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零诊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81189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9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零诊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零诊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零诊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零诊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零诊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零诊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零诊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零诊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零诊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零诊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零诊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零诊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零诊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零诊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零诊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零诊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零诊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零诊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零诊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川省成都七中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零诊模拟试题(含解析)第卷选择题(共50分)第卷25个小题,每个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计50分。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卷上将所选答案的代号涂黑。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 图中河流干流流向是( )A. 从西北流向东南B. 从东南流向西北C. 从东北流向西南D. 从西南流向东北2. 山顶M的海拔高度可能为( )A. 468mB. 588mC. 778mD. 808m3. 既近水又受水患影响最小的居民点( )A. B. C. D. 【答案】1. C 2. D 3. A【解析】【1题详解】根据河流流向与

2、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再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可以得出小河干流自东北流向西南,C正确。故选C。【2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等高距为100米,根据图中等高线的数值,M山顶的海拔是大于800米,小于900米,D正确。故选D。【3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处于鞍部,地势最高,水量小,且地势平坦,河道较直,水流通畅,不易受水患,A正确。处于河曲地带,地处下游,水量大,且河道弯曲,排水不畅,易出现水患,B错误。处于两条河流交汇处,河水汇水量大,易出现水患,C错误。处于山脊地区,远离河流,D错误。故选A。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 此时天气最可能为A. 晴、无风B. 雨、大风C.

3、 晴、大风D. 雨、无风5. 下列四图最可能正确表示此时图示区域气温垂直变化状况的是A. B. C. D. 6. 图中所示大气现象A. 可能使近地面大气污染加剧B. 由近地面大气强烈上升引起C. 有利于近地面大气污染的消散D. 由近地面大气强烈下沉引起【答案】4. A 5. C 6. A【解析】【4题详解】由图中的烟雾直上可知,此时图示地区无风;远山清晰可见,不可能为雨天。据此分析选A。【5题详解】本题考查逆温对大气运动的影响,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及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由图可知,烟柱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而是转为水平方向向四周扩散,这是典型的逆温现象,A、B、C、D四图中只有C

4、图能够正确表示逆温。据此分析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逆温的形成及对天气的影响,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及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逆温阻碍了大气的垂直扩散,使污染物在近地面附近扩散,从而使大气污染加剧。据此分析选A。【点睛】一般情况下,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即是说在数千米以下,总是低层大气温度高,高层大气温度低,显得头重脚轻。这种大气层结容易发生上下翻滚,即对流运动,可将近地面层的污染物向高空乃至远方输散,从而使城市空气污染程度减轻。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可是在某些天气条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气结构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头轻脚重从而导致大气层结(层次结构)稳定,气象学家称之为逆温

5、,发生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它像一层厚厚的被子罩在城乡上空,上下层空气减少了流动,近地面层大气污染物无路可走,只好原地不动,越积越多,空气污染势必加重。植被覆盖度反映植被的茂密程度。华北地区生态区可划分为森林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和农业生态区。左图示意华北地区的三类生态区分布,右图示意植被生长期内华北地区三类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据此回答下面小题。7. 左图中代表森林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和农业生态区的分别是( )A. 甲、乙、丙B. 乙、甲、丙C. 乙、丙、甲D. 丙8. 与其他生态区相比,右图中I曲线代表的生态区突出的气候特征是( )A. 积温高B. 年降水量多C. 年平均风力小D. 年

6、太阳辐射量多9. 与I、曲线相比,曲线变化趋势明显不同的( )A. 草场过度放牧B. 作物成熟收割C. 副高逐渐北移D. 夏季降水增加【答案】7. C 8. D 9. B【解析】【7题详解】读图可知,甲地区城市较多,为人口较为密集的区域,应为农业相对发达的地区,故甲为农业生态区。丙地区位于图示地区的西北地区,为我国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应为草原生态区。乙地区主要分布在山地和丘陵地区,应为森林茂盛的地区,为森林生态区,C正确,ABD错误。故选C。【8题详解】从图中曲线所代表的生态区植被可以推测出,曲线I在6月份低,按照植被生长的规律,夏季应该是茂盛时期,但6月份是华北地区农业收获季节,所以曲线是农

7、业生态区;除了夏季之外曲线I均低于曲线,而在冬春季节中,草类凋枯,植被因为还有树枝存在,其覆盖度较大,所以曲线I是草原生态区、是森林生态区。D项,草原生态区因为地处半干旱区,降水少,所以太阳辐射量多,故D项正确。A项、B项,草原生态区分布于图示纬度较高的区域,积温少,同时位于半干旱地区,因此降水少,故A项、B项错误。C项,草原生态区因地处我国北方,距冬季风源头近,年平均风力较大,故C项错误。 综上所述,故选D。【9题详解】通过上一题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与I、曲线相比,曲线变化趋势明显不同是6月份植被覆盖度明显下降,其原因可能是作物成熟收割,导致6月份植被覆盖率下降,故B项正确。草场过度放牧会导致

8、l曲线覆盖度下降、副高逐渐北移,会造成降水改变,对各种植被都有影响、夏季降水增加要看降水程度而定对各植被也都有影响,所以其变化与这些因素无关。故A项、C项、D项错误。综上所述,故选B。【点睛】解题方法:根据植被覆盖度的变化,准确判断各区域图示各段曲线代表的生态区类型。根据所学知识,准确分析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的成因。台湾兰屿岛居民日夜与海共生。岛上传统民居为独特的木石结构房地下屋,这种房屋房顶的坡面一半高出地面,一半在地面以下,房体建在挖空的凹陷处,四周用石头垒成围墙,室内配有火堂。下图示意兰屿岛位置及地下屋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 兰屿岛地下屋是当地人趋利避害的选择,这里的“害”最主要

9、是指( )A. 地震B. 风害C. 暴雨D. 风暴潮11. 地下屋室内火堂的主要作用是( )A. 缓解阴暗潮湿B. 提高冬季室温C. 加热所需食品D. 驱赶侵扰蚊虫【答案】10. B 11. A【解析】,【10题详解】台湾兰屿岛距离台风发源地近,台风强度大,破坏性极强,因此岛上居民创造性地这种地下屋,以减轻强风的危害,B正确;地下屋对减轻地震造成的危害没有帮助;暴雨和风暴潮会引发洪涝灾害,对地下屋的危害更大,A、C、D错误。故选B。【11题详解】地下屋阴暗潮湿,“火堂”堂可以弥补阴暗潮湿的特点,A正确,B、C、D项不是“火堂”的主要作用。故选A。飞檐是指屋檐的檐部向上翘起,是一种考虑室内光照和

10、建筑美观的中国传统建筑特色,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下左图为飞檐景观,下右图示意飞檐光照原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 从室内光照的角度考虑,“飞檐”设计的主要目的是A. 扩大夏季遮阳的面积B. 扩大冬季采光的面积C. 缩小夏季遮阳的面积D. 缩小冬季采光的面积13. 某建筑设计师在浙江采用了“飞檐”的设计。若屋顶高度不变,从排泄雨水的角度看,与北京相比,应做的调整是飞檐长度不变,加大飞檐翘起角度飞檐翘起角度不变,缩短飞檐飞檐长度不变,缩小飞檐翘起角度飞檐翘起角度不变,加长飞檐A. B. C. D. 【答案】12. B 13. A【解析】【12题详解】飞檐是指屋檐的檐部向上翘起,是一种考

11、虑室内光照和建筑美观的中国传统建筑特色,读图可知,普通屋顶使冬季射入室内的太阳光线减少,因冬季太阳高度角小,飞檐高度增加,使冬季摄入室内的太阳光的面积增加。故选B。【13题详解】该题设计的目的是从“排泄雨水”的角度分析,浙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丰富,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浙江少。因此浙江飞檐长度不变,加大飞檐翘起的角度有利于排泄雨水,正确;或者飞檐翘起的角度不变,缩短飞檐,也有利于雨水的排泄,正确。故选A。米线是由优质大米经过发酵、磨浆、蒸煮、压条、晾晒等工序制作而成,新鲜大米制作的米线口感最佳。因其吃法多样、口感独特深受攀枝花市民的喜爱。攀枝花市某中学地理学习兴趣小组在研学旅行

12、中,发现盐边县某村生产的米线畅销市内外。下图为该村局部等高线分布及攀枝花气候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 正常年份,该村最适合晾晒米线的月份是( )A. 1月B. 4月C. 7月D. 10月15. 晴朗的下午,下列最适合晾晒米线的地点是( )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14. D 15. B【解析】【14题详解】由材料可知,该村生产的米线畅销市内外,说明该村的米线品质好,口感佳,为新鲜大米制作。该村位于攀枝花市,种植双季稻,1月、4月没有新鲜的大米收获,排除A、B;早稻7月收获,但此时正处于雨季,晾晒不利,排除C;晚稻10月收获,此时降水少,有利于用新鲜的大米,制作晾晒米线,故

13、选择D。【15题详解】晾晒米线需要充足的光照,由等高线图可知,甲、丙位于山峰的北侧,为阴坡,光照较差,不适合晾晒,排除A、C;丁位于山谷的位置,湿度较大,植被茂密,不适合晾晒,排除D;乙位于山体的阳面,靠近山脊部位的西侧,下午的太阳位于西南部,光照较强,且等高线较稀疏,晾晒的场地有一定坡度且坡度适当,利于米线均匀的接受光照晾晒,故选择B。【点睛】该题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材料,与品质好的米线晾晒有关的时间有:新鲜的大米收获的时间;降水少的月份,光照较强,适合晾晒,两个时间结合得出结果。日本富良野,每年6月下旬至8月上旬,薰衣草大面积盛开,被誉为“东方的普罗旺斯(527E,4331N)”。读下图,回答

14、下面小题。16. 据材料推测薰衣草的生长习性是( )A. 喜光、耐旱B. 喜高温、喜湿C. 喜湿、耐寒D. 喜肥、耐旱17. 推测影响富良野夏季降水的主导因素是( )A. 地形B. 海陆位置C. 洋流D. 大气环流【答案】16. A 17. D【解析】【16题详解】日本富良野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每年6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伏早天气,此时薰衣草盛开,说明薰衣草的生长习性为喜阳光、耐旱,A正确。不喜湿、不耐寒、耐贫瘠,BCD错误。故选A。【17题详解】富良野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D正确。地形、海陆位置、洋流影响不大,ABC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农作物的特征和影响降水的因

15、素。根据材料和图示信息进行解题即可。下表是亚欧大陆40N50N四地气温距平值和降水距平值(距平值是该地气温、降水与同纬度气温、降水平均值之差)。读表回答下面小题。距平地点气温距平(C)降水距平(mm)1月气温7月气温1月降水7月降水10.1-2.22417.3-12.44.7-30.7117.72.30.844.3-28.3-4.36.7-24.7-41.318. 上表四地气候位于亚欧大陆西岸的是( )A. B. C. D. 19. 上表四地中( )A. 地气候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有关B. 地河流年径流量变化最大C. 地气候利于种植业的发展D. 地气候7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导致降水距平

16、大【答案】18. D 19. B【解析】【18题详解】从表中看,地冬季比同纬度平均气温高,夏季比同纬度平均气温低,全年比同纬度地区降水平均多,可知该地冬季不冷,夏季不热,全年降水均匀,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大陆西岸。地夏季降水比同纬度地区平均值多,冬季降水比同纬度平均值少,说明降水集中在夏季,为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地冬季比同纬度平均降水量多,夏季比同纬度平均降水量少,说明降水集中在冬季,为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地1月和7月降水比同纬度平均值少,说明全年降水较少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大陆内部,分布在大陆西岸,D正确。故选D。【19题详解】据材料和表可判断出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

17、年受西风控制,A错误。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因夏季风不稳定,降水距平变化值变化大,降水年际变化大,因此河流年径流量变化最大,B正确。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不利于种植业发展,C错误。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深居内陆,受海洋水气影响小,导致降水距平大,该地不受副热带高压控制,D错误。故选B。下图示意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20. 据图示信息推断,甲、乙、丙、丁四城市,人口数量最多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21. 下列结论的依据,所用图示信息正确的是( )A. 河流稀少,有内流河,所以该国为内陆国B. 中、东部城市分布较多,故该国中、东部为平原C. 位于温带内陆,导

18、致该国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D. 降水稀少,使该国只有草原和荒漠,没有森林分布【答案】20. C 21. D【解析】【20题详解】由图中经纬度及图的轮廓可知,该国为蒙古国,年降水量偏少,大部分地区在100mm300mm之间,故水资源的多少是影响人口数量的主要自然因素,故相比较而言,丙城市年降水量偏多,且临近河流,人口数量多,C正确,故选C。【21题详解】本题考查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D项,根据年等降水量线可知,该国降水稀少,降水量少于400mm,植被以草原和荒漠为主,没有森林,故D项正确。A项,内陆国是指没有临海的国家,与有无内流河无关。故A项错误。B项,蒙古国中东部地形主要是高原,不是平原,故B

19、项错误。C项,位于温带地区与冬季1月平均气温在0C以下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C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蒙古的自然环境特征,结合图获取信息,通过信息进行解答。“烧芭”是印尼悠久的传统农业文化,每年6月至8月是印尼的干旱季节,苏门答腊岛山地东侧民众在森林山地放火“烧芭”,利用燃烧的灰烬作为“天然”肥料,以利耕作。几年后,田薄地衰,山民便弃之不顾,转而另辟新地,就这样周而复始地循环下去。每年印尼“烧芭”时节,新加坡就失去了往日的风采,整个城市笼罩在烟雾中,明媚、干净、整洁的“狮城”成了“雾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 “烧芭”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水稻种植业B. 热带种植园农业C

20、. 热带迁移农业D. 商品谷物农业23. 苏门答腊岛“烧芭”导致新加坡形成“雾都”的主要原因是( )A. 受赤道低压控制,水汽丰富B. 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动C. 赤道无风带,烟雾难以扩散D. 受东北信风控制,多晴天【答案】22. C 23. C【解析】【22题详解】由于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以及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在一定地域内的较稳定的、区域性的多种农业地域类型。根据题干分析,当地传统农业是烧荒,田地衰薄后,则另辟新地,属于热带雨林迁移农业。故选C。【23题详解】读图可知,该区域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水平方向大气平稳,风力较小,雾霾不易扩散,

21、C对。雾霾严重程度,与水汽多少关系不大,A错。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地会受西南季风影响,不易形成雾霾天气,B错。东北信风控制时期,风速较大,有利于污染物扩散,不易形成雾霾,D错。故选C。【点睛】本题的关键是结合题干的信息“苏门答腊岛山脉东侧当地民众在森林山地放火“烧芭”,利用燃烧的灰烬作为“天然”肥料,以利耕作。几年后,田薄地衰,山民便弃之不顾,转而另辟新地”找到答案。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图为我国华北平原某地(甲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某地(乙地)二十四节气的平均日照时间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4. 立秋日(8月8日)前后乙地日照时数

22、大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A. 降水量少B. 白昼时间长C 太阳高度大D. 海拔高度低25. 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自转线速度甲地大于乙地B. 地球公转速度小寒大于小暑C. 立春到立秋甲地昼长大于乙地D. 小满时甲乙两地都日出东南【答案】24. A 25. B【解析】【24题详解】立秋日约是8月8日前后,华北平原的甲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乙地相比,乙地日照时数大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乙地此时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降水量少,晴天多,A对。夏季,甲地白昼时间长,B错。太阳高度大影响太阳辐射强度,不影响日照时数,C错。海拔相似,不影响日照时数,D错。故选A。【25题详解】由材料可知,甲位于华北平

23、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所以,甲地小于乙地,A错。地球公转速度一月初最大,七月初最小,小寒大于小暑,B对。立春到春分,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各地纬度越高,昼越短,甲地昼长小于乙地,C错。小满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甲乙两地都日出东北,D错。故选B。第卷综合题(共50分)第卷共4个小题,共50分,请将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卷对应位置。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某科考队考察南美洲火地岛过程中发现,火地岛多冰川湖和沼泽等湿地,岛上有很多树木,树冠形状奇特,当地称作“醉汉树”。南美洲南部的西海岸,海岸线破碎,且从西海岸到东海岸自然景观差异

24、显著。下图为“南美洲南部部分区域和45S附近的地理环境演变示意图以及醉汉树景观图”。(1)判断甲地气候类型,并说出判断的依据。(2)说明火地岛“醉汉树”树冠的朝向。(3)简析南美洲南部西海岸海岸线破碎的原因。(4)阐述南美洲45S附近东部植被的演变过程。【答案】(1)温带海洋性气候 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全年受盛行西风控制,温和湿润。(2)火地岛位于南半球西风带,盛行西北风,且风力强劲,导致树木树冠朝向东南方。(3)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岩石破碎;纬度较高,且多高海拔山地,冰川侵蚀作用强;位于西风迎风坡,降水丰富,流水侵蚀强;地处西风带,沿岸风浪大,海水侵蚀作用强(任答3点)(4)地处板

25、块交界处,板块挤压导致地壳抬升,山地隆起;东部地处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量减少,逐渐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湖减少,地表水匮乏;植被退化,森林逐渐演变为草原或荒漠。(任答3点)【解析】【分析】试题考查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详解】(1)从图中看甲地位于4060大陆西岸,全年受盛行西风控制,温带海洋性气候。(2)从图中看火地岛位于南半球西风带,盛行西北风,因此树冠朝向东南方。(3)海岸线破碎的原因可从内力和外力作用两方面来分析。结合图中的火山和板块构造学说可知,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岩石破碎。外力作用可从冰川侵蚀、流水侵蚀、海浪侵蚀等方面来

26、分析。结合图中的纬度位置和图中的山峰可知,该地纬度较高,且山地海拔高,冰川侵蚀作用强。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流水侵蚀作用强。地处西风带,沿岸风浪大,海浪侵蚀作用强。(4)南美洲45S附近东部植被的演变过程应结合“45S附近的地理环境演变示意图”来回答。从图中可读出,地理环境演变的原因是山地的隆起,山地隆起后阻挡了盛行西风,西部地处迎风坡,降水丰富,保持原有的森林。而东部位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植被退化,森林逐渐演变为草原和荒漠。山地的隆起是因为地处板块交界处,板块挤压,地壳抬升。2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在埃及西北部的沙漠中,分布着面积1.8万平方千米的盖塔拉洼地,其最

27、低点在海平面以下133米,距离地中海约56千米。近年来,人们通过挖掘隧道,并利用中国进口的真空管道整流高速输水系统技术,从地中海引水,建立了沙漠渔场,并获得成功。下图为埃及盖塔拉洼地示意图。(1)简析盖塔拉洼地能够从地中海引水的有利自然条件。(2)简析当地人们挖掘隧道并运用管道输水原因。(3)分析该洼地引海水发展养鱼业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有利和不利影响。(4)说出尼罗河从阿斯旺到开罗段水量的变化并分析原因。【答案】(1)地势低洼,能够引水自流;距离地理中海近,工程量小。(2)地处热带沙漠地区,利用管道可以防止水分过度蒸发和下渗;挖掘隧道,防止高温、暴晒和昼夜温差过大以及人为对管道的损毁。(3)有利

28、:增大湿地面积,空气湿度增大,改善当地的气候条件;增加生物的多样性。不利:周边地区土壤盐碱化加剧;洼地水体富营养化(水体污染)。(4)变化:水量减小 原因:流经热带沙漠地区,降水少蒸发大;下渗严重;无支流汇入;沿途城市、人口众多,人为用水量大。(任答3点)【解析】【详解】(1)盖塔拉洼地能够从地中海引水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是洼地在海平面以下133米,地势低,从地中海引水可以自流;洼地距离地中海约56千米,距地中海近,引水工程量小。(2)管道引水密闭性好,比较安全。图示区域地处热带沙漠地区,高温酷热、温差大,地表干旱多沙,地表水下渗多,且地表引水还容易被污染。利用管道既可以防止水分过度蒸发和下渗;

29、由于隧道埋于地下,还可以防止高温、温差过大以及人为对管道的损毁。(3)该洼地引海水发展养鱼业,增大了水域面积,水体调节气候功能增大,改善当地的气候;增加生物的多样性。但区域气候干旱,增大了水域,水域周边地下水位上升,会导致土壤盐碱化加剧;洼地养鱼可能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污染加剧。(4)尼罗河从阿斯旺到开罗段主要流经热带沙漠地区,降水少,蒸发大;地表沙漠广布,河流经过区域水体下渗严重;该河段无支流汇入;且沿途城市、人口众多,生产生活用水量大,受这些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影响,尼罗河从阿斯旺到开罗段水量减小。【点睛】湿地的功能和效益主要有:(1)湿地的产出功能:湿地能产出人类所需要的副食品、粮食、药

30、材、木材及珍稀动植物。(2)湿地的调节功能:湿地能调节气候,调蓄洪水。(3)湿地的生态功能:湿地能维持生物的多样性,保持周围生态的稳定与平衡。(4)湿地的降解功能:湿地中的许多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能够在其组织中富集、分解、吸收有害物质,降解环境污染。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北冰红”山葡萄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培育的酿造高档冰红葡萄酒的新品种。该品种抗病、抗虫害、抗寒性极强,产量高,适宜在年无霜期125天以上地区种植。其采摘时间在11月末至12月初,这时的葡萄粒外表已经结冰,而内部仍存留着不多的、高浓缩的、因其冰点地而未结冰的葡萄汁。“北冰红”山葡萄主要产于吉林省通化市的集安市青石镇到活

31、龙镇之间的“鸭绿江河谷”。该河谷全长200km,流域面积1736km2。这里属海洋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780950mm,10积温3135.2C,无霜期150-155天,素有“吉林小江南”之誉。该区域江水冬季不封冻,是吉林省冬季最为温和、湿度最大的地区。在这里种植山葡萄无需埋土防寒便能安全越冬。区域内现有山葡萄2.1万亩,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山葡萄生产基地(如图)。吉林通化高端冰萄萄酒以“北冰红”山葡萄为主要原料,采用独特的传统工艺和先进的科学技术酿制而成。该酒富含人体所需的矿物质、维生素和氨基酸等营养成份。近年来,通化市全力开发具有“中国味道”优质山葡萄酒,把集安市“鸭绿江河谷”打造成为中国葡萄酒

32、的顶级产区。(1)说明鸭绿江河谷区域江水冬季不封冻的原因。(2)分析集安市“鸭绿江河谷”成为“北冰红”山葡萄生产基地的优越自然条件。(3)试评价吉林通化市大力发展高端冰葡萄酒的优势区位。【答案】(1)鸭绿江河谷位于山脉南麓,(冬季北面山地阻挡北方冷空气,)冬季受冷空气的影响较小,风力小;距海近,受海洋影响大;位于水库下游,水库对气温调节作用明显,冬季气温较高,故江水冬季不结冰。(2)鸭绿江河谷地处长白山南麓,年平均气温和积温高,热量充足;葡萄生长后期及成熟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葡萄品质好;(全年降水充沛),冬季山地降雪较多,冷暖适宜,利于冰葡萄形成;冬季河谷气候温和,风速较小,山葡萄无需埋土

33、防寒即可安全越冬;鸭绿江河谷土壤肥沃,坡度适宜,排水良好;该河谷植被覆盖率高,生态环境优良。(3)临近“北冰红”优质山葡萄产地,原料产量大,质量好;生态良好,水质优良;传统工艺独特,酿制技术先进;市场需求量大;有铁路、公路通过,交通便利;政策支持。【解析】【分析】本题以吉林通化的山葡萄生产基地建设等相关材料为背景,考查气温的影响因素、河流的水文特征、农业的区位条件等相关知识。难度一般,重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分析和阐述地理基本原理的能力。【详解】(1)江水冬季不封冻的本质原因是气温较高,影响了水温使得河流不封冻。读图可知,鸭绿江河谷位于山脉南麓,北面山地对冷空气的阻挡作用较强,因此该地

34、受冷空气的影响较小,风力小;其次,该区域距海近,受海洋影响大,冬季气温相对较高;最后,读图可知,该河段多位于水库下游,水库对气温(或水温)调节作用明显,冬季气温(或水温)较高,故江水冬季不结冰(水库对库区下游河段的水温影响总结分析见点睛)。(2)优越的自然条件可从气候(光照、热量、降水等)、地形、土壤、生态环境等方面分析作答,分析的过程中应注重山葡萄的生长习性。首先,根据材料“该河谷全长200km,流域面积1736km。这里属海洋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780950mm,10积温3135.2C,无霜期150-155天,素有吉林小江南之誉”可知,该河谷地处长白山南麓,年平均气温和积温高,热量充足,同

35、时,海洋性季风气候,降水充沛,冬季山地降雪较多,冷暖适宜,利于冰葡萄形成;其次,根据材料“在这里种植山葡萄无需埋土防寒便能安全越冬”可知,冬季河谷气候温和,风速较小,山葡萄无需埋土防寒即可安全越冬;再次,根据材料“其采摘时间在11月末至12月初”可知,该地区在葡萄生长后期及成熟期降水相对较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葡萄品质好;最后,河谷地区土壤较为肥沃,坡度适宜,排水良好,并且该河谷植被覆盖率高,生态环境优良,有利于保障山葡萄的优良品质。(3)高端葡萄酒的优势区位可从原料优质、生态环境优良、酿造技术、市场需求、交通政策等方面分析作答。首先,“鸭绿江河谷”为“北冰红”优质山葡萄产地,该地靠近原料

36、地,原料产量大,且质量好;其次,该区域植被覆盖率高,生态环境优良,水质优良;再次,根据材料“采用独特的传统工艺和先进的科学技术酿制而成,该酒富含人体所需的矿物质、维生素和氨基酸等营养成份”可知,其传统工艺独特,酿制技术先进,同时所生产的葡萄酒营养价值高,市场需求量大;最后,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有铁路、公路通过,交通便利,便于优质葡萄酒的外运;另外,根据材料“近年来,通化市全力开发具有中国味道的优质山葡萄酒,把集安市鸭绿江河谷打造成为中国葡萄酒的顶级产区”可知,政策支持力度大。【点睛】水库对库区下游河段结冰的影响:一般而言,对于冬季均温低于0的地区而言,水库建设形成库区,冬季库区表面结冰而深层

37、不结冰(冰的密度小于水,结冰后漂浮在水面上,隔绝了底层水体热量与空气热量的交换),所以库区底层的水温是大于0的,库区的水经过泄水口排出,使得库区下游河段水温高于0从而不结冰,但要注意这种水库对下游水温的影响距离是有限的,随着离库区的距离的增加,这种影响逐渐减弱。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川西高原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海拔约3000米,属高原湿润气候。九黄机场位于四川省松潘县川主寺镇(下图),距九寨沟和黄龙景区分别为88千米和43千米。目前已开通成都、重庆、西安、上海、北京、杭州、广州等地至九黄机场的多条航线。近年来九黄机场旅客年吞吐量维持

38、在170万人次左右,远超设计能力。(1)指出为应对九寨沟地区的自然环境,游客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并说明理由。(2)分析我国东部地区赴九寨沟、黄龙旅游的游客多数乘飞机抵达的原因。【答案】(1)九寨沟位于川西高原,海拔高,气温偏低,昼夜温差大,需注意保暖,带防寒服(羽绒服等);空气稀薄,氧气含量偏低,需注意预防高原反应,带氧气袋(瓶)、抗缺氧药品等;太阳辐射强,需注意防晒,带防晒霜等。(2)九寨沟、黄龙景区地处偏远地区,陆路交通通达性差,耗时长;东部地区(主要客源地)经济较发达,居民收入高,支付能力强;与九寨沟、黄龙相距较远,乘飞机可节省路途时间,增加有效的旅游时间。【解析】【详解】(1)由材料可知:九寨沟地处青藏高原、川西高原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海拔约3000米,属高原湿润气候。海拔高,气温偏低,因此需注意保暖,带御寒衣物;海拔高,空气稀薄,紫外线辐射强且氧气含量偏低,需注意预防高原反应,带氧气袋(瓶)、抗缺氧药品等,需注意防晒,带防晒霜等。(2)本题解答时应将旅游资源开发条件与航空运输的优点相结合。我国东部地区是经济发达地区,是重要的旅游客源地,但九寨沟、黄龙远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陆路交通耗时过长,会缩短有效旅游时间,为了增加有效旅游时间,东部地区的游客多采用航空运输方式。同时东部经济发达,居民收入较高,能够负担较高的航空票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