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1 ,大小:152KB ,
资源ID:28314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8314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精练提高)文言文阅读(准确翻译句式考题破解).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精练提高)文言文阅读(准确翻译句式考题破解).doc

1、六、文言文翻译的破解第三节 准确翻译句式题组一课内复习(一)指出下列文言句式或固定结构的特点。1匪女之为美 () 2俟我于城隅 () 3秋以为期 () 4恐年岁之不吾与 () 5肇锡余以嘉名 () 6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 7为仲卿母所遣 () 8但见悲鸟号古木 () 9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 10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11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 12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 13秦人不暇自哀 () 14戍卒叫,函谷举 () 15击空明兮溯流光 () 16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 17而又何羡乎 () 18客有吹洞箫者 () 19语未毕,余泣 () 20令人

2、长号不自禁 () 21其制稍异于前 () 22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 23所以敢先汝而死 () 24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 () 25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 () 26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 () 27而控于地而已矣 () 28之二虫又何知 () 29而彼且奚适也? () 30彼且恶乎待哉! () 3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 32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 33是社稷之臣也 () 34无乃尔是过与 () 35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 36何以伐为 () 37非我也,岁也 () 38未之有也 () 39树之以桑 () 40可以无饥矣 () 4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 4

3、2.以为轮 () 4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44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 45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 46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 47陈利兵而谁何 () 48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 49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 50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51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 52不拘于时 () 5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54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 55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 56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 57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 58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 59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 60吾令人

4、望其气,皆为龙虎 () 6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 62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 63沛公欲王关中 () 64赐之彘肩 () 65具告以事 () 66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 67籍何以至此 () 68客何为者 () 69何辞为 () 70今日之事何如 () 71大王来何操 () 72沛公安在 () 73吾属今为之虏矣 () 74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 75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 76为之奈何 () 77今臣亡国贱俘 () 78实为狼狈 () 79而刘夙婴疾病 () 80告诉不许 () 81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 82具以表闻 () 83欲谁归罪 () 84邠

5、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 () 85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86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 87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 88姜氏何厌之有 () 89敢问何谓也 () 90君何患焉 () 91其是之谓乎 () 92佗邑唯命 () 93君将若之何 () 94文采不表于后世 () 95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 96重为乡党所笑 () 97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 98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 99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 100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 答案1.判断句(否定)2介词短语后置句3宾语前置4宾语前置5介词短语后置句6判断句7被动句8省略句,“号”后省“于”9宾语前置

6、10倒装句11判断句12省略句“于” 13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自”前置14被动句,举,被攻占15省略句,省略主语“桨”和“船”16宾语前置句17宾语前置句18定语后置句19省略句,“语”前省略定语“其”20宾语前置句21介词短语后置句22主谓倒装句23固定结构,所以,的原因24固定结构,与使无宁,与其不如25固定结构,奈何,对怎么办;怎么办26固定结构,无所,没有的27介词短语后置句28宾语前置句29宾语前置句30宾语前置句31固定结构,奚以为,表反问32固定结构,不亦乎,表委婉反问33判断句34宾语前置句,固定结构,无乃与,表推测35被动句36固定结构,何为37判断句38宾语前置

7、句39介词短语后置句40省略句,“以”后省宾语“之”41判断句42省略句,省介词宾语“之”43定语后置句44判断句45被动句46被动句47宾语前置句48介词短语后置句49介词短语后置句50判断句51判断句52被动句53宾语前置句54介宾短语后置句55省略句,省主语“士大夫之族”56省略句,省宾语“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固定结构,其欤,表反问57主谓倒装句58固定结构,岂乎,表反问59判断句,判断兼提示原因60判断句61判断句62固定结构,何为,“为”语气词,呢,63省略句,省介词“于”64省略句,省介词“以”65省略句,省宾语“之”66省略句,省宾语“之”67宾语前置句68宾语前置句 69宾语前

8、置句,固定结构,何为70宾语前置句71宾语前置句72宾语前置句73被动句74被动句75固定结构,无所76固定结构,奈何,怎么办77判断句78判断句79被动句80被动句81省略句,省宾语、主语。告诉(上官),(上官)不许82省略句,省宾语“之”83宾语前置句84定语后置句85判断句86介词短语后置句87省略句,省宾语“之”88宾语前置句89宾语前置句90宾语前置句91宾语前置句92省略句,省助词和谓语“是从”93固定格式,若何94介词短语后置句95被动句,于,被96被动句,为所,表被动97被动句,拘,被拘。动词本身表被动98被动句,放逐,被放逐99被动句,膑,被膑100被动句,囚,被囚(二)指出

9、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1夙兴夜寐 ()2士贰其行 ()3三岁食贫 ()4名余曰正则兮 ()5字余曰灵均 () 6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 7孔雀东南飞 ()8足以荣汝身 ()9逆以煎我怀 ()10夏雨雪,天地合 ()11艰难苦恨繁霜鬓 ()12六王毕,四海一 ()13未云何龙,不霁何虹 ()14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15可怜焦土 ()16朝歌夜弦 ()17楚人一炬 ()18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19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20不知东方之既白 ()21顺流而东也 ()22下江陵 ()23侣鱼虾而友麋鹿 ()24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25击空明兮溯流光 ()26乳二世 ()27垣墙周庭

10、 ()28汝幸而偶我 ()29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30卒不忍独善其身 ()3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2水击三千里 ()33既来之,则安之 ()34然而不王者 () 35谨庠序之教 () 36却匈奴七百余里 () 37约从离衡 () 38外连横而斗诸侯 () 39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40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41以愚黔首 () 42君反以罪臣 ()43君人者 () 44则思江海而下百川 ()45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46人君当神器之重 ()47不念居安思危 ()48纵情以傲物 ()49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50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11、()51何必劳神苦思 ()52亏无为之大道哉 ()53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54总此十思,弘兹九德 ()55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56道芷阳间行 ()57沛公军霸上 ()58沛公欲王关中 ()59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60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61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62历职郎署 ()63臣少多疾病 ()64则刘病日笃 ()65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66凡在故老 ()67夙遭闵凶 ()68猥以微贱 ()69谨拜表以闻 ()70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71手注善药 ()72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 ()73晞一营大噪,尽甲 ()74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 ()75太尉大

12、泣曰:“乃我困汝。” ()76奈何欲以乱败郭氏 ()77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 ()78贱卖市谷入汝,汝又取不耻 ()79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80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81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82则或咎其欲出者 ()83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84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85今京不度,非制也 ()86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 ()87多行不义必自毙 ()88庄公寤生,惊姜氏 () 89爱共叔段,欲立之 ()90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答案1.夙、夜: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夜里2贰:使动用法,使不专一3贫:形容词作名词,贫苦的生活4名:名词作动词,命名、

13、取名5字:名词作动词,给人取表字 6美:形容词作名词,美德 7东南:名词作状语,向东南8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荣耀9煎: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煎熬10雨:名词作动词,降落,降下11艰难:形容词作名词,时世和身世艰难;繁:形容词作动词,增多12一:数词作动词,统一13云、龙、虹:名词作动词,出现云、出现龙、出现彩虹14鼎、玉、金、珠:名词作动词,把鼎、玉、金、珠看作15焦土:名词作动词,化为焦土16名词作状语,朝、夜:在早晨、在晚上;歌、弦:名词作动词,唱歌、弹奏17炬:名词作动词,放火、焚烧18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指储藏收集的金玉珠宝等19渔樵:名词作动词,打鱼砍柴20白:名词作动词,发白、

14、天亮21东:名词作动词,向东进发22下:名词作动词,攻占23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伴侣、以为朋友24西、东: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25空明:形容词作名词,月光下的清波26乳:名词作动词,喂奶27垣墙:名词作动词,砌墙28偶:名词作动词,嫁29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完毕30善:形容词作动词,完好、完善31老、幼:形容词作动词,尊敬、疼爱32水:名词作状语,在水面上33来: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来;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定34王:为王,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天下百姓归顺 35谨: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 36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 37离: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离散 38斗: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

15、争斗 39亡: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灭亡40争:动词作状语,争着41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愚昧 42罪:名词作动词,治罪43君:名词作动词,作君王、统治 44下:名词作动词,居于之下45刑:名词作动词,施刑46重:形容词作名词,重大的权力47安、危:形容词作名词,平安、危难的时候48傲:形容词作动词,傲视49崇:形容词作动词,高50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稳固51劳、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疲劳、使苦痛52亏: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亏,损害53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54弘: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光大55夜:名词用作状语,连夜、在夜间56道:名词作动词,取道;间:名词作状语,抄小道57军:名词作动词

16、,驻扎58王:名词作动词,称霸,称王59王:名词的使动用法,使为王60从: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跟从61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破62职:名词作动词,任职,做官63疾病:名词作动词,生病64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65犬马:名词作状语,像狗马一样66故老:形容词作名词,指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67闵凶:形容词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68微贱:形容词作名词,卑微低贱的人69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70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71手:名词作状语,亲手72旦夕:名词作状语,早晚73甲:名词作动词,披上铠甲74衣:名词作动词,包扎75困: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处于困境险地76败: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败、败坏77坏:

17、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破、打坏78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79谬:形容词作动词,弄错。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80极:名词作动词,尽情享受81明:形容词作动词,照明82咎:形容词作动词,指责83深:形容词作名词,深度;穷:形容词作动词,到尽头84险、远:形容词作名词,险、远的地方85度:名词作动词,合乎规定86隧:名词作动词,挖隧道87义:名词作动词,符合道义88惊: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惊 89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立90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产生题组二综合训练1阅读下面句子,找出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A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B不拘于时,学于余 C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18、D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解析宾语前置句,“何后之有”即“有何后”。A、B、C均为介词短语后置句。答案D2从句式看,以下各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甚矣,汝之不惠 多于南亩之农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梁,吾仇也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其势弱于秦 痛哉斯言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A/ B/ C/ D/ 解析句为主谓倒装句;句为介词短语后置句;句为被动句,其中句为动词本身表被动;句为判断句;句为宾语前置句。答案A3下面句式,两两相同的是A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B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C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D而齐人勿附于秦答案 A、 C同为被动句;B、 D同为介词短语后置句。4下列句子有:A

19、判断句,B被动句,C宾语前置,D介词结构后置,E句子成分的省略(即省略句)。请在句后括号内标上序号注明。是省略句的,要补出省略成分。属两种句式的,同时写出。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不拘于时,学于余 ()师不必贤于弟子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答案(A判断句);(C宾语前置);(B被动句,D介词结构后置);(D介词结构后置);E句子成分的省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E句子成分的省略,其下(于)圣人也亦远矣。5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各句不同的一项是 ()A时人莫之许也B时不我待 C客有

20、吹洞箫者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解析C句为定语后置句,其他为宾语前置句。答案C6从句式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王后将相,宁有种乎? A与相同,与不同。B 与相同,与也相同。C与不同,与相同。D与不同,与也不同。解析与同为判断句,与同为反问句。答案B7下列句式与所给例句画线部分相一致的一项是 ()例句:不拘于时,学于余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君何以知燕王C纤歌凝而白云遏D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解析C“纤歌凝”即“纤歌被凝”,属于动词本身表被动的被动句,例句“拘于时”为被动句;A.为宾语前置句;B.为宾

21、语前置句;D.为陈述句。答案C8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将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封人而乞食。绮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封人因窃谓仲曰:“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曰:“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封人怨之。 管仲束缚,自鲁之齐。译文:_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译文:_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译文:_(2)_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遽谢舟师,椎鼓径进,亟犯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舵。 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

22、听译文:_遽谢舟师,椎鼓径进,亟犯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舵译文:_(3)子曰:“夫富而能富人者,欲贫而不可得也。贵而能贵人者,欲贱而不可得也。达而能达人者,欲穷而不可得也。”达而能达人者,欲穷而不可得也。 译文:_(4)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之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墙,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去之猫也?”盍去诸?译文:_是非若所知也。译文:_不病于无鸡乎?译文:_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

23、去之猫也?译文:_(5)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乌在其为明也?客有任目而恶镜者,曰“是好苦我。吾自有目,乌用镜为?”久之,视世所称美人,鲜当意者,而不知己面之 黑子,泰然谓美莫己若。左右匿笑,客终不悟,悲夫!乌在其为明也?译文:_是好苦我。译文:_泰然谓美莫己若。译文:_答案(1)管仲被捆绑着,从鲁国押送到齐国。 如果侥幸到了齐国不被处死反被重用,你将用什么报答我? 果真像你所说的那样,我将任用有道德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评价功劳(按劳行赏),我用什么来报答你呢?(2)楚国有个学划船的人,刚开始,调头、转弯、快划、慢划,一切都听船师的。 就辞去了船师,擂鼓径直往前划行。多次碰上急流险

24、滩,便慌张四顾,失魂落魄,坠落了船桨,丢掉了船舵。 (3)自己通达而能使别人通达的人,想处境艰难也是不可能的。(4)为什么不扔掉(赶走)这只猫呢(采分点“盍”、“诸”两个兼词)这不是你所了解的(采分点判断句式和“是非”、“若”)我不担心没有鸡吗(采分点“病”是活用)没有鸡,不吃鸡也就罢了,距离饥寒还很远,像这样,为什么要扔掉(赶走)这只猫呢,(采分点“则已耳”的语气,“去”、“犹”和“若”、“之”、“何”)(5)它的明察(表现)在哪里呢? 这(镜子)使我好痛苦(难受)。 还安然自得地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漂亮(还安然自得地认为没有像自己漂亮了)。板块一文言传记阅读集训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

25、后问题。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谓其太傅鞫武曰:“燕、秦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武对曰:“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则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太子曰:“然则何由?”太傅曰:“请入图之。”居之有间,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太傅鞫武谏曰:“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委肉当馁虎之蹊,祸必不振矣!虽有管、晏,不能为谋。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讲于单于,然后乃可图也。”太子丹曰:“太傅之计,旷日弥久,心惛然,恐不能须臾。且非独于此也,夫樊将军困穷于天下,

26、归身于丹,丹终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是丹命固卒之时也。愿太傅更虑之。”鞫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其智深,其勇沉,可与之谋也。”太子曰:“愿因太傅交于田先生,可乎?”鞫武曰:“敬诺。”出见田光曰:“愿图国事于先生。”田光曰:“敬奉教。”乃造焉。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而拂席。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盛壮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

27、项是 ()A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亡:逃亡B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 灭口:杀死C太子避席而请 避:离开D却行为道,跪而拂席 却:后退解析B“灭口”意为“消除借口”。答案B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A樊将军亡秦之燕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B谓其太傅鞫武曰其孰能讥之乎C然后乃可图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D光不敢以乏国事也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解析A“之”动词,“到”;助词,“的”。B“其”代词,他的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 C“乃”副词,才,副词,竟然、居然。 D“以”均为介词,“因”。答案D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表现太子丹重视贤士的一组是 ()终不

28、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避席而请心惛然,恐不能须臾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而拂席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A B C D解析表现太子重义,表示太子对国事的焦虑,其他几项均表示太子对贤士的尊重礼待。答案C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鞫武认为燕国在西边与韩、赵、魏三国结盟,在南边与齐国和楚国联合,在北边与匈奴单于结交,然后可以想办法对付秦国。B太子知道有位田光先生,深谋远虑,勇敢沉着,因此就请他并和他商量国家事。C樊将军从秦国逃到燕国,燕太子接待了他,并拒绝了太傅将他送往匈奴的主张。D面对强大的秦国,燕太子希望太傅帮助他,为他出谋划策。太傅向他推荐了

29、田光,田光觉得自己已老,无能为力,就向太子推荐了荆轲。解析B不是太子知道,而是鞫武认为。答案B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 译文:_(2)是委肉当馁虎之蹊,祸必不振矣! 译文:_(3)至其衰也,驽马先之。译文:_答案(1)何必(怎么)能因为被凌辱的怨恨而去触犯秦王呢?(2)这就是所说的把肉扔在饿虎出没的小路上,祸患一定无法挽救了!(3)到它精力衰退的时候,劣马也可以跑在它前面。【参考译文】燕太子丹被质押在秦国,逃回燕国,眼看秦国就要灭掉六国,秦兵已经逼近易水,害怕亡国之祸就要降临燕国。太子丹为此而担忧,对他的太傅鞫武说:“燕国和秦国势不两立,希望太傅能为国

30、家出谋划策。”鞫武回答说:“秦国占领的土地遍布天下,如果秦国出兵胁迫韩、魏、赵三国,那么易水以北的燕国土地未必能保得住。您怎么为了被凌辱的怨恨而去触犯秦王呢?”太子丹说:“这样,那该用什么办法呢?”太傅说:“请让我深入考虑考虑。”过了一些日子,樊於期将军从秦国逃到燕国,燕太子接待了他,太傅鞫武劝他说:“您不能收留。秦王暴虐无道,一直怨恨燕国,本来就很让人害怕的了,更何况又听说樊将军躲在我们这里呢!这就是所说的把肉扔在饿虎出没的小路上,祸患一定无法挽救了!即使有像管仲、晏婴那样的谋士,也不能为您出谋划策。希望太子赶快送樊将军到匈奴去,以便消除秦国进攻燕国的借口。并且向西与韩、赵、魏三国结盟,南边

31、与齐国和楚国联合,北边与匈奴单于结交,这样才可以想办法对付秦国。”太子丹说:“太傅的计划要实现所需的时间太久,我心里忧闷烦乱,恐怕等不及了。而且不只是这样。樊将军在诸侯中走投无路,投靠到我这里来,我总不能因为受到强秦的胁迫,便抛弃我所同情的朋友,把他推到匈奴去,现在是我拼命的时候了。希望太傅重新考虑。”鞫武说:“燕国有位田光先生,他深谋远虑,勇敢沉着,可以和他商量。”太子说:“希望通过太傅结交田先生,可以吗?”鞫武说:“遵命。” 鞫武出来去见田光说:“太子想跟先生商量国家大事。”田光说:“遵命。”于是就去拜见太子丹。太子跪拜上前迎接,很恭敬地退着走为田光引路,跪着把坐席擦干净。田光坐好以后,看

32、左右没有人,太子便离开座位,毕恭毕敬地请教说:“燕国和秦国势不两立,希望先生能够想想办法。”田光说:“我听说,千里马精力旺盛的时候,一日可行千里,到它精力衰退的时候,劣马也可以跑在它前面。现在太子听到的是我精力旺盛的情况,却不了解现在我精力已经消耗完了。即使如此,我不能因为精力已经消亡就耽误国家的大事。我的好朋友荆轲可以担当这个使命。”太子说:“希望能够通过先生结交荆轲,可以吗?”田光说:“可以。”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王裒,字伟元,城阳营陵人也。祖脩,有名魏世。父仪,高亮雅直,为文帝司马。东关之役,帝问于众曰:“近日之事,谁任其咎?”仪对曰:“责在元帅。”帝怒曰:“司马欲委罪于

33、孤邪!”遂引出斩之。裒少立操尚,行己以礼,身长八尺四寸,容貌绝异,音声清亮,辞气雅正,博学多能。痛父非命,未尝西向而坐,示不臣朝廷也。于是隐居教授,三征七辟皆不就。庐于墓侧,旦夕常至墓所拜跪,攀柏悲号,涕泪著树,树为之枯。母性畏雷,母没,每雷,辄到墓曰:“裒在此。”及读诗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未尝不三复流涕,门人受业者并废蓼莪之篇。家贫,躬耕,计口而田,度身而蚕。或有助之者,不听。诸生密为刈麦,裒遂弃之。知旧有致遗者,皆不受。门人为本县所役,告裒求属令。裒曰:“卿学不足以庇身,吾德薄不足以荫卿,属之何益!且吾不执笔已四十年矣。”乃步担干饭,儿负盐豉,草屩,送所役生到县,门徒随从者千余人。安

34、丘令以为诣己,整衣出迎之。裒乃下道至土牢旁,磬折而立,云:“门生为县所役,故来送别。”因执手涕泣而去。令即放之,一县以为耻。乡人管彦少有才而未知名裒独以为必当自达拔而友之男女各始生便共许为婚。彦后为西夷校尉,卒而葬于洛阳,裒后更嫁其女。彦弟馥问裒,裒曰:“吾薄志毕愿山薮,昔嫁姊妹皆远,吉凶断绝,每以此自誓。今贤兄子葬父于洛阳,此则京邑之人也,岂吾结好之本意哉!”馥曰:“嫂,齐人也,当还临淄。”裒曰:“安有葬父河南而随母还齐!用意如此,何婚之有!”北海邴春少立志操,寒苦自居,负笈游学,乡邑佥以为邴原复出。裒以春性险狭慕名,终必不成。其后春果无行,学业不终,有识以此归之。裒常以为人之所行期于当归善

35、道,何必以所能而责人所不能。及洛京倾覆,寇盗蜂起,亲族悉欲移渡江东,裒恋坟垄不去。贼大盛,方行,犹思慕不能进,遂为贼所害。 (选自晋书孝友传)【注】 裒:音pu。佥:皆。邴原:汉末学者。6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或有助之者,不听听:听任B告裒求属令 属:联系C安丘令以为诣己 诣:造访D犹思慕不能进 慕:依恋解析B应为“请托”。答案B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乃步担干饭“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B因执手涕泣而去 因击沛公于坐C此则京邑之人也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D安有葬父河南而随母还齐 某所,而母立于兹解析A均为“于是”。B第一个为“于是”,

36、第二个为“趁机”。C第一个为“就是”,第二个为“那么”。D第一个为“可是”,第二个为“你”。答案A8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王裒有操行的一组是 ()每雷,辄到墓曰:“裒在此。”安丘令以为诣己,整衣出迎之计口而田,度身而蚕裒以春性险狭慕名,终必不成安有葬父河南而随母还齐辞气雅正,博学多能A B C D解析写“安丘令”;写王裒有远见,写王裒文章的风韵和知识渊博。答案D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王裒因父亲为文帝所杀痛而不仕。B王裒对管彦做了校尉并不持否定态度。C王裒改嫁其女是因为管彦去世。D王裒的学生怕触及老师的思亲之情而不读蓼莪一诗。解析C是因为管彦去世后儿子葬父

37、洛阳有贪恋权势之意和“葬父河南而随母还齐”的伪孝。答案C10翻译和断句(1)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用“/”断句。乡人管彦少有才而未知名裒独以为必当自达拔而友之男女各始生便共许为婚。(2)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知旧有致遗者,皆不受。译文:_吾德薄不足以荫卿。译文:_何必以所能而责人所不能。译文: _解析(1)注意“遗”译为“礼物”一类的意思,因“遗”前有动词“致”,故应译为名词,联系课文孔雀东南飞有:“留待作遗施。” (2)注意“足以”译为“能够用来”“可以用来”和“荫”译为“庇护”一类的意思;(3)句注意“责”译作“责求”“要求”一类的意思。答案(1)乡人管彦

38、少有才而未知名/裒独以为必当自达/拔而友之/男女各始生/便共许为婚。(2)老朋友中有来送礼物的,他都不接受。我的德望轻微,还不够用来庇护你。何必用自己能做到的责求别人做不到的呢。【参考译文】王裒,字伟元,是城阳营陵人,他的祖父王,在魏国时就是个名士。父亲王仪,有高风亮节,文雅正直,做文帝的司马。东关战役时,文帝向众人说:“最近的事情,谁应该承担罪责?”王仪回答说:“罪责在元帅身上。”文帝大怒说:“司马想把罪过加在我身上吗?”于是让人把他拉出去斩首。王裒从小就具备良好的道德操行,按礼节行事,身高八尺四寸,容貌与众不同,说话声音清脆响亮,气质谈吐文雅刚正,博学多才能。痛恨父亲被杀,从不面向西面坐卧

39、,以显示自己决不做朝廷臣子的决心。于是隐居起来教授学业,朝廷多次征召他做官,都不去任职。在父亲墓旁建草庐而居,从早到晚经常到墓前跪拜,攀在柏树上悲声哀号,泪水洒落在树上,树也为之干枯。母亲怕听雷声,母亲死后,每次打雷时,王裒就到母亲的墓前说:“我在此。”读诗经时读到“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时,总是多次痛哭流涕,他的学生怕触及老师的思亲之情,干脆不读蓼莪一诗。(他的)家里贫困,就自己亲身耕种,根据人口的多少来耕田,度量身材大小来养蚕。也不听任别人对他的帮助。他的学生偷着为他割麦,王裒就放弃了这方面的耕作。老朋友中有来送礼物的,他都不接受。学生中有人被县里役使,告诉王裒,哀求他向县令求情。王裒说:“

40、你求得的学问不够用来庇护自己,我的德望轻微,还不够用来庇护你,向县令请托没有什么用处!况且我不动笔已经有四十多年了。”于是担着干饭,让儿子背着盐巴、豆豉和草鞋,送那个被役使的学生到县里,跟随他的学生门徒有千余人。安丘县令以为是来拜访自己,就整好衣服来迎候他。王裒就走到土牢旁的道上,站在一块断裂的坚石上,说:“学生被县里役使,专门来为他送别。”于是握着学生的手哭着告别离去。县令就放了他,全县都为这事感到羞耻。同乡人管彦年少时有才能却不被人知,唯独王裒认为他必定会名声显达起来。在众人中择他为友,正值两人的儿女刚出生,于是共同约定结为儿女亲家。管彦后来做西夷校尉,死后葬在洛阳,王裒后来又将女儿改嫁。

41、管彦的弟弟管馥问王裒为什么这么做,王裒说:“我微薄的志向都寄托在偏远山野中,过去姐妹都远嫁,吉凶消息都听不到,我常发誓坚持按这种方式来嫁女。现在你的侄子把他父亲葬在洛阳,这说明他是属于京都人呀,哪里符合我当初和他结亲的本意呀!”管馥说:“我的嫂子,是齐地人,应当回到临淄去。”王裒说:“哪里有把父亲葬在河南,却跟母亲回到齐国的道理!如此行事,我家与他家还能有什么婚姻关系!” 北海的邴春年少就很有志向节操,安于贫寒的生活窘境,背着书籍到处求学,乡里的人都以为他是汉末学者邴原的再生。王裒认为邴春性格狭隘贪慕虚名,最终定会一事无成。后果然邴春品行不端,学业不成。自此人都认为王裒是有识之人。王裒常主张人

42、的品行只要回归善良的本性即可,何必用自己能做到的责求别人做不到的呢。 等到京城洛阳倾覆,贼寇强盗蜂拥而起时,亲族都想移渡到江东,王裒却极恋祖坟和故土不忍离开,等到贼人越来越多想要走时,还在留恋不舍导致没及时前行,于是被贼人所害。板块二文言散文阅读集训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真州东园记欧阳修真州当东南之水会,故为江淮、两浙、荆湖发运使之治所。龙图阁直学士施君正臣。侍御史许君子春之为使也,得监察御史里行马君仲涂为其判官。三人者,乐其相得之欢,而因其暇日,得州之监军废营以作东园,而日往游焉。岁秋八月,子春以其职事走京师,图其所谓东园者来以示予,曰:“园之广百亩,而流水横其前,清池浸其右,高

43、台起其北”。台,吾望以拂云之亭;池,吾俯以澄虚之阁;水,吾泛以画舫之舟。敞其中以为清宴之堂,辟其后以为射宾之圃。芙渠芰荷之艳丽,幽兰白芷之芬芳,与夫佳花美木列植而交阴,此前日之苍烟白露而荆棘也;高甍巨桷,水光日景,动摇而上下,其宽闲深靓,可以答远响而生清风,此前日之颓垣断堑而荒墟也;嘉时令节,州人士女啸歌而管弦,此前日之晦冥风雨、鸟兽之嗥音也。吾于是信有力焉。凡图之所载,皆其一二之略也。若乃升于高以望江山之远近,嬉于水以逐鱼鸟之浮沉,其物象意趣、登临之乐,览者各自得焉。凡工之所不能画者,吾亦不能言也。其为吾书其大概焉!”又曰:“真,天下之冲也。四方之宾客往来者,吾与之共乐于此,岂独私吾三人者哉

44、?然而池台日益以新,草木日益以茂,四方之士无日而不来,而吾三人者有时而皆去也,岂不眷眷于是哉?不为之记,则后孰知其自吾三人者始也?”予以为三君子之材贤足以相济,而又协于其职,知所后先,使上下给足,而东南六路之人无辛苦愁怨之声;然后休其余闲,又与四方之贤士大夫共乐于此。是皆可嘉也,乃为之书。庐陵欧阳修记。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真州当东园之水会 当:应当B图其所谓东南者来以示予 示:指示C吾于是信有力焉 信:相信D而又协于其职 协:协助解析A项,地处、处于;B项,给看;D项,协调、配合。答案C2选出全属于真州东园美景的一项 ()流水横其前芙渠芰荷之艳丽苍烟白露而荆棘水光

45、日景,动摇而上下嬉于水以逐鱼鸟之浮沉草木日益以茂A B C D解析建园前的荒凉,想象中的行为,东园未来之情况答案C3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东园是施正臣、许子春和马仲涂三人于闲暇之时用监军荒废的营地建造的一座园子。B作者欧阳修从昔日的废营地变为美丽的东园这事实中认识到有能力可以改变环境。C东园吸引着四方人士天天前来游览,而施正臣等三人却是有空才能去,所以流连忘返。D作者面对东园艳丽典雅的景致和游人游玩的欢乐激动不已,欣然命笔,为园作记。解析B发出可以改变环境感慨的是许子春。C原文意思是“三人总有离开的时候,难道会不留恋这园子吗”。D作者并未亲到东园,只是根据一幅画而想象作

46、文。答案A4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敞其中以为清宴之堂,辟其后以为射宾之圃。译文_(2)四方之宾客往来者,吾与之共乐于此,岂独私吾三人者哉?译文:_(3)然后休其余闲,又与四方之贤士大夫共乐于此。译文:_ 答案(1)扩建东园,修建了一座清雅的宴会厅堂,开辟了后园,作为宾客戏射的场所。(2)来往的四方宾客,我们可以同他们在此同享欢乐,难道这(修建东园)仅仅是为了我们三个人吗?(3)然后在空暇休息时,又与各地来的贤明之人在东园同乐。【参考译文】真州正处于东南各路水上交通的交会之处,所以成了江淮、两浙、荆湖发运使衙门的所在地。龙图阁直学士施正臣、侍御史许子春两君担任正副发运使

47、的时候,监察御史里行马仲涂君做他们的判官。三人为他们能合作共事而感到很高兴,因而趁着闲暇时间找到州里监军荒废了的营地建造了一座东园,天天去那儿游览玩。今年秋天八月,子春因为公事来到京城,画了他们称作“东园”的图给我看,说:“东园的面积约有一百亩,前面有一条小河流过,右边有一泓清池,北面筑起了一座高台。在台上修一座拂云亭,我们可以眺望远方;在池边建一座澄虚阁,我们可以俯瞰池水;在水上我们可以泛着华丽的游船;扩建东园,修建了一座清雅的宴会厅堂,开辟了后园,作为宾客戏射的场所。水面上荷花艳丽鲜美,岸边幽兰、白芷放出芳香,还有那些佳花美树成行排列,阴影交迭。这是过去苍烟白露和长满荆棘的地方;高高的屋脊

48、、巨大的飞檐,在日影水光里上下摇动,宽敞而幽静,可以产生回声与阵阵清风,这便是过去断墙破壁十分荒凉的地方;现在,每逢良辰佳节,真州的男女,聚集一起吹弹歌唱,这便是过去天色昏暗如黑夜、风风雨雨、鼠曲鼠蝙蝠以及飞禽走兽吼叫的场所。我因此相信有力量可以改变环境。图画中所画的,不过是其中一点概貌。假如登上高处眺望远近的山河,在水中游玩跟踪鱼儿游动,那景象的情趣登临的欢乐,只有游览的人自己去体味感受。凡是画工所不能画出的一切,我也无法用言语表达。请你为我们写一篇介绍大体面貌的文章吧!”他又说:“真州是天下的交通要道。来往的四方宾客,我们可以同他们在此同享欢乐,难道这(修建东园)仅仅是为了我们三个人吗?然

49、而池台亭阁一天天地修饰更新,花草树木一天天生长茂盛,四方人士没有哪天不前来游览,而我们三人总有离开的时候,难道会不留恋这园子吗?不为此事写篇文章,后人谁会知道这园子是我们三人修建的呢?”我认为他们三人的才能道德可以互相补益,而且又在工作上协调配合,知道应该先做什么,(指关心国计民生)后做什么(指修建园林),使官府百姓都富裕充足,东南六路的人都没有辛苦、忧愁的埋怨;然后在空暇休息时,又与各地来的贤明之人在东园同乐。这都是值得嘉扬的啊!于是为他们写下了这篇文章。庐陵人欧阳修作记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唐论曾巩成、康殁而民生不见先王之治,日入于乱,以至于秦,尽除前圣数千载之法。天下既攻秦而

50、亡之,以归于汉。汉之为汉,更二十四君,东西再有天下,垂四百年。然大抵多用秦法,其改更秦事,亦多附己意,非效先王之法,而有天下之志也。有天下之志者,文帝而已。然而天下之材不足,故仁闻虽美矣,而当世之法度,亦不能效于三代。汉之亡,而强者遂分天下之地。晋与隋虽能合天下于一,然而合之未久而已亡,其为不足议也。代隋者唐,更十八君,垂三百年,而其治莫盛于太宗。太宗之为君也,诎己从谏,仁心爱人,可谓有天下之志。以租庸任民,以府卫任兵,以职事任官,以材能任职,以兴义任俗,以尊本任众。赋役有定制,兵农有定业,官无虚名,职无废事,人习于善行,离于末作。使之操于上者,要而不烦;取于下者,寡而易供。民有农之实,而兵之

51、备存;有兵之名,而农之利在。事之分有归,而禄之出不浮;材之品不遗,而治之体相承。其廉耻日以笃,其田野日以辟。以其法修则安且治,废则危且乱,可谓有天下之材。行之几岁,粟米之贱,斗至数钱,居者有余蓄,行者有余资,人人自厚,几致刑措,可谓有治天下之效。夫有天下之志,有天下之材,又有治天下之效,然而不得与先王并者,法度之行,拟之先王未备也;礼乐之具,田畴之制,庠序之教,拟之先王未备也。躬亲行阵之间,战必胜,攻必克,天下莫不以为武,而非先王之所尚也;四夷万里,古所未及以政者,莫不服从,天下莫不以为盛,而非先王之所务也。太宗之为政于天下,得失如此。由唐、虞之治,五百余年而有汤之治;由汤之治,五百余年而有文

52、、武之治;由文、武之治,千有余年而始有太宗之为君。有天下之志,有天下之材,又有治天下之效,然而又以其未备也,不得与先王并而称极治之时。是则人生于文、武之前者,率五百余年而遇治世;生于文、武之后者,千有余年而未遇极治之时也。非独民之生于是时者之不幸也。士之生于文、武之后,千有余年,虽孔子之圣、孟轲之贤而不遇。虽太宗之为君,而未可以必得志于其时也。是亦士之生于时者之不幸也。故述其是非得失之迹,非独为人君者可以考焉,士之有志于道,而欲仕于上者,可以鉴矣。(选自上海古籍出版社曾巩散文选集,有删改)【注】 成、康:指周成王和周康王。其统治之时被后人认为周之盛世。租庸:即租庸调,唐代赋役制度。1对下列句子

53、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成、康殁而民生不见先王之治。 治:太平盛世B其廉耻日以笃,其田野日以辟。 日:一天天C庠序之教,拟之先王未备也。 庠:古代的地方学校D其未备也,不得与先王并而称极治之时。备:准备解析D项为完善。答案D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论述唐太宗施政“得”与“失”的一组是 ()A诎己从谏,仁心爱人 其改更秦事,亦多附己意B有兵之名,而农之利在 材之品不遗,而治之体相承C以材能任职,以兴义任俗 躬亲行阵之间D战必胜,攻必克 古所未及以政者,莫不服从解析A项第二句说的是汉代帝王;B项两句都论述唐太宗之“得”;D项两句都论唐太宗之“失”。答案C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54、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论述唐太宗为政之得失,先褒后贬,得出了唐太宗虽有治天下之志和治天下之才,又有治天下之效,但仍然“不得与先王并”的结论B作者认为,唐太宗时期法度的施行、礼乐的设施、田亩的制度、学校的教育等方面还存在种种不足,所以唐太宗不能和前代圣王相提并论。C生于周文王、周武王之后,不仅是一般百姓的不幸,也是士人的不幸,因为在那个时代,即使像孔子、孟轲这样的人,也会得不到君主的赏识。D作者在文章中论述了汉文帝虽然有治理天下的志向,但汉文帝治天下之才和治天下之效都不足,这样安排的目的是通过对比突出唐太宗。解析文中没有涉及汉文帝“治天下之效”,故D错。答案D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

55、翻译成现代汉语。(1)汉之为汉,更二十四君,东西再有天下,垂四百年。译文:_(2)晋与隋虽能合天下于一,然而合之未久而已亡,其为不足议也。译文:_(3)天下莫不以为盛,而非先王之所务也。译文:_答案(1)汉朝建立以来,更换了二十四位国君。西汉、东汉两度拥有天下,相传四百年。(2)晋朝与隋朝虽然统一了天下,但是统一不久就灭亡了,它们的政治措施就不值得评价了。(3)天下没有谁不认为他是强盛的,但这并不是前代圣王追求的事业。【参考译文】周成王、周康王死后,百姓见不到上古圣王那样的太平盛世了,天下一天天地陷入混乱,一直到秦代,完全废除了前代圣王沿用了数千年的法度。天下群起攻秦,使它灭亡了,政权归于汉室

56、。汉朝建立以来,更换了二十四位君主,西汉、东汉两度拥有天下,相传四百年。但汉代大都沿用秦法,即使改变一些秦的成例,也多数是根据自己的意图,而不是仿效上古圣王的法度,有治理天下的志向。有治理天下志向的君主只有文帝一人而已。但文帝治理天下的才能不足,所以,尽管有仁爱的美名,而他在位时的法度,也不能与夏、商、周三代相仿。东汉亡后,几个强大的势力集团就把天下瓜分了。晋朝与隋朝虽然统一了天下,但是统一不久就灭亡了,它们的政治措施就不值得评价了。取代隋朝的是唐,前后更换了十八位君主,相传三百年,它的国势没有比太宗时代更兴盛的了。太宗作为君主,能够屈己意倾听劝谏,用仁心爱护百姓,可以说是有治理天下的志向。他

57、定租庸征民赋役,置府兵保养军队,因政务设立官职,视才能委任官吏,用礼仪改良风俗,重农业劝导百姓。赋役有规定的制度,兵农有安定的职业,官吏不挂空名,职事不会废弛,人民习惯于行善,离弃了末作贱业。使在上掌权的,政务切要而不繁难;向百姓征取的,数量不多而易供应。百姓能切实务农,国家也不废军备;既保持了军队编制,又得到了农田利益。大小政务都有专人负责,俸禄支出都实而不虚;人才都能得到录用,治国的体制可以一脉相承。人们的廉耻观念一天比一天加深,国家的耕地面积一天比一天扩大。用他的这套法令制度治理天下,天下就安宁太平;废驰了,天下就危险混乱,可以说他有治理天下的才能。实行这套法令制度几年以后,粮食的价格贱

58、到一斗米只要几个钱,居家的人都有积蓄,出门的人也有余财,人人都懂得自尊自爱,几乎连刑法都废置不用了,可以说他有治理天下的成效。太宗虽然有治理天下的志向,有治理天下的才能,又有治理天下的成效,却还不能与前代圣王相提并论,这是因为他的法度的施行,与前代圣王相比还有不完备的地方;礼乐的设施,田亩的制度,学校的教育,与前代圣王相比还有不完备的地方。他亲临作战阵地,战必胜,攻必克,天下没有人不认为他是勇武的,但这并不是前代圣王所崇尚的行为;四方万里之外的异族,古代未及推行政教的地方,没有不顺服的,天下没有人不认为他是强盛的,但这并不是前代圣王所追求的。太宗治理天下,得失就是这样。从唐尧、唐舜的治世,经历

59、五百余年才有商汤的治世;从商汤的治世,经历五百余年才有周文王、周武王的治世;从周文王、周武王的治世,又经历了一千多年才遇到太宗做国君。太宗有治理天下的志向,有治理天下的才能,又有治理天下的成效,但又因为他不够完善,不能与前代圣王并论而称为极治之时。这样看来,生活在周文王、周武王之前的人,大致相隔五百年遇到一次太平盛世;生活在周文王、周武王之后的人,经历一千多年也没有遇到极盛之世。不只是生在这个时代的平民百姓是不幸的。生在周文王、周武王之后的士人,一千多年来,即使像孔子这样的圣人、孟轲这样的贤人,也遇不着君主的赏识。即使太宗做他们的国君,他们也不一定可以得志于那个时代。这也是生在那个时代的士人的不幸。所以论述唐太宗是非得失的原委,不仅做国君的人可以参考,士人中有志于先王之道,而又想为朝廷服务的人,也可借鉴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