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业分层测评(十一)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1下列句子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昨夜/西风凋/碧树念去去、/千里/烟波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只是/当时/已/惘然怎/敌他、/晚来/风急万里/悲秋/常/作客ABC D【解析】应为“昨夜/西风/凋碧树”,应为“念/去去、/千里烟波”,应为“怎敌他、/晚来风急”。【答案】C2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导学号:98390105】A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B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C槛菊愁烟兰泣露D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解析】C项,为拟人手法。其余均为比喻。【答案】C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导学号:9
2、8390106】A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将息:将要休息B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憔悴损:枯萎凋谢C便纵有千种风情 风情:情意D怎敌他,晚来风急 敌:抵挡【解析】A项,将息:休息,调养。【答案】A4下列选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晏殊,北宋词人,其词多写诗酒生活和闲情逸致,语言婉丽。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二句,传诵颇广。B蝶恋花是一首豪放词,尤其是词的下阕境界开阔,风格近于悲壮,使得全词浓情中渗透着理性沉思的意境之美。C晏殊的大部分作品内容是抒写男女之间的相思爱恋和离愁别恨的。据蝶恋花的意象可知,这首词表现的是女主人公离别的痛苦。D这首词充满了凄切的情调和真挚的感情,且又在秋
3、天这一典型的环境里,使得主人公怀念远人的情感更加深切感人。【解析】B项,这是婉约词,不是豪放词。【答案】B5下列对雨霖铃声声慢两首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是虚实结合,刻画了人物的语言和动作。B“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两句是想象今晚旅途中的情景: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C“寻寻觅觅”不是写实,它只是表现一种若有所失的心理。但是,这种心理,是通过把“寻觅”这种行为虚化来表现的,赋无形于有形,把感情心理表现得格外形象。现实生活空虚,使她寻找着某种慰藉,内心有所追求,想找一点精神寄托,因而坐立不安,彷徨无主。D“守着
4、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一“黑”字是作者的叹息,无奈而又凄迷。盼时光早逝,衬出了愁苦之深。这两句直接抒写寂寞难耐的苦楚,“黑”字在此处安放极为妥帖自然,这个“黑”字,概括了作者后半生的坎坷经历、悲惨遭遇。【解析】A项,都是实写,没有虚写。【答案】A(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67题。【导学号:98390107】破阵子李煜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6上阕前四句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写的是什么内容?写这些内容对于表达中心思想有什么作用?【解析】该词是李煜以阶下囚的身份对亡国往事作痛定思
5、痛之想。四十年来的家国基业,三千里地的辽阔疆域,竟都沉浸在一片享乐安逸之中。“几曾识干戈”既是其不知珍惜的结果,同时也是沦为臣虏的原因。关于表现手法,可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作答,思想内容要联系词人的身世背景及具体词句来分析。【答案】(1)前四句的表现手法有铺陈、夸张、比喻。(2)前两句写建国前后四十年,拥地纵横三千里,国势鼎盛,雄冠当时;后两句写凤阁龙楼、玉树琼枝,足见国家殷实,财物丰饶。(3)上阕前四句描述了一派浩荡壮阔的国运形势,这样写与最后“仓皇辞庙”的亡国形成强烈的反差,为最后抒写亡国之恨做铺垫;通过前后强烈的对比,更有力地表现了中心思想。7词人为什么在“仓皇辞庙日”落得一个“垂泪对宫娥”
6、的结局?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解析】词的下阕记叙离别故国时哭辞宗庙的情景,把大臣们的“仓皇”与宫娥的“犹奏”离歌进行对比,写出了一个亡国之君内心的痛苦自白。【答案】(1)在亡国的危难之际,因为大臣们都已经逃跑得没有了踪影,所以国君只能落得一个面对教坊宫娥垂泪的结局。(2)通过逃跑的大臣与镇定自若地演奏哀乐的宫娥的对比,意在突出表现亡国之君“树倒猢狲散”的凄凉处境和亡国的悔恨伤心。(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导学号:98390108】撼庭秋晏 殊别来音信千里,恨此情难寄。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8“一切景语皆情语”,请具
7、体分析上阕中景和情的关系。【答案】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也可),景语“碧纱秋月,梧桐夜雨”营造出一种宁静、凄冷的氛围,烘托出词人与情人离别,音信远隔千里的孤苦寂寞以及难以排遣的怀人之情。9如何理解“心长焰短”的含意?其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联系全诗加以赏析。【答案】“心长焰短”表面指细长的烛心和短小的火焰。实际上,心长是指情长意长,悠长的思念和悠长的恨。焰短暗示着力不从心,暗示着希望的渺茫。“心长焰短”正是词人自身的写照。这样写巧妙地表达出了诗人悠长的思念和无法与伊人相聚的愁苦。(意思对即可)(三)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011题。【导学号:98390109】归朝欢柳永别岸扁舟三两
8、只。葭苇萧萧风淅淅。沙汀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霜白。渐渐分曙色。路遥山远多行役。往来人,只轮双桨,尽是利名客。一望乡关烟水隔。转觉归心生羽翼。愁云恨雨两牵萦,新春残腊相催逼。岁华都瞬息。浪萍风梗诚何益。归去来,玉楼深处,有个人相忆。【注】只轮:代指车。梗:草本植物的枝茎。10这首词上阕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词意简要赏析。【解析】分析景物的作用,依次找出上阕的景物行舟、芦苇、风、宿雁、残月、白霜等,然后从交代环境、抒发情感等角度分析即可。【答案】交代了早行的典型环境,渲染一种荒寒的氛围;暗示行旅的艰辛;烘托旅人黯淡的心情和对羁旅行役的厌倦之情。风声淅淅,白霜满地,说明时值冬初,天气寒冷;宿
9、雁惊起,残月当空,天刚破晓,旅人就踏着白霜上路了,突出了早行之早;萧索清冷的晨景,更衬托出词人行旅的艰辛,心境的悲凉。11词的下阕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解析】分析情感时要根据下阕的内容逐句分析,其情感包括思乡之情、年华易逝之感、漂泊之苦等。【答案】“转觉归心生羽翼”写词人恨不能立刻插翅飞回故乡,突出了归乡之情的迫切;而愁如云恨如雨,则突出了词人乡愁的浓重。“新春残腊相催逼”写出了时序代谢,日月相催,与“岁华都瞬息”一起表现出了词人年光逼人、年华易逝的伤感。“浪萍风梗诚何益”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自己对漂泊生活的厌倦;“归去来,玉楼深处,有个人相忆”表现对爱人的思念,抒发渴望
10、归乡之情。(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13题。【导学号:98390110】永遇乐李清照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撚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12上阕四个画线句均近似口语,从中可洞察作者的内心世界。试结合语境,作简要分析。【答案】“人在何处”怀念亡夫的忧伤。“春意知几许”尽管柳色加深,但心中因吹出春梅凋谢的哀怨笛声而不觉春意。“次第岂无风雨”历经沧桑,对一切感到变幻莫测,顾虑重重,心情凄伤。“
11、谢他酒朋诗侣”谢绝游赏的邀请,心情落寞、消沉。13下阕今昔对照,反映了作者晚年精神面貌的变化和物质生活的窘困。试结合上阕,简析下阕画线句所展现的心理活动。【答案】对元宵夜的热闹繁华无心游赏,却又怀念昔日盛况,躲在帘内“听人笑语”。矛盾的心理中反映出心灵的哀思,蕴涵着无限的孤寂、悲凉。14以“月”为重点,将李煜的词虞美人中“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这一句话扩展成一段完整的文字,不少于80字。【导学号:98390111】【解析】扩展此句要结合原词所抒发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注意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答案】月光,从斑驳的树影里倔强地挣扎出来,如失去活力般,疲惫地投泻在冰冷的青石路面上,被斜
12、斜切割,扭曲成不可思议的角度,缠绵,如梦中人的容颜。这月光,不再是昔日梨花院里的溶溶月光,这月光,是成为阶下囚的我的琴声里不堪回首的月光,它令我陷入了对往事的痛苦回忆之中。15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三种境界所体现的精神。(不超过20字)【答案】忍得寂寞,不懈努力,成功时须低调。16揣摩下面画线的句子,以“我喜欢”开头,再仿写两个句子。【导学号:98390112】常在书山中漫步,我收获很多。我热爱那些如珠玑般的文字,也喜欢这些风骨独具的文人。我喜欢婉约中透出英气的李清照,虽常是“人比黄花瘦”,也有高歌“不肯过江东”的豪情;我喜欢;我喜欢。【答案】意气豪迈又沉郁冷峭的陆游,虽只能“夜阑卧听风吹雨”,但“位卑未敢忘忧国”才是他的初衷疾恶如仇又心怀柔肠的鲁迅,虽多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但也有“怜子如何不丈夫”的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