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1 ,大小:138.50KB ,
资源ID:283434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8343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2021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综合测试4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2021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综合测试4 WORD版含解析.DOC

1、单元综合测试四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艺术与宗教艺术与宗教认识、掌握世界的方式有不少共同之处。感知、想象、联想、情感等诸多心理因素,在艺术与宗教领域中都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审美感情与宗教感情一样,往往都是超越日常生活的感情,追求精神愉悦而不是物质满足。马克思认为艺术的、宗教的方式都同属于一个领域,它们在掌握世界的方式上与科学有着本质的不同。艺术与宗教的密切联系,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宗教对艺术的利用。尤其是中世纪的欧洲,宗教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其影响遍及当时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宗教艺

2、术几乎取代了世俗的艺术,直接影响着各种艺术的发展。宗教对艺术的利用,不仅在西方存在,在中国也同样存在,尤其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各门艺术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仅仅从敦煌、云岗、龙门、麦积山这四大石窟,就可以看到佛教对绘画、雕塑、建筑、文学的巨大影响。宗教影响艺术,首先表现在利用各门艺术来宣传宗教,为艺术提供了宗教题材和内容。对后世欧洲文化发展起过巨大作用的荷马史诗,正是在神的故事和关于特洛伊战争的英雄传说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从建筑艺术来看,从古埃及的金字塔和古希腊的神庙,到中世纪遍布欧洲的哥特式教堂,从佛教的庙宇到伊斯兰教的清真寺,都可以看到宗教的巨大影响。敦煌、云岗等石窟中大量宗教题材的绘画

3、、雕塑,更是直接以造型艺术的方式,讲述了“舍身饲虎”“割肉救鹰”等佛经故事,塑造出佛、菩萨、天王、力士等宗教人物形象。宗教对艺术的影响,尤其表现在它具有促进艺术发展和阻碍艺术发展两种相反的作用上。由于宗教常常利用艺术来形象地宣传教义,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促进了艺术的发展,为许多艺术家提供了艺术实践的天地和舞台,在客观上起到了推动艺术发展的实际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宗教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艺术的发展,如中世纪欧洲的教会文学,其基本主题是宣传基督教教义,产生了大量艺术低劣的福音故事、赞美诗、宗教剧,使这个时期的艺术沦落为替宗教服务的“神学婢女”,受到严重的破坏,极大地阻碍了中世纪欧洲文艺的发展。艺术

4、影响宗教,主要表现在参与宗教活动。早在艺术诞生的初期,原始的歌舞、表演、绘画、雕刻等,在当时也是一种巫术或宗教活动,远古的图腾歌舞本身就是一种狂热的巫术礼仪活动。只是到后来,这种图腾歌舞才衍变分化为歌、舞、诗、乐、绘画、戏剧等等。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艺术仍然参与着宗教活动,从音乐来看,基督教有唱诗班,有多声部的宗教歌曲,有管风琴弹奏的音乐,还有专门的弥撒曲、安魂曲等宗教音乐,用于基督教各种不同宗教活动,增强了宗教活动的仪式感与影响力。艺术与宗教尽管联系密切,但却有着本质的区别。从根本上讲,宗教是人的自我意识的丧失,艺术却是对人的自由创造本质的确证;宗教劝人到天国去寻求精神安慰,艺术却鼓励人们

5、热爱并珍惜现实生活。因此,虽然宗教由于利用艺术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艺术的发展,但从本质上讲,宗教也阻碍、束缚和限制着艺术的发展。(选自艺术学概论,张瑞麟编,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A艺术与宗教在掌握世界的方式途径上相同处很多,这也是艺术依赖于宗教的重要原因之一。B艺术审美无须依赖日常生活的体验,把追求精神愉悦视为第一要务,而在物质享受上要求不高。C宗教对艺术的利用是艺术与宗教联系密切的另一原因,在作者看来,此原因显得尤为重要一些。D不管在西方还是中国,都存在着宗教利用艺术的例子,中世纪的欧洲,宗教的影响广泛而深入。解析:B项曲解文意,以偏概全。原文“审美感

6、情与宗教感情一样,往往都是超越日常生活的感情”,“往往”即审美感情既有基于日常生活的也有超越日常生活的,而B项“无须依赖日常生活的体验”,否定了审美感情有基于日常生活的,仅只强调超越日常生活的,曲解文意,以偏概全。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A文章用敦煌、云岗、龙门、麦积山四大石窟来论证宗教对艺术的利用在中国也存在。B文章以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神庙、哥特式教堂等来论证宗教对艺术的利用。C文章列举中世纪欧洲的教会文学产生的低劣艺术来论证宗教也阻碍着艺术的发展。D文章用基督教唱诗班有多声部歌曲、弥撒曲、安魂曲等来论证艺术影响宗教活动。解析:“宗教对艺术的利用”分析错

7、误,应为“从建筑艺术可以看到宗教的巨大影响”。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C)A在艺术诞生初期,艺术与宗教的界限并不是非常明显,一直是彼此密切相关的。B艺术对宗教也会产生较大影响,主要表现在艺术影响着宗教活动的表达效果。C西游记封神演义在人物塑造及情节设置上宗教色彩浓厚,这与宗教对艺术的影响有关。D因为艺术和宗教本质不同,而且宗教阻碍了艺术的发展,所以艺术要发展就要紧密联系科学。解析:A项曲解文意。“一直是彼此密切相关的”错。依据原文“远古的图腾歌舞本身就是一种狂热的巫术礼仪活动。只是到后来,这种图腾歌舞才衍变分化为歌、舞、诗、乐、绘画、戏剧等等”,可知后来的艺术与

8、宗教是逐渐有所区分的。B项以偏概全。依据文中第五段,尤其是“艺术影响宗教,主要表现在参与宗教活动”“增强了宗教活动的仪式感与影响力”等句子,可知,艺术对宗教也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主要表现在参与宗教活动。D项强加因果。依据末段“艺术与宗教也阻碍、束缚和限制着艺术的发展”,选项“艺术和宗教本质不同,宗教阻碍了艺术的发展”正确,而依据原文首段艺术“在掌握世界的方式上与科学有着本质的不同”无法得出“艺术要发展就要紧密联系科学”的结论,属于强加因果。(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春节文化消费:热现象的冷思考鲁元珍人们为什么喜欢境外游?【数据】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信息

9、,今年春节假期,全国景区共接待游客3.02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 651亿元。北京、天津、承德及秦皇岛等39个重点旅游城市,共接待游客1.12亿人次,其中过夜游客为2 172万人次,一日游游客为9 000万人次。以前,提起春节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回家过年。如今,一家人旅游度假开始成为过年的时尚选择。近年来,春节旅游人数不断增长,特别是以家庭亲子为主题的休闲旅游产品迎来了消费高潮。据某旅游网站发布的大数据信息,春节期间周边游出游人次同比增长三倍多;在线预订自由行占比98.7%,创历年新高;古镇旅游、冰雪旅游、乡村游及温泉养生游等主题的旅游产品备受青睐。不过相比之下,出境游的火爆更引人注目。据各大旅游

10、网站发布的统计数据,近六成的春节游客选择出境旅游。中国旅游研究院和某旅游网站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春节出境游人数预计将达到570万到600万,如果以人均旅游相关费用为1.5万元计算,中国游客春节出境花费或将达到900亿元。随着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许多国家推出的“中国年”活动别具风情:日本、韩国及泰国等周边国家的庆典活动充满中国传统文化色彩,悉尼歌剧院点亮了“中国红”,英国伦敦安排了舞龙舞狮、书法展示等一系列迎春活动异国情调的新奇、旅游服务的到位、整体气氛的平和安静,都在吸引我国游客的目光。可以看出,许多国家抓住了中国的旅游市场。我国游客越来越喜欢出国过年,由此反观,国内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值得

11、反思。何处寻觅不一样的“年味儿”?【案例】来自四川的张先生今年第一次留在北京过年,逛一逛北京的庙会是他期待已久的新春“节目”。“早就想感受一下老北京的年味儿了。”张先生说,几天时间里,他和朋友逛遍了地坛、八大处及陶然亭等公园的庙会,既看到了很多精彩的民俗表演,又品尝了特色迥异的各地小吃。近年来,春节的庙会、灯会及展览成为人气最旺的活动,无论本地人还是外地游客,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体验传统民俗,过个有“文化味儿”的春节。在北京,近百家博物馆迎来客流高峰,迎客145.9万人。在天津,很多传统曲艺场馆座无虚席,热闹非凡;一场场传统花会上,秧歌、竹马、高跷及腰鼓等精彩的民间艺术表演引得阵阵喝彩。在凤凰

12、古城,景区内每天好戏连台,梅花桩舞狮、凤凰阳戏、凤凰文茶灯及凤凰傩堂戏等富有本土民俗文化的地方戏,吸引了大量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不过,也有不少游客抱怨,有些庙会的商业气息越来越浓,相似的小吃烤串、昂贵的纪念品,让人感到与过去“正宗”的民俗相比多了“商业味儿”,却少了“文化味儿”。而有些庙会等活动秩序管理不佳,造成客流拥挤,也大大降低了消费者的体验满意度。“互联网上消费”升温,年俗之变如何变?【数据】猴年春节期间参与互联网平台抢红包活动的人数、红包数量创下新高:除夕当日,微信红包参与人数达4.2亿,收发总量80.8亿,是去年的近8倍;QQ红包总用户数为3.08亿,收发总量42亿;支付宝“咻一咻”总

13、参与次数达3 245亿,是羊年春晚互动次数的29.5倍。如今说起春节,许多年轻人想起的不再是放鞭炮、看春晚,而是“抢红包”。互联网支付平台的兴起和流行,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人们的消费习惯。春节期间是消费需求最旺盛的时期之一。如今,亲友拜年、购买年货、娱乐休闲消费、订机票和火车票等以往春节必备的环节也变得更加方便且更具有时代感。足不出户即可购物,既节省了时间与精力,又可以有更多更全的选择。春节前期,各大电商纷纷主打“春节不打烊”购物主题,开展了网络年货节,不少“网上赶集”“网上超市”等活动也提供了应有尽有的春节“必需品”。阿里巴巴发布的中国年货大数据报告显示,2016年1月17日到1月21日阿里“

14、年货节”期间,人们累计从淘宝、天猫、聚划算和农村淘宝上买走了21亿件年货,相当于每人购买了1.5件年货;如果按照阿里巴巴平台上活跃用户数4.07亿人计算,则相当于每人买走了5.2件年货。同时,春节期间的O2O(线上到线下)服务也更加普遍。一些服务类APP在年轻人中间成为“时髦”:如通过APP请家政上门清扫房屋、请大厨到家中做年夜饭及请造型师上门服务等。许多超市、商场等实体店抓住了假期节点与微信、支付宝等网络支付平台展开合作,推出了各式各样的促销活动,通过打折优惠促进节庆消费。对此,也有不少人质疑:“手机一族”降低了亲友在现实中交流的频率,以往准备过年的许多“必备科目”都打了折扣,冲淡了过年应有

15、的韵味儿;非理性消费增多,网络消费安全意识薄弱导致新隐患等。(节选自2016年2月18日光明日报,有删改)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A最近六年,春节黄金周出游人数、旅游收入稳步增长,这表明春节旅游度假如今已经成为人们过年的时尚选择。B随着中国春节旅游人数的攀升,世界许多其他国家特别推出了别具风情的“中国年”活动来吸引中国游客观光。C包括来自四川但选择留在北京过年的张先生在内,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喜欢通过体验传统民俗,过一个有“文化味儿”的春节。D互联网支付平台的兴起和流行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消费习惯,人们由上街逛超市购买年货转变为网上购买年货。解析:“彻底改变了中

16、国人的消费习惯”错误,原文是说“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人们的消费习惯”。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A春节假期景区接待游客人数可以直观地显示春节习俗的变化,这种春节文化消费的变化也反映了人们节日心理的变化。B春节度假旅游呈现出多种特色,以家庭亲子为主题的休闲游产品迎来了消费高潮,周边游、主题游等也都备受青睐。C为了吸引我国游客的目光,更好地融入中国文化,许多国家都推出了别具风情的“中国年”活动。D人们期望通过体验传统民俗,过个有“文化味儿”的春节,但有些庙会的商业气息越来越浓,降低了消费者的体验满意度。解析:C项,“更好地融入中国文化”无中生有。6有人说“年味儿”

17、变了,有人说“年味儿”没变,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答:示例一:年味儿变了。以前人们过年重乡土、团圆,现在外出旅游是时尚,少了在家过年的氛围;以前人们过年注重吃穿住行、访亲探友,现在人们喜欢刷手机、抢红包,通过网络拜年,有些新年时尚商业味儿太重,冲淡了过年韵味儿。总的来说,变与不变之间体现的是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多样化趋势。示例二:年味儿没变。在国外旅游过春节,依然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春节期间,传统文化艺术依然吸引人们;网上购买年货、抢红包,本质上体现的还是人们对于年俗习惯的一种热爱。但新的年俗正在形成,人们要努力适应变化,同时也要有新的思考。(三)文学类文

18、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手艺孙如静老罗头从县城回来了。前些日子,他总觉得日子过得不太顺心,像是缺少些什么东西。按理来说,儿子当上了副县长,儿媳妇刚生了一个大胖小子,日子一天天好过了,可自己为什么总是乐不起来呢?一天,他无意中看到家里有一个漏水的盆子,他举起盆子,一线阳光透过小孔落在他昏花的眼睛里,多么熟悉的动作,多么熟悉的感觉啊。老罗头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总是乐不起来了,他怀念自己的手艺补锅。晚上,老罗头连夜收拾包袱,他恨不得长出翅膀飞回老家。终于回到老房子,老物件还在,老罗头简单地收拾了一下,中午时分,就在门口架起了火炉,抽起了大风箱,清清嗓子大声喊:“补锅啰

19、补锅啰”这两嗓子把隔壁的长河老爷子喊出来了,老爷子一看到老罗头,顿时脸上乐开了花。来到老罗头的小摊儿前,咣当一声,好家伙,几个盘子,一个水壶,两口铝锅,全撂了下来。老爷子笑着说:“老伙计,你不在的这几年,我把家里漏水的锅碗瓢盆都攒起来了,就等着你的大风箱再抽气了。”一声老伙计,让老罗头听着心里暖暖的。老罗头使劲地抽了抽大风箱,火炉伸出长长的舌头,火舌欢快地舔着黑黑的锅底,老罗头将碎的铁锅片放进一只小小的坩埚,再把坩埚埋进火炉中间,等了许久,铁锅片熔化成红通通的铁水,他迅速舀出铁水,倒在一块柔软的、圆圆的毡子上,晃了几圈,铁水就变成了一粒圆圆的金属球,然后把金属球对准盘子的漏洞,轻轻一挤,用力一

20、压,漏洞瞬间消失了。接下来是进一步验证,在补好的盘子里倒上半勺水,高高举起,“看,滴水不漏!”老罗头得意地说。长河老爷子说:“老罗头,几年不见,看来你的手艺还够火候哦。”老罗头拍拍胸脯说:“功夫在这里,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不能丢啊!”老罗头每天从大清早坐到傍晚,路人就像风一样从他眼前飘过。除了长河老爷子和几个老伙计偶尔来陪他说说话以外,几乎没有人在他的小摊儿前停留。当年老罗头的手艺可是个绝活儿啊,多少人想拜师学艺呢。看着满脸愁容的老罗头,长河老爷子叹了口气说:“现在人家都用电饭锅、高压锅、电磁炉了,那些家用电器五花八门的,哪还用得着我们那个年代的大铁锅啊。哎,也只有我们这些老家伙们喜欢那股烟火

21、味儿了。”这番感慨让老罗头心里有了郁结,没两天,竟然病倒了。这下可把他的儿子急坏了,心想老头子不跟着自己好好享福,一个人跑回老家瞎折腾,把自己折腾到医院来了。老罗头住了几天医院,找不到病因,却也不见好转。最后,还是长河老爷子说了一句:“你爸这是心病,心病还要心药医啊。”儿子吩咐一声,手下人立刻到镇上各家各户,到废品收购站去搜索,去收购,很快给老罗头找来了活儿。听说有人找他补锅,老罗头腾地一下从病床上坐起来,病全好了。一只小火炉,一个大风箱,老罗头补锅的小摊儿又开张了。原以为一切恢复了平静。没想到有好事者在闲聊中提到,老罗头补的锅都是他儿子高价收购来的。偏偏这些闲聊的话又被老罗头听到了。于是急火

22、攻心,老罗头彻底倒下了。老罗头临终前,给儿子留下句话,不要把我放到那些坛子罐子里,要把我放到补好的锅里,那里暖和。(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A小说对老罗头补锅的过程描写翔实、细腻,这既表现了老罗头技艺的娴熟,又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B听了长河老爷子对时代的感慨,老罗头心有郁结并病倒,可见老罗头执着念旧,无法面对自己的手艺将逐渐被淘汰的现实。C从当年“多少人想拜师学艺”到如今“几乎没有人在他的小摊儿前停留”,鲜明的对比,巨大的落差,表明了时代变迁的必然。D儿子收购锅为老罗头治病本是尽孝,却由于好事者的闲聊,老罗头急火攻心一命呜呼,小说借此表明了

23、人言可畏。解析:D项,“表明了人言可畏”属于臆断。8文章写儿子收购锅为老罗头治病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简要作答。(6分)答:表现儿子的孝顺,凸显老罗头视手艺如生命的形象。推动了老罗头在儿子收购锅后病好这一情节的发展,同时为老罗头得知真相而倒下埋下伏笔,使文章更有波澜。(意思相近即可)解析:回答问题,要注重把握这一情节在人物刻画、情节结构等方面的作用。从人物刻画的角度分析,这些内容表现了儿子的孝顺和老罗头对自己手艺的看重等;从情节结构的角度分析,这个情节为后文老罗头听到人们的议论而倒下埋下了伏笔。9小说以“手艺”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答:凸显人物形象。老罗头是民间手艺人,手

24、艺是他一生的寄托,技艺高超、坚守手艺是老罗头的特点。统领全文(或:以“手艺”为线索),使情节更加集中。小说主要围绕老罗头补锅的手艺在时代变迁中受到冷落的现实展开。暗示主题。小说从补锅手艺写起,引发对传统手艺的当代命运的思考。(意思相近即可)解析: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两个关键词,一是“好处”,二是“手艺”。解答此类试题要考虑人物、结构、主题等方面的内容。题目为“手艺”,表现了老罗头对自己手艺的热爱与坚守,凸显了老罗头手艺人的形象;故事情节围绕“手艺”展开,“手艺”统领全文,所以从结构上看,“手艺”有线索的作用;小说通过写随着时代的发展老“手艺”的没落,引发人们对传统手艺命运的思考,题目有暗示主题的作

25、用。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殷景仁,陈郡长平人也。景仁少有大成之量,司徒王谧见而以女妻之。初为刘毅后军参军,高祖太尉行参军。建议宜令百官举才,以所荐能否为黜陟。景仁学不为文,敏有思致,口不谈义,深达理体。识者知其有当世之志也。高祖甚知之。少帝即位,入补侍中,累表辞让,寻领射声。太祖即位,委遇弥厚。时与侍中右卫将军王华、侍中骁骑将军王昙首、侍中刘湛四人,并时为侍中,俱居门下,同升之美,近代莫及。丁母忧,葬竟,起为领军将军,固辞。上使纲纪注代拜,遣中书舍人周赳舆载还府。九年,服阕,迁尚书仆射。太子詹事刘湛代为领军,与景仁素

26、善,皆被遇于高祖,俱以宰相许之。湛尚居外任,会华、昙首相系亡,景仁引湛还朝,共参政事。湛既入,以景仁位遇本不逾己,而一旦居前,意甚愤愤。知太祖信仗景仁,不可移夺,乃深结司徒彭城王义康,欲倚宰相之重以倾之。寻复以仆射领吏部,护军如故。湛愈忿怒。义康纳湛言,毁景仁于太祖。太祖遇之益隆。景仁对亲旧叹曰:“引之令入,入便噬人。”乃称疾解职,表疏累上,不见许,使停家养病。湛议遣人若劫盗者于外杀之,以为太祖虽知,当有以,终不能伤至亲之爱。上微闻之,迁景仁于西掖门外晋鄱阳主第,以为护军府,密迩宫禁,故其计不行。景仁卧疾者五年虽不见上而密表去来日中以十数朝政大小必以问焉影迹周密莫有窥其际者收湛之日,景仁使拂拭

27、衣冠,寝疾既久,左右皆不晓其意。其夜,上出华林园延贤堂召景仁,犹称脚疾,小床舆以就坐,诛讨处分,一皆委之。代义康为扬州刺史,仆射领吏部如故。遣使者授印绶,主簿代拜,拜毕,便觉疾转笃。太祖谓不利在州司,使还住仆射下省,为州凡月余卒。时年五十一,谥曰文成公。(节选自宋书殷景仁传,有删改)注:纲纪:州郡中主簿之类的官员。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C)A景仁卧疾者/五年虽不见上/而密表去来/日中以十数/朝政大小/必以问焉/影迹周密/莫有窥其际者/B景仁卧疾者五年/虽不见上/而密表去来/日中以十数朝政/大小必以问焉/影迹周密/莫有窥其际者/C景仁卧疾者五年/虽不见上/而密表

28、去来/日中以十数/朝政大小/必以问焉/影迹周密/莫有窥其际者/D景仁卧疾者/五年虽不见/上而密表去来/日中以十数/朝政大小/必以问焉/影迹周密/莫有窥其际者/解析:解答断句题时,要注意句意及句子结构。“景仁卧疾者五年”结构完整,其后应断开,排除A、D两项。“朝政大小”“必以问焉”句意完整,其后均应断开。排除B项,选择C项。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A丁母忧,即遭逢母亲的丧事。古时官员遇父母去世,须辞官回家守孝三年。B宰相初为古代高级官员的泛称,后成为我国古代辅助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的通称。C表是古代臣下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如晋武帝时,李密给皇帝上了陈

29、情表。D谥号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他的具有褒扬意义的称号。解析:古代有“褒扬”的谥号,也有含贬义的谥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B)A殷景仁少年时代就有做好大事的肚量,司徒王谧见到殷景仁后非常赏识他,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为妻。B殷景仁有才学但不写文章,聪敏而有思想,口中不谈义理,却能深入领悟义理的本质,高祖非常了解他。C殷景仁引荐刘湛回朝任职,刘湛却嫉妒殷景仁的地位在自己之上而以怨报德,竟然勾结盗贼想要杀害殷景仁。D皇上稍稍听到一些风声后,就把殷景仁转移到西掖门外晋鄱阳王的府第里保护起来,刘湛等人的计谋没有得逞。解析:A项,“做好大事

30、的肚量”是对原文“少有大成之量”的错误理解。由后文所列事例可知,应为“成就一番大事的气度”。C项“勾结盗贼”说法错误,根据原文“湛议遣人若劫盗者”可知,刘湛建议派人假扮成盗贼在外面杀害殷景仁,而不是勾结盗贼。D项“鄱阳王”错误,应为“鄱阳公主”。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建议宜令百官举才,以所荐能否为黜陟。(5分)译文:(殷景仁)建议应当让文武百官推举有才能的人,把所荐举的人有无才能作为(官员)降职或升职(的标准)。(2)义康纳湛言,毁景仁于太祖。太祖遇之益隆。(5分)译文:义康听信刘湛的言论,在太祖面前诋毁殷景仁。但太祖对待殷景仁更加亲厚。参考译文:殷景仁,陈郡长

31、平人。他少年时代就有成就一番大事的气度,司徒王谧见到殷景仁后(非常赏识他),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为妻。殷景仁最初担任刘毅后军参军,高祖太尉行参军。他建议应当让文武百官推举有才能的人,把所荐举的人有无才能作为(官员)降职或升职(的标准)。殷景仁治学但不写文章,聪敏而又有思想,口中不谈义理,却能深入领悟义理的本质。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有经世致用的志向。高祖非常了解他。少帝即位,(让殷景仁)进入朝廷中枢补任侍中,殷景仁多次上表辞让,不久领射声。太祖登上皇位后,对殷景仁委任礼遇更加深厚。当时殷景仁与侍中右卫将军王华、侍中骁骑将军王昙首、侍中刘湛四人同为侍中,都在门下省任职,这种四人同时升职的美事,近代没

32、有能赶上的。殷景仁遭逢母亲去世,他办完母亲的丧事后,被起用为领军将军,他坚决不接受。皇上命令主簿代他接受职位,并派中书舍人周赳用车将殷景仁接回官府。九年,殷景仁服丧期满,升任尚书仆射。太子詹事刘湛代任领军,他与殷景仁的关系一向不错,都受到高祖的厚待,(高祖)称许他们堪任宰相。刘湛当时还在外地任职,正逢王华、王昙首相继去世,殷景仁引荐刘湛回到朝中,共同参与朝政大事。刘湛入朝以后,认为殷景仁的职位本来不在自己之上,而(现在)一下子位居前面,内心感到愤愤不平。他知道太祖信任、倚重殷景仁,不可动摇,于是深度结交司徒彭城王义康,想依靠宰相的权势而使殷景仁倒台。不久,殷景仁又以仆射的身份领吏部,护军一职像

33、以前一样不变。刘湛更加愤怒。义康听信刘湛的言论,在太祖面前诋毁殷景仁。但太祖对待殷景仁更加亲厚。殷景仁对亲友故旧感叹说:“我引荐刘湛让他进入朝廷,他进来后就咬人。”于是称病辞职,多次向皇上上书,没有被批准,(皇上)让殷景仁在家中养病。刘湛建议派人假扮成盗贼在外面杀死殷景仁,认为太祖即便知道此事,应当(会认为)事出有因,终究不会损害兄弟至亲的情面。皇上稍稍听到了一些风声,就让殷景仁迁到西掖门外晋朝鄱阳公主的府第里,将这座府第作为护军府,(此处)与皇宫距离很近,所以刘湛等人的计谋没能实施。殷景仁卧病在家五年,(这期间)虽然不和皇上见面,可秘密书信送去传来,每天达十多封,朝中政事无论大小,皇上必定向

34、殷景仁询问意见。(这件事情)行动极为秘密,没有人能够窥探到他们之间的关系。逮捕刘湛的那一天,殷景仁让人擦拭自己的衣帽。他卧病已久,身边的人都不知道他这样做的用意。这天夜晚,皇上从宫中来到华林园延贤堂召见殷景仁,殷景仁仍说脚上有疾病,用小床抬去就座,诛杀、讨伐刘湛等人的各种安排,都委托给殷景仁。殷景仁代替义康担任扬州刺史,仆射领吏部不变。皇上派人授予殷景仁官府印绶,由主簿代他接受,仪式完毕后,(殷景仁)便感觉病情加重了。太祖认为在州衙对殷景仁不吉利,让他回到仆射下省居住,他任扬州刺史一个多月就去世了。这一年他五十一岁,谥号为文成公。(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

35、415题。梅花九首(其一)高启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注:漠漠:形容植物密布。何郎:南朝诗人何逊,他写有不少关于梅花的诗。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A“琼姿只合在瑶台”起笔不凡,为梅花定位,既见梅花之形,又显梅花之灵;梅花玉树临风,有美玉之质,有仙人之姿,本应住在瑶台仙宫。B“谁向江南处处栽”点出了梅花的生长地江南。作者酷爱梅花,所以梅的生长地在诗人心中也是美的,只是天仙般的梅花为何到了人间!C“雪满山中高士卧”写大雪满山,高士酣卧。此句以远离人迹喧嚣的高士喻

36、梅,以满山的大雪衬托梅,神形兼备,手法高妙。D“寒依疏影萧萧竹”进一步为梅花塑形,使它更加完美,手法是衬托。梅花孤高绝俗,严冬来袭,紧紧依偎那萧萧寒竹。解析:D项,“梅花孤高绝俗,严冬来袭,紧紧依偎那萧萧寒竹”理解错误,应该是“寒冬时依傍着萧瑟竹子的稀疏的影子”。15本诗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答:全诗托物言志,以梅自喻,表现了诗人高贵雅洁、超凡脱俗、怀才不遇、寂寞愁苦的情感。(2分)首联写梅花本应住在天宫之中,却落到人间江南,来表现自己出身高贵却被贱待。(1分)颔联以“高士”“美人”为喻,也是自比,表现自己高洁的品质与高超的才华。(1分)颈联写萧萧寒竹来依偎,

37、漠漠春苔护残香,是为了衬托梅花的高洁,其实还是写自己无人赏识,不受重视。(1分)尾联先借何逊的典故,后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不被理解的寂寞与愁苦之情。(1分)解析:本诗是一首咏物言志诗,借梅花写诗人自己,首联梅花形如“谪仙人”,写其出身和才华。颔联写其高洁的品质,诗人把梅花人格化了,表现自己高洁的品质与高超的才华。颈联“寒依”“萧萧竹”“春掩”“漠漠苔”衬托其高才,却无人赏识。尾联说自从南朝诗人何逊去世后,梅花便难逢知己,再也没有像咏早梅那样的咏赞自己的好诗了,抒写知音难觅的苦闷。(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庄子逍遥游中以八千年为一季的

38、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随后指出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2)曹操观沧海中“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3)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当下流行歌坛中国风盛极一时,这些歌曲常常借由歌词和音乐之间的反差,营造特殊的欣赏_,令歌迷耳目一新。此外,歌词文本制造大量的词性活用、句式倒装、非常规词语搭配等语法现象,例如东风破,这些语法现象在古今诗词创作中屡见不鲜,但运用密度如此之强却并不多见,原来

39、受众的阅读习惯被彻底颠覆了,于是形成了新鲜的感觉。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继周杰伦之后,王力宏、胡彦斌、后弦等众多歌手纷纷_,形成了当代流行歌坛一股新的时尚_“中国风”。歌坛你行我效,大量作品集中涌入市场,一时蔚为大观,甚至呈现泛滥之势。(),而这还仅仅是中国风歌曲中的小部分而已。作品质量_是不可回避的现实,写作后劲不足与创新性的缺乏是中国风歌曲面临的最大挑战。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A体验效仿潮流参差不齐B经验效尤潮流良莠不齐C体验效尤流派良莠不齐D经验效仿流派参差不齐解析:体验,亲身经历;实地领会;经验,从多次实践中得到的知识或技能;人的亲身经历。语境中

40、说“营造特殊的欣赏_”,显然不能填入“经验”,因为“经验”不是别人给营造出来的,应选用“体验”。“效仿”和“效尤”都有模仿的意思,但效尤是仿效坏的行为,用在语境中显然不合适,应选用“效仿”。潮流,比喻社会变动或发展的趋势;流派,指学术、文化艺术等方面有独特风格的派别。语境前有修饰语“一股”,故应选择“潮流”。参差不齐,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结合语境并非指人,所以应选用“参差不齐”。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D)A但运用密度如此之强却并不多见,受众原有的阅读习惯被彻底颠覆了,于是新鲜的感觉就形成了。B但运用密度如此之强却并

41、不多见,它们的存在颠覆了受众原有的阅读习惯,就形成了新鲜的感觉。C但运用密度如此之大却并不多见,原来受众的阅读习惯被彻底颠覆了,于是让人有了新鲜的感觉。D但运用密度如此之大却并不多见,它们的存在颠覆了受众原有的阅读习惯,让人有了新鲜的感觉。解析:A项和B项,“运用密度如此之强”搭配不当。C项,偷换主语,结构混乱,前面分句的主语是“这些语法现象”,后面分句主语偷换成了“阅读习惯”。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B)A如网上出现了一首打油诗蝶恋花中国疯,短短六十字囊括了十八首中国风歌曲和十四位风格不同的歌手B如网上出现的一首打油诗蝶恋花中国疯,短短六十字囊括了十四位风格

42、不同的歌手的十八首中国风歌曲C如网上出现的一首打油诗蝶恋花中国疯,十四位风格不同的歌手的十八首中国风歌曲尽收于短短六十字中D如网上出现了一首打油诗蝶恋花中国疯,十八首中国风歌曲和十四位风格不同的歌手尽收于短短六十字中解析:结合语境,“网上出现了一首打油诗蝶恋花中国疯”主语是“网上”,后面分句偷换主语,排除A、D;补写句子后面分句说的“而这还仅仅是中国风歌曲中的小部分而已”,可见上一个分句宾语应该是歌曲,排除C。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6分)拴马环是砌于墙体上的拇指粗的铁圈,是旧时富贵家庭的产物。通常,_,是衡量一户

43、人家是否显贵通达的重要标志。_,是因为中国人做事向来喜欢“讨彩头”,圆形寓意“圆满”和“团圆”。那些连接墙体与拴马环的铁鼻子,_,有的做成莲花状,有的做成蝙蝠状,有的做成瑞兽状,寄寓着人们美好的愿望。答:门前拴马环的有无(或多少)拴马环一般做成圆形形状不一,各有寓意解析:这是一段说明性的文字,说明的对象是“拴马环”,第一处,前面先说“拴马环是旧时富贵家庭的产物”,后面说“是衡量一户人家是否显贵通达的重要标志”,显然“门前拴马环的多少”是衡量是否显贵通达的标志;第二处,后面说“是因为中国人做事向来喜欢讨彩头,圆形寓意圆满和团圆”,可见前后内容应为因果关系,前为果后为因,从后面所说的原因来看,此处

44、应是说“拴马环一般做成圆形”;第三处,前面说“那些连接墙体与拴马环的铁鼻子”,后面说“有的做成莲花状,有的做成蝙蝠状,有的做成瑞兽状,寄寓着人们美好的愿望”,可见此处应是说“铁鼻子形状不一,各有寓意”。21下面是某高中高三语文学科复习计划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字。(5分)答:高三语文复习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专项复习,需要落实基础背诵,强化阅读分析和写作能力;第二阶段是综合复习,主要做综合试题,同时对自己的弱项进行强化训练。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4月13日安徽省亳州市38岁村

45、民陈运涛为救患白血病的9岁儿子陈明浩,在合肥市街头头戴儿子平时玩的马头面具跪于路旁,旁边展板上写着“骑一次五块,好心人您就骑我一次吧”,在“扮马”的三个小时里,有不少热心市民被感动而捐款,但是没有一个人真的来“骑马”。给陈明浩治病的安徽省立医院医生及网上约90%的网民对陈运涛表示同情、敬佩,约30%的网民准备捐款,亳州市爱心协会已捐款8 000元,但也有约5%的网民认为陈运涛是作秀。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写作指导:关注现实,体现人文,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一个主要方向。这一材料便以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真实故事,反映出社会的正能量,表达了对时代精神的呼唤。陈运涛父爱如山,为救儿子放弃自尊。普通市民传递爱心,大多数网民善良有爱心。理解了材料的内涵,具体写作时,就可以从“父爱”“自尊”“爱的坚守”“传递爱心”“人性当善良”“反对网络暴民”等角度构思立意,表达自己对社会正能量的理解与认识,呼唤一种积极、健康的时代精神。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