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四地壳及其运动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2019全国卷)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13题。1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A构造运动 B流水C冰川 D风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霍林河为山前平原地区带来了流水及泥沙,说明泥沙淤积是形成山前平原的主要原因,而泥沙是流水搬运来的,B项正确;构造运动形成高山和盆地,主要使地表高低不平,故不是形成山前平原的力量,A项错误;该地无冰川分布,
2、且冰川运动往往侵蚀地表而导致地表崎岖不平,C项错误;该平原为冲积平原,故形成动力不可能是风,D项错误。2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A地面沉降 B流水侵蚀C风力侵蚀 D冻融塌陷答案C解析断流期间,山前平原失去了河水带来的泥沙淤积;断流使植被生长较差;该地风力较大,风力侵蚀导致风蚀洼地形成,且洼地不断增多增大,C项正确;整体地面沉降会形成巨大的盆地,不会形成数量众多的洼地,A项错误;断流期间流水侵蚀微弱,平原地区以流水堆积为主,B项错误;如果存在冻融塌陷,则该现象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会只发生在断流期间,D项错误。3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A水土流失 B沼泽化
3、C土地沙化 D盐碱化答案C解析洼地不断增多增大,使洼地周围地区本来就少的水渗流到地势较低的洼地之中,土壤缺水现象不断加重,导致植被死亡,加之风力影响大,使土地沙化,C项正确;水土流失是流水作用形成的,沼泽的形成也需要一定的水分,而该山前平原洼地增多增大期间河流断流,因此周边地区不会出现水土流失和沼泽化,A、B两项错误;土壤盐碱化过程与水盐运动密切相关,在缺水状态下,地下盐分难以到达地表集聚,D项错误。(2019山东济宁期末)苏特西岛位于冰岛以南32千米处,是1963年火山喷发时形成的,最高海拔155米,岛屿四周由火山灰组成,中部是较坚硬的熔岩,总面积为2.7平方千米,当前岛屿面积仅剩1.4平方
4、千米。下面图一为岛屿位置,图二为岛屿照片。据此完成46题。4该岛中部熔岩最可能是()A花岗岩 B石灰岩 C玄武岩 D大理岩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该岛屿为火山喷发形成的,所以该岛屿中部熔岩应为喷出岩(玄武岩)。5推测苏特西岛及其附近海域火山活动频繁的原因()A位于大洋海沟,属于消亡边界B位于大洋中脊,属于生长边界C位于大洋中脊,属于消亡边界D位于大洋海沟,属于生长边界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该岛屿位于冰岛南部,应位于大西洋,板块张裂、岩浆喷出冷却形成该岛,所以该岛应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大洋中脊处,故B项正确。6推测该岛形成后面积不断缩小的主要原因是()A火山持续喷发,炽热岩浆融化陆地B地质构造运动
5、频繁,海岛不断沉降C海平面迅速上升,淹没大片岛屿D大风、海浪不断侵蚀,海岸线不断后移答案D解析火山持续喷发,岩浆冷却会使陆地面积增加,故A项错误;该岛屿为火山喷发形成,地质构造运动频繁,会造成岩浆喷出增多,海岛面积加大,故B项错误;海平面上升速度较慢,所以大片岛屿短时间被淹没与海平面上升无关,故C项错误;该岛屿周围为相对松散的火山灰组成的陆地,该地区位于西风带,风浪较大,四周火山灰易被侵蚀,导致海岸快速后退,故D项正确。(2019山东济南一模)迂回扇是在河湾侧向蠕移过程中产生的。因侧向运动是脉动式而不是连续均匀地发生的,故当河弯侧蚀较慢时,凸岸边滩外缘的滨河床沙坝不断加高,当河湾侧蚀加快后,凸
6、岸边滩迅速淤长。若侧蚀再度减缓,则在凸岸边滩外缘新的位置上又会出现相对高起的滨河床沙坝,该过程反复进行,便形成完整的迂回扇。上图为迂回扇形成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7迂回扇形成过程中河流凹岸地区发生坍塌的规律是()A匀速坍塌 B加速坍塌C减速坍塌 D间歇坍塌答案D解析因侧向运动是脉动式而不是连续均匀地发生的,迂回扇形成过程中河流凹岸地区发生坍塌的规律是间歇坍塌。8在迂回扇形成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导致河流长度增加、弯曲度变大河流沙坝之间沼泽、洼地增多图中沙坝的形成时间顺序是数字减少顺序河流纵比降变小,流速变慢A B C D答案C解析在迂回扇形成过程中,导致河流长度增加、弯曲度变大,正
7、确;河道弯曲,流速减缓,泥沙堆积,河流沙坝之间沼泽、洼地增多,正确;图中沙坝的形成时间顺序是数字增大顺序,错误;河道变长,河流纵比降变小,流速变慢,正确。(2019四川教考联盟二诊)黄土高原拥有世界70%的黄土分布,这里处在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交界处,降水集中,植被破坏严重。下图为黄土高原兰州郑州沿线地形剖面图,a、b为线上两地。据此完成911题。9图中黄土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基岩风化 B流水堆积C风力堆积 D风力侵蚀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提示,黄土高原处在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交界处,受西北季风的影响,从西北内陆带来黄土长期沉积而成,所以黄土层的形成主要是风力堆积作用,故C项正确。10下列说法
8、正确的是()Aa地地表凹陷的主要原因是风力侵蚀Bb地位于郑州附近,流水堆积抬高地势C从a至b堆积的黄土层厚度逐渐变薄D从b至a堆积的黄土层颗粒逐渐变细答案D解析a地地表凹陷的主要原因应该是流水侵蚀作用,A项错误;b地黄土堆积厚,应更接近冬季风的源地,在兰州附近,B项错误;读图可知,从a至b黄土堆积层厚度逐渐变厚,C项错误;从b至a距离冬季风源地渐远,堆积的黄土颗粒逐渐变细,D项正确。11a地位于b地的()A西北方向 B西南方向C东北方向 D东南方向答案D解析从黄土颗粒的堆积厚度及地表侵蚀地貌的分布可知,a地应该位于郑州附近,b地应该位于兰州附近,所以a地位于b地的东南方向,故D项正确。二、综合
9、题(共56分)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30分)“和田玉”古称昆仑玉,玉石矿体一般位于海拔3 3004 600米的昆仑山中,大约2.5亿年前岩浆侵入大理岩中而形成。源于昆仑山的河流河滩中也有玉石富集。一游客在某矿点附近捡拾一块呈扁球状、磨圆度好、表面光滑且有擦痕的玉石,经鉴定该玉石质地好,价值较高。近年来,为开采昆仑山中的玉石矿,和田政府积极修建公路,以提高运输能力。下图为和田及周边地区玉石矿点分布及昆仑山地层地质图。(1)推测游客最有可能是在甲、丙中哪一个矿点附近捡拾的玉石,并说明理由。(10分)(2)指出玉石矿体形成的地球圈层,并说明该圈层在图中沿80E的厚度分布特点。(8分)(3
10、)为开采山中玉石矿,修建公路时可能会遇到哪些主要的自然困难?(6分)(4)某科考队乘车至丁处,欲徒步登山考察甲、乙矿点之一,据图分析他们应选择去哪个矿点,登山更容易。(6分)答案(1)丙地。理由:甲地位于玉石矿床区,风化作用弱,风化层薄,玉石多棱角,表面较粗糙;丙地的玉石来源于山地;玉石在被流水长距离侵蚀、搬运过程中,受冲击、碾压、摩擦、水蚀等作用,玉石呈扁球状、磨圆度好,表面较光滑,且可能有擦痕。(2)地壳。分布特点:玉石在地壳中,地壳厚度分布一般规律为山地大于盆地。图示区域南侧为昆仑山,北侧为塔里木盆地,故沿80E的地壳厚度南厚北薄。(3)山地地形,地势起伏大;有多处断裂带,地质条件复杂;
11、气候条件恶劣,多风沙天气;水源缺乏。(4)乙矿点。原因:图中断裂带处,可能有悬崖峭壁,地势险峻;到乙矿点不需要经过断裂带,故去乙矿点登山更容易。解析第(1)题,依材料可知,该游客捡到的玉石磨圆度好,说明玉石长期受外力作用的影响。读图可知,甲地位于玉石的矿床区,外力作用影响小;丙地位于河流下游,该地玉石来源于山地,玉石长期受外力作用的影响,磨圆度好。第(2)题,依材料可知,玉石是岩浆侵入大理岩中形成的,故玉石属于变质岩。玉石分布于海拔3 3004 600米的昆仑山中,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故玉石矿体所在的圈层为地壳。地壳的厚度与地形起伏有关。第(3)题,交通建设的困难主要是自然障碍,结合图示信
12、息和该地自然环境特点从地形、地质、气候、水源等方面分析。第(4)题,登山线路的选择一般考虑地形、地质条件。读图可知,从丁地到甲地,中间有断层,地质、地形条件复杂,登山困难;从丁地到乙地不需要经过断裂带,故去乙矿点登山更容易。13(2019湖南株洲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河漫滩是指河道两侧在平常时期露出水面、洪水期被淹没的地区。河道凹岸的侵蚀和凸岸的堆积往往会引起河流裁弯取直,原来弯曲的河道就废弃了,这就是河道的演变。1968年科研人员调查了美国小密苏里河河漫滩上树木年龄的分布情况,并绘制出树龄等值线分布图(见下图)。(1)结合河道的演变简要说明图示区域陡坎的形成过程。(8分
13、)(2)陡坎向地势低的一侧为内侧。指出陡坎内侧树龄特点,并说明原因。(6分)(3)上游的曲流(甲处)在1948年以前发生裁弯取直,请你在图中找出依据,并说明理由。(8分)(4)下游的曲流也发生了裁弯取直,但是旧河道内的树龄乙处和丙处不同,请你分析原因。(4分)答案(1)河流凹岸侵蚀、凸岸沉积使河道进一步弯曲;洪水期间弯曲的河道裁弯取直,原有河道废弃,成为湖泊;新的湖泊由于缺少河水补给,逐渐干涸;河床裸露,原有的河岸就成为陡坎。(2)树龄较小。陡坎内侧为旧河道,有一定的水量,不能生长树木;水干涸后才有树木生长,所以树龄小。(3)依据:上游有一段陡坎内侧树龄为1020年。理由:树龄等值线分布图为1
14、968年绘制,最老树龄为20年,说明河流的裁弯取直至少在20年前。(4)丙处在乙处的下游,积水时间长。解析第(1)题,由于河流流动过程中,凹岸侵蚀、凸岸沉积,使河道发生弯曲,洪水期间弯曲的河道裁弯取直,原有河道废弃,成为湖泊;新的湖泊由于缺少河水补给,逐渐干涸;河床裸露,原有的河岸就成为陡坎。第(2)题,陡坎向地势低的一侧为内侧。根据图示可知,陡坎内侧树龄较小。这是因为陡坎内侧为旧河道,有一定的水量,不能生长树木;水干涸后才有树木生长,相对陡坎其他部位而言,陡坎内侧树龄小。第(3)题,上游的曲流(甲处)在1948年以前发生裁弯取直最有力的证据就是图中显示上游有一段陡坎内侧树龄为1020年。第(
15、4)题,树龄大小与河道积水时间有关,丙处在乙处的下游,积水时间长。只有当积水退去才有树木生长,故丙处树龄较小。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2019安徽蚌埠二模)驴友小明在某地参加户外活动。路途上观察到如图景观(下图虚线部分)。该景观分布在陡坡下或坡麓地带,由碎石长期不断坠落堆积形成,呈上尖、下圆锥状。回去后,他查阅资料,了解该景观为倒立锥地貌。据此完成13题。1导致山坡上岩石逐渐破碎的主要因素是()A风力 B流水C冰川 D温度变化答案D解析山坡上岩石逐渐破碎是物理风化作用的结果,物理风化作用的原因是温度变化引起岩石的热胀冷缩。2倒立锥表层堆积
16、物的分布特点是()A锥顶颗粒物平均粒径大 B中部颗粒物平均粒径大C锥底颗粒物平均粒径大 D各部分颗粒物大小均匀答案C解析倒立锥由碎石长期不断坠落堆积形成,平均粒径大的颗粒物由于质量大,惯性大,而滚落到坡下的距离远;平均粒径小的颗粒物由于质量小,惯性小,而滚落的距离近,所以粒径大的颗粒物在锥底,粒径小的颗粒物在锥顶。3推测驴友小明所观察到的景观可能位于()A秦岭 B南岭C横断山脉 D大兴安岭答案C解析图中景观可以看到既有山顶冰川,又有高山峡谷景观,最可能位于我国的横断山脉。秦岭、南岭没有冰川景观,大兴安岭林海景观更为突出。(2019江苏高考)右图为某次地质野外考察时拍摄的照片。照片中界面M之上的
17、“甲”是一水平岩层,界面M之下的“乙”是一向斜,“丙”是地表沟谷,N是岩层层面。读图回答45题。4界面M反映的地质含义不同于N的是()A沉积物变化 B古气候变化C古环境变化 D构造运动变化答案D解析图中M为岩层的分界面,其下侧为向斜,向斜是岩层受挤压力作用的结果,为地质构造,N处为岩层层面,所以M反映的地质含义不同于N的是构造运动变化。5该区域()A甲抬升前持续接受沉积 B乙形成时代晚于甲岩层C乙形成后经历长期侵蚀 D丙是背斜受侵蚀的结果答案C解析向斜构造是岩层受水平挤压作用的结果,岩层受挤压之后高低起伏,从图中可以看出右侧背斜与中间向斜相比缺少部分岩层,可判断是乙形成后受外力侵蚀作用的结果;
18、甲在抬升之后持续接受沉积;乙位于甲的下侧,形成时间早;丙是地表沟谷,主要是受流水等外力侵蚀作用形成的。(2019山东济宁一模)陷落柱是岩层中岩溶空洞塌陷,上部地层下沉形成的堆积体。煤炭采掘时遇到陷落柱,可能遭遇矿难事故,并给煤炭生产造成很大困难。下图示意某煤层底面在地下的分布与起伏状况。据此完成68题。6图中陷落柱的最大垂直高度可能为()A40米 B80米 C120米 D160米答案C解析图中等高距是50米,结合等高线分布,陷落柱的最大深度范围是150100米,最小深度范围是500米,相对高差范围是50150米,最大垂直高度应接近150米,故C项正确。7与图中陷落柱成因有关的表述是()A背斜顶
19、部多裂隙 B向斜槽部易积水C煤层结构较松软 D煤炭采空致塌陷答案A解析根据图中煤层底面的海拔,该地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构造;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多裂隙,易陷落,故A项正确。8在采掘工作面接近陷落柱时,下列现象属于前兆特征的是()A周围岩层逐渐致密 B周围小断层逐渐增多C涌出水量逐渐减少 D煤层顶板压力减小答案B解析周围岩层逐渐致密,不易发生陷落,排除A项;涌出水量逐渐减少、煤层顶板压力减小,发生陷落的可能小,排除C、D两项。周围小断层逐渐增多,易发生陷落,B项正确。(2019辽宁凌源3月抽测)下图示意青藏高原北部库赛湖的地理位置及该湖泊中M点的湖底沉积物剖面。据此完成911题。9图中M点的湖底
20、粗颗粒沉积物形成的外力作用及季节分别是()A风力作用,春季 B流水作用,夏季C海浪作用,秋季 D冰川作用,冬季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该处粗颗粒层薄,细颗粒层厚。库赛湖位于青藏高原,冬季温度低、风力强劲,风力搬运作用使大量的陆地砂砾在冰面沉积,春季气温回升,湖泊解冻,冰面上的粗颗粒物质沉积到湖底形成粗颗粒沉积层;夏季流水搬运的粗颗粒泥沙在湖泊边缘沉积,细颗粒泥沙在湖泊中心沉积;冰川前沿不可能进入湖泊中心形成冰川沉积。10图中湖泊M点附近的水深较浅,其主要成因可能是()A青藏高原的抬升 B区域降水量稀少C泥沙的大量沉积 D断层使湖水渗漏答案C解析湖泊中M点位于河流入湖口附近,由于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在
21、河流入湖口处沉积,使M点湖底地形不断抬高,所以其湖水深度较浅。11近些年连续观测发现,湖底粗颗粒沉积层的厚度逐渐变薄,推测其原因可能是()A青藏高原风力减小 B入湖水量逐渐增加C全球变暖,气温上升 D区域生态环境改善答案D解析通过上面分析可知,粗颗粒沉积层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湖底粗颗粒沉积层的厚度逐渐变薄,说明风力侵蚀、沉积作用减弱。青藏高原的风力在短期内变化不大;粗颗粒沉积层厚度变薄最可能是生态环境改善,地面植被覆盖增加,风力侵蚀作用减轻。二、综合题(共56分)12(2019湖北武汉2月调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新西兰东南部(图甲)的摩拉基海滩上约有50个圆形巨石(图乙),
22、最大直径逾两米,重达数吨,散布于海滩中部百余米的地方。据研究,圆石与珍珠的形成原因异曲同工,即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由围绕着核心物质(如贝壳、珊瑚碎片等)的钙和碳酸盐慢慢结晶,层层凝聚而成。直径两米左右的圆石至少需要400550万年的时间形成,大约要覆盖1050米厚的海泥才足以提供充分的矿物质。某些圆石长期暴露在水面之上的部分会开裂并逐渐形成龟甲状花纹(图丙)。(1)推测摩拉基圆石形成后出现在海滩的地质过程。(8分)(2)说明圆石龟甲状花纹的形成机理。(8分)(3)有人认为摩拉基圆石奇景终将彻底消失,请从自然地理方面为其提供依据。(4分)(4)某游客欲在摩拉基海滩用手机尽可能多且清晰地拍摄圆石,
23、请指出其应考虑的拍摄条件。(8分)答案(1)圆石存在于海底海泥之中;后来地壳抬升使海底升高;最终圆石上覆物质被侵蚀而出露。(2)圆石长期暴露于水面之上易热胀冷缩或脱水收缩;导致圆石表面产生裂隙;这些裂隙又逐渐被其他物质填充。(3)圆石遭受风化或侵蚀或搬运作用;海平面上升淹没圆石。(4)拍摄时机选择在光照条件较好或晴朗的白天;退潮的时段;拍摄地点选择在高处或避免逆光的位置。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摩拉基圆石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由围绕着核心物质的钙和碳酸盐慢慢结晶,层层凝聚而成;早期刚形成时圆石存在于海底海泥之中,后来地壳抬升使海底升高,最终圆石上覆物质被侵蚀而出露。第(2)题,圆石龟甲状花纹
24、源于风化、侵蚀、堆积等外力作用。圆石长期暴露于水面之上易热胀冷缩或脱水收缩;导致圆石表面产生裂隙;这些裂隙又逐渐被其他物质填充。第(3)题,摩拉基圆石暴露于水面之上易遭受风化、侵蚀或搬运作用;随海平面上升,可能会淹没圆石,该奇景消失。第(4)题,要在摩拉基海滩用手机尽可能多且清晰地拍摄圆石,拍摄时机应选择在光照条件较好或晴朗的白天,以便于清晰拍摄;要选择在退潮的时段,以便于获取圆石的全貌;拍摄地点选择在高处或避免逆光的位置,以便清晰拍摄圆石上的一些细节。13(2019百校联盟TOP20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通常,河流受地球自转偏向力、水流惯性力的影响,两侧的河岸不断侵蚀和
25、沉积。图一为世界某河流局部平面示意图,地质历史时期这里曾经河流广泛发育。图二为沿图一中AB线所作的地质剖面图。该河流注入内海,河口地区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分布。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河床底部沙层消失,淤泥层出露,淤泥中巨大的沉积木被拖出。(1)分析河流AB处南北两岸地貌特点及其成因。(8分)(2)说明C、D两处沙洲形成的作用力。(6分)(3)分析图二中河流北岸没有沉积岩分布的原因。(6分)(4)推测该河流河底淤泥中沉积木的主要来源。(8分)答案(1)特点:南岸以侵蚀地貌为主,河岸比较陡峭;北岸以堆积地貌为主,河岸比较平缓。成因:河流南岸为凹岸,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北岸为凸岸,以流水沉积作用为
26、主。(2)C处受流水惯性力影响,凸岸沉积;D处受地球自转偏向力影响,左岸沉积。(3)地质时期北岸地区地势较低,利于河流发育;北岸地区曾经形成的沉积岩被流水侵蚀并搬运到下游地带。(4)河底的沉积木来源主要有三种可能:一是河流上游的树木经流水搬运至此沉积;二是两侧山坡的树木被山洪搬运沉积;三是古河道两岸树木被泥沙埋没。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材料,该河流AB处北岸河岸平缓,沉积平原面积大、沙洲多,说明北岸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南岸河岸陡峭,沉积平原面积小、沙洲少,说明南岸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第(2)题,通常,曲折的河岸受水流惯性力影响大,平直的河岸受地球自转偏向力影响大。图中C处河道曲折,该处河道沙
27、洲的形成主要是在水流惯性力下沉积而成;而D处河道平直,说明该处河道沙洲的形成主要是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左侧沉积而成,说明河流位于北半球。第(3)题,读图可知,该河流南岸的基岩上部有沉积岩分布,说明地质时期的北岸也可能曾有沉积岩存在。据材料信息“地质历史时期这里曾经河流广泛发育”可知,早期因南部山区地势较高,北部地势较低,流水长期侵蚀、搬运造成原位于河底及北岸地带的沉积岩消失。第(4)题,根据材料可知,沉积木埋藏于河道中部的淤泥中,上部有沙层覆盖,说明淤泥沉积时间早。由此推测河底的沉积木来源主要有三种可能:一是河流上游的树木经流水搬运至此沉积;二是两侧山坡的树木被山洪搬运沉积;三是古河道两岸树木被泥沙埋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