实现人民公社化,共建立103个人民公社,几乎所有农户都参加,平均每个人民公社达8 000多户结果严重损害了农民的积极性。上海农业志材料二: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安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叫“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3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在私人和集体之间划分收入已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材料三: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合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

10、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可以肯定,只要生产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个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邓小平文选第二卷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调整中的什么教训?(8分)(2)材料二所说的是我国农村生产关系方面怎样的变革?它是否意味着从所有制上否定了前者的成果?为什么?(12分)(3)材料三评论农村政策的基本着眼点是什么?(6分)答案:(1)忽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片面追求生产关系的高水平、高速度。(2)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在所有制上否定前者的成果。因为是在保证生产资料公有制

11、的前提下,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环节。(3)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解析:第(1)问,由材料信息判断是生产关系与当时生产力不适应。第(2)问,由“安徽”“生产责任制”判断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3)问,由材料信息判断基本着眼点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轻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材料二:材料三:浦东创下了许多“全国第一”:“中华第一楼”金茂大厦、“中国第一塔”东方明珠电视塔全国唯一一个以“金融贸易”命名和定位的开发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在体制创新、城市管理等方面,浦东的创举更是不胜枚举。仅在法律服务方面,就创建了全国第一家知识产权法

12、庭、第一个法律援助中心、第一个“110”电话报警系统、第一台“999”市民救助电话等。(1)根据材料一,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结构变化的特点。结合史实说明这一变化的必要性。(6分)(2)指出材料二中图一到图二深圳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深圳在改革开放40多年里给中国人民带来过哪些思想上的震撼?(12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上海浦东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从上海浦东的变化中,可以得出什么启示?(8分)答案:(1)特点:轻工业比重下降,重工业比重上升。必要性:现代工业基础薄弱,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增强国防力量,维护国家独立。(2)主要原因:深圳是最早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震撼:改革开放后起步期的快速发展带动人们思想的解放;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3)地位:浦东新区是上海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化工业基地,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启示:国家的政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外开放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解析:第(1)问,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轻重工业比例的变化,要联想到“一五”计划的方针。第(2)问,材料二反映了深圳的重大变迁,其原因与对外开放决策结合起来。第(3)问,第一小问,依托材料,从浦东创造的一系列奇迹来反映它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第二小问,从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等方面加以说明。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