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课标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练习题一、直接写出得数。1/4+1/8=2/31/31/51/102/31/43/4-1/21/61/7=1250.88066.733.07110.9二、填空题。1.小力坐在教室的第4列第3行,用(4,3)表示,小星坐在第2列第5行,用( , )来表示,用(6 ,1)表示的同学坐在第( )列第( )行。2.宋玉和王菲在教室里的位置可以用点(3,6)和点(4,5)表示,(3,6)中的3表示第3列,则6表示( ),(4,7)表示王兵坐在第( )列第( )行。3.如下图:的位置为(2,3),则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 ),的位置记为( , )。4.如下图:A点用数对表示为(
2、1,1),B点用数对表示为( , ),C点用数对表示为( , ),三角形ABC是( )三角形。三、选择题。1.如图,有A、B、C三点,如果点A的位置表示为(1,1),点B的位置表示为(2,3),则点C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A、(4,4)B、(2,5)C、(5,2)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
3、多鸟”的效果。D、(5,3)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2.如图,如果将ABC向左平移2格,则顶点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