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最高领导人首次直接会面。在双方的致辞中,都不约而同地提到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实现海峡两岸“三通”C台湾改变现有社会制度 D开始国共第三次合作2中共十八届三中全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更加注重“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新时期创建的“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基层民主选举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3在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的两年时间里,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
2、。其原因是当时思想领域“两个凡是”仍占主导。“两个凡是”是指“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批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两个凡是”的实质是( )A、彻底纠正“左”倾错误 B、彻底批判江青反革命集团C、反对邓小平复出 D、坚持“左”倾错误4以下是四幅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宣传画。按画中主题体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B、C、 D、52014年2月11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志军在南京与来访的台湾方面大陆委员会负责人王郁琦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有关问题达成积极共识。两岸关系不断发展局面的形成,是基于双方达成( )A“区域合作”的模式B“一个中国”的共识C“一国
3、两制”的构想D“睦邻友好”的方针6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取得的民主法制建设成就有(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把“依法治国”方略写入宪法ABCD7回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建立过程,可以得出的结论不包括( )A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B新中国的建立和党的领导是民主制度的基础C它们都属于建国初期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D中国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实现真正的民主8知名报人徐铸成回忆:“回想起那时,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士平等相待,赤诚相见,各路英豪济济一堂,各
4、抒己见。共商建国大计,每人都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之感,与刚刚结束的那个旧时代相比我真切地感到了民主的滋味。”材料反映的是( )A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民主精神B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诞生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保障人民民主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经得到正式确认9“就在2l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下列能够印证这一结论的是( )A香港回归B澳门回归C“九二共识”通过D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10台湾领导人马英九认为:“(解决两岸关系)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争取足够长的历史阶段,让双方进行深度的交流,双方真
5、正找出求同存异、共创双赢之路。”马英九这一主张的实质应该是( )A在维持两岸现状的前提下,谋求两岸和平发展B积极开展两岸对话,谋求国家统一C拒绝两岸统一,坚持“台独”立场D国民党与中共进行合作11湖南某医院被曝光以工业氧代替医疗用氧,引起当地群众恐慌。如果患者家属以“不作为”状告当地卫生局,这些家属行为的法律依据是( )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ABCD1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自“文化大革命”结束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使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有了新的发展,突出表现为(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6、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D村民民主自治制度13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 )A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D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14由博客演化而来的微博,网民取谐音,戏称为“围脖”。如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带着“围脖”出席“两会”,成为全国“两会”的一道风景。有人说:“正是现代媒体技术手段的进步,才燃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对这
7、一说法评价正确的是( )A强调只有掌握现代科技才能提高参政的积极性B认为网上交流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了解民意的唯一途径C没有看到问题实质在于我国民主化进程加快D正确揭示了科技发展对民主进程的直接推动作用152014年元旦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5周年。它的发表在当时引起巨大的反响,被看成是海峡两岸关系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这主要是因为它( )A.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B.重申“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C.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D.倡导两党之间进行对等谈判16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这
8、说明新中国( )A. 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D. 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17“天安门上望,城下人如海。举头五角星,共庆山河改”,陈毅的这首诗记录了( )A.五四运动 B.北平和平解放C.开国大典 D.“文革”结束18邓小平说,“一国两制的方式,你不吃掉我,我不吃掉你”。这表明“一国两制”是指A. 大陆与台湾共同执政 B台湾与大陆政治平等 C. 两种政治制度并存 D海峡两岸各自为政19 纵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用法治思维治国理政贯穿始终,涉及方方面面,这是继全面深化改革之后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这
9、反映出A. 法制建设已重新启动 B政治体制的变革全面展开C. 法制是经济改革基础 D经济建设与法制建设并进2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早在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在签署的开罗宣言指出:“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签署(后苏联参加)的波茨坦公告又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材料二 曾经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晚年羁留台湾,在1962年1月24日病重时写下了望大陆:“葬我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10、。”材料三 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第一条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制定本法。第三条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不受任何外国势力的干涉。第五条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请完成:(1)材料一中的“台湾、澎湖列岛”是如何被日本窃取的?1945年中国收回台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状?据材料三指出形成这一现状的历史原因以及现今中国政府确立的解决方式?(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实现海峡两
11、岸统一的认识?参考答案1A【解析】据材料“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双方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故A正确。实现海峡两岸“三通”,在此之前已经实现,故B排除。台湾改变现有社会制度,不符合一国两制的构想,故C排除。双方未涉及开始国共第三次合作,故D排除。2B【解析】据材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时期创建的“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是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故B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1954年已经建立,不属于新时期创建的,故A排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新中国初
12、期已经建立,故C排除。政治协商制度在新中国初期已经建立,故D排除。3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两个凡是”的认识与理解,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两个凡是”指的是:“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两个凡是”的方针实质上是继续推行“文革”的“左”倾错误路线,D项符合题意,正确;A项明显与题意相悖,排除;B项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与题干信息不相关,排除。故选D。4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现代中国相关重大事件,旨在考查识记教材基础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揭示的是“大跃进”运动,发生于1958年;揭示的
13、是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的状况;揭示的是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揭示的是1997年香港回归。综上,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即,C项符合题意,正确;A项时间先后搭配错误,排除;B项时间先后搭配错误,排除;D项时间先后搭配错误,排除。故选C。5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一国两制,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联系所学,我国政府针对台湾问题发展关系的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符合题意的是B项,ACD项不符合题意。6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题干中是指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即1978年以后,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是在1954年,与题意符合,正确选项
14、是C项。7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根据所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协和民族区域自治不是,符合题意的是C项,ABD项表述正确。8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政协的召开,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根据题干中“共商建国大计,每人都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之感”显然是指政协会议的民主气氛,符合题意的是A项,BCD项不符合题意。9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祖国统一大业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1999年的澳门回归是20世纪最后回归祖国的领土,故本题选B。A出现于1997年,不是最后一块。C、D与台湾问题相关,属于中国内政10A【解析】本题主要考
15、查祖国统一大业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争取足够长的历史阶段,让双方进行深度的交流”说明了当下应维持现状,两岸谋求和平发展,故本题选A。B、C、D从材料中不能直接体现出来。11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法指的是公民与有关国家机关之间的纠纷方面的官司。而刑事诉讼则是有关犯罪方面的官司。民事诉讼指的是民事纠纷方面的官司。而材料反映的是家属对卫生局行政机构的控告,故正确,故本题选A。12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材料反映了文革结束后我国开创了新的民主制度,A、B、C建立于文革前,而
16、D出现于文革后,故本题选D。13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材料反映了政协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A错误,因为1954年全国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B出现于1949年。C错误,因为共产党是执政党。而D正确,材料反映了政协从国家权力机关转变为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故本题选D。14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A、B表述绝对化,错误。D错误,因为科技发展对民主进程的推动是间接作用。而C正确,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提高不仅得益于媒体技术手段的进步,它更得益于民主制度的不断发展,故本题选C。
17、15C【解析】据材料“告台湾同胞书它的发表在当时引起巨大的反响,被看成是海峡两岸关系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是因为它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故C正确。“一国两制”的构想不是告台湾同胞书,是由邓小平提出,故A排除。“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属于九二共识,不符合告台湾同胞书的时间,故B排除。倡导两党之间进行对等谈判,不符合告台湾同胞书的史实,故D排除。16D【解析】据材料“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新中国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故D正确。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
18、护,不符合材料主旨,故A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B排除。材料也不能反映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故C排除。17C【解析】据材料“天安门上望,城下人如海。举头五角星,共庆山河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国大典的史实,故C正确。五四运动,不符合“举头五角星,共庆山河改”,故A排除。北平和平解放,不等于解放战争的胜利,故B排除。“文革”结束,也没有“共庆山河改”,故D排除。18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一国两制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邓小平所讲的“一国两制的方式,你不吃掉我,我不吃掉你”是指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保存,故选C;一国
19、两制是坚持一个中国的的前提下,大陆保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可以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所以排除A;BD的表述是否定一个中国,排除。 19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改革开放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法制建设重新启动和政治体制的变革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排除AB。C和材料无关,排除;材料中提到“法治思维治国理政贯穿始终,涉及方方面面”,这反映出经济建设与法制建设并进,故选D。20(1)窃取: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占台湾、澎湖列岛。原因:抗日战争胜利,中国收回台湾。(2)现状:台湾与大陆分离。历史原因:中国内战遗留问题。解决方式:“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但我
20、们也绝不承诺放弃武力。(3)认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由于“台独”分裂势力的存在、外国势力的干涉,统一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解析】本题考查当今社会现实热点问题台湾问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1)本题考查台湾被侵占的史实。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之后的马关条约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第二小问,中国收回台湾是因为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2)本题考查台湾目前现状及解决方式。第一小问,通过材料内容可知现在处于分离状态。第二小问,造成“分离”现状的主要原因是解放战争蒋介石败退台湾造成的,即内战遗留问题。第三小问,解决方式就是目前政府对台的基本方针,即“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但也绝不承诺放弃武力。(3)本题属于开放型问题,主要围绕一个主题:国家统一是历史趋势,但同时要指出台湾问题解决的阻碍因素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