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351.50KB ,
资源ID:284290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8429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练习:第一部分 板块一 第1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练习:第一部分 板块一 第1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 WORD版含解析.DOC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一部分 板块一 第1讲(时间:3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佛山二模,24)周代的诸侯,有王室家属、商之子孙、各部落酋长。(周代任卿制度)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这反映了周代()A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B世卿世禄与官僚制度并存C对地方实行差别化的管理D掌控了封国的官吏任免权解析:C根据材料“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可见,对于不同的诸侯国实行不同的管理方法,故选C项。2(2019衡水中学二调,10)三代

2、政治势力的地理分布态势是东西对立,一方是以夏或周族为首,一方是以东夷及其衍生的商族为首。春秋时期则演变为北方的齐、晋与南方的楚、吴争夺霸权。对这一变化解释合理的是()A长江流域得到开发B经济重心开始出现南移趋势C黄河流域经济衰退 D王室衰微使分封制彻底瓦解解析:A我国最先开发的是中原地区,后来逐渐向南方进行转移,随着南方的开发,对于霸权的争夺也成为南北双方经济发展在政治上的反映,故A项正确;经济重心南移开始是在南北朝时期,与此题时间不符,故排除B项;政治势力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的东西对立,发展到春秋时期的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南北之争,只能说明长江流域得到开发,但并不意味着黄河流域经济衰退,故排除C项

3、;春秋时期分封制尚未瓦解,故排除D项。3(2020郑州模拟,3)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又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A孔子“仁”和“礼”的学说 B庄子“齐物”的自由精神C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 D墨子“节用”“兼爱”的主张解析:C材料的大致意思是:抛弃所谓的圣贤智慧,人民将获得百倍的利益;抛弃所谓的仁义誉名,人民将恢复孝慈的本性;抛弃贪取巧利之风,盗贼将会绝迹。使人民有甘甜美味的饮食、华丽的衣服、安适的住所、欢乐的风俗。这是老子所描画的理想社会小国寡民,故选C项。4(2019济南调研,1)殷人凡

4、遇征战、田猎、疾病、行止等等,都要求于神,以测吉凶祸福。 周人认为天之好恶与人之好恶一致,天命与人事息息相通。春秋时期,“天”已经开始从超验的神的地位下降到了现实世界。这些变化表明春秋时期()A政治制度中的神权色彩消失B儒家天命观思想影响很深远C天人关系的重心发生了变化D出现贵贱、主从的人伦关系解析:C材料的意思是说商人注重神,天人关系实际上是神人关系,人屈从于神;周人认为天人相通,基本平等,春秋时期注重人,天人关系的重心开始下移,人的份量加重,说明天人关系的重心发生重大转移,故C项正确;商朝时期是神权和王权的结合,材料说明的是天人关系的转移,不是消失,故A项错误;材料中天人关系,并不是儒家的

5、天命观,故B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天人关系,并不是人伦关系,故D项错误。5(2019惠州三模,24)西周至春秋时期,周王畿和诸侯封国普遍实行国野制,以周人为主体的国人压迫和剥削野鄙地区被征服的野人。战国以降,各国大规模登记户籍,消除国野差异,使其成为国家控制下的“编户齐民”。这一现象()A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B有利于实现富国强兵C加速了宗法分封制的瓦解D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解析:B根据材料内容,“西周至春秋时期,周王畿和诸侯封国普遍实行国野制,以周人为主体的国人压迫和剥削野鄙地区被征服的野人。战国以降,各国大规模登记户籍,消除国野差异,使其成为国家控制下的编户齐民”,再联系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战乱纷

6、争的史实,可知在战国时期以实现其富国强兵,故选B项。6(2019安庆三模,24)春秋时期,土地耕作制度从休耕制开始向连种制过渡,出现两者并存的局面,到战国时期连种制占据主导地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井田制的瓦解B耕种技术的进步C劳动人口的增长 D小农经济的形成解析:B根据材料“春秋时期,土地耕作制度从休耕制开始向连种制过渡,出现两者并存的局面,到战国时期连种制占据主导地位”,材料技术的变化反映了精耕细作农业下技术的进步,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7(2019南京三模,1)战国某思想家:“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年饱,凶年免于死亡。”下列主张与其属于

7、同一学派的是()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B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C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D爱多则法不立,威寡则下侵上解析:A材料所述为孟子思想,符合的是A项。8(2019南宁三模,25)秦统一六国后对官吏实行严格的上计制度,即下级官员须定期把自己所辖范围的户籍、钱谷、刑狱狱状等汇编成册,呈送上级,报告治理状况。据此可知,这一制度旨在()A完善选官制度 B增加政府收入C强化君主权力 D加强中央集权解析:D上计制度有力加强对地方的管辖,加强中央集权,故选D项;上计制度是一种监察制度而非选官制度,排除A项;上计制度是地方定期向中央汇报工作,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状况的了解,不能增加财政

8、收入,排除B项;上计制度是关于中央与地方的政治制度,直接推动中央权力增强,排除C项。9(2019蚌埠三模,25)有学者研究认为,郡的设置最早出现在晋、秦边地。秦晋与戎狄邻,两国国君一般赋予郡守处置突发事变的权力,郡守可以征发郡壮丁,征收一郡财赋。据此可知,郡的设置()A表明两国实现了中央集权B最初是为了满足军事需要C成为地方的常设行政机构D说明分封制已经趋于崩溃解析:B“最早出现在晋、秦边地。秦晋与戎狄邻”“赋予郡守处置突发事变的权力,郡守可以征发郡壮丁,征收一郡财赋”,可见郡最初设置为了巩固边防,具有军事功能,故选B项;“郡的设置最早出现在晋、秦边地”战国时期还没有实现中央集权,排除A项;秦

9、朝设立郡县制后才使郡成为地方的常设行政机构,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各诸侯国的地位和分封制的崩溃,排除D项。10(2019敦煌中学一诊,3)据汉书载:“自周衰,官失而百职乱,战国并争,各变异。”“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认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A巩固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度B适应了封建大一统政治的需要C消除了分裂割据的经济基础D适应了地主土地所有制的需要解析:B根据材料“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可知秦统一后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而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分封制被废除后宗法制也受到削弱,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以为周制

10、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可知,秦朝废分封是为了避免周朝被诸侯所灭的结局,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度是为了巩固统治,即适应封建大一统政治的需要,故B项正确;材料中论及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与经济基础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中论及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与土地制度无关,故D项错误。11(2019肇庆三模,25)下图为汉代画像石的牛耕图(画面左侧刻一神兽吃草,一人卧于兽背,右侧刻一牛一马拉犁,一人扶犁,前有一牵牛马者,后有一人荷锄、一手执锤。)此图反映了当时()A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B耕犁的发展已进入成熟阶段C铁犁牛耕的应用D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解析:C据材料“右侧刻一牛一马拉犁,一人扶犁”和“汉代画像石的牛耕图

11、”结合所学可知是铁犁牛耕的应用,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耕作形式不是土地所有制,排除A项;耕犁的发展已进入成熟阶段是唐朝的曲辕犁,排除B项;精耕细作是指在土地上投入过多的劳动,材料只能说明耕作方式不能说明投入过多的劳动,排除D项。12中国古代在社会动乱比较激烈时或是在大动乱前后,总有史学杰作出现。经过由春秋战国及秦汉之际的社会变乱,到汉武帝时,司马迁写出了史记;两宋时阶级、民族矛盾交织,司马光写出了资治通鉴。这表明中国古代史学()A繁荣于社会动乱时期 B重视历史事实客观性C侧重历史的借鉴作用 D编撰体例呈现多样化解析:C据题干“在社会动乱比较激烈时或是在大动乱前后”有史学杰作出现,说明史学家注重

12、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史学侧重历史的借鉴作用,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9太原期中,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公将平国而反之桓。曷为反之桓?桓幼而贵,隐长而卑。其为尊卑也微故凡隐之立,为桓立也。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摘编自春秋公羊传材料二如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

13、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间,史之阀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摘编自顾炎武日知录材料三吕思勉认为:“封建者,统一之反也。封建之制废,则统一之业成矣。然后世又有为统一之梗者,则叛民、叛将之割据是也。柳子厚(柳宗元)谓秦有叛民,而无叛吏;汉有叛国,而无叛郡;唐有叛将,而无叛州。盖郡县之设,既无世袭,不得私有其土而有其民,而又不假之以兵,其势固无从叛。”摘编自吕思勉中国制度史(1)根据材料

14、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大一统”思想的内涵,分析西周“大一统”国家形式在战国时期面临的困境。(15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以后维护“大一统”的制度保障。(10分)解析:本题围绕“大一统”设计,考查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回答第(1)问,结合西周宗法制的相关内容及西周后期的史实组织答案。回答第(2)问,结合秦朝创立的制度进行思考。答案:(1)内涵:遵从西周宗法制确立的等级秩序;遵从周天子为天下共主;以周礼为行为总则;遵从西周的嫡长子继承制度。困境:宗法体系和周礼的崩溃;西周贵族群体沦丧。(2)保障: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郡县制;官僚制度。14(2020河南中原名校模拟,26)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作者大胆地将系统整体研究方法运用到历史研究中,从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两千余年与每两三百年爆发一次大动乱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提出中国社会是一个超稳定系统的假说,并用这一套模式去解释中国社会、文化两千年来的宏观结构变迁及其基本特点。下图是根据作者的假说绘制的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图:摘编自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的超稳定结构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视角对该社会结构图进行简要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社会具有“家国同构”的理解。回答本题时,要仔细分析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图,理解图中涉及到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根据所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选择一个视角进行说明。答案:示例:视角:中国古代社会具有“家国同构”的特征。说明:中国古代的国家结构由地主经济、儒家思想和官僚政治三部分组成。地主经济为官僚政治提供财税基础;儒家思想为官僚政治提供意识形态及文官来源。与之相应,中国古代的家族结构由族田、族谱和祠堂三部分组成。族田为祠堂权力的行使提供经济基础;族谱则以祖先崇拜的方式维持祠堂的宗法权威。国是家的放大形态,家是国的微缩形态,二者具有同构性。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