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5 ,大小:512.50KB ,
资源ID:284009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8400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专项突破练习:专题十 化学实验(3)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专项突破练习:专题十 化学实验(3) WORD版含答案.doc

1、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专项突破练习专题十 化学实验(3)1、下列实验室制取、干燥、收集NH3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B.C. D.2、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对应所得到的结论都正确是(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向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加草酸,紫色溶液褪色H2C2O4具有漂白性B向硫代硫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HCl酸性大于H2SO3C在FeCl3溶液中加入适量Fe粉充分反应后,再滴加几滴铁氰化钾溶液,溶液产生蓝色沉淀2Fe3Fe=3Fe2 3Fe22Fe(CN)63= Fe3Fe(CN)62D将钢铁门与外加电流的正极相连,一段时间后钢铁门没有被

2、腐蚀牺牲阳极保护阴极法3、某学习小组设计实验制备供氢剂氢化钙,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已知:氢化钙遇水剧烈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条件下,粗锌(含少量铜)比纯锌反应速率慢B.酸R为浓盐酸,装置b中盛装浓硫酸C.装置d的作用是除去氢气中的杂质,得到干燥纯净的氢气 D.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等装置冷却后再关闭活塞K4、对于如图所示实验,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或操作正确的是( )A.实验甲:匀速逐滴滴加盐酸时,试管中没气泡产生和有气泡产生的时间段相同B.实验乙:充分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为橙红色,上层为无色C.实验丙:由MgCl26H2O制备无水MgCl2D.装置丁:酸性KMnO4溶液中有气泡出

3、现,且溶液颜色会逐渐变浅乃至褪去5、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得出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向Fe(NO3)2样品溶于稀硫酸,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稀硫酸能氧化Fe2BCu与浓硫酸反应,将反应混合物冷却后,再向反应器中加入冷水溶液变蓝验证生成Cu2C向盛有Na2SO3溶液的试管中向加入BaCl2溶液,再滴入稀硝酸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原Na2SO3溶液已被空气中O2氧化D电解Fe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在阳极附近滴加KSCN溶液阳极附近溶液变红,并无气泡产生Fe2的还原性强于Cl6、某实验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装置(图中夹持装置省略)测定制备的粉末的纯度(样品中杂质

4、不与酸反应,反应前装置中的已全部排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缓入空气的作用是将反应结束后装置中残留的全部鼓入到C装置中被吸收B.A装置和D装置都是为了防止空气中的气体进入C装置而产生误差C.为了防止B中盐酸挥发产生干扰,必须在B、C装置中间加一个装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D.若样品的质量为x,从C中取出的沉淀洗净干燥后的质量为y,则的纯度为7、如图所示装置中,向容器甲内充入0.1mol NO气体。干燥管内装有一定量Na2O2,从A处缓慢通入CO2气体。恒温下,容器甲中活塞缓慢由D处向左移动,移至C处时容器容积缩至最小,为原体积,干燥管中物质的质量增加了2.24g。随着CO2的继续通入,

5、活塞又逐渐向右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活塞从D处移动到C处的过程中,通入的CO2气体为2.24L(标准状况)B.NO2转化为N2O4的转化率为20%C.容器甲中NO已反应完D.活塞移至C处后,继续通入a mol CO2,此时活塞恰好回至D处,则a小于0.018、实验室以苯甲醛为原料制备间溴苯甲醛(实验装置如图)。其实验步骤为步骤1:将三颈烧瓶中一定配比的无水AlCl3、1,2-二氯乙烷和苯甲醛充分混合后,升温至60,缓慢滴加经浓硫酸干燥过的液溴,保温反应一段时间,冷却。步骤2:将反应混合物缓慢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搅拌、静置、分液。有机相用10%NaHCO3溶液洗涤。步骤3:经洗涤的有

6、机相加入适量无水MgSO4固体。放置一段时间后过滤。步骤4:减压蒸馏有机相,收集相应馏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同学认为步骤1中使用1,2 -二氯乙烷的目的是作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B.乙同学认为可在该实验装置的冷凝管后加接一支装有无水MgSO4的干燥管,实验效果可能会更好C.丙同学认为步骤2中有机相使用10%NaHCO3溶液洗涤可除去大部分未反应的Br2D.丁同学认为步骤4中减压蒸馏有机相是因为间溴苯甲醛高温下容易氧化或分解9、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草酸分解的产物,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开始时,先点燃A装置处的酒精灯,后点燃F装置处的酒精灯B.B装置中的现象

7、为白色粉末变成蓝色,说明分解产物中有水生成C.G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分解产物中有CO生成D.C、D、E装置中分別盛放澄清石灰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10、某同学为测定Na2CO3固体(含少量NaCl)的纯度,设计如下装置(含试剂)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使中沉淀质量测量准确,唯一的办法是:在间添加吸收HCl的装置B. 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气体影响实验的精确度C. 实验后通入空气的作用是保证中产生的气体完全转移到中D. 称取样品和中产生的沉淀的质量即可求算Na2CO3固体的纯度11、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检验在NaOH溶液中是否

8、发生水解将与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取出上层水溶液,用稀酸化,加入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淡黄色沉淀B检验晶体是否已氧化变质将样品溶于稀后,滴加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C验证的氧化性强于将少量溴水加入KI溶液中,再加入,振荡,静置,可观察到下层液体呈紫色D验证的溶解度小于将溶液加入悬浊液中,振荡,可观察到沉淀由白色变为红褐色A.AB.BC.CD.D12、关于一些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几个( )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后,未将蒸馏水洗涤量筒后的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小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将浓硫酸溶于水后,并不马上转移到容量瓶中,而是让其冷

9、却至室温后才进行后续操作钠与氯气反应实验操作:取一块绿豆大的金属钠(切去氧化层),用滤纸吸干煤油,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微热,待钠熔成球状时,将盛有氯气的集气瓶迅速倒扣在钠的上方,观察现象钾空气中燃烧实验操作:将一干燥的坩埚加热,同时取一小块钾,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迅速投到热坩埚中,观察现象做Na的性质的验证实验时,在较大的钠块上切下绿豆大小的金属钠后,将剩余部分放回原瓶中石油的蒸馏实验中,忘记加沸石,可以先停止加热,待溶液冷却后加入沸石,再重新加热蒸馏蒸馏可用于分离所有沸点不同的液体的混合物A.6个B.7个C.5个D.4个13、无水MgBr2可用作催化剂。实验室采用镁屑与液溴为原料制备无水

10、MgBr2,装置如下图所示(夹持仪器略去)。主要步骤如下:步骤1:三颈瓶中装入10g镁屑和150mL无水乙醚,装置B中加入适量的液溴。步骤2:缓慢通入干燥的氮气,直至溴完全导入三颈瓶中。步骤3:反应完毕后恢复至室温,过滤,将滤液转移至另一干燥的烧瓶中,冷却至0,析出晶体,再过滤得三乙醚合溴化镁粗品。步骤4:常温下用苯溶解粗品,冷却至0,析出晶体,过滤,洗涤得三乙醚合溴化镁,加热至160分解得无水MgBr2产品。已知:Mg和Br2反应剧烈放热;MgBr2具有强吸水性。MgBr2+3C2H5OC2H2=MgBr23C2H5OC2H5请回答:(1)仪器A的名称是_,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2)步骤2

11、中,可以将B装置中的溴完全导入三颈瓶中的原因是_;该实验如果将所用液溴一次性全部加入三颈瓶中,其后果是_。(3)步骤3中,第一次过滤得到的固体物质是_;根据步骤3、4,请总结出三乙醚合溴化镁所具有的物理性质:_。(4)请根据Mg的性质设计实验证明O2的氧化性比N2的强:_。(5)将步骤4得到的产品在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后,称量,其质量为61.4g。则该实验制取MgBr2的产率是_。14、环戊烯是生产精细化工产品的重要中间体,其制备涉及的反应如下:氢化反应:,H=100.5kJ/mol副反应:,H=109.4kJ/mol解聚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的H= _ kJ/mol。(2)一定条件下

12、,将环戊二烯溶于有机溶剂进行氢化反应(不考虑二聚反应),反应过程中保持氢气压力不变,测得环戊烯和环戊烷的产率(以环戊二烯为原料计)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04h氢化反应速率比副反应快的可能原因是_。最佳的反应时间为_h。若需迅速减慢甚至停止反应,可采取的措施有_(写一条即可)。一段时间后,环戊烯产率快速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3)解聚反应在刚性容器中进行(不考虑氢化反应和副反应)。其他条件不变,有利于提高双环戊二烯平衡转化率的是_(填标号)。A增大双环戊二烯的用量 B使用催化剂 C及时分离产物 D适当提高温度实际生产中常通入水蒸气以降低双环戊二烯的温度(水蒸气不参与反应)。某温度下,通入总压为300

13、kPa的双环戊二烯和水蒸气,达到平衡后总压为500kPa,双环戊二烯的转化率为80%,则p(H2O)=_kPa,平衡常数Kp=_kPa (K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15、资料显示:Fe2+呈淡绿色、Fe3 +呈棕黄色、FeSO3是墨绿色沉淀、Fe(OH)3胶体是红褐色液体。某高三老师在讲授“Fe3+的氧化性”时,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实验。(1)在课堂教学探究Na2SO3溶液与FeCl3溶液的实际反应时,同学们有以下猜想,请补充完整:猜想一:Na2SO3溶液与FeCl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猜想二:Na2SO3溶液与FeCl3溶液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产生了Fe(OH)3胶体;猜想三:_。(2

14、)甲同学认可猜想一,他预测的实验现象是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老师安排甲同学做了如下实验:装置操作现象向2mL1molL-1的FeCl3溶液中逐滴滴加2mL1molL-1的Na2SO3溶液溶液黄色逐渐加深,最终得到红褐色液体(3)乙同学观察实验现象后认为猜想二合理,并想用红色激光笔照射该红褐色液体以验证自己的猜想,他预测的现象是_。实验发现,乙同学的猜想成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4)对“氧化还原反应有没有发生”,老师组织同学们讨论,同学们思考得出以下检验方案:方案:取少量W液体,加铁氰化钾溶液,检验是否有Fe2+;方案:取少量W液体,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是否有Fe2+;方案:取少量W

15、液体,加盐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检验是否有。你认为方案_(填“合理”或“不合理”),你的理由是_。甲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迅速完成了实验:装置操作现象取1mL W液体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盐酸,再滴加5滴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乙同学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方案 的操作,发现有蓝色沉淀生成。(5)通过实验探究,大家认识到:Fe3+与的反应体系中,氧化还原反应与水解反应不仅共存而且存在竞争。老师进一步启发同学们思考能否通过测溶液中某粒子的量来定量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并设计了如下定量实验,测定溶液中未被氧化的+4价硫元素(H2SO3、)的含量:取10mL0.10molL-1的Na2SO3溶液,加入FeC

16、l3溶液充分反应,再向充分反应后的混合液中加入10mL0.10molL-1的I2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加0.10molL-1的Na2S2O3溶液,连接电位传感器进行电位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达到终点时平均消耗18.43mL Na2S2O3溶液。通过计算,得出溶液中未被氧化的+4价硫元素(H2SO3、)的含量为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A、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共热制取氨气,但加热固体物质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选项A错误;B、浓硫酸与氨气反应,不能干燥氨气,应使用碱石灰干燥氨气,选项B错误;C、由于氨气密度小于空气,导气管应短进长出才能收集到气体,选项C错误;D

17、、氨气极易溶于水,易产生倒吸现象,用干燥管组合的装置进行防倒吸,选项D正确;答案选D 2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C. 亚铁离子和铁氰根离子发生络合反应生成蓝色沉淀,该实验现象及解释都正确,故C正确; 3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相同条件下,粗锌(含少量铜)因可以形成原电池,故其比纯锌反应速率快,A不正确;若酸R为稀盐酸,装置b中盛装浓硫酸,则制得的氢气中混有挥发出来的HCl气体,与Ca反应生成氯化钙使产品不纯净,B不正确;装置d的作用是防止水蒸气进入c装置与氢化钙、钙反应,C不正确;为防止倒吸,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等装置冷却后再关闭活塞K,D正确。答案选D。解题指导:本题考查实验方案的设

18、计与评价等知识。 4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实验甲中先发生碳酸钠与盐酸生成碳酸氢钠的反应,则开始没有气泡产生,然后有气泡,但没气泡产生和有气泡产生的时间段前短后长,故A错误;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充分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为橙红色,上层为黄色的氯化铁溶液,故B错误;由MgCl26H2O制备无水MgCl2,需要在氯化氢气流中进行,故C错误;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使蔗糖炭化,炭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则可观察到酸性KMnO4溶液中有气泡出现,且溶液颜色会逐渐变浅乃至褪去,故D正确 5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 6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C根据实验装

19、置图分析,该测定装置的原理为:CaCO3与盐酸反应生成CO2用足量Ba(OH)2溶液吸收反应生成的CO2,由测量的BaCO3,沉淀的质量计算CaCO3的纯度。为了确保反应生成的CO2全部被Ba(OH)2溶液吸收,反应结束后要缓入空气将装置中残留的CO2:全部鼓入到C装置中被吸收,A项正确;A装罝中的NaOH溶液、D装置中的碱石灰都能吸收空气中的CO2,防止空气中的CO2进入C装置产生误差.B项正确:因为测量的是BaCO3的质量,所以不必除去HCl,方面HCI与Ba(OH)2反应不会形成沉淀,另一方面若用NaHCO3吸收HCl会使CO2:含量偏高,产生误差,C项错误;根据碳原子守恒.样品中CaC

20、O3的质量=,则CaCO3的纯度为纯度为100%,D项正确 7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通入CO2时,干燥管中发生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容器甲中发生反应2NO+O2=2NO2、2NO2N2O4,导致气体体积减小。根据干燥管中固体物质的质量增加量计算通入的CO2体积;设通入标准状况下CO2气体的体积为产生氧气的体积为y,则:2Na2O2+2CO2=2Na2CO3+O2质量增加m222.4L22.4L56gxy2.24g所以56g:2.24g=222.4L:x,解得x=1.792L,56g:2.24g=22.4L:7,解得y=0.896L,即通入二氧化碳的体积为1.79

21、2L,故A错误。根据生成的O2的量计算出生成的NO2的物质的量,再根据体积变化计算出转化的NO2的物质的盘,从而计算出转化率;由A计算可知,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2NO + O2 = 2NO22120.08mol0.04mol0.08mol0.1mol0.08mol,所以NO过量,生成NO2的物质的量为0.08mol,2NO2N2O4 物质的量减少n2 110.02mol0.1mol(1-)=0.01mol所以NO2转化为N2O4的转化率为,故B错误。根据O2的物质的量计算反应的NO;根据B的计算可知,NO还剩余0.1mol-0.08mol=0.02mol,故C错误。活塞移至C处,气体体积不会再

22、减小,则干燥管中Na2O2已反应完,活塞由C处向D处移动,体积扩大,2NO2N2O4平衡左移,使物质的量增多,活塞移至D处时,气体物质的量共增加0.01mol,因此所需CO2必小于0.01mol,故D正确。 8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将三颈烧瓶中一定配比的无水AlCl3、1,2-二氯乙烷和苯甲醛充分混合,无水AlCl3作催化剂,1,2-二氯乙烷作溶剂,苯甲醛作反应物,A项错误;若在该实验装置的冷凝管后加接一支装有无水NagSO4的干燥管,则可以防止锥形瓶中的水蒸气进入冷凝管,实验效果可能会更好,B项正确;有机相中含有未反应的Br2,使用液洗涤可除去大部分未反应的Br2,C项正确;减压蒸馏,可

23、降低沸点,避免温度过高,导致间溴苯甲醛被氧化或分解,D项正确。 9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实验开始时,先点燃A装置处的酒精灯,使草酸分解产生的气体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净,一段时间后点燃F装置处的酒精灯,检验草酸分解是否有CO生成,A正确;B装置中白色CuSO4粉末吸收水变蓝,用于检验草酸分解产生的水,B正确;G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知F装置中CO还原CuO生成CO2可证明分解产物中有CO生成,C正确;C装置中盛放浓硫酸防止后续装置中的水蒸气影响B装置中检验H2O;D装置中盛放澄清石灰水,用于检验反应生成的CO2气体;E装置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反应生成的CO2气体,防止影响CO的检验,D错

24、误。 10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 11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将溶于稀硫酸后,会被氧化成,故无论是否变质,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都会变红,B项错误。 12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后,未将蒸馏水洗涤量筒后的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实验操作正确,溶液浓度无影响,故错误;容量瓶不能用来稀释浓溶液,浓硫酸稀释产生大量的热,所以在移液前应冷却到室温,故正确;钠预先在空气中加热,会生成氧化钠,使氯气与钠难以反应,影响钠在氯气中的燃烧,故错误;钾空气中燃烧实验操作:将一干燥的坩埚加热,同时取一小块钾,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迅速投到热坩埚中,观察现象,试验操作正确,

25、故正确;做金属钠的性质实验时,剩余的钠放回原试剂瓶,由于钠很活泼,且如果将钠随意丢弃容易引起火灾、爆炸等事故,故正确;蒸馏时必须加入碎瓷片,若忘记加沸石,易导致爆沸,应该停止加热,待溶液冷却后加入沸石,故正确;依据蒸馏试验原理:利用物质沸点不同分离相互溶解的液体,故正确;故选:C 13答案及解析:答案:(1)球形冷凝管;使挥发出的醚和溴蒸气冷却并回流至反应装置;(2)氮气的气流促进了液溴的挥发;反应过于剧烈,使反应过程难以控制;(3)镁屑;可溶于苯等有机溶剂,在0时水中的溶解度较小;(4)将燃着的镁带分别插入O2和N2中,前者燃烧剧烈(合理答案均可);(5)80.1%解析: 14答案及解析:答

26、案:(1)-209.9(2)氢化反应的活化能小或反应物的浓度大 4; 排出氢气或急剧降温 副反应增加(3)CD 50; 3200解析: 15答案及解析:答案:(1)Na2SO3溶液与FeCl3溶液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又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2)溶液由棕黄色变成淡绿色;2Fe3+H2O=2Fe2+2H+(或2Fe3+3+H2O=2Fe2+2)(3)产生丁达尔现象(或效应)(或有光亮的通路);3+2Fe3+6H2O=2Fe(OH)3(胶体)+3H2SO3或3+2Fe3+6H2O=2Fe(OH)3(胶体)+3H2SO3或3+2Fe3+3H2O=Fe(OH)3(胶体)+3(4)不合理;溶液中的(或或

27、比H2SO3)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5)7.9%(或0.079)解析:(1)亚硫酸钠为强碱弱酸盐、氯化铁为强酸弱城盐,二者都能水解,亚硫酸钠有还原性,氣化铁有氧化性,二者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猜想三为Na2SO3溶液与FeCl3溶液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又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2)亚硫酸钠与氯化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亚硫酸根离子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铁离子被还原为亚铁离子,实验现象为溶液由棕黄色变成淡绿色,离子方程式为2Fe3+H2O=2Fe2+2H+或2Fe3+3+H2O=2Fe2+2。(3)猜想二正确说明生成了氢氧化铁胶体,则用激光笔照射该红褐色液体可以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即可产生丁

28、达尔效应,发生的反应为3+2Fe3+6H2O=2Fe(OH)3(胶体)+3H2SO3或3+2Fe3+6H2O=2Fe(OH)3(胶体)+3H2SO3或3+2Fe3+3H2O=Fe(OH)3(胶体)+3。(4)溶液中的(或或H2SO3)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方案不合理。(5)由关系式2I2可得与Na2S2O3反应的n(I2)=9.21510-4mol,则与溶液中未被氧化的+4价硫元素反应的I2的物质的量为1010-4mol-9.215l0-4mol=0.78510-4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n(未被氧化的+4价硫元素)=0.78510-4mol,则溶液中未被氧化的+4价硫元素的含量为0.78510-4mol+(1010-4)mol=0.079=7.9%。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