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都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下期五月月考高二生物1.如图所示为ATP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a表示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B. b和c均为高能磷酸键,P表示磷酸基团C. ATP与磷脂所含的元素种类相同D. 活细胞内时刻都在进行c键的断裂和形成【答案】A【解析】a表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错误;b和c均为高能磷酸键,P表示磷酸基团,B正确;ATP与磷脂所含的元素种类相同,均为C、H、O、N、P,C正确;活细胞内时刻都在进行c键即高能磷酸键的断裂和形成,D正确。2.马铃薯从土壤溶液中吸收的磷元素,可用于合成A. NADPH和ATPB. 叶绿素和缬氨酸C. 磷脂分子和脱氧核糖D
2、. 纤维素和丙酮酸【答案】A【解析】【分析】NADPH、ATP和磷脂都是由C、H、O、N、P组成;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是C、H、O、N、Mg,缬氨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脱氧核糖、纤维素和丙酮酸的的组成元素都是C、H、O。【详解】马铃薯从土壤溶液中吸收的磷元素,可用于合成含有磷元素的化合物。NADPH和ATP 中均含有磷元素,A正确;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是C、H、O、N、Mg,缬氨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B错误;磷脂分子的组成元素是C、H、O、N、P,脱氧核糖、纤维素和丙酮酸的的组成元素都是C、H、O,C、D错误。3.下列关于细胞核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细胞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B. 细
3、胞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C. 遗传物质储存的场所D. 遗传物质复制的场所【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详解】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A、C、D错误;细胞质基质是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B正确。故选B。【点睛】明确细胞核的功能便可解答本题。4.细胞呼吸是细胞内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产生ATP等一系列代谢活动的总称。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外的葡萄糖分子可进入线粒体参与有氧呼吸过程B. 用14C葡萄糖研究肝细胞的糖代谢,可在线粒体等结构中检测到放射性C. 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都可叫做酒精发酵D.
4、 人体细胞产生CO2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答案】B【解析】【分析】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其过程是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产生少量的H,并释放少量的能量;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其过程是丙酮酸与水一起被彻底分解生成CO2和H,释放少量的能量;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是在线粒体内膜上完成的,其过程是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与氧结合生成H2O,并释放大量的能量。无氧呼吸的全过程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第二阶段的产物是乳酸或酒精和CO2。动物的无氧呼吸不产生CO2,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也称为发酵。【详解】细胞外的葡萄糖分子可进入细胞内参与有氧呼吸
5、过程,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在此过程中葡萄糖被分解为丙酮酸和少量的H,A错误;用14C-葡萄糖研究肝细胞的糖代谢,14C-葡萄糖被肝细胞吸收后可参与有氧呼吸过程,先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分解为14C-丙酮酸和少量的H,之后14C-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水反应彻底分解生成14CO2和H,因此可在线粒体等结构中检测到放射性,B正确;对于微生物而言,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都可叫做酒精发酵,C错误;人体细胞在进行有氧呼吸时,CO2产生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基质,人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产生CO2,D错误。【点睛】理清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过程及其场所,明确发酵的内涵、动
6、植物无氧呼吸的产物是解答此题的关键。5.植物受伤时会释放一种由18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系统素,系统素与受体结合后,能激活植物细胞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合成蛋白酶抑制剂。后者可抑制害虫和病原微生物的蛋白酶活性,从而阻止害虫取食和病原菌繁殖。根据以上材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系统素是一种信号传递分子B. 系统素能抑制植物细胞中蛋白酶基因的表达C. 系统素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D. 系统素的合成与核糖体、ATP相关【答案】B【解析】【分析】系统素是一种含有肽键的多肽,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合成场所是核糖体,需要ATP提供能量;系统素与受体结合后,能激活植物细胞的蛋白酶抑制剂
7、基因,说明系统素能促进植物细胞中蛋白酶抑制基因的表达,可使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改变,所以是信号传递分子。【详解】由题意可知:系统素与受体结合后,能激活植物细胞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合成蛋白酶抑制剂,说明系统素能促进植物细胞中蛋白酶抑制基因的表达,能使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所以是一种信号传递分子,A正确,B错误;系统素是一种由18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含有肽键,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C.正确;多肽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需要ATP提供能量,D正确。6.图为不同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若图中为某种化合物的基本单位,则可能是氨基酸B. 若大量积累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
8、,则是脂肪C. 若为生物大分子,则其彻底水解的产物有4种D. 若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中合成,则最可能是糖原【答案】C【解析】【分析】糖类和脂肪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糖类包括单体、二糖和多糖,其中的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特有的多糖,主要在肝脏和肌肉中合成;动物的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积累的脂肪较多。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四种,有的还含有S等元素;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核酸是由C、H、O、N、P 五种元素组成的生物大分子,包括DNA和RNA。【详解】图中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若为某种化合物的基本单位,则可能是氨基酸,A正确;由C、H、O三种元素组成,若大量积累于皮下和内
9、脏器官周围,则是脂肪,B正确;由C、H、O、N、P 五种元素组成,若为生物大分子,则为DNA或RNA,其彻底水解的产物有6种,C错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若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细胞中合成,则最可能是糖原,D正确。【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对C选项的判断,究其原因是没有正确理解“初步水解”与“彻底水解”的含义。DNA或RNA初步水解的产物是4种脱氧核苷酸或4种核糖核苷酸,彻底水解的产物是磷酸、脱氧核糖和4种含氮的碱基或磷酸、核糖和4种含氮的碱基。7.下图表示细胞体积与细胞内溶液浓度的关系,V0表示正常状态下的细胞体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若是洋葱外表皮细胞,当外界浓度为K1时,细胞出现质壁
10、分离B. 若是洋葱外表皮细胞,当外界浓度为K2时,细胞因膨胀而破裂C. 若是动物红细胞,当外界浓度为K1时,细胞因膨胀而破裂D. 若是动物红细胞,当外界浓度为K2时,细胞加速渗透失水【答案】A【解析】根据渗透作用的原理:细胞内溶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膨胀;反之,细胞失水皱缩。若是洋葱外表皮细胞,当外界浓度为K1时,由于细胞体积较正常时变小,说明细胞失水,细胞出现质壁分离,A正确;若是洋葱外表皮细胞,当外界浓度为K2时,由于细胞体积较正常时变大,说明细胞吸水,但植物细胞由于有细胞壁保护,细胞不会因膨胀而破裂,B错误;同理分析C、D可知,都是错误的。【考点定位】细胞的渗透作用8.胆固醇、
11、小分子脂肪酸、维生素D等比其他不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A.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 细胞膜上糖蛋白的作用C. 细胞膜的结构是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的D. 细胞膜上镶嵌有各种形态的蛋白质分子【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根据相似相容原理,脂溶性物质优先通过细胞膜的原因是由于细胞膜的成分中含有脂质(磷脂)故选:C考点: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9. 用高倍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图像,清晰可见的结构是( )A. 染色体、纺锤体、细胞壁B. 纺锤体、细胞膜、细胞核C. 染色体、赤道板、细胞核D. 纺锤体、细胞壁、核仁【
12、答案】A【解析】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图像是染色体在赤道板上,是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最佳时期,只可以观察到的细胞结构有染色体、纺缍体、细胞壁。所以A选项正确。10.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04 h内物质A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B. 01 h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C. 01 h内液泡中液体的浓度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浓度D. 23 h内液泡中液体的浓度大于物质A溶液的浓度【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曲线图:01h内,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不断缩小,说明此时期细胞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
13、;24h内,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不断增大,说明此时期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的自动复原。【详解】由图可知,该细胞中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先减小后增大,这说明该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后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由此可推知物质A可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A错误;01h内,原生质体的体积不断缩小,由于原生质体的伸缩性要远大于细胞壁,因此该时间段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不相等,B错误;01h内发生质壁分离,细胞失水,液泡中液体的浓度小于细胞质基质的浓度,C错误;23h内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逐渐增大,这说明细胞吸水,由此可推知该时间段内物质A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观察质壁
14、分离及复原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曲线图,并能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答题。11.有种细菌会在人类的细胞之间快速转移,使人患脑膜炎其原因是该菌的一种名为InIC的蛋白可通过阻碍人类细胞中的Tuba蛋白的活性,使细胞膜更易变形而有利于细菌的转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菌使人类细胞发生变形,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选择透过性B. Tuba蛋白和InIc蛋白的合成均需要内质网的加工C. 该菌在人类的细胞之间快速转移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D. 该菌的遗传物质可以用吡罗红染色【答案】C【解析】【分析】细菌无内质网,InIC蛋白为
15、细胞膜上的蛋白,不是分泌蛋白,无需内质网的加工,细菌属于原核细胞,遗传物质是DNA。该菌的一种InIc蛋白可通过抑制人类细胞中Tuba蛋白的活性,使细胞膜更易变形而有利于细菌的转移,说明该菌在人体细胞间快速传递与细胞膜的特性发生改变有关。【详解】该菌使人类细胞发生变形,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A错误; Tub蛋白是人类细胞中的蛋白质,不需内质网的加工,InIC的蛋白来自细菌,细菌中无内质网,B错误;该菌在细胞间的转移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C正确;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可以用甲基绿染色,D错误。12. 对质壁分离的正确解释是 ( )A. 细胞质与细胞壁发生分离B. 细胞膜与细胞壁发生分离C. 原生质
16、与细胞壁发生分离D. 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发生分离【答案】D【解析】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中的质是指的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它们之间的细胞质,壁是指的细胞壁,则质壁分离指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质壁分离的概念,学生容易忽略。要特别注意原生质层、原生质和细胞质的区别和联系。13.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角度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为A. 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B.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C. 元素、无机物、有机物、细胞D. 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答案】B【解析】【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17、。【详解】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元素、原子、分子、细胞器、无机物、有机物,都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A、C错误;人体为个体层次,构成人体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B正确;从人体的结构层次的角度理解,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与人体结构无直接关系,D错误。14. 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 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C. 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能得到5种碱基D. HIV的遗传物质初步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答案】B【解析】豌豆的遗传物质只是DNA,A错误;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也分布在线粒体中,B正确;T
18、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不含有硫元素,C错误;HIV的遗传物质为RNA,水解产生4种核糖核苷酸,D错误。【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生物的遗传物质。15.利用卷心菜发酵制作泡菜过程中,乳酸菌酵母菌细胞数量和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酵母菌和乳酸菌均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B. 发酵初期乳酸菌建立了明显的菌种优势C. 前6天pH下降主要由乳酸菌代谢引起D. 发酵中期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进行增殖【答案】A【解析】乳酸菌是原核生物,细胞内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A错误;根据曲线图中乳酸菌和酵母菌的数量变化曲线对比分析可知,发酵初期乳酸菌远多于酵母菌,所以乳酸菌成为了明显的优势菌种,B正确;结合曲线图分析,
19、前6天,由于乳酸菌远多于酵母菌,其产生的乳酸会降低培养液的pH,所以C正确;由于整个发酵过程都是在无氧环境条件下进行的,在发酵中期(22-26天),酵母菌明显增多,酵母菌增多只能是通过无氧呼吸增殖,D正确。16.下列各项描述的化合物中元素组成一定相同的是A. 纤维素酶催化的底物,脂肪酶催化的底物B.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C. 红细胞内运输氧气的物质,HIV的遗传物质D. 具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具调节功能的有机物【答案】A【解析】【分析】糖类和脂肪的组成元素是C、H、O,磷脂、核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C、H、O、N等。【详解】纤维素酶催化的底物是纤维
20、素,脂肪酶催化的底物脂肪,纤维素和脂肪的组成元素都是C、H、O,A正确;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蛋白质,组成元素是C、H、O、N等;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组成元素是C、H、O、N、P,B错误;红细胞内运输氧气的物质是血红蛋白,组成元素有C、H、O、N、Fe;HIV的遗传物质是RNA,组成元素是C、H、O、N、P,C错误;具催化功能的有机物是蛋白质或RNA,具调节功能的有机物是蛋白质、脂质等,两者的组成元素不一定相同,D错误。17.实验测得小麦、大豆、花生三种生物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含量如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向小麦种子的研磨滤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就会呈砖红色B. 选用花生检验细胞中有脂肪存在
21、时需要使用显微镜C. 用双缩脲试剂检验大豆组织样液中存在蛋白质加热呈紫色D. 萌发时相同质量的三种种子需要的O2量基本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小麦种子富含的淀粉不属于还原糖,花生种子富含脂肪,大豆种子富含蛋白质。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在水浴加热(5065)的条件下会生成砖红色沉淀;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检测脂肪时,可将花生种子的子叶切片制成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脂肪、糖类和蛋白质中含有的C、H、O的比例不同,脂肪中的C、H比例高。【详解】小麦种子研磨滤液富含淀粉,淀粉不属于还原糖,因此用斐林试剂检测小麦种子研磨滤液,水浴加热后,难以呈现砖红色,A错误;花生种子富含
22、脂肪,选用花生检验细胞中有脂肪存在,如果将花生种子的子叶切片制成临时装片,观察颜色反应,则需要使用显微镜,B正确;大豆种子富含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检验大豆组织样液中存在蛋白质呈现紫色,不需要加热,C错误;脂肪中氢的含量远高于糖类,而氧的含量远低于糖类,相同质量的脂肪氧化分解时的耗氧量比糖类多,三种种子中,花生种子含有的脂肪最多、含有的淀粉最少,小麦种子含有的脂肪最少、含有的淀粉最多,因此相同质量的三种种子萌发时需要的O2量不同,花生种子需要的O2量最多,D错误。【点睛】以图示呈现的信息为切入点,明确小麦、大豆、花生三种生物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含量,据此围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
23、实验”等相关知识分析判断各选项。特别要注意的是D选项,要求能明确不同化合物中C、H、O元素的比例,再进行判断。18. 下列有关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的关系,不正确的是A. 种子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萌发时比休眠时高B. 神经纤维膜内Na +/K +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高C. 人体细胞内O2/CO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高D. 叶绿体中C5/C3的比值,停止供应CO2后比停止前高【答案】C【解析】子萌发时比休眠时代谢活动增强,结合水与自由水比值低,A错误;产生动作电位时,钠离子内流,因此神经纤维膜内K+:Na+的比值降低,B错误;线粒体中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大于细胞质
24、基质,因此细胞内线粒体O2:CO2的比值低,C正确;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停止供应CO2后,三碳化合物减少,五碳化合物增加,C5:C3的比值升高,D错误【考点定位】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名师点睛】1、细胞内的水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比值越低,细胞代谢活动越弱2、停止二氧化碳供应,二氧化碳固定消耗的五碳化合物减少,形成的三碳化合物减少,三碳化合物还原仍然进行消耗的三碳化合物不变,形成的五碳化合物不变,因此三碳化合物减少,五碳化合物增加,C5:C
25、3的比值升高3、静息电位的产生和维持是由于钾离子外流引起,动作电位的产生和维持是钠离子内流引起4、氧气、二氧化碳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氧在细胞内的运输方向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二氧化碳的运输方向是:线粒体细胞质基质19. 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任何活细胞中数量最多的化学元素都是氧B. 在不同的细胞中各种化合物的种类基本相同,含量有所差别C. 在活细胞中的各种化合物与食物中的各种成分相同D. 活细胞中各化合物含量从多到少的顺序是:蛋白质、水、脂质、无机盐、糖类、核酸【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1、细胞鲜重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氧,细胞干重中含量最高的元素的碳2、细胞
26、内各类化合物及含量:化合物质量分数/%水占8590蛋白质占710脂质占12无机盐占11.5糖类和核酸占11.5解:A、活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化学元素都是氧,并非数量最多,A错误;B、不同的细胞中各种元素的种类基本相同,含量有所差别,B正确;C、活细胞中的各种化合物与食物中的各种成分不相同,C错误;D、在活细胞中各种化合物含量最高的为水,其次是蛋白质,D错误故选:B考点:碳原子的结构特点20.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酶和无机催化剂的作用原理不同,所以酶具有髙效性B. 酶全部在核糖体上合成C. 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需要酶,光反应不需要酶D. 酶和ATP都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答案】D【解析】无
27、论是酶还是无机催化剂,作用原理都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所以酶的高效性不是由酶的作用原理与无机催化剂不同引起的,A项错误;大部分酶是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但少数酶是RNA,其合成场所不是核糖体,B项错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都需要的,C项错误;酶和ATP都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D项正确。【考点定位】酶【名师点睛】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1细胞代谢: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2酶的作用: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可以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具有催化作用,同时证明,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高效性的特性。3酶的作用机理(1)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
28、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的能量。(2)催化剂 的作用:提高反应速率,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3)作用机理: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酶的本质: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其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21. 在甲发酵罐中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消耗了5mol的葡萄糖,在乙发酵罐中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消耗了20mol的葡萄糖,在它们体内所形成的ATP量以及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比例是A. 19:4和3:4B. 19:8和3:1C. 3:1和4:3D. 3:1和3:1【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有氧呼吸反应式可知,有氧呼吸消耗了5mol的葡萄糖,则产生5
29、x38=190mol的ATP和5x6=30mol的二氧化碳;根据无氧呼吸反应式可知,无氧呼吸消耗了20mol的葡萄糖,则产生20x2=40mol的ATP和20x2=40mol的二氧化碳;所以形成的ATP量以及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比例分别是19:4和3:4,选A。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22.狼体内有a种蛋白质,兔体内有b种蛋白质,狼捕食兔子后,狼体内的一个细胞中含有的蛋白质种类最可能是A. 少于aB. a+bC. aD. 多于a【答案】A【解析】【分析】食物中的蛋白质被消化为氨基酸后才能被机体吸收利用。机体内的氨基酸
30、可以作为合成蛋白质的原料。在细胞分化过程中,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一个细胞中含有的蛋白质的种类少于机体内含有的蛋白质的种类。【详解】狼捕食兔子,兔肉中的蛋白质在狼的消化道中被消化分解为氨基酸;这些氨基酸被吸收后,用来合成狼自身的a种蛋白质。在细胞分化过程中,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狼体内的一个细胞中含有的蛋白质种类少于a种。综上分析,A正确,B、C、D均错误。23.如今社会上很流行烫发,发型的形成与头发角蛋白中二硫键(SS)的断裂与再生有关。图是角蛋白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数字代表每条肽链上氨基酸的序号,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图中蛋白质有两条肽链,49个肽键B. 烫发过程有蛋白质空间结构
31、的改变C. S元素只能存在于氨基酸的R基中D. 角蛋白氧化分解后的产物是氨基酸【答案】D【解析】【分析】图为角蛋白部分结构示意图。该结构由2条肽链组成,其中一条肽链含有30个氨基酸,另一条肽链含有21个氨基酸;该结构中有3个二硫键。蛋白质彻底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详解】分析图示可知:该蛋白质有2条肽链,其中一条肽链含有30个氨基酸,另一条肽链含有21个氨基酸,依据“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可知,该蛋白质含有49个肽键,A正确;烫发时,头发角蛋白中二硫键(SS)断裂,说明烫发过程有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B正确;依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S元素只能存在于氨基酸的R基中,C正确;角蛋白彻底水解后的
32、产物是氨基酸,D错误。24.如图是番茄根细胞对K+吸收速率和氧分压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中A点时细胞不产生ATPB. AB段,ATP是限制根细胞吸收K+的主要因素C. 在B点以后,中耕松土对根细胞吸收K+的速率影响不大D. 氧分压为8时,AB曲线将演变为M2形态【答案】A【解析】A处主要进行无氧呼吸,能产生ATP。因此A错;AB段,随着氧分压的增加,细胞的有氧呼吸速度加快,ATP产生增多,细胞对K+吸收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因而ATP是限制根细胞吸收K+的主要因素,B正确;B点以后,有氧呼吸速率已经达到最大值,就算增加氧的分压(如中耕松土),也不会使呼吸加快,因而K+的
33、吸收速率也不会再增加,C、D正确。25.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中,某同学绘制的显微镜下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图中阴影部分不呈现紫色B. a/b值可作为细胞失水的程度指标C. 实验初始浓度大小: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D. 图示时刻浓度大小:外界溶液浓度等于细胞液浓度【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图可知:a、b可分别表示细胞和原生质体的长度,细胞吸水,由于细胞壁的保护,细胞长度基本不变,即a基本保持不变,细胞失水,b将变小,所以a/b值将变大。【详解】图中阴影部分为原生质层,液泡中的细胞液呈现紫色,原生质层不呈现紫色,A正确;a、b可分别表示细胞和
34、原生质体的长度,a/b值可作为细胞失水的程度指标,比值越大,失水越多,B正确;图示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说明实验初始时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C正确;图示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的细胞如果液泡继续变小,则外界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如液泡大小不变,则外界浓度等于细胞液浓度,如液泡逐渐变大,则外界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D错误;故选D。26.下列关于提取胡萝卜素的相关知识的描述,错误的是A. 胡萝卜素提取时所用的试剂是亲脂性有机溶剂B. 提取胡萝卜素可用纸层析法进行鉴定,鉴定时需要与标准样品进行对照C. 一般情况下,提取胡萝卜素的效率与颗粒含水量成反比D. 提取过程中有加热环节,只需要控制温度,因为温度过高会导
35、致胡萝卜素分解【答案】D【解析】【分析】胡萝卜素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因此选选用水不溶性有机溶剂对其进行萃取。一般来说,原料颗粒小,萃取温度高,时间长,需要提取的物质就能够充分溶解,萃取效果就好。萃取前,要将胡萝卜进行粉碎和干燥。胡萝卜素的鉴定可采用纸层析法。【详解】胡萝卜素提取时所用的试剂是水不溶性有机溶剂,也就是亲脂性有机溶剂,A正确;提取胡萝卜素可用纸层析法进行鉴定,鉴定时需要与标准样品进行对照,B正确;一般来说,原料颗粒小,萃取温度高,时间长,需要提取的物质就能够充分溶解,萃取效果就好,C正确;提取胡萝卜素时,在胡萝卜颗粒加热过程中,应严格将温
36、度和时间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原因是温度过高和时间过长都导致胡萝卜素分解,D错误。综上,本题答案为D选项。27.微生物种类繁多,生长所需条件也各不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培养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可用牛肉膏蛋白胨这种通用培养基B. 从微生物中分离出硝化细菌可用无氮培养基C. 乳酸杆菌的新陈代谢方式是异养厌氧型D. 微生物生长中不可缺少的一些微量的无机物称为特殊营养物质【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干可知,本题是培养微生物的条件,根据选项涉及的微生物回忆培养条件进行判断。【详解】病毒是寄生在细胞内的,不能用普通培养基培养,必须先培养细胞再培养病毒,A错误;硝化细菌是自养菌非固氮菌,分离时用无有机碳
37、的培养基,不能用无氮培养基,B错误;乳酸杆菌的新陈代谢方式是厌氧异养型,C正确;生长因子是有机物而不是无机物,D错误。28.下列有关泡菜的制作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的实验叙述中,正确的是A. 将新鲜蔬菜与煮沸冷却的盐水(盐和清水的质量比为4:1)混匀,然后装泡菜坛B. 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形成玫瑰红色染料C. 制备样品处理液,加入氢氧化铝乳液的目的是减少滤液中杂质,得到澄清溶液D. 泡菜腌制时间长短会影响亚硝酸盐含量,但温度和食盐的用量不影响其含量【答案】C【解析】【分析】1、泡菜的制作所使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能够将蔬菜中
38、的葡萄糖氧化为乳酸。2、泡菜的制作流程是:选择原料、配置盐水、调味装坛、密封发酵。【详解】A、泡菜制作中应先加蔬菜,再加盐水,且盐与水比例为1:4,A错误;B、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B错误;C、加入氢氧化铝的目的是使滤液中色素脱色,使滤液变得无色透明,C正确;D、在泡菜的腌制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腌制的时间、温度和食盐的用量,温度过高,食盐用量过低、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D错误。故选C。29.下列有关固定化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 固定化酶只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B. 反应物是大分子
39、物质时可采用固定化酶C. 固定化酶的优势在于能催化一系列的酶促反应D. 固定化酶技术就是固定反应物,将酶依附着载体围绕反应物旋转的技术【答案】B【解析】【分析】固定化酶实质上是将相应酶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实现酶的反复利用,并提高酶稳定性,酶的各项特性(如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的温和性)依然保持。【详解】酶既可以在细胞内发挥作用,也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A错误;反应物是大分子时可以采用固定化酶,B正确;固定化酶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其优点是酶被固定在一定装置内可重复利用,不足是无法同时解决一系列酶促反应,C、D错误。【点睛】固定化技术包括包埋法、物理吸附法和化学结
40、合法(交联法),由于细胞相对于酶来说更大,难以被吸附或结合,因此多采用包埋法,固定化细胞在多步酶促反应中发挥连续催化作用,但如果反应底物是大分子物质,则难以自由通过细胞膜,从而限制固定化细胞的催化反应。30.关于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培养基应以尿素为唯一氮源,该细菌与硝化细菌所利用的碳源物质是相同的B. 选择菌落数在30300间的所有平板进行计数,以平均数为实验结果C. 对10mL土样稀释106倍后,取0.1 mL该溶液进行重复的涂布实验,测得的菌落数分别为18、234、276,则该10 mL土样中分解尿素的细菌数为2.55108个D. 应该设置对照以排除非测
41、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提高可信度【答案】D【解析】【分析】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需要使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计数的关键是经梯度稀释后的稀释倍数要合适,计数时通常选择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详解】从土壤中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培养基应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尿素分解菌为异养型,利用的是有机碳源,硝化细菌是自养型,以二氧化碳为碳源,二氧化碳为无机物,A错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样品中的细菌数时,为了保证结果准确,在每一个梯度浓度内,至少要涂布3个平板,确定对照组无菌后,应将菌落数明显最少和最大的平板舍弃,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记数,求其平均值,再
42、通过计算得出土壤中的细菌总数,B错误;对10mL土样稀释106倍后,取0.1 mL该溶液进行重复的涂布实验,测得的菌落数分别为18、234、276,则该10 mL土样中分解尿素的细菌数为(234276)20.1106102.551010个,C错误;分离微生物时,需要设置不接种的培养基与实验组一起培养做空白对照,以排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提高可信度,D正确。31.如表是微生物培养基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编号成分(NH4)2SO4KH2PO4FeSO4CaCl2H2O含量/g0.44.00.505100mLA. 此培养基可用来培养自养型微生物B. 此表中的营养成分共有三类,即
43、水、无机盐、氮源C. 若除去,此培养基可培养硝化细菌D. 培养基中若加入氨基酸,则它可充当碳源、氮源【答案】C【解析】【分析】表中所示的营养成分中,除了水之外,(NH4)2SO4、KH2PO4、FeSO4和CaCl2都属于无机盐,其中(NH4)2SO4可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氮源。因缺乏有机物,该培养基可用来培养自养型微生物。【详解】异养型微生物必须从环境中摄取现成的有机物才能生存,此培养基中没有任何有机物,因此可用来培养自养型微生物,A正确;此表中的营养成分共有三类,即水、无机盐、氮源,B正确;硝化细菌利用的氮源是NH3,可将氧化成HNO2,进而将HNO2氧化成HNO3,可见,除去,此培养基不能
44、用来培养硝化细菌,C错误;氨基酸中含有C和N,因此培养基中的氨基酸可充当碳源、氮源,D正确。32.某洗衣液研究人员为了在普通洗衣液的基础上添加酶制剂以研发加酶洗衣液,开展了一系列探究实验,下表展示了其中某一探究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实验结果表明,加酶洗衣液的洗涤温度以35-55为宜,且35和55两温度下酶制剂的去污力相同B. 当温度为15和65时,加酶洗衣液的去污力较低的原因均是其中酶制剂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催化活性降低C.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不同温度下添加酶制剂对洗衣液去污力的影响,其中组别为对照组,组别为实验组D. 实验所用污布上污染物的种类、污染的程度、洗衣液的用量等均属于无关
45、变量,都不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答案】C【解析】【分析】由表格的内容可知,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因变量为洗衣液的去污力,污布上污染物的种类,污染的程度,洗衣液的用量、pH等均为无关变量。【详解】由表格的内容可知,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因变量为洗衣液的去污力,其中组别为对照组,为实验组。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不同温度下添加酶制剂对洗衣液去污力的影响,正确;由表格的实验数据可知,温度为45时,加酶洗衣液的去污力最强,温度为35、55时,加酶洗衣液的去污力较强,因此加酶洗衣液的洗涤温度范围以3555为宜。虽然温度为35和55时,加酶洗衣液的去污力一样,但55时普通洗衣液的去污力比35大,说明55时
46、酶制剂的去污力比35时小,A错误;当温度为15时,是因为低温降低了酶的活性,而65时,高温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从而使酶失活,B错误;实验所用污布上污染物的种类,污染的程度,洗衣液的用量等均为无关变量,都会影响实验结果,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C。33.脲酶能够将尿素分解为氨和CO2,其活性位点上含有两个镍离子,在大豆、刀豆种子中含量较高,土壤中的某些细菌也能够分泌脲酶。实验室从土壤中分离得到了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M,并分别研究了培养液中的Ni2、Mn2和尿素浓度对细菌M脲酶产量的影响(说明:研究某一项时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细菌M合成脲酶需要尿素诱导,尿素的最
47、适诱导浓度在0.4%-0.8%之间B. 实验表明培养液中Ni2和Mn2对脲酶的影响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C. 所有脲酶都在核糖体上合成且在内质网上加工使其与镍结合才具有活性D. 凝胶色谱法分离脲酶时,与比它分子量小的蛋白质相比,脲酶在凝胶柱中移动更慢【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表格分析,影响脲酶产量的因素有两种离子的浓度、尿素浓度,且对脲酶的生成都有促进作用。与对照组相比,随着培养液中Ni2+和Mn2+以及尿素浓度的增加,脲酶的产量都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但是始终高于对照组。【详解】根据表格分析可知,细菌M合成脲酶需要尿素诱导,且尿素的最适诱导浓度在 0.4%0.8%之间,A正确;根据以上分
48、析已知,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培养液中Ni2和Mn2对脲酶的影响都为促进作用,没有抑制作用,B错误;根据题意分析,脲酶是细菌M分泌的,而细菌是原核生物,是没有内质网的,C错误;凝胶色谱法分离脲酶时,与比它分子量小的蛋白质相比,脲酶在凝胶柱中移动更快,D错误。34.下表为培养某种微生物的培养基配方,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成分NaN03K2HP04KC1MgS047H20FeS04(CH2O)H2O青霉素含量3g1g0.5g0.5g0.01g30g1L0.1万单位A. 依物理性质划分,该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B. 依用途划分,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C. 培养基中的碳源是(CH2O),氮源是NaNO3D.
49、若用该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则应除去(CH2O),再添加纤维素【答案】D【解析】【分析】正确解答此题需以“培养基成分”为切入点,从中抽提出有效信息:该配方中有青霉素、没有凝固剂琼脂、含碳元素的物质只有(CH20)、含氮元素的物质只有NaN03。将这些有效信息与所学“微生物的营养、培养基的分类和应用”等相关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进行知识的整合和迁移,并与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知识建立联系。【详解】分析表中信息可知,因配方中没有凝固剂琼脂,所以依物理性质划分,该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A正确;因配方中有青霉素,所以依用途划分,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B正确;培养基中的唯一碳源是(CH20),唯一氮源是N
50、aN03,C正确;若用该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由于培养基中含有青霉素,纤维素分解菌不能生存,则应除去(CH2O) 和青霉素,再添加纤维素,D错误。35.为获得优良的发酵食品,实验室在三支试管中培养了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图中甲、乙、丙三支试管的菌种及其发酵食品对应正确的是A. 甲试管:酵母菌果酒、乙试管:醋酸菌果醋、丙试管:乳酸菌泡菜B. 甲试管:醋酸菌泡菜、乙试管:酵母菌果酒、丙试管:乳酸菌果醋C. 甲试管:乳酸菌果酒、乙试管:酵母菌泡菜、丙试管:醋酸菌果醋D. 甲试管:醋酸菌果醋、乙试管:乳酸菌泡菜、丙试管:酵母菌果酒【答案】D【解析】醋酸菌是好氧菌,分布在试管上层,用于制醋,为试管甲
51、;乳酸菌是厌氧菌,分布于试管下层,用于泡菜发酵,为试管乙;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有氧无氧都能生存,在试管中分布均匀,用于果酒制作,为试管丙。36.人们利用某些微生物制作食品时,需要分析微生物的特点,控制微生物的发酵条件。下列与此有关的各项内容都正确的是() ABCD食品果酒果醋腐乳泡菜主要微生物酵母菌醋酸菌毛霉醋酸菌制作装置或操作步骤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该装置中液体太满,发酵液会从导管溢出发酵瓶中不需要插入温度计,A错误;醋酸菌是好氧菌,通入氧气有利于醋酸菌发酵,B正确;腐乳制作过程先让毛霉生长,后加盐腌制,否则盐会抑制毛霉生长,C错误;制作泡菜的原理是乳酸菌发酵,
52、而不是醋酸菌,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在利用酵母菌发酵时最好是先通入足够的无菌空气在有氧环境下一段时间使其繁殖,再隔绝氧气进行发酵,这样才可以提高产量。37. 下列有关涂布平板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首先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B. 将涂布器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直到烧红C. 取少量菌液滴加在培养基表面D. 涂布时可转动培养皿,使涂布均匀【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涂布平板操作时,首先将菌液进行一系列梯度稀释,A正确;将蘸过酒精的涂布器在酒精灯火焰上引燃,然后在酒精灯火焰旁冷却,B错误;取少量菌液滴加在培养基表面,C正确;涂布时,涂布器可以不动,可转动培养皿,使涂布均匀,D正确
53、。考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名师点睛】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目的是让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得到由这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单个群落。稀释涂布法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38.刚果红染色时,加入刚果红应在制备培养基时 梯度稀释时 倒平板时 涂布时 长出菌落时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常用的刚果红染色法有两种:一是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此种方法需用
54、氯化钠溶液洗去浮色;二是在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此种方法则不需要用氯化钠溶液洗去浮色。【详解】加刚果红进行染色时,可在倒平板时加入,也可以在先培养微生物,待长出菌落时加入。综上分析,A、B、D均错误, C正确。39.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中,所选材料与试剂最合理的组别是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酶,考查对酶的特性和影响因素的理解。明确酶的专一性、高效性的含义和过氧化氢、淀粉的化学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详解】温度可直接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因此过氧化氢不能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A项错误;溶液的酸碱性可直接影响淀粉的分解,淀粉不能用于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
55、响,B项错误;酶的高效性是指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用过氧化氢酶溶液和FeCl3溶液进行对照实验,可证明酶具有高效性,C项正确;碘液只能检测淀粉酶是否能催化淀粉水解,不能检测蔗糖酶是否能催化蔗糖水解,D项错误。40.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人体细胞减数分裂后,产生细胞含11.5个四分体B. 抑癌基因能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分裂和生长进程C. 有丝分裂间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形成染色体D. 人衰老细胞具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代谢减弱等特点【答案】D【解析】四分体是指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的现象。人体细胞减数分裂后,产生的细胞内含有23条
56、非同源染色体,且不含有染色单体,所以不会形成四分体,A项错误;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而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B项错误;有丝分裂前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形成染色体,C项错误;人衰老细胞具有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代谢减弱等特点,D项正确。点睛】本题的易错点是A选项,要求学生理解四分体的概念以及出现的时期,才能避免错误的发生。 41.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癌细胞表面糖蛋白的减少,使得细胞容易扩散并无限增殖B. 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内有细胞液,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C. 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
57、用于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D. 细胞质基质呈胶质状态,由水、无机盐、核糖体、脂质和多种酶等组成【答案】B【解析】【分析】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质包括细胞质基质和各种细胞器,细胞器包括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中心体等。【详解】癌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减少,使癌细胞容易扩散和转移,但是build导致癌细胞无限增值,A错误;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内有细胞液,含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还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B正确;水解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由核糖体合成而不是溶酶体,C错误
58、。细胞质基质呈胶质状态,由除了细胞器外的水、无机盐、糖类、脂质、核苷酸和多种酶等组成,不包含核糖体,D错误。42.下列关于人体内成熟红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A. 可以通过无丝分裂进行增殖B. 能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 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形成是细胞核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 在蒸馏水中,其吸水能力逐渐增强,以致于发生破裂【答案】C【解析】人体内成熟红细胞为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分裂,A错误。人体内成熟红细胞无线粒体,其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ATP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B错误。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形成是细胞核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正确。在蒸馏水中,其吸水能力逐渐减弱,以致于发生
59、破裂,D错误。43.下列有关真核细胞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自由基学说认为,自由基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活性下降,致使细胞凋亡B. 控制细胞器进行物质合成的指令,主要是通过核孔从细胞质到达细胞核的C. 人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相同的两个细胞的染色体数相同D. 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水分子逆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的过程【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涉及细胞衰老、细胞核、细胞分裂等知识,需要知道细胞衰老的原因、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分裂的方式,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详解】自由基学说认为,自由基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活性下降,致使细胞衰老,A错误;控制细胞器进行物质合成的指令
60、,主要是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达细胞质的,B错误;人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相同的两个细胞的染色体数相同,C正确;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都是水分子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的过程,D错误。【点睛】注意:自由基学说和端粒学说都是为了解释细胞衰老而提出的假说,不是为了解释细胞凋亡提出的假说。44.物质甲作为抑制剂能与蔗糖酶结合或分离,从而改变蔗糖酶的活性。在适宜温度、pH等条件下,某同学将蔗糖酶和物质甲的混合液均分为若干份,分别加入到不同浓度的等量蔗糖溶液中,检测发现,蔗糖的水解速率随蔗糖溶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大。下列分析与该实验相符的是()A. 物质甲与蔗糖酶的结合使酶降低活化能的能力增强B. 物质甲
61、与蔗糖酶的结合能改变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C. 蔗糖溶液浓度的升高能导致物质甲与蔗糖酶的分离D. 反应体系中没有甲时,蔗糖溶液的浓度会改变酶活性【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物质甲属于抑制剂,当蔗糖溶液浓度越低,物质甲容易与蔗糖酶的结合,使蔗糖酶降低活化能的能力降低;反之,当蔗糖溶液浓度越高,物质甲容易与蔗糖酶的分离,使蔗糖酶降低活化能的能力增强。【详解】根据题意可知,物质甲属于抑制剂,即物质甲与蔗糖酶的结合使酶降低活化能的能力降低,导致酶活性降低,A错误;物质甲与蔗糖酶的结合能降低酶活性,从而改变酶的高效性,但不改变专一性,B错误;蔗糖溶液浓度的升高能导致物质甲与蔗糖酶的分离,从而使酶
62、活性升高,蔗糖的水解速率增大,C正确;反应体系中没有甲时,蔗糖溶液的浓度不会改变酶活性,只是改变酶促反应速率,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关键需要识记酶的特点以及酶的作用机理。45.下列有关科学研究的叙述,错误的是A. 卡尔文以小球藻为材料,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B. 萨顿以蝗虫细胞为材料,观察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类比推理基因在染色体上C. 罗伯特森通过电镜观察,发现细胞膜由脂质-蛋白质-脂质三层结构构成D. 林德曼以赛达伯格湖为调查对象,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发现能量流动的特点【答案】C【解析】【分析】美国科学家卡尔文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对小球藻的光合作用进行研究,
63、最终探明了光合作用中碳的转化途径;萨顿通过观察蝗虫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类比推理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罗伯特森提出的生物膜的模型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各组分是静止的;林德曼用调查和系统分析的方法,对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了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详解】A. 卡尔文利用同位素标记法,以小球藻为材料,探明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这一途径被称为卡尔文循环,A正确;B. 萨顿以蝗虫细胞为材料,采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B正确;C. 罗伯特森通过电镜观察,发现细胞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C错误;D. 林德曼以赛达伯格湖为调查对象,采
64、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发现能量流动的特点,D正确。46.某种植物的茎叶均为紫色,为探究叶片中是否含有叶绿素,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l)兴趣小组甲用纸层析法进行色素的分离、鉴定。色素分离的原理是 _。若出现_色的色素带,说明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2)兴趣小组乙先将同一生长状况的本品种植株均分为两组,分别培养在完全培养液、只缺镁的培养液中,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两周后,再将两种条件下的植株分别移入两个密闭玻璃容器内,置于室外(晴天)相同的条件下,测定密闭容器中一天的CO2浓度变化情况,如图所示。_组是在缺镁条件下培养的植株,判断的依据是_。对于这两组植株来说,B1、B2两个点对应的光照强度又称为
65、_。 在这一天内,B1对应的时刻_(填“等于”“早于”或“晚于”)B2对应的时刻,原因是_。【答案】 (1). 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的快,反之则慢 (2). 蓝绿色和黄绿 (3). II (4). 光照较强的时间段内,II组的光合速率明显小于I组的光合速率 (5). 光补偿点 (6). 晚于 (7). 随时间推移光照强度逐渐减弱,I组含有较多的叶绿素,对光的吸收转化能力远大于II组【解析】【分析】色素提取的原理:色素可以溶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故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分离的原理: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两组的转折点
66、A1、B1、A2、B2均表示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即为光补偿点。【详解】(1)分离色素的原理是: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扩散的速度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扩散的速度慢。叶绿素a是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2)缺镁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相对低于完全培养液中的植物,由图可知,光照较强的时间段内,组的光合速率明显小于I组的光合速率,故判断组是缺镁条件下的。曲线图中B1、B2时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对应的光照强度表示光补偿点。随时间推移光照强度逐渐减弱,I组含有较多的叶绿素,对光的吸收转化能力远大于组,故B1对应的时刻晚于B2对应的时刻。【点睛】密闭容器内二氧化碳浓度上升,表示只有呼吸作
67、用或呼吸作用呼吸速率,转折点的含义是光合速率=呼吸速率。47.图甲I、代表四种类型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大写字母表示某些物质,小写字母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 (1)从结构上看,图甲细胞与其它三类的差别最大,主要区别是_。(2)如果是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应属于甲图的_类细胞,但图中不应有的结构是 _。如果将该细胞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_(会/不会)出现质壁分离的现象。(3)甲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类细胞。(4)甲图中四类细胞与周围环境进行信息交流均依赖于_。(5)若图乙是人体红细胞膜,则表示吸收葡萄糖的是图中的_方式;图中d所表示的跨膜运输方式
68、是_,运输的物质种类与细胞膜上的 _有关,这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_。【答案】 (1).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无核膜包被的或无成形的细胞核) (2). (3). 叶绿体 (4). 会 (5). 、 (6). 细胞膜 (7). c (8). 主动运输 (9). A载体蛋白质(载体) (10). 选择透过性【解析】【分析】图甲I、代表四种类型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I是动物细胞,是植物细胞,是蓝藻,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且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IV有-中心体又含有细胞壁,所以IV是低等植物细胞。图乙表示某生物膜结构,C为糖蛋白,表示为细胞外侧,物质跨膜运输方式a、d为主动运输,b为自
69、由扩散,c为协助扩散。【详解】(1)从结构上看,图甲是蓝藻,属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大是区别是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无核膜包被的或无成形的细胞核)。(2)如果是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应属于甲图的类细胞,但根尖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图中不应有的结构是叶绿体。如果将该细胞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因为具有大液泡,所以能够渗透吸水和失;质壁分离是指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分离,会出现质壁分离的现象。(3)甲图中、为植物细胞,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是蓝藻细胞,有光和色素,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4)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细胞与周围环境进行信息交流均依赖于细胞膜。 (5)人体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是协助扩
70、散,是图中的c方式;图中d所表示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是主动运输,运输的物质种类与细胞膜上的A载体蛋白质(载体)有关,这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点睛】自由扩散,不需要能量,顺浓度梯度,不需要载体。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顺浓度梯度。主动运输,需要载体,需要能量,逆浓度梯度。胞吞,胞吐,不跨膜,需要能量。(1)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协助扩散。(2)红细胞从血浆中吸收钾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3)氧气分子从肺泡扩散到血液中的方式是自由扩散。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48.下图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模式图和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71、中相关物质的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1)图乙所示细胞表示有_条脱氧核酸链。(2)图乙中,与的大小、形态完全相同的染色体为_(填序号),原因是_。(3)图乙所示的细胞分裂时期对应于图甲中的_段,图丙对应于图甲中的_段。【答案】 (1). 16 (2). (3). 它们是同一条染色体复制后分离形成的 (4). ef (5). ce【解析】【分析】甲图中bc段表示DNA复制,cd段表示前期,de段表示中期,ef段表示后期,fg段表示末期。乙图着丝点分裂,有丝分裂的后期。丙图中含有染色单体,可以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详解】(1)图乙所示细胞着丝点分裂,为有丝分裂的后期,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每
72、条染色体上含1个DNA分子,1个DNA分子含2条脱氧核酸链,该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故含82=16条脱氧核苷酸链。(2)图乙中,是经复制形成的,分离之前二者存在于同一条染色体上,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成为2条大小、形状相同的染色体。(3)图乙所示的细胞处于后期,对应于图甲中的ef段,图丙包括前期和中期,对应于图甲中的ce段。【点睛】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含有染色单体,染色单体数目=核DNA数目;后期和末期不含染色单体,染色体数目=核DNA数目。49.回答下列有关植物有效成分提取的问题。(1)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薄荷油时,分离出的油层中加入无水硫酸钠的作用是_,除去固体硫酸钠的常用方法是_;在油水混合
73、物中加入氯化钠的作用是_。(2)为了提高出油率,需要将橘皮干燥去水并用石灰水浸泡;橘皮精油的提取过程一般采用_法,而不用水蒸气蒸馏法的原因是_。(3)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常用的方法是萃取法。用这种方法提取胡萝卜素的主要步骤是:粉碎干燥萃取过滤_。萃取装置的烧瓶口要安装冷凝回流装置的目的_(4)提取的胡萝卜素可通过_法进行鉴定。【答案】 (1). 除水 (2). 过滤 (3). 有利于油层和水层的分离 (4). 压榨法 (5). 水蒸气蒸馏会使有效成分部分水解,水中蒸馏容易导致原料焦糊 (6). 浓缩 (7). 防止加热时有机溶解挥发 (8). 纸层析【解析】【分析】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有:
74、水蒸气蒸馏法、压榨法、萃取法。玫瑰精油、薄荷油等易挥发、难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的芳香油通常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橘皮精油、柠檬油等常用压榨法提取;胡萝卜素等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通常用萃取法提取。【详解】(1)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薄荷油时,分离出的油层中加入无水硫酸钠的作用是除去少量的水;除去固体硫酸钠的常用方法是过滤。在油水混合物中加入氯化钠的作用是增加水层的密度,有利于油层和水层的分离。(2)橘皮精油一般储存在橘皮部分,由于橘皮精油的有效成分在用水蒸气蒸馏时会使有效成分部分水解,使用水中蒸馏又容易导致原料焦糊,所以橘皮精油的提取过程一般采用压榨法,而不用水
75、蒸气蒸馏法。(3)提取胡萝卜素最常用的方法是萃取法,也就是让胡萝卜素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蒸发溶剂后,获得胡萝卜素,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的主要步骤是: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过滤浓缩胡萝卜素。为了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要在萃取装置的烧瓶口要安装冷凝回流装置。(4)用萃取法获得胡萝卜素,通过纸层析法进行鉴定,还要与标准样品对照。【点睛】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的方法通常有三种:蒸馏法、压榨法和萃取法。蒸馏法:芳香油具有挥发性,把含有芳香油的花、叶等放入水中加热,水蒸气能将挥发性较强的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油水混合物又会重新分成油层和水层,除去水层便得到芳香油,这种提取方法叫蒸馏法。萃取法:这种方
76、法需要将新鲜的香花等植物材料浸泡在乙醚、石油醚等有机溶剂中,使芳香油充分溶解,然后蒸去低沸点的溶剂,剩下的就是芳香油,萃取法提取植物色素的过程一般为:植物材料粉碎干燥萃取过滤浓缩鉴定。压榨法:在橘子、柠檬、甜橙等植物的果皮中,芳香油的含量较多,可以用机械压力直接榨出,这种提取方法叫压榨法。50.回答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实践的问题。(1)某同学利用鲜苹果汁来制作果酒和果醋时,在发酵装置的排气口上连接的胶管长而弯曲的目的是_。在利用果酒进行果醋发酵之前,需要调整的发酵条件是_。(2)在泡菜的腌制过程中,需要进行密封发酵,原因是_;并注意控制腌制的_等;还要跟踪检测腌制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的含量,其原理
77、是在_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_结合形成玫瑰色染料。(3)腐乳制作过程中防止杂菌污染的措施有_(答出两点即可)。腐乳易被人体吸收的原因是_。【答案】 (1). 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2). 通入氧气,将温度设置为3035 (3). 乳酸菌是厌氧菌 (4). 时间、温度和食盐用量 (5). 盐酸酸化 (6).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 (7). 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洗刷干净后要用沸水消毒;整齐地摆放好豆腐、加入卤汤后,要用胶条将瓶口密封;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防止瓶口污染 (8). 毛霉等将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肽和氨基酸,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解析】
78、【分析】果酒的制作,选用的菌种为酵母菌,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因此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范围内。果醋的制作,使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因此在果醋的制作过程中,需将培养温度控制在3035范围内。泡菜发酵的实验原理是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糖分解为乳酸;泡菜腌制的时间、温度和食盐的用量都会影响泡菜的品种;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腐乳制作的原理是毛酶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79、,实验流程为: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其中加盐、加卤汤和密封都能起到防止杂菌污染的作用。【详解】(1) 制作果酒和果醋时,为了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果酒的制作,选用的菌种为酵母菌,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因此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的范围内;果醋发酵,常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可见,在利用果酒进行果醋发酵之前,需要调整的发酵条件是通入氧气,将温度设置为3035。(2) 在泡菜的腌制过程中,利用的菌种乳酸菌是厌氧菌,所以需要进行密封发酵。在泡菜的腌制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腌制的时间、温度
80、和食盐的用量,温度过高,食盐用量过低、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目测比较,估算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 (3) 腐乳制作过程中防止杂菌污染的措施有: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洗刷干净后要用沸水消毒;整齐地摆放好豆腐、加入卤汤后,要用胶条将瓶口密封;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防止瓶口污染。在腐乳制作过程中,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产生的脂肪酶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因此腐乳易被人体吸收。【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腐乳的制作、泡菜的制作原理、流程、注意事项及影响因素等相关基础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从题意中提取信息并对相关的问题情境进行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