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108KB ,
资源ID:283103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8310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创新设计》2017高三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一轮复习考点精练:专题二 第5讲 西方列强入侵及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创新设计》2017高三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一轮复习考点精练:专题二 第5讲 西方列强入侵及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WORD版含解析.doc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1.(2015德州二模)“但这一战争并没有促使中国人惊醒他们拒不承认中国在军事上的劣势和在政治上的衰退,这样他们便让自己继续沉睡了二十年”。这段话中的“战争”是指()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解析“这一战争并没有促使中国人惊醒”“拒不承认劣势和衰退”“继续沉睡了二十年”等信息体现了中国国门初被打开,清朝统治者仍然没能认清形势,符合材料所述的是鸦片战争,故A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运动开始,不符合“继续沉睡”的意思,故B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不符材料主旨,故C项错误;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开始“新

2、政”,不符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答案A2.(2016揭阳质检)英国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认为英国发动侵华战争是正义的B.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C.未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D.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解析“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说明作者明显指出鸦片战争是不正义的,故A、B错误;“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说明作者只认为鸦片战争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没有看到英国发动鸦片战

3、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故C正确;作者只是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进行评价,没有反映出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故D错误。答案C3.(2015淮安四模)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讲:“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英国通过南京条约打开中国市场B.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日本通过马关条约索取巨额赔款D.各国通过辛丑条约纷纷设立租界解析英国通过南京条约打开中国市场,加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但同时也导致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客观上有利于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成为“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体现出殖民扩张的破坏性

4、和建设性,故A项正确;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体现出殖民扩张的破坏性,故B项错误;马关条约索取巨额赔款体现出殖民扩张的破坏性,故C项错误;各国通过辛丑条约纷纷设立租界,只体现出殖民扩张的破坏性,故D项错误。答案A4.(2015甘肃诊断)1858年签订的中英天津条约中,清政府承认“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驻华公使觐见清帝时“遇有碍于国体之礼,是不可行”,即不行跪拜之礼;“会晤文移,均用平礼”,公使应由对等的“内阁大学士尚书中一员”接待,文书由对等级别的部门回复,并不得使用“夷”人字眼;依照国际惯例,允许公使进驻京师。北京条约重新确认了上述约定。这表明()A.中国主权受到严重损害B.清政府讨好列强苟且

5、偷安C.中国近代外交的不平等性D.中国外交被迫走向近代化解析从题中的“平等”“均用平礼”“对等级别”等文字可以看出中国与外国外交具有了近代文明的色彩,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不能从题干信息中获得,故排除。答案D5.(2015江苏苏北三市三模)某谈判大臣接到一列强照会后,当日致电总理衙门称:“说帖大意,于让地一节,言奉天南边割地太广,日后万难相安。赔费一节,言中国财力短绌,万办不到,非大加删减不可”虽然如此,清政府还是签订了()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解析从“奉天南边割地太广”可知是割让辽东半岛。南京条约主要是割香港岛,故A项错误;北京条约割九龙,故B项错误;马关

6、条约割辽东半岛给日本,故C项正确;辛丑条约没有涉及割地,故D项错误。答案C6.(2016枣庄模拟)下列两幅图是近代中国不同时期的通商口岸示意图。通商口岸开辟的变化,反映出这一阶段()A.中国领土主权一步步遭到破坏B.西方列强完全垄断中国进出口贸易C.外国侵略势力从沿海深入到内地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析图片反映的是开辟通商口岸不属于领土主权的破坏,故A项错误;通商口岸不能说明西方列强完全垄断中国进出口贸易,故B项错误;左面图片显示通商口岸在沿海,右面图片反映通商口岸在长江沿岸,从而说明列强侵略势力由沿海到内地,故C项正确;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鸦片战争后,故D项错误。答

7、案C7.(2016江苏苏北四市模拟)严复在评价近代一场战争时说:“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大替矣。”该战之后()A.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镇压中国人民C.帝国主义加深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程度D.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解析从材料“威海之海军大替矣”指威海之战占领威海,全歼北洋水师,由此可以判断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故A项错误;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镇压中国人民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故B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帝国主义加

8、深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程度,故C项正确;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是八国联军侵华后,故D项错误。答案C8.(2015湖北重点中学联考)“自道光后期以来,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对抗和失败交错的过程。多次失败导致了屈服;多次对抗又表现了逼来之势面前的不甘屈服。”材料反映出晚清当局者在19世纪后60年()A.无所依傍和茫然自失的心理B.面对民族战争的矛盾心态C.民族抵抗意识的完全丧失D.传统意识支配下的排外心理解析从题干中“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多次失败导致了屈服;多次对抗又表现了逼来之势面前的不甘屈服”的信息可知,清王朝在19世纪后60年面对民族战争时呈现的一种矛

9、盾心态,故B项正确;A、C两项与“多次对抗又表现了逼来之势面前的不甘屈服”的信息不符,故A、C两项错误;传统意识支配下的排外心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答案B9.(2015南京摸底)英国当代评论刊载:“大沽口有三名正在为各国轮船装卸货物的工人都成了俄军的射击目标。通州已是死亡之城白河两岸的房屋被洗劫一空。这些都是那些文明使节的所作所为。”上述事件发生于()A.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B.中日甲午战争时期C.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中国的主要是英法联军,没有俄国军队,故A错误;中日甲午战争侵略中国的是日本,也没有俄国军队,故B错误;八国联军侵华时期,“八国联军”

10、包括俄国,故C正确;抗日战争时期侵略中国的主要是日本,故D错误。答案C10.(2015漳州一模)英国历史学家马士认为,辛丑条约订立后的中国“低落到只是保持了主权国家的极少的属性的地步”。其核心依据应是()A.严禁中国人民反帝活动B.外务部位居各部之首C.列强驻军京津地区D.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炮台解析严禁中国人民反帝活动说明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工具,符合材料“低落到只是保持了主权国家的极少的属性的地步”,故A项正确;外务部位居各部之首、列强驻军京津地区、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炮台只能反映列强获取权益,不能体现题干中的核心依据,故B、C、D三项错误。答案A11.(2015淮安四模)梁启超说:

11、“若夫吾人积愤于国耻,痛恨于和议,而以怨毒集于李之一身,其事固非无因,然苟易地以思。当夫乙未二三月庚子八九月之交,使以论者处李鸿章之地位,则其所措置果能有以优胜于李乎?”这段话表明梁启超()A.以个人好恶评价历史人物B.强调说明个人历史作用微小C.片面夸大个人的历史作用D.主张结合时代背景评价人物解析“痛恨于和议,而以怨毒集于李之一身,其事固非无因”,以个人好恶评价李鸿章,他对清政府外交的失败负有责任,但非材料强调的内容,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认为个人历史作用微小,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夸大个人的历史作用,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的腐朽无能看,也不可能有谁比李鸿章有更好的措

12、施,李鸿章签订辛丑条约也是形势所迫,可见要结合时代背景评价人物,故D项正确。答案D12.(2016盐城摸底)下边框内所叙内容为某研究者收集的辛丑条约签订及对社会影响的几段史料。据此他要论证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趋势是()(慈禧)太后抓住美国公使夫人的手抽泣哽咽说进攻使馆是极大的错。“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在德军驻守区域,商店重新更名为“德昌”“德兴”“德隆”的比比皆是。1898年,梁启超等上书请废八股,时人闻之,如丧考妣并拟殴上书人。A.进行民主革命成为历史的必然B.由半殖民地向殖民地逐步过渡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以抵御侵略D.用西方民主与科学去唤醒民众解析根据图片信息“量中华之物力,结与

13、国之欢心”“德军驻守区域”以及“1898年,梁启超等上书”说明清政府已经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推翻清政府统治成为革命必然,故A项正确;近代中国一直都没有沦为殖民地,故B项错误;当时主要是革命思潮比较流行,实业救国在19世纪末已经出现,故C项错误;“西方民主与科学”属于新文化运动的主张,故D项错误。答案A13.(2016扬州期中)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开端,人们从不同角度认识这场战争,对其战败的原因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沿海水师,率皆老弱无用,军器率多残缺,并不修整。又战船率用薄板旧钉,遇击即破,并不及夷器之凶利坚固,作何抵御?似此废弛,何以肃边威远?鸿胪寺卿黄爵滋敬陈六事疏

14、(1835年)材料二至于鸦片一案,则为清运告终之萌芽。盖是役也,为中国科学落后之实验,为中国无世界知识之实验,为满洲勋贵无一成才之实验。孟森清代史材料三我们反思这场战争,不是计较一场军事战争的胜负,它不是一个军事问题,而是一个思想问题。中国文明,经历了内部的改良与革命,还有外来的侵略和支援,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

15、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裴钰改变中国鸦片战争英国出兵170周年反思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历史现象。结合所学分析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2)材料二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3)材料三中,作者认为这场战争实际是一个思想问题,请指出这一思想问题的实质。举例说明“清代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内部改变”的实践。答案(1)现象:军队战斗力不强,武器装备落后,海防废弛。原因:清政府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对外闭关锁国。(2)原因:中国科学落后;不了解世界形势;满洲贵族人才的缺失。(3)实质:从封建文化向近代文明转型。表现:清政府被迫放弃闭关锁国政策,打开国门;

16、太平天国运动试图推翻清政府。14.(2016扬州调研)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该国(日本)近年改变旧制,藩民不服其变衣冠,易正朔,每为识者所讥。然如改习西洋兵法,仿造铁路火车,添置电报,开煤矿,自铸洋钱,于国计民生不无利益。摘自1874年12月10日李鸿章给同治帝的奏折今以西方诸国胁迫我东洋之势,无异于火之蔓延。然而东洋诸国,特别是与我毗邻的中国、朝鲜等反应迟钝,不能抵挡其威迫之势,犹如木板房子不堪火势。故以我日本的武力援之,不单是为了他国,也是为了我自己,这一点可想而知。以武力保护他们,以文明开化他们,必须使他们效仿我国,迅速输入近代文明。摘自福泽谕吉日清战争是文明和野蛮的战争材料二考日本之为国

17、,不过三岛,浮沉东海,犹一粟土地,军力俱不及中国十分之一。其得与之相抗者,唯大小兵轮40余艘,数有同耳。然数虽同,而坚大不及也,炮弹不伙也。加之人手无多,水陆不相护,战事未及十次,国中人财俱竭。摘自阙名编中倭战守始末记勿言中国为大国。因何而知其为大国焉?答曰地理!面积3 497 700平方里、人口42 388万!可悯可笑!此面积至少将分裂为六七国,乃自然之趋向也。如瘫痪,如残疾,如中风之病人,苟血流不循环周流于全身,则五肢虽大,岂能谓身躯高大焉?日本女学杂志1894年8月号社论材料三我十年以前哪知道国家是个什么东西,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到了甲午年,才听见人说有个什么日本国,把我们中国打败了。此时

18、我才晓得,世界上的人,原来是分作一国一国的,此疆彼界,各不相下。我们中国,也是世界万国中之一国,我也是中国之一人。陈独秀说国家日本是以世界文明进步为目的展开的这场战争,战争不是人与人,国与国之战,而是一场信仰的较量。日本在亚洲国家率先理解文明世界的理念,力图彻底摆脱独裁国家制度和野蛮文化,日清战争因此成为日本迈入文明国家行列的起点。福泽渝吉日清战争是文明和野蛮的战争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李鸿章在日本向西方学习问题上有何认识。福泽谕吉又是如何看待中国的?他的真实目的是什么?(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日两国截然不同的战争预测,其依据分别是什么?(3)据材料三,指出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福泽渝

19、吉又是怎样看待这场战争对日本的影响的?(4)民国时期戴季陶先生曾指出:“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但相互了解的程度差异非常大。”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答案(1)认识:李鸿章赞成日本学习西方军事和工业技术,反对日本进行制度方面的变革。看待:福泽谕吉认为中国已堕落为野蛮国家,日本要用近代文明来开化中国。目的:为日本侵略制造舆论。(2)中国预测:日本必败。依据:日本是弹丸小国,军力和装备不及中国,海上和陆上又缺乏联系。日本预测:中国必败。依据:中国只是一个虚弱的国家,还可能走向分裂。(3)影响:战争促进中华民族觉醒,启迪国家意识的形成。看待:战争使日本摆脱独裁国家制度和野蛮文化,是日本迈入文明国家的起点。(4)认识:中国对日本认识肤浅,一味排斥,日本对中国的研究则达到了精细化程度;中国需要打破思想上的封闭和盲目,真正地认识日本。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