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 元 总 结专题1太阳辐射影响因素与太阳辐射分布规律1.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影响因素纬度地势天气日照时数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极圈以外地区夏季日照时数多于冬季一般地势高的高原日照时数多于地势低的盆地多阴雨天气的地区,日照时数少;多晴朗天气的地区,日照时数多年太阳辐射总量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获得太阳辐射多地势高,大气稀薄,透明度高,固体杂质、水汽少晴天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2.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1)全球年太阳辐射总量大体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南、北半球纬度值相同的地区太阳辐射量随月份变化的规律相反,且不同季节表现出的结果不相同。如下图所示:(2)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从总体
2、上看,是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加。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具体分布如下图所示:【点拨】正确描述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描述太阳辐射分布规律时,要注意时、空两个方面:从时间上一般分析其冬、夏季的差异;从空间上一般描述其“从向递减(或递增)”“哪个地区多,哪个地区少”。如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时间上,大部分地区夏半年多于冬半年;空间上,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增。下图中图为我国某省年太阳辐射总量(单位:兆焦耳/平方米)分布图,图表示该地区某地理要素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1.图中的等值线最可能表示()。A.年降水量等值线 B.年日照时数等值线C.10 年积温等值线 D.等高线2.两图
3、中的等值线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主要表现为()。A.年降水量越多,年太阳辐射总量越大B.年日照时数越长,年太阳辐射总量越大C.积温越高,年太阳辐射总量越大D.海拔越高,年太阳辐射总量越大3.导致图中甲、乙两地等值线数值差异明显的共同因素是()。A.纬度位置 B.海拔C.年降水量 D.年蒸发量【解析】第1题,图示为山东半岛,属于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为400800 mm;该区域10 年积温在4000 左右,与图中数值不符,且积温(即热量)自北向南递增;山东半岛海拔多在500米以下。第2题,两图中的等值线为太阳辐射总量和年日照时数,两者的相关性与年降水量、积温和海拔无关。第3题,影响太阳辐射总量的因素有
4、纬度位置、地势和天气等,影响年日照时数的因素有天气、地形等,但地形对两者影响的角度不同。两者共同的影响因素是天气,而影响天气的主要因素是降水量,降水量多,阴天多,年太阳辐射和年日照时数少;降水量少,晴天多,年太阳辐射和年日照时数多。【答案】1.B2.B3.C专题2光照图的判读1.常见光照图日照图即光照图,是太阳光线照射在地球表面所形成的昼与夜的分布图。常见光照图有侧视图、俯视图、矩形图、局部图和变式图等。如下图所示:2.光照图判读三要素光照图的判读三要素是太阳光线、晨昏线和昼夜半球。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光照图都具备这三个要素。大多数图中并没有太阳光线,可以通过昼半球的分布推测太阳光线的来源;甚至
5、有的图中没有标出昼夜半球的分布,仅已知某条线是晨昏线,这时就需要判读晨昏线,进而判断昼夜半球的分布。3.光照图的判读方法光照图判读要抓住“点、线、面、角”的关系(1)两线晨线、昏线晨昏线: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是球面大圆,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晨线:由西向东,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界线,如下图中。昏线:自西向东,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界线,如右图中。(2)六点晨赤点、昏赤点、极昼切点、极夜切点、夜弧中点、昼弧中点光照图上的时间信息往往是隐藏着的,需要进行“挖掘”,关键在于找出并确定太阳光照图上重要的六个时间点,如下图所示:(3)点线关系晨昏线与纬线相切于晨昏北(南)点。
6、晨昏线与赤道相互平分。只在春分日和秋分日时,晨昏线为南北走向,即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如图);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晨线为西北东南走向(如图中AB),昏线为东北西南走向;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晨线为东北西南走向,昏线为西北东南走向。晨昏北点到北极点的纬度差=晨昏南点到南极点的纬度差=直射点到赤道的纬度差=直射点的纬度数。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晨昏线切点的纬度之和始终等于90(互余)。(4)面面关系二至日时晨昏圈平面与赤道面的夹角为6634。二分日时晨昏圈平面与赤道面的夹角为90。晨昏圈平面与某一经线圈所在平面重合。地球公转轨道面始终与赤道面呈2326的夹角。(5)角度关系二至日,晨昏圈与地轴夹角为2326。
7、二分日,晨昏圈与地轴夹角为0。夏至时刻是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时刻,2015年夏至时刻出现在北京时间6月22日0时40分。读2015年夏至时刻昼夜分布情况图,回答46题。4.夏至时刻地球公转速度()。A.较快,加快 B.较慢,加快C.较快,减慢 D.较慢,减慢5.此日甲地太阳高度最小值为()。A.0 B.2326 C.4652 D.43086.此刻太阳直射点的经度约为()。A.20 W B.70 W C.70 E D.160 E【解析】第4题,夏至时间为6月22日前后,地球公转速度7月初最慢,所以夏至时刻地球公转速度较慢且逐渐减慢。第5题,甲地位于北极圈上,该点在夏至日太阳整日不落,午夜时分太阳高
8、度最低为0。第6题,直射点的地方时为12时,根据北京时间即可求得直射点经度约为70 W。【答案】4.D5.A6.B专题3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1.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2.确定房屋的朝向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位置有关。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如右图中各点旗杆日影长短及日影所在方向(图中是夏至日,经线和纬线的交点是直射点)。4.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纬
9、度差多少度,正午太阳高度就差多少度。根据某地某日(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可判断该地区纬度大小。5.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情况下,由于阳坡正午太阳高度大,获得太阳光热多,阴坡得到太阳光热少,因此在相同高度,阳坡温度较高,阴坡温度较低,从而使同一自然带在阳坡的分布高度较高,在阴坡的分布高度较低。7.图中是甲、乙、丙、丁四地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如果只考虑日照条件,则甲、乙、丙、丁四地楼间距最近的是()。A.甲 B.乙C.丙 D.丁【解析】根据图中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分析,乙地位于赤道,是物体影子最小的地区,所以甲、乙、丙、丁四地中乙地楼间距最近。【答案】B专题4太阳视
10、运动规律及应用1.通过太阳视运动轨迹判定观测点所在半球的位置(1)若正午太阳高度最低时太阳上中天的位置位于观测者之南,则观测者位于北半球。(2)若正午太阳高度最低时太阳上中天的位置位于观测者之北,则观测者位于南半球。(3)若太阳视运行轨迹的圆心总在观测点上,则观测者位于赤道。2.通过太阳视运动轨迹判定昼夜长短(1)若太阳视运行轨迹在地平线之上(此时为昼)的长度大于半个圆,则昼长于夜,反之昼短于夜。(2)若太阳视运行轨迹始终在地平线之上,则为极昼,反之为极夜。(3)若太阳视运行轨迹圆心恰好为观测点,则表示观测点所在纬线此时昼夜平分。某年6月22日,网络天文爱好者协会的四位会员绘制了各自所在地的太
11、阳视运动状况,四幅图如下。读图,回答810题。8.对纬度介于甲、乙两地之间的人们来说()。A.正午时,太阳位于北方B.正午时,太阳位于南方C.6月22日这一天,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从西南方向落下D.6月22日这一天,太阳从正东方向升起,从正西方向落下9.从正午太阳高度来看()。A.丙地与甲地可能在某一日相等B.丙地全年小于乙地C.6月22日,甲、乙两地之间的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D.6月22日,甲地以南的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10.能反映该日北极点太阳高度变化情况的示意图是()。【解析】第8题,6月22日,甲地正午太阳在头顶,正午太阳高度约90,乙地刚好出现极昼,说明甲地位
12、于北回归线,乙地位于北极圈。题干中表明“纬度介于甲、乙两地之间”,即该地纬度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当地正午时,太阳位于南方,6月22日这一天,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从西北方向落下。第9题,由图及上题分析可知,甲地位于北回归线,乙地位于北极圈;丙地出现极昼,且最小太阳高度大于乙地,则其位于北极圈以北,由此可知,丙地正午太阳高度总比甲地小。乙、丙两地始终位于太阳直射点以北,且乙地纬度低于丙地,所以丙地正午太阳高度全年小于乙地。6月22日,甲、乙两地之间的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6月22日,赤道和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第10题,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点出现极昼现象,其太阳高度全天保持不变且等于太阳直射点纬度(2326 N)的度数。【答案】8.B9.B1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