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613KB ,
资源ID:282915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8291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6-2017学年人民版历史选修2习题 专题二 四 近代中国创建民主制度的斗争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6-2017学年人民版历史选修2习题 专题二 四 近代中国创建民主制度的斗争 WORD版含答案.doc

1、专题二 走向民主的历史步伐四 近代中国创建民主制度的斗争1据学者研究,甲午战争之前的三百年中,日本翻译中国书籍有129种之多;但是之后的十几年中,日本翻译中国书籍仅有16种,而我国翻译日本书籍却达到了958种,其中多数为政治、法律类书籍。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必须进口日本图书B日本为进一步侵略中国制造政治舆论C日本的文化交流政策由开放转向封闭D中国知识分子主张通过日本学习西方解析:日本通过明治维新,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甲午战争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主张向日本学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他们大量翻译日本书籍,掀起了向日本学习的高潮。答案:D2康有为认

2、为“公车上书”提出的主张中属于“立国自强之策”的是()A“下诏鼓天下之气”B“迁都定天下之本”C“练兵强天下之势” D“变法成天下之治”解析:“变法”的主张实际涉及政治制度的变革,被康有为看作立国自强的根本,其他内容则属于“权宜之计”。答案:D3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其主要历史功绩是()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驱逐了列强在华势力终结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BCD解析:所述皆符合史实,故正确;辛亥革命推翻“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但没有“驱逐了列强”,故错误;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注意“终结了”,故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答案:A4有的史学

3、家称中国辛亥革命为英国版的“光荣革命”。此观点的提出是基于()A同盟会发动武装起义旨在推翻清朝统治B武昌起义导致了清政府统治的土崩瓦解C列强以武力威胁向革命政权施加了压力D清政府和平交权实现了对袁世凯的妥协解析:“光荣革命”是指英国通过不流血的政变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A项武装起义与“不流血”不符,故A项错误;B项也是用暴力革命的方式,故B项错误;C项是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不能够证明材料观点,故C项错误;从“和平交权”可知与“光荣革命”不流血的政变性质相符,故D项正确。答案:D5宣统皇帝的退位诏书写道:“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

4、”此诏书()A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立B见证了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C意味着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实现D宣告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终结解析:宣统皇帝颁布退位诏书时,中国还没有实现重新的统一,北方地区依然处于清王朝的控制之下,故A项错误;南京临时政府成立的时间早于宣统皇帝退位诏书的颁布,故B项错误;宣统帝退位诏书的颁布并不能代表孙中山三民主义实现,故C项错误;宣统帝退位诏书的颁布说明了帝制在中国的结束,故D项正确。答案:D6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可决弹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

5、,公布法律。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本宪法所规定的立法权,应操之于联邦国会,国会包括参议院和众议院众议院议员人数及直接税额应按合众国所辖各州人口之多寡分配于各州,此项人口数目包括所有公民及五分之三非公民(指黑人),并包括服役数年之人,但未被课税之印第安人不算。行政权应操之于美利坚合众国大总统。联邦的司法权应操之于最高法院及联邦国会得以随时规定并设立的各种低级法院。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部宪法文件的不同点。(2)两部宪法文件实践结果的差异是什么?说明实践结果差异的原因。解析:第(1)

6、问,据“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须副署之”和“行政权应操之于美利坚合众国大总统”可以指出二者在政体方面的不同;据“未被课税之印第安人不算”可以从种族平等角度对比;结合所学还可以从思考孙中山如何借鉴欧美发展中的不足的角度,通过逆向思考作对比。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从法律文献对各自国家经济发展、民主建设的角度对比回答;第二小问要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角度综合考虑回答。答案:(1)临时约法实行责任内阁制,1787年宪法则实行总统制;临时约法规定了人民的权利,而1787年宪法忽视了人民的权利;临时约法体现了种族的平等,而1787年宪法则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2)结果:临时约法遭到北洋军阀的破坏,

7、民主共和没有真正实现。1787年美国宪法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原因:中国封建主义根深蒂固;软弱的民族资产阶级照搬西方模式,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美国有着民主的传统,崇尚法制。一、选择题1为详细了解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政治主张及实践情况,小明特地到图书馆查阅“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颁布的一系列“谕旨”。他不可能查到的是()A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B设立国家银行,保护农工商业发展C改科举,废八股取士D力行保甲,实行团练解析:B、C、D三项分别是“百日维新”期间在经济、文教、军事方面采取的措施。A项是维新派的政治主张,但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在“百日维新”期间并未实行。答案

8、:A21898年6月16日,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皇上勿去旧衙门,而唯增新衙门;勿革旧大臣,而渐擢小臣。多召见才俊之士,不必加其官而委以差事,赏以卿衔,准其专折奏事足矣。”这段话最能反映维新派在变法中()A要光绪帝在变法中讲究策略B要光绪帝加强对封建官吏的控制C要使更多的维新派参与政权D在封建势力面前表现出了妥协性解析:“勿去旧衙门”“勿革旧大臣”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不敢直接触及旧有的封建势力,这是其妥协性的重要体现。答案:D3.1900年1月,中国日报在香港创刊(如图),它是兴中会的机关报。该报宣传的政治观点不包括()A创立合众政府B反对封建专制C倡导暴力革命D力主维新改良解析:兴中会是中国最早

9、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它反对改良,主张暴力革命。答案:D4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指()A辛亥革命的爆发B清朝统治被推翻C中华民国的成立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解析: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无数次革命,有很多封建王朝被推翻,所以A、B两项都不符合“有史以来所未有”“破天荒之创举”。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不符合“变局”。中华民国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民国”,开创了共和政体,因此,C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答案:C5“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在已成定局的悲剧面前,以成事不说为由纷纷散去。但是,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

10、传甚广,以致成为一场现代化运动的先声。”这场“现代化”运动的主要功绩是()A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B把维新思想转化为政治实践C彻底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D起了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解析:戊戌变法是维新派依靠光绪帝实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据此排除A项;B项是“公车上书”的影响;康有为思想的特点是将西方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据此排除C项。在维新变法运动中,维新派提倡新学,批判旧学,着重宣传“兴民权”,大大地提高了全社会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促使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敢于放眼世界,追求新思想,促进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进一步传播,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答案:D6“参

11、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下列对该条文的评述,错误的是()A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共和制度B具有革命性和民主性C体现了权力的制约和平衡D直接目的是推翻清朝统治解析:首先应该明确这段出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史料,主要是对临时大总统的制约,是分权制衡原则的体现。通过分析,可以看出A、B、C三项正确。D项需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的背景作出判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时,清帝已下诏退位,清朝统治已经结束。答案:D7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反对袁世凯称帝,这主要说明了()A梁启超已成为革命派B袁世凯曾出卖维新派C袁世凯称帝不得

12、人心D袁世凯的“中华帝国”是封建性质的政权解析: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反对袁世凯称帝,这主要说明了袁世凯称帝不得人心,所以选C。答案:C8“一人称帝,天下骚然,志士仁人汗喘相告,而吾同志愈益奋励,冒死以进。滇黔独立,文意豁然。”此段文字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A武昌起义B二次革命C护国运动 D护法运动解析:从“一人称帝”“滇黔独立”等信息可以判断出材料叙述的内容与护国运动有关。答案:C二、非选择题9下列材料是康有为在不同时期的思想,阅读后回答问题。材料一(1898年)“人不能有常而无变春秋发明改制,易取其变易,天人之道备矣。”“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

13、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日本改定国宪,变法之全体也。”“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三权者,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也。”材料二(1902年)(中国)“与美迥异不同”,革命必至“内乱相残”,“令外人得利”。(1912年8月)“今既合五族而大一统,存帝号而行共和今际破坏,虽吾党所不预,而他时建设,岂吾党所能辞?”“讲乎外势而先弭内乱,以国为重而民从之保中国已有之粹,而增其未备。”(1913年6月)“名为共和,实则共乱”,“仅令千数百之暴民得民权平等自由,是排除一人之专制而增设千数百人之专制”,“追思戊戌时,鄙人创议立宪,实鄙人不察国情之巨缪也。”摘编自康有

14、为日本变政考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康有为的思想及其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思想的变化并说明变化的原因。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人不能有常而无变”“变事而已,非变法也”得出主张变法,据材料一中“日本改定国宪,变法之全体也”“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得出改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据材料一中“三权者,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也”得出三权分立;第二小问特点,据材料一“春秋发明改制,易取其变易”“日本改定国宪”“三权者”结合所学得出,借鉴西方政治思想,托古改制,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第(2)问

15、第一小问,据材料二“革命必至内乱相残”“今既行共和他时建设,岂吾党所能辞”得出由反对发动革命转变为接受辛亥革命成果,共同建设民国,据材料二“名为共和,实则共乱”得出转变到否定民国共和成果,据材料二中“鄙人创议立宪,实鄙人不察国情之巨缪也”得出对自己追求君主立宪的道路表示怀疑;第二小问,据材料二“今既行共和”得出民国建立,民主共和深入人心,据材料二“1913年6月”得出对北洋军阀黑暗政治失望,结合所学,从时代、个人等角度回答得出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自身的政治失败。答案:(1)思想:主张变法,改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三权分立。特点:托古改制,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借鉴西方政治思想。(2)变化:由反对发动革命转变为接受辛亥革命成果,共同建设民国;再转变到否定民国共和成果;进而又对自己追求君主立宪的道路表示怀疑。原因:民国建立,民主共和深入人心;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对北洋军阀黑暗政治失望;自身的政治失败。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