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学案1文本研读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单音字繁芜()忌恨()浅尝辄止() 估量()诅咒() 诬蔑()诽谤() 衷心喜悦()莱茵报() 悼辞()给予答复() 永垂不朽()(2)多音字着 抹量 豁浅 作斗2辨形组词 3词语释义不可估量:_豁然开朗:_肤浅:_卓有成效:_嫉恨:_永垂不朽:_浅尝辄止:_诽谤:_建树:_诅咒:_4近义词辨析(1)忌恨记恨忌恨:因忌妒而怨恨。记恨:把对别人的怨恨记在心里。例如:电视连续剧暖春中结婚多年不曾生育的儿媳香草对老汉收养小花一事十分_,千方百计要把小花送走,而小花非但不_叔叔和婶婶对自己的伤害,还一次次用真诚和稚嫩的心去接近他们。(2
2、)摸索探索都有“求索”的意思。摸索:试探着(行进),寻找(方向、方法、经验等)。探索: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例如:土地股份合作并不是胶州首创,全国一些地方一直都在积极_,作为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的一种新方式,我市也在_中前行。(3)不可估量不可限量两者都表示“不能够看出,不能够估计”,但使用的对象不同。不可估量:不能轻易估计推算出来,形容数量大或成就高。不可限量:形容前程远大。例如: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_的损失。这些孩子,别看年龄小,他们都有一身的本领,其前途_。(4)污蔑诬蔑侮蔑污蔑:诬蔑,玷污。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侮蔑:轻视;轻蔑。
3、例如:人之一生,要经得起清苦和寂寞,承受得住_和凌辱。青壮年时期的白居易,在政治上遭受了一连串的打击、排斥和_。鲁迅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可以看见人生的真面目。”少年鲁迅频繁出入于当铺与药铺之间,遭受白眼和_。1马克思作出了哪些贡献?_2你认为悼词应该如何写?_探究点一体会文章用词的精确和深沉的哀悼情调1第1自然段中“下午两点三刻”,时间这么具体有什么作用?_2“最”、“还”、“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这些词语是否可以去掉?有什么作用?_3第1自然段中的“停止思想”,能否换成“心脏停止跳动”?_4“不可估量”能否换成“巨大”?为什么?_5“空白”换成“严重情况”是否
4、可以?为什么?_探究点二马克思科学方面的贡献“两个发现”指代什么?从写作方法的角度看,“两个发现”与“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_探究点三马克思革命实践方面的贡献1马克思“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其中“这”指代什么?“主要的”指代什么?_2“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这个过渡句的作用是承上还是启下?还是既承上又启下?为什么?_3马克思的科学理论与他的革命实践的相互关系是什么?_探究点四马克思的品德1“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其中“这样”指代什么?两个“最”体现在什么地方?马克思对此抱什么态度?说明了什么?_2马
5、克思逝世,“整个欧洲和美洲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这与各国政府和资产者对他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照,这说明了什么?_3“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这里的“敌人”和“私敌”有何区别?为什么说“可能”?_4“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的深刻含义是什么?_衬托文本回顾文中为了对马克思为人类所作的贡献予以崇高的评价和热情的赞颂,运用了衬托手法。如文章在高度评价马克思深广的理论研究和伟大的理论创造之后,又用“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来说明科学家和理论创造还不是马克思的最主要特点和主要成就,以此来衬托马克思作为革命家所作出的贡献。技法点拨为了突
6、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使用这种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要说明的事物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衬托分两种:正衬和反衬。正衬: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高的”衬托“更高的”,用“好的”衬托“更好的”。例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桃花潭水深衬托汪伦的友情之深。反衬: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矮的”衬托“高的”,用“坏的”衬托“好的”。例如:他的年纪小,志向可大。以年纪小衬托志向大。技法运用以“太阳”为描写对象写一段文字,注意运用衬托手法。_【答案解析】自主梳理1(1)wjzhlinz zhu
7、mifi zhnyndojxi (2)zhozhozhummmlinlin huhuqinjinzuzududu2估计沽酒姑且怙恃拔高跋扈弹拨泼辣3无法估计的。形容(损失、收益、作用、影响等)非常巨大。形容狭窄幽暗一变而成开阔明亮;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个道理。学识浅,理解不深刻。成绩和效果非常明显。因忌妒而愤恨;憎恨。(事迹、精神等)长久流传,永不磨灭。刚入门就不再钻研。造谣诬蔑;说别人坏话,败坏别人的名誉。建立的功绩。原指祈祷鬼神嫁祸于所恨的人,文中指咒骂。4(1)忌恨记恨(2)探索摸索(3)不可估量不可限量(4)污蔑诬蔑侮蔑预习思考1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布鲁塞尔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
8、会。1847年,他们参加共产主义者同盟,共同草拟了该同盟的纲领,即共产党宣言。1864年,马克思在伦敦创建了国际工人协会(在第二国际成立后才称第一国际),奠定了工人国际组织的基础。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特殊的运动规律,他的最伟大的著作资本论就是这方面研究的结晶。2作为演讲辞的一种,具有讲演辞的特点:(1)内容要有针对性,中心要十分突出。(2)感情要深挚,语言要通俗形象。(3)结构上通常要开门见山提出全篇讲话的主题,以便听众抓住要领,然后围绕主题,或逐层深入,或分成几个方面来谈。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在每一层次或每一方面的开头处,往往要先说明要点,结尾再加以重申,以使听众
9、始终不偏离讲话主题,能对全篇讲话有个清晰的感受。文本探究探究点一1写明具体时刻,表明马克思的逝世对于整个世界的非同寻常的影响,是一个令人万分悲痛、永志不忘的时刻。2不可以。“最”这个程度副词,突出了马克思在思想界的无与伦比的地位和作用。“还”流露出未能在马克思临终时陪伴在他身边的无限惋惜和遗憾的感情。“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破折号表示补充说明)表达了作者对马克思的无限依恋和对于马克思逝世所引起的感情上的矛盾与深重的悲痛;同时也表明了马克思遗容的安详。3不用“心脏停止跳动”,而用“停止思想”,这不单是一般的因感情上的需要而用的“讳饰”的手法,而是为了突出马克思的伟大,因为他是一位卓越的思想家。因
10、他的逝世,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失去了一个最睿智的、最重要的阶级的头脑。4不用“巨大”,而用“不可估量”(无法估计和衡量),是因为“不可估量”程度更高,强调了马克思逝世的损失之大,同时也赞扬了马克思主义对于指导革命的伟大作用。5不用“严重情况”,而用“空白”,因为“严重情况”语意含糊,而“空白”则说明了马克思在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的地位是没有人可以取代的,这是对马克思最确切、最富概括性的评价。探究点二“两个发现”是指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从写作方法的角度看,“两个发现”与“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是“点”与“面”和“详”与“略”的关系。这里“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
11、域”“很多”,而且“都不是肤浅”的,都有“独到的发现”,表明马克思作为一位科学家研究的领域之广、成绩之大,与马克思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相呼应。探究点三1“这”指代马克思的“两个发现”和“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的“独到的发现”。但这“远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指“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也就是说,对比马克思伟大的理论创造,他有着更为光辉的革命实践。这里的“主要的”,表明对马克思的功绩的表述再次推到一个新的高度。2这个过渡句是既承上又启下。“承上”是说:由于马克思不是为科学而科学,他追求科学“在历史上的推动作用”,致力于科学的“实际应用”,表明他从事科学研究的崇高目的就是为了指导革命实践,
12、所以说,“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但这句话又是下文的论题,即他的光辉的革命实践的事实更印证着他对待科学的严肃态度和执著的追求,证明他“首先是一个革命家”。3马克思之所以能创立科学的革命理论,正是由于他卓有成效地参加了亿万奴隶摧毁旧世界和创立新世界的伟大革命实践。革命实践是创立理论的基础,伟大的革命理论反过来又指导和推动着伟大的革命实践。所以,马克思首先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又是同样伟大的科学家。探究点四1“这样”是指马克思的划时代的理论创造和革命实践。两个“最”体现在两个“无论”上,无论性质怎样的政府,也无论什么色彩的资产者派别,都毫不例外地疯狂地忌恨他,恶毒地诬蔑他。马克思对此“毫不在意”,
13、当作蛛丝“轻轻拂去”,表明马克思对敌人的极端蔑视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他高度的革命坚定性。2这个对照说明马克思是无产阶级最忠实的代表和导师,同时也说明他的理论和实践给了各国资产者以致命的打击,是资产者不可调和的敌人。这个对照与开头呼应,深化了马克思在科学理论和革命实践中无与伦比的作用和地位。3“私敌”是指以“我”为中心,以“我”的利害区分敌友,这是剥削阶级个人主义的一种表现。马克思没有这样的私敌,说明他不存私念。他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全力以赴地与形形色色的敌对分子作斗争,因而他有“许多敌人”。这些敌人都是无产阶级的敌人。这个评价含蓄深刻,高度赞颂了马克思光明磊落、大公无私的高尚的革命品格。“可能”是以不肯定的语气表示肯定的含义。4恩格思最后庄严宣告“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这句饱含深情和敬意的结语,虽是一般悼词结语,但绝不仅仅是形式的需要,它照应全文,总结全文,是由马克思的丰功伟绩中引申出来的必然结论,体现了作者的心声,也是亿万人民的心声。写法探究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