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闻专业学生给校长写信文科生学数学有什么用10月20日,一封长达五页纸的特别来信,呈现在了华中科大校长李培根的面前。这封信的作者,是该校新闻学院2019级一位朱姓学生,信中具体阐述了新闻学院学生不应该修习数学的理由。小朱在信中写道:“学校对新闻专业修数学的要求,真的让我很失落。据我所知,其他大学的新闻专业,是不学数学的”小朱认为:“人文社会科学专业注重的应该是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一味的强调全面发展有时反而会起到负面作用。”小朱还问“根叔”:“文科生学数学,有什么用处呢?就算要用,也往往是在用之前,就被遗忘和荒废了。”在小朱看来,一个人的兴趣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他最优异的潜能,追求全面发展只会导致精
2、力分散,走向平庸。据小朱称,包括他自己在内,文科生中有一批学生不想学数学。这封信引起了李培根校长的高度重视,他当即要求全校对课程设置进行大讨论。该校学术委员会办公室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中国人大、武大等综合性大学人文社科专业也开设了高等数学这门课程。华中科大文科专业是什么时候开设数学的?据华中科大人文学院院长何锡章回忆,早在上世纪80年代开设文科专业时,就设置了数学这门课。当时主要是考虑到工科院校开设文科专业,强调文理交叉,文科生学数学,有利于提升综合素质。学生看法分两派有的说不该学有的说有益处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文科学生对于学数学看法不一。该校新闻专业韩宏尽管认为,数学对文科生有好处,但他还是
3、不想学。他说,学数学浪费了太多时间,他本可能学其他更多他感兴趣的知识。同样为文科专业的谢新宏则支持学数学。他说,学数学肯定对思维能力、专业素养多方面都是大有裨益的。记者还发现,反对学数学的,多是高中时数学成绩都不太突出的学生,高中时数学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则很支持。华中科大的新闻与信息技术交叉班的吴琼也认为,文科也该学一点数学。专家观点很统一数学肯定要学难度要有区别在刚刚结束的全校讨论会上,专家们对文科生是否学数学持肯定意见。他们认为,数学课程中逻辑思维的训练对文科学生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和文科的思维训练形成互补,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一定的帮助;该校教科院院长刘献君教授认为,“文科学生学点数
4、学是有好处的,但要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考试方式”。新闻学院院长张昆表示,新闻专业的学生应该学习数学,一定的数学知识对于新闻专业中涉及的数据分析及资料整理等很有帮助。而且学习数学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可谓大有裨益。哲学系的邓晓芒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数学学了“没有用处”这种观点过于功利,文科太功利了,会不利于今后的发展。何锡章同时认为,文科生学数学,应该与理科生有所区别,难度应该有所下降。事实上,华中科大文科的数学确实要比理科要简单一些。据了解,华中科大文科生的“微积分”要比理科生的学得简单一些,并且不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在武汉高校,记者了解,武大、华师等高校文科专业同样开设数学课,相
5、比理科生来说,要容易一些。比如,华师的文科生,只学高等数学中相对简单一些的B或C版本,理科生则学难度较大的A版本,并且,文科不同专业,高等数学也并非4个年级全上,有的只学习一期,有的最多学习一年。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
6、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对此,专家建议,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应针对文科学生的特点进行调整,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并且还可尝试实施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