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课程下培养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思考与实践新课程“逐步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把“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基本理念之一。由此可见,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笔者认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一、养学习兴趣是关键培养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现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只有对知识有兴趣,才能学有所爱、学有所得、学有所在。学生如果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就会不知不觉地心驰神往、乐此不疲,使自主学习在比较长捍间内进行积极、主动,富有成效。因此,
2、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1、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想”学。“教学需要情境的支撑”。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从心理学意义上来讲,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创设一些引人入胜的情境是十分重要的。这里“情境”既指学生的社会文化背景,也指学生的知识经验及生活阅历及其相关的环境因素。自主学生必须基于这个实际情景,才能歙学生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及价值。2、以理想教育激励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要”学。伟大的行为产生于伟大的理想,只有当学生看到了祖国的前途和
3、需要,而把这种前途和需要内化为自己立志成长、振兴中华的要求的时候,才会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变“要我学”为“我要学”。3、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习兴趣,促用学生“乐”学我国古代教育家提倡“乐学原则”。主张“寓知于乐,以越激乐”,孔丘说他自己就是“乐于学习而忘了忧愁,不知暮老之年快到来了”的人。吕氏春秋指出:“高明的教师在求学中能使学生体会到快乐”。而多媒体教学具有独特的动态效果以及图文并茂等特点,它弥补了传统教学略嫌抽象枯燥的不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例如,利用几何画板能准确地反映出“相遇及追及”的全过程,可以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形象化、直观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画面的动态变化
4、中,也强化了各种感官的刺激,增强了数学的趣味性,使学生乐意学习数学,变“要我学”为“我乐学”。二、实践与指导是基础实践训练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进行实践训练时,教师要不断地给予具体指导,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排除心理障碍,树立伤心,提高学习举趣,改进学习方法,完善学习策略。1、预习的指导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手段,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积极措施。预习就象“火力侦察”,可以提高消灭听课中的“拦路虎”;可以提高听讲水平;可以培养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预习时要求完成下作任务:通览教材、查补旧知识、分析重难点、试做练习题。方法上先随课预习,再单元预习,然后章节预习。预习前
5、教师要为学生拟记预习提钢,使学生预习有的发矢。学生在预习中自我指导实践,逐步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进一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2、复习的指导“遗忘曲线”理论告诉我们,读书学习后一定要及进复习。及时复习既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完善学习策略,又能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为将来的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必须充分重视学生的复习工作,指导具体的复习方法。要讲究时效。当天学的内容,当天回顾,当天清;学完一章,一章清;本周学的内容,周末要总结;阶段考试前要系统地复习本阶段的内容。要形成自己的思路。学过一课、一节、一章,就要有自己的思路,或将它写成小经哉列出表格,或用提纲,使前后知识
6、融会贯通。要反复复习。“重复是知识之母”。学完一课复习一次,学完一章再复习一次,学完一个阶段系统复习一次,期末总复习一次,必然一熟生三巧,三巧万事通。3、阅读的指导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如果教师不能教会学生阅读,那么学生明天学习中就会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重视数学阅读,培养阅读能力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最重要方面。新教材注重学生的数学阅读,它每章都编入了数学阅读材料,内容丰富、广泛,且富有趣味,一方面,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笔者做了一些尝试,教学生按这样的步骤去
7、做:(1)初读:了解课文内容,遇到旧知识被遗忘或掌握不好的情况,就要设法向他人请教或查阅有关资料。(2)细读: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研究概念是如何形成的?公式定理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公式定理推导的总体思路是什么?是否还有其他推导方法等问题。(3)提要:小结课文内容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能否把前后知识串联成网络图?学了那些数学思想方法和技巧等问题。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
8、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
9、,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4)反思:是否还有疑问没有解决。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
10、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学生经过长秦腔训练,阅读理解能力也培养起来了。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