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371KB ,
资源ID:283613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8361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8年历史同步优化指导(人教版必修2)练习:单元质量评估5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8年历史同步优化指导(人教版必修2)练习:单元质量评估5 WORD版含解析.doc

1、单元质量评估(五)(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最早促使中国近代社会风俗习惯变化的客观因素是()A西方列强的入侵B清政府支持发展工商业C西方民主革命思想的传入D康有为、孙中山的个人作用解析:注意关键信息“最早促使”,中国近代风俗习惯变化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而西方列强的入侵客观上起到了在中国传播外来文化的作用。答案:A2晚清重臣翁同龢曾在日记中对买办徐润的住宅有过描述:“园小而曲折,然楼阁几案皆有夷气。”这体现了()近代园林建筑日益受到西方风格的影响近代买办都住西式洋房、使用西式家具到了近代,才出现中西合璧的住宅建筑近代园

2、林是中式的,住宅往往是西式的ABC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在租界等外国人集中居住区,西式住宅开始大量出现。这种全新的居住文化很快引起国人的关注,中国的居室建筑开始出现西化的趋向,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故项正确。答案:C3中国近代史上“断发易服”的主张始于()A鸦片战争期间B洋务运动期间C戊戌变法期间D辛亥革命期间解析:“断发易服”的主张最早由维新派在维新运动中提出。故选C项。答案:C41912年5月1日,申报载文称:“无媒婚嫁始文明,奠雁牵羊就早更。最爱万人齐着眼,看侬亲手挽郎行。”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A维新派主张改革传统婚俗B国人逐步接受西方的婚俗C新文化运动推动婚俗改变D婚姻

3、自主成为当时的社会共识解析:维新变法发生于1898年并以失败而告终;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D项开始于新中国成立以后,均与题目中的时间“1912年”不符,故排除A、C、D三项。由题目中的信息“看侬亲手挽郎行”可知B项的表述正确。答案:B5在某年的上海,舞厅中流行的“交际舞”遭到禁止;一些中学里,师生们都收起了五花八门的服装,列宁装在女生中十分流行。这一年可能是()A1912年B1945年 C1950年D1979年解析:由题干中“收起了五花八门的服装”“列宁装在女生中十分流行”等信息,可以判定应该是在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因为在这一时期,受政治因素影响,人们衣着朴素,以中山装和以

4、列宁装、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故选C项。答案:C6票证是鲜活的历史,右侧的票证告诉我们,当时()A经济发达,丰衣足食B生产力水平较低C股票市场非常活跃D经济法规健全,市场秩序良好解析:图片反映的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实行的统购统销政策。这种政策的实行主要是由当时粮食、油料、肉类等生活必需品供应不足造成的,是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反映。答案:B7美国学者雷麦曾说:“除了铁路以外,就没有一种其他近代的经济设备输入中国以后,能够产生这样伟大的影响。”下列情形中最有可能发生的是()A1860年,在吴淞口的外国商人乘坐火车到上海洽谈生意B1885年,李鸿章创办的开平煤矿通过铁路把煤矿

5、石运送到胥各庄C1915年,西南的护国军在宝成铁路沿线与北洋军展开激战D2002年,小李坐火车沿青藏铁路去拉萨旅游解析:上海淞沪铁路建成于19世纪70年代,A项不正确;宝成铁路建成于新中国成立后,C项不正确;青藏铁路2006年才全线通车,D项不正确。答案:B8小说京华烟云的主人公姚木兰在民国六年(1917年)从北京出发到上海、杭州游历时,她不可能选择的交通工具是()A火车B轮船 C飞机D汽车解析:中国民航业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所以民国六年(1917年),姚木兰不可能乘坐飞机到上海、杭州游历。答案:C9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该表反映了当时上海()年份人力车马车轿子马自行车摩托

6、车汽车公共汽车有轨电车18896 98454491100000192614 6000003 4591943 764172922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发展交通工具受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ABCD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18891926年,交通工具种类增加,以畜力、人力为动力的传统交通工具逐渐消失,以内燃机、电力为动力的近代交通工具增加,表明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这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传入密切相关,公共汽车和有轨电车的增加表明公共交通有一定发展。项均正确。故选D项。答案:D10进入近代,中国电报事业开始发展起来。中国人自行架设的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是在()A台湾B天津 C

7、广东D湖北解析: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在台湾架设。本题意境深远,体现了对祖国宝岛台湾历史的关注。答案:A11下列有关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现象的描述,体现出社会进步的是()A“马车专门为游览观光而发”B“坐电车男女可以杂坐,不以为嫌”C“人力车夫讨厌马车”D“对超越洋人马车的华人马车,按违章处理”解析:20世纪30年代,能游览观光的应属于富人,马车专门为富人而发,不能体现出社会进步,故A项错误;“坐电车男女可以杂坐,不以为嫌”体现了平等,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故B项正确;马车是富人、有地位的人乘坐的,“人力车夫讨厌马车”反映社会地位不平等,故C项错误;“对超越洋人马车的华人马车,按违章处理”明显是

8、不平等现象,故D项错误。答案:B12右图是1907年秋瑾在上海创办的妇女杂志。该杂志设有论说、演坛、译编、传记、小说、文苑、新闻和调查等栏目。该杂志大量发行对人们的影响不包括()A开阔视野B关注国事C减少文盲D传播新知解析:减少文盲要通过教育的途径来实现。答案:C13下列报刊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思想启蒙作用的是()中国丛报万国公报时务报民报新青年ABCD解析:项是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在华创办的报刊。只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办的时务报民报新青年等报刊,着力宣传资产阶级改良、革命和新文化,因而起着唤醒民众、制造舆论的思想启蒙作用。答案:C141897年,上海人孙宝瑄在日记里记载:“览电

9、光影戏,观者蚁聚。俄顷,灯熄,白布间映车马人物,变动如生,极奇。”中国人能看到自己制作的最早的“电光影戏”是()A定军山B歌女红牡丹C红楼梦D聊斋志异解析:中国人自己制作的最早的电影是1905年的定军山,因此选A项。答案:A15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总裁助理陈梁认为:“文字不再依附于报纸,声音不再依附于电台,而电视对声音和画面拥有的独占权,也已经被网站、手机和其他数字媒介打破”这段话说明通讯手段发展的趋势是()A数字化B多元化C网络化D日常化解析:结合材料内容可知,几种媒介相互具有彼此的特点,使文字、声音和图像通过多种媒介传播,即通讯手段具有多元化。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各20分

10、,共40分)16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折射出社会进步和近代化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简表。(见下表)鸦片战争前鸦片战争后的新变化长袍马褂中山装、西装等中餐西餐马车、轿子人力车、火车、电车、汽车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由恋爱、新式婚礼材料二在北京以及各省省会城市,出现了所谓“四合院欧化”的现象,即在保留传统四合院的基本格局上搞点洋化:简单的装扇玻璃窗代替格子糊纸绢,复杂的搞点外国式柱子如此,既保存四合院之传统格局,又吸收西式房屋之优点情调。可谓中西合璧、相得益彰。图说中国百年社会生活变迁(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6分)(

11、2)根据材料二指出,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是什么?写出导致变化的外部因素。(5分)(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近代社会生活变迁对中国社会的积极影响。(9分)解析:第(1)问,从材料中“长袍马褂”“马车”“媒妁之言”等信息概括即可。第(2)问,从材料二中“四合院欧化”可分析出中西合璧的特点;外部因素主要强调西方外来因素的影响。第(3)问,积极影响可从社会进步的角度进行分析,也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答案:(1)服饰、建筑、饮食、交通、婚礼习俗。(2)特点:中西合璧、相得益彰;既保存传统,又吸收西方优点。外部因素:受西方外来因素的影响。(3)丰富了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改变了人们思想文化观念和生

12、活方式;有利于促进中国社会进步和近代化进程等。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清时期,形成了一个积累大量财富的商人群体淮扬盐商。康乾年间,“奢靡风习创于盐商,而操他业以致富者群慕效之”,扬州地区物质繁荣、名流荟萃,周边乃至全国都追慕扬州,以致“作事轩昂,向曰扬气尽事奢华也”。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材料二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今则竟曰洋气了”。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材料三20世纪末,中国百姓生活中,电话从

13、“摇着打”到“走着打”,汽车从奢侈品到代步工具。世界名牌服饰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可供选择的服饰多了。将服饰产品打造成国内甚至国际品牌,成了众多服饰厂家的经营诉求。世界服装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也得到更多体现。摘编自严昌洪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等(1)阅读材料一,回答何谓“扬气”。它的出现对思想观念有何影响?(6分)(2)材料二中的“洋气”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扬气”变为“洋气”的原因。(6分)(3)对比材料二与材料三,分析中国人在对外态度上有何进步。(4分)(4)综上,你认为影响社会生活风尚的因素有哪些?(4分)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第(1)问

14、,根据材料“奢靡风习创于盐商”“尽事奢华”概括“扬气”的含义,“影响”要注意从对儒家正统思想和对传统观念的冲击的角度归纳。第(2)问,根据材料“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概括“洋气”的含义,“原因”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分析。第(3)问,材料二体现的是对外国生活方式的简单模仿,材料三体现了中国人对外的态度是积极主动的学习,在此基础上概括回答。第(4)问,要综合考虑、多角度分析。答案:(1)始创于扬州盐商的一种奢靡生活风气。冲击了儒家的正统思想;传统的俭朴观念发生变化。(2)西方式生活时尚。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商品的输入,西方文化的影响。(3)19世纪后期,中国人被动接受西方文化和简单模仿西方生活方式;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人积极主动地学习并融入世界。(4)时代特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外来影响。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