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讲练:第7课 日喻.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81137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讲练:第7课 日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讲练:第7课 日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讲练:第7课 日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讲练:第7课 日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讲练:第7课 日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讲练:第7课 日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讲练:第7课 日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讲练:第7课 日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讲练:第7课 日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讲练:第7课 日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讲练:第7课 日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讲练:第7课 日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7课日喻从文章结尾“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者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作日喻以告之”来看,苏轼此文显然带有针对王安石“以经术取士”做法的不满与批评之意在内。在苏轼看来,北宋前期以“声律(诗赋)取士”的做法固然有导致士人“不志于道”的弊病,而自王安石变法,改为“以经术取士”的做法以后,却又导致了另一种空谈“道”而不讲求实际学问,亦即“不务学”的弊病。因此本文的主旨,即在于纠正后一种“不学而务求道”的倾向。苏轼之文长于说理,往往“昭晰无疑”(艺概文概),长篇论说文是这样,短小精悍的杂说也莫不如此。而且杂说较之正式的议论文更灵活,笔调更从容,“能道意

2、所欲言”(答王庠书),充满了诗一样的情趣和哲理,愈加耐人寻味咀嚼。本文就是其杂说中的代表作。本文继承了战国议论文的优点,以寓言作为论据,使行文简洁明了,形象生动。正如王文濡所评:“文以道与学并重,而譬喻入妙,如白香山诗,能令老妪都解。”(评校音注古文辞类纂卷三十二)此文作于元丰元年(1078),时苏轼任徐州知州。文章旨在说明求知不可像眇者猜日,脱离实际,自以为是,而应像南方弄潮儿与水居那样,从学习和实践中求得真知。“日喻”说明本文拿“眇者猜日”作比喻,使说理深入浅出。文章昭示人们:要想学有所得,必须亲身实践,日积月累,水到渠成,如其没有或不肯下苦功,只是拾人牙慧,道听途说,再加上主观臆测,则必

3、然闹笑说,出偏差。这些对今天的读者也还是有启发意义的。1读准字音(1)扪烛而得其形(mn)(2)他日揣籥(yu)(3)巧譬善导(p) (4)转而相之(xin)(5)百工居肆(s) (6)南方多没人(m)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名,解释;意,揣测(2)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能潜水的人(3)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步行渡水(4)今者以经术取士:对儒家经典的理解和解释技巧,这里指经义文(5)转而相之,岂有既乎:相,同“像”,作比;既,尽、完3解释下列多义词的意思(1)经(2)闻(3)过(4)之(5)以(6)也4说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和今义(1)问于没人,

4、而求其所以没古义:用来的办法。今义: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2)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古义:指诗赋。今义:诗、词、歌、赋在语音上的要求,格律。5说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其义(1)或即其所见而名之:名词用作动词,解释(2)或莫之见而意之:名词用作动词,揣测(3)善战者致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致(4)日与水居也:名词作状语,每天(5)故凡不学而务求道:名词用作动词,致力于6说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1)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者也”表判断的判断句(2)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于”表被动的被动句(3)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宾语前置句,“莫之见”应为“莫见之”

5、,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要前置(4)问于没人:介词结构后置句,应为“于没人问”日喻1日喻是一篇赠言,但不仅仅是一篇赠言,而是另有深意。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答: 答案作者写此文,除正面鼓励吴彦律外,另有两层意思。一是告诉吴彦律“道可致而不可求”,即希望他注意两点:(1)求学必须有目的,这目的就是“求道”;(2)自己要下真功夫,下苦功夫,要有真才实学,要亲自实践。二是批评当时科举“以经术取士”之弊和当时社会“士知求道而不务学”的风气。2日喻中运用了哪两个寓言故事?用课文中的语句分别概括这两个寓言故事所说明的道理。答: 答案“盲人识日”和“北人学没”。“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

6、,皆求道之过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3作者举“南方多没人”与“眇者”的例子是否说明了同一个问题?该如何理解?答: 答案是为了说明同一个问题,但“南方多没人”这一段的道理又深入一层。苏轼告诉我们:所谓“学”要有实际经验。我们现在叫做实践。“没人”能潜入水里是怎么练的呢?天天同水在一起生活。一个人能长时间潜在水里,这哪儿是随随便便就做得到的,一定得对水的规律有所了解、有所掌握才行。一个北方的勇士只靠向南方的“没人”打听到一些空洞的理论,真要按照他的话去河里试试,那非淹死不可。这样,作者又得出一个结论:“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意思是:一个人不踏踏实实做学问而专门

7、好高骛远去寻求什么高深的抽象的“道”,那就跟北方学“没”的人一样,早晚是要吃亏的。4“道可致而不可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致”与“求”有怎样的区别?答: 答案其意是:道可以循序渐进,自然获得,而不可以不学而强求。这里的“致”是一种循序渐进,平时积学,学至而道自致;“求”是一种不经过“学”的强求,一种靠捷径、投机取巧的追求。本文善于运用比喻说明道理,使文章能深入浅出,生动形象。请找出文中所用的四个比喻,分别说说其作用。答: 答案第一个比喻是“盲人识日”,从反面着笔,引出了下文的“道”。第二、三个比喻是借用古人(孙武、子夏)的话作比,显得经济、准确,使古人现成材料为自己的观点服务。第四个比喻是“北

8、人学没”,从正反两面着笔,夹叙夹议,即在故事性比喻中夹以作者的论断。第一、四个比喻是作者创造的,形象性强,有感染力。东坡月蔡尚伟中国最圆的月亮属于中秋,中秋最圆的月亮属于东坡。密州一夜月,照亮了中国文学史。密州月将中国人最细密俊逸深沉的情思舒展至今,这是东坡的月。东坡也如一轮圆月,悬在中国历史的天空,照亮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照例是把酒,照例是问月,如李白。面对圆月,中国人有太多要倾诉。东坡的感情也是微妙的:如此圆月,为何偏偏照着这离别之时我这不团圆的人?但东坡毕竟是东坡,别样情怀恰如一月从阴翳的情绪中升起,照得海天澄澈、千秋光明:“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既如斯,不妨顺其自然

9、,“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时空为我们而拓展,婵娟可共情可共,似可无憾。于是欢饮达旦,于是大醉。大醉的东坡使死眉烂眼的人们在月光下显得很小。弟弟子由是要怀念的,用很深的情,况且已有七年未曾见面,在这样的夜晚想念,心是会很痛的。苏轼却从不纵容自己的心痛。苏轼的人生充满感情,却又同样充满理智。他是那样看重“昆弟之近”,而他当初赴密州就任时,首先接近子由所在的齐州,却“过其门而不入”,径往密州。在密州两年,也未乘兴上马,驶往近在咫尺的齐州去与弟弟见上一面。因为他知道,朝中形势复杂,他不能够凭感情的冲动而行事。要是都如贾谊那样情感直露,能干得了什么样的事业!“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成者大,

10、则必有所忍。”东坡的心中,忘不掉“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雄姿英发”,哪怕华发早生,人生如梦。东坡相信:“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贾谊这个书生呢,着实可惜。“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中国这样的书生也太多了,他们的理想都十分的好,却不太在意“中国国情”,感情真挚而热烈,但不懂韬晦之术,不善于搞好和领导与群众的关系,不愿意遵循世代相传的游戏规则,不理睬人们心领神会的种种禁忌,结果只能赍志而殁。苏轼在宦海多年,自信在自己的理想与现实的状况之间已经找到了一条连接的通道,只要自己“默默以待其变”,则“可以得志”。只要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浓烈的感情,可以暂放一放,或深藏在自己的

11、世界里就足够了。苏轼在屈原、贾谊这样的书生衬托下,确实显得十分的成熟。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眇者(mio)揣籥(yu)巧譬(b)B浮没(m) 不溺者(n) 扪烛(mn)C能涉(sh) 居肆(s) 昔者(x)D渤海(B) 日喻(y) 苟然(u)答案A解析“譬”读p。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或告之曰或:有的人B转而相之 相:同“像”,作比C而眇者不知其异 异:不同,有差别D或即其所见而名之 名:命名答案D解析名:解释。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D解析D项都是“最终”的意思。A项随便/如果。B项表凭借,用来的方法/

12、表原因。C项到/的。4下列各句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或莫之见而意之B莫之求而自至C而有意,唯马首是瞻D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答案D解析D项是状语后置句,其他三项都是宾语前置的倒装句。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A解析A项每天/太阳。B项表目的,来。C项介词,比。D项表转折。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译文: (2)今者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译文: 答案(1)所以凡是不想学习却一心求道的,其实都像北方人学潜水一样。(2)现在用经义文考试录取士人,士人明白要追求儒道却不肯专心学习。二、课内阅读阅读

13、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3题。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为日也。日之与钟、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然则道卒不可求欤?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谓致?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7下列各

14、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 B.C. D.答案D解析都表示转折,却。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 B.C. D.答案D解析无以:没有用来方法。9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或即其所见而名之 B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D衣赭衣,关三木答案C解析C项为数词用作动词,其他三项为名词用作动词。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他日闻钟,以为日也B南面称孤,系狱抵罪C仆以口语遇遭此祸D以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答案A解析以为:认为。11下列各句中“之”字的用法分类恰当的一项是()故世之言道者而

15、人之未达也皆求道之过也莫之求而自至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达者告之自烛而之籥转而相之A/B/C/D/答案C解析结构助词,的。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代“道”;代词,代问“道”之人;代词,代“道”。动词,到。12下列句子在句式上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 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C然而公不见信于人 D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答案D解析其他三项都是被动句。1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译文: (2)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译文: 答案(1)而盲人却不知道这三者的区别,这是由于盲人从未见过太阳而只是听人说的

16、缘故。(2)所以世上讲道的人,有的是就其看到的来解释道,有的是没有见过道而主观猜想它,这两者都是求道的弊病。三、延伸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截冠雄鸡志李翱翱至零口北,有畜鸡二十二者,七其雄十五其雌,且饮且啄而又狎乎人。翱甚乐之,遂掬粟投于地而呼之。有一雄鸡,人截其冠,貌若营群,望我而先来,见粟而长鸣,如命其众鸡。众鸡闻而曹奔于粟。既来,而皆恶截冠雄鸡而击之,曳而逐出之,已而竞还啄其粟。日之暮,又二十一其群栖于楹之梁。截冠雄鸡又来,如慕侣将登于梁且栖焉,而仰望焉,而旋望焉,而小鸣焉,而大鸣焉,而延颈喔咿,其声甚悲焉,而遂去焉翱异之曰:“鸡,禽于家者也,备五德者也。其一曰:见食命侣,

17、义也。截冠雄鸡是也。彼众鸡得非幸其所呼而来耶?又奚为既来而共恶所呼者而迫之耶?岂不食其利背其惠耶?岂不丧其见食命侣之一德耶?且何众栖而不使偶其群耶?”或告曰:“截冠雄鸡,客鸡也,予东里鄙夫曰陈氏之鸡也。死其雌,而陈氏寓之于我群焉。勇且善斗,家之六雄鸡勿敢独校焉。是以曹恶之而不与同其食及栖焉。夫虽善斗且勇,亦不胜其众,而常孤游焉。然见食未尝先啄而不长鸣命侣焉。彼众鸡虽赖其召,既至反逐之,昔日亦由是焉。截冠雄鸡虽不见答,然而其迹未曾变移焉。”翱既闻之,惘然,感而遂伤曰:“禽鸟微物也,其中亦有独秉精气,义而介者焉。客鸡义勇超乎群,群皆妒而尚不与俦焉,况在人乎哉?况在朋友乎哉?况在亲戚乎哉?况在乡党乎

18、哉?由是观天地间鬼神禽兽万物变动情状,其可以逃乎?”吾心既伤之,遂志之,将用警予,且可以作鉴于世之人。(选自李文公集卷五)注零口:地名。营群:寻其群体。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见粟而长鸣,如命其众鸡命:指挥B而仰望焉,而旋望焉 旋:回头C家之六雄鸡勿敢独校焉 校:较量D吾心既伤之,遂志之 志:记载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A项通过下文中截冠雄鸡的表现,可以推知“如命其众鸡”中的“命”是“召唤”的意思。B项由文意推断“旋”解释为“回头”正确。C项由“勇且善斗”“客鸡义勇超乎群”推断“校”解释为“较量”正确。D项“志”,可联想“齐谐者,志怪者也”中“志,动词,记载”的

19、义项,推断D项正确。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而、者、之、乎”四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A项“而”,两个都是连词,表顺承关系。B项“者”,第一个是语气词,和“也”连用,表判断语气;第二个是助词,表句中停顿。C项“之”,第一个是代词,代指“截冠雄鸡”;第二个是动词,到,到达。D项“乎”,第一个是介词,相当于“于”,在;第二个是助词,形容词词尾,“的样子”。16下列四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截冠雄鸡“重义轻利”和众鸡“妒贤嫉能”的一组是()A.B.C.D.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A项第一句是写截冠雄鸡想要和众鸡栖宿时的表现,第二句写

20、众鸡在得到截冠雄鸡好处后的忘恩负义的表现。C项第一句表现截冠雄鸡被众鸡孤立排挤后的孤独痛苦;第二句写众鸡有赖于截冠雄鸡,却又恩将仇报的表现。D项第一句表现截冠雄鸡在受到不公平对待后仍守节不移,第二句表现众鸡在利益面前的丑态。1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曳而逐出之,已而竞还啄其粟。译文: (2)又奚为既来而共恶所呼者而迫之耶?译文: (3)将用警予,且可以作鉴于世之人。译文: 答案(1)(众鸡)拖拽(它)驱赶(它)使它出去,随后(又)争相回去啄食那些粟粒。(2)(众鸡)又为何已经来了却一起憎恶(那只)呼叫(它们)的鸡并且逼走它呢?(3)将用(它)来警醒我自己,并且可以

21、把(它)作为世人的一面镜子。解析本题涉及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固定词组、特殊句式。(1)“曳”是动词,联系“弃甲曳兵而走”可得出“拖拽”之意;“出”,使动用法,使出去;“之”是代词,代指截冠雄鸡;“已而”是固定词组,不久,随即;“竞”是动词,争着,争相;“还”是动词,回去。(2)“奚为”是宾语前置,为何;“恶”是动词,憎恶;“迫”是动词,逼走。(3)“予”是第一人称代词,我;“警”是动词,警示,警醒;省略句,“用之警予”“以之作鉴”;介词结构后置,“作鉴于世之人”,作为世人的镜子;“鉴”是名词,铜镜。参考译文翱(作者本人)来到零口(地名)的北部,有人养了二十二只鸡,七只公鸡十五只母鸡,有的啄食有

22、的饮水,且对人很亲近。我很喜欢它们,于是掏出粟米丢到地上并呼唤它们。有一只公鸡,被人切断了它的鸡冠,(它)样子像在寻找同伴,看见我就先走过来,看见粟米便长声鸣叫,就像是叫所有的鸡(来)。所有的鸡听到声音成群跑到有粟米的地方。来到以后,却都讨厌被切了鸡冠的公鸡并攻击它,(众鸡)拖拽(它)驱赶(它)使它出去,随后(又)争相回去啄食那些粟粒。天将要黑了,二十一只鸡一起在堂前的木柱子上栖息。切断了鸡冠的公鸡也来到这里,就像依恋伴侣一样,准备登上木柱子休息,它仰头望着它们,回头看着它们,并且小声啼叫,然后大声啼叫,再伸着脖子发出“喔咿”的声音,它的声音很悲哀,后来就离开了我觉得奇怪而感叹:“鸡,是被人在

23、家里豢养,(却)具备五德的飞禽。首先是:见到食物呼唤伙伴,这是义。切断了鸡冠的公鸡就是这样的。那些鸡难道不是得益于它的呼唤而过来的吗?(众鸡)又为何已经来了却一起憎恶(那只)呼叫(它们)的鸡并且逼走它呢?这难道不是享受它带来的利益而背叛它的恩德吗?这难道不是抹杀它看见食物呼唤伙伴的美德吗?况且为什么大家栖息在一起却不准它来做伴呢?”有人告诉我说:“切断了鸡冠的公鸡,是作客(外来)的鸡,我东边的邻里村夫一陈姓人家的鸡。和它做伴的母鸡死了,陈氏(将它)放到我这群鸡里来一起养。(它)勇敢并且善斗,家里的六只公鸡没有敢单独和它较量的。因此它们全都讨厌它并且不和它一起吃食,一起栖息。它虽然能斗并且勇敢,

24、也无法战胜它们大家,所以常常独自游荡。但是见到食物从不曾抢先啄食而不长声鸣叫呼唤它们的。另外那些鸡虽然依赖它的召唤,等到了(有食物的地方),反而驱逐它,从前也是这样的。切断了鸡冠的公鸡虽然不被报答,但是它的行为没有改变过。”我听了以后,惘然感叹并且伤感地说:“家禽鸟类是小动物啊,它们当中也有具备独特禀赋精诚之心,讲道义并且耿介有操守的。外来的鸡有义并且勇敢超过众鸡,大家都因嫉妒尚且不和它结成伙伴,何况是人呢?何况是朋友呢?何况是内外亲属呢?何况是邻里呢?由此观察天地之间的鬼神禽兽等万物的变化情状,难道哪个可以逃出这种情形吗?”我心里为它伤感,于是为它写传记,将用(它)来警醒我自己,并且可以把(它)作为世人的一面镜子。- 12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