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二生物必修3第五章测试题及答案生态系统是指在一个特定环境内,其间的所有生物和此一环境的统称。查字典生物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二生物必修3第五章测试题,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第卷(选择题 共45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属于消费者和生产者关系的是( )A.猫吃鱼 B.人吃蘑菇 C.青蛙吃昆虫 D.兔吃草2.根据下图判断,下列叙述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A.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B.每一级生产环节都获得了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C.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渐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 D.由于各级产物都
2、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3.下列不属化学信息的是( )A.植物生物碱 B.植物有机酸 C.性外激素 D.植物花粉4.烟草植株受到蛾类幼虫攻击时,能够产生和释放一种可挥发的化学物质,其目的是( )A.告知同种的其他植株,让其产生有毒物质 B.夜间能够驱除活动的雌蛾 C.白天吸引蛾幼虫的天敌来捕食幼虫 D.包括B、C两项5.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比较( )A.前者抵抗力稳定性强,后者恢复力稳定性强 B.前者恢复力稳定性强,后者抵抗力稳定性强C.前者的恢复力稳定性高于后者 D.后者的抵抗力稳定性高于前者6.如下图所示的是硅藻和一些非生物因素季节的变化,数据来自北温带海洋的上层,以下哪项对图的解
3、释是正确的( )A.提高光照强度破坏了硅藻 B.硅藻数量增加会降低硝酸盐的量C.光照强度提高增加了分解者的活力,其结果是养分降低D.硅藻数量下降导致养分降低7.森林生态系统能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的原因是( )生物多样是自动调节能力的基础 其恢复力稳定性要比农田生态系统高其抵抗力稳定性要比草原生态系统高 有比较复杂的营养结构 太阳能维持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动力一种生物大量减少后,其位置可由同一营养级的多种生物取代 能量可以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产生波动A. B. C. D.8.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对于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关键作用。这是通过( )A.种群密度有一定规律性的变化而实现的 B.群落与无机
4、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而实现的 C.生态系统内部的反馈机制来实现的 D.人工进行的绿化和环境保护来实现的9.911事件后,美国国会议员又遭到炭疽热的侵扰。请分析炭疽热的病原体属于生态系统的何种成分(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以上都不是10.森林枯枝落叶层中可发现多种生物,其中属于初级消费者的是( )A.白蚁 B.蚯蚓 C.蜘蛛 D.蛇11.分析如下图所示曲线,该图不能表示的是( )A.pH增大对酶催化效率的影响 B.植物茎的生长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 C.ATP生成量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 D.在草鹿狼这一食物链中,大量捕杀狼以后,鹿的数 量变化曲线12.下列生物中,从生态学角度看属于
5、生产者,从细胞学角度看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酵母菌 B.水稻 C.大肠杆菌 D.蓝藻13.下列哪一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最低( )A.温带草原生态系统 B.北极冻原生态系统 C.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D.北方针叶林生态系统14.下列哪种措施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A.减少寄生生物和捕食者的数量 B.平衡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 C.增加物种的数目 D.对生态演替进行限制15.下图是两个生态系统中腐殖质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这两个生态系统分别是( )A.甲是热带草原,乙是热带雨林 B.甲是热带雨林,乙是温带草原C.甲是冻土苔原,乙是热带雨林 D.甲是热带苔原,乙是温带草原16.下列属于生态系统食
6、物网特征的是( )A.一种生物只能被另一种生物捕食 B.食物链的环节数是无限的C.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 D.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17.用生态学原理解释下列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山不容二虎能量流动中能量逐级递减原理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非生物因素中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以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18.如下图所示是地球上各种水体相互转化的示意图。请从生态系统的角度考虑,指出该图能体现的生态系统功能是( )A.能量流动 B.物质循环 C.信息传递 D.物质更新19.下列针对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表
7、述 中不正确的是( )A.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动植物种类繁多,种群密度最大B.草原生态系统在不同的季节和年份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常发生剧烈变化C.湿地生态系统有十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具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D.农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需要人工的不断维持和干预20.下图表示一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模式图。L代表照射到绿色植物叶片上的太阳总辐射,R代表呼吸量,NU代表未利用量,FU代表粪尿,L2进入植物体后,大部分转变成热能散失了,对陆地植物来说,这主要用于( )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渗透作用2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 述,正确的是(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
8、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22.下图是我国北方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碳传递方向,字母表示碳传递途径。下列各项叙述不正确的是( )A.碳从植物体流入动物体的主要形式是有机物B.a途径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b、d、g途径是通过呼吸作用实现的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D.如果上图中的字母表示碳元素传递的数量,则夏季a、b、c、e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a=b+c+e23.将一处原始森林开辟为一个国家森林
9、公园,为了继续维持森林的生态平衡,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A.在森林里放入一些珍奇的野生动物,增加食物网的复杂性B.在森林中引种一些珍奇的野生植物,提高生产者的能量蓄积能力 C.定期清理森林中的枯枝落叶,以利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D.对森林做简单的隔离,避免人类过多的干扰 2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 B.动物通过特殊的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 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一样都是单向的 D.生态系统中植物都是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的25.如下图食物网中有三种生物分别为A、B、C,假设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C
10、从A处获得能量,一定要使B获得能量最多,下列正确的是( )A.AB的传递效率为20%,AC的传递效率为20% B.AB的传递效率为10%,AC的传递效率为10% C.AB的传递效率为20%,AC的传递效率为10% D.AB的传递效率为10%,AC的传递效率为20% 26.下图为自然界碳循环的示意图,图中与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密切相关 的标号为( )A. B. C. D.27.以下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应用或实例中,属于化学信息传递作用的是( )当蜜蜂散失时,雌蜂(蜂王)能分泌一种聚集激素,最后把所有的蜜蜂聚集在它的周围蜜蜂采花酿蜜,当少数蜜蜂发现蜜源后,就能很快把几里路外的蜂群都引来采集花蜜,到蜜
11、囊装满仍返回原地,而不迷失方向,就是因为蜜蜂分泌的追踪激素当个别兵蚁发现敌害时,立即向体外释放一种告警激素向同伴告警,从而保护种群 养鸡时在保证营养供应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控制光照时间提高鸡的产蛋率用一定频率的声波、磁场、光辐射处理谷物、蔬菜作物及树木等的种子,可提高其发芽率,获得高产利用装有性激素的诱捕器来捕获害虫,预测、预报短期害虫发生的时间和范围,以预防害虫大面积发生A. B. C. D. 28.下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生态系统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 甲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一定较乙复杂 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有新的
12、物种产生 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经历次生演替过程A. B. C. D.29.在一个生态系统中,A种群有50个个体,B种群有500个个体,C种群有5000个个体,D种群有10000个个体,则它们的捕食关系是( )A.ABCD B.DCBA C.CDBA D.不能确定 30.下图中的甲、乙、丙分别表示一个食物链中不同营养级间能量的最高传递效率,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甲乙丙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A.甲=丙+乙 B.甲丙 C.甲=乙=丙 D.甲丙(1)若上图中的X是一种抗病毒的特效药,它在效应T细胞内合成,并可干扰、破坏病毒DNA在宿主细胞中的复制,则X是_;若X是抗体,则e过程发生在_
13、细胞中。 (2)上图中过程i是_,其最终形成的产物F为_ _。 (3)d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4)从生态系统的角度看,能发生a、b两个生理过程的是生态系统中的_(成分),能发生c过程的可能是生态系统中的_ _(成分)。(5)f之前的(C6H10O5)n和g之后的(C6H10O5)n所指的物质和分布有所不同。f之前的(C6H10O5)n是_,分布在_;g之后的(C6H10O5)n是_,分布在_。32.(11分)下图是1845年至1935年的90年间,北美加拿大森林中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有关问题:第卷(非选择题 共55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共55分)31.(11分)下
14、图表示碳在人体内的转移途径以及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中的循环流动,请据图分析回答。(1)雪兔的种群数量变化用字母_表示,其数量最多的年份曾达到_只。(2)雪兔的数量在一段时间内能够急剧增加的生物因素主要是_;_。 (3)猞猁的存在对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所起到的作用具体是_。(4)在所研究的18901935年间,该生态系统中猞猁的K值在_ _左右。从图中任意一时段可以看出,当雪兔种群达到K值后,猞猁种群的K值变化是_(早于或晚于)雪兔种群的K值出现(注: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33.(11分)一森林生态系统中有甲、乙两种昆虫,原来这两种昆虫密度长期在一定范围中波动,保持动态平衡。后来在时间T点,对
15、森林施放了一种邻近林区曾多次使用的化学杀虫剂,这一生态系统就发生了变化,如下图所示:(3)现代工业生产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_。(4)人类要给正在发烧的地球退烧,除了发展低碳经济外,还应积极采取_等措施。35.(11分)某生物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不同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1)甲昆虫是_食性昆虫,乙昆虫是_食性昆虫,甲、乙两种昆虫之间的关系为_关系。施放化学杀虫剂后,甲昆虫密度上升的原因是_,乙昆虫密度下降的原因是_。(2)施药前,该生态系统保持_的状态,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_稳定性;施药后生态系统受到破坏,说明生态系统的_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3)预测当施药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16、,该生态系统中的两种昆虫密度和森林光合作用产物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何种稳定性?34.(11分)低碳经济是以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为核心的新型经济。请依据碳循环模式图分析低碳经济的生态学原理。.实验过程如上图所示:取三个相同体积的无色透明的玻璃瓶分别标记为1、2、3号; 在1、2、3号瓶内加等量的水,3号加少许河泥;选大小相似的同种小金鱼,在1、2、3号瓶中各加入1条,并在2、3号瓶中加入等量的金(1)1、。(2)2号和3号瓶相比较,2号瓶中的金鱼存活的时间较短,说明_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3)1号和3号瓶的实验结果相比较,说
17、明_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4)该实验说明与生态系统稳定性密切相关的因素包括_ _。 .请继续设计实验探究光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1)方法步骤:取相同体积的第4号瓶,第4号瓶的设计处理应该与_号瓶作对照。 _。 观察记录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1)地球上最活跃的碳循环主要以_形式发生于_碳库和_碳库之间。 (2)现代工业出现之前大气圈碳库长期处于稳态,主要原因是_ _。(2)推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 _。(3)猞猁捕食一定数量的雪兔,使森林植被不致被过度破坏,从而维持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4)60千只 晚于解析 (1)从上图中看出每逢A增加,B的数量也增加,A的数量减少,B也随着减少。且A的
18、增加或减少都先于B的增加或减少。说明A为被捕食者(雪兔)B为捕食者(猞猁)(2)雪兔的数量在一段时间内急剧增加的生物因素主要是植被的增加和捕食者猞猁的数量急剧减少的缘故。(3)猞猁的作用是可捕食一定数量的草食动物(雪兔)减轻了对植被的破坏(4)捕食者的K值一般晚于被捕食者。33 (1)植 肉 捕食 具有抗药性 没有抗药性 (2)相对稳定 抵抗力 自我调节(3)当施药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中的两种昆虫密度和森林光合作用产物量会逐渐恢复;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34 (1)CO2 大气圈 生物(2)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从大气中吸收碳(CO2)的速率与通过动植物的呼吸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将
19、碳(CO2)释放到大气中的速率大体相等(3)化石燃料的燃烧使大气中的CO2的浓度增大(4)植树造林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循环中的碳循环。碳主要以CO2形式在生物群落与大气中的碳库中循环。现代工业生产中,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导致温室效应。现代工业出现之前,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和分解者分解有机物释放出来的CO2与生产者吸收的CO2能够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主要有:开发新能源,大量植树造林等。35 .(1)光、水、温度、空气 (2)分解者 (3)生产者和分解者 (4)物种组成、营养结构和非生物因素等.(1)3 3号瓶置于光照条件下,4号瓶置于黑暗条件下 (2)4号瓶内的金鱼生存时间短于3号瓶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二生物必修3第五章测试题,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第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