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学考优化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2练习:专题4 慢慢走欣赏啊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81231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5.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考优化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2练习:专题4 慢慢走欣赏啊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考优化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2练习:专题4 慢慢走欣赏啊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学考优化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2练习:专题4 慢慢走欣赏啊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学考优化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2练习:专题4 慢慢走欣赏啊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学考优化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2练习:专题4 慢慢走欣赏啊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学考优化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2练习:专题4 慢慢走欣赏啊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学考优化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2练习:专题4 慢慢走欣赏啊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学考优化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2练习:专题4 慢慢走欣赏啊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学考优化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2练习:专题4 慢慢走欣赏啊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学考优化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2练习:专题4 慢慢走欣赏啊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四测评(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语言基础知识运用(25分)1.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桅杆/宫闱聒噪/恬静模具/模范B.脉络/脉脉着手/着急翘首/翘楚C.商埠/阜盛敕造/赦免箭镞/簇拥D.校对/发酵空旷/粗犷盛开/盛饭解析:A项,wi/wi,u/tin,m/m。B项,mi/m,zhu/zho,qio/qio。C项,b/f,ch/sh,z/c。D项,jio/jio,kun/un,shn/chn。答案:C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字字锦围绕十二部文化典籍,从现代视角演绎,不吊书袋,不落窠臼,思路开阔,语言幽默,常做出跟传统习惯思

2、维不一样的另类解读。B.安慰、揉腿、喂饭、伸手去接呕吐物这些体贴入微、让人动容的举动,发生在60多岁老俩口带80多岁老师去看海途中的航班上。C.国际自然保护联合会撰写的一份报告称,海洋的退化速度远比人们所料想的要快,海洋正以令人震惊的速度变暖、酸化,失去氧气。D.城管人员要文明执勤,以理服人,否则,动辄以执法者自居,盛气凌人,义气用事,就容易激化矛盾,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解析:A项,“吊书袋”应为“掉书袋”。B项,“老俩口”应为“老两口”。D项,“义气用事”应为“意气用事”。答案:C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曹雪芹一生只留下一部红楼梦,却占据了

3、中国古典小说艺术成就的高峰,这很值得那些作品洋洋大观却没有一部给读者留下印象的文人认真反思。B.应鼓励学生对现有知识提出疑问,对旧的学术权威提出挑战,要在发现和创造新知识方面独辟蹊径。C.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D.近日,天津市启动“生命大爱(器官捐献)百行(hng)万人献爱心”行动。在活动现场,市民积极填写人体器官捐献自愿书,愿意在逝后进行器官捐献,本次活动签名人数之多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解析:A项,“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没有一部给读者留下印象”说明不是美好的,褒贬不当。C项,“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不合

4、语境。D项,“无以复加”,达到极点,不可能再增加。含有贬义。不合语境。答案:B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在常人的眼中,杨柳的“知春”和“报春”的特点,因而便成为春景的一种点缀。B.要使说话清楚、连贯、有条理,说话时必须有明确的中心,并围绕这一中心说下去,正如口才大师卡耐基所强调的“你应该紧守自己说话的主题”。C.观鸟,能使你获得美感,还会为你插上想象的翅膀,给你带来无限的遐思。D.后来科学家在宇宙线中发现了一些新的粒子,在实验室里,在加速器中发现了更多的粒子,基本粒子猛增到300多种,据最新报道说,已经达到了700多种。解析:A项,“杨柳的知春和报春的特点”应为“杨柳有知

5、春和报春的特点”。C项,“为你插上想象的翅膀”与“给你带来无限的遐思”语序不当。D项,成分残缺,应为“基本粒子的数量猛增到300多种”。答案:B5.下面是课文林黛玉进贾府中关于“宝黛初会”的两段文字。请从表达效果的角度对“笑”和“惊”二字予以点评。要求:50字左右。(4分)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解析:因绛珠仙草和神瑛侍者的前缘,两人自然有相熟之感,再兼两人见面前王夫人等介绍,林黛玉见眼前的宝玉不同于预想中的形象,自然一“惊”;但“惊”只是心理活动,却无外在表现,说明林黛玉的谨慎。而贾宝玉却在自

6、己家中,又有特殊地位,自然大胆坦率,又笑又说。参考答案:两个字从描写人物情态的角度来表现人物的性格:“惊”字表现了林黛玉的小心谨慎,“笑”字表现了贾宝玉的坦直率真。一字传神,余味无穷。6.按照要求,重组下面的四句话,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4分)边城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被誉为“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的中篇小说。沈从文是中篇小说边城的作者。小说叙述了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悲剧。湘西秀丽的风光和质朴的人情被小说生动地描写了出来。(1)以边城为陈述对象。(2)以沈从文为陈述对象。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注意分析各句的重要信息,句说的是边城的地位,句说的是边城的作者,句说的是边城的内容;其次要注意确定陈

7、述对象后其他内容的组织,主、谓、宾要搭配正确,包含重要信息的其他内容可作修饰成分合理归位,不能遗漏信息,不能出现语法错误。参考答案:(1)边城是沈从文创作的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被誉为“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的中篇小说,它叙述了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悲剧,生动地描写了湘西秀丽的风光和质朴的人情。(或: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被誉为“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的边城是沈从文创作的中篇小说,它叙述了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悲剧,生动地描写了湘西秀丽的风光和质朴的人情。)(2)沈从文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被誉为“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的中篇小说边城的作者,在小说中他讲述了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悲剧,生动地描写了湘西秀丽的风光和质朴的人情。7.下面

8、这幅图,是画家范曾为鲁迅的短篇小说祝福所作的插图。请联系祝福的相关情节和画中人物的性格,为祥林嫂和四婶各设计一段心理描写。(5分)“你放着吧,祥林嫂!”解析:祥林嫂当时捐了门槛,自认为可以做一个正常的人了,而在四婶眼里,她依然是一个嫁过两个男人的不干净的人。抓住这些心理展开扩写。参考答案:祥林嫂:第一次不让我碰祭具时我就觉得奇怪,难道我犯了什么罪过吗?四婶说我有罪过,我也认了。可是我不是已经捐过门槛,赎了这一辈子的罪了吗?难道神灵还没有“宽恕”我吗?四婶:祥林嫂,我已前后三次不让她动祭具。她这个伤风败俗的,还以为出钱捐了门槛就有资格动祭具了。做梦吧,你!真后悔让你到我家来。二、现代文阅读(27

9、分)(一)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完成第810题。(9分)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

10、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的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节选自朱自清荷塘月色)8.文段中描写的月光是“淡淡的”,“不能朗照”,但作者却认为“这恰是到了好处”,为什么?请结合作者的心情简要分析。(3分)解析:本文体现的情

11、感基调是淡淡的,本段取景的特色也是淡淡的,不能朗照,正好与作者的“淡淡的”心境和谐相通。参考答案:朦胧的月色,赋予了荷塘静谧清幽的韵味,使作者暂时摆脱了“颇不宁静”的心情,产生淡淡的喜悦;但作者又无法逃脱现实,心中仍然有无法摆脱的忧愁。淡淡的月光,正好和作者夹杂着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的心境相吻合,所以说“这恰是到了好处”。9.“光与影”怎么与“名曲”相通起来?(2分)解析:了解不同事物给人的相似的感觉,把握作者描写的侧重点。参考答案:光与影若明若暗、并不均匀的和谐与名曲的抑扬顿挫、高低均匀的和谐是相通的。10.为什么说“但热闹的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4分)解析

12、:作者到荷塘去就是为了排解自己不宁静的心绪,然而来到荷塘自己的心情依然是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并没有因为荷塘的美景冲淡多少,故说“热闹是它们的”,也正因为现实中自己无法摆脱哀愁,作者才不得不把情思转入联想的故事中去求得解脱,于是作者用这句话结束了对荷塘景物的描写,转入下文对西洲曲中采莲生活的描述。参考答案:热闹的蛙声、蝉声愈加反衬出作者内心的孤独、寂寞、不平静,所以说“热闹的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结构上收束上文对荷塘月色的描写,转入下文对西洲曲中采莲生活的描述。(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114题。(18分)说不出的悲伤李伶伶秋雨赶场似的,一场接一场地下个不停。女人的心却像火烧似的,越

13、来越焦灼。男人马上就要回来了,她不知道该怎样把儿子出事的事告诉他。那还是两个月前的事。儿子掉进水库,再没出来。女人当时正在地里拔草,听到这个消息,整个人一下子僵住了。她回过神来后,第一个想法就是不能让男人知道。男人在矿里挖煤,知道这事后,肯定不能专心干活,万一出点事,女人不敢往下想了。几天前,男人打电话来,说要回来。女人一边期盼,一边心慌,她怕男人受不了这个打击。男人就是为了儿子才下井挖煤的。儿子患有白血病,医生说,治好这个病得换骨髓,需要一大笔钱。男人听完医生的话,当时就决定去煤矿挖煤。男人才出去半年,儿子就出了这样的事,他怎么受得了!雨越下越大。女人想,这么大的雨,男人不会回来了吧。正这么

14、想着的时候,男人已经进了门。男人没穿雨衣,也没打雨伞,就这么被雨淋着走了回来。女人说,你傻呀,怎么不穿个雨衣?男人说,从矿里出来时没下雨。女人忙拿手巾给男人擦脸,又去找干衣服让男人换下。男人换好衣服,女人才看清,男人黑了,也瘦了,脸上还有几分憔悴。女人一阵心疼,说,明天咱歇一天,看你累的;男人说,累点怕啥,又不会死,咱儿子的病要是不治,可是会死的。女人听了,咬了咬牙,眼泪在眼圈里打转。她想说,儿子已经死了,可是她没忍心说。她想等明天再说,今天男人太累了。提到治病,男人想起,他进屋这么长时间还没看到儿子。男人说,儿子呢?女人愣了一下,说,上他姑家去了,他姑家的小宝不让他回来。男人说,小宝这孩子,

15、叫他妈惯得太不像话,说啥是啥。男人叹了一口气说,矿长只给了我两天假,要不我就去他姑家看他了。男人的妹子嫁到了邻县,离家有二百里。女人说,怎么只给两天假?男人说,矿上人少,拉煤的车多,一般不给假,我因为一直没请过假,矿长才给我两天假。咱弟也想回来,矿长就没给假。男人说的“咱弟”是女人的弟弟。女人的父母几年前去世了,弟弟是她娘家唯一的亲人了。男人要去井下挖煤时,弟弟也要跟着去,女人不同意,说他还小。弟弟说,我都十八了,还小!女人知道弟弟要下井,是为了帮自己。三个月前,弟弟一个人跑回来看她,带回男人挣的钱,还有他自己的钱,都交给了女人。女人把弟弟挣的钱还给他,让他自己攒着。弟弟说,你收我姐夫的钱不收

16、我的钱,是不是不把我当一家人?女人心里一暖,就没再拒绝。女人说,咱弟咋样?男人说,挺好的,挣的跟我一般多了。这小子,将来肯定比我挣的多。说着拿出两捆钱,一捆是他的,一捆是弟弟的,都交给了她。女人接过钱说,挣得再多,过完年也不让他去了。男人说,嗯,过完年高低不让他去了。女人问男人晚上吃点啥。男人说,吃点粥吧,稀稀的米粥,矿上天天吃馒头,我都吃腻了。女人煮了粥,炒了两个菜,男人可能太累了,没吃多少。女人因为有心事,也没吃多少。睡觉前,雨小了一些。女人靠着男人的肩膀,听着窗外的雨声,竟然一直没睡着!女人想,男人明天就走了,他又没有怀疑,那儿子的事,下次再说吧。第二天,女人没有说,男人也没问。吃完早饭

17、,雨又大了起来。女人送男人到村口,女人一直望着男人,直到看不见了,含在眼里的泪才汹涌而出。在女人视线里消失的男人,忽然蹲在地上,呜呜地哭了起来。上个月,井下发生瓦斯爆炸,死了三个人,有弟弟一个。男人怕女人受不了打击,当时就没告诉她。这次本想跟她说的,看着她憔悴的面容,就没忍心。男人想,下次再说吧。雨越下越大。男人用手擦了把脸,站起身,向车站走去。11.导学号17930034简述秋雨在小说中的作用。(4分)解析:秋雨是本文环境描写的主体,在文中多次出现,那么本题考查的是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从其对情节、人物、氛围、主题等四个方面的作用进行概括。参考答案:小说在秋雨中开始,在秋雨中结束,用秋雨来烘托主

18、人公悲痛欲绝的心理;秋雨贯串全文,渲染出伤感凝重的悲剧氛围,强化了小说民生多艰的主题。12.下面的文字,分别表现了小说主人公怎样的心理?(4分)(1)女人听了,咬了咬牙,眼泪在眼圈里打转。(2分)(2)在女人视线里消失的男人,忽然蹲在地上,呜呜地哭了起来。(2分)解析:本题考查两处细节描写所表现的人物的心理。第一句的眼泪和第二句的哭都表现悲伤,那么是什么事情(或情节)让人物如此悲伤?结合原文中的事件,把两位主人公的情感和矛盾心理分析清楚即可。参考答案:(1)女人听到男人关心意外死亡的病儿子,触及内心的痛处,但为了瞒着男人又要掩饰悲痛,表现了女人极度伤感的矛盾心理。(2)男人隐瞒了妻子弟弟遇难的

19、消息,内心压抑紧张,承受着巨大的悲痛,离开了妻子,男子用痛哭来宣泄内心复杂的情感。13.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旨。(4分)解析:概括主旨需要结合故事情节和人物的行事及情感。本文所述故事是令人万分伤感的悲剧故事,反映的是底层民众的艰难和辛酸,也表现了男女主人公之间深挚的爱。参考答案:叙写了一对夫妇因体谅对方而互相隐瞒“丧子”与“丧弟”真相的悲剧故事,反映了底层民众遭受天灾人祸多重打击后的艰难和辛酸,颂扬了主人公互相体谅、关爱对方的深挚情感。14.探究:小说的主人公是谁?哪一个着墨较多?作者这样写有什么效果?(6分)解析:探究小说的主人公,关键看其在表现主题方面的作用。作用大的往往是主人公。本文

20、中男人和女人所承受的灾难的程度是一样的,相互体贴关爱的情感也是一样的,共同表现了灾难悲剧和灾难面前相互关爱的主题,作用的大小几乎是一样的,只不过着墨不一样多罢了,可以说这篇小说是双主人公。至于第二问,着墨多少问题可说是一目了然,小说主要写女主人公在男主人公打工回家时的一系列心理和外在表现,这符合思维的逻辑,女人的心理更脆弱,也更具有代表性。详写一方而略写另一方则体现了叙事的详略,同时还具有设置悬念之妙,能更好地表现主题。参考答案:(1)小说的主人公是女人和男人。(2)女人的着墨较多。(3)这样写的效果:女人和男人因为关爱体贴对方,而互相隐瞒“丧子”与“丧弟”之情,他们的目的、心理基本相同,详写

21、其中的女人就有代表性,如果再详写男人的经历就显得重复。这样详略得当地处理材料,文笔简洁而中心突出。这样行文,能营造出“出人意料”的小说结局。作者在故事发展过程中,始终把“男人”和“弟弟”的相关事情包藏着,引而不发,到结束时才点明缘由,和盘托出,这样的结局不仅具有出奇制胜、令人拍案的效果,还加深了小说的悲剧意味,突出了小说主题。三、古诗文阅读(38分)(一)文言文阅读(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519题。朱竹君先生传姚鼐朱竹君先生,名筠,大兴人,字美叔,又字竹君,与其弟石君珪,少皆以能文有名。先生中乾隆十九年进士,授编修,进至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读学士,督安徽学政,以过降级,复为编修。

22、先生初为诸城刘文正公所知,以为疏俊奇士。及在安徽,会上下诏求遗书,先生奏言翰林院贮有永乐大典,内多有古书世未见者,请开局使寻阅,且言搜辑之道甚备。时文正在军机处,顾不喜,谓非政之要而徒为烦,欲议寝之,而金坛于文襄公独善先生奏,与文正固争执,卒用先生说上之,四库全书馆自是启矣。先生入京师,居馆中,纂修日下旧闻。未几,文正卒,文襄总裁馆事,尤重先生。先生顾不造谒,又时以持馆中事与意迕,文襄大憾。一日见上,语及先生,上遽称许朱筠学问文章殊过人,文襄默不得发,先生以是获安,其后督福建学政,逾年,上使其弟珪代之,归数月,遂卒。先生为人,内友于兄弟,而外好交游。称述人善,惟恐不至;即有过,辄复掩之。后进之

23、士多因以得名。室中自晨至夕未尝无客,与客饮酒谈笑穷日夜,而博学强识不衰,时于其间属文。其文才气奇纵,于义理、事物、情态无不备,所欲言者无不尽。尤喜小学,为学政时,遇诸生贤者,与言论若同辈,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谆勤,去而人爱思之。所欲著书皆未就,有诗文集合若干卷。姚鼐曰:余始识竹君先生因昌平陈伯思是时皆年二十余相聚慷慨论事摩厉讲学其志诚伟矣岂第欲为文士已哉!先生与伯思,皆高才耽酒。伯思中年致酒疾,不能极其才。先生以文名海内,豪逸过伯思,而伯思持论稍中焉。先生暮年,宾客转盛,入其门者,皆与交密,然亦劳矣。余南归数年,闻伯思亦衰病,而先生殁年才逾五十,惜哉!当其使安徽、福建,每携宾客饮酒赋诗,游山水

24、,幽险皆至。余间至山中崖谷,辄遇先生题名,为想见之矣。(有改动)注:日讲起居注官:日讲是为帝王讲解经史之官,起居注是记述帝王言行之官。寝:平息,停止。友于兄弟:指兄弟之间的亲爱。语出尚书君陈:“惟孝,友于兄弟。”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翰林院侍读学士,督安徽学政督:督管B.且言搜辑之道甚备道:道理C.而金坛于文襄公独善先生奏善:认为好D.先生与伯思,皆高才耽酒耽:沉溺解析:B项,“道”,方法。答案:B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内多有古书世未见者陈胜者,阳城人也。B.又时以持馆中事与意迕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C

25、.于义理、事物、情态无不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去而人爱思之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解析:A项,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用于判断句,表停顿。B项,介词,因为/连词,表目的。C项,介词,对于/介词,比。D项,都是表顺承的连词。答案:D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乾隆皇帝“称许朱筠学问文章殊过人”一事,朱筠“以是获安”,这是文中颇有深意的一笔,由此可以想见朱筠与于公在馆中相顶撞之激烈程度。B.朱筠曾得刘文正公和于文襄公的赏识,但朱筠并不像一般俗吏那样奉承上司,还时常以公事顶撞他们,是一位难得的不阿私情的耿介之士。C.朱筠诚恳待友,提携后进,“为学政时,遇诸生贤

26、者,与言论若同辈,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谆勤”几句,描绘出了一位忠厚长者的形象。D.陈伯思也是一个才华横溢而不随流俗之人,与朱筠一样“皆高才耽酒”。文中写伯思即是在衬托朱筠。解析:B项,文中并没有写到朱筠顶撞刘文正公,只是写到“而金坛于文襄公独善先生奏,与文正固争执”。答案:B18.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余始识竹君先生因昌平陈伯思是时皆年二十余相聚慷慨论事摩厉讲学其志诚伟矣岂第欲为文士已哉解析:可借助动词谓语句和虚词断句,注意不能断破句义。参考答案:余始识竹君先生/因昌平陈伯思/是时皆年二十余/相聚慷慨论事/摩厉讲学/其志诚伟矣/岂第欲为文士已哉1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

27、汉语。(10分)(1)及在安徽,会上下诏求遗书,先生奏言翰林院贮有永乐大典。(4分)(2)称述人善,惟恐不至;即有过,辄复掩之。(3分)(3)与客饮酒谈笑穷日夜,而博学强识不衰,时于其间属文。(3分)解析:(1)“及”,等到;“会”,正赶上,遇到;“遗”,散佚;“贮”,收藏。(2)“称述”,称赞;“辄”,总是,就;“掩”,掩饰。(3)“穷日夜”,整日整夜;“强识”,记忆力强;“属”,写作。参考答案:(1)等到他来到安徽,遇到皇上下诏搜求散佚的书籍,先生上奏说翰林院收藏有永乐大典。(2)称赞别人的好处,唯恐没有说到极致;若有过错,就总是掩饰。(3)整日整夜跟客人饮酒谈笑,博学强识却不衰减,还时常

28、在这期间写文章。参考译文:朱竹君先生,名筠,大兴人,字美叔,又字竹君,和他的弟弟石君珪,年少时都以会写文章而出名。先生于乾隆十九年中进士,授官编修,后升至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读学士,督管安徽学政,因过错而降级,又重为编修。先生起初受到诸城刘文正公赏识,被认为是疏朗俊伟奇特之士。等到他来到安徽,遇到皇上下诏搜求散佚的书籍,先生上奏说翰林院收藏有永乐大典,里面有很多当世见不着的古书,请成立一个专门机构来搜寻校阅,并且陈述的搜集方法也十分完备。当时刘文正在军机处,却不高兴,认为不是紧要的政事而徒增烦恼,打算建议让这事停下来,而唯独金坛于文襄公认为先生的奏议很好,跟刘文正坚决争执,最终采用先生的意见

29、上奏给了皇上,四库全书馆从此启动了。先生进入京城,住在馆中,纂修日下旧闻。不久,文正去世,文襄主管四库馆事务,特别看重先生。先生却不去拜访,还不时因主持馆中事跟他的意见抵触,文襄感到十分遗憾。一天见到皇上,谈及先生,皇上便称许朱筠学问文章远超别人,文襄默然不能发话,先生因此而安然无事。其后督理福建学政,过了一年,皇上派他弟弟珪接替他,回来几个月,就去世了。先生为人,在家与兄弟友善,而在外喜好交游。称赞别人的好处,唯恐没有说到极致;若有过错,就总是掩饰。后进之士多因他的称许而得名。先生房中从早到晚不曾没有客人,整日整夜跟客人饮酒谈笑,博学强识却不衰减,还时常在这期间写文章。他的文章才气新奇豪放,

30、对于义理、事务、情态,无不具备,想要说的话无不穷尽。尤其喜爱小学(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当学政时,遇到贤能的生员,跟他们说话谈论就好像同辈人一样,劝别人为学要先从识字开始,语意诚恳殷勤,离去之后人们都爱戴思念他。他想要写的书都没有写成,有诗文集合若干卷。姚鼐说:我开始认识竹君先生,是靠了昌平陈伯思的关系。当时都二十几岁,聚在一起慷慨激昂纵论时事,相互磨炼探讨学问,志向实在伟大啊,哪里只是要做一个文人学士而已呢!先生与伯思,都是卓越人才而沉溺饮酒。伯思中年因酒致病,不能完全发挥他的才华。先生以文章名扬海内,豪放俊逸超过伯思,而伯思持论稍微中和一些。先生晚年,来访宾客更为繁盛,入了他门的,都跟他密切

31、交往,这样也就很劳累了。我回到南方这几年,听说伯思也衰老病重了,而先生去世时年纪才过五十,令人痛惜啊!他在安徽、福建任上时,常常带领宾客饮酒赋诗,游玩山水,幽深险要处都到过。我间或来到山中崖谷,便遇见先生题名,是可推想而知的啊。(二)古诗鉴赏(8分)2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并州路李宣远秋日并州路,黄榆落故关。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帐幕遥临水,牛羊自下山。征人正垂泪,烽火起云间。(1)“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一联,是分别从什么角度描写景物的?(2分)(2)使征人“垂泪”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3分)(3)请赏析诗的结句“烽火起云间”的妙处。(3分)解析:(1)可从听

32、觉与视觉的角度分析。(2)需结合全诗分析,抓关键词句理解,如“征人”“烽火”等已表达出思乡之情,前面六句有具体描写。(3)“征人正垂泪”是因为边塞战争残酷,最后一句,以景结情,通过烽火在云间燃烧,表达了对征战士兵的同情。参考答案:(1)分别从听觉与视觉的角度来描写景物。“吹角”是从听觉角度描写,“射雕还”是从视觉角度描写。(2)黄叶飘零,秋景令人感伤;孤城吹角,戍边生活孤独凄凉;牛羊下山,引发征人乡思。(3)垂泪之时,烽烟忽起,形象地写出了边塞战事残酷;以景结情,含蓄蕴藉,表达了诗人对征人的同情。(三)名句默写(8分)2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1)子曰:三人行,。择其善者

33、而从之,。(2)哀吾生之须臾,。挟飞仙以遨游,。(3)以地事秦,火不灭。(4)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檐牙高啄;各抱地势,。答案:(1)必有我师焉其不善者而改之(2)羡长江之无穷抱明月而长终(3)犹抱薪救火薪不尽(4)廊腰缦回钩心斗角四、作文(60分)22.导学号1793003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欣赏荷塘月色,你会发现画面美、诗意美;欣赏边城旧故事,你会发现人物美、人情美;拥有一双林黛玉的慧眼,你可以在大观园中游目骋怀,透视每个人的灵魂请以“欣赏”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可以编述故事、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34、写作提示: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但是鱼不能跃入天空,鸟不能飞进水底。审题要有度,要把握“隐性信息”。就是要紧紧地把握话题“欣赏”的内涵。所谓“欣赏”,就是享受美好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写出你对美好事物的激赏,写出其中的趣味,写出从中获得的感受,写出你自己的见解,这就是写作的重点,也是题目给我们的隐性要求。话题给我们提供了神驰遐想的广阔空间,怎样才能神思飞扬,出现异彩纷呈的局面呢?从小至今,我们肯定经历过许许多多美好的事物,从中也领略到了其中的趣味,比如欣赏多彩的生活,欣赏多姿的自然,欣赏永不言败的人生,欣赏在青春中铸炼出的生命,或者欣赏寻求快意的心灵等等。这个话题的范围是很宽泛的,可谈人生、

35、青春、生活,也可以写环境与自然,乃至经历过的点点滴滴,既可写自己的,也可写他人的,但都必须紧紧扣住话题“欣赏”。面对众多的素材,我们要慧眼独具,从中筛选出感受深的,趣味浓的。从小处入手,选好材料,要站得高,看得远,深入挖掘。立意不仅要明确,还要力求新颖深刻。例文:欣赏生命在学会奋斗的同时,我也得到了享受和欣赏生命的美丽。思考生命是从认识死亡开始的。初见死亡,我还是个没有经历过痛苦的天真的小女孩儿。一天,正在院子里玩游戏。忽然,一阵惊天动地的哭声和悲怆的乐声传来,我愣了一下,飞快地跑出院子。一队长长的送葬队伍正缓缓从门前经过。小驴车嘎啦啦轧过石子路,车上停放着一口黑漆棺材,棺材顶部和四周堆放着素

36、洁的花圈和用金银锡箔糊成的纸人纸马,还有一座精巧玲珑的纸房子和一架纺车。后面跟着一大群身穿白粗麻布孝袍的男人、女人和孩子,他们脚蹬白鞋,头戴孝帽,腰间系着宽宽的白带子,女人们用手帕蒙住脸,唱歌似的长一声短一声地哭泣。这事过去很久,我都不能够忘记,那乐声里所诉说的生命的秘密和悲凉,是那么深、那么痛地开启了我小小的心灵。以后我长大了。在十多年的生命里,先后目睹了外祖父、外祖母和母亲的死亡。他们都是我最挚爱的亲人。他们都曾在病痛中挣扎良久,然后默默离去,没有留下一句话。但他们今生给予我的呵护和爱是那么久远地深植在我的生命中。十几年过去了,留在我心底的依然是一份抹不去的痛楚。十四岁,在一场车祸中,我也

37、经历了死亡,曾在生与死织成的暗夜里挣扎了七天七夜。醒过来以后才明白:死亡就是对这个世界毫无感知,没有爱,没有恨,没有快乐,当然也没有痛苦。由此也才彻悟:那爱,那欢乐,连同痛苦也都是如此珍贵,因为它标志生命的存在。我又开始问自己那个久已困扰的问题:生命是什么?然后我对自己说:生命,就是从出生走向死亡的过程,这一过程有不同的量和质。随着阅历和经历的增加,那种对于未知死亡的恐惧变得淡薄了,我已知道那是必然,死神同每一个人签约,没有人可以违约。结局一样,过程却可以截然不同。我想要说的是,由于我对生命的爱以及对生命越来越接近本质的认识,我的生命会变得单纯明净。在学会奋斗的同时,我也得到了享受和欣赏生命的

38、美丽。我喜欢秋夜静听窗外风旋落叶的声音和秋虫的低吟,喜欢听屋檐下雪水融化,滴落在松软的泥土里,喜欢清晨一两声婉转悦耳的鸟鸣,好像整个世界都被唤醒并且变得清新,喜欢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也同样喜欢梁祝小提琴协奏曲中那份美丽的忧伤。喜欢和喜欢的人分饮一小杯红葡萄酒,彼此相视一笑,那瞬间的美丽便是永恒了。我并不在意世俗名利的虚荣,我只把握住实实在在的生活。让我告诉你:拥有并懂得珍惜,这就是快乐美丽的人生了。点评:本文视角新颖,构思极为巧妙,从欣赏死亡开始,进而谈到对生命和生活的欣赏,只要活着,即使是痛苦,也是值得欣赏的。材料丰富,内容充实,有他人的事例,有自己的亲身体验,有自然的生灵,揭示珍爱生命的主旨,思考深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