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7 ,大小:1,015.50KB ,
资源ID:28524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8524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6-2017学年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检测-第九专题 “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6-2017学年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检测-第九专题 “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 WORD版含解析.doc

1、水调歌头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内容赏析】这首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情感,本来甚为明显,苏轼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

2、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常识速览文坛巨星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画家、书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一生经历了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宋神宗熙宁年间,由于遭到变法派的排挤,苏轼被迫外调,先任杭州通判,之后又做过密州、徐州、湖州等地的知州。他是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和欧阳修一起创立了一种稳定成熟的散文风格,世称“欧苏”。苏轼也是宋代著名书法家,他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四大家”。苏轼也是宋

3、代著名画家,“湖州墨竹派”创始人之一。他的诗清新自然,逢源自始,似信手拈来,亦庄亦谐,大巧若拙,题材广阔,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化,是宋诗走向成熟的标志。他的词开一代豪放词风,他对题材、意境、风格、语言、技巧进行大胆创新,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这首词是苏轼在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三月七日所做。当时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官到黄州。三月七日,他走在沙湖道中,遇到了大雨,不巧的是雨具被人先带走了,同行的人都被雨淋得狼狈不堪,叫苦不迭,唯独作者浑然不觉,毫无落魄之感。不久,天气转晴,苏轼有感而发,遂作此词。本词由写景转入抒情议论,由记事抒情转为对人生境界的思索,对人生际遇的应对,发人深省,耐人

4、寻味。此词通过对出行遇雨这一件生活小事的描写,表现出词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他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作者巧妙地把自然界的风雨和政治变化中的风风雨雨联系起来,给人们以多方面的联想,大大增强了词的韵味。知识梳理第1步诵读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词的内容。莫听/穿林/打叶/。何/吟啸/且/徐。竹杖/芒鞋/轻胜/。谁?一蓑/烟雨/任/平。料峭/春风/吹酒/。微。山头/斜照/却/相。回首/向来/萧洒/。归。也无/风雨/也无/。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词。【提示】作者通过对出行遇雨这一件生活小事的描写,表现了词人旷达超逸的胸襟。全词情感超脱旷达,词人乐观自信的情态呼之欲出。“

5、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以上数句,表达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全词表现出一种听任自然,不怕挫折,乐观旷达的大丈夫的胸怀。第2步悟读诗情画境这仍是穿林听雨、吟啸徐行的苏东坡,风飘飘,水寒寒,他架一叶扁舟来到赤壁之下,不经意间,“乌台诗案”的苦楚又掠过心头。面对这漫漫江水,他顿悟了。哀吾生之须臾,不如听江

6、上之清风,看山间之明月。“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哀怨只属于多愁善感的李后主,他只唱“大江东去”的豪迈,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文本精析1开头“莫听”“何妨”两个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答案】“莫听”表现了作者在风雨面前毫不在乎的态度,从而反映出作者旷达的处世态度;“何妨”更写出作者在风雨面前还要吟咏着诗句悠然信步,更隐含了作者对自然风雨和生活厄运的挑战。2“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答案】即使一生顶笠披蓑出没于烟雨之中,也任凭他去。表达了词人不避风雨、听任自然的生活态度。3“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中,“冷”字好不好?为什么?【答案】好。“冷”

7、既是实写酒醒后身体感到冷,也是写梦醒后又想到自己的遭遇而产生的心冷。4“回首向来萧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含意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案】(1)含意:这句话的表层含意是回头看狂风大作,骤雨肆虐的情形,现在一切都归于平静;其深层含意是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都会成为过去。(2)好处:运用一语双关的手法,以曲笔直抒胸臆,从生活小事中见出人生大哲理。5本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答案】本词通过记叙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塑造了一个拄竹杖、穿草鞋、吟啸徐行、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形象。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常识速览这首词是苏轼为怀念亡妻王弗而作,时熙宁八年(10

8、75)正月二十日,苏轼刚到密州任知州。王弗,四川青神县乡贡进士王方之女,于嘉祐元年十六岁时与十九岁的苏轼成婚。王弗聪明沉静,知书达理,对苏轼关怀备至。二人情深意笃,恩爱有加。治平二年,王弗病逝。苏轼与朝中权贵不和,外任多年,悒郁不得志,夜中梦见亡妻,凄楚哀婉,于是写下这篇著名的悼亡词。这首感情深挚的悼亡词,虽题为记梦,实际是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全词感情深挚,充满凄婉哀伤之情。知识梳理第1步诵读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内容。十年/生死/两/茫。不/思。自/难。千里/孤坟、无处话/凄。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夜来/幽梦/忽/还。小/轩

9、。正/梳。相顾/无言、惟有/泪/千。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词。【提示】这是一首感情真挚、凄婉哀伤的悼亡词。上片抒写自己的哀思,诉说十年来的苦难生活,而致“纵使相逢应不识”,才四十岁就白了头;下片通过梦境写相思之切、梦中相逢之悲,最后写“明月夜,短松冈”下的孤坟,反映了“无处话凄凉”的苦痛,流露出词人怀念亡妻的真情实感,句句沉痛,字字悲哀,动人肺腑。第2步悟读诗情画境为了找寻一条船,一条能为我摆渡思念的船,我整整找寻了十年。只见白浪滔天,迷雾茫茫,遮断了我三千六百个望眼欲穿的日子。一定是你也无法抗拒思念。为了赴一次以十年为期的约会,我看见你分明乘

10、着夜的翅膀,如一只黑夜的蝴蝶轻展着羽翼,栖于故乡你我曾经共同伫立过的窗口。在梦中,朦胧地看见你在窗前梳妆,还以为又回到了以前那段幸福的时光,一下子眼泪夺眶而出。泪水打湿了枕头,醒来时枕头已湿了一大半。抬头,明月。脑海中浮现出过去的一幕幕。猜想着,你坟头我亲手栽种的松树应该是满眼葱绿了吧!文本精析1怎样理解“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句话的含意?【答案】本该是尽情话凄凉之时,然而夫妻相见了,并没有出现久别重逢、卿卿我我的亲昵之态,而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无言”包括了千言万语,表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沉痛之感,这样下笔简洁、有力。2“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这样

11、写有何用意?【答案】此句是词人在向亡妻诉说“凄凉”,即使夫妻能够相见,看见我这般风尘满面、两鬓斑白的衰颓模样,也一定认不出来是我了。死生异路,怎能重逢?不得重逢而切盼其重逢,设想其重逢,“纵使”表让步,其效果是使感情的发展更近一层,相逢而不相识比不能相逢更让人不堪。虽是刻画了人物的外部形象,却表现出生活之蹭蹬和心境之凄凉的复杂的思想感情。3“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几句是虚写还是实写?【答案】本词为记梦之作,有明确的日期,所以说应确有其梦。从这个角度来说应该是实写。可是,梦本来就是虚幻的,所以说是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相生。4白描手法的运用是本词一大艺术特色

12、。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答案】苏轼在这首词中运用了白描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内心细腻的情感。如“小轩窗。正梳妆”,写梦中所见亡妻之形态,似乎呼之欲出,历历可见,几乎使人误以为回到了年少情浓的十年前,再如“相顾无言”,又一转,却是十年风霜后梦中所见。妻子往昔对镜梳妆的情景顿时远去,而千言万语,却无法说出,只能在相顾无言中流下千行泪。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常识速览此词约作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苏轼44岁,正谪居黄州。苏轼与章质夫信云:“柳花词妙绝,使来者何以措词!本不敢继作,又思公正柳花飞时出巡按,坐想四子,闭门愁断,故写其意,次韵一首寄去,亦告不以示人也。”这首词就是为和章质夫杨花

13、词而作。这首词上片以花为人,以人写花,杨花美人,契合为一。下片抒发伤春惜花之愁。末尾以点点杨花与离人珠泪浑融为一,融情于物,以物体情,神来之笔,令人叫绝。通过杨花随风飘荡的情景,刻画出一位梦绕魂牵、幽怨缠绵的思妇形象。知识梳理第1步诵读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内容。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晓来/雨过,遗踪/何?一池/萍。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

14、地朗读该词。【提示】此词咏物而寓离愁,融杨花与佳人为一,极婉曲缠绵之能事,写出其特定的性灵和情态。花人合一,凄凉欲绝。第2步悟读诗情画境杨花,花非花;思妇,景中情。杨花落了。人们任凭那破碎细小的杨花飘荡而下。看那细小的花,在空中打着旋儿,慢慢下落,没有依托。忽然,一阵风起,竟把她又吹了起来,随风摇曳、飘逸。杨花,你无情吗?弃了你的母枝,离了你的家,竟毫不留恋地随了风去。但你心中的思念却独自涌上心头。抛家傍路的日子,空虚。色淡无香,但那多情的品性却饱含了人的性格。思妇伤春。心爱的人在远方,独自一人,独自一人的空虚,独自一人的寂寞,独自一人的伤春。思妇梦中寻郎,众里寻他千百度,恨不见郎去处。忽惊醒

15、,看窗外漫天飘荡的杨花,不也像自己一样吗?温柔的心肠为离思折磨,娇媚的双眼被春梦缠绕。春光似杨花,三分之二委于泥土,三分之一随流水逝去了。眼眸深处,是点点杨花吗?那是思妇心中爱的离别,离别的泪吗?杨花,思妇;思妇,杨花,不是同一种事物吗?文本精析1“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这一句写出了什么?【答案】杨花像花又不像花。因为它“似花非花”,所以就任凭它坠落,也没有人怜惜它。点明了杨花的性质和命运。2赏析本词是怎样咏杨花的?【答案】作者没有正面形容杨花的形状动态,而是想象奇特地把杨花比作一个随风万里、梦寻情郎的女子。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的形象比喻,又把杨花飘落同伤春之情交织起来。整首词以惜春、惜

16、别的情感为统帅,以物拟人,比喻、构思,乃至数量词的使用都别出心裁。3有人说苏词的“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写得最为精妙,请赏析它的妙处。【答案】词由眼前的流水,联想到思妇的泪水,又由思妇的点点泪珠,映带出空中的纷纷杨花。是离人的泪似的杨花,还是杨花般离人的泪。虚中有实,实中见虚:情中景,景中情,总收上文,深化主旨,既干净利落,又余味无穷。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常识速览苏轼因“乌台诗案”谪居黄州,初居于定慧院,后迁临皋亭。这首卜算子就是初至黄州在定慧院月夜感兴而作。到黄州之初,苏轼灰心杜口,谢绝交往。而由于牵连甚广,“平生亲友,无一字可及”,因此词人深怀幽居离索之伤。此词以“幽人”自称,就

17、反映了他在这种特定环境下的心情。上片写幽居者在幽冷、孤寂的气氛中惆怅寂寞的心情,下片写孤鸿惊惧、彷徨而又执着的情形。全词借“幽人”和“孤鸿”暗示词人虽遭困厄、寂寞却孤芳自赏、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知识梳理第1步诵读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内容。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词。【提示】此词是作者刚从“乌台诗案”中解脱出来,只身到黄州时所写。抒发了从政失意而寂寞孤独的情愫。上片写幽人,幽人孤独如孤鸿。先写夜景幽寒,为幽人、孤鸿

18、的出场营造氛围。接着写幽人孤鸿往来。冷落凄静的夜晚,惟有孤鸿与幽人相对,那孤傲不群的孤鸿,正是独往独来的幽人的化身。下片写孤鸿,孤鸿幽恨如幽人。孤鸿被惊起,惊慌高飞,心怀幽恨,却无人能懂;寒林千枝,却不肯栖息;最后,它悲鸣着飞过长江,落在寂寞荒冷的沙洲上。失群孤鸿与失志幽人互喻叠映,意脉贯通。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沙洲,每个意象都那么幽寒清冷,全词笼罩着浓郁的孤独与感伤的气氛,意境清幽绝尘,“孤鸿”的形象尤为鲜明突出。全词语意双关,托物寓怀,深刻地表达了词人初贬黄州期间的苦闷和孤高的复杂情怀。第2步悟读诗情画境风飘飘,水摇摇,掸掸一路素衣风尘,驾一叶扁舟,泛舟江渚,岂不乐哉?已而缺月高

19、悬,秋风萧萧,疏桐却更显枯槁。月,再怎么明亮,它也是残缺的永远,它都无法照亮这个残缺黑暗的世界。风,再怎么怒吼,也看似无力,它无力吹走我内心的绵绵长恨。离群之雁只身飞行,寻找栖息地。良禽择木而栖,最终,它没有寻觅到属于它的地方。或许,孤寂的沙洲便是它的归宿吧。如果可以,我要成为你缥缈处的孤鸿。虽形影相吊,却可穿过世间的浮华糜烂,越过人生的悲凄无奈,跨过世俗的沧海桑田,穿过古朴陈旧的门,来到向往已久的净土。文本精析1请从借景抒情这个角度,简要赏析此词上片的“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两句。【答案】这两句用“缺月”“疏桐”“漏断”等意象写深秋夜深萧瑟、幽寂的情景,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

20、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做铺垫,表达了作者孤独凄清的心情。2“惊起却回头”一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景象?作者借“孤鸿”表达了什么情感?【答案】孤鸿被幽人惊动,飞起后又回头张望;寂寞忧愁,无人理解。3这首词主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下片主要运用了一种什么表现手法?试做简要分析。【答案】表现了作者被贬黄州时期孤寂的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下片借写缥缈孤鸿的具体形象来表现“幽人”(作者自己),把主观感情物象化;运用的是托物寓人(或托物寓怀、以物写人、借物抒情、移情于物等)的手法。4前人在评论这首词时曾说,“恨”字是全词的关键,词中“恨”的内容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请结合

21、全词简要赏析。【答案】“恨”的内容是封建社会文字狱对人才的摧残。同意。本词上片描写“缺月”“疏桐”“漏断”“人静”“幽人”“孤鸿”这些特定景物,正是由“恨”而生,由于含恨,所以必然产生“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徘徊心境。(本词以鸿写人,整首词用一个“恨”字统辖,意境深邃,主旨鲜明)素材一在历代文人中,苏轼无疑是一位既有传奇色彩而又历经磨难的文学家。爱情的曲折,仕途的偃蹇,政治旋涡的挣扎,满腹冤屈的难鸣,极尽坎坷的一生,但是他并没有被苦难击倒。他以一种超然的人生态度来面对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对时空和物质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于

22、是,他将功名利禄换成了“竹杖芒鞋”,在“缺月挂疏桐”之夜,高唱“大江东去”,深感“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他甘守“寂寞沙洲冷”,只愿“沧海寄馀生”。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道尽了千古的真理。他乐观豁达、随遇而安、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完美的人格理想、多才多艺的绝世才华,闪耀在历史的时空中,使他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应用角度】上述材料可以应用到与“笑对困难”“心态”“性格与成功”“挫折”等相关的作文写作中。素材二苏东坡“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物质匮乏,精神萧索,可苦难终使他振作,使他成熟。尖啸的山风于谷口处收住,化为温柔的和煦;湍急的河流于河口处放缓,化为宽广的浩瀚;绚烂的人生

23、于苦难处收束,化为成熟与淡泊。于是苏东坡从黄州突围,终成赤壁二赋,大江一词,名传千古,恩泽了后世无数书生骚客。【应用角度】此材料可用于与“面对挫折”“振作”“战胜自我”“苦难与成就”等相关作文的写作中。素材三“拣尽寒枝不肯栖”,苏轼在几乎丧命的逆境中保持坚贞气节和独立人格,决不随波逐流;在为官上,苏轼坚持为官一地、造福一方,徐州防汛,杭州筑堤,儋州授馆,兴修水利,架桥凿井,赈灾施药,都于史有证。【应用角度】此材料可以用于与“气节”“人格”“坚持自我”“爱国为民”“品格”等相关作文的写作中。素材四“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在人生态度上,苏轼即使在身处绝境时,也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和

24、积极向上的追求。贬到杭州,他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贬到黄州,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贬到惠州,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贬到儋州,他说:“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应用角度】此材料可用于与“乐观”“旷达”“豁达”“豪迈”“积极向上”“宠辱不惊”“自强不息”等相关作文的写作中。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一蓑烟雨任平生任:任凭B夜来幽梦忽还乡 幽梦:梦境隐约C料峭春风吹酒醒 料峭:形容早春微寒的样子D何妨吟啸且徐行 且:连词,表递进【解析】D项,且:表并列。【答案】D2请将下面的句子重组为一个单句,不能改变句子的原

25、意。如果说,苏东坡的盖世才华是他让无数的后人崇敬和偏爱的首要因素,那么他的儒雅与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有情感的天性则是令人崇敬与偏爱的又一个原因。【答案】苏东坡的儒雅和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可以说是他盖世才华外的又一个令无数的后人崇敬和偏爱的原因。3用“儒、道、佛”作开头重新组织下面的句子,不得改变原意。苏轼的生活和创作充满了矛盾,因为他曾受到儒、道、佛各方面的影响,思想比较复杂。儒、道、佛【答案】(儒、道、佛)各方面对苏轼都有影响,使得他思想比较复杂,生活和创作充满了矛盾。4文学常识填空。苏轼与欧阳修一起树立了一种稳定成熟的散文风格,世称“_”;苏轼又是宋代著名书法家,他与_、米芾、

26、_并称“四大家”。【答案】欧苏黄庭坚蔡襄5名句默写。(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2)回首向来萧洒处。_。_。(3)纵使相逢应不识,_,_。(4)_,明月夜,短松冈。(5)春色三分,_,_。(6)_,寂寞沙洲冷。【答案】(1)一蓑烟雨任平生(2)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3)尘满面鬓如霜(4)料得年年断肠处(5)二分尘土一分流水(6)拣尽寒枝不肯栖二、诗词鉴赏6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登城刘敞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望湖楼晚景苏轼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1)两诗均写江南雨景,但景色有异。登城写的是_,望湖楼

27、晚景写的是疾风骤雨。(2)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3)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答案】(1)和风细雨(2)刘诗第三句承接前两句,并与蒙蒙细雨叠加,以形成下句江南水墨图意境;苏诗第三句从“横风吹雨”转入“雨过潮平”,为描写雷电蓄势。承上启下。(意思对即可)(3)刘诗通过写雨映寒空,山深树幽,倚楼眺望,运用白描手法,描绘出一幅江南水墨图。苏诗通过写横风斜雨,潮江涌动,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雨前,雨后的壮观美景。(意思对即可)7(2016南京模拟)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各题。蝶恋花苏轼簌簌无风花自堕。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落日有情还

28、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路尽河回人转舵。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凭仗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注】语出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反故居些”,意思是像楚辞招魂召唤屈原那样召唤离去的友人。(1)词的上片哪些景物表现了暮春的特点?【解析】此题回答较为容易,只需把词的上片翻译出来,即可找出景物来,诸如“簌簌无风花自堕。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一句中的“堕花”“老柳”“开过花的樱桃”。据此回答即可。【答案】堕花(落花);老柳;开过花的樱桃。(2)你认为“山青一点横云破”一句中最具表现力的字是什么?为什么?【解析】这是一道炼字题,炼字类题目一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该字的字典义临时语境义,该字使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效果,

29、有时还要分析该字所传递的作者的情感、态度。本题结合词句加以分析即可。【答案】“点”或“破”;遥看青山,高耸入云,云端之上,山峰就像一个小点,“点”或“破”突出了青山的高峻。(3)本篇是词人送别友人之作。词的下片是怎样表现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解析】“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这一句是作者想象朋友今夜泊于冷落的渔村中彻夜不寐,独对孤灯,唯有暗月相伴。这两句,便见作者对行人神驰心系之情。“凭仗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上句用楚辞招魂中天帝遣巫阳招屈原离散之魂的典故,表达希望朝廷召他回去的愿望。东坡与公择因反对新法离开京城出守外郡,情怀郁闷,已历数年,每思还朝,有所作为,但局面转变,未见朕召,

30、他们四方流荡,似无了期,所以有“飞魂”之叹。“飞魂”与“楚些”是倒装,求其语反而意奇。下片写送别,兼及对再受重用的渴望,写二人同病相怜,友情深厚。本题可据此回答。【答案】虚写(或“想象”)朋友路途遥远,孤独寂寞;或答不直接写自己思念友人,而是运用曲笔的手法,委婉曲折地写朋友的境况;化用典故(前人诗句)表达与朋友早日重逢的愿望。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注】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

31、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答案】(1)体现的是一种作者始终无法排遣的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又极力想把这种苦闷暂时排遣的心情。(意思对即可)(2)“情”的角度:作者把他的细腻难以察觉的郁郁之情巧妙地融合在景物与动作的描写中,使全词勾勒的画面都隐隐浮现,这种淡淡却无法排遣的情感;“景”的角度:细风、斜树,烟雨中春水和城中之花,这些景物无不与本词所表现的感情所契合,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寓情于景的功力。(意对即可)三、语言表达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

32、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北宋初中期的词沿袭了唐五代词的特点,_ ,_ ,_。_,_。北宋后期的词,最大的特色是词的诗化,_。内容多写男女爱情、离愁别恨其中成就最高的是柳永主要词人有苏轼、秦观、周邦彦、贺铸等代表词人主要有柳永、张先、欧阳修、晏殊、晏幾道等在形式上以小令为主艺术上多用白描手法ABC D【解析】本题不仅考查了语言连贯的能力,也考查了宋词常识。题干已经按“北宋初中期”、“北宋后期”分开,就要了解主要词人生活的时期,即北宋初中期:“代表词人主要有柳永、张先、欧阳修、晏殊、晏幾道等”,北宋后期:“主要词人有苏轼、秦观、周邦彦、贺铸等”。具备了这样的常识,就很容易排除A、B。分析C、D项,则重点放在与的位置上,是一组逻辑关系紧密的句子,应该是由一个“在”领起。故其顺序为:。故选C。【答案】C10(2016沈阳模拟)下面是我国颁布的“中国劳动安全卫生标志”,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60个字。【解析】解答该题,首先要细读标志,明确构图要素,然后按一定顺序表述出来即可,最后再考虑每个构图要素中蕴含的意思,该图中的构图要素主要是齿轮、橄榄枝、十字。然后联系“中国劳动安全卫生标志”这一表现主旨内涵分析寓意即可。【答案】该图以十字为中心,左侧是变形的齿轮,右侧是橄榄枝叶。十字象征卫生健康,齿轮象征劳动,橄榄叶象征和平安全。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