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60.50KB ,
资源ID:283383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8338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1高考语文复习测试 文言文阅读(二).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1高考语文复习测试 文言文阅读(二).doc

1、文言文阅读(二)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焚驴志(金)王若虚岁己未,河朔大旱,远迩焦然无主赖。镇阳帅自言忧农,督下祈雨甚急。厌禳小数,靡不为之,竟无验。既久,怪诬之说兴。适民家有产白驴者,或指曰:“此旱之由也。云方兴,驴辄仰号之,云辄散不留。是物不死,旱胡得止?”一人臆倡,众万以附。帅闻,以为然,命亟取,将焚之。驴见梦于府之属某曰:“冤哉焚也!天祸流行,民自罹之,吾何预焉?吾生不幸为异类,又不幸堕于畜兽。乘负驾驭,惟人所命;驱叱鞭箠,亦惟所加。劳辱以终,吾分然也。若乃水旱之事,岂其所知,而欲置斯酷欤?孰诬我者,而帅从之!祸有存乎天,有因乎人,人者可以自求,而天者可以委之也。殷之旱也,有

2、桑林之祷,言出而雨;卫之旱也,为伐邢之役,兴师而雨;汉旱,卜式请烹弘羊;唐旱,李中敏请斩郑注。救旱之术多矣,盍亦求诸是类乎?求之不得,无所归咎,则存乎天也,委焉而已。不求诸人,不委诸天,以无稽之言,而谓我之愆。嘻,其不然!暴巫投魃,既已迂矣,今兹无乃复甚?杀我而有利于人,吾何爱一死?如其未也,焉用为是以益恶?滥杀不仁,轻信不智,不仁不智,帅胡取焉?吾子,其属也,敢私以诉。”某谢而觉,请诸帅而释之。人情初不怿也。未几而雨,则弥月不解,潦溢伤禾,岁卒以空。人无复议驴。注:厌禳(rn):祭祀鬼神以祈求消除灾祸。暴巫投魃(b):指令巫婆神汉在太阳下祈雨,驱赶旱鬼。暴,同“曝”。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

3、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远迩焦然无主赖迩:近B命亟取,将焚之 亟:赶快C民自罹之,吾何预焉 预:预备D求之不得,无所归咎 咎:罪过解析:预:通“与”,干涉、关系。答案:C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解析:C.连词,表顺接。A.结构助词,的;助词,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B.介词,在;介词,由、被,在被动句中引出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D.代词,他的;连词,如果。答案:C3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白驴的反抗精神的一组是()云方兴,驴辄仰号之,云辄散不留劳辱以终,吾分然也孰诬我者,而帅从之救旱之术多矣,盍亦求诸是类乎滥杀不仁,轻信不智,不仁不

4、智,帅胡取焉未几而雨,则弥月不解,潦溢伤禾,岁卒以空A BC D解析:人们认为白驴是天旱的缘由,白驴说明自己的处境、本分。事件的结果。答案:D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是一篇寓言小品,赋予白驴以正面的形象特点,它敢于陈情衙府,分析祸福,因古证今,直斥奸佞,成为正直敢言、有胆有识的人的象征。B驴“乘负驾驭”,劳辱终生,这使人联想到像牲口一样终年辛苦的农夫,但它远非任人宰割之辈,驴的形象本身包含着作者为受欺者鸣不平、激愤于世道昏暗的战斗意志。C白驴最为精辟的见解在于“祸有存乎天,有因乎人,人者可以自求,而天者可以委之也”,其中“人者可以自求”是白驴见解的核心,贯通上

5、下。D文章引用典故来证实自己的议论,托物言志,笔意冷峻,同时运用对比手法,将白驴与镇阳帅、众人对比,虽肯定了镇阳帅勤政爱民的一面,但对他督下祈雨的做法不满;也揭示了无知妄测、人云亦云的可惊可骇。解析:并未肯定镇阳帅勤政爱民,对他只知督下祈雨,愚蠢至极却自言忧农的言行讽刺尖锐。答案:D5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靡不为之,竟无验。译文:_(2)杀我而有利于人,吾何爱一死?译文:_(3)某谢而觉,请诸帅而释之。译文:_答案:(1)没有不做的,最终没有效果。(2)(如果)杀了我对百姓有利,那么我怎么会吝惜一死呢?(3)下属(向白驴)道歉后就醒了,向镇阳帅请求放了白驴。译文:己未

6、年间(金章宗承安四年),河朔发生大旱,远近(的庄稼)都枯焦了,百姓失去了(衣食)依靠。镇阳帅说自己忧虑农人(的生计),督促下属求雨很是急切。祭神消灾(这类)小的法术,没有不做的,最终没有效果。时间一长,怪异荒诞的说法就产生了。正赶上有户百姓家生了一头小白驴,有人指着这头白驴说:“这就是天旱的缘由。云彩正聚集,白驴就仰头朝天鸣叫,云彩就散去(一丝)不留。这头白驴不杀死,旱灾怎么能结束?”一个人凭空倡议,许多人来附和。镇阳帅听说后,认为(这话)对,命令赶快(把白驴)牵来,将要烧死它。白驴托梦给帅府属下的某人说:“大帅要烧死我,冤枉啊!天灾流行,百姓受苦,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呢?我不幸托生成为异类,又不

7、幸落在家畜禽兽之中。负重驾车,只听人的吩咐;驱赶责骂鞭打,也只听任施加(到我身上)。辛苦劳累忍辱负重地一直工作到死,我的本分就是这样。像这水旱之类的灾祸,哪里是我所能知道的,却想要这样残酷地处置我呢?谁是诬陷我的人,大帅却听从了他们的建议。灾祸有的是来源于上天,有的是由人为的,人为的灾祸可以自己寻找(解决办法),来源于上天的只能听之任之了。殷代大旱,商汤有桑林的祈祷,祷告的话一说出来就下雨了;卫国大旱,是提醒卫国去讨伐无道之邢,军队出征就下雨了;汉时大旱,卜式奏请处死桑弘羊;唐时大旱,李中敏奏请斩杀郑注。能抵抗旱灾的办法多了,为什么不也去寻求这类做法呢?找不到办法,又无处归罪,那就是上天的原因

8、,听之任之罢了。不从人身上寻找原因,不听任上天安排,凭借毫无根据的言论,认为旱灾是我的过错。唉,真的不应这样!指令巫婆神汉在太阳下祈雨,驱赶旱鬼,就已经很迂腐了,现在这样做恐怕更荒唐了吧?(如果)杀了我对百姓有利,那么我怎么会吝惜一死呢?如果事情没有益处,怎么能做这样的事来增加罪恶呢?滥杀无辜是不仁的,轻信谣言是不明智的,不仁不智(的事情),大帅为什么要做呢?您,是他的下属,所以我冒昧私自来(向您)申诉。”下属(向白驴)道歉后就醒了,向镇阳帅请求放了白驴。人们起初都很不高兴。过了不久就下起了大雨,整整一个月没有停止,水涝四起毁坏了禾苗,年底颗粒无收。人们再也不议论白驴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9、完成14题。紫石泉山房记(清)吴定予家旧居歙西岩镇之南山,先大父既老,乃筑室岩镇上游,徙居之。门滨溪水,种竹数十竿。入门折而西,有书室两楹。逾书室而南,则圃也。圃多植桃李梅桂之属,竹间之。与门前之竹,中外掩映,故大父自题其圃曰竹圃。圃有紫石池,泉虢虢流其上。豫章尚书曹公秀先东游,尝栖息于此,爱之,名其轩为紫石泉山房者,曹尚书也。岩镇有万家之市,而予家独远市而居,人迹罕至,以处读书之士为室。予生八岁,始读书轩中,幼稚不自揆,慨然思继宋贤之迹而践其庭,以与游、杨、黄、蔡诸贤伍。而是时塾师,方训迪以科举俗儒之学,而予又私爱古人之文艺诗歌,早夜讽习以分其勤,盖二十余年矣。中岁以后,始毕心力于四子之书,

10、四圣之易,及凡六艺之文,口吟心绎,奉以为仪。于出处、进退、取与之大节,未尝敢陨越也。然而视听言动之违乎礼者不少矣。荒陋乏辞,足以宣昭圣训者,又无几矣。回忆入塾之初,方冀与古人颉颃千载之上。今老矣,而尺寸之获,仅终于斯;然后知读书之士,爱博而业精,力分而功就,自古及今,未之见也。曩者,栋宇初兴,黝垩鲜浓,泉甘竹绿,童冠咸集,读书之音琅琅,不可谓非盛也。转瞬之间,游从旧侣,半皆散亡。竹既雕残,池亦竭矣。此虽志得气扬之子,追寻旧躅有不禁涕零者。况以垂老无成之人,日览斯泉,能不凄然顾影而自悼哉!阶下有梅二本,枯朽久矣。嘉庆二年,根旁忽产双芝。是年,予举孝廉方正于乡,子邦佐亦游乡学,里人以为此双芝之瑞应

11、。予笑曰:“区区者,乌足称瑞哉!意小子衰朽之年,天或者犹成小子幼志,而为此兆欤!”呜乎!是则诚瑞也已!(选自清文观止)注:吴定:字殿麟,号澹泉,安徽歙县人。曾向桐城刘大櫆学习。著有紫石泉山房诗文集等。游、杨、黄、蔡:游酢,宋建阳人,师程颢、程颐,学者称荐山先生;杨时,宋将乐人,求学于二程,学者称龟山先生;黄榦,宋闽县人,少受业于朱熹,世称勉斋先生;蔡沈,宋建阳人,少师事朱熹,学者称九峰先生。四圣:伏羲、文王、周公、孔子。颉颃:翱翔回顾。垩:用白土涂刷。躅:足迹。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门滨溪水,种竹数十竿滨:靠近B而予家独远市而居 远:远离C竹既雕残,池亦竭矣 竭:干涸

12、D区区者,乌足称瑞哉 乌:黑色解析:乌:疑问词,哪里,怎么。答案:D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解析:都是目的连词,来。A项,前者为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后者也是连词,但表转折关系,相当于“但是”、“却”。B项,前者为介词,跟,同;后者为连词,和;D项,前者为介词,引出动作对象,相当于“在方面”,后者为介词,表示比较,相当于“比”。答案:C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先交代紫石泉山房的位置、环境及得名来由,为下文写作者在这里读书学习作铺垫。B作者从小就在轩中勤奋学习,与游酢、杨时、黄榦、蔡沈这些名流切磋、讨论,但因偏爱文学而

13、荒废了科举。C昔日的紫石泉山房,依山傍水,竹木交映,泉水汩汩,书声琅琅,是个读书的好地方,尚书曹秀先非常喜爱那里。D本文运用对比手法,在记写紫石泉山房昔盛今衰的过程中,流露出作者对自己学无所成的遗憾与感伤,但篇末对“双芝”的议论,则为文章添上亮丽的一笔。解析:游酢等人是宋朝学者,作者却是清代人,怎么可能在一起切磋讨论呢?作者只是“慨然思继宋贤之迹而践其庭”而已,意思是想着向宋朝几位学者贤人学习。答案:B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然后知读书之士,爱博而业精,力分而功就,自古及今,未之见也。译文:_(2)意小子衰朽之年,天或者犹成小子幼志,而为此兆欤!译文:_答案:(1)

14、之后方才知道读书的人,想要爱好广博却学业精通,或者力量分散却能成功,从古到今,没有见过啊。(2)我猜想大概是在我衰老的时候,上天或许还是成全我幼时的志愿,而给我这个征兆吧!译文:我的家过去住在歙县西面岩镇的南山,先祖父年纪大了,便在岩镇的上游建了栋房屋,搬过去住。房子正门靠着溪水,门前种了几十竿竹子。进门转弯向西,有两间书房。过书房朝南,就是花园。园子里种了许多桃树、李树、梅花、桂花之类,夹杂着种些竹子。(园内的竹子)和门前的竹子,内外呼应,相互映衬,所以先祖父自己把那园子题名为“竹圃”。园中有紫石池,泉水在里面汩汩地流出来。南昌尚书曹秀先先生从东边游览到这里,曾经在这里住宿,很喜欢它,把那轩

15、称为“紫石泉山房”的,便是曹尚书。岩镇有上万户人家的市集,而我家独自远离市区居住,人迹少到,给读书人住是合适的。我到八岁时,才在轩中读书,幼小不自量力,立下雄心壮志,想要沿着宋朝贤人的足迹走到他们的庭院里去,来和游酢、杨时、黄榦、蔡沈等许多贤人在一起。可是那时私塾先生却教我科举之类的一般读书人的学问,而我暗中却喜欢古人的文艺诗歌,早早晚晚讽诵学习以至分散精力(到文学上面),(这样子)差不多二十多年了。中年以后,(我)才全身心放在四书和四圣的易经,以及所有六艺的文字上面。嘴里吟诵,心里默念,把它们作为学习的典范。在出处、进退、取舍的大问题上,未尝敢胡乱去做。可是违背礼法的视听言行还是不少呢。荒谬

16、浅陋的话,足以表明圣训的东西又没有学到多少。回想当初进学堂的时候,我是多么想和古人思接千载。现在老了,点滴的收获,仅仅就是这些;之后方才知道读书的人,想要爱好广博却学业精通,或者力量分散却能成功,从古到今,没有见过啊。从前,我家房屋刚刚造好,粉刷得很鲜艳浓重,泉水甘甜,竹子翠绿,儿童和青年们都聚集(在这里),书声琅琅,不可以说不兴盛。转眼之间,那些同学旧友,一半都分散了。竹林已经凋残,池子也已干涸了。此情此景,即使是得志而意气昂扬的人,追寻着旧时的足迹,也不禁要流泪的。何况我这个年迈而没有成就的人,每天看着这泉水,能不凄怆地顾影自怜吗?台阶下面有两棵梅树,早就已经枯朽了。嘉庆二年,梅树根的旁边

17、,忽然生出两个灵芝。这年,我在乡间被举为孝廉方正,儿子邦佐也到乡学读书去了,乡人认为这是应着双芝的祥瑞。我笑道:“这区区小事,哪里可以称为祥瑞呢!我猜想大概是在我衰老的时候,上天或许还是成全我幼时的志愿,而给我这个征兆吧!”唉!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倒的确是祥瑞呢!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王昙首,琅邪临沂人,太保弘少弟也。幼有业尚,除著作郎,不就。兄弟分财,昙首唯取图书而已。辟琅邪王大司马属,从府公修复洛阳园陵。与从弟球俱诣高祖,时谢晦在坐,高祖曰:“此君并膏粱盛德,乃能屈志戎旅。”昙首答曰:“既从神武之师,自使懦夫有立志。”晦曰:“仁者果有勇。”高祖悦。行至彭城,高祖大会戏马台,豫坐

18、者皆赋诗,昙首文先成,高祖览读,因问弘曰:“卿弟何如卿?”弘答曰:“若但如民,门户何寄?”高祖大笑。昙首有识局智度,喜愠不见于色,闺门之内,雍雍如也。手不执金玉,妇女不得为饰玩,自非禄赐所及,一毫不受于人。太祖为冠军、徐州刺史,留镇彭城,以昙首为府功曹;镇江陵,自功曹为长史,随府转镇西长史。高祖甚知之,谓太祖曰:“王昙首,沉毅有器度,宰相才也。汝每事咨之。”及即位,以昙首为侍中。诛徐羡之等,平谢晦,昙首之力也。晦平后,上欲封昙首等,会宴集,举酒劝之,因拊御床曰:“此坐非卿兄弟,无复今日。”时封诏已成,出以示昙首,昙首曰:“近日之事,衅难将成,赖陛下英明速断,故罪人斯戮。臣等虽得仰凭天光,效其毫

19、露,岂可因国之灾,以为身幸?陛下虽欲私臣,当如直史何?”上不能夺,故封事遂寝。时兄弘录尚书事,又为扬州刺史,昙首为上所亲委,任兼两宫。彭城王义康与弘并录,意常怏怏,又欲得扬州,形于辞旨。以昙首居中,分其权任,愈不悦。昙首固乞吴郡,太祖曰:“岂有欲建大厦而遗其栋梁者哉!贤兄比屡称疾,固辞州任,将来若相申许者,此处非卿而谁?亦何吴郡之有。”时弘久疾,屡逊位,不许。昙首劝弘减府兵力之半以配义康,义康乃悦。七年,卒。太祖为之恸,中书舍人周赳侍侧,曰:“王家欲衰,贤者先殒。”上曰:“直是我家衰耳。”(节选自宋书王昙首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除著作郎,不就就:赴任B与从弟球俱

20、诣高祖 诣:拜访C乃能屈志戎旅 乃:于是D若但如民,门户何寄 但:只是解析:解答本题需要结合原文语境来推断该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在解题时注意联系平时所学,并采取筛选的办法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C项结合上下文语境可知,“乃”应为副词,却。答案:C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王昙首“受赏识”和“善治家”的一组是()A.B.C.D.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准确理解把握题干中“受赏识”和“善治家”的意思,然后依照文本判别各选项句子所表达的内容是否与题干要求对应。A项中第一句是说王昙首的智慧明达,第二句是说王昙首清廉,都不符合题干要求;B项中第一句是高祖的评价,属于“受赏识”,第二句是其对家人的要求,

21、符合“善治家”,因此B项与题意相符;C项中第一句是说王昙首有功绩,第二句是说王昙首与家人的关系,都与题意不符;D项中第一句是皇上的评价,与题意“受赏识”相符,第二句是王昙首的自谦之词,与题意“善治家”不符。答案:B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昙首是太保王弘之弟,自幼就很优秀,兄弟间分财产,他只拿取图书。从军后随高祖外出,高祖要众人赋诗,昙首先写成。王弘对他评价甚高,高祖也很高兴。B王昙首性格沉稳,喜怒不形于色;同时治家有方,家庭融洽。太祖也赏识昙首,晋升他的官职,并遵高祖交代,遇事咨询昙首,昙首果然在平定国难中贡献很大。C王昙首在平定谢晦事中有功,当时封赏他的诏书已

22、经拟就,但昙首婉拒不受,认为自己虽尽微薄之力,皇上即便偏爱,也无法面对史臣,封赏事于是搁置下来。D王昙首看出义康为权力之事心中不快,于是坚持要求调任吴郡。太祖打算重用昙首,未答应他的请求。昙首劝说其兄王弘让出部分兵力,才化解了彼此的矛盾。解析:解答本题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人物、事件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在解题时注意王昙首在不同时期、不同的皇帝统治下,他的事件是不一样的,作者对他的态度也不一样,不可混淆。B项中“太祖也赏识昙首,晋升他的官职”错误,与原文信息“上欲封昙首等故封事遂寝”不符。答案:B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既从神武之师,自使懦夫有立志。译文:_(2

23、)近日之事,衅难将成,赖陛下英明速断,故罪人斯戮。译文:_解析:解答本题应注意联系前后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文从句顺。在解题时注意字字落实,尤其是要落实好重点词的意思,如第一句中的“从”“自”,第二句中的“衅难”“赖”“斯”。答案:(1)既然参加了英明勇武的军队,自然会使怯懦者具有坚强的意志。(2)近日的事,祸端将要酿成,幸亏陛下英明果断,因而严惩了罪人。译文:王昙首,琅邪临沂人,太保王弘的小弟弟。年轻时有学问和品德,被授予著作郎,没有就任。兄弟分割财物,昙首只拿图书而已。被征召为琅邪王大司马的属员,跟从大司马修复洛阳园陵。与堂弟王球一同去拜见高祖,当时谢晦也在坐,高祖说:“这个人既

24、是贵族又有大德,却能在军营里委屈他的志向。”昙首回答说:“既然参加了英明勇武的军队,自然会使怯懦者具有坚强的意志。”谢晦说:“仁慈的人果然有勇气。”高祖很高兴。走到彭城,高祖在戏马台大宴宾客,参加宴会的人都写诗;昙首最先写完,高祖看诗,于是问王弘:“你的弟弟与你相比怎么样呢?”王弘回答说:“假如只像平民一样,家里怎么住得下他?”高祖听后大笑。昙首了解时局,有智慧和气度,喜怒不表现在脸上,闺阁内部一派和谐。他手里不拿金子和玉器,妇女也不得以此作为装饰和玩物,自己不是俸禄和赏赐所得到,即使一丝一毫的东西也不从别人那里得到。太祖担任冠军将军、徐州刺史,留守彭城,任命昙首为府功曹。太祖镇守江陵,昙首由

25、功曹升迁为长史,随府转镇西长史。高祖非常了解他,对太祖说:“王昙首沉着刚毅有度量,有宰相的才能。你每件事情都要咨询他。”等到太祖即位后,任命昙首为侍中郎。诛杀徐羡之等人,平定谢晦叛乱,都是昙首的功劳。谢晦之乱被平定后,皇上想要封赏昙首等人,恰逢宴会集会在一起,皇上举杯劝酒,乘机抚着御座说:“这个座椅没有兄弟你,就不再有今天。”当时封赏的诏书已经写成,拿出来给昙首看,昙首说:“近日的事,祸端将要酿成,幸亏陛下英明果断,因而严惩了罪人。我等虽然得以仰借天光,报效微薄之力,怎么可以乘国家有灾难的时候,以此作为自己的幸运?陛下虽然想要偏爱我,面对秉笔直书的史臣又该怎么办呢?”皇上不能改变他的想法,所以

26、封赏的事情就搁置起来了。当时王昙首的哥哥王弘担任录尚书事,又担任扬州刺史,昙首被皇上亲附,在两宫担任官职。彭城王义康与王弘一起任职,心里常常怏怏不乐,又想得到扬州,在说话上就表露出来。因为昙首在中央任职,义康担心他分了自己的权力,更加不高兴。昙首就坚持乞求皇上(允许他)到吴郡任职,太祖说:“哪有想要建造大厦而遗失栋梁之材的呢?贤兄接连多次说自己有病,坚决辞去州官任职,将来如果答应了你,这个职位不是你的又是谁的呢?哪有到吴郡的道理。”当时王弘长期有病,多次请求辞职,不被允许。昙首劝王弘减去府中一半的兵力配给义康,义康才高兴起来。七年,昙首去世。太祖为他的死而悲恸,中书舍人周赳在一旁侍候,说:“王

27、家将要衰败,贤能的人先死了。”皇上说:“只不过是我家衰败罢了。”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王丹,字仲回,京兆下邽人也。哀、平时,仕州郡。王莽时,连征不至。家累千金,隐居养志,好施周急。每岁农时,辄载酒肴于田间,候勤者而劳之。其堕懒者,耻不致丹,皆兼功自厉。邑聚相率,以致殷富。其轻黠游荡废业为患者,辄晓其父兄,使黜责之。没者则赙(拿钱财帮助别人办理丧事)给,亲自将护。其有遭丧忧者,辄待丹为办,乡邻以为常。行之十余年,其化大洽,风俗以笃。丹资性方洁,疾恶强豪。时,河南太守同郡陈遵,关西之大侠也。其友人丧亲,遵为护丧事,赙助甚丰。丹乃怀缣一匹,陈之于主人前,曰:“如丹此缣,出自机杼。”遵闻而

28、有惭色。自以知名,欲结交于丹,丹拒而不许。会前将军邓禹西征关中,军粮乏,丹率宗族上表二千斛。禹表丹领左冯翊,称疾不视事,免归。后征为太子少傅。时大司徒侯霸欲与交友,及丹被征,遣子昱候于道。昱迎拜车下,丹下答之。昱曰:“家公欲与君结交,何为见拜?”丹曰:“君房有是言,丹未之许也。”丹子有同门生丧亲,家在中山,白丹欲往奔慰。结侣将行,丹怒而挞之,令寄缣以祠焉。或问其故,丹曰:“交道之难,未易言也。世称管、鲍,次则王、贡。张、陈凶其终,萧、朱隙其末,故知全之者鲜矣。”时人服其言。客初有荐士于丹者,因选举之,而后所举者陷罪,丹坐以免。客惭惧自绝,而丹终无所言。寻复征为太子太傅,乃呼客谓曰:“子之自绝,

29、何量丹之薄也?”不为设食以罚之,相待如旧。其后逊位,卒于家。(后汉书卷二十七)注:君房:侯霸的字。次则王、贡。张、陈凶其终,萧、朱隙其末:王吉、贡禹均为后汉昭宣时人,二人志同道合;张耳、陈余,两人初为刎颈之交,后兵戎相见;萧育、朱博,初萧育举荐朱博,后有隙,不能相终。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堕懒者,耻不致丹,皆兼功自厉自厉:自我发奋B禹表丹领左冯翊,称疾不视事 视事:办公C而后所举者陷罪,丹坐以免 坐:受牵连获罪D家公欲与君结交,何为见拜 见拜:看到就拜见解析:“见拜”意思是“拜谢我”。答案:D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解析:都

30、是介词,替。A.“于”,前者为介词,向;后者为介词,到。B.“而”,前者表修饰关系,后者表承接关系。D.“之”,前者为助词,可译为“的”;后者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不译。答案:C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王丹“资性方洁”的一组是()王莽时,连征不至没者则赙给,亲自将护自以知名,欲结交于丹,丹拒而不许禹表丹领左冯翊,称疾不视事,免归而后所举者陷罪,丹坐以免不为设食以罚之,相待如旧A BC D解析:是说王丹“好施周急”,只是陈述王丹被罢免这一事实,表现王丹的宽容。答案:B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丹乐善好施,常常在农忙时慰劳那些勤劳者,对此,那些懒惰者感到耻辱

31、,互相激励,最终都富裕起来;那些家里死人的,也等着王丹来办理,甚至乡邻们都习以为常。B河南太守陈遵为朋友的亲人办丧事提供了很多财物,自以为名气大,想同王丹结交,但王丹拒绝了他。C大司徒侯霸派儿子在路旁迎接王丹,王丹以礼相待,下车答礼,但最终仍然没有答应侯霸结交的要求。D王丹受牵连获罪被免职,但他处事坦然,对向自己举荐士人的门客只是以不安排饭菜作为处罚,之后仍然待之如故。解析:“那些懒惰者感到耻辱,互相激励,最终都富裕起来”有误,原文是说那些懒惰者因为得不到王丹的赏赐而感到羞耻,都加倍努力,最终都富裕起来。答案:A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轻黠游荡废业为患者,辄晓其

32、父兄,使黜责之。译文:_(2)禹表丹领左冯翊,称疾不视事,免归。译文:_(3)寻复征为太子太傅,乃呼客谓曰:“子之自绝,何量丹之薄也?”译文:_答案:(1)那些轻浮、狡猾、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为害乡里的人,王丹就晓谕他们的父兄,让他们的父兄处罚他们。(2)邓禹上表举荐王丹任左冯翊,王丹以有病为理由不到职工作,被罢免官职回家。(3)不久王丹又被征召入朝为太子太傅,于是他把门客叫来对他说:“你自己跟我绝交,为什么把我王丹想得那么薄情呀?译文:王丹,字仲回,是京兆下邽人。汉哀帝、汉平帝时在州郡做官。王莽篡政时期,接连征召都不去。家里积存了很多钱,隐居家中修养心志,乐善好施。每年农忙时就把酒菜用车拉到

33、田间,等着劳作的人经过以慰劳他们。那些懒惰的人因为得不到王丹的赏赐而感到羞耻,都加倍努力自我发奋。于是整个城邑大家都相互效仿,以至变得很富裕。那些轻浮、狡猾、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为害乡里的人,王丹就晓谕他们的父兄,让他们的父兄处罚他们。对死去的人王丹就提供丧事所需的财物,并且亲自操办。那些家里死人的,就都等着王丹给办理,乡邻们都习惯了。这样做了十几年,这个地方的风化极为和谐,风俗也变得淳厚了。王丹天性正直高洁,非常厌恶豪强恶人。当时,和王丹同郡的河南太守陈遵是关西有名的豪杰。他的友人死了亲人,陈遵为他办理丧事,提供了很多财物。王丹拿着一匹缣,放在主人面前,说:“这一匹缣,是我家里人用织机织出来

34、的。”陈遵听了露出惭愧的神色。自认为名气很大,就想和王丹成为好朋友,王丹拒绝不答应。正巧前将军邓禹向西征讨关中,缺乏军粮,王丹率领宗族献上了二千斛。邓禹上表举荐王丹任左冯翊,王丹以有病为理由不到职工作,被罢免官职回家。后来被征召为太子少傅。当时大司徒侯霸想跟王丹交朋友,等到王丹被征入朝中为官时,派儿子侯昱在路上迎候。侯昱在车下迎接下拜,王丹下车答礼。侯昱说:“家父想跟您结交,您为什么拜谢我?”王丹说:“君房说过这话,但我没有答应他呀。”王丹的儿子有一位同学死了父亲,他家住在中山,王丹的儿子跟王丹说要去吊唁。找了伴儿正要出发,王丹生气地打了他,让他寄些缣帛表示吊唁之意。有人问他这样做的原因,王丹

35、说:“交朋友的难处,不容易讲清楚啊!世人都称说管仲、鲍叔牙,其次则是王吉、贡禹。但张耳、陈余最后兵刃相见,萧育、朱博后来也反目为仇,所以有始有终的好朋友实在不多见啊!”当时的人都信服他的话。起初有门客向王丹推荐了一位士人,王丹就向朝廷举荐,后来被举荐者犯了罪,王丹受牵连获罪被免去官职。那位门客又羞惭又害怕自行跟王丹断绝了关系,而王丹一直没说什么。不久王丹又被征召入朝为太子太傅,于是他把门客叫来对他说:“你自己跟我绝交,为什么把我王丹想得那么薄情呀?”以不给他安排饭菜作为处罚,然后就跟原来一样对待他。王丹后来就退休了,死于家中。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5题。李邦宁,字叔固,钱塘人,初名保宁,

36、宋故小黄门也。宋亡,从瀛国公入见世祖,命给事内廷,警敏称上意。令学国书及诸蕃语,即通解,遂见亲任。授御带库提点,升章佩少监,迁礼部尚书、提点太医院事。成宗即位,进昭文馆大学士、太医院使。帝会寝疾,邦宁不离左右者十余月。武宗立,命为江浙行省平章政事,邦宁辞曰:“臣以阉腐余命,无望更生。先朝幸赦而用之,使得承乏中涓,高爵厚禄,荣宠过甚。陛下复欲置臣宰辅,臣何敢当!宰辅者,佐天子共治天下者也,奈何辱以寺人?陛下纵不臣惜,如天下后世何?诫不敢奉诏。”帝大悦,使大臣白其言于太后及皇太子,以彰其善。帝尝奉皇太后燕大安阁,阁中有故箧,问邦宁曰:“此何箧也?”对曰:“此世祖贮装带者。臣闻有圣训曰,藏此以遗子孙

37、,使见吾朴俭,可为华侈之戒。”帝命发箧视之,叹曰:“非卿言,朕安知之?”时有宗王在侧,遽曰:“世祖虽神圣,然啬于财。”邦宁曰:“不然。世祖一言,无不为后世法;一予夺,无不当功罪。且天下所人虽富,苟用不节,必致匮乏。自先朝以采,岁赋已不足用,又数会宗藩,资费无算。旦暮不给,必将横敛掊怨,岂美事耶?”太后及帝深然其言。俄加大司徒、尚服院使,遥授丞相、行大司奴,领太医院事,阶金紫光禄大夫。太庙旧尝遣官行事,至是复欲如之,邦宁谏曰:“先朝非不欲亲致飨祀,诚以疾废礼耳。今陛下继成之初,正宜开彰孝道,以率先天下,躬礼太室,以成一代之典。循习故弊,非臣所知也。”帝称善。即日备法驾,飞宿斋宫,且命邦宁为大礼使

38、。礼成,加恩三代:曾祖颐赠银青光禄大夫、司徒,谥敬懿;祖德懋赠仪同三司、大司徒,谥忠献;父捻赠太保、开府仪同三司,谥文穆。(节选自元史李邦宁传)1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帝会寝疾寝疾:生病卧床B帝尝奉皇太后燕大安阁 燕:能“宴”,设宴。C藏此以遗子孙 遗:留给D必将横敛掊怨 掊怨:消除仇怨解析:掊怨:结怨。答案:D2下面各项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先朝幸赦而用之 非卿言,朕安知之B诚以疾废礼耳 藏此以遗子孙C臣何敢当 如天下后世何D可为华侈之戒 且命邦宁为大礼使解析:C怎么。A代词,我;代词,这件事。B介词,由于;连词,来。D作为;做。答案:C3下面各项中的句式相

39、同的两项是()A陛下纵不臣惜B世祖虽神圣,然啬于财C使大臣白其言于太后及皇太子D俄加大司徒、尚服院使,遥授丞相、行大司奴,领太医院事,阶金紫光禄大夫。解析:B、C都是状语后置。A宾语前置。D省略句。答案:BC4下面关于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符合文意的是()A李邦宁升任太医院使以后,为了报答武宗,在武宗生病时连续在他身边照顾一个多月。B面对武宗的任命,李邦宁坚决推辞,他讲了一番道理得到皇帝的赞扬,并向太后和皇太子说了这事,用来表彰他。C李邦宁处处为维护皇帝的统治着想,他借忽必烈留下的一个箱子,告诫他们要继承先辈的简朴作风。D李邦宁竭力劝说武宗亲自去主持祭祀,实际上是要他遵从祖制,彰明孝道,目的是为

40、巩固江山服务。解析:A项,“照顾一个多月”错,原文说“邦宁不离左右者十余月”。答案:A5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臣以阉腐余命,无望更生。先朝幸赦而用之,使得承乏中涓,高爵厚禄,荣宠过甚。译文:_(2)今陛下继成之初,正宜开彰孝道,以率先天下,躬礼太室,以成一代之典。循习故弊,非臣所知也。译文:_答案:(1)臣是宦官,苟延残喘,没有再生的指望。有幸蒙先朝赦罪,加以任用,使我得以在亲近侍从中充数,爵位高,俸禄厚,蒙受的荣耀与恩宠已经太多了。(2)如今陛下刚刚继位,正应该彰明孝道,先做天下的表率,亲自去奠太庙,来完成一代的礼典。因循以往的弊病,臣不敢赞成。译文:李邦宁,字叔固,钱塘

41、人,起初名李保宁,是先前宋朝的小宦官。宋朝灭亡,李邦宁跟随瀛国公进京去见世祖,世祖命他在内廷供职,他机警敏捷,使世祖称心如意。世祖叫他学习蒙古文和各别国语,他一学就会,于是受到亲近信任。他得任御带库提点,提升为章佩少监,升任礼部尚书、提点太医院。成宗即位,进升为昭文馆大学士、太医院使。有一次,成宗生病卧床,李邦宁有十多个月没有从成宗身边离开过。武宗即位后,任命为江浙行省平章政事,李邦宁推辞说:“臣是宦官,苟延残喘,没有再生的指望。有幸蒙先朝赦罪,加以任用,使我得以在亲近侍从中充数,爵位高,俸禄厚,蒙受的荣耀与恩宠已经太多了。陛下又想让臣当辅政大臣,臣怎敢当!辅政大臣是辅佐天子共同治理天下的,怎

42、能让宦官辱没了这一职务呢?陛下纵然不以偏爱臣为过失,对天下后世又怎么交待?臣实在不敢受诏。”武宗大喜,让大臣把他的话禀告太后和皇太子,以表彰他的善行。元武帝曾经联同皇太后在太安阁宴饮,阁中有一个旧时的小箱子,武宗问李邦宁:“这是什么箱子?”李邦宁回答:“这是世祖装带用的。臣记得世祖的圣训说,收藏这根带子,留给子孙,让他们看看我俭朴的作风,告诫他们不要豪华奢侈。”武帝命令打开箱子看了以后感叹地说:“要不是你的话,我怎么知道这些呢?”当时身边有二位宗王贸然说道:“世祖虽然神圣,但是对财物却过于吝啬了。”李邦宁说:“不是这样。世祖的每一句话无不是后代人的法则;每一次赏赐和剥夺无不与功罪相符合。况且从

43、天下获得的财物虽然很多,如果不节约,必然会导致财用匮乏。从先朝以来,每年的赋税已不够用,加上几次会见分封在外的皇族,花费多得无法计算。早晚有一天用时难以接济,必将横征暴敛而招致怨恨,这难道是好事吗?”太后和武宗对他的话深以为然。不久便加任他为大司徒、尚服院使,授衔丞相、行大司农,领太医院事务,进阶金紫光禄大夫。过去祭奠太庙时,曾经派官员代行其事。到这时,武宗又想照此办理。李邦宁进谏说:“先朝皇上并非不想亲自前去祭祀,实在是由于有病,致使礼典荒废。如今陛下刚刚继位,正应该彰明孝道,先做天下的表率,亲自去祭奠太庙,来完成一代的礼典。因循以往的弊病,臣不敢赞成。”武宗连连称善,当天就乘车前往,住进斋宫,并命李邦宁担任大礼使。祭典完成后,武宗对李邦宁前三代都施以恩典:曾祖李颐追赠为银青光禄大夫、司徒,谥号为“敬懿”,祖父李德懋追赠为仪同三司、大司徒,谥号为“忠献”;父亲李捻追赠为太保、开府仪同三司,谥号为“文穆”。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