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82235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1(2016甘肃张掖一模29)从图一、图二到图三,反映了建国以来() A社会主义公有化程度提高B生产资料所有制经历了多次变革C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断地提高D农村生产关系出现了重大调整【考点】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十一届三中全会与经济体制改革【解析】由图二到图三土地仍然属于公有,没有体现出公有化程度的提高,故A项错误;在整个过程中仅仅有一次所有制的变革,即图一中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公有制,故B项错误;在图二的人民公社阶段,人民的劳动积极性受到打击,故C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

2、的生产关系出现了重大调整,改变了人民的经营方式,故D项正确。【答案】D2(2016山西一模30)有学者说:“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这说明了两者的农业政策()A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B赋予农民的经营方式不同C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D取得农业成就的手段相同【考点】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十一届三中全会与经济体制改革【解析】根据材料“大规模的劳力动员”指人民公社化运动,由于受“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急于求成,造成多次反复和损失它,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毛泽东由个体

3、经营转向集体经营,邓小平由集体经营转为家庭联产承包,所以经营方式都发生了转变,选择B项符合题意。【答案】B3(2016四川资阳一模34)小岗村的四次红手印中写道:“30年前的分田单干,只能保证肚子问题,不能保证致富。2006年1月25日,小岗村党支部书记沈浩提出把土地集中起来,以合作社为龙头,整合资源搞适度规模经营,村民以土地持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小岗村的变化反映了()A合作社经济有持久生命力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必须废除C农村生产关系的适时调整D农村土地所有制性质发生变化【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与经济体制改革【解析】材料反映了小岗村从分田单干到土地再次集中的变化,不能说明合作社有持久的生命力,

4、故A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必须废除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小岗村的变化体现了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故C项正确;农村土地所有制性质是集体所有制,故D项错误。【答案】C4(2016湖北荆州一模18)1979年,国务院183号文件指出:农工商联合企业有权对已经完成购销任务的农产品自行组织加工生产,各相关部门应当将这种加工生产纳入计划范围,对其进行所需物质的供应。材料表明我国农工商联合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是()A在计划经济主导下,具有一定自主权B以市场为导向,享有独立自主权C执行国家统购统销的计划生产任务D高度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相统一【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与经济体制改革【解析】据材料“农工商联合企业有权

5、对已经完成购销任务的农产品自行组织加工生产,各相关部门应当将这种加工生产纳入计划范围,对其进行所需物质的供应”可知在计划经济主导下,具有一定自主权,故A项正确;据材料可知1979年尚未达到以市场为导向,享有独立自主权,故B项错误;据材料“农工商联合企业有权对已经完成购销任务的农产品自行组织加工生产,各相关部门应当将这种加工生产纳入计划范围,对其进行所需物质的供应”可知并非单纯执行国家统购统销的计划生产任务,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高度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相统一,故D项错误。【答案】A5(2016四川德阳一模20)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的价格双轨制,是指同一产品计划内部分实行国家定价,计划外部分

6、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制度。这反映了我国()A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调整B经济体制转型的发展趋向C政府职能管理范围逐步缩小D积极融入全球化市场体系【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与经济体制改革【解析】题干中并未提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故A项错误;题干中“计划内部分实行国家定价,计划外部分实行市场调节价”说明经济体制开始转型,故B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政府职能,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融入全球化市场体系,故D项错误。【答案】B6(2016广东惠州三模31)有数据表明,我国1986年户均土地规模为92亩,1990年下降为8亩,1997年又下降为765亩。随着农村人口的日益增长,越来越少的人均土地面积和最初15年

7、的承包权限的政策使农民不可能把太大的经营成本投入到土地中,所以我国绝大多数农户生产力还是低级的人畜力的水平。这一现象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B实际上是小农经济的回归C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D不利于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与经济体制改革【解析】材料中所述现象无法说明农民生产积极性被激发,故A项错误;小农经济的特征是精耕细作、自给自足,材料中未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该制度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故C项错误;“农民不可能把太大的经营成本投入到土地中,我国绝大多数农户生产力还是低级的人畜力的水平”,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利于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

8、配置,故D项正确。【答案】D7(2016安徽宿州一模13)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中有这样一幕: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田源为代表的大量知青返回城市,为解决就业问题,田源联合几个云南知青偷摸卖鸡蛋、卖煎饼,后来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同时规定“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7人,企业主自己也必须从事劳动”。这说明()A国家经济所有制结构有所突破B国家已开始探索市场经济体制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取得突破D我国改革开放已取得重大突破【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与经济体制改革【解析】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单一的公有制,“上世纪80年代初期”“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允许私有制的存在,表明所有制结构发生变化,故A项

9、正确;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与材料“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不符,故B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国有企业改革,而不是允许开办个体企业,故C项错误;改革开放,涉及对内改革(农村和城市)、对外开放,“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不足以表明整个改革开放有重大突破,故D项错误。【答案】A8(2016河南焦作一模30)下表是根据国际统计年鉴数据“1996年平均每千亩耕地上使用机械台数”绘制的,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机械类型 世界 亚洲 中国 拖拉机 191 139 54 收割机 31 38 09 A我国农业机械制造整体水平较低B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局限C

10、国家政策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够D农民对使用机械生产的动力不足【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与经济体制改革【解析】“我国农业机械制造整体水平较低”是现象,而不是原因,故A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恢复小农经济的单干模式妨碍了机械化和科学技术的大规模推广,故B项正确;国家政策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够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土地制度的改革,即家庭联产的实行是农民对机械生产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答案】B9(2016四川乐山二模30)19761977年中国领导人及各类代表团出访300多次。其中,科技教育出访最显著,先后出访联邦德国、英国、日本,以及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等国家。这次出访潮()A实现了工作

11、重心的全面转移B为改革开放提供了理论来源C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D推动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与经济体制改革【解析】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工作重心的全面转移和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故A.C项错误;19761977年中国领导人对西方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出访调查,为1978年的改革开放提供了理论来源,故B项正确;1992年十四大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D项错误。【答案】B10(2016山东菏泽一模31)1986年8月,邓小平在视察天津港时高兴地说:“人还是这些人,地还是这块地,一改革,效率就上来了。这无非是给了你们权,。你们有了权,有了钱,情况就发生了很大变化。”

12、其“变化”实际上是基于港口管理体制突破了()A“以政代企,政企不分”的模式B“政企分开,简政放权”的模式C“自主经营,简政放权”的模式D“政企分开,自负盈亏”的模式【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与经济体制改革【解析】港口的管理体制突破了“以政代企,政企不分”的模式,使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真正搞活了国有企业,故A项正确;“政企分开,简政放权”的模式是变化之后的模式,故B项错误;“自主经营,简政放权”的模式是变化之后的模式,故C项错误;“政企分开,自负盈亏”的模式是变化之后的模式,故D项错误。【答案】A11(2016四川凉山二模32)1980年代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这两个厂一墙之隔。

13、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冶金部门把铜调到别的地方去,电缆厂需要铜又要从云南等地调进,造成了运输上的人量浪费,时间上的浪费。两厂不能横向联合反映了()A企业没有自主权B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C市场竞争激烈D政企不分【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与经济体制改革【解析】材料未涉及企业自主权问题,故A项错误;据材料“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冶金部门把铜调到别的地方去,电缆厂需要铜又要从云南等地调进,造成了运输上的人量浪费,时间上的浪费“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计划经济而非市场经济,故C项错误;据材料“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冶金部门把

14、铜调到别的地方去,电缆厂需要铜又要从云南等地调进”可知政企分离了,并非不分,故D项错误。【答案】B12(2016甘肃一模31)1984年,国家允许城镇居民个人出资兴办小手工作坊、小商店(不准雇工)劳动所得收入除向国家交纳一定的工商税外,全部归己,时称个体户(图6)该政策出台的背景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B沿海经济特区的设立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行D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定【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与经济体制改革【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是针对农村地区的改革,故A项错误;沿海经济特区的设立是对外开放的表现,故B项错误;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行,故C项正确;1993年中

15、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故D项错误。【答案】C13(2016山东聊城一模31)1979年,国务院183号文件指出,农工商联合企业有权对已经完成购销任务的农产品自行组织加工生产,各相关部门应当将这种加工生产纳入计划范围,对其进行所需物质的供应。材料表明()A在计划经济主导下,企业有一定自主权B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体制发生质变C市场为主导的经济体制开始形成D产权清晰,责权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确立【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与经济体制改革【解析】材料中“各相关部门应当将这种加工生产纳入计划范围”,“农工商联合企业有权对已经完成购销任务的农产品自行组织加工生产”可以得出A项正确;统购统销的计

16、划经济体制发生质变1992年以后,故B项错误;市场为主导的经济体制与材料中强调纳入计划范畴不符,故C项错误;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时1992年确立的,故D项错误。【答案】A14(2016广东梅州一模31)1978年11月24日晚,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个农民面对一张契约神情紧张地按下血红的指印,并人人发誓:宁愿坐牢杀头,也要分田到户搞包干。这份包干契约,被认为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枪”。小岗村的做法()A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是农村历史性的变革B满足了农民的土地需求,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途径D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考

17、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与经济体制改革【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故A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户个体经营方式与农业现代化经营模式相悖,故C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土地的所有权仍归国家,故B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打破了平均主义盛行的人民公社体制,故D项正确。【答案】D15(2016江西南昌一模40)(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新中国人口和粮食情况 2001年前人口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国人口信息网;2001年后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公报。 (2)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新中国粮食生产的基本特点。分析呈现这些特点的原

18、因。(10分) (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以来我国粮食问题的主要认识。(6分)【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与经济体制改革【解析】(2)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三中人均粮食和粮食产量曲线图呈上升趋势可知其特点为总体呈比较快增长趋势;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新中国成立实施的有利于农业发展的相关科技、政策分析作答即可。 (3)结合上述材料中对粮食产量和粮食人均占有量的介绍,对我国粮食存在的问题作简单论述,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相关解决措施即可。【答案】(2)特点: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占有量总体呈比较快增长趋势。(2分) 原因:科技进步,特别是高产农作物品种的培育;八十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社

19、会稳定;水利工程大量兴修;国家重视农业生产。(8分,答到一点2分,不超过8分) (3)认识:自道光年间以来,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低,粮食安全形势严峻,长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3分)为了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确保耕地面积,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大农业投入,适当控制人口增长率。(3分,酌情给分)16(2016广东梅州一模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三 建国初期,受苏联影响,妇女争当“英雄母亲”,1953年全国人口达到6亿多人。1956年周恩来在关于“二五计划”的建议中提出“生育方面要加以适当节制”。1957年经济学家马寅初发表新人口论认为国民收入被人口吃掉了一大部分,只剩下小部分用

20、于积累,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受到影响,反对多子多福的思想,主张两个(孩子)有奖,三个(孩子)有税。1958年马寅初被扣上“经济学界的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1979年光明日报指出“实践证明马寅初先生当年他认为国民经济要综合平衡、按比例发展也是正确的”、过去“错批一人,误增三亿(人口)”。 摘编自马寅初传 材料四 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化社会。2010年“六普”主要数据表明,我国总人口约137亿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数比例超过7%,进入老龄化社会。日本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通过立法来解决养老问题。后来日本建立和不断完善养老保险制度。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越来越多,为

21、解决这一问题,日本政府从2000年4月开始实行“看护保险制度”。 摘编自搜弧网相关报道 请回答: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马寅初提出人口问题主张的背景,并指出20世纪70年代末对马寅初的评价发生变化的原因。(7分)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和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共同原因。(6分)【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与经济体制改革;“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人口规划主题【解析】(3)依据材料四可知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化社会,日本50年代末便开始通过立法来解决养老问题等信息,结合两国的发展史实可归纳出共同原因,即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率低;有一定的社会保障。【答案】(2)背

22、景:中国人口过多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国家对人口问题的关注和重视;中国破除了对苏联建设经验的迷信;“双百”方针提出。(任二点,4分) 原因:文革结束,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对“左”倾错误的纠正;改革开放的实施;人口膨胀成为中国突出问题;“双百”方针的恢复。(答对一点3分,答对二点5分) (3)原因:整体社会经济的发展(或工业化、城市化的推动);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降低;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等。(任二点,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17(2016湖南永州一模26)(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1990年11月20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同年12月19日正式营业。当

23、时在上交所上市的企业有8家。190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且当日开业,为保险起见,前面加一“试”,又叫试管业。1991年7月3日,举行正式开业典礼,挂牌企业有5家。 摘自百度文库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恢复股票市场的必要性。(4分)【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与经济体制改革【解析】(2)必要性,结合所学得出中国实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企业活力,据材料一“目前,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成为最基本的企业组织形式之一”和材料二“1990年11月20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并结合所学,得出中国实行对外开放、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需要。【答案】(2)必要:中国实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

24、企业活力的基本要求。中国实行对外开放、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需要。(4分)18(2016安徽合肥一模27)(15分)山东枣庄诞生的中兴公司是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878年(清光绪四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奏准清廷,开办峄县中兴矿局。 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更名为“商办山东峄县中兴煤矿股份有限公司”。 1931年,中国矿业报告记载:“能与外煤相竞争者,唯山东枣庄中兴煤矿公司。”至1936年底,中兴公司已拥有3座近代化的大型矿井和台枣铁路,还拥有3个大公司、5个厂、29个分销厂以及码头等设施。1938年,日军侵占枣庄。中兴煤矿公司被日本三井

25、株式会社攫取,八年间有4000多名矿工死于日本侵略者“以人换煤”的法西斯血腥政策之下。 1952年,中兴公司实行公私合营,中兴公司转变成枣庄煤矿,生产得以恢复。 1999年,枣庄煤矿由于资源枯竭,关井破产重组为新中兴公司。如今,它已在美国、拉丁美洲、非洲及欧洲积极拓展业务,一个现代化跨国公司正在形成。 摘编自梁志旺“一个活着的民族工业发展史”枣庄“百年中兴” (1)依据材料,概括指出中兴公司在三次战略调整过程中性质的变化。(6分) (2)运用材料,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中兴公司在历次战略调整中是怎样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9分)【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洋务运动;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

26、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十一届三中全会与经济体制改革;企业发展主题【解析】(1)根据所给材料其三次转变的分别为由“1878年(清光绪四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奏准清廷,开办峄县中兴矿局。”到“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更名为商办山东峄县中兴煤矿股份有限公司。”到“1952年,中兴公司实行公私合营,中兴公司转变成枣庄煤矿,生产得以恢复。”到“1999年,枣庄煤矿由于资源枯竭,关井破产重组为新中兴公司。如今,它已在美国、拉丁美洲、非洲及欧洲积极拓展业务,一个现代化跨国公司正在形成。”进行归纳概括即可得出三次转变为从官办洋务企业到商办股份制资本主义企业;由资本主义工商业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公私合营

27、企业;由社会主义国营企业转变为现代股份制跨国公司。 (2)分析该公司进行战略调整过程中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际上就是考察三次转变的历史背景,即从阶段特征和历史背景方面考虑。【答案】(1)变化:从官办洋务企业到商办股份制资本主义企业;由资本主义工商业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公私合营企业;由社会主义国营企业转变为现代股份制跨国公司。(6分) (2)分析:20世纪初,面对民族危机加深,清末“新政”奖励实业,中兴公司实现第一次调整;20世纪中期,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针对国民经济崩溃的困境,采取有效措施恢复国民经济,之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中兴公司实现了第二次调整;20世纪末,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面对资源枯竭

28、和经济全球化大潮,中兴公司实现了第三次调整。(9分)19(2016广东清远一模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面是陈一然主编亲历共和国60年: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与决策(2009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中“20世纪70年代历史”的目录摘编: 第二部分 7 我所知道的“文革”发动的内情 8 回忆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经过 9 1977:570万青年是怎样走进考场的 10 我所亲历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1 中美建交亲历记 12 回顾安徽的农村改革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考点】“文化大革命”;十一届

29、三中全会与经济体制改革;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全国卷41题【解析】本题为开放型题目,第一小问建议,只要紧扣70年代的重大事件与决策,根据材料中出现的重大事件与决策进行填补即可,考虑角度可以从70年代中国政治、经济、科教、外交等方面进行一一列举,比如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毛主席“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中日建交等等事件。第二小问理由,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写出相应的史实并进行评价,比如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提出实践是衡量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第二个层次,适当提升

30、,比如,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打破了个人主义、教条主义的“左倾”僵化模式,为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三个层次,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并进行总结式言论即可,比如我增加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一目录,有利于整体了解70年代中国社会的全貌。【答案】评分说明:考生解答时一定要依据该题的要求作答:首先对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所提建议要合理,需结合目录,紧扣70年代的重大事件与决策,所述观点要正确,理由要充分,史实准确无误。 示例:修改建议:增加一目“我所亲历的东方红号发射”(2分) 理由: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

31、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标志我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或跻身世界空间技术先进国家行列),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史实+评价4分)适当提升+2分(如这是我国科学工作者克服、抵制“左倾错误”取得的重大成果等;)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另给2分。 所以增加我所亲历的东方红一号发射这一目录,有利于我们整体了解70年代中国社会的全貌。(2分)20(2016四川乐山一模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历届代表大会政治报告词汇出现次数统计(单位:次) 会议 召开 时间 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民主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32、社会主义法制 八大 19569 26 49 6 0 0 0 0 0 九大 19694 4 3 10 0 0 0 0 0 十大 19738 3 0 4 0 0 0 0 0 十一大 19778 9 4 23 0 0 0 0 1 十二大 19829 10 0 2 16 11 0 0 0 十三大 198710 13 3 0 17 6 0 14 3 十四大 199210 7 0 0 6 10 14 6 1 十五大 19979 0 0 0 6 5 10 6 15 摘编自村田忠禧通过对字词使用的计量分析研究中共党史 上表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发展变化趋势。请归纳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

33、历史原因。【考点】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十一届三中全会与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1992年起);全国卷41题【解析】第一小问趋势,可以结合材料关键词次数的变化归纳,比如“社会主义革命”九大10次,十一大23次,从十二大开始,革命减少,而社会主义建设的次数越来越多,体现了工作重心的转变,还可以从政治建设的变化、经济体制的转变归纳;第二小问原因,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比如工作重心的转变,可以结合文革结束、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和国际环境分析。【答案】示例:(注“示例”只作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趋势:工作重心的转变: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4分

34、) 原因:“十年文革”的结束;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十一局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任4点8分) 【评分说明:正确指出材料反映的一种变化趋势,如工作重心的转变: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治建设的转变:从以改造和革命为主到重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经济体制转变: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等,根据史实对变化趋势原因的说明充分恰当。】21(2016湖南永州二模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的成功是现代史上最重要的发展之一。但是,人们如果根据其近来的高速成长这一事实,就推断中国将会支配世界并

35、威胁到我们的生活方式的话,那就错了。与旧苏联不同,改革者的中国并不寻求改变任何其他国家的生活方式。中国的经济正面临着世界历史上最严重的银行兼并、城市化和就业不足的挑战。不仅如此,到2020年,中国还套陷入工作人口严重不足、大量需要扶助的人失去依靠这种人口比例极度恶化的危机。对我们而言,中国最好发展成为日本那样的富裕国家,在一些方面存在优势,在另一些方面却处于弱势。有迹象表明,中国正在朝着这个方向迅速发展。对此,我们应当欢迎,而不是感到恐惧。 摘自兰德公司中国与全球化 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材料中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与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36、1992年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重要外交活动;大国崛起主题【解析】首先概括材料的观点:“人们如果根据其近来的高速成长这一事实,就推断中国将会支配世界并威胁到我们的生活方式的话,那就错了”。从两个方面论证这一观点,第一,中国的发展壮大对世界不会构成威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发展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而且中国“在另一些方面却处于弱势”。第二,中国的发展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我们应当欢迎,而不是感到恐惧”。最后,归纳否定中国威胁论的错误。【答案】【答案示例】(观点正确2分,从两个以上不同角度论述8分,结论2分) 中国的发展壮大对世界不会构成

37、威胁。 中国并不寻求改变任何其他国家的生活方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同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中国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目际。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正面临着挑战,如国企改革、城市化、就业不足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这也需要长期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中国的发展,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中国已经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重要力量,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欢迎。但是,中国人口多,区域发展不平衡,在教育、科学等方面与发达国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综述,中国的发

38、展和壮大,不仅不会支配世界并威胁到其它国家的生活方式,反而有助于全球经济发展和世界和平。22(2016新疆一模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982002年私营、国有和外资工业企业的工业产值比较 年份 私营企业 国有企业 外资企业 数值(亿元) 比重(%) 数值(亿元) 比重(%) 数值(亿元) 比重(%) 1998 2083 390 33621 6290 17750 3321 1999 3245 562 35571 6157 18954 3281 2000 5520 794 40554 5832 23465 3374 2001 8761 1118 42408 5410 2722

39、1 3473 2002 12951 1430 45179 4987 32459 3583 摘编自陈勇勤中国经济史 根据上表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19982002年三种类型工业企业的工业产值变化趋势,说明形成的原因。【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与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1992年起);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全国卷41题【解析】第一小问趋势,据材料“数值”“比重”的具体数据得出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产值的数值和比重呈上升趋势,国有企业产值在增加,所占比重在下降,据材料“2002”年比重(%)占“4987”得出国有企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结合所学分析即可;第二小问原因,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

40、改革全面展开,据材料“19982002年”得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据材料“2000”“2001”“2002”年得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据材料“19982002年”得出中国对外开放力度加大,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据材料“19982002年”得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据材料“19982002年”得出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结合所学分析即可。【答案】趋势:国有企业产值在增加,所占比重在下降,但依然占据主导地位;(2分)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产值的数值和比重呈上升趋势。(2分) 原因: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中国对外开放力度加

41、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答出四点即可。每点2分,共8分)23(2016安徽江南十校一模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列宁曾经以一个公式来概括社会主义: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秩序+美国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总和=社会主义。 摘编自列宁全集第34卷 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相关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与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1992年起);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全国卷41题【解析】解读本题关键是从所给材料中公式的含义进行解读,归纳出观点,然后依据所学知识对归纳观点进行论证,材料中公式的含义是注重经济发展的模式探讨,可以结合本国实际,借鉴国外有益的发展模式,形成发展经济的合力。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模式可以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来探讨作答。【答案】本题具有开放性。首先审清题意,然后根据要求对问题进行探讨。 解题思路:本题从政治建设;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力发展生产力;优先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等方面进行探讨。(12分;只要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