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单元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一、选择题1到1918年下半年,苏俄失去了主要的粮食产地,四分之三的领土落入敌手,“社会主义祖国在危急中!”,对此,苏维埃政府实行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国家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答案】A【解析】注意时间“1918年”及相关信息“危急”,据此判断出当时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2010胜利)1921年,美国商人哈默来到莫斯科,列宁与之交谈:“你们可以在这儿找到原料和销售机器的市场,以后还可以在这里推销工业产品。而我们需要你们的技术和方法。紧接对话后出现的情形是()A宣布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B粉碎协约国的武力干涉C允许私人创办和租
2、赁工厂D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答案】C【解析】从材料结合所学我们知道,题干中列宁的谈话表明要实行新经济政策,当然允许人创办和租赁中小企业。3(2010潍坊)在斯大林模式下,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工厂”,而企业只是这座“大工厂”中的一个“生产车间”甚至“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这表明斯大林模式()A实行指导性的计划管理 B完全排斥市场调节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导致生活物资短缺【答案】B【解析】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苏联实行指令性的计划管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故B项正确。苏联实行的是“指令性”计划不是“指导性”计划,故A项错误,C、D两项材料不能体现。4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
3、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答案】A【解析】只有新经济政策把资本主义作为发展生产的手段。5小说静静的顿河中的一位暴动士兵说:“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啦,连小石磨都抬走啦,法令上是说这样为劳动人民吗?”。士兵的话主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A余粮征集制 B企业国有政策C粮食税 D劳动义务制【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中的信息“把粮食、石磨都”抢走,这体现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收集制。6苏俄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从经济规律的角
4、度讲,主要“新”在()A加强国家政权对经济的管理B中小企业允许资本家经营C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D目的是为了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答案】C【解析】干扰项是B项,但题目限定的角度是“经济规律”,C项最符合这一要求。7苏俄国内战争胜利后不久,农民提出“土地属于我们,但面包却属于你们”。为改变这一局面,苏俄政府实行了()A余粮征集制 B粮食税C农业集体化 D消费品配给制【答案】B【解析】国内战争胜利后不久,苏俄实行了新经济政策。8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的具体做法是()A强制
5、劳动,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B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C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D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答案】B【解析】列宁话语暗示,一战及国内战结束后,俄国经济十分残破,社会矛盾尖锐;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调动了生产积极性,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以巩固。C、D两项是在斯大林执政时期的经济内容,A项不利于战后经济的恢复发展。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收割队和征粮队征集的一切粮食,应按下列原则进行分配:首先,自然分配必需数量的粮食,以满足当地居民最贫苦阶层对粮食的需求其余的粮食立
6、即无条件的送往粮食收集中心。这批粮食的分配应由省粮食委员会根据粮食人民委员部的指令执行。世界现代史资料选辑材料二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的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的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率,以及为了确切的规定农民所应负担的国家义务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自己全权处理可以用来交换工业品和农产品。苏共决议汇编材料三粮食税是从极度贫困、经济破坏和战争所迫时采取的特殊“战时共产主义”,进到正常的社会主义产品交换的一种过渡形式。而正常的社会主义产品交换,又是以带有小农在居民中占优势所造成的特点的社会主义进到共产主义的一种过渡形式。材料四既然无产阶级紧紧掌握着政
7、权,紧紧掌握着运输业和大工业,这里就没有什么使无产阶级政权可怕的地方。材料三和材料四均摘自论粮食税请回答:(1)材料一提出了什么措施?依据材料三指出其实施的背景。【答案】措施:实行余粮征集制。背景:战争所迫;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人民生活极度贫困。(2)材料二又提出了什么措施?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其实施的主要原因。【答案】措施:实行粮食税。原因:小农经济在经济中占绝对优势;提高当时的劳动生产率。(3)有人认为由材料一的措施转向材料二的措施会导致资本主义复辟。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试结合材料加以说明。【答案】观点:不正确。理由:无产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一、选择题10下
8、表是苏俄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情况,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不包括()年份项目1913年1921年1923年1925年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9446662078608730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39.7922.1334.5544.24A.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提高了农产品产量C新经济政策符合俄国的国情D完成了农业集体化【答案】D【解析】1929年底,苏联掀起农业集体化运动。11列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主要得益于()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方
9、针D斯大林模式【答案】B【解析】C、D两项开始于列宁逝世之后,“能够拄着拐杖”指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这指的是新经济政策。12“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这里的“学会做生意”主要指()A借助商品、市场的自由调节B宏观调控与计划相结合C恢复和发展私人企业D实行粮食税制度【答案】A【解析】只有A项符合做“生意”这一条件。13这是前苏联的一段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的回到家里和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 伊万说:“那就煮!” 老婆
10、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 老婆说:“没有柴!”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该笑话主要针对斯大林时期的()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C农业集体化运动D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答案】C【解析】“油”“锅”“柴”都没有,这体现了农业集体化下生产、生活资料的公有性特征。14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趋于崩溃,而苏联经济发展迅速,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声明:“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它”是指苏联的()A农业集体化道路B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C社会主义制度D利用五年计划发展经
11、济【答案】D【解析】美国借鉴了苏联的“计划”,实行了国家干预。二、非选择题15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且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苏联史材料二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列宁选集材料三1921年,列宁又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
12、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苏联兴亡史材料四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买卖业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列宁全集请回答:(1)材料一是针对什么政策而言的?【答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列宁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除了战争需要之外,主要的目的是什么?【答案】向社会主义过渡,按共产主义原则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3)材料三说明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变化后的措施是什么?【答案】变化:以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措施答出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即可。(4)材料四中的“再后退”退到什么地步?“后退”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答案】由商品交换(以物易物)退到私人买卖、自由贸易,发展商品生产。根本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5)结合材料归纳从苏俄经济政策的转变中能得出什么结论?【答案】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制定政策的基本原则。(只要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