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直线、射线和角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射线,直线,能识别射线、直线和线段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学生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关于射线、直线、线段和角的空间观念。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突破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直线、射线和角的表象的形成过程。教学重点:角的意义。教学难点:射线、直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活动角、尺或三角板。教法学法:教师:讲授法、 学生:小组讨论、探究相结合教学过程:一、
2、引入新课复习引入:我们已经认识了线段,谁能说说什么是线段?线段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说说,表扬语言准确的学生。二、新课学习(一)认识射线,直线1.线段的特点教师出示线段或者在黑板上画一线条线段,板书学生总结的特点2.认识射线。(1)教师在黑板上显示,学生感知线段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2)射线有什么特点?(3)生活中你见过射线吗?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手工筒灯光、汽车灯光等都近似射线,进而引入射线让学生了解射线的特点后,教师板书射线并让学生在联系本上画出射线指导学生用尺或三角板画射线。3.认识直线。(1)学生感知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2)学生尝试画直线。(3)线段和直线有什
3、么关系?4.线段、射线和直线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先让学生自己总结他们的联系和区别,然后根据学生总结老师板书。出示表格:以小组为单位填表小组汇报5.练习,下面那些图形是线段、哪些是射线、哪些是直线?(P39、1)引导想象,从一点可以引出无数条射线,为学习角作铺垫。三、认识角从一点引出的射线中留下两条,问:这个图形认识吗?什么叫做角?角该用什么符号表示?下面我们来研究角。1.你能举例见过的角吗?学生举实例,教师随着学生举例,可以用显示实物图片并抽象成各种形状的角,让学生感知生活中角的存在。2.建立角的概念。(1)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画角的步骤:画出一点,从这一点引出一条射线;从这一点再引出另一条射
4、线;写出各部分名称。用1表示。(2)问:到底什么叫角?总结角的概念。从一点到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和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角的符号用表示。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让学生自己练习画角,画出各种不同的角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
5、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四、巩固练习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1. P36做一做1、22.P39、2、五、课堂小结我们这节课研究了直线、射线和角,说说你了解了它们的哪些方面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