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82333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2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1(2016河南洛阳一模19)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教师、教育思想家和出版家发表许多探讨“新教育”的论著,他们所要培养的已不再是僧侣和神职人员,而主要是社会、政治、文艺、商业方面的括动家和冒险家。材料表明“新教育”()A以培养通才为主要目的B消除宗教对人的影响C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D反映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考点】文艺复兴【解析】社会、政治、文艺、商业方面不能算作是通才教育,故A项错误;消除宗教对人的影响不是材料反映信息,故B项错误;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是文艺复兴宗旨,故C项错误;材料中“社会、政治、文艺、商业方面

2、的括动家和冒险家”信息体现资本主义的时代发展的需求,故D项正确。【答案】D2(2016四川成都一模35)法国文学团体七星诗社在发表的保卫和发扬法兰西语言宣言书中写道:法兰西文学至少应和意大利文学并驾齐驱,可以用法语创作堪与古代希腊罗马文学媲美的法兰西诗歌。据此可知,七星诗社的主要成员应属于()A人文主义者B启蒙思想家C浪漫主义诗人D现实主义作家【考点】文艺复兴【解析】据材料“法兰西文学至少应和意大利文学并驾齐驱”和“可以用法语创作堪与古代希腊罗马文学媲美的法兰西诗歌”可知此时应为文艺复兴时期,其核心是人文主义,故A项正确;启蒙思想家主张理性,与材料意思不符,故B项错误;浪漫主义主张对社会现状强

3、烈不满、积极追寻理想世界的新思潮,与材料意思不符,故C项错误;现实主义主要针对社会现实,与材料意思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A3(2016四川自贡一模35)恩格思在评论17世纪某一作家时认为:“不管他剧本中的情节发生在什么地方在意大利、法兰西还是那伐尔,其实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永远是他所描写的怪僻的平民、自作聪明的教书先生、可爱然而古怪的妇女们的故乡,merry England(快乐的英国)总之,你会看到这些情节只有在英国的天空下才能发生。” 据此判断,这一评论所指的作家是()A拜伦B巴尔扎克C薄伽丘D莎士比亚【考点】文艺复兴【解析】拜伦是18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巴尔扎克是

4、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薄伽丘是14世纪意大利文学家,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莎士比亚是16、17世纪英国文学大师,故D项正确。【答案】D4(2016湖南株洲一模18)文艺复兴时期,骄傲的人文主义者喜爱研究异教拉丁诗人,但他们很少公开与基督教决裂;这些人的文学艺术价值也得到许多富有的教会人员的欣赏。这说明()A教会人员是文艺复兴的推动者B人文主义者避免与基督教冲突C基督教的包容性助力文艺复兴D文艺复兴反对封建宗教不彻底【考点】文艺复兴【解析】文艺复兴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封建神学的思想解放运动,教会人员不是文艺复兴的推动者,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主要内容是抨击教

5、会神学的腐朽黑暗,故B项错误;基督教对人们思想的禁锢是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故C项错误;文艺复兴反对神学禁欲苦行,抨击教会腐朽,但从“但他们很少公开与基督教决裂”可知,文艺复兴反对封建宗教不彻底,故D项正确。【答案】D5(2016四川资阳二模32)在1338年的佛罗伦萨9万人口中,约有800010000名男女学童在“俗语学校”就读,这些儿童在识字教育后,大部分男孩开始学习商业算术。少部分学生进入“拉丁学校”学习,教育的首要目标不在于传授某种技能,而是促成人心智之完善和潜能的发挥,注重培育人的语言、社交能力和品德。这主要反映出佛罗伦萨的教育()A摆脱了宗教束缚B由学生经济条件决定C办学模式非常

6、成熟D具有人文主义理念【考点】文艺复兴【解析】材料没有涉及宗教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学生的经济条件,故B项错误;题干看不出办学模式的程度,故C项错误;“教育的首要目标不在于传授某种技能,而是促成人心智之完善和潜能的发挥,注重培育人的语言、社交能力和品德”体现了关注人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人文主义理念,故D项正确。【答案】D6(2016湖南永州二模19)在15世纪的西欧,学者、艺术家、政治家甚至普通民众都流行写自传,这一时期自传作品的数量比500到1400年之间写就的总和还要多。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B宗教改革冲击教皇权威C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D天赋人权观念深入人

7、心【考点】文艺复兴;因果关系型选择题(精选)【解析】从材料无法推断人们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故A项错误;宗教改革冲击教皇权威,与“甚至普通民众都流行写自传”的现象无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甚至普通民众都流行写自传”,体现出对人的价值的肯定,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文艺复兴促进了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故C项正确;天赋人权观念深入人心出现在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中,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答案】C7(2016山东临沂一模20)“在这一群优秀的人物中间所主张的学说是:这个有形的世界是上帝以爱来创造的,是在上帝心中先有的一个模型的仿制,上帝将永远是它的推动者和恢复者。人能够由于承认上帝而把他吸引到自己

8、灵魂的狭窄范围以内来,但也能由于热爱上帝而使自己的灵魂扩展到他的无限大之中这就是在尘世中的幸福。”“这一群优秀的人物”是指()A古希腊先哲B人文主义者C宗教改革家D启蒙思想家【考点】文艺复兴【解析】古希腊先哲对宗教、上帝的认识尚处于蒙昧状态,故A项错误;“这个有形的世界是上帝以爱来创造的”“也能由于热爱上帝而使自己的灵魂扩展到他的无限大之中这就是在尘世中的幸福”可知优秀人物将上帝无形的爱化为人世受众的内在美好追求,正是人文主义者的思想追求,故B项正确;宗教改革者否定封建神权,主张追求现实的人间幸福,故C项错误;材料与启蒙思想家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B8(2016河北名校名师俱乐部高三模拟3

9、1)伊拉斯谟在愚人颂中说:“如果生活中没有那种傻得可爱的感官快乐来调剂和平街,那么人生就是一个充满忧郁、单调乏味、令人讨厌、无法忍受和十分艰难的过程。”这表明伊拉斯谟()A反对社会不平等现象B宣扬了新兴资产阶级人生观C批判世俗的享乐主义D开启了追求理性人生的先河【考点】文艺复兴【解析】伊拉斯谟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根据“傻得可爱的感官快乐”可以看出:人文主义者追求人性、反对神性,追求现世的快乐和幸福,反对基督教的神学束缚,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反对社会不平等现象是启蒙运动,故A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故B项正确;文艺复兴为追求世俗享乐主义,故C项错误;追求理性是启蒙运动的主题,故D项错误。

10、【答案】B9(2016河南洛阳一模20)1555年,欧洲奉行新旧教两派的国家签订奥斯堡和约,协议由各国统治者全权决定该国人民所信仰的教派,不能接受者只有迁居他国。由此可知,这一和约()A界定了新旧教派的势力范围B有利于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C进一步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D促成欧洲世俗权力高于教权【考点】宗教改革【解析】材料中并没有对势力范围的界定,故A项错误;材料中“协议由各国统治者全权决定该国人民所信仰的教派”说明奥斯堡和约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故B项正确;欧洲宗教改革已经开始,故C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世俗权力高于教权信息,故D项错误。【答案】B10(2016四川内江三模30)圣经有言:“死亡和税

11、收,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两件事。”这表明()A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忽视道德,追求功利B税收是一种“必要的恶”C圣经认为教皇应该大量出售“赎罪券”D政府应提高税收【考点】宗教改革【解析】圣经是基督教的宗教经典,不是古代希腊的文献,时间也不符合,故A项错误;死亡是人们不愿看到的,税收也是人们不愿意看到的,表明人的一种处世态度和哲学,税收也是必不可少的,故B项正确;圣经不会让教皇出售赎罪券,天主教会为了敛财才这么作的,故C项错误;题目中只是表明的一种人生的态度,不是建议政府提高税收,故D项错误。【答案】B11(2016四川自贡一模33)宗教改革家路德强调“因信称义”,认为在上帝和个人之间不存在人为隔离,提出

12、了人只要信仰上帝,“所有的信徒都是牧师”的新理论。旨在()A肯定教皇的中介作用B巩固民众的宗教信仰C否定教会的神学权威D丰富基督教教义教规【考点】宗教改革【解析】宗教改革家路德强调“因信称义”是反对教皇的中介作用,故A项错误;宗教改革的主旨并不是巩固民众的宗教信仰,故B项错误;宗教改革家路德强调“因信称义”的目的是反对教会的权威,故C项正确;宗教改革的目的并不是丰富基督教教义教规,故D项错误。【答案】C12(2016湖南株洲一模19)在马丁路德看来,“真正的基督徒是个勇士,他仅以上帝将信仰恩赐于世人这一信念做武器,进行着艰苦的获得拯救的探索。”下列现象没有受到其影响的是()A德意志宗教改革B薄

13、伽丘发表十日谈C加尔文宗教改革D英国宗教改革【考点】宗教改革【解析】马丁路德是德意志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故A项错误;薄伽丘是14世纪文艺复兴代表人物,出现于马丁路德之前,故B项正确;马丁路德揭开欧洲宗教改革序幕, 推动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故C项错误;英国宗教改革发生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之后,受其影响,故D项错误。【答案】B13(2016广东肇庆二模33)马丁路德说:人人该以圣经为独一无二的真理来源。该观点意在()A主张因行称义B否定神学C倡导人性解放D宣扬因信称义【考点】宗教改革【解析】路德是著名的宗教改革的领导人物,他的这句话说明人们要相信圣经,信仰基督教,不是主张因行称义,故A项错误;这句话没

14、有否定神学,故B项错误;这句话也没有提到人性解放,故C项错误;这句话是在说因信称义,故D项正确。【答案】D14(2016四川宜宾一模32)1648年,欧洲诸国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约各国主权独立、可选择信奉新教等要求得到罗马教皇承认。此事件对近代欧洲政治的重要影响是()A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B确立了教权与王权平等的原则C动摇了人们对基督教的信仰D根除了天主教派在西欧的势力【考点】宗教改革【解析】据材料“签约各国主权独立、可选择信奉新教等要求得到罗马教皇承认”可知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故A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确立了教权与王权平等的原则,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不能说明动摇了人们对基督教

15、的信仰,且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根除了天主教派在西欧的势力,且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A15(2016安徽宿州一模17)恩格斯说“值得注意的是,新教徒在迫害自然科学家的自由研究上超过了天主教徒。塞尔维特正要发现血液循环过程的时候,加尔文却烧死了他,而且还活活地把他烤了两个钟头。”材料表明恩格斯的观点是()A站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民主政治制度发展角度肯定加尔文的改革B从宗教思想阻碍近代科学发展的角度否定加尔文的改革C加尔文教与天主教在实行文化专制政策上是一致的D加尔文孕育的政治自由和宗教自由的奋斗精神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考点】宗教改革【解析】恩格斯针对“新教徒在迫害

16、自然科学家”一事上,持反对态度,故A项错误;材料仅论述了恩格斯在新教徒迫害科学家一事的态度,并未全面否定加尔文改革,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新教徒在迫害自然科学家的自由研究上超过了天主教徒”,可知两者的态度没有本质的区别,故C项正确;“新教徒在迫害自然科学家”,不属于政治自由和宗教自由,故D项错误。【答案】C16(2016福建莆田一模30)宗教改革早期,路德不赞成在学校中教授德语。但此后,他一改原有的主张,积极推行用德语传教,并亲自把圣经翻译成德文。这一变化()A彰显反专制和求民主的时代精神B消除教会神权对世俗领域的禁锢C激起德意志民族反天主教会风潮D否定圣经地位和上帝的存在【考点】宗教改革【解

17、析】宗教改革主要是反对天主教会、教皇的特权统治,没有涉及到反封建专制制度和寻求民主的内容,故A项错误;材料中用德语传教,把圣经翻译成德文,可冲击天主教会的统治,但起不到“消除教会神权对世俗领域的禁锢”的作用,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用德语传教,把圣经翻译成德文可激发德意志民族的团结,有利于德意志人民反抗天主教会的腐朽统治,故C项正确;从“并亲自把圣经翻译成德文”,可知没有否定圣经地位和上帝的存在,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17(2016山东临沂一模18)陈独秀说:“近世欧洲历史为解放历史破坏君权,求政治之解放也;否认教权,求宗教之解放也;均产说兴,求经济之解放也:女子参政,求女权之解放

18、也。”其中“宗教之解放”体现在()A“人是万物的尺度”B“人生而平等”C“与上帝直接对话”D“主权在民”【考点】宗教改革【解析】“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留传下来的最主要的哲学名言,与近代宗教改革无关,故A项错误;“人生而平等”是启蒙思想家鼓吹的普世价值理念,与宗教改革无关,故B项错误;欧洲宗教改革时期,马丁.路德提出“与上帝直接对话”,推翻了欧洲封建精神权威,解放了人们思想,故C项正确;“主权在民”是近代民主政治潮流的体现,与宗教解放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C18(2016福建厦门一模32)闵采尔(14891525)曾是路德的拥护者,在同矿工、农民密切接触过程中逐渐形成其新

19、的宗教观:强调信仰的源泉是“人内心的灵光”,否认圣经是唯一无误的启示,主张建立没有阶级差别、没有私有财产的社会。这种理想最终没有实现,主要是因为其()A摒弃宗教信仰导致社会危机B迥于路德而遭下层民众反对C观点激进而缺乏实施的条件D倡导“因信称义”而遭镇压【考点】宗教改革【解析】根据材料,“强调信仰的源泉是人内心的灵光”可知,他并非摒弃宗教信仰,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主张建立没有阶级差别、没有私有财产的社会”体现的是下层民众的利益,故不可能遭到下层民众的反对,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闵采尔的思想主张比路德更为激进,当时并不具备消除私有制、消除阶级差别的条件,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因信称义”

20、,故D项错误。【答案】C19(2016安徽江南十校一模33)马丁路德说过,“除非圣经或理由清楚地说服我,我受所引用的圣经约束,我的良心受神的话捆绑。我不能,也不愿收回任何的意见,因为违背良心既不安全,也不正当。我不能那样做。这是我的立场,求神帮助我。”由此可知马丁路德()A主张信仰即可得救B反对信仰基督教C主张人是自由和独立的D认为人人都可直接阅读圣经【考点】宗教改革【解析】材料中没有体现马丁路德信仰方面改革,故A项错误;宗教改革只是改变信仰方式,不是反对基督教,故B项错误;材料中“我不能,也不愿收回任何的意见”说明思想自由的主张,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宗教改革内容,故D项错误。【答案】C

21、20(2016湖南永州二模25)(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利玛窦(15521610年),意大利的耶稣会传教士。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居住。在中国颇受士大夫的敬重,尊称为“泰西儒士”,利玛窦也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除传播天主教教义外,还广交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他的著述不仅对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日本和朝鲜半岛上的国家认识西方文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这里生产的最好的纸也远不如我们自己的许多产品。它不能在正反两面都印刷或书写,所以我们的一张纸就等于他们的两

22、张。此外,它很容易撕坏,不能耐久。 这个国家只有少数几种测时的仪器,他们所有的这几种都是用水或火来进行测量的,但是所有的这些都远不如我们的仪器完美,常常出错,测时不准确。 中国所熟习的唯一较高深的哲理科学就是道德哲学,但在这方面他们由于引入了错误,似乎非但没有把事情弄明白,反倒弄糊涂了。他们没有逻辑规则的概念,因而处理伦理学的某些教诫时毫不考虑这一课题各个分支相互的内在联系。 在这里每个人都很清楚,凡有希望在哲学领域成名的(注:指科举应试,金榜题名),没有人会愿意费劲去钻研数学或医学。结果是几乎没有人献身于研究数学或医学。 在北方各省还有一种常见的野蛮行径,那就是阉割大批的男孩,这样他们就可以

23、给皇上做奴仆。几乎全国的行政事务都操在这类半男半女的人的手中,单单在皇宫里这类人的数目就达万人之多。 中国人把所有的外国人都看作没有知识的野蛮人,并且就用这样的词句来称呼他们。他们甚至不屑从外国人的书里学习任何东西,因为他们相信只有他们自己才有真正的科学和知识。 摘鳊自利马窦中国札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利马窦中国之行的背景及其作用。(6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作者对当时中国社会状况的认识。(8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欧洲社会的发展趋势并加以说明。(11分)【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新航路的开辟;荷兰、英国等

24、国的殖民扩张;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近代科学技术;文明交流主题【解析】(1)第一小问背景,从利马窦中国之行的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欧洲分析,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推动欧洲人来到中国;宗教改革后天主教会希望到东方传教,以扩大天主教的影响。第二小问作用,材料一中关键信息:“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对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认识西方文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概括即得。 (2)作者对当时中国社会状况的认识,材料二中关键信息:“所有的这些都远不如我们的仪器完美”“没有逻辑规则的概念”“凡有希望在哲学领域成名的,没有人会愿意费劲去钻研数学或医学”“几乎全国的行政事务都操在这类半男

25、半女的人的手中”“他们相信只有他们自己才有真正的科学和知识”,概括即得。 (3)第一小问当时欧洲社会的发展趋势,即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时期。第二小问具体说明,从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政治上代议制民主的逐步确立、思想解放运动传播人文主义、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等方面加以说明。【答案】(1)背景:新航路的开辟;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天主教会的影响。(3分) 作用: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促进了中西交流;有利于国人加深对西方的了解。(3分) (2)认识:科技落后于西方:重视道德哲学和科举应试,忽视逻辑推理和自然科学;宦官干政现象严重;妄自尊大,文化优越感过分强烈。(8分) (3)趋势:当时欧洲处于

26、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时期,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3分) 说明: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对外贸易迅速发展;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兴起。 政治: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资产阶级革命揭开序幕;荷兰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 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形成了资产阶级思想解放潮流,进一步传播了人文主义。 科技:近代自然科学开始兴起,开始冲破宗教神学的禁锢。(8分)21(2016山东日照一模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孔子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孟子说“我听说过:有官位的人,如果无法尽其职责就应该辞官不干;有进言责任的人,如果言不听

27、,计不从,就应该辞职不干。至于我,既无官位,又无进言的责任,那我的进退去留,岂不是非常宽松而有自由的回旋余地吗?” 孟子认为君子应有自己的立场和追求,鄙视那种总是遵循“以顺为正”的“妾妇之道”,可惜的是,先秦儒家的那种个人主义传统在后代日趋衰落,个人的权利越来越受到忽视。孟子倡导的独立人格越来越少。 摘自徐克谦先秦儒家的个人主义精神 材料二 个人主义是直到近代才从西方文化中演进出来的一种观念,中世纪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个人逐步从外在束缚中得到了解放:无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到19世纪这一过程基本完成,最终,个人的神圣化终于成为习

28、俗和法律。 摘自钱默生西方个人主义源流探索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先秦儒家“个人主义精神”的原则,分析这种精神为什么在后代日趋衰落”。(12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西方“个人”是如何“逐级”解放的。(8分) (3)先秦儒学注重“人”的塑造,近代西方追求“人”的解放,指出两者的历史影响。 (5分)【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析】(1)第一小问原则,依据材料一,由“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分析得出,人应该保持气节和尊严;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分析得出,别人的意志不能强加于人;由

29、“孟子认为君子应有自己的立场和追求,鄙视那种总是遵循以顺为正的妾妇之道”可分析得出,人格独立,反对顺从。第二小问原因,依据材料一,从中国传统政治(宗法制、君主专制)和思想文化(儒家思想的发展)等角度分析概括即可。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古代希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到启蒙运动的历史发展进程,梳理人文主义发展线索并加以说明即可。 (3)依据材料一中先秦儒学注重“人”的塑造的特点,从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民族性格的铸造与道德观念的形成等角度分析先秦儒学的影响;依据材料二中近代西方追求“人”的解放的特点,从促进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角度分析西方人文主义的影响;最后通过中国、西方人文思想对比

30、,概括出两者的共同点。【答案】(1)原则:人应该保持气节和尊严;别人的意志不能强加于人;人格独立,反对顺从。(6分) 原因:宗法制观念的影响;君主专制的强化;儒家思想的发展着力强化尊卑等级和人伦秩序。(6分) (2)说明:早期西方哲学家开始探索人的价值;文艺复兴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精神;宗教改革运动把人的信仰从教会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启蒙运动则强调人摆脱专制统治和宗教愚昧的束缚,确立起民主、平等、法治的价值观念。(8分) (3)影响:前者丰富了祖国的传统文化,促进了民族性格的铸造与道德观念的形成;后者推动了近代社会(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4分)其中体现的思想观念都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宝贵遗

31、产。(1分)22(2016山东临沂一模28)(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安人郑允桓的未婚妻郭氏,名宜娘,自幼贤淑。郑允桓前往安南(越南),无法回来,写信回来请郭氏改嫁。郭氏日:“夫纵不返,氏终为郑家妇。”遂入门,躬绩养老姑。郑允桓最后病殁于安南。“允(桓)子归,宜娘抚之。郭氏现年六十四,盖生平不识夫而终妇道焉”。 据泉州府志(清) 材料二 从前有一条严酷的法律,妇女犯通奸罪,一律活焚。美貌多情的菲莉芭在法庭上受审时,却神色从容,侃侃而谈,以满足生理需求为理由进行申诉。本来是个犯妇,反而成了控诉者,指责法律对于妇女的不公平。她不但逃过了惩罚,而且那条残酷的法律,经过她的指责,从

32、此作了修改。 据十日谈 从两则材料中提炼出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并对其进行解读。(10分)(要求:任选两个角度进行解读;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考点】宋明理学;文艺复兴【解析】找准立论研究角度,做到观点鲜明,阐述逻辑清晰,史论结合【答案】可以从背景、原因、立场和影响等方面,任选两个角度进行解读,每个5分。 角度一:材料一发生于封建专制和礼教盛行的明清,以农耕经济为基础,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以礼杀人,压制人性。(2分)材料二发生于文艺复兴时期,以商品经济为基础,提倡思想自由,为资产阶级服务。(2分)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经济所决定。(1分) 角度二:古代中国和西方的

33、女性地位较低(1分)共同原因是法律的规定,乳中国王朝的提倡和法律规定,西方对不贞女子惩罚的规定。(2分)但中国儒家的三纲五常纳入了法律,程朱理学用纲常名教几条绳索把人民束缚得更紧,郭氏主动为未婚夫守节,即为例证。(2分) 角度三:泉州府志认同并赞赏女子为男子守贞,这种赞美容易形成对妇女的道德压力,违背了人性;而对男子的贞洁不做要求,如郑云恒可以在外生子。(2分)十日谈同情受压迫的妇女,主张尊重人性和生理需求,并从国家立法的角度抨击男女不平等的现象,是很有见地的(2分),后者的立场比前者更具人性化。(1分) 角度四:泉州府志以官方史书,国家政策的形式,表彰妇女的贞洁观,剥夺了女性的爱情婚姻权利,

34、巩固了封建纲常秩序(2分)。十日谈赞扬妇女的机智斗争,有利于思想解放和女性地位的提高。(2分)后者较前者更符合历史发展趋势。23(2016山东淄博一模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南北朝时期占统治地位的骈文,一味追求声律、词藻、用典,文风萎靡,形式僵化,内容空洞,已成为表达思想的障碍,严重束缚了文学的发展。随着唐朝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势力日益占据优势,士族地主势力迅速衰弱,唐代出现了韩愈等人倡导的古文运动。所谓古文运动,名义上是恢复周秦两汉的古代散文体,好像是一个复古运动,实际上却是要在继承古代散文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以自由质朴,注重内容的新散文体来代替骈文,是一个试图使文体

35、、文风和文学语言适应时代要求的革新运动。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文艺复兴,从表面上看来,是欧洲思想文化人士复兴希腊、罗马的运动。在他们心目中,古代希腊、罗马是欧洲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在这个时代欧洲文化达到高度繁荣和高度完美的境界,但是在中世纪却衰弱下来甚至湮灭了,中世纪的欧洲几乎成了文化沙漠。因此他们怀有一种复古的心情去挖掘古代遗产,力求恢复古典文化艺术,使之“再生”。这是“文艺复兴”一词的由来。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古文运动与文艺复兴的社会背景。(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古文运动与文艺复兴社会价值的共通之处及启示。(15分

36、)【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文艺复兴【解析】(1)第一小问唐代背景,根据材料一“文风萎靡,形式僵化,内容空洞,已成为表达思想的障碍,严重束缚了文学的发展”得出:骈体文束缚了思想表达和文学的发展;根据材料一“随着唐朝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势力日益占据优势,士族地主势力迅速衰弱”得出:唐代经济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变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道的传播,造成儒学的危机,成为儒学自身发展的动力,得出“三教合一”潮流。第二小问文艺复兴背景,根据材料二“中世纪却衰弱下来甚至湮灭了,中世纪的欧洲几乎成了文化沙漠”得出:中世纪神学世界观对人性的压抑;根据材料中“因此他们怀有一种复古的心情去挖掘古代遗产”的出较多的

37、保留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文艺复兴产生的根源还在于近代西方的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 (2)第一小问共通之处,根据材料一中“随着唐朝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势力日益占据优势,士族地主势力迅速衰弱”与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反映,故得出适应了新兴阶层的需求;两者都是思想文化运动,故而得出改变了人们的观念,推动了思想解放;两者在当时会有影响,而且对现在同样有影响,故得出是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第二小问启示,对于传统文化要采取取精华,延续继承,故得出加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开发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同时要改革创新,适应时代潮流,故得出顺应时代发展,进行文化创新。【答案】(1)背景

38、:“古文运动”:骈体文束缚了思想表达和文学的发展;唐代经济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变动;“三教合一”潮流。 文艺复兴:较多的保留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中世纪神学世界观对人性的压抑;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资产阶级要求人性解放等。(10分) (2)共通:适应了新兴阶层的需求;改变了人们的观念,推动了思想解放;是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9分) 启示:加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开发利用传统文化资源;顺应时代发展,进行文化创新。(6分)24(2016湖南岳阳一模27)(2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网答问题。 糖是一种特殊产品,有很强的社会、政治、地缘和情感属性。人类学家马歇尔萨林斯就曾

39、说过,在所有味觉中,人类对甜味最敏感喜欢,需求最大,其对历史的影响也就格外微妙。 材料一 “直至四、五百年前,食糖代表着享乐、糜烂,在欧洲仍牵起不少道德争议,就如人们今天争论应否吸烟一样!” 材料二 “当英国工人喝了第一杯加糖的红茶,其历史意义甚至足以和发明蒸汽机相提并论,因为喝茶不但改变了饮食的习惯、消费的模式、工作的意义,更改变了生产、贸易和消费的关系,改变了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基础。” 李军、王秀清主编历史视角中的“三农” 材料三 “随着糖在各种食品中的应用和人们对糖的过量食用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等越来越威胁到人们的健康和正常生活人们迫切的需要一种既能满足自己对甜味的爱好又不会危害健康的新

40、型甜味剂。在这种情况下,功能糖应运而生。” 摘自“凤凰网”杨海军文章 (1)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分析四、五百年前的欧洲“食糖代表着享乐、 糜烂”的原因?(4分) (2)从“食糖代表着享乐、糜烂”到英国工人“红茶加糖”习俗的转变过程折射着欧洲社会的进步,试列举此过程中欧洲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6分) (3)作者认为英国工人喝加糖红茶的习俗“其历史意义甚至足以和发明蒸汽机相提并论”,试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4分)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功能糖应运而生”现象的认识。(6分)【考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新航路的开辟;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社会习俗主

41、题【解析】(1)根据十五十六世纪的社会背景分析,抓住“食糖代表着享乐、糜烂”等句子考虑,可以从当时的欧洲政治、思想等方面回答。 (2)根据题干“英国工人”这一信息分析,材料所述的是在工业革命前后出现的变化,因此举例这一时期前后出现的政治、经济、思想等重大历史事件。 (3)考查对观点的评价。此文可以有自己的观点,要紧扣题目要求,答之有理论之有据。赞成这一观点的,可以从经济意义方面回答,反对的可以从蒸汽机对生产力的贡献方面回答。 (4)关键是分析功能糖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糖在各种食品中的过量使用,影响到人们的健康和正常生活,因此,注意从当时的经济科技和社会生活的需要等方面分析。【答案】(1)原因:欧

42、洲食糖产量少,比较珍贵(物质生产的匮乏):人们处在基督教神学统治之下、禁欲主义盛行(基督教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宗教的禁锢)(4分) (2)事件:政治上:英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或民主制、代议制的确立); 经济上: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政经思三个角度各举一例即可得6分) (3)观点一:同意这一观点,认为习俗对社会发展影响巨大。理由:它改变了人的饮食习惯;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国际贸易的发展;平等观念的发展;等等。 观点二:不同意这一观点,认为生产力发展改变习俗。理由:蒸汽机的发明大大提高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改变了生产关系: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43、;习俗的改变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只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生产力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4分,酌情给分) (4)原因:食糖过量产生的疾病,威胁到人们的健康和正常生活;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社会的需要;当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国的重视与政策的支持;等等。 评价:这种现象是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的结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功能糖必然会带来糖文化的全面升华;它能改变人们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让人们在享受美昧的同时获得健康。(6分,酌情给分)25(2016山东烟台一模41)(15分)近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继展开,促使人文主义不断深化、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44、材料一 神曲的形式及许多内容无法摆脱宗教的影响。甚至于书中充满了宗教神学说教,仍然披上宗教的外衣。在中世纪的沼泽中跋涉过来的但丁,脚上仍然带着旧时代的污泥,但是他已经踏上了新时代的彼岸,文艺复兴的第一缕曙光在他的眼中,在他的笔下铺陈了一片绚烂的朝霞,这正是神曲的不朽与伟大。 宗教的外衣下文艺复兴的第一缕曙光神曲的交杂 材料二 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休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普通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关于启蒙运

45、动的历史影响,恩格斯评论道:“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被)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行出“脚上仍然带着新时代的污泥,但是他已经踏上新时代的彼岸”的含义。(6分) (2)据材料二,从人文主义角度分析宗教改革怎样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5分) (3)材料三中“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体现了启蒙运动是如何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4分)【考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思想解放主题【解析】(1)材料信息“仍然披上宗教的外衣但是他已经踏上了新时代的彼岸”

46、可知披着宗教的外衣,没有跳出宗教神学的影响,但实质上强调了人性,宣扬人文主义;结合所学,借助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2)材料信息 “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普通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可见宗教改革继承了人文主义的提倡人性,主张个性自由,但更进一步强调因信称义、俗权至上、民族自由,全面挑战罗马教皇的权威,体现了宗教改革对人文主义的宣传从个人扩大到整个社会层面。 (3)联系所学,启蒙运动反教权,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反迷信,崇尚科学、理性,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答案】(1)含义:披着宗教的外衣,没有跳出宗教神学的影响,但实质上强调了人性,宣扬人文主义;借助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6分) (2)体现:宗教改革继承了人文主义的提倡人性,主张个性自由,但更进一步强调因信称义、俗权至上、民族自由,全面挑战罗马教皇的权威,体现了宗教改革对人文主义的宣传从个人扩大到整个社会层面。(5分) (3)体现:反教权,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反迷信,崇尚科学、理性,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4分)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