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9 ,大小:448.50KB ,
资源ID:28504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8504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8年江苏小高考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讲练稿(知识梳理 考题演练 挑战A级):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8年江苏小高考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讲练稿(知识梳理 考题演练 挑战A级):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doc

1、考试说明测试内容测试要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了解先秦时期政权的更迭;理解分封制、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和影响;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征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了解秦的统一;了解秦朝的中央官制;理解郡县制的推广和作用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了解汉朝的郡国并行制;理解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了解宋朝分割宰相权力的举措;理解元朝的行省制度;理解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了解明朝废丞相、设内阁;了解清朝的军机处;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时空坐标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考点一先秦时期政权的更迭(先秦是指秦朝建立之前的历史时代)1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2商朝(

2、约前17世纪前11世纪)3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4东周(前770年前256年)5战国时期(前475年前221年)考点二理解分封制的基本内容和影响1概念:古代帝王分封诸侯的制度,即狭义的“封建”。由中央王朝分封建邦。2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统治。3基本内容: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4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5作用(1)积极: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统治区域,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2)消极:受封诸侯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到西周后期,分封制遭到破坏,

3、诸侯国逐渐成为分裂割据势力。考点三理解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和影响1目的:为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2含义: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3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4基本内容(1)周王的嫡长子为大宗,继承王位,其余诸子为小宗,分封为诸侯。(2)诸侯嫡长子继承爵位,余子成为卿大夫。(3)卿大夫和士的关系依此类推。(4)由于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特别提醒大宗和小宗是相对而言,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上下级关系。5对当时的影响(1)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2

4、)有利于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拓展延伸宗法制对当今社会的深远影响宗法制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直至今日,其内涵仍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积极方面有尊老爱幼、尊宗敬祖、注重家庭建设等;消极方面有任人唯亲、重男轻女等意识和家长制作风等,与现代平等民主意识相违背。考点四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征1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构成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2王权和神权结合,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3实行分封制,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4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政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考点五了解秦的统一1

5、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终于结束长期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2秦灭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修建自都城咸阳通达各地的驰道,开通联系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灵渠,修筑抵御匈奴的长城等。考点六了解秦朝的中央官制秦代三公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中央官制以皇权为中心。三公在地位、职责和权利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御史大夫地位仅次于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太尉负责全国军务(始皇实际并未任命太尉,而是自掌兵权)考点七理解郡县制的推广和作用1背景:秦统一后,统治区域空前扩大,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

6、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2推广:秦统一后,把全国分为36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县级以下有“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此外,还有负责地方治安工作的“亭”。3作用: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便于皇帝对中央和地方、中央对地方进行的统治。特别提醒郡县制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而不是秦朝,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江苏学测5年考题统计年度题型考向2017年选择题分封制的特点判断题秦朝君主专制2016年选择题宗法制的影响2

7、015年选择题宗法制的现实意义2014年选择题宗法制的现实意义2013年选择题宗法制的影响1(2017江苏学测)史书记载:周公辅佐成王,“立七十一国,姬姓(王族)独居五十三人”。材料反映的西周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答案B解析“立七十一国”指的是西周初年“封邦建国”的分封制,故B项正确;A项指的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D项出现于元朝,均晚于题目中的时间“西周时期”。故选B。2(2016江苏学测)每至清明,陕西黄陵都会隆重举行公祭轩辕黄帝的典礼,海内外炎黄子孙满怀虔诚与崇敬之情拜谒礼祭黄帝。与这一现

8、象密切相关的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宗法制D分封制答案C解析祭祀祖先与宗法制相关,故选C。A、B与王位传承制度相关。D属于地方行政制度。3(2015江苏学测)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大节日,蕴含着辞旧迎新、合家团圆的寓意,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与春节“合家团圆”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宗法制D分封制答案C解析由题目中的文字信息“自我认同”“合家团圆”的信息可知是与血缘关系相关的宗法制。故本题应选C项。4(2014江苏学测)“祖德流芳思木本,宗功浩大想水源。”尊祖敬宗是宗法制的重要内容,其对今天的影响表现在()A规范宗教仪式B传承中华传统C禁锢人们思想D阻碍社会进步答案B解

9、析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传承尊宗敬祖的历史传统,有利于中国传统节日(如清明等节日)的沿袭,故B项正确。一、选择题1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符合这一描述的历史时期是()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答案C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新建之国”“ 鲁、卫、晋、齐”可知是分封制。故本题应选C项。2(2017扬州学测模拟)公元前323年,魏国将领公孙衍发起“五国相王”运动,即魏、韩、赵、燕、中山五国互相承认对方君主王位,并带动了中原各国国君纷纷称王。这一事件直接()A否定了当时的宗法制B

10、开始确立君主制C破坏了当时的分封制D动摇了王位世袭制答案C解析“互相承认对方君主王位”说明不再统一尊奉周天子为王,不符合分封制的法则,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宗法制,故A项错误;君主制是秦朝以后,故B项错误;王位世袭制属于王位继承制度,当时并没有废除,故D项错误。3(2017镇江学测模拟)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导致东周王室衰微的政治因素是()A宗法制的衰落B分封制的瓦解C郡县制的实施D世官制的沿袭答案B解析题干“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指的是分封制下的诸侯王之间的战争,维系西周统治的基础是分封制,故B项正确;A是维系分封制基础;C和D均不是主要的因素。4据史书记载,唐高祖李渊

11、的原配夫人皇后窦氏,一共生了四个儿子,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玄霸、四子李元吉,继承皇位的应该是()A李建成B李世民C李玄霸D李元吉答案A解析在宗法制下,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皇位应由嫡长子,即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来继承,故选A。5(2017连云港学测模拟)西周时期已形成一套较完备的国家政治体系,其中拓展了疆域且维系了其长久统治的制度是()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中央集权制答案B解析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扩大了疆域,维护了西周的统治,故B项正确;A项是分封制的基础;C项是在秦朝推广;D项是秦朝创立。6“一国无二君,一庙无二祭主”,反映了西周宗法制的突出特点是 ()A嫡长子继承制B神权色彩浓

12、厚C政治等级森严D贵族拥有政治经济特权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君主、始祖只能有一个,不可能有两个,而能继承大宗的只有嫡长子。故选A。7据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载:“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此段文字表现出司马迁认为秦朝统一的意义是()A使人民脱离了诸侯国的统治B为我国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C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D使人民从事生产有了安定的环境答案D解析秦朝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的混乱局面,使人民有了安定的社会生产环境,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故答案选D项。8(2017如皋学测模拟)秦朝的中央官员中,“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的是()A丞相B诸侯C太尉D御史大夫答案A解析秦朝时,丞相协

13、助天子处理日常事务。秦朝废除分封制,B项错误;太尉负责军事,御史大夫负责掌管奏章和监察百官,C、D两项错误。9(2016常州学测模拟)钱穆曾说“王家与士庶人家在政治制度上是不相悬异的”,也就是说“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这是对下列哪项制度的评价()A分封制B宗法制C三公九卿制D王位世袭制答案C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信息是:“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也就是说不再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排除A、B;王位世袭制不符合“王家与士庶人家在政治制度上是不相悬异的”,排除D;三公九卿制是封建的选官用官的官僚体制,符合题意。10仔细观察下面两幅不同时期的山东地图。左图到右图的变化主要说明了古代山东地区()A受中央

14、政府的控制加强B行政区划范围由小到大C在全国的政治地位提高D行政机构设置由繁到简答案A解析根据左图中“齐”“鲁”“宋”“曹”等名称分析,属于分封制下的封国。根据右图中“辽东郡”“琅邪郡”“渔阳郡”等名称分析,属于秦朝时期郡县制的地方行政机构。两图的变化体现了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二、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11(2017徐州学测一)周公监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将功臣、亲族等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答案B解析分封制下诸侯拥有世袭权力,中央很难实现对地方直接控制,故本题错误。12. (2017金陵中学学测模拟)宗法制是维系西周稳定的重要制度,明确规定周王的嫡长子、嫡

15、长孙拥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答案A三、材料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曹氏,叔振铎,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克商,封之於陶丘,为宋景公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南宋郑樵通志材料二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国无二君,家无二尊。礼记丧服四制(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有什么积极作用?(2)材料二所反映的含义是什么?有何积极意义?(3)综合上述材料,评价宗法分封制的影响。答案(1)分封制。积极作用: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2)含义:把天、地、国、家连为一体,息息相关。意义:利用血缘等关系巩固和发展了王权。(3)一方面,在古代社会保证了各级贵族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

16、位,巩固统治;另一方面,有助于弘扬民族传统美德,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1下图是某位同学绘制的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关系示意图,以下对示意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图示提示了大宗与小宗之间无隶属关系B图示提示了宗法制和分封制相互依存C图示提示了中国封建制度的主要特征D图示提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答案B解析西周分封制是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由图示可以看出宗法制和分封制是相互依存的,故选B。2(2017南京学测模拟)顾炎武说:“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

17、上。”由材料可知,顾炎武认为()A分封制与郡县制呈现递次变更兴替规律B分封制的弊端是多数权益为中央所垄断C郡县制的弊端是多数权益为地方所占据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是治国良策答案D解析材料“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说明应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故D项正确;顾炎武认为,分封制和郡县制都有一定的弊端,故排除A项; B项和C项明显与题意不符。故选D。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夏、商、周、汉封建(分封)而延,秦郡县而促。材料三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矣。柳宗元封建论材料四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

18、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郡县之法,已在秦先。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王夫之读通鉴论请回答:(1)材料一体现的是什么政治制度?该制度推行有何意义?(2)针对秦朝的政治变革,材料二、三、四是如何认识的?(3)结合上述材料,从制度创新角度谈谈启示。答案(1)分封制。扩大了疆域,巩固了西周的统治。(2)材料二认为秦朝的迅速灭亡是由于推行了郡县制;材料三认为秦朝的暴政激起人民反抗而快速灭亡,而不是推行了郡县制;材料四认为郡县制的推行是历史的必然。(3)制度创新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王朝的灭亡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与制度的创新无必然联系;采用何种制度必须符合当时的社会实际。(言之有理即可

19、) 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考点一了解汉朝的郡国并行制汉初,继续推行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郡县、封国并存。汉武帝时,采取措施,解决了王国问题,使中央集权得到加强。考点二理解唐朝的三省六部制1职能:中书省掌决策;门下掌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辖六部。2评价: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互监督与牵制,削弱和分散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独尊。三省分工明确,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决策失误。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为此后历朝基本沿袭。图解历史三省六部制考点三了解宋朝分割宰相权力的举措设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为制约宰相,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

20、权和财权。考点四理解元朝的行省制度1设置: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央(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宣政院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2职责: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3意义: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考点五理解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1夏商周时期主要是世官制(世袭)。2汉代实行察举制: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3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依靠门第选官,不利于选拔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4科举制:考试选官的制度。(隋唐至1905年)(1)确立过程隋:科举制创立: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

21、,用分科考试来选官,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宋元:科举制发展完善。(2)评价: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图解历史选官制度的演变及标准考点六了解明朝废丞相、设内阁1废丞相(1)原因:鉴于元朝相权过重、皇权不稳的教训。(2)概况:明太祖时期,废丞相、权分六部。(3)影响: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2设内阁(1)背景: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皇帝事务繁杂。(2)概况:明成祖时期,设内阁,内阁制度正式形成。(3)特点: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

22、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其职权大小及阁臣升降均取决于皇帝旨意。考点七了解清朝的军机处1概况:雍正时期设立,最初目的为办理西北军务。2特点: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品级不高,跪受笔录;保密性强,办事效率高。(简、速、密)3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误区警示丞相、内阁、军机处的区别丞相位高权重,其存在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内阁属于皇帝的顾问侍从机构,其权限大小取决于皇帝;军机处是皇帝的传达机构,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考点八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1积极: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2消极:阻碍了社会进步和新经济因素的发展,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江苏学测5年考

23、题统计年度题型考向2017年材料题古代选官制度2016年材料题科举制选择题古代地方行政制度2014年选择题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影响2013年选择题察举制选择题明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1(2016江苏学测)某选官制度“以试艺优劣为决定及第与否的主要标准,以进士科为主要科目”,考试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这一制度形成于()A汉朝B隋朝C宋朝D明朝答案B解析材料指的是科举制,它出现于隋朝,故选B。A以察举制选官。C、D是完善时期。2(2014江苏学测)清代科考规定,在殿试答卷时,文内遇有“皇帝”等字,须直接换一行顶格书写。这在本质上反映出()A八股之风愈演愈盛B君主专制影响深刻C科考规范愈加严格D君

24、主名号不再避讳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皇帝独尊,遇到“皇帝”字样要回避,说明君主专制影响深刻,故B项正确。3(2017江苏学测)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关注官员的素质,内含治国理政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察举制强调以德行、才学为主,由丞相、列侯、刺史等官员甄别人才,推荐给朝廷,经考核合格后授予官职察举制奉行“以德取人”的价值取向,希望实现为政以德、教民以德,以及由深仁厚泽的君子贤人任官。陈荣香、杨月坤人才选拔应兼顾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材料二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经过唐代的发展,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

25、。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三明初开科取士并无南北之分,中期以后有了分地录取的新规定。中央会试首先是南北分卷,后来进一步按南、北、中地域分卷考试,对不同地域考生按比例录取。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才地域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等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察举制始行于哪一朝代?其对官员素质的期待,体现了我国古代哪一思想流派的治国理念?(2)分别指出魏晋和隋唐时期选官制度的名称。据材料二,概括隋唐时期选官制度的主要特点。(3)据材料三,指出明中期以后“开科取士”的新规定及其作用。(4)选官用人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据上述材料归纳古代选官制度所蕴含的积极的价值取向。答案(1)朝代:西汉(汉

26、朝)。流派:儒家。(2)制度: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特点:考试选官;择优录取。(3)新规定:分地录取(分卷考试)。作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才地域分布不均衡的问题。(4)价值取向:以德取人;自由开放;公平公正。(任答两点)一、选择题1.汉武帝元朔二年,正月下诏:“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封侯)焉。”此举的意图是()A施恩与诸侯子弟B缓和皇帝与诸侯王的矛盾C削弱诸侯王的力量D满足诸侯子弟获得爵位的要求答案C解析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推行“推恩令”,意图是要解决王国问题以维护统治。A、B、D三项结论与题意不符。2(2017镇江学测模拟)下列为唐朝三

27、省六部制机构设置示意图,其中部门之间隶属关系示意准确的是()答案A解析三省六部制下尚书省负责执行,主管六部,故A 项正确。3(2017宿迁学测模拟二)从汉至元,通过分割、限制地方权力,中央集权不断强化。下图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A秦朝B汉朝C唐朝D元朝答案D解析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从图中“中书省”“甘肃行省”“陕西行省”等信息可知,这是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4(2017徐州学测一)通志载:“汉郡国每岁贡士,皆拜为郎。分居三署,储才待诏,无有常职。”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是()A世官制B察举制C科举制D九品中正制答案B解析“汉郡国每岁贡士” “拜为郎”是指察举制

28、的选官制度,故B项正确;A是先秦以前选官制度;C是隋唐以后选官制度;D是魏晋时期选官制度。5(2017苏州学测模拟)中国古代有个家境贫穷的读书人贾生,寒窗苦读十年,被郡的中正发现,但由于出身较低,被评为“中下品”,推荐到西北怀远县做县令。该事件应该发生于()A.汉朝B.魏晋南北朝C.唐朝D.宋朝答案B解析材料中“中正”“中下品”说明是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实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故B项正确;A是察举制;C和D均是科举制。6关于下表中的中国古代两大选官制度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类别察举制科举制依据品德、学问、议政能力以文取士方式长官举荐自由报考A.察举制强调德才兼备B科举制注重科技素养C察举制有利

29、于贵族政治的形成D科举制不利于统治基础的扩大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两大选官制度。察举制注重以德选官,故A项表述正确;科举制考查的是儒家经典,忽视科技,故排除B项;科举制以考试成绩的优劣来选拔官员,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故排除D项;C项应为九品中正制。7(2017南京学测模拟)明史职官一记载:“(明初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意即对君劝善规过,议论兴革),凡上之达下,曰诏,曰诰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材料说明内阁()A可以干涉皇权B成为中央一级的决策机构C可以劝谏皇帝D成为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答案C解析“君劝善规过,议论兴革”说明内阁的进谏作用,故C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不是内阁具有的特点。8.

30、(2017连云港学测模拟)明朝嘉靖万历时,内阁权压六卿对于军国大事无所不掌,刑名钱谷无所不问,内阁无疑是操有宰相之权。可见,当时的内阁()A已成法定机构B开始统领六部C握有军政大权D严重威胁皇权答案C解析“军国大事无所不掌”说明内阁掌握军政大权,故本题选C项;内阁不是法定机构,故A项错误;内阁不能统领六部,故B项错误;内阁不对皇权形成威胁,故D项错误。9(2017南京学测模拟)康熙皇帝曾发出感慨:“臣下可仕则仕,可止则止,年老致仕而归,抱子弄孙,犹得优游自适;为君者勤劬一生,了无休息。”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A皇权集中B皇位世袭C皇帝独尊D皇帝勤政答案A解析材料中康熙帝奉劝大臣不要争权,知足

31、而乐的思想,实质上是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故A项正确;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10(2017南师附中学测模拟)有学者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机构是三无机构:“无编制、无定员、无预算,所有的大臣都是兼职而且要亲自跑腿,从法理上看是一个长期存在的临时咨询机构,但是实际上是权力的核心。”该机构是()A秦朝太尉府B唐代中书省C宋代枢密院D清代军机处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军机处。军机处是皇帝专门设立的秘书机构,没有正式衙门,军机大臣只负责上传下达,属于清朝前期的中枢机构,故D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不符合题干信息。二、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11(2017扬州学测模拟二)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体现了君主专制下分权与制衡理

32、念的政治实践,是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新。()答案A解析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分割了相权,属于分权制衡思想的体现,故本题正确。12(2017南京学测模拟)魏晋南北朝时期采取九品中正制,依靠门第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形成的科举制,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答案A解析九品中正制是依靠门第选官,科举制是依靠才学选官,故本题正确。三、材料题13(2016江苏学测)地方行政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变革完善。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后世对秦始皇的这一做法,大多盛赞不已虽然秦代仅仅持续了二世但秦代所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及

33、其所确定的以郡县制为表现形式的行政区划,却为后世历代所遵奉(西汉初年)刘邦采用的是混合体。李晓杰体国经野:历史行政区划材料二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材料三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后世对秦始皇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的哪一做法

34、“盛赞不已”?概括这一做法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邦采用的“混合体”是什么?(2)据材料二,说明元行省制与秦地方行政制度之间的关系及行省制“优”在何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对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最大创举。(3)据材料三,你如何理解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质的变动”?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中得到的基本认识。答案(1)做法:全面推行郡县制。影响: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制度为后世所沿用。混合体:郡国并行制。(2)关系:行省制是郡县制的继承与发展(或较高级演化形态)。“优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创举:开创省制(设立行省)。(3)理解:始终维护中央集

35、权。认识:地方行政制度的调整关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主要调节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制度随社会发展需要而变化。(任答两点即可,言之有理也可得分)1有学者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地方制度:“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该制度是()A分封制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D行省制答案D解析分封制不是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也并未打破自然地理界限,故A项错误;郡县制并没有打破自然地理界限,故B项错误;郡国并行制不利于中央军事控制,故C项错误;元代的行省制人为的划分行省界限,以达到控制地方的目的,故D项正确。2请根据下列图示判断以下说法,

36、不正确的是()A反映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势力不断削弱B反映的趋势是皇权逐渐加强,相权逐渐削弱,最终被废止C反映的发展趋势易形成暴政,压抑民主政治D反映了秦朝、唐朝、明朝、清朝四朝的情况答案A解析图示显示的是加强皇权,而中央集权是指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辖,分散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所以A说法错误。B、C、D均符合题干图示含义。3(2016无锡学测模拟)选官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至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全国优秀青年,受国家大学教育,凭其成绩,补郎补吏,加入政府。不到一百年,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了。钱穆中国传统政

37、治材料二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钱穆中国传统政治材料三(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四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

38、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吕思勉中国制度史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说的“直至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实际上指的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当时“全国优秀青年”的标准是什么?(2)据材料二,魏晋时期的中央政府是如何选拔官吏的?并据材料二分析该选官制度实行的原因。(3)相对于材料二,材料三中选官制度有何特点?据材料四与所学知识,概括该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性。(4)综合上述材料,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有何特点?答案(1)实行察举制。标准:孝、廉(品行和才能)。(2)由地方官员负责;根据民间舆论评价列出候选人。原因:地方骚乱,交通不便。

39、(3)特点:选官权集中到中央;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按考试成绩录取)。进步性: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的弊端;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吏的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促进社会稳定。(4)特点:选官权力由地方转移到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加强;选官标准与方式日益相对公平公正。阶段检测(一)第卷客观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60分。)达标基础题1.(2017无锡学测模拟二)右图为“许”姓图腾,“以国为氏”。通志氏族略记载:周武王克商后,封伯夷的后人文叔于许国,称为许文叔。与许姓

40、起源有关的制度是()A宗法制B分封制C礼乐制D行省制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分封制。封伯夷的后人文叔于许国说明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是分封制,故B项正确;A项是分封制的基础;C项与题意不符;D项是元朝时期。2(2016无锡学测模拟)宗祠是中国民间祭祀祖先的场所,通过祭祀表达对祖先的怀想,这与我国早期的一项政治制度密切相关。该制度是()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三公九卿制答案A解析“祭祀祖先”表达了对祖先的怀念,符合宗法制的内容,故A项正确。3(2016连云港学测模拟)在“汉字听写大赛”中,题目是“zut”。主持人解释说:“词语出自左传。胙,训报也。有德之人,必有美报。报之以上,谓封之以国。”与这一词语相

41、关的政治制度是()A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答案C解析材料中“谓封之以国”说明是分封制,故C项正确。A指的是王位世袭,B与嫡长子继承相关,D与题中的封国无关。4.(2016苏州学测模拟)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即位的桓王遵从其遗愿,将大权交给西虢公,心怀不满的郑庄王既不为平王奔丧,也不朝贺新王登基,却命人侵入王室疆土,抢夺已成熟的庄稼,从此“周郑交恶”。该状况反映出()A宗法制遭到破坏B天子权力开始削弱C分封制受到冲击D贵族政治彻底瓦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征。作为诸侯,郑庄公的种种行径说明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已被破坏。B项的“开始”、D项的“彻底”错误,A项与题意无关。

42、5(2017南通学测模拟)元朝人胡三省说:“秦置御史,掌讨奸猾,治大狱,御史大夫统之。”他认为御史大夫的重要职责是()A执掌奏章,下达诏令B统领百官,处理政事C监察官员,审理大案D草拟诏书,审议执行答案C解析“大狱”说明和审理案件有关,故C项正确。6.(2017淮安学测模拟)在谈到秦朝郡县制时,柳宗元说:“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从制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柳宗元的观点是 ()A郡县制推动了秦朝的统一B郡县制强化了君主专制C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D郡县制有利于民族融合答案C解析材料体现了郡县制下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A、B两项说法错误;D项无从体现。7(20

43、16徐州学测模拟)“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材料所述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D行省制答案B解析材料中“法令由一统”说明秦朝的统一,秦朝地方上实行的是郡县制,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国家的统一,A、C不正确,分封制导致地方自主性强。D错误,材料指的是秦朝。8(2017宿迁模拟)史书记载某选官制度:“令诸郡中正以六条举淹滞:一曰忠恪匪躬,二曰孝敬尽礼,三曰友于兄弟,四曰絜身劳谦,五曰信义可复,六曰学以为己。”这一制度形成于()A汉朝B魏晋C隋唐D宋朝答案B解析魏晋时期实行九品

44、中正制,中央委派郡中正官进行考核,故B项正确;A是察举制;C和D是科举制。9宋人胡致堂说:“中书出令,门下封驳,分为两省,而尚书守成,颁之有司。”这表明唐代三省六部制()A奉行流程式分工B实行职能式分工C架空皇帝的决策权D强化君主专制独裁答案A解析结合教材,可知材料的意思是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而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六部事实上按照行政事务的流程依次分工,故A项正确;“出令”“封驳”“守成”三个环节是按照办事流程来划分的,而不是按照职能,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对皇权的架空,故C项错误;三省六部制是唐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但是本题材料没有体现出这个侧重点,故D项错误。10.“三司之职置

45、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这段引文描述的是下列哪一时期的官制()A秦朝B唐朝C宋朝D明朝答案C解析从材料信息看,三司主管国家财政税收,这是宋代三司的职能。宋代,中书门下掌握行政权,枢密院掌军权,三司掌财政。11(2016无锡学测模拟)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对古代某一地方制度作出评价:“(它)就是一个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这一制度是()A分封制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D行省制答案D解析“宰相府的派出所”“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符合元朝行省制度,故D项正确。12魏晋时期,弘农杨氏四世三公,汝南袁氏四世五公。杨氏、袁氏世代占据高

46、官主要靠的是()A战事立功B门第出身C才学品德D皇亲国戚答案B解析魏晋时期选官制度实行九品中正制,其主要标准是门第出身,故选B项。13中国古代皇帝与丞相的关系可以用拔河来形容。皇帝和大臣分别在绳子的一头向着自己的方向拉,这种博弈中两者的权力达到了平衡。下列皇帝彻底打破了这一规则的是()A秦始皇B唐太宗C宋太祖D明太祖答案D解析结合史实可知,秦朝、唐朝、宋朝都设立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国家政事,但也采取不同方式限制和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体现出“这种博弈中两者的权力达到了平衡”,明太祖废除丞相,使皇权强化,故体现出打破这一规则,选择D项符合题意。14(2016徐州学测模拟)朱元璋认为元朝灭亡原因是“主

47、荒臣专,威服下移”,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A分相权,中书门下同相B废丞相,权归六部分掌C裁中书,实现权力集中D设内阁,亲理国家大事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朱元璋并未分化相权,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元代“主荒臣专”,朱元璋直接废专臣丞相,权归六部,皇帝直接统领,故B项正确;“实现权力集中”是目的,不是措施,故C项错误;“设内阁”始于明成祖朱棣,故D项错误。15(2016南京学测模拟)清代著作啸亭杂录记载:“国初设内三院外,其军国政事,皆交议政诸王大臣,半皆贵胄世爵,不谙世务。”为克服这一情况,清王朝()A废除宰相制度B强化行省制C增强内阁权力D设立军机处答案D解析材料指的是清政府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

48、力。A出现于明朝。B与元朝相关。C错误,因为清朝的内阁权力也受到了限制。D正确,军机处设立于雍正时期,它削弱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冲A能力题16.(2017盐城中学学测模拟)据相关资料考证,西周时期天子都城边长4.3公里,公国都城边长3.2公里,侯伯国都城边长2.5公里,子男都城边长1.7公里。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周天子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高度集权体制B城市边长的差别反映了西周等级分封的特征C都城规模的大小反映出各国政治制度的差别D都城的建制有利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答案B解析西周时期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A错误。都城边长的变化反映了等级制度的内容,B符合题意。C错误,无法从

49、都城规模的大小反映出各国政治制度的差别。D错误,当时处于奴隶社会时期。17(2016泰州学测模拟)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写道:(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据此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分封制、宗法制B秦朝的“独制”指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C秦朝君主集权的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西周最高执政集团已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答案D解析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分封制度下诸侯拥有世袭权,独立性较大,统治阶级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D错误,符合题意。18(2017金陵中学学测

50、模拟)热播电视剧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芈月的儿子嬴稷在位时期,周赧王号令六国诸侯临时组建了一支6000人的队伍,等到了约定出兵的日子,韩、赵、魏自顾不暇,齐国不予理睬,最终勤王不成。”这一情节充分表明()A天子权力开始削弱B贵族政治彻底瓦解C分封制受到冲击D宗法制度遭到破坏答案C解析“勤王不成”一事,不能说明周天子权力削弱的开始,故A项错误;贵族政治以血缘为纽带,材料未涉及血缘问题,故B项错误;分封制下,诸侯对天子有随从作战的义务,而材料“勤王不成”,故C项正确;宗法制也以血缘为纽带,故D项错误。19.(2017无锡学测模拟)钱穆先生认为:“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

51、刻求其能变动适应。”据此,下列“现实”与“制度变动”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西周灭亡秦朝郡县制B秦朝灭亡汉初郡国并行制C藩镇割据唐朝三省六部制D丞相擅权明朝内阁制答案B解析西汉初期吸收秦亡的教训,实行郡国并行制,故B项正确;A项西周灭亡之后是春秋战国时期;C项藩镇割据是地方制度变化;D项丞相专权导致被废除。故选B。20(2017徐州学测模拟)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三年载:“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这一做法旨在()A削弱门下省审议权B减少决策失误C完善中央监察制度D集权于中书省答案B解析“唐太宗时期” “中书”说明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这一制度发挥了集体协商的作用,有

52、利于减少决策失误,故B项正确;三省之间相互牵制,故A、D项错误;三省是决策与行政机构,不是监察机构,故C项错误。21(2017扬州学测模拟)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一定程度上说明科举制度()A选拔用人方面行之有效B导致了官僚机构的臃肿C严重束缚了士人思想D保证了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答案A解析“极为出色”“高度文化素养”的信息说明科举制有利于选拔人才,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官僚问题,故B、D项错误;材料是从积极角度论述科举制,故C项错误。22(2017徐州学测模拟) “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之一大

53、发明也。自此法行,而我国贵族、寒门之阶级永消灭;自此法行,我国民不待劝而竞于学”。“此法”应为()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答案D解析世官制下政权被贵族垄断,与材料“贵族、寒门之阶级永消灭”不符,故A项错误;察举制的标准是孝廉,并不会导致“不待劝而竞于学”的情况,故B项错误;九品中正制下世家大族垄断了官职,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科举制将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垄断特权,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故D项正确。23(2017启东中学)有学者认为:“极端中央集权并不是古代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的最佳模式。最理想的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应该是,既能保证中央政府有

54、足够的力量统治好全国,又能保障地方有适度的权力建设好地方。”最为符合这一看法的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是()A分封制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D行省制答案D解析“既能保证中央政府有足够的力量统治好全国,又能保障地方有适度的权力建设好地方”指的是行省制。24自秦朝推行郡县制以来,为强化地方管理,汉代置州,唐代置道,宋代置路,元代置省。纵观这一现象,可知()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纷繁杂乱B疆域扩大导致管理难度上升C县制是中央集权的坚实基础D中央集权遭遇地方挑战倍增答案C解析材料仅体现了各个朝代设立不同的地方行政区划,无法得出管理纷繁杂乱,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疆域扩大导致管理困难的问题,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可

55、知,变化的地方行政区主要是地方最高一级,而基层的县制没有改变,这说明县制是中央集权的坚实基础,故C项正确;秦代以后,中央集权呈现不断加强的趋势,故D项错误。25(2016连云港学测模拟)明宣宗打破禁令,把回复内阁“票拟”的“批红”权力,交由司礼监太监按照皇帝的意思代笔。明宣宗这一做法的本质意图是()A牵制内阁权力B减少决策失误C提高太监素质D加强君主专制答案D解析“交由司礼监太监按照皇帝的意思代笔”说明皇帝把权力集中到自己的手中,故D项正确。A、B、C不是本质意图。26. (2017南京学测模拟) 钱穆曾说:“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厅秘书,不是外

56、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钱穆认为皇帝成为“政府的真正领袖”是因为()A唐朝设政事堂议政B.元朝设中书省C明朝废宰相设内阁D.清朝设军机处答案C解析材料中说明内阁制度创立后,内阁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这发生在明朝废除宰相制度之后。故选C项。A项和B 项中丞相权力较大;D项不存在丞相。27(2017苏州学测模拟)“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中级官员”的主要职责是()A行使军权B.审核政令C.跪受笔录D.协理奏章答案

57、D解析朱元璋废除丞相之后,受困于处理奏章,为此设立殿阁大学士,主要是帮助皇帝处理政事,故D项正确;A和B不是殿阁大学士职责;C是军机大臣的职责。28乾隆时期显赫一时的巨贪和珅在乾隆帝逝世五天后就被嘉庆帝下谕宣布革职、下狱、抄家,还被列出二十条大罪,其中第十三条称:“昨将和珅家产查抄,所盖楠木房屋,僭侈逾制,其多宝阁及隔段式样,皆仿照宁寿宫制度。其园寓点缀,竟与圆明园蓬岛、瑶台无异,不知是何肺肠!”上述材料反映了()A和珅生活腐化B皇权的独尊、至高无上C和珅犯上作乱D嘉庆帝励精图治和整肃纲纪答案B解析材料中嘉庆帝惩办和珅的主要原因是“僭侈逾制”。材料列举了和珅生活的腐化,但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

58、误;“僭侈逾制”,即和珅的所作所为挑战了皇帝的独尊地位,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和珅犯上作乱,故C项错误;也没有反映出嘉庆帝励精图治和整肃纲纪,故D项错误。29据记载:“军机处本内阁之分局。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值缮写。后名军机处。”材料说明了()A内阁随着军机处的建立而废止B军机处由内阁演变而来C雍正时期军机处成为中枢机构D军机处因时势变化而设答案D题目所给材料并未描述,故A项错误;军机处并非由内阁演变而来,故B项错误;军机处成为中枢机构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雍正时以适应

59、西北军务而设,后又“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可以看出军机处因时势变化而设,故D项正确。解析30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题学习结束后,几位同学画出了“中国封建社会皇权地位演变趋势示意图”,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的一幅是()答案B解析自从秦始皇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后,皇帝的权力总体趋势是不断加强。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里写“A”,错误的写“B”。)31(2017扬州学测模拟)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但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60、()答案A解析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体现家国一体的特征,由于分封制下诸侯权力较大,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本题正确。32(2017镇江学测模拟)隋唐时期出现的科举制度,通过考试方式选拔人才,提高了官吏的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答案A解析科举制度扩大了官吏的来源,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本题正确。33(2016连云港学测模拟)宋代“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变革,反映出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答案B解析宋代相权一分为三,属于君主专制强化的体现,故本题说法错误。34(2016宿迁学测模拟)元朝在全国推行行省制度,管辖包括西藏在内的主要地区,加强了中央集权,

61、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答案B解析西藏在元朝归属宣政院管辖,故本题说法错误。35(2016扬州学测模拟)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都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它们都参与政务,但没有决策权。()答案A解析明太祖废除丞相,明成祖设立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但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清朝军机处取代内阁成为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但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使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里,故本题说法正确。第卷非选择题(共30分)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6(2017扬州学测模拟)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

62、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二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长民者”指管理百姓的人)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 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材料三行省虽然拥有经济、军事、行政等权力,但这些权力都是元廷让渡给地方的,最终的决定权还操控在中央的手中,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这决定了它只能为朝廷集权服务。而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中

63、国论文网材料四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请回答:(1)材料一论述到的西周、秦朝和汉初的三项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3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郡县之制”的历史作用。(3分)(3)据材料三,说明元朝行省制度为什么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2分)(4)政治制度“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但其“本原精神”“仍可不变”。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材料四中的“本原精神”是指什么?(2分)答案(1

64、)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汉初:郡国并行制。(2)利于维护国家稳定;任用有才之人管理百姓;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任意三点即可)(3)行省权力大而不专;采取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4)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独立性。37(2017连云港学测模拟)中国古代已形成一套完备的文官制度,在用人方面,各个朝代的选官制度趋于完善,不仅对自身统治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廷每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简称则曰“贤良”“孝廉”为孝子廉吏之简称,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是为汉室令举孝廉之始此项制度之演进,一面使布衣下吏有政治上的出路,可

65、以奖拔人才,鼓舞风气;一面使全国各郡县常得平均参加中央政局,对大一统政府之维系尤为有效。而更要的,则在朝廷用人,渐渐走上一个客观的标准,使政府性质确然超出乎王室私关系之上而独立。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二本是想替当时用人定一客观标准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唐代针对此弊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个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考试。这种制度,大体说来,较以前是进步的西方在其选举政治领袖之外,还得参酌采用中国的考试制度来建立他们的所谓文官任用法。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汉代选官制度的标准并概括这一制度产生的影响。(3分)(2)结

66、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这便大错”所指的选官制度的名称。据材料二,指出该制度的弊端。较之于这一制度,隋唐实行的选官制度有哪些进步意义?(5分)(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中得到的基本认识。(2分)答案(1)标准:贤良、孝廉。影响:有利于下层人才参政;有利于平衡各方利益,维护国家统一;选官标准趋于客观公正。(2)制度:九品中正制。弊端:门阀士族垄断官场。意义: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扩大官吏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为西方文官制度所借鉴。(3)认识:选拔人才标准趋向公正;选官方式由举荐到考试;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任答2点即可,或者言之有理也可)四、问答题(本

67、部分1题,10分。根据设问,回答问题。)38(2016徐州学测模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集中体现,对我国政治形成了长久影响。请回答:(1)简述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3分)(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存在哪两对基本矛盾?举例说明。(4分)(3)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演变呈现出怎样的的趋势?指出君主专制统治结束的标志。(3分)答案(1)内容: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2)矛盾: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举例:君权与相权: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明朝废除丞相,设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等。中央与地方:汉代郡县制;汉到元地方机构设置的变化;元朝行省制等。(列举秦郡县制不得分)(3)趋势:中央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与管理。君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直到丞相制度被废除。标志:辛亥革命。(1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